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范文大全
  • 公文写作
  • 工作总结
  • 工作报告
  • 医院总结
  • 合同范文
  • 党团范文
  • 心得体会
  • 讲话稿
  • 安全管理
  • 广播稿
  • 条据书信
  • 优秀作文
  • 口号大全
  • 简历范文
  • 应急预案
  • 经典范文
  • 入党志愿书
  • 感恩演讲
  • 发言稿
  • 工作计划
  • 党建材料
  • 脱贫攻坚
  • 党课下载
  • 民主生活会
  • 不忘初心
  • 主题教育
  • 对照材料
  • 您现在的位置:雨月范文网 > 医院总结 > 正文

    安阳烈士陵园 [安阳烈士陵园简介]

    来源:雨月范文网 时间:2019-11-14 点击:
    任山河烈士陵园简介

    任山河烈士陵园,位于彭阳县城西北23公里处的古城镇任河村,坐北面南,与六盘山红军长征纪念馆隔山相望。是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和彭阳县三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996年3月31日,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第三批革命烈士纪念建筑物重点保护单位”, 2009年被国家国防教育办公室命名的全国首批“国家国防教育示范基地”。陵园内墓碑肃穆、绿树成荫、安静整洁,390多名烈士就静静地长眠于此。

    1949年7月3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第十九兵团六十四军在曾思玉军长的率领下,直插彭阳任山河地区,与盘踞在黄峁山一带的马鸿逵部第十一军遭遇在任山河打响了解放宁夏第一仗。战斗异常激烈艰苦,经过全军将士的浴血奋战,守敌被全部击溃,解放军夺取了任山河战役的胜利,打开了解放宁夏的南大门。有364名解放军指战员光荣牺牲,他们没有看到共和国成立的那个庄严时刻,甚至有100多名烈士连名字都没有留下。

    为纪念在这次战斗中牺牲的364名解放军指战员,1955年4月1日,原固原县人民委员会将散埋在任山河战场周围的烈士遗骸迁移集中埋葬,并立碑建园。1973年3月,原固原县人民政府对烈士陵园进行了改建。1998年8月,彭阳县多方筹措资金,对烈士陵园进行改扩建,将烈士骨骸后迁埋葬于现墓地。2009年兰州军区司令员王国生将军倡议并捐助,市人大代表立案,市、县筹资,民政部门争取国家专项投资对陵园进行扩建。

    新陵园占地4万m2,建有纪念碑、纪念馆、吊唁广场、烈士墓冢、公墓园、花坛、雕塑、停车场等,陵园正中间是吊唁广场,占地3500平方米,每年清明节,彭阳县都要组织广大党员干部、中小学生、驻地部队官兵和社会各界在这里举行各种纪念活动。

    从吊唁广场向北经过64级台阶登上北面的平台,64级象征着参加任山河战斗的解放军第64军。陵园象征性建筑物——革命烈士纪念碑高19.49米,象征着1949年的任山河战斗,正面中央刻着“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八个仿毛泽东字体的红色大字。碑阴铭刻着原中国人民解放军六十四军军长曾思玉将军题词:左上方为“纪念任山河战斗”,中间为“正气留千古 丹心照万年”,

    —1—

    烈士墓冢呈鱼鳞形排列于台阶东西两侧斜坡上,园内安葬着1949年为解放宁夏而英勇牺牲的中国人民解放军19兵团64军364名指战员,红一方面军长征途径彭阳牺牲的4名红军战士,剿匪牺牲的3名干部和2名武工队员,解放军骑兵师教导队的6名战士,宁夏军区骑兵第4团的4名战士,固原驻军牺牲的5名战士,对越自卫反击作战牺牲的1名战士,还有1 名中共地下党员,共安葬革命烈士390名。

    “青山有幸埋忠骨,留取丹心照汗青”,他们生前曾南征北战,驰骋疆场,如今长眠地下,与青山为伴,他们永远活在人民的心中,他们的精神永放光茫!

