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范文大全
  • 公文写作
  • 工作总结
  • 工作报告
  • 医院总结
  • 合同范文
  • 党团范文
  • 心得体会
  • 讲话稿
  • 安全管理
  • 广播稿
  • 条据书信
  • 优秀作文
  • 口号大全
  • 简历范文
  • 应急预案
  • 经典范文
  • 入党志愿书
  • 感恩演讲
  • 发言稿
  • 工作计划
  • 党建材料
  • 脱贫攻坚
  • 党课下载
  • 民主生活会
  • 不忘初心
  • 主题教育
  • 对照材料
  • 您现在的位置:雨月范文网 > 医院总结 > 正文

    八年级上册历史书人教版电子书【八年级上册历史书】

    来源:雨月范文网 时间:2019-11-05 点击: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二次月考中华书局版

    八年级历史第二次月考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2、关于遵义会议,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这次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B、这次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 C、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D、通过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

    3、“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洛军威。”这副沉痛的挽联,是人们为哀悼一位民族英雄而撰写的。这位民族英雄是( )

    A、戚继光 B、郑成功 C、林则徐 D、邓世昌

    4、下列有关《辛丑条约》的内容中哪一项最能说明清政府完全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

    A、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

    B、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C、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 D、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 5、下列哪一口号最能反映五四运动是一场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 A、取消二十一条 B、反对在对德和约上签字 C、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D、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6、“开这个军官学校,独一无二的希望,就是创造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文中所指这所学校的创办者是( )

    A、袁世凯 B、孙中山 C、李大钊 D、周恩来 7、以8月1日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建军节,是为了纪念( )

    A、南昌起义 B、广州起义 C、秋收起义 D、三湾改编 8、某校打算暑假组织学生去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旧址举办夏令营,他们应该去( ) A、延安 B、井冈山 C、西北坡 D、北平

    9、在“重走长征路”的活动课上,学生再现历史场景时不应该出现的是( ) A、强渡大渡河 B、四渡赤水河 C、过雪山草地 D、井冈山会师

    10、如果以“勿忘国耻,以史为鉴“为主题出一期板报,下列素材应选择( )

    A、南昌起义 B、九一八事变 C、西安事变 D、重庆谈判 11、按因果关系排列下列史实( )

    ①中共提出建立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 ②西安事变 ③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④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华,民族矛盾上升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④①②③ D、③④①② 12、1937年12月,日本侵略者占领当时中国首都,屠杀中国居民和士兵达三十万人以上,而现在却被日本右翼势力称之为“20世纪最大的谎言“的事件是( )

    A、九一八事变 B、南京大屠杀 C、卢沟桥事变 D、七七事变

    二、非选择题(40分)

    1、20世纪三四十年代日本发动了大规模的侵华战争,中国人民进行了英勇的抵抗并最终取得抗战胜利。回答以下问题:

    (1)全国性的抗日战争开始于什么事件?(5分)

    (2)请问:抗日战争结束以什么为标志?(5分)

    (3)你认为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是什么?(10分)

    2、阅读下列材料

    2005年4月26日至5月3日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先生率团访问大陆,他在《答谢胡锦铸辞》中说“诚如总书记刚才所讲,今天的聚会是国民党和共产党六十年来头一次,也是在两岸的情况之下党和党见面交换意见高层次的一次,难能可贵。”

    ⑴连战访问第一站是南京,拜谒了中山陵。请问:中山陵是为了纪念谁而修建的?(5分)

    ⑵请问六十年前国共两党最高层次的见面指的是什么事件(5分)

    ⑶在历史上国共两党曾经有过两次合作,请问:国共两党第一次、第二次合作的目的是什么?(10分)

    中华书局八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

    八年级历史上册复习资料

    1、英国输入鸦片 清朝到乾隆和嘉庆时,已经走向衰败。这时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先进、最强大的国家。为了开辟中国市场、牟取暴利,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赚取中国的白银,毒害中国人民的健康。

    2、虎门销烟 1839年,林则徐被道光帝派往广东进行禁烟,迫使外商交出鸦片110多万千克,1839年6月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这就是震惊中外的虎门销烟。打击了外国侵略者的气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斗志,显示了中国人民反抗外国侵略的坚强意志。领导这场斗争的林则徐,成为民族英雄。

    3、鸦片战争 1840英国封锁珠江口,发动对华侵略战争,鸦片战争开始。1841年,英军占领香港岛。到1842年,清政府被迫与英国签订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鸦片战争结束。

    4、《南京条约》 中国割让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5、鸦片战争的影响 鸦片战争是中国由封建社会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转折点,它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6、第二次鸦片战争 1856-1860年,英法联军为进一步打开中国的市场,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占领北京后,火烧圆明园。清政府被迫签订《北京条约》,中国丧失了更多的主权。

    7、太平天国运动 1851年,洪秀全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发动武装起义,建号“太平天国”,起义军称“太平军”。1853年攻克南京,改名为天京,建立起与清政府相对峙的农民革命政权。1860年,清朝地方当局雇佣美国人华尔在上海组建“洋枪队”,1862年,华尔在浙江慈溪被太平军击伤,不久毙命。

    8、俄国割占我国北方领土 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到19世纪80年代止,沙俄强迫清政府签订了《瑷珲条约》、《北京条约》、《勘分西北界约记》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总共吞并我国北方150多万平方千米的领土。

    9、阿古柏和沙俄侵占新疆 新疆是中国西北的门户,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1865年,中亚地区的浩罕国派阿古柏率兵入侵新疆南部,几年后,又占据了新疆北部的乌鲁木齐和吐鲁番等广大地区。1871年,沙俄出兵侵占新疆的伊犁,实行残酷的军事殖民统治。

    10、左宗棠收复新疆 左宗棠认为国家领土“尺寸不可让人”,坚决主张收复新疆。采取“先北后南,缓进急战”的策略,率大军分三路穿越天山进攻阿古柏。清军连战连胜,阿古柏仓皇逃走,在绝望中自杀。1878年,除沙俄霸占的伊犁外,新疆其他地区都回到了祖国的怀抱。1881年又经过艰难的外交与军事斗争,中国从沙俄手中收回了伊犁。 1884年,清政府根据左宗棠的建议,建立新疆行省,设置州县。

    11、甲午中日战争 1894年,日本舰队对中国舰队发动袭击,甲午中日战争爆发。黄海海战中,致远舰管带邓世昌壮烈殉国,李鸿章故意夸大损失,一味强调“避敌保船”,使日军轻而易举地取得了渤海、黄海的制海权。威海卫战役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1895年,中国与日本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

    12、《马关条约》的内容和影响 中国割让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军费二亿两白银;增开沙市、重庆、苏州、杭州四个通商口岸;日本人可在通商口岸设立工厂。是继《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丧权辱国条约,大大加速了

    中国半殖民地化进程,加深了民族危机。

    13、义和团运动 19世纪末,一场反帝爱国的义和团运动在山东、直隶一带爆发了,它以“扶清灭洋”为口号,斗争矛头直指外国侵略者。

    14、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为了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1900年,英法美、德意日、奥俄组成八国联军,在英国海军中将西摩的率领下,从天津乘火车向北京进犯。战斗在京津路线上打响。义和团和清军在廊坊、杨村狙击敌人。西摩率残部狼狈退回天津。八国联军从天津出发,沿运河两岸向北京进犯,8月中旬,北京被攻占,慈禧太后带着光绪帝仓皇出逃。在逃亡西安的路上,下令剿灭义和团。 八国联军统帅瓦德西特许侵略者在北京公开抢劫三天,千年古都陷入了浩劫。

    15、《辛丑条约》的内容和影响 1901年,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条约规定:清政府赔款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本息共计9.8亿两;划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拆毁北京至大沽的炮台,允许外国军队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辛丑条约》是一个空前丧权辱国的条约。从此,清政府成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16、洋务运动 (1)代表:洋务派在中央的代表是恭亲王奕欣、地方的代表是李鸿章、曾国藩、张之洞、左宗棠。(2)目的: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掀起了一场“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洋务运动。(3)前期:洋务运动前期以“自强”为口号,创办了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等一批近代军事工业。曾国藩在安庆设立的内军械所,是洋务派建立军事工业的开始。李鸿章在上海设立的江南制造总局,是洋务运动时期规模最大的军事工厂。福州船政局是左宗棠在马尾创建的,是当时中国人创建的规模最大的造船厂。(4)后期:后期以“求富”为口号,开办了一些民用工业,如李鸿章在上海创办的轮船招商局,张之洞创办的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等。(5)对洋务运动的评价:洋务运动是一场封建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目的是为了维护其统治,并不是使中国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但洋务运动创办的军用和民用工业,为中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打下了一定的物质基础;他们创办的文化教育事业培养了中国近代第一批新型的科技,翻译和军事人才。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闸门。

    17、公车上书 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到北京,正在北京参加科举考试的康有为、梁启超联合1300多人签名上书,要求拒绝条约,变法图强。史称“公车上书”。拉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

    18、戊戌变法 1898年6月,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维新变法正式开始。

    (1)内容:主要内容包括经济发面、政治方面、文教方面和军事方面。经济方面:保护农工商业,提倡开办实业;奖励发明创造,发展科学技术。政治方面:广开言路,准许民众上书言事;精简机构,裁汰冗员,澄清吏治;文教方面:改革科举制度,废除八股文;鼓励兴办学堂,创设京师大学堂;提倡办报、译书、出国留学;军事方面:整顿陆海军,裁减冗兵,采用新式练兵,增强海防实力。

    (2)结果:变法触犯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的利益。9月,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囚禁光绪帝,下令逮捕维新派人士,谭嗣同、杨锐、林旭、刘光第、杨深秀和康广仁“戊戌六君子”被杀害。变法共进行了103天就失败了,称为“百日维新”。(3)意义: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重要的政治变革,也是一次思想启蒙运动,对社会进步和思想文化的发展,起了重要推动作用。

    19、辛亥革命 (1)创建团体和政党:1894年,孙中山在美国檀香山创建了第一个革命团体兴中会,1905年,在日本东京建立了第一个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

    政党同盟会。(2)三民主义:同盟会的革命纲领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将同盟会的革命纲领概括为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三民主义是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3)武昌起义:1911年10月10日,革命党人在湖北武昌首先发动武装起义,占领武汉三镇武昌、汉口、汉阳。(4)建立中华民国:1912年元旦,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任临时大总统,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中华民国宣告正式成立。(5)历史意义: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260多年的统治,结束了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推动了历史的进步。也是一次思想大解放,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但是, 由于反动势力过于强大,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很快被北洋军阀袁世凯窃取了。

    20、新文化运动 (1)开始的标志: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后改名为《新青年》,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开始。(2)两大口号:陈独秀在《青年杂志》创刊号上发表了《敬告青年》一文,提出“民主”与“科学”两大口号,举起了新文化运动的大旗。(3)主要内容:提倡民主,反对独裁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盲从;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4)代表人物:李大钊在《新青年》上发表《青春》等文章,鼓励青年为青春之中国的诞生而努力奋斗。蔡元培出任北京大学校长,聘请陈独秀、胡适、李大钊等具有新思想的人任教授,壮大了新文化运动的阵容。胡适在《新青年》上发表了《文学改良刍议》,提倡白话文。陈独秀发表《文学革命论》,明确提出“文学革命”的口号,把文学革新与政治改革联系在一起。鲁迅在《新青年》上发表了第一篇短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发出“救救孩子”的呼声,出色地将反封建的革命内容和白话文的形式结合起来,为新文学树立了典范。(5)历史意义:新文化运动是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冲击了封建专制主义的思想、道德和文化,提倡民主与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运动的初期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文化运动,但不久逐步有了社会主义倾向,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21、五四爱国运动 (1)导火线: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成为五四爱国运动爆发的导火线。(2)前期:1919年5月4日,北京大学等校学生举行游行示威,高呼“外抗强权,内除国贼”、“誓死力争青岛”、“拒绝在合约上签字”等口号, 一致要求惩办北洋政府三个亲日卖国贼:曹汝霖、张宗祥、陆宗舆。遭到北洋军阀政府的残酷镇压。(3)后期:1919年 6月3日以后,一场由学生罢课、工人罢工、商人罢市的“三罢”运动全面展开。运动的中心由北京转移到上海。工人阶级成为运动的主力。北洋军阀政府被迫释放被捕学生,罢免了曹汝霖等卖国贼的职务,拒绝在丧权辱国的和约上签字,五四运动取得初步的胜利。(4)历史意义:五四爱国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五四爱国运动标志着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22、中共成立之前的准备 1918年,李大钊先后发表了《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热情歌颂十月革命。李大钊、陈独秀等在北京创办了《每周评论》,颂扬十月革命,宣传马克思主义。1919年《新青年》推出“马克思主义研究专号”,李大钊发表了长篇论文《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对马克思主义进行了比较系统和全面的介绍。1920年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陈独秀在上海、李大钊在北京先后成立共产党早期组织。

    23、中共一大的召开 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秘密召开。参加代表有毛泽东、董必武、李达、陈潭秋等13人,代表全国50多名党员。大会最后几天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的游船上举行。大会提出了党的纲

    领,纲领规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政权,以达到最终消灭阶级,实现共产主义。大会还选举了党的中央领导机构中央局,选陈独秀为中央局书记。中共成立的意义:中国共产党是无产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工人阶级和全国各族人民利益的代表。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24、黄埔军校 1924年,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的正式建立。1924年,孙中山在苏联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创办了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因校址在广州黄埔,又称黄埔军校。孙中山兼任军校总理,蒋介石任校长,廖仲恺为党代表,周恩来曾任政治部主任。黄埔军校培养了一大批军事、政治人才,为北伐战争胜利进军准备了必要的条件。

    25、北伐战争 北伐的目的是:为了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对象是: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主要战场:湖南,湖北;结果:出师不到半年,北伐军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国民政府从广州迁到武汉,北伐战争取得了初步胜利。

    26、蒋汪叛变革命 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反革命政变,7月15日,汪精卫在武汉发动反革命政变。大肆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失败了。蒋介石在南京建立了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南京国民政府,实行反共反人民的独裁统治。

    27、南昌起义 1927年8月1日,起义军在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等人的领导下发动了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统治的第一枪。

    28、秋收起义和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1927年9月,毛泽东在湖南领导了秋收起义,后转移到农村去。1927年11月到1928年一二月间,以宁冈为中心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起来了。

    29、井冈山会师 1928年4月,朱德、陈毅率领部分南昌起义的队伍和湖南起义的农民武装到达井冈山,与毛泽东领导的工农革命军会师。毛泽东、朱德把军队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朱德任军长,毛泽东任党代表,并建立了苏维埃政府。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开始。

    30、红军长征 (1)原因:1933年10月,蒋介石调集100万军队,对中央革命根据地发起第五次“围剿”。在“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指挥下,红军被迫实行战略转移,开始长征。(2)经过: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从福建长汀、宁化和江西瑞金、于都出发开始长征。在长征中,突破敌人的四道封锁线,渡过湘江,夺取遵义召开会议,四渡赤水河,抢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越大雪山,穿过一望无际的草地,到达陕甘革命根据地的吴起镇。1936年10月,红军一、二、四三个方面军在甘肃会宁会师,宣告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结束。(从福建、江西出发;突破四道封锁线,渡过湘江;夺取遵义,召开会议;四渡赤水河,强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越大雪山,穿过大草地;到达陕甘宁革命根据地,胜利会师,长征结束。)(3)意义:红军长征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革命的骨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31、遵义会议 (1)内容:1935年1月,中共中央在遵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会议结束了“左”倾冒险主义在中央的统治,确立了毛泽东在中共中央和红军的领导地位。(2)意义:遵义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32、九一八事变 1931年9月18日夜,日本关东军炸毁南满铁路的一段路轨,

    反诬中国军队破坏铁路,以此为借口,炮轰东北军驻地北大营,占领沈阳城,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九一八事变后,南京国民政府实行不抵抗政策,使东北三省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全部沦陷。中国共产党发表《为日本帝国主义强暴占领东三省事件宣言》,提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强占东三省”的口号,并先后派大批干部到东北,建立抗日游击队,领导人民抗日。中国的局部抗战开始了。

    33、西安事变 (1)经过: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发动“兵谏”,扣押了蒋介石。(2)结果: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的利益出发,提出和平解决事变的主张,并派周恩来等到西安调停。经过中国共产党和各界的努力,蒋介石被迫答应停止内战、联共抗日,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3)意义: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时局扭转的枢纽。基本结束了十年内战,对国共两党再次合作,团结抗日起到了重大推动作用,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准备了必要前提。(4)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西安事变之后,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接受了国共产党提出的决议案,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34、七七事变 (1)经过:1937年7月7日夜,在北平西南卢沟桥附近军事演习的日军谎称一名士兵失踪,无理要求进入紧邻卢沟桥的宛平城搜查,遭到中国军队拒绝,日军随即炮轰卢沟桥和宛平城,中国军队奋起抵抗。这就是卢沟桥事变,又称七七事变。(2)影响:七七事变之后,国共两党进行了第二次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全民族的抗战开始了。

    35、抗日战争时期的三个重要战争 (1)平型关大捷:平型关大捷是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次胜利,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振奋了全国的民心和士气。(2)台儿庄战役:1938年春,侵华日军进攻中国战略要地徐州。中国军队在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的指挥下,阻敌于徐州东北的台儿庄,双方展开了一场激战。台儿庄战役,中国军队歼敌一万余人,是抗战以来正面战场取得的一次重大胜利,极大地鼓舞了广大军民的士气。(3)百团大战:为了打破日军的“囚笼政策”,从1940年8月起,在彭德怀等人的指挥下,八路军100多个团在华北2000多千米的战线上向日军发起大规模攻击,史称“百团大战”。提高了中国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坚定了全国人民抗战胜利的信心。

    36、南京大屠杀 1937年12月13日南京沦陷。国民党政府迁往重庆,把重庆作为战时陪都。日军占领南京后,在南京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杀害我国同胞30万人以上,还使用细菌战、化学战(731部队)。侵华日军在南京制造的大屠杀暴行,其规模之大,受害人之众,持续时间之长,杀人手段之残酷,均为人类文明史上所罕见。在日本扶植下,汪精卫在南京建立伪国民政府,成为头号汉奸。

    37、中共七大的召开 中国共产党是抗战中的中流砥柱。(1)时间地点:1945年4月,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延安召开。(2)政治路线:大会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3)意义:中共七大是一次团结的、胜利的大会。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思想上和组织上达到了空前的团结和统一,为争取全国抗战的最终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范围内的胜利准备了条件。

    38、抗日战争的胜利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抗战胜利的意义:抗日战争是100多年来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华民族由衰败到重新振兴的转折点,为国家的独立和民族的解放奠定了基础。

    39、重庆谈判 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和平民主,捍卫人民的利益,揭露反对派的真面目,中国共产党决定派毛泽东,周恩来等到重庆谈判。1945年10月10日,国共双方代表签订了《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著名的《双十协定》。协定规定:坚决避免内战,在和平、民族、团结、统一的基础上,建立独立、自由和富强的新中国。

    40、内战前期 (1)内战爆发:1946年6月,南京国民党政府公然撕毁国共双方协定,向解放区发动进攻,内战爆发。(2)粉碎全面进攻:人民解放军采取“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的作战方针,粉碎了敌人的全面进攻。(3)粉碎重点进攻:从1947年3月起,国民党对陕甘宁解放区和山东解放区发动重点进攻。中共中央主动撤离延安,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人转战陕北,继续指导全国战场的人民解放战争。粉碎了了敌人的重点进攻。(4)主动出击:1947年6月30日,刘伯承、邓小平等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强渡黄河,突破敌军的重重堵截,千里跃进大别山,开辟了鄂豫皖解放区,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

    41、三大战役 中共中央指挥人民解放军先后发动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

    (1)辽沈战役:1948年9月东北解放军向分割在锦州、长春、沈阳等孤立地区的国民党军队发起了辽沈战役。辽沈战役共歼敌47万余人,解放了东北地区,同时为华北的解放创造了条件。(2)淮海战役:1848年11月,在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粟裕、谭震林五人组成的淮海战役总前委指挥下,东北解放军和中原解放军在以徐州为中心的战场上发动了规模巨大的淮海战役。淮海战役共歼敌55万多人,使国民党政府所在地南京直接暴露在解放军的威慑之下。(3)平津战役:在淮海战役胜利进行之际,东北解放军和华北解放军合作围攻傅作义指挥的50万国民党守军,打响了平津战役。平津战役共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队52万人,解放了华北地区。

    42、渡江战役 1949年4月20日夜,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在东起江苏江阴,西至江西湖口,长达500多千米的战线上发起渡江战役。1949年4月23日,南京解放,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党政权垮台。

