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范文大全
  • 公文写作
  • 工作总结
  • 工作报告
  • 医院总结
  • 合同范文
  • 党团范文
  • 心得体会
  • 讲话稿
  • 安全管理
  • 广播稿
  • 条据书信
  • 优秀作文
  • 口号大全
  • 简历范文
  • 应急预案
  • 经典范文
  • 入党志愿书
  • 感恩演讲
  • 发言稿
  • 工作计划
  • 党建材料
  • 脱贫攻坚
  • 党课下载
  • 民主生活会
  • 不忘初心
  • 主题教育
  • 对照材料
  • 您现在的位置:雨月范文网 > 医院总结 > 正文

    城市扩展规律的认识|扩展现象的基本规律

    来源:雨月范文网 时间:2019-09-22 点击:
    城市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与再生规律的认识

    城市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与再生规律的认识

    从生态学的角度来说,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与再生规律就是生态系统中, 生物借助能量的不停流动, 一方面不断地从自然界摄取物质并合成新的物质, 另一方面又随时分解为原来的简单物质, 即所谓“再生”, 重新被系统中的生产者植物所吸收利用, 进行着不停顿的物质循环。其原理是,物质在生态系统中循环往复分层分级利用。该理论系统有助于对环境污染预防及改善和掌握其对系统稳定性和发展的影响。

    城市生态系统从环境学角度分析氛围生物系统和非生物环境,其中生物系统包括城市居民,家养生物,野生生物。非生物环境包含以下三个系统,人工物资系统(住宅、道路、工厂等),环境资源系统(气候、水域、土地、矿产),能源系统(生物能、自然能、化石燃料)。城市生态系统中, 生物借助能量的不停流动, 一方面不断地从自然界摄取物质并合成新的物质, 另一方面又随时分解为原来的简单物质, 即所谓“再生”, 重新被系统中的生产者植物所吸收利用, 进行着不停顿的物质循环。因此要严格防止有毒物质进入生态系统, 以免有毒物质经过生物放大作用和多次循环后富集到危及人类的程度。

    城市生态系统的特点就是高度的依赖人的活动和其他生态系统的参与,它的物质循环不具备独立性。一般来说城市的初级生产量极低,要依赖农田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以及森林海洋等诸多生态系统提供食物和其它原料。同时城市大量的输出生产生活垃圾和工业产品(如化肥)。脱离了其他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很快就会崩溃。

    因此,为了充分利用能量,必须设计出能量利用率高的系统。如在生产中,应防止食物链过早截断,过早转入细菌分解;不让废弃物直接被细菌分解,使能量以热的形式散失掉;而是应该经过适当处理,例如先作为原材料,便能更有效地利用能量。也就是通过生态工程设计,提高系统的能量利用效率。

    目前城市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与再生规律应用与农村相比并不具有优势。主要由于城市居民的生产和生活产生大量的废弃物,以及城市的高速发展造成种种配套条件跟不上所致。所以,引入并且大力开展城市生态工程刻不容缓。因为城市生态工程是一个综合的系统工程,从城市整体的景观规划设计,到具体的城市污水处理工程、城市固体废物处理工程、城市林业生态工程、城市生态建筑、城市环境管理,包括多方面内容,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高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

    认识的本质及其规律

    第二章 认识的本质及其规律

    1认识客体的含义:是指人的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认

    识客体的特点:客观实在性、对象性。

    2实践性是认识的最显著的特点。

    3为什么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①检验真理就是要判明认识

    与认识对象是否相一致、相符合②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一般说来,成功了的就是正确,失败了的就是错误。

    4认识主体的特点:①人作为认识主体具有自然的物质基础;②认识

    主体不仅具有自然的物质基础,而且具有社会历史性;③认识主体具有能动性,这是认识主体的突出特点。

    5认识主体的结构:个体、群体、人类整体诸层次。

    6认识主体和认识客体的关系:它们之间存在着既对立又统一的辩证

    关系。对立是指二者各有自己的特点和特殊的规定性,彼此是相互区别的,然而二者又是同一的,即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7认识的本质: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8理性认识的形式:概念、判断、推理三种形式。

    9感性认识和感性认识的辩证关系: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认识的两

    个阶段,它们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它们之间存在着对立统一的关系。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区别——感性认识是对事物表面的、直接的、具体的、个别特性的反映、因而是不深刻的、片面的认识;理性认识是对事物本质的、全体的、间接的、概括的

    反映,因而是深刻的、全面的、相对稳定的认识。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联系——①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②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③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不可分割的,如果将二者割裂开,就会犯经验论或唯理论的错误。