    任山河烈士陵园被县委、政府和区内外有关院校确定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每年“清明”节,来此祭奠英烈、接受革命传统教育的院校师生、机关职工干部及群众络绎不绝。

    大门西厕为革命烈士事迹陈列厅,厅内有反映任山河战斗情况的展板、战斗中使用的各种武器和烈士遗物展柜。大门东厕为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纪念厅,厅内有反映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展板和光荣的六十四军情况介绍展板及重要领导人、著名书法家的亲笔题词。

    2002年4月,县民政局与原64军军事博物馆联系,从大连运回原64军在解放任山河战斗中使用的枪支、子弹及其它珍贵文史资料50余件,丰富了文物展品内容,提升了陵园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作用。

    —2—

    直罗烈士陵园简介

    直罗烈士陵园简介

    直罗烈士陵园位于我县西部,距县城50公里,占地面积60亩,以栽植松柏为主。有古塔一座,上山踏坡210多米,烈士纪念碑一尊。胡耀帮、杨尚昆曾先后题词于此。

    一九三五年十一月,在这里爆发了举世闻明的直罗镇战役,为了纪念牺牲的先烈们,一九五四年春季县政府在直罗镇北山寺山脚下修建了烈士坟墓,安葬有中共中央委员,长征红军团政委黄苏,红二团团长李英华等三十六位烈士遗骨,占地面积2亩,陵园初建规模。一九七六年清明节,直罗的广大干部、群众、职工在陵园和周围的山坡上种植松柏。现已郁郁葱葱、茂密成林。一九七九年北京——兰州的战备公路从陵园前面通过,从而加速了陵园扩建的进展速度。一九八五年对陵园进行了扩建。占地面积60亩(北山寺宝塔院子高度水平以下,战备公路以北,东自路北石窑东墙头,西止政府背后山脚),其中山下平地10亩,山上坡地50亩。修建大门一座,围墙634米。1987年又进行了扩建,修建烈士纪念碑一座,并将烈士陵墓由山脚搬至半山。1990年修建上山踏坡210米。1987年胡耀帮、杨尚昆同志曾先后题词“直罗战役烈士永垂不朽”、“直罗战役烈士纪念碑”。

    近年来,随着红色旅游业的快速发展,该陵园已列入富县红色旅游景区之一。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省、市民政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县民政局先后多次投入资金对陵园围墙、大门、塔体护坡、纪念碑、管护人员宿舍等进行了维修。并于2004年,经考察论证,在陵园内新建了文物展馆两层10间,建筑面积约200平方米。2007年,县委、县政府决定对直罗烈士陵园实施维修改造一期工程,新修大门一座,上山台阶路200米,建造凉厅5个,绿化美化唐塔周围,并布设文物展馆。此项工程有望在年底前投入使用。为红色旅游增添了风景线。由于直罗烈士陵园特殊的历史地位,来陵园祭祀、观光的人数每年都在万人以上。有各部队人员、海内外知名人士、各级各类干部、广大群众及中小学生等。直罗烈士陵园为世人瞩目。2006年,该陵园被列为全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7年被省委宣传部列为全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县廉政文化教育基地,为广大干部群众接受优良传统教育和廉政教育提供了载体。

    目前,直罗烈士陵园已发展为容红色旅游、爱国主义教育、廉政文化教育为一体的多元化基地。

    富县烈士陵园管理所

    曹县“红三村”及鲁西南烈士陵园简介

    曹县“红三村”及鲁西南烈士陵园简介

    红三村位于曹县县城西北30公里韩集镇境内,包括刘岗、伊庄、曹楼三村,相距不过一二里路,呈品字形。在抗日战争时期,这里是鲁西南抗日根据地的大本营。因日本侵略军在作战地图上用红笔把三村圈在一起,并写了个大“赤”字,故人们称之为“红三村”。1936年秋,中共直南特委已派人在这一带开展革命活动,1938年至1940年间,鲁西南的一个党支部、曹县第一个抗日县政府在此成立。 1939年2月16日,八路军115师344旅代旅长杨得志和政治部主任崔田民率领一个营,东渡黄河挺进鲁西南,在安陵、刘岗一带联合地方抗日武装,组建了冀鲁豫边区支队,开辟了以菏泽、曹县为中心的冀鲁豫敌后抗日根据地。1940年8月4日,活动在鲁西南的八路军主力奉命赴黄河北参加反“扫荡”作战,只留下鲁西南地委机关和地委独立团不足300人在这一带坚持斗争。于是,盘踞在鲁西南的国民党顽杂武装6000余人,从四面八方向我根据地中心安陵集一带大举进犯,企图乘虚合围,吃掉鲁西南抗日根据地。我地方武装和民兵英勇抗击,最后被压缩到刘岗、曹楼、伊庄三个村子,从此开始了著名的坚持4个月之久的三村保卫战。

