• 范文大全
  • 公文写作
  • 工作总结
  • 工作报告
  • 医院总结
  • 合同范文
  • 党团范文
  • 心得体会
  • 讲话稿
  • 安全管理
  • 广播稿
  • 条据书信
  • 优秀作文
  • 口号大全
  • 简历范文
  • 应急预案
  • 经典范文
  • 入党志愿书
  • 感恩演讲
  • 发言稿
  • 工作计划
  • 党建材料
  • 脱贫攻坚
  • 党课下载
  • 民主生活会
  • 不忘初心
  • 主题教育
  • 对照材料
  • 您现在的位置:雨月范文网 > 心得体会 > 正文

    [考察报告] 参观考察报告范文

    来源:雨月范文网 时间:2020-03-07 点击:

    皖浙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考察报告

      

    临渊羡鱼  不如退而结网

      

    3月26日—4月3日,在高瞻主任的带领下,教育局安排我们一行9人先后对安徽铜陵市、宁波北仑区以及浙江余姚市三地9所中小学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情况进行了考察学习。考察发现,由于起步较早、观念先进、教育投入相对充足等原因,三地教育确有可观之处。主要体现为:

    1.办学条件优良。尤其是宁波北仑区,这个被誉为“海濡之地”的华东贸易港口,每年投入教育的资金高达6-8亿元。九峰小学、柴桥小学、芦渎中学每所学校生均占地面积都高达30平米,开阔的运动场地、整齐的教学楼以及百花飘香的绿化带,为学校留足了发展空间。

    2.管理手段精细。每所学校都严明的管理制度,无论是发放绩效工资还是评定教师职称,也无论是课程安排还是学生管理,都能以明确有效的制度予以规范,有效避免“人管人、人不服”的现象,校长教师之间关系较为和谐,能够形成人人为学校、人人讲奋斗的工作合力。

    3.办学目标明确。各地都将“质量第一”放在办学治校的突出位置。余姚中学更是采取“自主招生”的方式,在中考之前先将各校成绩优异的学生免试纳入囊中,有效保证优质学生资源不外流,为学校发展的可持续、高质量奠定坚实基础。

    4.师资调配合理。就安徽铜陵市而言,自1995年开始,就已采取了“名师迁移”、筹建“名师指导团”等办法,将部分“名师”调到新建学校或薄弱学校任职,并在职称评聘、评优选先等方面给予薄弱学校教师特殊的政策倾斜,使边远学校教师能得到一定实惠,不仅进得来,而且留得住。

    5.办学特色鲜明。三地在办好常规教育的基础上都格外重视学校内涵发展。九峰小学把“构建书香九峰、健康九峰、艺术九峰”作为办学特色,舜水中学以“文明—舜中人的品牌”为主题实施德育教育,柴桥小学以“种兰、养兰、学兰、品兰”为途径打造兰花文化。漫步校园,一校一品、一校多品的办学特色处处皆是,颇具文化底蕴。

    但是,即使是义务教育发展如此迅速的三地,也存在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走访中,宁波北仑区教育局于副局长告诉我们,北仑区“择校”问题依旧突出,教育依然不能很好地满足群众需求。而对于安徽铜陵,部分农村学校在办学条件方面也存在明显不足,如铜陵县第三中学占地仅30亩,建筑面积7540平方米,有学生1600余人,教职员工82人,教学班29个,生均建筑面积仅为4.7平米左右,师生比约为1:20,班级人数约为每班55人,“大班额”、学校发展空间相对不足等问题较为突出。

    因此,笔者认为,在羡慕南方地区教育投入大、教育发展速度快的同时,我们更应该冷静下来,取精华、去糟粕,在无法改变我们教育投入偏低、设施配备不全、教育发展空间相对不足的情况下,少一些“临渊羡鱼”、寻找借口,多一些脚踏实地、另辟蹊径,办出符合我们实际的教育。

    1.深入实施薄弱学校改造工程。加快薄弱学校改造步伐,是实现教育区域内均衡的重要手段。一是制定切实可行的薄弱学校改造规划,建立薄弱学校投入保障机制,通过调整学校网点布局,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明确责任、强化监督,确保各类投入重点向薄弱学校倾斜;
    二是在建立教学帮扶制度的基础上,不断加强薄弱学校自身的“造血”功能,引导学校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吸引更多学生就读,逐步去处“择校”和城市学校“大班额”等问题。

    2.改革质量评价机制。质量是教育的生命线,改革教育教学质量评价机制要以激发教师勇于参与课改的积极性为重点,努力让教师放开手脚,大胆实践,放心探索。在学生评价上,不但要看重考试分数,还要注重学生德智体美的多元化发展,把学生个性的激发、能力的升华、综合素质的提高和可持续性发展作为重要评价指标。在教师评价上,要关注教师的发展,努力摆正教师在实施新课程中的地位与作用,鼓励教师终身学习,以学历提高促能力提高,鼓励教师进行教学研究,进行课程资源开发,引导教师把教室作为课改实验室、把教学作为师生交往互动、民主对话的过程,不断促进教师向研究型、发展型转化。在校长评价上,要关注校长的管理手段是否科学、校长教师的关系是否和谐、校长是否把精力集中到学校发展上,校长是否能维护教职员工和学校的合法权益。在学校评价上,要注重学校的可持续性发展,将学校的考评与学校声誉、内涵发展、干群关系相挂钩,着重关注学校内涵竞争力的提升。

