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范文大全
  • 公文写作
  • 工作总结
  • 工作报告
  • 医院总结
  • 合同范文
  • 党团范文
  • 心得体会
  • 讲话稿
  • 安全管理
  • 广播稿
  • 条据书信
  • 优秀作文
  • 口号大全
  • 简历范文
  • 应急预案
  • 经典范文
  • 入党志愿书
  • 感恩演讲
  • 发言稿
  • 工作计划
  • 党建材料
  • 脱贫攻坚
  • 党课下载
  • 民主生活会
  • 不忘初心
  • 主题教育
  • 对照材料
  • 您现在的位置:雨月范文网 > 医院总结 > 正文

    我安康的 我对人文安康的基本看法

    来源:雨月范文网 时间:2020-03-05 点击:

    我对人文安康的基本看法  

                          孙传志         

       

    市委、市政府提出建设美好安康的重大战略决策,建设美好安康包括建设生态安康、富裕安康、法治安康、人文安康、和谐安康五个方面,其中人文安康是建设其他四个安康的智力支持和精神支撑,是建设美好安康的精神归宿,是美好安康建设的最高境界。我对这个问题的个人看法有以下几点:      

    一、关于人文的理解:人文就是人类文化中的先进部分和核心部分,即先进的价值观及其规范。其集中体现是,重视人,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简而言之,人文,即重视人的文化。  

    释义:  

    1.人文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辞海》     

    2.指礼乐教化 --传统    

    3.泛指各种文化现象 --通识    

    4.人事,多指人世间事 --古义    

    5.习俗,人情 --人文风俗    

    6.寿命、教育水准、生活质量 --联合国人文指数  

    基本解释: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  

    详细解释:1. 指礼乐教化。孔颖达疏:“言圣人观察人文,则诗书礼乐之谓,当法此教而化成天下也。”《北齐书·文苑传序》:“圣达立言,化成天下,人文也。” 唐 皎然 《读张曲江集》诗:“相公乃天盖,人文佐生成。”  

       2. 泛指各种文化现象。孙中山 《民权初步自序》:“会此世运进化之时,人文发达之际,犹未能先我东邻而改造一富强之国家者,其故何也?”    

    3. 人事。指人世间事。

    《后汉书·公孙瓒传论》:“舍诸天运,徵乎人文,则古之休烈,何远之有!” 李贤 注:“人文犹人事也。”    

    4. 习俗,人情。

    郭沫若 《我的童年》第一篇:“大约就是因为山水比较清秀的原故罢,一般的人文风尚比起邻近的村镇也觉稍有不同。”  

    二、如何培养人文精神  

    20世纪以来,医学技术高速发展。现代科技成果迅速向生命科学和医学领域渗透,壮大着医学的能力,改变着医学的面貌。同时,另一个趋势是在临床医学中越来越多地依赖冷冰冰的仪器设备,对病人心理的关怀越来越少。现代医学对仪器设备的过分依赖,已经形成了分离医患关系的鸿沟和屏障。“人文缺失”的医疗服务不仅与病人求医问药的期待和需求相去甚远,而且也在偏离着医学的初衷。
      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报告在医疗卫生服务的公平性方面将中国列在倒数第四位。新的医改方案到底将做如何规定目前还不得而知。但是,从近期卫生部官员和业界专家的讨论来看,重新强调医疗服务的公益性、公平性将是其中的主要方向。卫生部领导已经指出:“十二五”期间,卫生工作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转变发展观念,理清发展思路,提高卫生服务的公平性,以满足城乡居民基
    本医疗卫生服务需求为重点。
      提出正确的工作思路是可贵的,汲取以往忽视人文精神的教训,赋予新思路以丰富的人文内涵,精心营造良好的人文氛围,这既是使人民群众接受和理解新举措的需要,也是为贯彻新举措提供社会人文支撑的需要,更是动员广大医务工作者将正确的决策转化为实际行动的需要。
       1、提倡医学的人文关怀。提倡医学的人文关怀是21世纪医学发展的主旋律,它不仅是对医生的要求,也是对整个医疗卫生保健服务的期望。医学发展到21世纪已不只是一门复杂的科学技术体系,同时它也成为了一个庞大的社会服务体系,在相当一段时期内,我们面临科学技术与人文精神之间的不断冲突,需要医学科学与人文精神的融合,确保每个公民都能分享医学技术的成就.这不仅是对病人个体的关照,而且还是对整个人类群体的关照。体现了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公平原则追求和起码的社会良知,确保医学技术沿着造福全人类的道路前进。