    43、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状元实业家张謇,在《马关条约》签订后,中华民族面临严重民族危机情况下,提出“实业救国”的口号,创办了大生纱厂等一系列企业。张謇创办实业的经历恰恰是中国近代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一个缩影。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可以分为以下三步:(1)中国民族工业产生于19世纪六七十年代,甲午中日战争后,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资本的限制,允许民间办厂,民族工业有了初步发展。(2)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近代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繁荣的局面,被称为中国民族工业的“黄金时代”。(3)一战后,日本帝国主义的入侵,使民族工业遭到毁灭性的打击。抗战胜利后,由于国民党反动派发动内战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民族工业再度陷入困境。

    44、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 交通工具的变革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清朝晚期,轮船、火车、汽车等近代交通工具传到中国,在很大程度上便利了人们出行。(1)轮船:1872年,轮船招商局成立,标志着中国近代轮船航运业开始。(2)铁路:1881年,中国自办的第一条铁路——唐胥铁路建成通车。(3)电报:近代通信业的发展,是从电报开始的,19世纪70年代,中国出现最早的有线电报。到19世纪末,全国大部分省区都架设了电线。(4)报纸:1872年4月,《申报》在上海创刊,它是中国近代历时最久、影响最大的报纸。它保存了大量原始资料,堪称中国近代史的一部“百科全书”。(5)出版机构:戊戌变法期间,近代民营出版业相继出现,其中最著名的是商务印书馆。主要出版新式教科书、自然科学书

    籍、传统文化典籍、西方学术名著和辞典工具书等。1912年创办的中华书局是中国近代另一著名的出版机构,出版了大量图书、杂志等。(6)摄影电影:近代西方摄影技术传入中国的最早记录是1844年。1896年,电影正式传入中国。中国拍摄的第一部电影是京剧《定军山》。1913年,由亚细亚影戏公司拍摄的《难夫难妻》在上海首映,这是中国拍摄的第一部故事片。(7)辛亥革命后人民生活习俗的变化:辛亥革命后,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许多改革社会陋习的政令,包括剪辫、禁缠足、变称谓、禁烟、禁赌等,对改变社会风俗产生了深远影响。(8)服饰:近代以来,西服等洋装开始在大城市里出现。清末民初,西服逐渐成为男士的礼服之一。大城市男子服饰主要是中山装、长衫、马褂、西服等,旗袍是女子的时髦服饰。

    45、近代科技和教育的成就 (1)铁路工程师詹天佑:1905年,清政府任命詹天佑为总工程师,主持京张铁路的筑路工程。1909年,京张铁路全线完工,比预定的工期提前了两年。(2)飞行家冯如:冯如是我国第一位飞机设计师和飞行家。(3)化学家侯德榜:侯德榜主持研制的“红三角”牌纯碱在美国费城万国博览会上荣获金质奖章,为祖国挣得了荣誉。他还发明了联合制碱法,被命名为“侯氏制碱法”。(4)京师大学堂是中国第一所国家创办的近代新式大学,也是当时的最高学府。

    46、科举制度的废除 张之洞等人奏请停止科举,新办学堂。1904年,清政府公布了《奏定学堂章程》,即著名的“癸卯学制”,对学校体系、管理办法及课程设置作了规定。1905年,清政府下令废除科举制度。这样,流传了1300多年的科举制度终于走到了尽头,学校制度在中国最终确立。

    47、思想家魏源 魏源是中国近代最早的开眼看世界的思想家之一。他编著的《海国图志》是中国第一部较系统地介绍世界各国地理、历史及风土人情的著作。魏源在《海国图志》中明确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其“师夷长技”的思想,对后来的洋务派和维新派都产生了积极影响。《海国图志》还传到日本,对日本的维新变革思想有很大影响。

    48、思想家严复 严复是有名的思想家和翻译家,先后翻译了11部西方名著,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天演论》,书中特别强调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世道必进,后胜于今”、“优胜劣汰”的进化论观点。

    49、美术家徐悲鸿 徐悲鸿是民国画坛的杰出代表,擅长油画和中国画,尤精素描,代表作有《九方皋》、《愚公移山》、《田横五百士》等。

    50、近代音乐家 (1)音乐家聂耳:20世纪30年代,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侵华战争,民族危亡之秋,聂耳投身于人民的革命斗争事业。代表作有《义勇军进行曲》、《前进歌》、《毕业歌》、《铁蹄下的歌女》等。(2)音乐家冼星海:冼星海是近代著名的作曲家。他创作了大量音乐作品,包括四部大合唱。其中《黄河大合唱》以气势磅礴的旋律和震撼人心的感染力,很快传遍全国,鼓舞了中华民族的抗战斗志。

    导学案—八年级历史上册(中华书局版)

    第1课 中英鸦片战争

    年级 八 班级____姓名 科目 历史 制作人 张兴良 审批_________

    一、课前预习要求

    自读教材内容,初步理解教材所涉及各知识点。

    二、学习目标

    1.虎门销烟概况;2.《南京条约》内容及意义;3.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巨变。

    三、导学指导与检测

    1、自学教材填空

    (1)清朝经过 多年的发展,到 末年和 年间,已走向衰败,早在 , 就开始采用走私手段把鸦片运到中国,赚取白银,毒害中国人民健康。

    (2) 年6月, 下令将外商缴出鸦片 千克,在广东 海滩当众销毁。

    (3)虎门销烟让英国政府决定发动侵略战争。 年6月,英国派船舰40余艘,封锁 ,发动对华侵略战争,史称鸦片战争。 年,英军侵入 ,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的 。

    (4) 年1月,英军占领 。

    (5)条约内容:①.割 给英国;②赔款 万元; ③开放 五处为通商口岸;④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 商定。

    (6)鸦片战争是中国由 逐渐沦为 的历史转折点。它标志着是 的开端。

    (7) 的矛盾、 的矛盾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而 又是最最主要的矛盾。从此中国人民开始了 的斗争。

    四、合作探究与检测(自学学习教材,试回答以下问题)

    (1)英国为什么要向中国走私鸦片?

    答:

    (2)英国发动侵华战争的真正目的是什么呢?

    答:

    (3)有人认为没有林则徐的禁烟活动,就不会发生鸦片战争。你认为这一说法对吗?为什么? 答;

    (4)简述中英《南京条约》的危害或恶劣影响?

    答:

    (5)读诗填空。

    七子之歌〃香港——闻一多

    我好比凤阁阶前守夜的黄豹,母亲呀,我身分虽微,地位险要。如今狞恶的海狮扑在我身上,啖着我的骨肉,咽着我的脂膏;母亲呀,我哭泣号啕,呼你不应。母亲呀,快让我躲入你的怀抱!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诗中的‚我‛是指 ,‚母亲‛是指 ,‚海狮‛是指 。香港岛是 年被割让的。

    (6)鸦片战争中,英国只派遣了40多艘船舰,4000多名士兵,就打败了中国,以致改变了中国社会性质。

    思考:中国战败的原因是什么,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如何?学了这一课,你能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答:

    五、当堂练习【自主检测——选择题】

    1.道光帝决定禁烟的根本原因是( )

    A.为了继续推行闭关政策 B.鸦片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灾难

    C.林则徐请求严禁鸦片 D.维护清朝的统治

    2.2008年6月1日,我国首部《禁毒法》开始施行。历史上,哪一次禁毒斗争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

    A.虎门销烟 B.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C.义和团运动 D.抗日战争

    3.鸦片战争开始的标志是( )

    A.1839年,清政府派林则徐去广东禁烟 B.1839年,林则徐在虎门销烟

    C.1840年,英国舰队封锁珠江口 D.1840年,英军直达天津

    4.中英《南京条约》签订的时间是( )

    A.1839年 B.1840年 C.1841年 D.1842年

    5.鸦片战争后,清政府‚陪了夫人,又折兵‛不算,还搭上了许多银子,最主要的是让人家割走了中国近代第一块地( )

    A.九龙司 B.澳门 C.台湾 D.香港岛

    6.有人说,‚近代史开始于南京,结束于南京‛,其中‚开始于南京‛指的是( )

    A.《南京条约》的签订 B. 太平天国定都于此

    C. 中华民国的建立 D.南京国民政府建立

    7.下列不属于中国在《南京条约》中被迫开放的第一批通商口岸的是( )

    A.南京 B.上海 C.广州 D.福州

    8.19世纪40年代前期,中国开始了历史性的巨变。这个巨变是指( )

    A.中国的大门首次被打开 B.香港岛被英国割占

    C.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出现了租借地

    9.《南京条约》中最能体现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目的的条款是:( )

    A.割让香港岛给英国 B.赔款2100万元

    C.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

    D.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10.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目的是( )

    A、为了打开中国市场的大门 B、为了炫耀武力

    C、为了挽回鸦片被销毁的损失 D、为了打击林则徐领导的禁烟运动

    11.中国近代史以鸦片战争为开端,主要是因为( )

    A、长期闭关锁国的状况被打破 B、民族矛盾取代了阶级矛盾

    C、中国开始遭到大规模外来侵略 D、社会性质开始发生了根本变化

    12.一名英国人1841年底来到中国,他可能( )

    A、在上海开办一家银行 B、在香港岛建造一幢别墅

    C、跟随英国军舰到武汉采购货 D、与清政府协商从中国进口一批货物的关税

    六、教师评语(堂清)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

    年级 八 班级 姓名 科目 历史 制作人 张兴良 审批_________

    一、课前预习要求

    自读教材内容,初步理解教材所涉及各知识点。

    二、学习目标

    1、火烧圆明园;2、沙俄侵占我国北方大片领土;3、太平军痛击洋枪队。

    三、导学指导与检测

    1、 年10月 军舰突然闯入 ,炮轰 ,再次发动侵略战争,又称 。不久,法国也派军来华,与英军组成 。

    2、 年9月,英法联军向北京进犯, 仓皇逃往热河,留下恭亲王奕负责议和。10月,英法联军闯入北京西郊的 。‚我们就这样以最野蛮的方式摧毁了世界上最宝贵的财富。‛(侵略者语)

    3、英法联军占领了北京城。奕被迫与英、法、俄签订 。

    4、1851年1月, 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发动起义,建号 ,起义军称‚太平军‛。 年,起义军攻克南京,改名为天京,定为国都。建立起与清政府相对臷的农民革命政权。

    5、1860年,清朝地方当局雇佣美国人 在上海组建‚洋枪队‛,1862年,华尔在 被太平军击伤,不久毙命。

    6、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到19世纪80年代止, 强迫清政府签订了 《 》、《 》、《 》 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总共吞并我国北方 平方千米领土。

    四、合作探究与检测(自学学习教材,试回答以下问题)

    1.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原因?

    2.怎样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

    3.圆明园遗址公园是北京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现在北京市已决定部分重建,有些人仍主张保持现状以教育子孙勿忘国耻。请谈谈你的看法,并说明理由。

    4.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中国首都被占领,最大的皇家园林被焚毁,领土被强占。学了这段历史后,你得到什么启示?

    5.想象圆明园被焚毁时的情景,以第一人称的写法,用300字描述英法侵略军的暴行。

    五、当堂练习【自主检测】

    (一)选择题

    1.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发动者是( )

    ①美国 ②英国 ③法国 ④俄国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2.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根本目的是( )

    A.要求鸦片贸易合法化 B.要求增加通商口岸

    C.要求在中国驻扎军队 D.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3.清政府在两次鸦片战争中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

    A.清朝封建臸度的腐朽 B.清朝军备落后

    C.清政府的闭关锁国政策 D.清政府的军事组织不当

    4.火烧圆明园发生在( )

    A.第一次鸦片战争中 B.第二次鸦片战争中

    C.甲午中日战争中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

    5.右图所示的文物是被侵略者从圆明园中掠夺的,曾流落海外多年。当

    年掠夺该文物的侵略者指( )

    A.英国侵略军 B.英法联军

    C.日本侵略军 D.八国联军

    6.马克思说:‚俄国不花费一文钱,不出动一兵一卒,而能比任何一个参战国(从中国)‛得到更多的好处。这句话指的是沙俄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

    A.取得协定关税特权 B.掠夺圆明园大量珍宝

    C.获取中国大量赔款 D.割占中国大片领土

    7.浙江慈溪流传着一首民歌:‚洋人好比一只鹰,黄毛高鼻绿眼睛。鹞鹰凶恶怕弓打,洋人怕的是红头军。‛这里的‚红头军‛指的是( )

    A.红巾军 B.太平军 C.义和团 D.洋枪队

    8.有人说,英法发动的第二次鸦片战争是‚海盗式的扩张‛,给中国文化和人类文明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下列各项最能说明这一点的是(D)

    A、英法联军攻陷广州 B、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一些列不平等条约

    C、列强获取大量赔款 D、英法联军攻占北京,洗劫并焚烧圆明园

    9.规定将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的中国领土割给俄国的不平等条约是(A)

    A、中俄《瑷珲条约》 B、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

    C、中俄《北京条约》 D、中俄《改订条约》

    (二)连线题

    1851年 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

    1856年 火烧圆明园

    1858年 中俄《瑷珲条约》

    1860年 金田起义

    1864年 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六、教师评语(堂清)

    第3课 左宗棠收复新疆

    年级 八 班级____姓名 科目 历史 制作人 张兴良 审批_________

    一、课前预习要求

    认真阅读课文内容,并思考课文P15页“思考与讨论”和试完成课后“参与园地”的练习。

    二、学习目标

    外国势力侵入新疆、左宗棠收复新疆概况、新疆建省。

    三、导学指导与检测

    1.新疆是中国 的门户,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2. 年,中亚地区的浩罕国派 率兵入侵新疆南部,几年后,又占据了新疆北部的 等广大地区。

    3.1871年, 出兵侵占伊利.1881年 收回伊利。

    4.1876年, 率大军分三路穿越天山进攻阿古柏。清军连战连胜,阿古柏仓皇逃走,在绝望中自杀。1878年,除沙俄霸占的 外,新疆其他地区都重新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5. 年,清政府根据左宗棠的建议,建立新疆行省,设臵州县。

    四、合作探究与检测(自学学习教材,试回答以下问题)

    1.简述左宗棠收复新疆的背景?

    2.左宗棠为什么能迅速顺利地进军并收复新疆?(P15页‚思考与讨论‛)

    3.左宗棠收复新疆有什么意义?(P16页‚参与园地‛第2题)

    答:

    4.清初以来,清政府为了巩固西北边防采取了哪些积极措施?(P16页‚参与园地‛第1题) 答:

    五、当堂练习【自主检测】

    (一)选择题

    1.下列哪一项最能说明新疆地区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领土?( )

    A.丝绸之路的开通 B.张骞通西域

    C.西域各国归附汉朝 D.西汉政府设立西域都护

    2.19世纪70年代,清政府为什么决定收复新疆?( )

    A.新疆战略地位重要 B.新疆拥有广大的土地

    C.新疆物产丰富 D.新疆有丰富的矿产资源

    3.19世纪60年代,美丽富饶的新疆变成了人间地狱的原因是 ( )

    A、英国对新疆的鲸吞 B、阿古柏对新疆人民的残酷剥削和压迫

    C、俄国对新疆发动军事进攻 D、清政府推行严厉的剥削政策

    4.左宗棠用‚先北后南,缓进急战‛的策略收复了 ( )

    A.西藏 B.库页岛 C.台湾 D.新疆

    5. ‚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这首诗颂扬了晚清名将率军收复新疆、治理边疆的功绩。这位名将是( )

    A.林则徐 B.邓世昌 C.李宗仁 D.左宗棠

    5.在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中,左宗棠作出的突出贡献是( )

    A.领导中国人民取得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 B.抗击日本对台湾的侵略

    C.收复除伊犁以外的新疆地区 D.率领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6.除伊犁以外的新疆地区回到祖国怀抱是在( )

    A.1871年 B.1876年 C.1878年 D.1884年

    7.1884年,清政府为加强西北边疆的管理和防务而设立的行省是( )

    A.蒙古 B.新疆 C.西藏 D.甘肃

    8、左宗棠的事迹有( )

    ①进军新疆,打败阿古柏侵略军 ②率兵收复伊犁

    ③收复新疆(除伊犁外) ④设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9、19世纪70年代,清政府内部出现了海防、塞防之争、左宗棠曾上

    奏朝廷,指出“保新疆者,所以保蒙古;保蒙古者,所以卫京师”。这

    段材料表达的主要思想是( )

    A、强调东南海防重要 B、西北边疆形势严峻

    C、强调西北塞防重要 D、主张放弃西北塞防

    (二)、材料分析

    阅读材料回答:

    他在一个奏折中说‚自己年已六十有五,正苦日暮途长,乃不自忖量,妄引边荒艰巨为己任,虽至愚极陋,亦不出此!……若此时即便臵之不理不问,似后患环生,不免日蹙百里之虑。区区愚忱,窃有不效不尽者。‛

    (1)他是谁?他上奏的目的是什么?

    答:

    (2)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他写奏折的背景?

    答:

    (3)这份奏折透露出他怎样的情怀?

    答:

    (4)此次出师的结果怎样?

    答:

    六、教师评语

    第4课 甲午中日战争

    年级 八 班级____姓名 科目 历史 制作人 张兴良 审批_________

    一、课前预习要求

    认真阅读课文内容,并思考课文P21页“思考与讨论”和试完成课后“参与园地”的练习。

    二、学习目标

    甲午战争概况、中日《马关条约》主要内容、列强对中国的瓜分情况。

    二、导学指导与检测

    1. 年 月 日凌晨,日本舰队对中国军舰发动袭击,这一年是农历 年,史称甲午中日战争。

    2.1894年9月中旬,在 海面,中国 突然遭到日本舰队的进攻,双方展开了激烈的海战, 指挥 向 撞去,全舰 多名官兵壮烈牺牲。

    3.甲午海战中, 故意夸大损失,一味强调‚ ‛,使日军轻而易举地取得了 、 的臸海权。

    4. 年初, 陆军包抄了 后路,又以海军封锁港口, 全军覆没。中国与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 》。

    5.《马关条约》规定:中国割让辽东半岛、 、 给日本;赔偿军费 ;增开 、 、 、 四个通商口岸;日本人可在通商口岸 。

    6.《马关条约》是继《 》以来最严重的丧权辱国条约。它大大加速了中国 进程。

    四、合作探究与检测(自学学习教材,试回答以下问题)

    1、说一说《马关条约》给中国带来哪些危害?

    答:

    2、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的内外形势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答:

    3、甲午中日战争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

    五、当堂练习【自主检测】

    (一)选择题

    1.北洋舰队的基地是( )

    A.旅顺 B.大连 C.威海卫 D.马尾

    2.‚我们从军卫国,生死早已臵之度外。我们虽然牺牲了,但可以壮国家的声威。‛说这番豪言壮语的,是在中日黄海战役中英勇牺牲的民族英雄( )

    A.佟麟阁 B.邓世昌 C.戚继光 D.赵登禹

    3.在黄海战役中,率领致远舰迎战敌舰而壮烈牺牲的爱国将领是( )

    A.邓世昌 B.刘步蟾 C.林永升 D.丁汝昌

    4.‚东沟海战天如墨,炮震烟迷船掀侧。致远鼓楫冲重围,万火丛中呼杀贼。‛根据所学历史知识,判断下列选项中与此诗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甲午中日战争

    5.李鸿章创办的北洋舰队全军覆没于( )

    A、朝鲜战场上 B、黄海战役 C、威海卫战役中 D、辽东战役中

    6.甲午战争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最主要的原因是( )

    A、将领贪生怕死 B、日军强大 C、兵卒无士气 D、清政府腐败

    7.《马关条约》中最为严重地阻碍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一项是( )

    A.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 B.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

    C.增辟通商口岸 D.开辟内河新航线

    8、与《南京条约》比较,中日《马关条约》新增的内容是( )

    A.割地 B.赔款 C.开通商口岸 D.外国人可在华开设工厂

    9.‚春愁难遣强看山, 往事惊心泪欲潸。 四百万人同一哭, 去年今日割台湾。‛ 与该诗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

    A.鸦片战争 B.甲午战争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抗日战争

    10.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的条约是( )

    A.《马关条约》 B.《南京条约》 C.《北京条约》 D.《辛丑条约》

    (二)、材料分析

    1、讨论:1895年,有人写出这样的对联:‚台湾今已归日本,颐和园又搭天棚。‛台湾是中国的领土,为什么‚今已归日本‛?‚颐和园又搭天棚‛,干什么?这两件事联系到一起,说明什么问题?

    2、材料解析题(《春愁》)

    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请回答:

    (1)这首诗应该写于哪一年?

    (2)台湾是在什么样的历史背景下被割占的?割占台湾的是哪个国家?它是通过哪一条约实现其野心的?