    1940年10月5日,顽军曹乃冉率部1000余人进攻曹楼。凌晨时分,战斗打响了。当敌人突击队逼近寨墙时,墙上军民立即推下滚木,把云梯上的敌人砸了下去,又用手榴弹和石头向敌群狠砸,将敌人突击队消灭在寨墙下。敌人又调动大部队继续攻寨,曹楼军民毫不

    畏惧,猛烈还击。这时,驻守伊庄的军队从背后侧翼向敌人发起攻击,使敌人腹背受挫,仓惶逃窜。这是保卫三村的第一仗,毙敌200余人,缴获枪支170余支。11月下旬,王子魁(国民党曹县保安团团长)的部下卢朗斋率保安团几百人夜袭曹楼。地委决定改变过去硬碰硬的打法,把敌人放进来,关门打狗。敌人一看寨门大开,以为人都跑光了,就毫无顾忌地进村烧房。敌人刚到街中心,突然房上、墙头上枪炮齐鸣,军民们从四面八方跃入敌群,勇猛杀敌。就在这时,地委组织部长王健民亲率刘岗军民及时赶来增援。敌人见势不妙,不敢恋战,急向伊庄方向逃窜,又陷入伊庄民兵的埋伏圈。敌人处处挨打,不敢停脚,丢下大批的死尸和枪支弹药,大败而回。

    敌人多次合围失败后,就对三村实行封锁围困。为了拖住敌人,减轻三村的压力,地委决定派一些干部插到敌占区,发动群众坚壁清野,抗粮抗捐,开展“反资敌”运动。如地委武装部长宋励华带领精干小分队深入敌后,在西田集当众处决了红枪会首领张二大头,在毕寨枪毙了伪区长周花脸,在韩集活捉了曹县伪民政科长李中岱,拔掉黄集伪据点。小分队在敌占区神出鬼没,使敌人后院起火,大大减轻了三村的压力。

    1940年12月31日,我八路军主力部队连夜赶到鲁西南,连续发起战斗,一举击垮、逼退各路顽军,三村保卫战胜利结束。三村军民利用土枪土炮、磙木擂石、大刀长矛,坚持保卫4个月,创造了固守平原乡村的范例。

    1940年底至1941年初,鲁西南地委、军分区独立团、分区游击

    大队200人左右,在六七千顽军包围及进攻下,顽强坚持三村斗争,取得最后胜利,保住鲁西南根据地。红三村从此闻名天下,被誉为“小延安”。1977年被省命名为“红三村抗日联防遗址”,被定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为了纪念在这里牺牲的烈士,1942年,在距红三村约1 公里的安陵固堆遗址上建立了安陵烈士陵园,占地面积64亩,陵园内安葬烈士261名。主要纪念建筑物有革命烈士纪念堂、鲁西南抗日烈士纪念塔、纪念碑亭等。1988年1月被批准为省级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

    陵园坐北朝南,大门位于陵园南侧正中央,造型古朴典雅。步入陵园大门,两侧树木葱茏。左侧碑亭是鲁西南烈士公墓碑,呈方锥形,碑的正面刻有“气壮山河”四个大字;东西两侧刻有单位和个人的献词。碑亭为钢筋混凝土结构,黄瓦丹柱,六角六脊。右侧碑亭是爱国自卫战争中殉难烈士纪念碑,正面刻着“爱国自卫战争中殉难烈士纪念碑”十四个大字,其旁,铭刻着352位烈士的英名。 烈士纪念堂位于陵园中央,砖木结构,建筑面积315平方米。室内悬挂着烈士遗像47幅,九块卧陴陈列在遗像下面,镌刻着26位烈士的传略和悼念诗文。