    200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制定出既符合公众利益又符合市场发展规律的医疗改革机制,使卫生政策、管理制度更加人性化,各种充满人文精神的医疗保健服务,也将更加适应人民群众身心发展需要,为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提供了机制上和制度上的保证。新医改高举“以人为本”的旗帜,既是对医学人文属性的认同,更是对医学人文精神的价值重构。在政府已强化责任和加大投入来实现卫生筹资的公平性、卫生服务利用的公平性的时代背景下,如何建立公平的卫生社会服务体系、充分体现医疗卫生社会服务的人文关怀,就成为了医护人员的当务之急。因此,加强医学人文精神教育愈发彰显其紧迫性和重要性,培养既有“救死扶伤、治病救人”神圣使命感,又有“乐于奉献、深入基层”高尚人文情怀的新型医务工作者,这是时代的希望,也是当前医学工作者的重要任务。  

    2、对医务人员的人文精神提出更高要求  

    新医改的一个重要思路是,将广大医务人员作为主体,医疗服务对象、内容、范围和形式等发生的深刻变化必然对他们的人文精神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人文行为不仅对医疗卫生改革的绩效有着决定性作用,而且肩负着将医学行为引向正确发展轨道的职责。这样,就要求医务工作者,首先要克服趋利性,回归医疗卫生服务的公益性。  

    新医改提出了“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的总体目标,强调从改革方案设计、卫生制度建立到服务体系建设都要遵循公益性的原则,从而使医药卫生事业回归公益性。这一公益性的回归,要求医务人员在医疗实践中强化社会效益第一、患者至上的医德原则,提高医药卫生事业为人民健康服务的宗旨意识,改变原来那种过分追求物质利益和注重经济收入,通过大处方、大检查、大治疗从患者那里获取高额医疗费用,甚至收取红包、回扣,以获取利润为目标的卫生服务行为,义不容辞地担负起治病救人的职责。  

    其次,要坚持公平性,践行卫生服务最基本的伦理目标  

    新医改高度关注公平性问题,摒弃了原有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过度市场化的做法,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并通过政府运用行政权力去实现卫生资源配置的公平性,把新增卫生资源重点投向农村和社区卫生等薄弱环节,同时将财政资金更多地用于医疗需求方,让包括无力支付医疗费用的所有社会公众都享有基本的医疗保健。公平是评价新医改运行绩效的关键维度,也是卫生服务最基本的伦理目标。医务人员对待患者要一视同仁,一方面,不论患者的权力大小、地位高低、经济好坏都应采取同样的态度;
    另一方面,对患者药物的使用、技术的诊断和医疗费用的收取上也应平等对待。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实现社会公平和保障全体公民的基本健康权益。  

    第三,要尊重患者的基本医疗保健权,提供人性化和道德化的医疗服务  

    新医改重视发展和依靠社区医疗和基层医疗,将卫生保健服务的重心从大型医院逐渐转移到社区和基层,把基本医疗保健作为实现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关键和核心。近年来,一个覆盖城乡全体居民的基本医疗保障体系初步形成。新医改向“低水平、广覆盖”的初级卫生保健目标迈进的同时,也使公民享有基本的医疗保健和使用基本的卫生服务产品被看成是一种不可侵犯的权利,与患者平等的基本医疗保健权相对应的是医务人员为病人诊治的基本义务。这就要求医务人员必须结合基层卫生保健体系的需要,在进行医疗实践时要有利于促进人人享有保健目标的落实,不仅要从根本上改变对患者“居高临下”和“以我为主”的不平等的保健服务的态度与作风;
    而且要为病人提供治疗方案、效果的利弊及并发症、治疗费用等方面的信息,以供病人选择嘲。  

    第四,减轻患者经济负担,做到治疗的经济和效果的最优化  

    减轻患者经济负担,是保证有病能就医、实现人人享有医疗保健的重要条件。许多医生在诊疗活动中小病大治,未能做到治疗的经济和效果最优化,不仅浪费了医疗资源,而且增加了患者负担。新医改的重点是农村,然而医疗费用过高已经成为制约农村居民利用门诊与住院卫生服务的主要原因,对农村地区低收入人群来说冲击更大。医务人员在诊治过程中,应站在患者的立场上选择治疗方案,不仅考虑疗效的好坏,同时也要考虑经济耗费的多少,尽量减轻其负担,进行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治疗,做到既要治好病,又要费用、效果最优化,满足患者对物质和精神的需要。  