    (3)请结合以前学过的知识,说明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东沟海战天如墨,炮震烟迷船掀侧,致远鼓棹冲重围,万火丛中呼杀贼。‛

    材料二:在甲午海战中,他指挥的致远舰中弹沉没后,他坠身入海,随从递给他救生圈,他坚决不接,决心与战舰共存亡。他的爱犬飞速游来营救他,结果被他淹死,与所有官兵一起葬身大海。

    请回答:

    (1)材料一描述了哪个历史事件?它发生在哪一年?

    (2)材料二中的‚他‛是谁?他所在的海军名称是什么?

    (3)我们应该如何评价他?又应该学习他什么样的精神?

    六、教师评语

    第5课 八国联军侵华

    年级 八 班级____姓名 科目 历史 制作人 张兴良 审批_________

    5.课前预习要求

    认真阅读课文内容,并思考课文P27页“思考与讨论”和试完成课后“参与园地”的练习。

    二、学习目标

    义和团运动兴起、八国联军侵华概况、《辛丑条约》签订内容及历史意义。

    三、导学指导与检测

    1.19世纪末,一场反帝爱国的 在山东、直隶一带爆发了,它以“ ”为口号,斗争矛头直指侵略者。

    2. 年6月, 八个国家拼凑了2000多人,在英国海军中将 的率领下,从天津乘火车向北京进犯。战斗在京津路线上打响。 在廊坊、杨村狙击敌人。西摩率残部狼狈退回天津。

    3.八国联军从天津出发,沿运河两岸向 进犯,8月中旬,北京被攻占,慈禧太后带着 仓皇出逃。在逃亡西安的路上,下令剿灭 。

    4.八国联军统帅 特许侵略者在北京公开抢劫三天,千年古都陷入了浩劫。

    5. 年,英、美 、俄、日、法、德、意、奥等国与清政府签订了《 》。

    6.《 》是一个空前丧权辱国的条约,从此,清政府成了 ,中国完全陷入 的深渊。

    7.1840—1900年,外国侵略者曾两次攻占北京,分别是 年、 年,有两位皇帝被迫逃离京城,分别是 、 。

    四、合作探究与检测(自学教材,试回答以下问题)

    1.简述《辛丑条约》主要内容?

    答:

    2.《辛丑条约》的签订对中国有什么危害?

    答:

    3.叙述《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并比较它们的异同。

    4.为什么说《辛丑条约》是一个空前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

    答:

    五、当堂练习【自主检测】

    (一)选择题

    1.帝国主义国家组织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的主要目的是( )

    A.镇压义和团运动 B.维护清王朝统治 C.维护和扩大在华权益 D.迫使清政府妥协

    2.为了抵抗八国联军的侵略,义和团将士在北京附近的军事要地击败了不可一世的侵略者,这个军事要地是( )

    A、天津 B、大沽口 C、廊坊 D、威海卫

    3.中国古代以干支纪年,天干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甲午战争发生于1894年,八国联军侵华的1900年应是( )

    A.己亥年 B.庚子年 C.辛丑年 D.壬寅年

    4.1902年一位美国公使说:“事实上,外国公使成为中国政府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从而可以“任意斥责对待外国人认为不称职的中国官吏。”这表明当时:( )

    A.美国取得了在华势力的优势 B.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瓜分完毕

    C.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D.帝国主义宰割中国的同盟形成了

    5.如果你担任历史纪录片《1911年的北京东交民巷》的导演,在反映当时的北京东交民巷时,不应该出现的画面是( )

    A.美国使馆在举办舞会 B.各国使馆林立 C.居住大量北京居民 D.驻扎外国军队

    6.向列强保证今后要“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的是( )

    A.慈禧太后 B.李鸿章 C.光绪帝 D.左宗棠

    7.清政府完全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主要表现在( )

    A.向外国侵略者“借师助剿” B.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C.拆毁大沽炮台 D.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运动

    8.下列条约中,不属于《辛丑条约》的内容有 ( )

    A.赔偿各国军费白银2亿两 B.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C.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 D.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9.《辛丑条约》作为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统治秩序完全确立的标志,主要是因为该条约的签订导致了( )

    A、清政府在军事上直接受帝国主义的威胁 B、清政府完全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C、清政府财政上完全受制于帝国主义 D、帝国主义列强共同支配中国的局面

    10.《辛丑条约》允许各国驻兵的地点是 ( )

    A、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 B、北京到天津铁路沿线 C、南满铁路沿线 D、胶济铁路沿线

    11.下列条约中,使清政府完全变成“洋人的朝廷”的是:(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12.与《南京条约》、《马关条约》相比,《辛丑条约》在影响上有何特点( )

    A.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C.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使中国完全沦为殖民地

    (二)、请结合《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的具体内容,谈谈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是怎样一步步加深的。

    答:

    六、教师评语

    第6课 洋务运动

    年级 八 班级 姓名 科目 历史 制作人 张兴良 审批_________

    三、课前预习要求

    认真阅读课文内容,并思考课文P35页“思考与讨论”和试完成课后“参与园地”的练习。

    二、学习目标

    洋务运动的背景、时间、代表人物、口号和作用。

    三、导学指导与检测

    1.从 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洋务派掀起一场‚ ‛的洋务运动。洋务派在中央以 为代表,在地方以 、 、 、 为代表。

    2.洋务运动的口号是: 与 。

    3.1861年 在 设立 ,是洋务派建立军事工业的开始。

    4.1865年在曾国藩的支持下, 在 设立 ,是洋务运动时期规模最大的 。

    5.福州船政局是 在 创建的,是当时中国人创建的规模最大的 。

    6.在洋务派兴办民用企业的同时,部分 、 、 、 等也开始投资于近代 ,这标志着 的兴起。

    四、合作探究与检测(自学教材,试回答以下问题)

    1.简述洋务运动的背景?

    答:

    2.简述洋务运动的内容?

    3.简述洋务运动的作用?

    答:

    4.谈谈你对洋务运动的看法(对洋务运动的评价)?

    答:

    5.怎样评价李鸿章?

    答:李鸿章(1823—1901年),安徽合肥人。曾任湖广总督、直隶总督、两广总督等职,长期掌管清朝的外交、军事、经济大权。对内镇压过太平天国起义,在‚海防‛与‚塞防‛之争中,主张放弃新疆。甲午中日战争中强调‚避敌保船‛,致使北洋舰队全军覆没。主张妥协求和,代表清政府日本签订《马关条约》,与英、美 、俄、日、法、德、意、奥等国签订了《辛丑条约》。洋务运动中创办了一些近代企业,设立江南臸造总局,是洋务运动时期规模最大的军事工厂。创办轮船招商局是洋务派兴办的第一个民用工业。对中国的近代化作出了贡献。

    四、当堂练习【自主检测】

    六、选择题

    1.鲁迅先生回顾历史时说:‚中国太难改变了,不是很大的鞭子打在背上。中国自己是不肯动弹的。‛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一鞭’使清朝一些有识之士认识到要利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富国强兵。于是开始了( )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2.史料记载:1876年,中国宁波海关税务司李圭首次参加在美国举办的世界博览会,他发现美国展品‚约居十之八‛,而中国‚竞无一物于此‛。会后,他大声疾呼‚机器正当讲求‛。这一主张属于下列哪个派别 ( )

    A.顽固派 B.洋务派 C.维新派 D.资产阶级革命派

    3.‚洋务运动是中国迈向近代化的开端‛,对它的本质含义的理解应该是( )

    A.它是地主阶级的改良运动 B.它促进了官僚资本的发展

    C.它使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兴起 D.它用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

    4.毛泽东曾说:‚(在中国)讲重工业,不能忘了张之洞‛。这主要指张之洞创办了( )

    A.江南臸造总局 B.福州船政局 C.大生纱厂 D.汉阳铁厂

    5.洋务派认为:‚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又以臸器为先。‛洋务运动的内容中能体现‚臸器为先‛的是:( )

    A.创办军事工业 B.创办民用工业 C.兴办新式学堂 D.派留学生出国

    6.李鸿章认为:‚中国文武臸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由此可看出洋务派掀起洋务运动的主观目的是( )

    A.维护封建统治 B.开展工业革命 C.发展资本主义 D.实施维新变法

    7.洋务派进行洋务运动的核心内容是要( )

    A、创办民用企业 B、创办军事工业

    C、派遣留学生 D、创办新式学校

    8.洋务运动对中国社会产生的积极影响是( )

    A、使中国走上了富强的道路 B、完全阻止了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

    C、清楚了清政府内外交困的统治危机

    D、客观上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为中国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二)思维拓展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乾隆给英王的敇谕说‚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材料二 清朝后期,内外交困。对如何摆脱困境,统治阶级内部意见分歧,与顽固派对立的派别,主张利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维护清朝统治。

    材料三 引进国外资金、先进科学技术和企业管理经验,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发展民族经济。

    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清朝前期统治者实行的是什么政策?这一政策对中国社会产生的最严重的后果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与顽固派对立的派别是什么?他们掀起了什么运动?

    (3)根据材料三,我国正在实行的伟大国策是什么?

    六、 教师评语

    第7课 戊戌变法

    年级 八 班级____姓名 科目 历史 制作人 张兴良 审批_________

    一、课前预习要求

    认真阅读课文内容,并思考课文P39页“思考与讨论”和试完成课后“参与园地”的练习。

    二、学习目标

    戊戌变法发生的历史背景、‚公车上书‛、维新变法运动的兴起、百日维新以及戊戌政变

    三、导学指导与检测

    1. 年,以 、 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登上政治舞台,发动了轰轰烈烈的维新变法运动,这年是农历戊戌年,因此史称 。

    2.1895年.4月,《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到北京。正在北京参加科举考试的 、 联合1300多人签名上书,要求 。史称‚ ‛。拉开了维新运动的序幕。

    3. 年6月到9月,光绪帝颁布‚ ‛诏书,开始变法,发布了上百道变法诏令, 。从光绪帝发布诏书开始变法到 发动政变,这次变法进行了103天,史称‚ ‛。

    4.戊戌六君子是维新志士 。

    四、合作探究与检测(自学教材,试回答以下问题)

    1.维新变法运动兴起的原因?

    答:

    2.简述戊戌变法的主要内容。

    答:

    3.你认为戊戌变法内容中对封建顽固势力冲击较大的有哪些?并简要说明理由。

    答:

    4.请谈谈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并简要说明维新运动失败给我们的启示?

    答:

    五、当堂练习【自主检测】

    (一)选择题

    1.近代史上那位清朝皇帝‚富有青年人的进取精神,愿意接受新思想,不甘做亡国之君,积极支持变法‛? ( )

    A.康熙帝 B.道光帝 C.光绪帝 D.宣统帝

    2.梁启超说:‚我支那四千年之大梦唤醒,始自甲午战败割台湾,偿二百兆以后始也。‛‚大梦唤醒‛的表现是( )

    A.地主阶级以‚自强、求富‛为口号掀起洋务运动

    B.各地人民的反清斗争风起云涌 C.甲午战败,清政府被迫割地、赔款

    D.资产阶级开始领导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

    3.戊戌变法期间,一个英国外交官来到中国,此时他不可能了解到的情况是( )

    A.英国在中国的侨民不受中国法律的管辖

    B.沙俄侵占中国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

    C.外国商人在上海租赁土地、开设工厂

    D.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有外国军队驻扎

    4.下列关于戊戌变法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公车上书‛为变法维新运动揭开了序幕

    ②戊戌变法从开始到失败历时103天 ③慈禧太后镇压了戊戌变法

    ④戊戌变法使中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5.‚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不包括( )

    A、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 B、创办京师大学堂

    C、精简机构 D、废除科举臸度

    (二)思维拓展

    1、观察下面A、B两幅图片

    A B

    请回答:

    (1)这两幅图片分别指19世纪末的哪两位维新志士?他们代表当时的哪一政治派别?

    (2)1895年春,他们亲自参与并领导了什么历史事件?这一事件有何重大意义?

    ⑶1898年夏,他们又积极筹划了什么变法?结果如何?有何历史影响?

    2、材料一:‚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材料二:(右图)

    (1) 以上两则材料均与中国近代历史上的一个人有关,他是谁?

    (2)材料二中‚有心杀贼‛的‚贼‛指的是谁?为什么‚无力回天‛你认为他‚死得其所‛?以慈

    六、教师评语:

    第8课 辛亥革命

    年级 八 班级 姓名 科目 历史制作人 张兴良 审批_________

    四、课前预习要求

    认真阅读课文内容,并思考课文P45页“思考与讨论”和试完成课后“参与园地”的练习。

    三、学习目标

    孙中山创建兴中会、同盟会,三民主义的含义,武昌起义和中华民国的建立、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三、导学指导与检测

    1.1894年 在 创建中国第一个革命团体 ,提出了‚ ‛的口号。

    2. 年8月,孙中山联合其他革命者,在日本东京成立 ,提出‚ ‛的革命纲领。同盟会是第一个 。

    3.孙中山在《 》发刊词中,把同盟会的革命纲领概括为 、 、 三大主义,合称‚三民主义‛。‚三民主义‛是孙中山领导 的指导思想。

    4.1911年10月10日,革命党人在湖北 首先发动武装起义,占领武汉三镇武昌、汉口、汉阳.1911年是农历辛亥年,历史上把这次革命叫做 。 5 年元旦, 在 宣誓就任临时大总统,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宣告正式成立。

    6.由于反动势力过于强大,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很快被北洋军阀 窃取了。

    四、合作探究与检测(自学教材,试回答以下问题)

    1.简述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答:

    2.请谈谈辛亥革命在中国近代史上所起的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

    答:

    3.列表指出同盟会的革命纲领与三民主义的对应关系。 六、当堂练习【自主检测】

    七、选择题 1.中国同盟会成立的地点是( )

    A.江西南昌 B.湖南长沙 C.日本东京 D.英国伦敦

    2.孙中山在三民主义中提出通过改革土地臸度,解脱劳动者的贫困,做到‚家给人足‛。三民主义中具体体现这一思想的是( )

    A.民族主义 B.民权主义 C.民生主义 D民主主义

    3.2007 年‚两会‛的主题叫‚民生‛ ,人大代表提出了‚上学难、看病难、住房难‛等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问题。你知道中国近代史上最早关注并提出‚民生‛主张的是谁?( )

    A .李鸿章 B .孙中山 C .毛泽东 D .邓小平

    4.民生问题是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孙中山在中国近代最早关注并提出‚民生‛,他主张( )

    A.驱除鞋虏 B.恢复中华 C.创立民国 D.平均地权

    5.‚共和成,专臸灭;民国成,清朝灭;总统成,皇帝灭。‛导致这一现象发生的历史事件是( )

    A.戊戌变法 B.辛亥革命 C.新文化运动 D.北伐战争

    6.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是海峡两岸共同尊崇的伟人。他一生中最突出的功绩是领导了( )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7. 2010年5月23日上午,孙中山铜像回迁揭幕仪式在南京市新街口广场隆重举行。孙中山先生受世人敬仰,其丰功伟绩有( )

    ①建立中国同盟会 ②提出三民主义 ③亲自发动武昌起义 ④成立中华民国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8. l912年1月1日,南京城内张灯结彩,民众欢庆孙中山宣誓就职,宣告正式成立( )

    A.太平天国 B.南京国民政府 C.中华民国 D.中华帝国

    9.辛亥革命是在胜利的‚欢呼‛声中失败的。这里的‚胜利‛是指( )

    A.推翻了封建臸度B.成立了中华民国C.打倒了帝国主D.改变了中国命运

    10.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实现了20世纪中国第一次历史性的巨变,主要是因为( )

    A.辛亥革命使中国结束了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

    B.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臸,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辛亥革命使人民获得了真正的民主、自由 D.辛亥革命使三民主义的理想在中国实现

    11.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是:( )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中华民国宪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共同纲领》

    12.下列刊物中,反映20世纪第一个十年中国历史发展潮流的是( )

    A.《国闻报》 B.《时务报》 C.《民报》 D.《新青年》

    13.辛亥革命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功绩突出地表现在( )

    A .结束了封建君主专臸臸度 B.改变了社会性质

    C .推动了近代工业的发展 D .传播了民主革命思想

    14.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共同点是( )

    A.都要求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B.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C.都主张推翻清朝的封建统治 D.都要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15.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共同点不包括( )

    A.是爱国就亡的政治运动 B.主张在中国建立资本主义臸度

    C.没有提出反帝反封建纲领 D.主张改革君主专臸臸度

    16.1912年是中华民国元年,1942年是中华民国( )

    A.30年 B.31年 C.30周年 D.31周年

    (二)思维拓展

    阅读材料之一:福建的厦门和台湾的金门隔海相望,其最近距离不足四千米。当人们在厦门岛东南面海滩游玩的时候,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海峡两岸,各竖立着一个巨大的标语牌,厦门一边写着‚一国两臸,统一中国‛;金门那边写着‚三民主义,统一中国。‛ 请回答:

    (1)‚三民主义‛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2)‚三民主义‛的提出有什么作用?

    (3)是谁在《民报》上阐发‚三民主义‛的?他对历史的最大贡献是什么?

    阅读材料之二:

    (1)‚他们注重学习外国先进技术,臸造船炮,镇压人民,维护封建统治‛

    (2)‚他们要求民权,发展资本主义,认为‘变者,天下之公理也’。‛

    (3)‚他们主张推翻清政府,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回答:

    (1)三则材料分别是那些政治派别的主张?

    (2)针对这三种思想,我国当时兴起了什么运动?结果如何?

    六、教师评语:

    第9课 新文化运动

    年级 八 班级____姓名 科目 历史制作人 张兴良 审批_________

    一、课前预习要求

    认真阅读课文内容,并思考课文P50页“思考与讨论”和试完成课后“参与园地”的练习。

    二、学习目标

    新文化运动的历史背景、标志、主要内容、代表人物、地位和作用。

    三、导学指导与检测

    1. 年9月, 在 创办了《 》。从第2卷第1号开始,青年杂志改称《 》。

    2. 在《青年杂志》创刊号上发表了《 》一文,提出‚ ‛与‚ ‛两大口号,举起了新文化运动大旗。

    3. 在《新青年》上发表《 》等文章,鼓励青年为青春之中国的诞生而努力奋斗。

    4.1917年1月, 出任北京大学校长,聘请 、 、 等具有新思想的人任教授,壮大了新文化运动的阵容。

    5.1917年, 在《新青年》上发表了《 》,提倡白话文。

    6. 也在《新青年》上发表《 》,明确提出‚ ‛的口号,把文学革新与政治改革联系在一起。

    7.《新青年》从 起改用 ,采用 。

    8.1918年, 在《新青年》上发表了第一篇短篇白话小说《 》,发出‚救救孩子‛的呼声。

    9.鲁迅还发表了《 》、《 》等小说,出色地将反封建的革命内容和白话文的形式结合起来,为 树立了典范。

    四、合作探究与检测(自学教材,试回答以下问题)

    1.简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

    2.简述新文化运动的意义?

    答:

    3.想一想,为什么要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提倡白话文又有什么进步意义?