    10从理性认识到实践飞跃的意义:只有经过这次飞跃,才能把理论

    用于指导实践,实现对客观世界的改造;只有经过这一次飞跃,使理性认识再回到实践中去,才能使之得到检验,得到丰富和发展。

    11论述认识是有限和无限的辩证统一:认识的有限性是指每个时代

    的人每一次具体的认识是有限的,认识的无限性是指整个人类无止境的世代更替的认识是无限的。每个时代的人的每次具体的认识,则具有无限性,并通过无数有限性的认识而得以实现。所以认识的有限性和认识的无限性是辩证统一的。

    12真理的绝对性的含义:真理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是与客观世界相符合、相一致的认识,任何真理总是包含着不依赖主体和人类的客观内容,这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物质世界是无限发展的,它存在的根据就在它自身,如果想从物质世界之外去寻找其存在的根据,必然会限入神秘主义。

    b8城市扩展模型—以北京城市扩展模拟为例

    本文为自本人珍藏 版权所有 仅供参考

    都市区城市扩展模型 — 以北京城市扩展模拟为例

    1 引言

    大都市区是指一定规模的中心城市和与中心城市具有紧密社会经济联系的外围地域。当城市规模较小时,城市功能的对应空间主要集中在中心区和建成区;而当核心城市的焦聚超过一定的门槛规模时,核心与周围地域的空间相互作用将产生具有一体化特征的紧密联系区,即大都市区[1]。事实上,从空间上看,中国近20多年的城市化过程主要可以概括为2大类,一是新兴城市的发展兴起,一是原有大城市在改革开放背景下的快速发展,并在部分地区形成大都市区和都市连绵区[2]。后者与前者相比,在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中也是普遍存在的,而且无论是空间形态,变化过程,驱动机制还是后果影响都比前者更为复杂[1],同时已有的研究表明,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进一步深入发展,大都市将成为中国城市化进程中最引人注目的地区,同时也是中国未来城市化最具有活力的地区[3]。因此,开展大都市区城市化过程中的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研究,认识其格局特征和演变过程,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有效的模拟、预测,从而最大限度地降低城市化过程的风险水平,促使城市化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已经成为了当前区域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研究的重要内容[4]。 CA是一种时间、空间、状态都离散, (空间上的) 相互作用和 (时间上的) 因果关系皆局部的格网动力学模型,它“自下而上”的研究思路,强大的复杂计算功能、固有的并行计算能力、高度动态特征以及具有空间概念等特征,使得它在模拟空间复杂系统的时空演变方面具有很强的能力,在地理学研究中具有天然优势[5]。其中,CA在城市增长、扩散和土地利用演化的模拟方面研究最早,最为深入,同时也是当前CA应用的热点[5]。Tobler在20世纪70年代认识到CA在模拟地理复杂现象方面的优势,首次正式采用CA的概念来模拟当时美国5大湖区底特律城市的迅速扩展[5]。随后,

    Coucleis的工作使人们看到了应用CA进行城市模拟的巨大潜力[6,7],引起了人们应用CA开展城市模拟的极大兴趣。Batty、Clarke、White、Wu等人先后开展了相关的研究,并取得了积极的进展[8-18]。如Clarke等根据城市发展的历史数据对美国西海岸的San Francisco和东部的Washingto-Baltimore都市区城市发展的模拟和长期预测[11, 12];White等应用CA模型对美国Cincinnati市的城市增长、全球气候变化对Caribbean岛的土地利用构成变化影响进行的系列研究[13-16];Wu.集成CA模型和多因子评价模型对中国广州市城市扩展的模拟研究等[17],均是CA模型在城市模拟中较为成功的应用案例。此外,受国际研究的推动,国内地理学界近年来也开始了类似的研究,周成虎等于1999年出版了“地理元胞自动机”一书,对相关工作进行了介绍和总结,并提出了地理元胞自动机 (GeoCA) 的概念[5]。Li、Yeh等在对广东东莞土地利用变化系统研究的基础上,利用约束CA模型对广东东莞的土地利用变化进行了成功模拟[19,20]。但从研究内容上看,目前国内已有的工作主要还是集中在对城市发展的初期阶段,尤其是对一些新兴城市的模拟上,针对大都市区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特征的CA模拟工作还比较少见。因此,在理解大都市区土地利用/覆盖变化机制的基础上,建立和发展基于CA的大都市区城市发展动态模型,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鉴于以上研究背景,在有关研究的基础上[4, 21],我们发展了一个基于CA和经济学Tietenberg模型的大都市区城市扩展动态模型 (City Expanding Model in Metropolitan Area; CEM),对北京地区改革开放以来的城市扩展过程进行系统的模拟和预测。研究的基本目的在于: (1) 利用CA模型模拟中国改革开放背景下大都市区城市发展过程; (2) 重建北京地区改革开放以来的城市发展过程 (1975~1997年),进一步认识和理解城市扩展的基本过程和机制; (3) 模拟预测北京地区未来不同情景下的城市发展格局 (1998~2015年),从而为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支持。