    第五, 增强健康责任意识,主动拓展医疗服务内容  

    新医改背景下,“医疗服务组织开始从大医疗中心向社区医疗、向基层医疗转向,这是医学迈向大众,迈向人人享有保健,实现全人关爱的重要进步”。这一背景下的医疗卫生服务的形式由原来的以医疗为中心转变为预防、治疗、康复、保健的全面综合,并进一步突出了预防为主的战略思想。这就要求医务人员不仅要治疗患者眼前的疾病,还要考虑治疗后患者的生活质量与回归社会的问题,能够根据患者对预防、治疗、康复和保健的总体需要提供有效的卫生服务,对患者进行基本卫生预防保健知识的宣传和教育,从而有效地增强个体和群体的健康保护意识,促进其健康生活方式的形成,去除病因。让医学从主要着眼疾病和健康问题自身转变到着眼以人为本和人与社会、环境关系为主,从而实现人人享有的科学的、全面的、有效的医疗服务。   

    三、建设人文安康的建议   

        一是人文安康建设应与安康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相结合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强调:“要推动文化产业与旅游、体育、信息、物流、建筑等产业融合发展”。安康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秦巴汉水孕育了丰富的区域文化,如何弘扬地方文化,推动安康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值得我们认真研究。如移民文化具有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的优势,与建设开放包容文化契合,汉水文化与巴楚文化、巫文化、庸文化值得重视和研究,潜力巨大。以七祖怀让大师为代表的禅宗文化是安康文化的亮点,在东南亚影响深远,具有国际影响力,属于安康可圈可点的文化元素,怀让大师曾经修行的万春寺亟待恢复。  

    还有鬼谷子文化,女娲文化,陕南民歌,汉调二黄等等。  

    二是人文安康建设应该打造安康的人文记忆和标志性工程,在城市规划中吸入文化元素,在街区风格定位方面体现个性特色,张扬汉水秦巴文化特质。让安康印象走向世界,让世界认识安康,策划系列城市形象宣传活动,在街区桥梁隧道命名方面体现地域文化特色,实现人文元素与城镇规划建设管理融合。建设一批带有地域文化符号的园林和建筑,从而打造一批文化特色鲜明、能够分流游客的重点镇、卫星城镇。加快陕南风情步行街、特色食品一条街、传统文化区街等一批重点项目的建设,使城市品位大为提升,城市的文化基因得到繁殖和扩散,城市的文化气味浓厚彰显。  

         三是人文安康建设要加快与世界经济体系和国际市场接轨  

    “想到的不一定都去做,但是想不到一定做不到。”  

        安康应树立全球意识,更新思维方式,积极、主动地参与国际的合作与分工,尽快建立符合市场经济发展需要和国际惯例的、符合区域经济特征的市场经济体制机制,按照国际化的标准切实改进各方面的工作。区域经济发展的规律告诉我们,任何一个经济体都不可能游离于国际经济体之外,否则,你就自行淘汰了。只有融入,才能加速;
    只有接轨,才能发展。要尽快凝炼安康精神,改善心智模式,提振安康精神状态,提高精神境界,培育开放包容、开拓创新的城市文化和城市气质。注重引进战略性投资主体来安康投资兴业,接受外来文化的冲击和陶冶,防止“温水煮蛙”现象。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扩大开放,包容发展,尽快提高公务员开放开发意识和能力,提升各级领导干部引领安康走出大山走向世界的水平。  

    四是人文安康建设要培育核心竞争力      

    安康是个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长期滞后,总量小,结构性矛盾突出,城乡差距较大,财政困难,人民生活水平不高。无数安康仁人志士曾为此苦苦思索,寻找破局之策。当前,安康经济和社会发展面临诸多风险和挑战,发展的任务将更加艰巨,需要我们不断扩展视野,进一步认识市情,探索发展滞后的原因,提出新的战略和措施,下决心打造自己正向强化的经济强力,提升安康的区域核心竞争力。建设安康智慧联盟;
    创新体制机制,加快安康创新能力建设;
    加强产业集群建设,做大做强企业集团,打造文化产业园区;
    加强品牌建设,打造安康特色品牌,让世界记住安康产品,让安康特色产品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安康、投资安康、共享安康,不断提升安康发展软实力,使安康的文化软实力变成经济发展的硬支撑。(此文为孙传志副院长在全市卫生系统研讨班开办仪式上的讲话,有删节)  

       

       

    推荐访问:安康 我对 人文 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