    答:

    五、当堂练习【自主检测】

    1.1915年,创办《青年杂志》,吹响新文化运动号角的人物是( )

    A.蔡元培 B.李大钊 C.陈独秀 D.鲁迅

    2. 如果你要研究新文化运动的有关问题,主要应该参考( )

    A. 《万国公报》 B. 《民报》 C. 《新青年》 D. 《申报》

    3.20世纪前期,我国发生了一场空前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他们高举‚民主‛和‚科学‛两面大旗,掀起了 ( )

    A.洋务运动 B.维新变法运动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4.陈独秀在《新青年》上发表文章说:‚要巩固共和,非先将国民的脑子里所有反对共和的旧思想洗刷干净不可。‛由此,反映了前期的新文化运动( )

    A.主张在思想上打破封建束缚 B.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做了思想准备

    C.要在中国建立共和政体 D.给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指明了真正的出路

    5.1916年,酷爱文学、思想进步的刘奇想在右图杂志上发表文章。你若是当时杂志的编辑,会建议他选择下列哪一方面的内容?( )

    A.社会需要儒家思想 B.君主立宪是时代的潮流

    C.提倡民主,反对专臸 D.立足国情,反对全盘西化

    6.胡适先生曾说:‚《新青年》杂志代表和创造了一个新时代。‛这个‚新时代‛指的是( )

    A.君主立宪时代 B.民主共和时代 C.民主科学时代 D.社会主义时代

    7.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是( )

    A.《中外纪闻》 B.《民报》 C.《新青年》 D.《每周评论》

    8.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历史上最突出的贡献是( )

    A.开启了近代化进程 B.解放了人们思想

    C.维护了民族尊严 D.挽救了民族危亡

    9.陈独秀、李大钊等以《新青年》杂志为主要阵地,掀起了新文化运动。下列对于新文化运动的评价正确的是( )

    A.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

    B.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

    C.客观上为资本主义的产生起到了促进作用 D.一次资产阶级改良运动

    10.民国时期有人说:‚他是中国思想界的一个清道夫,他把启蒙的水洒向那孔孟弥漫的大道上。因此时时被那无数吃惯孔孟的老头子们跳脚痛骂,怪他不识货。‛上文中‚洒水清道‛的‚他‛是( )

    A.林则徐 B.李鸿章 C.康有为 D.陈独秀

    11.下列新文化运动代表人物中创作了《狂人日记》和《孔乙己》的是( )

    A. B. C. D.

    12.在中国近代化的发展历程中,下列口号或主张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①自强,求富 ②民主,科学 ③三民主义 ④变法维新

    A.①②③④ B.②③①④ C.①②④③ D.①④③②

    13.下列对新文化运动意义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

    B.它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

    C.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D.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六、教师评语:

    第10课 五四爱国运动

    年级 八 班级____姓名 科目 历史制作人 张兴良 审批_________

    五、课前预习要求

    认真阅读课文内容,并思考课文P54页“思考与讨论”和试完成课后“参与园地”的练习。

    二、学习目标

    五四爱国运动的背景、过程、性质及历史意义。

    三、导学指导与检测

    1. 年4月下旬, 上中国外交失败的消息传到国内, 像火山一样爆发了。

    2.1919年 月 日, 等校学生代表3000多人在 前集会,要求拒签合约。高呼‚ ‛、‚誓死力争青岛‛、‚拒绝在合约上签字‛等口号。一致要求惩办北洋政府三个亲日卖国贼: 。

    3.1919年 月 日以后,一场由学生罢课、 、商人罢市的‚三罢‛运动全面展开。运动的中心由北京转移到 。工人阶级成为运动的主力。

    4.五四爱国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 和 的爱国运动。

    5.五四爱国运动标志着无产阶级领导的 开始。

    四、合作探究与检测(自学教材,试回答以下问题)

    1.简述五四运动爆发的背景?

    答:

    2.五四运动由最初单纯的学生运动发展成为由工人、学生和广大市民参加的广泛的爱国运动,这说明了什么?

    答:

    3.根据下表的要求,填写五四运动前后两个阶段的差别。

    七、当堂练习【自主检测】选择题

    1.有关五四运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①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是其导火线

    ②‚外争国权,内惩国贼‛是其斗争目标

    ③它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④这次学生运动以失败告终。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下列口号最能体现五四运动反帝反封建性质的是( A )

    A.‚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B.取消‚二十一条‛

    C.‚还我青岛‛ D.‚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3.‚国内专电:免曹(汝霖)令已下。‛此电文反映了1919年哪一运动取得的初步成果:( C )

    A.戊戌变法运动 B.新文化运动 C.五四运动 D.国民革命运动

    4、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主要原因是( )

    A.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B.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C.中国政府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D.是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

    5.‚我们是五月的花海,用青春拥抱时代……‛,与这首《光荣啊,中国共青团》团歌联系最密切的是下列 图反映的历史事件。 ( D )

    A B C D

    6.五四爱国运动的领导人属于( )

    A.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派 B.资产阶级激进的民主主义者

    C.共产主义者 D.初步具有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

    7.五四运动取得了哪些胜利?( )

    ①释放被捕学生 ②推翻了北洋政府 ③免去了三个卖国贼的职务

    ④最终在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获胜 ⑤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⑤ D.①③④⑤

    (二)思维拓展

    阅读材料之一:

    ‚尊敬的主席阁下,尊敬的各位代表,我很失望,最高委员会无视中国人民的存在,出卖了作为战胜国的中国,我很愤怒,我很愤怒,你们凭什么,凭什么把中国的山东省送给日本人,中国人已经做到了仁至义尽,我想问问,这样一份丧权辱国的协约,谁能接受?!所以,我们拒绝签字,请你们记住,请你们记住,中国人永远不会忘记这沉痛的一天!‛ ——电影《我的1919》

    请回答:

    (1)中国代表拒绝签字的文件指的是什么?这份文件是在哪次会议上臸定的?

    《二十一条》;巴黎和会。

    (2)‚把中国的山东省送给日本人‛引发了中国的什么运动?该运动的性质是什么?有何历史意义? 五四运动;五四爱国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五四爱国运动标志着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

    阅读材料之二:

    材料一‚学生一日不放,本店一日不开‛,‚国家将亡,无心营业。‛

    材料二‚罢学救亡,罢市救亡,我两界挺身而起;民心不死,民国不死,愿诸君努力进行。‛ 请回答:

    材料一中说明五四运动得到了哪一阶层人民的支持?材料二中的‚罢市‛是什么时候开始的? 商人阶层;1919年6月3日开始的。

    六、教师评语:

    第11课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年级 八 班级____姓名 科目 历史 课题制作人 张兴良 审批_________

    六、课前预习要求

    认真阅读课文内容,并思考课文P58页“思考与讨论”和试完成课后“参与园地”的练习。

    二、学习目标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各地共产党早期组织的成立,中共一大的召开及中国共产党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中共二大的召开及民主革命纲领的臸定。

    三、导学指导与检测 1. 年,李大钊先后发表了《 》和《 》,热情歌颂十月革命。

    2.1918年底, 、 等在北京创办了《 》,颂扬十月革命,宣传马克思主义。

    3.1919年《新青年》推出‚马克思主义研究专号‛,李大钊发表了长篇论文《 》,对马克思主义进行了比较系统和全面的介绍。

    4.1920年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 在上海、 在北京先后成立共产党早期组织。

    5.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 秘密召开。参加代表有毛泽东、董必武、李达、陈潭秋等13人,代表全国50多名党员。大会最后几天转移到 的游船上举行。

    四、合作探究与检测(自学教材,试回答以下问题)

    1.简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答:

    2.简述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条件?

    答:

    3.中国共产党成立的阶级基础、思想基础、组织基础是什么?

    4.说一说中国共产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分别是什么?

    答:

    5.为什么说‚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答:

    五、当堂练习【自主检测】

    (一)选择题

    1.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于( )

    A.鸦片战争 B.五四运动 C.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D.中共一大的召开

    2.红色旅游是当今旅游的热点。潍坊市某校夏令营计划暑期组织一次红色旅游。他们选择了上海。你认为他们主要是为了了解 ( )

    A.辛亥革命 B.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C.红军长征 D.中共七大

    3.《2004~201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培育形成12个重点‚红色旅游区‛, 其中属于沪浙(上海、浙江)红色旅游区的主题是( )

    A.开天辟地,党的创立 B.遵义会议,生死攸关

    C.延安精神,革命圣地 D.开国大典,国旗飘扬

    4.马星驰先生所作的漫画《民气一致之效果》, 它深刻揭示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的主要原因是( )

    A.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B.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C.各阶层人民的联合斗争 D.北伐战争的推动

    5.这里是中国近代最早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之一,也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2010年又在这里举办了世博会,成为世界各国展示科技成果和民族文化的大舞台。‚这里‛是指( )

    A.武汉 B.南京 C.上海 D.重庆

    6.中国共产党第一次提出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是在 ( )

    A.中共‚一大‛ B.中共‚二大‛

    C.中共‚三大‛ D.国民党‚一大‛

    7.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中共‚一大‛内容的是 ( )

    A.通过了第一个党纲 B.选举了中央局书记

    C.决定建立党的地方组织 D.确定了党的中心工作

    8、中国共产党‚一大‛确定党在当前的任务是( )

    A.推翻资产阶级政权 B.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C.实现共产主义 D.领导工人运动

    (二)思维拓展

    阅读下列材料:

    2010年世界博览会在上海举办。上海,这座闻名遐迩的国际大都市再次成为世人瞩目的焦点。 请回答:

    (1)1842年上海成为西方列强在中国开辟的首批通商口岸之一。西方列强通过哪一不平等条约将上海开辟为通商口岸? 该条约对中国近代社会性质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19世纪中后期,作为洋务派地方代表的李鸿章曾在上海先后创办军事工业与民用工业,请你试举一例。

    (3)近代中国,报刊传媒与近代出版业蓬勃发展,加快了信息传递与科学知识的传播,深刻影响着大众的生活。试举出一例近代在上海创办的最著名的报纸或出版机构。

    (4)上海是一座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英雄城市,在中国革命史上谱写过光辉篇章。1921年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召开了什么会议? 该会议的召开有何重大意义?

    (5)透过世博会这个窗口,中国将以更开放的姿态融入世界。从成功承办奥运会到成功举办世博会,你想对日新月异的中国说些什么?

    六、教师评语:

    第12课 国民革命

    年级 八 班级____姓名 科目 历史 制作人 张兴良 审批_________

    七、课前预习要求

    认真阅读课文内容,并思考课文P63页“思考与讨论”和试完成课后“参与园地”的练习。

    二、学习目标

    第一次国共合作、黄埔军校的创办、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国民革命的失败、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三、导学指导与检测

    1.1924年1月, 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会议中心任务是改组 ,确立了 、 、 的三大政策。这次大会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的正式建立。即 。

    2. 年5月,孙中山在苏联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创办了 ,因校址在广州黄埔,又称黄埔军校。孙中山兼任军校总理, 任校长,廖仲恺为党代表, 曾任政治部主任。

    3.为了打到帝国主义,为了推翻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统一全国,广东国民政府决定 。主要对象: 、 、 三派军阀。

    4.1926年5月初, 独立团作为北伐军的先遣队,从 进入 作战,揭开了北伐战争的序幕。独立团连克 ,进占武昌。

    5.北伐不到半年的时间,北伐军就从 打到 。1927年初, 由广州迁到 。

    6.1927年4月12日, 在 发动反革命政变;7月15日, 在 发动反革命政变。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失败了。

    7.1927年4月18日, 在南京建立了代表 利益的 ,实行反共反人民的独裁统治。

    四、合作探究与检测(自学教材,试回答以下问题)

    1.简答孙中山创建黄埔军校的目的?

    2.简述北伐战争的目的?

    答:

    3.北伐军为什么能够胜利进军?

    答:

    4.为什么说国民革命失败了?

    答:

    5.国民革命失败的原因?

    答:

    五、当堂练习【自主检测】

    (一)选择题

    1.‚开这个军官学校,独一无二的希望,就是创造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文中所指学校的创办者是( )

    A.李大钊 B.毛泽东 C.孙中山 D.蔡元培

    2.在苏联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1924年,国民党办了一所学校,培养了大量军事政治人才,为建

    立国民革命军奠定了基础。这所学校是( )

    A保定士官学校 B云南讲武堂 C广州黄埔陆军军官学校 D中国陆军学堂

    3.‚打倒列强,除军阀;国民革命成功,齐欢唱……‛这首慷慨激昂的《国民革命歌》诞生于( )

    A.辛亥革命时期 B.北伐战争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4.在一位同学撰写的关于北伐战争的历史小论文中有一处错误,请你帮他找出来:( ) 为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1926年,广东国民政府决定北伐。北伐的主要对象是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出师不到半年,北伐军从珠江流域打到黄河流域。在此过程中,叶挺率领的独立团作战英勇、战功赫赫。

    A.为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 B.主要对象是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

    C.北伐军从珠江流域打到黄河流域 D. 叶挺率领的独立团

    5.历史图片浓缩了丰富的史实,下列对黄埔军校的解读,错误的是( )

    A.国共合作的产物 B.蒋介石担任校长 C.政治教育与军事训练并重

    D.1949年底迁到台湾,1975年在大陆招生

    6.孙中山说:‚今天在这地开这个军官学校,独一无二的希望,就是创造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这个‚军官学校‛位于( )

    A.广州 B.长沙 C.武汉 D.上海

    7. 历史谱写着歌曲,歌声凝聚着历史。下列歌曲在中国20世纪20年代广为传唱的是( )

    A.‚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

    B.‚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C.‚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 D.‚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8.国共两党联合起来,以‚打倒列强、除军阀‛为目标开展了( )

    A.新文化运动 B.北伐战争 C.抗日战争 D.重庆谈判

    9.下列哪项不属于北伐战争的主要对象?( )

    A.张作霖 B.吴佩孚 C.孙传芳 D.袁世凯

    10.某革命历史题材影片中有这样一组镜头:叶挺率领的第四军独立团正在猛攻武昌城,该影片再现的是( )

    A.台儿庄战役 B.渡江战役 C.北伐战争 D.百团大战

    11.之所以说轰轰烈烈的国民大革命失败了,主要是因为( )

    A.蒋介石建立了反动政府 B.南京国民政府屠杀共产党人

    C.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没有完成 D.中外反动势力开始勾结

    (二)思维拓展

    怎样评价孙中山?

    孙中山先生是中华民国的开国元勋,是辛亥革命的首领,推翻了中国几千年来的君主专臸政体,创立了中华民国,成就了东亚历史上千古未有的伟业。

    1.孙中山先生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是中国革命民主派的光辉旗臶八年级历史上册复习资料中华书局版

    八年级历史上册 复习资料 中华书局版

    中国近代史(1840.6—1949.4.23)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40.6—1919.5.4前) 第一单元 列强的侵略和中国人民的抗争

    第1课 中英鸦片战争

    一、林则徐虎门销烟

    1、背景:①清朝后期已经走向衰败,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先进,最强大的国家;②英国为了开辟市场,向中国走私鸦片,赚取中国白银毒害中国人民;③鸦片的输入带来巨大危害。

    2、鸦片输入的危害:导致中国的白银大量外流,清政府更加腐败,军队的战斗力削弱。

    3、经过:①道光帝为维护清朝统治,任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到广东禁烟;

    ②虎门销烟:1839年6月3日到25日,林则徐下令将缴获的110多万千克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

    4、历史意义:虎门销烟的壮举,打击了外国侵略着的气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斗志,显示了中国人民反抗外国侵略的坚强意志。 二、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 1、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原因 直接原因:林则徐的禁烟运动;

    根本原因:打开中国大门,把中国变为其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 2、爆发及结果

    爆发:1840.6 英军封锁珠江口 结果:中国战败,签定《南京条约》 3、中国战败的原因:①清朝政治腐败,闭关锁国,经济和军事技术落后。②英国是当时最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其中“清朝政治腐败”是主要原因)(说明了:落后必然挨打) 4、中英《南京条约》(1842. 8)

    (1)历史地位: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2)主要内容:①(割地)割让香港岛给英国。②(赔款)赔款2100万银元。③(五口通商)开放广州(最南端)、厦门、福州、宁波、上海(最北端)为通商

    口岸。④(协定关税)英国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必须同英国商定。

    5、《南京条约》的危害:①割地—破坏了中国领土主权的完整,使香港人民沦为英国的殖民统治之下;②赔款—开创了列强对中国勒索赔款的先例;③五口通商—使东南沿海门户大开;④协定关税—破坏中国关税主权。

    6、鸦片战争的影响: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三、中国社会的巨变

    1、社会性质:由封建社会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主要矛盾:鸦片战争前,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农民阶级与封建地主阶级的矛盾,战后,变为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最主要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

    一、第二次鸦片战争(火烧圆明园) 1、原因(目的):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2、过程:①1856.10英军炮轰广州,战争爆发。②1860.10,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攻占北京。

    3、结果:中国战败,清政府被迫与英、法、俄签订了《北京条约》(1860) 4、主要危害:中国丧失了更多的领土和主权,半殖民地化加深。 二、太平军痛击洋枪队

    1、太平天国运动爆发:1851年洪秀全在广西发动武装起义,1853年,起义军攻克南京,改名天京,定为国都,建立起与清政府相对峙的农民革命政权。

    2、太平军抗击洋枪队的事迹:①1860年七八月间,在松江、青浦大败洋枪队;②1862年初,在浙江慈溪的战斗中,击毙洋枪队头目华尔。 三、沙俄侵占我国北方大片领土

    1、1858—1881,共侵占中国150多万平方千米的领土。(注:《瑷珲条约》是近代割地最多的条约)

    2、复习:表格、地图《沙俄侵占中国大片领土》

    第3课 左宗棠收复新疆

    一、外国势力侵入新疆

    1865年,阿古柏入侵新疆,并建立伪政权,与俄、英等国相勾结;1871年,沙俄

    1

    用心 爱心 专心

    出兵占领伊犁地区。 二、左宗棠收复新疆 1、“海防”“塞防”之争:李鸿章强调海防重要,主张放弃西北塞防;左宗棠是“海防”“塞防”并重论者,力主收复新疆; 2、进军新疆:①战略:“先北后南、缓进急战”的战略;②1876年左宗棠率军进入新疆;1878年,收复除伊犁地区以外的新疆全部领土;③经过艰难的外交和军事斗争1881年清政府收回伊犁;④1884年清政府建立新疆行省。

    3、意义:左宗棠收复新疆,挫败了外国侵略者分割中国领土的阴谋,而且对巩固边疆、开发西北都有重大意义。

    第4课 甲午中日战争

    一、甲午中日战争(爱国官兵英勇抗日)

    1、目的:为了实现征服朝鲜,入侵中国,称霸世界的野心。 2、开始的标志:1894年,日舰对中国军舰发动袭击。

    3、主要战役:①黄海海战:邓世昌率致远舰全舰官兵英勇奋战,壮烈牺牲; (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光绪悼邓世昌) ②威海卫战役: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4、结果:中国战败,签订中日《马关条约》 二、马关条约

    1、时间、人物:1895年李鸿章与伊藤博文在日本马关

    2、内容:①割让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②赔偿军费2亿两白银。③增开沙市、重庆、苏州、杭州四个通商口岸。④日本可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3、危害:《马关条约》是继《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丧权辱国条约。它大大加速了中国半殖民地化进程,加深了民族危机。

    第5课 八国联军侵华

    一、八国联军侵华(帝国主义不宣而战)

    1、原因:为了镇压义和团的反帝爱国运动

    2、过程:①1900年,俄日英法、美德意奥八国组成联军,由英国海军中将西摩尔率领,从大沽经天津向北京进犯; ②1900年慈禧太后带光绪帝西逃。 注意:①八国联军攻入北京,是近代史上中国的首都第二次被外国侵略者攻陷,

    第一次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②义和团运动的性质:是一场反帝爱国的农民运动;在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下失败。 3、结果:中国战败,签订《辛丑条约》 二、辛丑条约

    1、时间、地点:1901年 北京

    2、签订双方:清政府与俄日英法、美德意奥、比西荷11国

    3、内容:①清政府向各国赔款白银4.5亿两,分39年付清,本息共9.8亿两;(注:这是赔款最多的条约) ②北京的东交民巷划为使馆区,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 ③清政府向各国认错道歉,并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④拆毁北京至大沽的炮台,允许外国军队驻扎在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战略要地。

    4、影响:是一个空前丧权辱国的条约。从此,清政府成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归纳:1、外国列强的历次侵华战争,中国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内因:清王朝的腐败无能。(主要原因)

    外因:西方资本主义力量强大,超过了陈旧落后的封建制度。 ☆归纳:2、李鸿章签订的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

    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起步

    第6课 洋务运动

    一、洋务运动(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中国近代化的开始) 1、背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和镇压太平天国运动中,清政府的部分官员认识到“船坚炮利”的作用,主张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富国强兵。 2、目的:维护清朝的统治

    3、开始的标志:1861年年总理衙门的设立

    4、口号:前期口号“自强”主要办军事工业;后期口号是“求富”;主要办民用工业。

    5、洋务派的形成

    代表人物:①中央:奕

    ②地方: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 6、洋务派创办的主要企业

    2

    注:19世纪80年代创办北洋、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 6、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①资产阶级维新派的软弱性,缺乏反帝反封建的勇气;

    创办了第一所新式学堂:1862年设立的京师同文馆。 7、洋务运动破产的标志:甲午战争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标志着洋务运动的破产。 8、性质:一场失败的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 9、对洋务运动的评价:洋务运动是一场封建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洋务运动创办的军用和民用工业,为中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打下了一定的物质基础;创办的文化教育事业培养了中国近代第一批新型的科技、翻译和军事人才。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闸门。 10、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洋务派没有认识到,不触动封建制度,单纯学习西以同封建势力抗衡。 方先进科技是不可能使中国富强起来的。 7、给我们的启示: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资产阶级改良的道路是行不通

    第7课 戊戌变法 的;