    3.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教师是教学工作的第一执行者,均衡发展离不开广大教师队伍。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可从以下几点着手:一是因地制宜,从教育实际出发,科学配编,妥善解决多数学校编制紧缺的问题,避免在教育管理和编制配备上的“一刀切”、“一风吹”。二是严格教师资格准入,继续面向社会招聘优秀人才到边偏远农村任教,可借鉴南方地区“定单教师”和“定向教师”相结合的途径,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善于、乐于农村义务教育的新型教师队伍。三是在城乡教师职称评定工作中实行差别待遇,适当提高农村中小学高级教师指标,为农村中小学教师晋升中、高级教师职务创造条件。四是认真实行城乡教师交流工作制度,逐步建立城市教师轮流下乡支教制度,对下乡支教教师实行严格的考核与评估,给予相应的政策补贴,一方面保证支教质量,另一方面激发广大教师服务农村的工作积极性。五是强化农村学校内部管理与激励机制,努力改善农村教师的工作和生活条件,提高经济待遇,满足教师的正当需要,提高教师的“幸福指数”,做到待遇留人、感情留人、事业留人,真正使教师喜欢在农村教学、乐意在农村教学、善于在农村教学。

    4.加强学校内涵建设。教育的均衡不但体现在硬件设施上,更体现在内涵发展上。要想实现均衡,关注学校内涵建设势在必行。一是采取“强校带弱校”、“公办优质资源校建分校”等模式,充分发挥优质资源学校的品牌效应和带动辐射作用,促进区域内教育质量均衡。二是逐步建立规范化、科学化、人性化的教育教学质量监测评估体系和教育教学工作指导体系,坚持科研兴校,发挥科研引领作用,加强对教育规律、教育过程、教育方法等教育课题的探索和研究,加强课程质量的全面管理,保证“校校有特色、校校出质量”。三是积极倡导人性化管理模式,坚决剔除个别学校“高压治校、教条治校、专制治校”等粗暴落后的管理模式,不断关注和维护教师权益,做教职工的贴心人、知心人,让教职员工真正感受到学校的温暖,真正乐于为学校发展而不遗余力,为教书育人而竭诚付出,真正让教师感到劳有所得、劳有所值。四是逐步改变个别学校“务虚多于务实”的不良现象,积极引导学校将眼光转移到狠抓教育教学质量上来,转移到关注学校自身发展上来,不断减少各类影响教育教学秩序的外部现象,真正让学校成为“不闻窗外事、只读圣贤书”的圣堂。

    5.调整学校布局。合理调整学校布局,是促进义务教育改革发展、缩小城乡差距,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途径。可借鉴南方地区“三个结合”的原则实施,即:一是“合理—综合性相结合”的原则,认真研究、合理规划,在撤并调整时尽可能地保留建校历史较长,原有规模较大,教育水平较高,教学质量较好,有一定社会声誉的学校,使学校布局调整与城镇化建设结合,与薄弱学校危房改造结合,与义务教育的学制改革结合,与课程改革结合。二是“稳定—超前性”相结合的原则,使学校布局调整具备超前意识,在围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目标,一次性规划,分步实施,做到改造一所,达标一所,保证10年乃至20年不落后的同时,还要充分考虑选择交通便捷的校址,考虑学校是否有足够的发展空间,努力克服布局调整中基础建设的随意性、盲目性,做到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学校布局调整和建设投资。三是“教育—效益性”相结合的原则。要从经济社会实际出发,严格遵循教育规律,做到既讲究规模效益,又讲究办学效益,使有限的经费发挥最佳的效益,避免因学校规模小、数量多带来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避免今天解决了教育资源过剩的问题,明天面对资源短缺的尴尬。

    6.关注弱势群体。一是不断加强特殊教育中的特长教育和职业技能教育,为孩子将来走向社会,奠定基础。二是努力坚持同城同待遇、实行就地就近入学的原则,切实解决好农民工子女入学问题,做好农村“留守儿童”的义务教育工作,让他们同等享受优质教育资源。三是继续推进中考与招生制度改革,尽量使推荐生名额向薄弱学校倾斜,确保每个区域、每所学校都有升入示范性高中的名额,实现受教机会的公平。

    当然,每项工作都不可能一蹴而就,安徽铜陵市、浙江宁波北仑区、浙江余姚市都是经过多年努力,才取得了今天的成绩。就我市而言,要想实现教育均衡,还需要做出更大努力。但只要我们脚踏实地,不夸大、不鄙薄,找准符合实际的发展路子,就一定能办出让群众满意,让社会满意的教育。

    推荐访问:考察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