    纪念堂后侧是鲁西南抗日烈士纪念塔,建在高14米的安陵固堆顶端,黄瓦丹柱,四角双层,高15米,系钢筋混凝土结构,是陵园最高的纪念建筑物,周围翠柏环绕,宏伟壮观。缓步右行,便是朱程,刘齐滨、袁复荣、周柱安、王雪静、魏克仁、向奉之等著名烈士墓区。

    园内芳草茵茵,鲜花盛开,寓意烈士的革命精神与天地共存,偕日月同辉。

    翠微山烈士陵园介绍

    烈士墓前的宣誓(呼号):

    今天,我们站在革命烈士墓前,缅怀革命烈士的丰功伟绩,深知这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是革命烈士用自己的鲜血换来的,作为共青团团员、少先队员,我们一定不辜负烈士们的遗愿,踏着烈士们的足迹奋勇向前,现在请全体少先队员跟我一起举起右手,握紧拳头,以红领巾的名义宣誓:(我说一句,你们大声说一句)

    人民为先,祖国至上,

    诚实勇敢,自律自强;

    奋发有为,誓作栋梁;

    振兴中华,再造辉煌。

    (宣誓完毕)

    学生代表讲话稿

    各位领导、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严冬在春风中消退,岁月在奋斗中远去,不知不觉中又是一年清明节来到了。我们怀着崇敬而凝重的心绪齐聚烈士纪念碑前。曾记得多少烈士为我们抛头颅、洒热血,他们不惜自己的生命为我们开拓了一片广阔的天空,让我们无忧无虑地自由飞翔,而他们却在这里静静地躺了下去,永远的离开了我们。

    在他们之中有共产党员,也有普通的中华儿女,但他们的言行却都是为了保卫祖国,保卫这片神圣的土地。也许我们无法知道他的名字,也许他们没有像毛主席、周总理那样伟大。而他们却做出了不平凡的壮举。我们歌颂他们,我们缅怀他们,他们的大无畏精神造就了我们这一代的光明前途,他们的坚定信念,让我们看到了真正的华夏儿女。 如今,我们作为跨世纪的一代,面对未来,祖国的前途无限光辉灿烂,我们更应该具有爱国之情和树立报国之心。当看到一个个海外归来的游子们,用他们的知识报效我们祖国时,我们更深刻地认识到了爱国情操的巨大动力。

    它才真正代表着一个民族的信念,它才真正是一个民族的象征。我们作为新世纪的接班人,就应该继承革命先烈的遗志,努力学习,奋发图强,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紧紧团结在党中央的周围,踏着革命烈士的足迹,努力建设新中国,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生。

    2014年4月1日

    翠微山烈士陵园介绍

    翠微山烈士陵园介绍:温州市翠微山烈士陵园位于温州市翠微山。是我市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弘扬革命烈士丰功伟绩的重要基地。原称“翠微山烈士墓”,始建于五十年代中叶,市政府为纪念在温州地区为国牺牲的革命烈士而兴建。目前处于改建的阶段翠微山烈士陵园竣工后将分五个功能区:入口集散区、室内陈列区、林地休息区、悼念广场和陵园墓地。总占地面积3070平方米。现已建成翠微山烈士陵园的悼念广场面积达2000平方米和烈士墓区近300个。该工程于2006年开始拆迁周边建筑,2007年正式开工建设,2008年清明节前夕完成主体建设工程。2008年3月23日原翠微山烈士墓的烈士遗骨,重新回到青山环抱的新烈士陵园。巍峨的翠微山烈士纪念碑矗立在悼念广场的中央,高30米,主体采用火炬和旗帜为造型。碑文“人民英雄永垂不朽”来自毛泽东手迹。位于广场东边的陵园墓区分四个区,所有墓穴都为座北朝南卧式生态墓,以烈士牺牲时间的先后顺序安放。长眠有196名烈士,共建有300墓穴,为烈士亲友、单位团体和个人提供祭拜、缅怀和参观的场所。

    推荐访问:安阳 烈士陵园 简介 安阳烈士陵园观后感 安阳烈士陵园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