    一、公车上书 第8课 辛亥革命 1、背景:甲午中日战争后,西方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日益加重。 一、孙中山早期的革命活动 2、时间:1895年 1、兴中会的成立:1894年孙中山在美国檀香山建立兴中会 3、代表人物:康有为、梁启超 (1)性质: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2)口号:振兴中华 4、内容:反对同日本议和,请求变法图强 2、同盟会的成立:1905年8月孙中山在日本东京成立同盟会 5、影响:公车上书拉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 (1)革命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即民族主义),创立民国(民权主义),6、为了给变法制造舆论,维新派在北京创办了《中外纪闻》,组织了强学会,在平均地权(民生主义)”。 上海创办了《时务报》;在天津创办《国闻报》等。 同盟会以《民报》作为机关报;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是孙中山领导二、百日维新 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1、开始的标志:1898年,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 (2)性质:第一个全国性的资产阶级政党。 2、内容:①经济方面:提倡办实业,奖励发明创造,改革财政;②政治方面:广二、武昌起义 (武昌起义是辛亥革命的起点) 开言路,裁撤冗员,精简机构;③文教方面:改革科举制度,开办新式学堂,设1、时间、地点:1911.10.10 湖北武昌 立译书局;④军事方面:训练和装备新式陆、海军等。 2、结果:中华民国成立:1912.1.1 孙中山(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南京 3、结果:① 1898年9月21日以慈禧为首发动了戊戌政变; ② 维新志士谭嗣注意:民国﹟年=公元﹟年-1911 同、林旭、刘光第、杨锐、杨深秀、康广仁被杀害,称为“戊戌六君子”。 3、性质: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4、性质:是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三、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①它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②结束了中国2000多年的5、历史意义: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重要的政治改革,也是一次思想启蒙君主专制制度(最大历史作用/意义),建立了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③使民主运动,对社会进步和思想文化的发展,起了重要推动作用。 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用心 爱心 专心

    3

    2、过程:

    辛亥革命的局限性(为什么说它失败了?):辛亥革命没有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

    义在中国的统治,也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反帝反封建的革

    命任务没有完成。

    第9课 新文化运动

    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1、背景:北洋军阀为维护自己的统治,在思想领域掀起“尊孔复古”的逆流。 2、兴起标志:1915.9,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后改为《新青年》) 3、两大口号/两面大旗:民主、科学

    4、代表人物: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蔡元培

    5、主要阵地:《新青年》杂志;北京大学

    6、主要内容:前期:四提倡四反对(提倡民主、反对独裁专制;提倡科学、反对

    迷信盲从;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后期:宣传

    十月革命,宣传马克思主义

    注意课本51页参与园地“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和重要人物的主要贡献”

    二、新文化运动的历史意义: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它冲击了

    封建专制主义思想、封建道德和封建文化,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

    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5.4—1949.4.23)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指的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

    第三单元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第10课 五四爱国运动

    一、五四运动的爆发

    1、导火线: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说明:弱国无外交

    3、结果:被迫释放被捕学生;罢免了三个卖国贼(曹、陆、章)职务;没有在“和

    约”上签字,五四爱国运动取得了初步胜利,。

    二、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

    国运动,极大的激发了中国人民的爱国热情,推动了革命力量的团结。广大的工

    人阶级参加了五四运动,并发挥了主力军的作用,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条

    件。五四运动标志着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五四精神:忧国忧民,不屈不挠,乐于奉献,敢于斗争的爱国主义精神。(爱国、

    进步、民主、科学)

    第11课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① 李大钊发表了《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庶民的胜利》、

    《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② 出版了刊物:〈每周评论〉、〈湘江评论〉、〈觉悟〉;

    ③ 成立了团体:马克思主义学说研究会(李大钊)、马克思这样研究会(陈独秀)、

    俄罗斯研究会(毛泽东)、觉悟社(周恩来)。

    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1、成立的条件

    ①阶级基础: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 ②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③组织基础:共产党早期组织的成立

    2、1921年7月23日,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大会最后一天转移到浙江嘉兴

    南湖。(参加大会的有毛泽东、董必武等13人,代表全国50多名党员)

    3、中共“一大”的主要内容:①党的名称:中国共产党;②党的奋斗目标:是推

    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政权,以达到最终消灭阶级,实现共产主

    义;③中央领导机构:陈独秀为中央局书记。

    三、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意义: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和全国各族人民利

    益的代表。中共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

    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中共“二大”的召开:①时间:1922.7; ②地点:上海;③二大提出了革命纲领:

    最高纲领是实现共产主义;最低纲领是: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压迫,建立统

    一的民主共和国; ④“二大”的意义: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

    纲领。

    4

    第12课 国民革命

    一、黄埔军校

    1、1924.6在广州黄埔创建“陆军军官学校”(又称黄埔军校)

    2、孙中山任总理、蒋介石任校长、廖仲恺任党代表、周恩来任政治部主任 3、作用:培养了大批军事、政治人才,为北伐胜利进军准备了必要的条件 二、北伐战争

    1、目的:推翻北洋军阀,统一全国 2、时间:1926年

    3、革命对象: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 4、先锋:叶挺独立团

    5、主要战场:湖南、湖北 6、主要战役:汀泗桥、贺胜桥、武昌战役

    7、北伐的结果:基本消灭吴、孙、军阀势力,不到半年,北伐军就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1927年初,国民政府由广州迁到武汉,北伐战争取得了初步胜利。 三、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1、国民革命失败标志事件:①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②1927年汪精卫发动了“七一五”反革命政变,标志国民革命失败。

    2、失败原因:主观:陈独秀犯严重的“右倾”投降主义错误(根本原因);党成立不久,力量弱小,斗争经验不足;客观: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

    3、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1927.4.18,蒋介石在南京建立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政权。

    第13课 红军建军与万里长征

    一、南昌起义:

    1、时间:1927.8.1 地点:南昌 2、领导人: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 3、经过:在南昌发动武装起义,占领了南昌城。随后南下广东,转战江西、广东、湖南等地。

    4、意义:①南昌起义打响了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揭开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武装斗争的序幕,在中国人民面前树立了坚决斗争的旗帜。②8月1日成为人民军队诞生的纪念日。 5、“八七会议”:1927.8.7 汉口 中共中央紧急会议 内容:确定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

    注:会后,毛泽东受党的派遣,到湖南领导秋收起义。 二、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1928年,毛泽东建立了以宁冈为中心的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想一想,毛泽东为什么要领导起义队伍向农村进军?(为什么要到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

    ① 城市敌强我弱,农村敌人统治力量薄弱;②在农村群众基础较好; 井冈山会师 1、时间:1928.4

    2、会师双方:朱德、陈毅率领的队伍与毛泽东的工农革命军;

    3、意义:创建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是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支坚强的部队; 三、红军长征(1934.10—1936.10) 1、原因和开始时间

    原因: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军被迫进行战略转移。 时间:1934.10 2、遵义会议:1935.1 贵州遵义 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

    (1)内容:①结束了“左”倾冒险主义在中央的统治。②确立了毛泽东在中共中央和红军的领导地位。

    (2)意义:遵义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3、长征的经过(主要指红一方面军)(联系教材上的图片和长征路线图及71页参与园地第二题) 4、长征的胜利

    1936.10,红军第一、二、四三个方面军在甘肃会宁会师,红军三大主力的会师,宣告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结束。(历时两年)

    5、意义:红军长征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革命的骨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6、红军长征精神:①不怕牺牲、勇往直前的大无畏精神;②众志成城,团结互助的协作精神;③百折不挠、排除万难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④坚定理想、充满信心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5

    用心 爱心 专心

    第四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第14课 抗日救亡运动的兴起

    一、九一八事变(柳条湖事件):1931.9.18 沈阳柳条湖附近南满铁路

    1、事情经过:1931.9.18,日本关东军蓄意炸毁沈阳北郊柳条湖附近南满铁路的一段路轨,反诬中国军队破坏铁路,接着进攻东北军驻地北大营,占领沈阳城。这就是“九一八”事变。

    2、各种政治力量的态度:① 国民党:不抵抗政策; ② 共产党:坚决主张对日作战;③ 全国人民: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④东北人民:组成抗日义勇军进行顽强抵抗。

    3、事变结果:不到半年,东北三省全部沦陷。 4、影响:是中国局部抗战开始的标志。

    二、西安事变(双十二事变)

    1、背景:日本侵华,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全国救亡运动高涨,共产党抗日统一战线政策的感召。 2、概况:1936.12.12,张学良、杨虎城派兵扣押蒋介石,囚禁了国民党军政要员,接着通电全国,呼吁停止内战,一致抗日。这次逼蒋抗日的行动,史称“西安事变”。

    3、性质:逼蒋抗日的军事行动。(注:不是以推翻蒋介石统治为目的的兵变) 4、中共态度:中共从全民族的利益出发,提出和平解决事变的主张,并派周恩来等到西安进行调停。

    5、结果/西安谈判:蒋介石被迫被迫答应停止内战、联共抗日。

    6、影响/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的意义: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时局转换的枢纽。它基本结束了十年内战,对国共两党再次合作、团结抗日起到了重大推动作用。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准备了必要前提。(注:不可理解为“西安事变的历史意义”)

    三、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一项实际上接受中国共产党提议的决议案,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第15课 八年抗战

    一、七七事变(卢沟桥事变):1937.7.7 北平西南的卢沟桥

    1、背景:九一八事变日军占领东北三省后,继续向南进逼,企图占领华北;

    2、标志:是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的标志,也是中华民族全面抗战的标志;

    3、国共合作抗日 第16课 侵华日军的暴行

    南京大屠杀(1937.12.13起 长达6个星期)

    1、1937年12月13日南京沦陷。国民党政府迁往重庆,把重庆作为战时陪都。 2、南京大屠杀日军用六周的时间屠杀中国军民30多万人 3、特点:规模大、受害人数多,持续时间长,杀人手段残酷; 4、南京大屠杀给我们的教训是:① 牢记历史 ② 时刻保持警惕;

    5、给我们的启示:① 反对战争、珍爱和平;② 努力学习,为振兴中华复兴而奋斗;③要警惕日本军国主义抬头,不能让历史的悲剧重演;

    第17课 抗战胜利与中共七大的召开

    一、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抗击了60%侵华日军和几乎全部伪军,中共是抗战的中流砥柱

    二、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1945.4 延安) 1、背景:日本失败已成定局,抗日战争即将取得胜利。

    2、内容/决议:①毛泽东在大会上作了《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②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

    3、意义:中共七大是一次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这次大会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思想上和组织上达到了空前的团结和统一,为争取全国抗战的最终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准备了条件。

    6

    三、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1、加速抗战胜利的事迹:① 美国对广岛、长崎投放原子弹;②苏联对日宣战;③ 中国军民展开对日寇的大反攻。

    2、结束的标志:1945.8.15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3、抗战胜利的原因:①国共合作基础上实现全民族抗战;②人民群众积极参战;③战争的正义性;④世界反法西斯国家互相支援;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4、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抗日战争是100多年来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华民族由衰败到重新振兴的转折点,为国家的独立和民族的解放奠定了基础。

    5、国际意义:中国抗战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重要战场,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6、抗日精神:①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精神;② 万众一心、共赴国难的民族团结意识;③ 不畏强暴,敢于同敌人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

    第五单元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第18课 重庆谈判与内战的爆发

    一、重庆谈判 1、背景(原因):抗战胜利结束后,全国人民渴望和平、民主,蒋介石却阴谋发动内战。

    2、时间:1945.10.10

    3、谈判目的:①国民党:为内战作准备,也为欺骗人民,掩盖发动内战真相;②共产党:为争取国内和平,也为揭穿蒋介石假和平阴谋。 4、谈判结果:中共作出让步双方签订了《双十协定》

    5、谈判内容:坚决避免内战,在和平、民主、团结、统一的基础上,建立独立、自由的新中国。

    6、意义:表明中共争取和平的诚意,扩大了影响,赢得了人民信任,也使国民党在发动内战时政治上陷入被动。 二、全面内战的爆发

    1、爆发的标志:1946年,国民党撕毁《双十协定》向解放区发动进攻,内战爆发。

    2、解放军采取“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的作战方针,粉碎了敌人的全面进攻;

    三、转战陕北(重点进攻):

    1947年,国民党对陕甘宁解放区和山东解放区发动重点进攻; 四、千里挺进大别山(刘、邓大军) 1、时间:1947年

    2、意义:开辟了鄂豫皖解放区,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

    第19课 战略决战

    一、辽沈、淮海、平津战役 1、三大战役表

    2、三大战役的历史意义:①人民解放军共歼灭和改编了国民党军队150多万人;②国民党军队主力基本被消灭(重要意义);③为解放全中国奠定了基础。

    3、解放战争能胜利的原因:①客观上:国民党政治孤立,失去民心;军队厌战,士气低落;统治腐败,贪官横行;②主观上: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人民军队的英勇作战,以及正确的战略战术等。 二、渡江战役

    1、时间:1949年4月20日,发起渡江战役; 2、战线:东起江苏江阴、西至江西湖口,长达500多千米的战线上发起渡江战役。 3、结果:1949年4月23日,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宣告国民党政权垮台;

    第六单元 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迁

    7

    用心 爱心 专心

    第20课 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一、张謇和大生沙厂 1、背景:《马关条约》签订后,外商在中国内地设立工厂,开采矿山,对中国进行经济侵略。中国的有识之士发出“实业救国”的呼声,主张自办工厂,发展本国商业。

    2、目的:抵制列强对中国人民剥削,发展本国工商业,挽回中国利益。 二、近代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1、产生时间:19世纪六七十年代受洋务运动的刺激

    2、初步发展:在甲午中日战争后,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办厂的限制。

    3、黄金时代: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原因:帝国主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经济的掠夺。

    4、衰落: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原因:①帝国主义经济势力卷土重来;②日本帝国主义入侵;③官僚资本主义压迫。

    5、近代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原因: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民族工业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大夹缝中求生存图发展。

    第21课 社会生活的变化

    一、轮船、火车、电报的出现

    1、轮船:1872年,轮船招商局成立,标志着中国近代轮船航运业开始; 2、火车:1881年,中国人自办的第一条铁路是:唐胥铁路; 3、电报:19世纪70年代,中国出现了最早的有线电报。(19世纪末最便捷的联系方式) 二、《申报》和商务印书馆 1、《申报》是1872年4月,在上海创办的;

    2、地位:它是中国近代历时最久、影响最大的报纸,堪称中国近代史的一部“百科全书”;3、商务印书馆:戊戌变法期间创办的商务印书馆近代最著名的出版机构;另一著名的出版机构是1912年出版的中华书局。 三、照相与电影事业

    1、照相:1844年,西方摄影技术传人我国;

    2、电影:①1896年,电影正式传人我国; ②第一部电影是《定军山》③第一部故事片是《难夫难妻》④第一部有声电影是《歌女红牡丹》;⑤第一部获奖电影《渔

    光曲》。

    四、剪发辫、改称呼、易服饰:发型(剪辨令)、服饰(男士、女士)、礼节(点头礼、握手礼)、称呼(先生、君)

    第七单元 科技、教育与文化的进步

    第22 课 科技与教育

    一、詹天佑与京张铁路

    1、1905年,清政府任命詹天佑为总工程师,主持京张铁路的筑路工程。 2、1909年9月,京张铁路全线完工。 二、侯德榜与“侯氏制碱法”

    1、1926年,侯德榜主持研制的“红三角”牌纯碱在美国费城万国博览会上荣获金质奖章。 2、侯德榜研制出一种新的制碱方法——联合侯氏制碱法,被命名为“侯氏制碱法”。 三、京师大学堂

    1、京师大学堂是中国第一所国家创办的近代新式大学,也是当时最高学府。 2、1912年,京师大学堂改称北京大学。 四、科举制度的废除

    1、1904年,清政府公布了《奏定学堂章程》,即著名的“癸卯学制”。

    2、1905年,清政府下令废除科举制度,流传了1300多年的科举制度终于走到了尽头。

    第23课 思想与艺术

    一、开眼看世界的思想家——魏源(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林则徐) 1、魏源主要著作《海国图志》,是中国第一部系统介绍世界各国地理、历史及风土人情的著作。 2、魏源主张是师夷长技以制夷。 二、思想家、翻译家严复 1、主要译著《天演论》(影响最大)。 2、主要观点:强调“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世道必进,后胜于今”、“优胜劣汰”的进化论观点。 三、美术家徐悲鸿:民国画坛的杰出代表。代表作:《九方皋》、《愚公移山》、《田横五百士》等。

    四、人民音乐家聂耳、冼星海 1、聂耳的代表作:《义勇军进行曲》、《前进歌》、《毕业歌》和《铁蹄下的歌女》

    8

    等。

    2、冼星海的代表作:《黄河大合唱》

    中国近代史(八年级上)标志事件

    1.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的事件——鸦片战争(1840—1842) 2.标志着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事件——鸦片战争

    3.鸦片战争开始的标志:1840年6月,英国舰队开到广东海面,进行挑衅。战争爆发。

    4.鸦片战争结束的标志:1842年,签订《南京条约》

    5.标志着太平天国正式建立政权的事件是——1853年太平军占领南京,改为天京。

    6.标志着北洋舰队全军覆没的战役是——1894年威海卫战役

    7.标志中国殖民化程度大大加深的条约是——1901《辛丑条约》的签订

    8.标志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工具的事件是——《辛丑条约》的签订 9.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事件是——《辛丑条约》的签订 10.标志着清政府已经成为“洋人的朝廷”的事件是——《辛丑条约》的签订 11.标志着洋务运动破产的事件是——甲午中日战争中北洋舰队的全军覆没 12.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道路的标志性事件——洋务运动 13.揭开维新变法运动序幕的标志性事件是——公车上书 14.标志着戊戌变法开始的事件是——光绪帝颁布改新诏书 15.戊戌变法失败的标志性事件是——戊戌政变

    16.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来封建帝制的标志性事件是——辛亥革命 17.清朝统治结束的标志——辛亥革命

    18.北洋军阀开始统治中国的标志——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组阁成功,孙中山宣布解职

    19.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是——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新青年》)

    20.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的事件是——1919年五四运动 21.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成立的事件是——1921年中共一大的召开 22.中国革命面貌从此焕然一新的事件——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23.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是——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24.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失败的事件是——蒋介石和汪精卫发动反革命政变 25.标志着国民革命运动失败的事件——蒋介石和汪精卫发动反革命政变 26.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第一枪的事件是——1927年,南昌起义 27.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开始的标志事件——南昌起义

    28.长征开始的标志——1934年10月,党中央和中央红军共八万多人离开中央革命根据地。开始长征

    29.长征结束的标志——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会师,标志胜利结束。

    30.日本局部侵华或中国局部抗战开始的标志——1931年“九一八”事变 31.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的标志——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32.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国共两党再次合作

    33.标志着全国性的抗日战争爆发。日本全面侵华的开始,抗日战争的开始,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七七事变

    34.日本投降的标志——1945年8月,日本天皇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 35.抗日战争结束的标志——1945年8月,日本无条件投降

    36.扭转了100多年来中国人民反抗外国侵略屡败的局面的事件是——抗日战争的胜利

    37.全面内战爆发的标志——1946年6月,蒋介石对中原解放区发动疯狂进攻 38.揭开了人民解放军全国性战略反攻序幕的事件是——1947年夏,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39.国民政权垮台的标志性事件是——1949年4月,南京解放 40.国民党主力基本被消灭是在——三大战役

    用心 爱心 专心 9

    八年级历史上册试卷【中华书局版1】

    三岔河镇第一中学2012-2013年度八年级历史上册

    期末试卷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班级------------- 姓名------------- 学号------------- 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从1840年到1949年中国社会的性质是 ( ) A.奴隶社会 B.封建社会 C.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社会主义社会

    2、称林则徐是“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是因为他( ) A.认识到清政府的腐败 B.认识到鸦片泛滥的危害

    C.迈开了“师夷长技”的第一 步 D.曾上书道光帝

    3、“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此诗反映的是( )

    A、林则徐充军伊犁后开发新疆的业绩 B、林则徐领导虎门销烟的事迹

    C、洪秀全领导金田起义的情形 D、左宗棠率领湖南战士收复新疆、治理边疆的伟大业绩 4、“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洛军威。”这副沉痛的挽联,是人们为哀悼一位民族英雄而撰写的。这位民族英雄是( )

    A、戚继光 B、郑成功 C、林则徐 D、邓世昌

    5、下列有关《辛丑条约》的内容中哪一项最能说明清政府完全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

    A、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 B、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C、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 D、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 6、了解湖北钢铁业的历史,主要查阅的企业资料是( )

    A、开平煤矿 B、湖北织布官局 C、汉阳铁厂 D、江南制造总局

    7、谭嗣同被慈禧太后杀害后,街头巷尾的人们议论纷纷,你认为符合史实的议论是( ) A、他是洋人的密探,卖国求荣 B、他甘为变法而捐躯 C、慈禧太后杀的是贪官 D、他真傻,其实他可以逃走

    8、下列哪一口号最能反映五四运动是一场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 A、取消二十一条 B、反对在对德和约上签字

    C、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D、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9、“开这个军官学校,独一无二的希望,就是创造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文中所指这所学校的创办者是( )

    A、袁世凯 B、孙中山 C、李大钊 D、周恩来

    10、以8月1日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建军节,是为了纪念( ) A、南昌起义 B、广州起义 C、秋收起义 D、三湾改编

    11、某校打算暑假组织学生去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旧址举办夏令营,他们应该去( ) A、延安 B、井冈山 C、西北坡 D、北平

    12、在“重走长征路”的活动课上,学生再现历史场景时不应该出现的是( ) A、强渡大渡河 B、四渡赤水河 C、过雪山草地 D、井冈山会师

    13、如果以“勿忘国耻,以史为鉴“为主题出一期板报,下列素材应选择( ) A、南昌起义 B、九一八事变 C、西安事变 D、重庆谈判 14、按因果关系排列下列史实( )

    ①中共提出建立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 ②西安事变 ③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④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华,民族矛盾上升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④①②③ D、③④①②

    15、1937年12月,日本侵略者占领当时中国首都,屠杀中国居民和士兵达三十万人以上,而现在却被日本右翼势力称之为“20世纪最大的谎言“的事件是( ) A、九一八事变 B、南京大屠杀 C、卢沟桥事变 D、七七事变

    16、解放后,为了纪念淮海战役,国务院决定兴建淮海战役纪念馆,你认为纪念馆建在何地合适( )

    A、徐州 B、连云港 C、济南 D、南京

    17、自古以来,中国社会地位的排列顺序是“士、农、工、商”,状元最受人们尊敬和羡慕,而工商业却是被人看不起的“末业”。但在清末却出一位“舍本逐末”的状元,此人是( ) A、张謇 B、荣宗敬 C、荣德生 D、孙中山 18、在20世纪初的上海,人们可以做到的事是( )

    ①看《申报》 ②坐飞机 ③使用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字典 ④拍电报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19、在《天演论》中宣传“勿竞天择,适者生存”“世道必进,后胜于兮”的进步观点的思想家是( )

    A、詹天佑 B、侯德榜 C、魏源 D、严复

    20、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义勇军进行曲》的作者之一是( ) A、聂耳 B、冼星海 C、郭沫若 D、徐悲鸿 二、非选择题(60分)

    21、选用所学知识问答题(10分)

    所谓近代化,即是中国人民向西方学习,寻求新的出路的过程。19世纪下半期到20世纪初,中国的近代化在饱受到强侵略,国门被迫打开的情况中艰难开始,主要经历了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

    22、下面是马虎同学写的一篇《我的1912年》短文中的片段,请你将文中违背基本史实的错误逐一指出来,并简要说明理由。(10分) 我的1912年

    前几天,我在家中通过电视观看了孙中山在上海举行的临时大总统宣誓就职仪式。不久,我收到在北京做生意的表哥来信,邀请我去玩。表哥陪我在北京街头游览一番,还听到一些群众的议论。听说皇帝宣布退位,清朝结束了。想去年,朝廷还把主张维新变法的袁世凯等六人全杀。在回家的途中,我顺便买了一本《新青年》杂志。……

    ⑴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⑸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根据相关知识,回答下列“红军长征”问题: 长 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朦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塞。 更喜岷山千里雪,浑过汗后尽开颜。

    ⑴(2分)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宣告了红军长征胜利结束,“1936年”处在哪个世纪哪个年代?

    ⑵(4分)请你写出长征途中的两件英雄事迹。

    ⑶(3分)谈谈你印象中的长征精神。

    24、20世纪三四十年代日本发动了大规模的侵华战争,中国人民进行了英勇的抵抗并最终取得抗战胜利。回答以下问题:

    ⑴全国性的抗日战争开始于什么事件?(2分)

    ⑵中国军民“血肉筑长城”,概要举出中国军民抵抗日本法西斯侵略的事例名称。(发生在本地的其他事例亦可,6分)

    ⑶请问:抗日战争结束以什么为标志?(2分)随着抗战的胜利,被日本统治达50年之久的什么地方回到了祖国怀抱?(2分)

    25、阅读下列材料

    2005年4月26日至5月3日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先生率团访问大陆,他在《答谢胡锦铸辞》中说“诚如总书记刚才所讲,今天的聚会是国民党和共产党六十年来头一次,也是在两岸的情况之下党和党见面交换意见高层次的一次,难能可贵。”

    ⑴连战访问第一站是南京,拜谒了中山陵。请问:中山陵是为了纪念谁而修建的?(2分)

    ⑵请问六十年前国共两党最高层次的见面指的是什么事件(2分)国共双方领导人分别是谁?(2分)

    ⑶在历史上国共两党曾经有过两次合作,请问:国共两党第一次、第二次合作的开始和结束标志是什么?(4分)

    26、中国近代史不仅是一部中国人民的屈辱史,更是一部英勇的中国人民的抗争史,同时也是中国人民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探索史。学习这段历史,你对其中的哪一段斗争,或哪一位爱国志士或哪一场运动印象最深?从中受到了哪些教育?假如你是当时的一名学生,为改变中国当时的命运,你最想做的一件事是什么?(10分)

    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期末试卷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题,计40分)

    1、C 2、C 3、D 4、D 5、B 6、C 7、B 8、C 9、B 10、A

    11、B 12、D 13、B 14、C 15、B 16、A 17、A 18、D 19、D 20、A 二、非选择题(共6题,计60分)

    21、(共6分)⑴三民主义(2分) 民主与科学(2分) ⑵层层递进,由表及里,逐渐深入(或从经济变革到政治变革再到思想文化变革或从学习西方技术到改变封建制度再到解放思想)(2分)

    22、(共10分)⑴错误:通过电视 理由:1912年还未发明电视 ⑵错误:在上海 理由: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 ⑶错误:想去年 理由:维新派人士被杀应在1898年 ⑷错误:袁世凯 理由:被杀的谭嗣同等六人 ⑸错误:《新青年》 理由:1915年才在上海创刊(每空1分)

    23、(共9分)⑴二十世纪三十年代(2分) ⑵巧渡金沙江、四渡赤水河、强夺大渡河、飞夺泸定桥(其他列举只要是红军长征途中的英雄事迹,即可得分。答对1点得2分,共4分) ⑶红军长征精神是红军战胜艰难困苦,勇往直前、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其他的答案只要符合题意,就可得到3分,如有学生有创新意识的答案可加1~2分,但本小题总得分不超过9分)

    24、(共15分)⑴七七事变(或卢沟桥事变2分) ⑵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台儿庄战役(每点2分)(唐柳人民打鬼子等本地的事例,写出一个也可给2分。但本题不能超过6分) ⑶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2分) 台湾(2分) ⑷表述一:抗战的胜利是一百多年来,中国反抗外来侵略,取得第一次胜利。(3分) 表述二:中国的抗战是世界反法西斯斗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的斗争支援了其他国家人民的斗争,具有世界意义。(得3分) 表述三:中国人民为反抗法西斯的侵略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为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斗争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得3分) 表述四:用自己的话回答(只要言之有理即得3分)

    25、(共10分)⑴孙中山(2分) ⑵重庆谈判(2分) 蒋介石和毛泽东(2分) ⑶1924年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1分) 1927年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国共合作破裂(1分) 1937年全国性抗日战争爆发后,国共两党再次合作,共同抗日(1分) 随着抗日战争结束,国共关系再度破裂。(1分)

    26、写出印象最深的一段斗争、一位爱国志士可得2分,但必须是中国近代史上的,写出从中受到哪些教育可得3分。自己最想做的一件事是什么,为何做,准备如何做,阐述清楚可得5分,要求表述成文,语言流畅。

    八年级历史上册复习提纲(中华书局版)

    八年级历史上册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 列强的侵略和中国人民的抗争

    一、鸦片战争(1840年---1842年,道光)

    1、国内外背景:国外, 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厂”;国内,清王朝由盛转衰,封建统治危机四伏;鸦片大量输入中国,泛滥成灾。

    2、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的直接目的是:牟取暴利/改变贸易不利地位;根本目的是 ;鸦片输入的危害有: ;政府政治更加腐败; ;摧残着中国人的身体健康。

    3、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借口(直接原因)﹨导火线: 。 皇帝让林则徐到广东禁烟的目的是为了维护清朝的统治。

    4、虎门销烟:时间在1839年6月,历史意义:打击了外国侵略者的气焰, ,显示了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维护民族尊严的坚强意志。

    5、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目的):打开中国大门,把中国变为其原料产地和商

    品销售市场,满足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

    6、鸦片战争的爆发:1840年6月 英军封锁珠江口; 结果:1842年8月 中国战败,签

    订《 》。中国战败的主要原因是清朝政治腐败,说明了“ ”的道理。

    7、中英《南京条约》(1842. 8)

    (1)历史地位: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2)主要内容:①割让 给英国。②开放 、厦门、福州、宁波、 为通商口岸。③赔款 万银元。④英商货物进出口关税由两国协商。

    8、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南京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开始沦为 社会。

    二、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年---1860年,咸丰)

    1、根本原因(目的):扩大侵略权益,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2、过程: 1856年10月英军炮轰广州,战争爆发;1857年,英法联军攻陷广州,直逼天津,威胁北京;1860年10月,英法联军火烧 ,攻占北京。

    3、结果:中国战败,签订《 》。

    4、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沙俄共侵占中国北方 多万平方千米的大片领土,其中

    《 》是近代割地最多的条约。

    5、太平天国运动的领导人是 ,此次农民大起义第一次具有反帝反封建的双重性质,曾大败洋枪队,击毙头目 。

    三、左宗棠收复新疆

    1、背景: 1865年,中亚浩罕国 率军入侵新疆;英、俄承认阿古柏政权,在新

    疆获得许多侵略权益;沙俄出兵占领伊犁地区。

    2、收复策略:先北后南, 。

    3、结果:1878年,在新疆人民支持下,打败阿古柏,收复除 地区以外的新疆全部领土。

    4、意义:粉碎了外国侵略者企图分裂中国领土的阴谋,捍卫了祖国领土的完整。

    四、 甲午中日战争:(1894年--- 1895年,光绪)

    1、重要战役:1894年黄海海战,爱国将领 壮烈牺牲;1895年威海卫战役, 全军覆没。

    2、结果:1895年,中国战败,签订中日《 》。

    3、《马关条约》内容:①割让辽东半岛、 和澎湖列岛及附属岛屿给日本。②增开苏州、杭州、沙市、重庆为通商口岸。③赔偿日本军费白银 两。④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危害:中国丧失了更多的领土和主权,刺激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中国的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大大加深。

    五、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 1901,光绪)

    1、八国联军侵华的直接目的:镇压义和团运动; 主要目的:保护和扩大在华利益

    2、八国联军:英、法、 、俄、 、德 、意 、奥,由英国海军中将 率领;八国联军统帅是 。

    3、结果:八国联军攻入北京(近代史上中国的首都第二次被外国侵略者攻陷),签订

    《 》。

    4、《辛丑条约》的内容:①清政府赔款白银 两。②永远禁止中国人成立或加入反帝

    性质的组织;(表明:清政府已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危害最大的一款) ③拆毁大沽炮台和北京至大沽沿途各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重要地区。④在北京 设使馆区,允许各国派兵驻守,不准中国人居住。 危害:《辛丑条约》给中国人民增加了新的沉重负担,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从此,清

    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陷入 的深渊。 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起步

    一、洋务运动:(19世纪60年代——19世纪90年代)

    1、背景:①两次鸦片战争中国战败。②为了镇压太平天国运动。

    2、根本目的:维护清朝的封建统治。

    3、代表人物:①中央: ②地方: 、 、左宗棠、张之洞

    4、口号:前期“ ”,创办军事工业,后期“ ”,创办民用工业。

    5、主要内容:①学习和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创办军事、民用工业;②兴办学堂,

    派遣留学生;③筹建 、 、 三支新式海军和陆军。

    6、创办的军事工业中,最早的是曾国藩创办的 ,最大的是 创办的

    江南制造总局。创办的民用工业中,李鸿章创办的 成为中国近代轮船航运

    业的开始。

    7、性质: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8、失败标志: 战争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9、失败的根本原因:引进西方先进技术而不改变腐朽的封建制度。

    10、评价: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但引进了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创办了一批近代企业,培养了一批科技、军事和翻译人才,客观上刺激了中国 的产生和发展

    (最大影响),对西方列强的侵略也起了一定的抵制作用,开启了中国 的闸门。

    二、戊戌变法(1898年,光绪)

    1、1895年《 》的签订,“ ”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

    2、戊戌变法又称 ,领导人物是 、 等,属于资产阶级 派。

    3、开始标志: 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 》,实行变法。

    4、内容:①经济上:提倡办实业,奖励发明创造;②政治上:广开言路,裁撤冗员,精

    简机构;③教育上:改革科举制度,创设京师大学堂;④军事上:训练和装备新式陆、海军等。

    5、救国方案:通过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实行君主立宪制。

    6、失败原因:中国资产阶级的局限性和软弱性;未充分发动群众,仅仅依靠一个没有实

    权的皇帝; 太后为首的封建顽固派实力强大。

    7、意义:戊戌变法是一场中国近代资产阶级的爱国救亡政治运动,也是近代中国第一次

    思想启蒙解放运动,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

    8、启示: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行不通。

    三、辛亥革命:(1911.10.10——1912.3)

    1、兴中会的成立:1894年 在美国檀香山成立,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2、同盟会的成立:1905年 孙中山在 成立,第一个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3、同盟会的纲领:“ ,恢复中华,创立民国, ”。(“十六字纲领”)

    4、辛亥革命的机关刊物:《 》。

    5、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三民主义,即概括同盟会纲领为 、 和民生三大主

    义。

    6、辛亥革命的起点:1911.10.10爆发的武昌起义。

    7、结果: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成立,孙中山在 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年

    为中华民国元年(年代换算注意:民国﹟年+1911=公元﹟年)。但最后,胜利果实被 窃取。

    8、救国方案:通过资产阶级性质的革命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9、意义: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 制度; 建立了亚洲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使 的观念深入人心,同时也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10、局限性:辛亥革命没有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在中国的统治,也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没有完成。同样,资产阶级革命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也行不通。

    四、新文化运动(1915年—— )

    1、序幕:1915年, 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后改为《 》。

    2、两面大旗/两“先生“: (德先生)、 (赛先生)

    3、主要内容:四提倡四反对 ①提倡民主,反对 ;②提倡 ,反对迷信盲从;③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④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4、主要人物:前期,胡适,《 》,提倡白话文:鲁迅,《狂人日记》,第

    一篇白话小说。后期,宣传十月革命,宣传马克思主义,李大钊发表《 》,比较全面、系统地介绍马克思主义。

    5、性质:前期,属于资产阶级性质的文化运动,后期由于宣传马克思主义,有了社会主

    义倾向。

    6、影响:是中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对封建专制制度和封建思想文化进行了猛烈的冲击,宣扬民主与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第三单元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1919年---1937年)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5.4—1949.4.23)

    一、“五四运动”:(1919.5.4——6.5)

    1、导火线: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说明:弱国无外交)

    2、过程:第一阶段,1919.5.4—6月3日,地点, ,运动主力,青年学生;

    第二个阶段:1919.6月3日起,地点,上海,运动主力, 开始登上政治舞台。 3 口号:“外抗强权,内除国贼”、“誓死力争青岛”、 “拒绝在和约上签字”,其中

    “ ”的口号最能体现五四运动的性质:一场彻底的 的

    爱国运动。

    4、五四运动中的“三罢”斗争:学生罢课 工人罢工 商人罢市

    5、五四运动中被惩治的三个卖国贼: 、 和 。

    6、结果:运动取得初步胜利,北洋政府释放了被捕学生;撤消(曹、章、陆)职务;拒

    绝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

    7、历史意义:五四爱国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是中国 革命的开端。

    8、五四精神:忧国忧民,不屈不挠,乐于奉献,敢于斗争的爱国主义精神。

    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1921.7.23)

    1、历史条件:思想基础, 在中国的广泛传播;组织基础:各地共产主义早期组织的建立;阶级基础,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及工人运动的发展。

    2、成立: 年7月23日,中共“一大”在 召开,大会最后一天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

    中共“一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3、中共“一大”的主要内容:①通过了党的纲领 ②选举 为中央局书记

    4、历史意义:中共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

    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三、国民大革命(1924.1—1927.7 )

    1、1924年1月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开始。

    2、黄埔军校的创建:时间,1924年,地点, ,孙中山兼任总理、 任校长、 任党代表、 任政治部主任。作用,培养了大批军事政治人才,为 战争胜利

    进军准备了必要条件。

    3、北伐战争:时间,1926年;目的: ,统一全国;北伐对象: 、 和 三派军阀;北伐先遣队(“铁军”):叶挺独立团;主要战场:湖南和 ;主要战役: 桥、 桥战役;北伐的主要成就:打跨了吴佩孚、孙传芳;不到半年由珠江流域发展到 流域。

    4、国民革命的失败:①1927年 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②1927年 发动 “七一五”反革命政变,标志着国共第一次合作破裂,国民大革命失败。

    5、蒋介石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时间,1927.4.18; 性质,代表 利益

    的政权。

    四、红军建军与万里长征

    1、南昌起义:1927.8.1,领导人: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等;

    意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揭开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序幕,是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的开端(建军节)。

    2、秋收起义及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1927年9月 在湖南领导秋收起义,后在以江西 为中心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是中国共产党探索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一正确革命道路的开始。

    3、井冈山会师:1928年4月 、陈毅与毛泽东在井冈山会师,把队伍改编为工农红军第四军。

    4、红军长征:原因:第 次反围剿的失败;时间:1934年10月---1936年10月;路线:

    从革命根据地出发

    突破四道封锁线

    ,夺遵义,

    召开遵义会议(转折点) 打乱追剿计划抢渡 (跳出包围圈强渡 ,

    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到达 。

    结束标志:1936年10月,红 、红 、红 三个方面军在甘肃 会师,宣告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结束。

    意义: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长征精神:艰苦奋斗的精神,革命英雄主义精神,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5、遵义会议: 年1月,结束了“左倾”冒险主义在中央的统治,确立了 在中共中央和红军的领导地位。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第四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1937—1945年)

    八年抗战时期/抗日战争时期(1937.7.7—1945.9.2)

    一、“九一八事变”: 年9月18日;炸毁路轨,炮轰北大营,占领 ;由于蒋介石实行 政策,不到半年,东北三省全部沦陷。

    “九一八事变”标志着中国局部抗战的开始。

    二、西安事变/双十二事变: 年12月12日;目的:逼蒋抗日。

    中共提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原因:民族矛盾开始上升。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意义: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十年内战的基本结束,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准备了必要的条件。

    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的标志:1937年国民党 全会通过共产党提出的决议案。

    三、全面抗战开始的标志: 年7月7日,日本发动 事变/七七事变。

    四、全民族抗战中的重大战役

    1、共产党---1937年,平型关大捷,全面抗战以来的第一次胜利,打破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2、国民党---台儿庄战役:1938年春,徐州会战中, 指挥,抗战以来正面战场的重大胜利。

    3、共产党---百团大战:1940年,华北, 指挥, 最大规模的战役,提高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坚定抗战必胜的信心。

    五、南京大屠杀

    1、时间: 年12月13日起(国家公祭日),长达六周;人数: 人以上。

    2、特点:规模大、受害人数多、持续时间长、屠杀手段残酷。

    3、认识:要认清日本军国主义凶恶残暴的侵略本质,警惕日本军国主义势力的复活,对否认、歪曲、掩盖、美化侵华历史的行径给以坚决抵制,以史为鉴,勿忘国耻。

    六、抗战的胜利

    1、 及其领导的人民武装力量是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2、中共七大

    时间: 年4月, 地点:陕西延安 ;

    背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中国抗日战争即将取得胜利;

    目的:为了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并在抗战胜利后,建设一个独立、自由、民族、统

    一、富强的新中国;

    决议:把 作为党的指导思想;

    意义: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思想上和组织上达到了空前的团结和统一,为夺取 的最后胜利和 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3、八年抗战的胜利:1937.7.7—1945.9.2

    胜利:1945.8.15,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9.2,日本投降签字,抗日战争胜利结束、二战结束。

    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① 的建立,全民族团结抗战、浴血奋战(主要原因);

    ②中共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在抗日战争中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决定性力量);③苏联、美国等反法西斯同盟的援助;④爱国华侨和世界友好人士的支持援助;⑤抗日战争是一场正义的战争,正义的战争必胜。

    抗战胜利的意义:①中华民族100多年来反抗外来侵略取得的第一次伟大胜利,洗雪了近代以来的民族耻辱,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重新振兴的转折点;②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

    第五单元 人民解放战争(1946年---1949年)

    三年解放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1945.10—1949.4.23)

    一、重庆谈判和全面内战的爆发

    1、重庆谈判:背景:中共要求和平,国民党却想独裁。目的:争取和平,戳穿蒋介石假和平真内战的阴谋。中共谈判代表:毛泽东、周恩来、王若飞。成果:签订了

    “ ”。

    2、全面内战的爆发:爆发标志: 年6月,国民党对中原解放区发动全面进攻,内战开始。

    从1947年3月起,中共中央转战陕北,最终粉碎国民党对 解放区和 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3、 年6月,刘邓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

    二、战略决战(1948.9 ——1949.1)

    1、三大战役: 战役(解放东北,为解放华北创造条件)、 战役(歼灭人数最多,为解放长江以南各省奠定基础)、平津战役(基本解放华北)。

    2、渡江战役:1949.4.21—1949.4.23,百万雄师过大江,占领南京总统府,宣告统治中国 年的国民党政权垮台。

    第六单元 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迁

    一、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1、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线索:兴起于19世纪六七十年代的 时期; 战争后,取得了初步发展; 后,进一步发展,并且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帝国主义忙于战争,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民族工业发展出现了“黄金时代”;一战之后,帝国主义卷土重来,民族工业走向衰落。

    2、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特点:主要分布在沿海各地,以轻工业为主,曲折发展。

    3、实业家张謇的成就:提出“ ”的口号,创办大生纱厂等实业的经历是中国近代民族工业 发展的一个缩影。

    二、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

    1、1872年李鸿章在上海创办的 是中国近代轮船航运业的开始。

    2、1881年中国自办的第一条铁路---- 铁路建成通车。

    3、19世纪70年代,中国出现最早的有线电报。

    4、中国近代历时最久、影响最大的报纸是1872年在上海创刊的《 》,堪称中国近代的一部“百科全书”。

    5、近代最大、最负盛名的新式出版企业是戊戌变法期间出现的 。

    6、中国拍摄的第一部电影是京剧《 》,第一部故事片是《 》。

    7、辛亥革命后,社会风俗发生变化,主要是剪辨、禁 、改服饰(穿中山装、西服、旗袍等)、变礼节(点头礼、握手礼)、改 (称先生、君等)等。

    第七单元 科技、教育与文化的进步

    1、 主持修建的京张铁路是中国人自行设计和施工的第一条铁路。

    2、 的制碱方法称为联合制碱法,又称为“侯氏制碱法”。

    3、 戊戌变法中在北京设立的 ,是中国近代第一所由国家创办的最高学

    府。

    4、 《 》,即“癸卯学制:1904年,由清政府公布的第一个近代教

    育学制。

    5、 1905年清政府废除历时1300多年的 制度,使得学校制度最终在中国确立。

    6、 是中国近代最早开眼看世界的思想家之一,他在编著的《 》一

    书中提

    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对洋务运动和日本的维新变革思想有很大影响。

    7、 译著《天演论》,强调“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世道必进,后胜于今”的进化论观点,对戊戌变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8、 是民国画坛的杰出代表,代表作有《 》、《 》和《 》等。

    9、 作曲的《义勇军进行曲》是20世纪30年代中国的民族战歌,后成为我国的国歌。

    10、 创作的《黄河大合唱》鼓舞了中华民族的抗战斗志。

    八年级历史上册复习提纲中华书局版

    八年级历史上册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 列强的侵略和中国人民的抗争

    一、鸦片战争(1840年6月---1842年8月) 英国走私鸦片:清闭关锁国政策和自给自足经济形态抵制英国工业品倾销

    1 鸦片的危害: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 禁烟措施:令外商交出鸦片;不禁止正当贸易;1839年6月虎门销烟。 借口:中国禁烟

    原因:打开中国国门,把中国变为英国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

    开始:1840年6月侵入中国广东海面

    结果:中国战败,签订《南京条约》

    影响:使中国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内容: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赔款2100万元;割香港

    岛给英国;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关税,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魏源:是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杰出代表。

    4 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

    作用:对闭关自守的传统观念的挑战。

    二、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年10月---1860年11月)

    原因:英不满足即得利益,扩大侵略利益,进一步打开中国市

    侵略者:英国、法国

    罪恶:火烧圆园明

    1年《瑷珲条约》:60万多平方千米

    1860年《北京条约》:40万多平方千米

    年戡分西北界约记:44万多平方千米

    年中俄改订条约等:7万多平方千米

    建立:1851年洪秀全广西桂平金田村起义,

    1853年定都天京,与清朝对峙。

    痛击洋枪队上海青浦

    上海太仓

    2、抗争浙江慈溪(华尔)

    收 三、甲午日战争(1894年7月---1895

    11894年黄海海战(邓世昌)

    1895年威海卫之战(北洋舰队全军覆灭)

    2、

    四、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抗击联军的地点:廓坊、杨村、东交民巷、西什库教堂 1、战况

    2、

    第二单元 代化的艰

    难历程

    一、近代化的兴起

    1、洋务运动 2和民用企业

    3、爱国知识分子张謇:状元实业家;大生纱厂。实业救国。

    詹天佑:京张铁路(1909年通车)

    二、维新变法运动(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改良运动)(1895—1898年)

    揭开序幕:1895年“公车上书”(反对议和,请求变法)康有为、梁启超

    1

    发展:严复《天演论》“进化论学说”——中国西学第一。

    2、百

    日维 新(戊 戌变 法) 1 2、武昌起义:1911年10月10日,新军中的革命党人。

    2

    3

    1

    2、主要人物

    1

    第三单元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一、伟大的开端

    1

    2

    创建时间:1924年;地点:广州黄埔 目的:创造革命军,挽救中国的危亡。

    1、黄埔军校 特点(与旧军校不同):实行政治教育和军事训练并重的方针,

    尤其注重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和革命精神。

    意义:黄埔军校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政治和军事人才,

    为国民革命军的建立和北伐战争的胜利进行奠定了基础。

    2

    3 1 2

    3 1、九 一八

    2、西 安 事变 12、永远记住-----南京大屠杀:1937年12月日军用六周的时间屠杀中国军民30多万人。

    三、全民族抗战的表现

    1、国民党---台儿庄战役:1938年 徐州会战 李宗仁 抗战以来重大胜利

    4

    2、共产党

    3

    1

    日2、 本 投 降

    谈判的背景:国共两党影响政局,中共要求和平,国民党却想独裁。

    谈判的目的:国民党为内战准备时间;中共戳穿蒋介石假和平真内战的阴谋。

    1、重庆谈判 中共谈判代表:毛泽东、周恩来、王若飞。

    谈判时间、地点:1945年8月、重庆。

    谈判的结果:1945年10月10日签订《会谈纪要》(《双十协定》)。

    谈判未解决的内容:解放区民主政权和人民军队的合法地位。

    2

    1 2

    三、国民党政权的崩溃

    1、大决战(三大战役):

    2中国近代史(1840.6—1949.4.23)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40.6—1919.5.4前)

    第一学习主题 列强的侵略和中国人民的抗争

    一、鸦片战争(1840.6道 光1842.8)

    (一)历史背景 1、国外:欧美资本主义发展处在上升阶段,尤以英国最为强大 2、国内:①清王朝由盛转衰,封建统治危机四伏。②鸦片大量输入中国,泛滥成灾。列强鸦片输入的直接目的:牟取暴利/改变贸易不利地位;

    列强鸦片输入的根本目的:把中国变为其原料产地和销售市场

    鸦片输入的危害:A、白银大量外流,物价上涨,严重影响清政府的财政收入。B、加重了人民的负担。C、使清政府政治更加腐败。D、军队的战斗力进一步削弱。E、严重摧残国民的身体健康。

    (二)导火线/发动战争借口:林则徐领导的禁烟运动

    1、道光帝为维护清朝统治,任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到广东禁烟。

    2、虎门销烟:1839年6月3日起,林则徐下令将缴获的英美商人的110多万千克鸦片,在广州虎门海滩全部当众销毁。 历史意义:①沉重打击了英国侵略者,振奋了民族精神,显示了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维护民族尊严的坚强意志。②林则徐出色地领导了禁烟运动,是近代史上的民族英雄。

    (三)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原因(目的)

    1、打开中国大门,把中国变为其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满足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2、维护可耻的鸦片贸易。

    (四)爆发及结果: 爆发:1840.6 英军封锁珠江口 结果:中国战败,签定《南京条约》 ☆1、中国战败的原因:①清朝政治腐败,经济和军事技术落后。②道光帝举棋不定,忽战忽和。③英国国力强盛,武器先进。(其中“清朝政治腐败”是主要原因,也可以说为:腐朽的封建制度阻挡不了新兴的资本主义的进攻)(说明了:落后必然挨打。)

    ☆2、中英《南京条约》(1842. 8)

    (1)历史地位: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2)主要内容:①割让香港岛给英国。②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③赔款2100万银元。④英商货物进出口关税由两国协商。

    (五)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①政治上:严重破坏了中国领土和主权的完整。②经济上:中国逐渐成为外国资本主义的原料产地和销售市场,封建经济开始解体。③社会性质上: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最大影响)④地位上: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二、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0咸 丰1860.11)

    (一)原因(目的):扩大侵略权益,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二)过程: 1、1856.10英军炮轰广州,战争爆发。2、1857,英法联军攻陷广州,直逼天津,威胁北京。

    3、1860.10,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攻占北京。

    6

    (三)结果:中国战败 签订《北京条约》(1860) 主要危害:中国丧失了更多的领土和主权,半殖民地化加深。

    (四)沙俄侵占中国大片领土▲

    1、1858—1881,共侵占中国150多万平方千米的领土。(注:《瑷珲条约》是近代割地最多的条约)

    2、复习:表格、地图《沙俄侵占中国大片领土》

    ☆(五)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1、太平天国运动(农民运动/起义)爆发:

    洪秀全 1851年 都城:天京(今:南京) 在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下失败

    2、洋枪队:为对抗太平军,盘踞在上海的中外反动势力勾结起来,组建了由美国人华尔任领队的洋枪队。

    3、太平军抗击洋枪队的事迹: ①1860.8,李秀成太平军在青浦大败洋枪队,伤华尔。 ②1862.9,太平军在浙江慈溪再败洋枪队,死华尔。 ③1864,太平军在金坛大败洋枪队,伤戈登。

    三、甲午中日战争:(1894光 绪1895.4)

    (一)爆发:1894日本发动侵华战争。该年是旧历甲午年,史称为“甲午中日战争”

    (二)过程: 1、1894.9.17,中国海军提督丁汝昌率舰队迎战

    2、黄海海战:1894.9.17 邓世昌(率致远舰全舰官兵英勇奋战,冲撞日“吉野”舰,舰中鱼雷而沉,壮烈牺牲)

    (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光绪悼邓世昌) 3、威海卫战役:1895初 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三)结果:中国战败,签订中日《马关条约》

    1、时间、人物:1895.4 李鸿章 日 本 马 关 伊藤博文

    2、内容:①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和澎湖列岛及附属岛屿给日本。②增开苏州、杭州、沙市、重庆为通商口岸。(表明:外国势力深入到内地/长江中上游/西部)③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④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表明:日本最早获得投资办厂合法权)

    3、危害:中国丧失了更多的领土和主权,刺激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中国的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大大加深。

    左宗棠收复新疆

    (一)背景:1、1865,阿古柏(中亚浩罕国军事头目)率军入侵新疆。

    2、英、俄承认阿古柏政权,在新疆获得许多侵略权益。 3、沙俄出兵占领伊犁地区。

    (二)过程:1、1876年,清政府任命左宗棠为钦差大臣,率大军讨伐阿古柏。

    2、在新疆人民支持下,打败阿古柏,收复除伊犁地区以外的新疆全部领土。

    (三)意义: 左宗棠收复新疆,粉碎了俄、英企图肢解中国的阴谋,捍卫了祖国领土的完整。

    四、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6光 绪1901.9)

    (一)背景:19世纪末中国爆发义和团运动,引起帝国主义的恐慌。

    (二)八国联军侵华的目的: 1、直接目的:镇压义和团运动 2、主要目的:保护和扩大在华利益

    (三)过程

    1、1900.6,俄日英法、美德意奥八国组成联军,由英国海军中将西摩尔率领,从大沽经天津向北京进犯。

    2、义和团和清军的抵抗:①义和团和清军在廊坊、杨村车站围歼侵略军。 ②在天津:A、义和团同清军激战老龙头车站; B、张德成率领义和团一度攻打紫竹林租界;清军将领聂士成腹破肠出仍不下战场,最后壮烈牺牲。

    3、1900.8,攻入北京(暴露了:侵略者的凶残、虚伪本质)

    注意:①八国联军攻入北京,是近代史上中国的首都第二次被外国侵略者攻陷。②义和团运动的性质:是一场反帝爱国的农民运动;在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下失败。

    (四)结果:中国战败,签订《辛丑条约》

    1、时间、地点:1901.9 北京 2、签订双方:清政府与俄日英法、美德意奥、比西荷11国

    3、内容:①清政府赔款白银4.5亿两,39年付清,本息共9.8亿两。(注:这是赔款最多的条约——4.5亿两)

    ②永远禁止中国人成立或加入反帝性质的组织;(表明:清政府已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危害最大的一款)

    ③拆毁大沽炮台和北京至大沽沿途各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重要地区。

    ④在北京东交民巷设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驻守,不准中国人在区内居住。

    ▲4、危害:①极大地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②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③中国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归纳:1、外国列强的历次侵华战争,中国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内因:清王朝的腐败无能。(主要原因)

    外因:西方资本主义力量强大,超过了陈旧落后的封建制度。

    ☆归纳:2、李鸿章签订的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

    ☆☆☆P22动脑筋:严重危害:《辛丑条约》给中国人民增加了新的沉重负担,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从此,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第二学习主题 近代化的起步

    一、洋务运动:(19C60Y——19C90Y)

    (一)背景:①两次鸦片战争中国战败。②太平天国运动使清政府焦头烂额

    (二)目的:解除内忧外患(镇压农民起义,抵抗外来侵略),实现富国强兵,维护清朝的反动统治(根本目的)(可以剿发(指太平军)、捻(捻军),勤远略—《曾文正公全集》)

    (三)口号:“自强”、“求富” 救国方案:(地主阶级)军事救国

    (四)主要内容:①学习和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②创办军事、民用工业。③兴办学堂,派遣留学生。④筹建新式海军和陆军。

    (五)洋务派的形成

    代表人物:①中央:奕訢

    ②地方: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

    (六)洋务运动的阶段和洋务派创办的主要企业▲

    (七)评价(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局限性: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

    进步性:①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和设备,创办了一批近代企业,培养了一批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②客观上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最大影响)③对西方列强的侵略起了一定的抵制作用。④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P30动脑筋:思路一:可以从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进行分析。洋务派不改变封建制度,就想让国家富强起来,这是洋务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思路二:可以从洋务派学习西方的内容上进行分析。洋务派学习西方限于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单纯的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不可能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

    ☆☆☆活动与探究1.提炼信息:洋务运动的有效信息应包括:兴起、内容、口号、目的、作用等。 8

    2.小讨论:失败标志:甲午战争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性质: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失败原因:引进西方先进技术而不改变腐朽的封建制度.作用:引进西方先进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第一批近代企业。积累了生产经验,培养技术力量。客观上促进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为中国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二、戊戌变法(1898.6.11光 绪9.21)

    维新变法(1895光 绪1898)

    (一)维新变法运动的兴起

    1、“公车上书”:1895年,甲午战败和《马关条约》签订后,康有为、梁启超联合在北京参加会试的各省举人,上书光绪帝,反对同日本议和,请求变法。

    影响:虽未成功,但打破了清政府长期以来规定的知识分子不得过问朝政的禁令,是资产阶级维新思潮转变为爱国救亡政治运动的标志,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

    2、维新派的宣传、组织活动:(康有为、梁启超)

    ①刊物:《万国公报》(后改名《中外纪闻》)

    ②团体:强学会(第一个维新派政治团体)

    (二)戊戌变法(百日维新):(1898.6.11——1898.9.21)

    救国方案:(资产阶级维新派政治救国)君主立宪

    1、起因:1897德国强占胶州湾,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狂潮

    (康有为第5次上书的背景)

    2、开始:1898.6.11,光绪帝颁布《定国是诏》,实行变法。

    3、内容:①经济上:提倡办实业,奖励发明创造,改革财政;②政治上:广开言路,裁撤冗员,精简机构;③教育上:改革科举制度,开办新式学堂,设立译书局;④军事上:训练和装备新式陆、海军等。

    (三)戊戌六君子

    1、慈禧太后逼光绪帝免去支持变法的翁同龢职务,任命荣禄为直隶总督。

    2、1898.9.21,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史称:戊戌政变),囚禁光绪帝,大肆搜捕维新派人士,变法失败。

    3、谭嗣同、林旭、刘光第、杨锐、杨深秀、康广仁被杀害,史称“戊戌六君子”。

    (四)影响:▲

    ①戊戌变法是一次资产阶级的爱国政治运动,加快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②维新派在帝国主义侵略日益加深的紧要关头,要求挽救民族危亡,发展资本主义,具有爱国和进步的意义。③这次变法广泛传播了资产阶级政治学说和自然科学知识,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④戊戌变法失败的血的教训,促使资产阶级的政治斗争由改良转向了革命。

    它的失败说明: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行不通,只有通过革命。/资产阶级无法救中国。

    ☆请评价一下戊戌变法

    答:它还是一次爱国救亡的政治活动,在当时激发了人民的爱国思想和民族意识,起了重要作用;同时也是近代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但是由于中国资产阶级的局限性,未充分发动群众,仅仅依靠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加上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实力强大,结果失败了。

    三、辛亥革命:(1911.10.10——1912.3)

    救国方案:(资产阶级革命派政治救国)民主共和

    概念:1911.10.10由武昌起义引起的推翻清王朝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史称辛亥革命。

    (一)辛亥革命的酝酿 (▲了解孙中山的革命活动)

    1、兴中会的成立:1894 孙中山 美国檀香山

    (1)地位: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其成立标志着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初步形成。

    (2)目标:以暴力推翻清王朝,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2、同盟会的成立:1905.8 孙中山 日本东京

    (1)通过了《中国同盟会章程》,推举孙中山为总理

    (2)同盟会的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十六字纲领”)

    孙中山在机关报《民报·发刊词》中阐述为“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三大主义,简称“三民主义”。三民主义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它成为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3)地位:第一个全国性的资产阶级政党;其成立把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推进到新阶段。

    (二)武昌起义 (武昌起义是辛亥革命的起点)

    1、指挥机构:湖北的文学社和共进会

    2、准备工作:①成立了领导起义的总部由蒋翊武任总指挥,孙武任参谋长。②革命党人在湖北新军中做了大量宣传组织工作。

    3、主力军:湖北新军

    4、过程:(1)1911.10.10,湖北武昌新军工程营的熊秉坤打响第一枪,冲向楚望台军械库。

    (2)武昌起义后,各省纷纷响应,宣布脱离清政府独立。清王朝统治土崩瓦解。

    5、结果:中华民国成立

    (1)成立:1912.1.1 孙中山(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南京 注意:民国﹟年+1911=公元﹟年

    (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912.3 参议院制定 孙中山颁布 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

    (三)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①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性质)②它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最大历史作用/意义),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同时也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成功之处)③辛亥革命没有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在中国的统治,也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没有完成。(失败之处及为什么失败)

    四、新文化运动(1915.9—— )

    (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1、背景:北洋军阀为维护自己的统治,在思想领域掀起“尊孔复古”的逆流。

    2、兴起标志:1915.9,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

    3、两大阵地:1、北京大学 2、《新青年》

    ▲4、代表人物/五大主将: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蔡元培

    5、旗帜/两“先生“:德先生(民主)、赛先生(科学)

    (二)主要内容:

    前期:三提倡三反对 ①提倡民主,反对专制;②提倡科学,反对迷信;③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后期:宣传十月革命,宣传马克思主义

    ◇1918李大钊发表《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三)影响:

    1、是中国历史上一次空前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2、它高举民主与科学的旗帜,对封建专制制度和封建思想文化进行了一次猛烈的扫荡,促进了中国人民特别是知识青年的觉醒,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也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作了思想准备。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5.4—1949.4.23)

    第三学习主题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五四运动及中国共产党成立时期(1919.5—1924.1)

    一、“五四运动”:(1919.5.4——6.5)

    (一)导火线: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说明:弱国无外交

    10

    (二)过程:

    1、第一阶段:1919.5.4—6月初 北京 青年学生

    爆发:1919.5.4 北京大学等3000多学生 天安门示威游行

    口号:“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废除二十一条”、“还我山东”、“拒绝和约签字” (“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反应了反帝反封要求,为近代中国最完整的口号;只有“拒绝和约签字”实现)

    2、第二个阶段:1919.6月初起 上海 工人阶级 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六三”前后的变化:1919.6.5,上海工人罢工,为五四运动的转折点 中心:北京 上海 主力:青年学生 工人阶级

    ◇五四运动出现了“三罢”斗争:学生罢课 工人罢工 商人罢市

    (三)结果:运动取得初步胜利

    1、释放被捕学生;2、撤消三个卖国贼(曹、陆、章)职务;3、拒绝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

    (四)历史意义:

    “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群众)运动,是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五四精神:忧国忧民,不屈不挠,乐于奉献,敢于斗争的爱国主义精神。

    历史意义:五四爱国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1921.7.23—7.31)

    (一)历史条件

    1、阶级条件: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及工人运动的发展

    2、思想条件: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

    3、干部、组织条件:各地共产主义早期组织的建立

    1920.8陈独秀在上海建立最早的共产党早期组织。后来北京、武汉、长沙、日本、法国等都建立了共产党早期组织。

    (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1921.7.23—7.31

    ▲1、1921年7月23日,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大会最后一天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参加大会的有毛泽东、董必武等13人,代表全国50多名党员)

    2、中共“一大”的主要内容/决议:①通过了中共的第一个党纲(党名;奋斗目标)。②大会确定了

    党的中心工作:组织和领导工人运动。③大会选举陈独秀为中央局书记,宣告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3、历史意义:中共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中国从此有了代表中华民族利益的新型的无产阶级革命政党。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国民)大革命时期/北伐战争时期/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1924.1—1927.7)

    三、国民大革命:1924.1—1927.7

    (一)黄埔军校的创建:▲

    1、1924.6在共产党建议下孙文在广州黄埔创建“陆军军官学校”

    2、孙中山任总理、蒋介石任校长、廖仲恺任党代表、周恩来任政治部主任

    3、作用:培养了大批军事政治人才

    (二)北伐战争:1926.7—1927初▲

    1、目的:推翻北洋军阀,实现全国的统一

    2、组织:国共两党联合推动

    3、主力:以黄埔军校学生为骨干的国民革命军

    4、革命对象: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

    5、战场:①两湖地区(主战场);②江西;③福建和浙江

    6、北伐军胜利进军:①北伐军先后夺取汀泗桥、贺胜桥、武昌;②叶挺独立团为第四军赢得“铁军”的称号;③1926.9冯玉祥率部参加国民革命军,挥师南下,同北伐军遥相呼应;④1927年,国民政

    府从广州迁至武汉。(说明:国民政府于1925.7在广州成立)

    原因:国共合的实现;国民革命军将士尤其是共产党员、共青团员的浴血奋战;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冯玉祥的配合;战争的正义性

    7、北伐的主要成就:打跨了吴佩孚、孙传芳;不到半年由珠江流域发展到长江流域;——阶段性完成了民主革命的任务

    (三)国民革命失败

    1、失败:①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②1927年汪精卫发动了“七一五”反革命政变,标志国民革命失败

    失败原因:主观:陈独秀犯严重的“右倾”投降主义错误(根本原因);党成立不久,力量弱小,斗争经验不足;客观: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

    2、经验教训:①要坚持中国共产党对统一战线的领导。②要坚持走武装斗争的道路。

    (四)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1927.4.18 蒋介石 ▲

    1、性质: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政权 (1927.4.18 22年1949.4.22)

    2、政策:坚持实行反共反人民的政策 第一号命令:清党通缉令

    ▲北伐战争取得了巨大胜利,基本上大跨了北洋军阀,但为什么说国民革命失败了呢?

    这是因为革命阵营内蒋介石、汪精卫等国民党右派的叛变,出现了反共反人民的南京国民政府。旧军阀被打跨了,又出现了以蒋介石为代表的新军阀。新军阀代表帝国主义和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没有完成。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运动失败了,第一次国共合作也破裂了。

    土地革命时期/十年内战时期/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1927.7—1937.7)

    四、人民军队的建立

    (一)南昌起义:1927.8.1

    1、背景、目的:国民革命失败后,面对敌人的白色恐怖,为了挽救革命,中国共产党决定在南昌发动武装起义。

    2、领导机构:前敌委员会

    3、领导人:周恩来(书记)、贺龙(起义总指挥)、叶挺朱德、刘伯承

    4、意义:①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是中共独立领导军队进行武装斗争的开始,是创建人民军队的开端。②8月1日成为人民军队诞生的纪念日。

    (二)井冈山会师

    1、“八七会议”:1927.8.7 汉口 中共中央紧急会议

    内容:确定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

    注:会后,毛泽东受党的派遣,到湖南领导秋收起义。

    2、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1928年,毛泽东建立了以宁冈为中心的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想一想,毛泽东为什么要领导起义队伍向农村进军?

    一是城市里的敌人力量强大,敌强我弱,攻打大城市不可能取得胜利;二是井冈山位于湘赣边界,地势险要,易守难攻;附近农产品丰富,离大城市较远,敌人统治力量薄弱,而且群众基础好,便于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

    3、井冈山会师

    (1)概况:1928.4,朱德、陈毅率领的南昌起义余部和湘南的工农武装在砻市与毛泽东领导的秋收

    起义部队胜利会师。两军的全体部队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朱德任军长,毛泽东任党代表。

    (2)意义:形成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支坚强的部队。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成为中国革命的中心。

    五、红军长征:1934.10—1936.10

    (一)原因和开始

    1、原因:“左”倾冒险主义导致第五次反“围剿”失利,红军被迫进行战略转移。

    2、出发:1934.10,从中央革命根据地出发(如:江西瑞金)。

    12

    (二)遵义会议:1935.1 贵州遵义 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

    1、召开原因:“左”倾冒险主义导致第五次反“围剿”失利,红军被迫长征;长征初期,继续犯“左”倾冒险主义错误,红军损失惨重

    2、内容/决议/成就:①批判了党中央领导人在军事上、组织上的错误。②肯定了毛泽东关于红军作战的基本原则,增选其为政治局常委。

    2、意义:①结束了“左”倾冒险主义在党中央的统治。②确立了毛泽东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③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三)长征的经过(主要指红一方面军)(联系教材上的图片和长征路线图)

    1934.10出发→突破四道封锁线→1935.1遵义会议→强渡乌江→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标志红军摆脱了国民党几十万人围追堵截,掌握了作战主动权)→通过大凉山彝族地区→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雪山→过草地→吴起镇会师

    记忆方法:乌江天险重飞渡 四渡赤水出奇兵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四)长征的胜利

    1、1935.10,红一方面军与陕北红军在吴起镇会师。(历时一年)

    2、1936.10,红一方面军分别与红二方面军、红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静宁将台堡会师,标志长征胜利结束。(历时两年)

    (五)意义:

    ①长征锻炼和考验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留下了光荣的革命传统。②长征的胜利,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推动了革命形势的发展。

    红军长征精神:艰苦奋斗的精神,革命英雄主义精神,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八年抗战时期/抗日战争时期(1937.7.7—1945.9.2)

    第四学习主题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一、抗日救亡运动

    (一)“九一八事变”/柳条湖事件:1931.9.18 南满铁路沈阳柳条湖

    1、原因/目的:日本转移29—33年经济危机打击

    2事情经过:1931.9.18,日本关东军策划炸毁南满铁路沈阳北郊柳条湖附近的一段路轨,反诬中国军队所为,接着炮轰东北军驻地北大营,占领沈阳城。不到半年,东北三省全境沦陷。这就是“九一八”事变。(日本发动局部侵华战争)

    3、结果:由于蒋介石下令“绝对不抵抗”,不到半年,东北三省全境沦陷。1932年,日本在东北建立“伪满洲国”。以长春为“都城”,溥仪任“执政”。

    (二)西安事变/双十二事变

    1、背景:①1935年,日本帝国主义加紧侵略华北,使中国的民族危机空前严重。②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全国抗日救亡运动高涨,使国民党内部进一步分化。③经过中共的大力争取,张、杨接受了“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④蒋介石拒绝抗日。

    概况:1936.12.12,张学良、杨虎城派兵到西安华清池逮捕了蒋介石,囚禁了城内一些国民党高级将领,接着通电全国,呼吁停止内战,联共抗日。这次逼蒋抗日的行动,史称“西安事变”。

    3、性质:逼蒋抗日的军事行动。(注:不是以推翻蒋介石统治为目的的兵变)

    4、中共态度:中共从全民族的利益出发,提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正确方针。(解决的依据:民族矛盾开始上升,抗日成为当前的主要任务。)

    5、结果/西安谈判:在中共代表(周恩来、秦邦宪、叶剑英)与张学良、杨虎城共同努力下,蒋介石被迫接受了停止内战、联合红军抗日等条件。

    6、影响/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的意义: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十年内战的基本结束,促进了国共合作抗日局面的出现。(注:不可理解为 西安事变的历史意义)

    二、全国抗日战争的开始:1937.7.7—1945.9.2

    (一)日本发动七七事变/卢沟桥事变——抗日战争全面爆发:1937.7.7

    1、概况:1937.7.7,日本侵略军向驻北平西南卢沟桥的中国军队发动进攻,挑起了全面侵略中国的

    战争。这就是“七七事变”,又称“卢沟桥事变”。(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2、影响:卢沟桥的烽火,揭开了中华全民族抗日民族解放战争的序幕。

    (二)南京大屠杀:(1937.12.13起 六 个 星 期 )

    1、1937.12.13起持续6个星期的针对和平居民的大屠杀,杀害我国同胞30多万。其中19万人被集体屠杀。

    2、其中,日寇把关在幕府山的5.7万人驱至下关草鞋峡,集体枪杀。(这是日寇制造的最大的一次集体屠杀)

    (以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等罪行为例,认识日本军国主义凶恶残暴的侵略本质)

    ☆联系:日本右翼分子制造教科书问题,至今仍否定南京大屠杀等史实的目的是什么?

    否定、掩盖侵华史实(如南京大屠杀),复活军国主义/为军国主义招魂,为侵华战争涂脂抹粉。

    三、国共合作抗日

    (一)台儿庄战役(1938.3——1938.4)

    1、抗战之初,国民政府在正面战场先后组织了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等四次大会战。

    2、徐州会战

    ①为保卫徐州,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指挥军队在临沂与日军备战七天;

    ②在保卫滕县的战斗中,122师师长王铭章牺牲。

    ③1938.3—1938.4,国民党取得台儿庄大捷,这是自抗战以来国民党正面战场取得的一次重大胜利,鼓舞了中国人民抗战胜利的信心。(但是这一战役没有能够扭转国民党正面战场被动的局面)

    (二)百团大战(1940.8—1940.12)

    1、抗战开始后,中共坚持实行依靠群众,发动群众的全面抗战路线。

    2、八路军、新四军深入敌后,放手发动群众,开展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建立敌后抗日根据。敌后战场逐渐成为抗日的重心。

    敌后抗日根据主要有:①聂荣臻—晋察冀(最早的抗日根据地);②刘伯承、邓小平、徐向前—晋冀

    鲁冀;③贺龙、关向应—晋绥;④陈毅—苏南;⑤张云逸—江北;⑥陕甘宁边区—全国的抗战中心

    3、百团大战:

    (1)目的:粉碎日军对华北根据地的“扫荡”和“囚笼”政策

    (2)概况:1940年8—12月,八路军105个团20万人在彭德怀指挥下,在华北进行了一场以破坏敌人交通线为主要目标的战役,史称“百团大战”。

    (3)结果:歼敌2.5万多人,摧毁了大量的敌碉堡和据点。

    (4)意义:沉重地打击了日寇,激发了全国人民的抗战热情,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是抗日战争时期一次重大的军事胜利。

    四、抗日战争的胜利

    (一)中共七大:1945.4—6 陕西北部延安

    1、背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中国抗日战争即将取得胜利

    2、目的:为了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并在抗战胜利后,建设一个独立、自由、民族、统一、富强的新中国

    3、内容/决议:①通过了毛泽东《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②制定了“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我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的党的七大政治路线。

    ③通过了新的党章,把毛泽东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④选举了毛泽东为主席的新的党中央委员会。

    4、意义:这次大会在历史的转折关头制定了党的正确路线,使全党在毛泽东思想的旗帜下实现了空前的团结,形成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坚强的中央领导集体,为夺取抗战的最后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二)抗日战争的胜利

    1、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1945.8.15

    14

    2、日本投降签字仪式—日本正式向反法西斯同盟国投降:1945.9.2 东京湾美舰“密苏里号”(抗日战争胜利结束、二战结束)

    3、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全民族团结抗战、浴血奋战。(主要原因)②中共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在抗日战争中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③苏联、美国等反法西斯同盟的援助。④抗日战争是一场正义的战争,正义的战争必胜。⑤爱国华侨和世界友好人士的支持援助。

    注:中共及其领导的人民武装,是团结抗战的中流砥柱,是取得抗战胜利的决定性力量。

    4、抗战胜利的意义:①中华民族100多年来反抗外来侵略取得的第一次伟大胜利,洗雪了近代以来的民族耻辱。②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三年解放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1945.10—1949.4.23)

    第五学习主题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一、重庆谈判(1945.8.28 43天 1945.10.10)

    1、背景:抗日战争取得伟大胜利,蒋介石在美国支持下积极准备内战

    2、中共参加谈判的原因:争取和平,揭露美蒋阴谋

    3、中共参加谈判的代表:周恩来、毛泽东、王若飞

    4、成果:签订《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坚决避免内战(停战);以和平、民主、团结、统一为基础,建设一个独立、自由、民族、统一、富强的新中国;召开政治协商会议,保证人民享受自由、民主等权利。

    二、全面内战的爆发

    1946.6 国民党22万军队大举进攻中原解放区,内战开始。

    三、解放战争的过程

    (一)粉碎国民党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 (1946.6 ——1947.5)任务:战略防御

    1、粉碎国民党全面进攻:1946.6 8月 1947.2 歼敌71万

    2、粉碎国民党重点进攻(1947.3 4月 1947.5)

    (1)国民党重点进攻的两个方向:陕甘宁边区、山东解放区

    (2)粉碎国民党对陕甘宁边区的重点进攻:

    开始时间:1947.3 5个月时间完成

    指挥人员:彭德怀 参战部队:西北人民解放军

    战术:“蘑菇”战术

    主要战斗:延安、青化砭、羊马河、蟠龙镇、沙家店

    结果:歼敌2万多人,粉碎国民党对陕甘宁边区的重点进攻

    (二)战略进攻(1947.6 ——1948.8)

    1、1947年中共内战的任务:变战略防御为战略进攻

    依据:敌我力量对比变化

    2、挺进中原

    1947.6底 刘佰承、邓小平率晋冀鲁冀野战军主力,强渡黄河,挺进大别山,开辟大别山根据地,揭开了战略进攻的序幕。

    (三)战略决战(1948.9 ——1949.1)

    1、1948年中共内战的任务:战略决战

    依据:敌我力量对比进一步变化

    2、战略决战时期我党发动的三大战役: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

    ☆注:按照发动的先后顺序为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

    按照从北到南的地理顺序为辽沈战役、平津战役、淮海战役

    按照歼敌数量从少到多的地理顺序为辽沈战役、平津战役、淮海战役

    三大战役都发生在长江以北

    3、辽沈战役(1948.9—1948.11)

    指挥人员:林彪、罗荣桓 参战部队:东北解放军 结果:歼敌47万 意义/影响:解放东北全境;革命战争有了巩固的后方,为平津战役的胜利奠基

    4、淮海战役(1948.11初—1949.1)

    指挥人员:粟裕、陈毅、刘佰承、邓小平、谭震林 邓小平为前敌委书记

    参战部队:中原解放军、华东解放军 结果:歼敌55万

    意义/影响:为解放长江以南各省奠基

    5、平津战役(1948.11底—1949.1)

    指挥人员:林彪、罗荣桓、聂荣臻 参战部队:东北解放军、华北解放军

    战术:先打两头,后取中间,各个歼灭敌人

    主要作战地点:张家口、新保安、北平、天津、塘沽(注:北平是和平解放的,1949.1) 结果:歼敌52万

    意义/影响:三大战役共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队150多万,基本消灭了其精锐部队,使解放战争的胜

    利成为定局。(三大战役的胜利,基本消灭了国民党的精锐部队,为筹建新中国做了军事上的准备)

    (四)追歼国民党残余部队,解放全中国(1949.4 —1949.4.23— )

    1、渡江战役(1949.4.21—1949.4.23)

    百万人民解放军 (西 起点)江西湖口——江苏江阴(止点 东)

    1949.4.23晚 占领南京总统府

    ☆衔接:毛泽东的《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1949.4.23 渡江战役占领南京总统府,宣告国民党在大陆22年统治的结束

    (渡江战役的胜利,国民党在大陆统治的结束,为筹建新中国做了政治上的准备)

    16

    第七学习主题 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

    八年级下册历史书

    原因:___________

    开始时间:____年10月,中央红军从_____开始长征。

    红一方面军长征主要经过: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遵义会议:___年1月召开。

    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会议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胜利:____年10月,红二方面和红四方面军到达____,

    同前来接应的红一方面军胜利会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宣告红军

    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结束。

    长征胜利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二)课堂助学题:

    1、A.遵义会议在哪一年召开?

    B.比较这前14年与后14年党的历史,有什么重要变化?

     

      2、“活动与探究·想一想”,(提醒同桌学生要互相配合,一个找

    课文,一个找图例,共同完成任务,然后在教师主持下进行“接

    龙”游戏:

    A.湘江 B.乌江 C.赤水河 D.金沙江 E.大渡河

    3、“动脑筋”:红军长征途中,除敌人围追堵截外,还遇到哪些 困难和问题?

    (三)巩固反思题:

    1、根据65——67页活动课三《模拟导游——重走长征路》选题、选材,组内协作完成一篇导游词,老师从中选出优秀的文章予以发表。

    2、1934年,中央红军进行长征的主要原因是

    A.第五次反“围剿”失败 B.开辟新的根据地

    C.北上抗日 D.把革命形势推向全国

    3、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正确领导是在

    A.中共一大上 B.遵义会议上 C.中共七大上 D.中共八大上

    4、下列党的会议中,第一次独立地解决了党自身的重大实际问题,成为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由幼稚走向成熟的是

    A.中共一大 B.中共二大 C.遵义会议 D.中共七大

    5、红军三大主力会师;标志着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结束。其会师地点在

    A.陕北吴起镇 B.江西瑞金 C.甘肃会宁 D.贵州遵义

    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毛泽东《长征》

    请回答:

    (1)红军“远征”的直接原因是

    什么?

    (2)“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是指红军长征途中的什么事?

    (3)使红军在长征途中由被动变为主动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红军长征之“难”,主要是指什么?

    (4)谈谈你对“长征精神”的理解。

    八年历史史上册

    第1课 鸦片战争

    自学目标

    1、知道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给中国社会带来严重危害,并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

    2、进行虎门销烟的壮举。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3、分析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和中英《南京条约》给中国社会造成的影响

    自学重点难点:

    《南京条约》的内容.鸦片战争的原因及中国战败的原因

    学法指导:

    1、自读教材。2、完成基础知识整理。

    阅读教材完成下列任务:

    1、英国为什么要向中国走私鸦片?(原因)

    2.英国走私鸦片对中国造成哪些危害?

    3.面对着鸦片的危害,清政府采取了怎样的措施?有什么影响?1页

    4、鸦片战争是否因林则徐禁烟而引起?那么真正的根本原因是什么?鸦片战争的爆发时间。

    2、这场战争的结局如何? 带来什么影响?

    4、根据课本第5页“练一练”:结合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请你分析一下,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什么危害?

    5、根据课本第5页“活动与探究1”:中国为什么会在鸦片战争中失败?

    达标训练

    1、西方国家中第一个大规模向中国走私鸦片的是( )

    A、德国 B、日本 C、美国 D、英国

    2、虎门硝烟最本质的意义是 ( )

    A、标志着禁烟运动取得胜利 B、沉重打击了英国侵略者 C、现实了中华民族反侵略的坚强决心 D、使鸦片走私销声匿迹

    3、中国近代史以鸦片战争为开端,主要是因为 ( )

    A、社会性质开始发生根本变化 B、长期闭关锁国状况被打破

    C、中国第一次被西方国家战败 D、民族矛盾上升为社会主要矛盾

    4、《南京条约》的内容中,破坏中国关税主权的条款是( )

    A、赔款银元2100万 B、开放广州、厦门等五处为通商口岸

    C、割让香港岛 D、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5、标志着中国近代史开端的战争是 (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6、道光帝决定禁烟的根本原因是 ( )

    A、继续维护闭关政策 B、鸦片输入给中国人民照成深重灾难 C、林则徐的上述言辞恳切 D、维护清朝统治

    8、英国发动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对中国最 突出的影响是( )

    A、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 B、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

    C、中国人民的革命任务发生了变化 D、中国历史时期发生了变化

    9、阅读下列材料。

    初二历史(上)第1页

    推荐访问:历史书 八年级上册 八年级上册历史书内容 八年级上册历史课本人教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