    2 大都市区城市扩展的CEM模型

    2.1 CEM模型的基本特征

    2.1.1 CEM的城市扩展模拟是一个在宏观外部约束因素和局部城市单元自身扩展能力变化因素共同影响作用下的变化过程。 大都市区的城市发展过程必然受到不同尺度的社会、经济和自然因素的综合影响和共同制约,很明显城市的整体格局不可能仅仅用局部小尺度城市单元的相互作用结果来反映[22]。此外,城市发展一般包括向心型城市化和离心型城市化2种过程,前者指城市中的商业服务业设施以及政府部门、企事业公司的总部、银行、报社等脑力劳动机关,不断向城市中心集聚,促使城市中心土地利用密度升高,向立体发展,形成中心商业事务区;后者指部分城市设施和部门,如大型企业、煤气厂等则自城市中心向外缘移动扩散,导致城市外围农村地域变质,城市平面扩大[23]。在城市发展的初期,可利用土地资源一般比较丰富,离心型城市化过程往往占有优势,城市发展以二维平面扩展为主,但随着城市的发展,在有限用地资源限制的影响下,向心型城市化过程逐渐加强,原有城市单元上往往向三维方向发展,常常表现为空间容积率的提高和自身平面扩展能力的下降。这种现象,在城市发展的中后期阶段,尤其是大都市阶段,显然是比较

    明显的[23]。然而目前已有的CA城市模拟工作主要把城市发展看成是一定外部约束条件控制下,非城市单元在二维平面上向城市单元的转化[4, 20]。尽管已有的部分工作在利用CA进行虚拟城市研究时对城市单元本身的发展演变能力也进行了定义和考虑[10],但在实际城市的模拟中,却较少考虑城市单元本身扩展能力的变化[4, 20]。

    因此,CEM首先对传统的CA模型进行了进一步的修改,将大都市区的城市发展演变看成是一个宏观外部约束因素和局部城市单元自身扩展能力变化因素共同影响作用下的变化过程,认为大都市区的城市发展演变模拟不仅要考虑各种外部约束因素的影响,而且还要考虑局部城市单元自身平面扩展能力变化因素的影响 (图1a)。对于影响城市发展演变的各种外部约束性因素,根据其对城市发展过程的作用效果,CEM将它们分为一般约束性因素和强制约束性因素2大类。前者一般包括交通状况,到城市中心的耗费距离,坡度坡向等因素,它们对城市的发展只起到一般性的限制作用,后者一般包括湖泊,水库,规划保护用地,河流洪泛区等因素,它们对城市的发展起到绝对性的排斥作用。对于城市单元自身扩展能力的变化,CEM则主要定义了一个随时间变化的指数衰减函数来进行反映。同时,为了把大尺度因素和局部因素 (邻域影响) 综合反映在CA模型的转移规则中,很有必要对这些因素进行统一量化并合理决定它们对城市化过程的相对贡献 (权重)。在这种情况下,各种外在因素的定量化和相应因素权重确定就成为了CEM模型十分关注的问题。鉴于各种影响因素在城市扩展过程中的作用一般随时间和空间的变化而不断改变,而目前的许多研究在考虑这个问题时主要根据经验和专家的建议来确定影响因素的权重,不免显得武断和主观,因此CEM模型在利用模糊关系函数对各种因素进行严格的标准化的基础上发展了一种自适应Monte-Carlo随机方法来确定影响因素的权重并进行城市扩展的模拟。

    2.1.2 CEM的城市扩展预测是用地总量最优和位置最佳有机统一,从而达到用地效益的最优的过程。 在中国,土地资源十分有限,城市扩展占用耕地与未来粮食安全的矛盾一直十分突出,因而大都市区的城市扩展实际上是受到政策、经济等多种因素严格控制[2]。鉴于此,在预测思路上,CEM认为大都市区未来城市的发展格局应该是一个用地总量最优和位置最佳的有机统一,从而达到用地效益最优的过程。由于目前自下而上的CA模型对未来城市发展的总量难以有效控制,因此,CEM把微观CA过程和宏观经济学模型结合起来进行未来的城市扩展预测。即把土地资源视为一种不可再生资源,首先使用Tietenberg资源分配模型来完成未来各个时段内城市用地数量上的最优分配[19],然后再利用CA模型完成位置上的最佳分配 (图1b)。此外,考虑到大都市区的城市扩展过程还存在着各种随机的、不完备信息和不确定性的因素,CEM还在模型中引入Monte-Carlo随机方法来确定有关参数,力图在模型中对这些不确定因素也有所反映。

    2.2 CEM模型的基本内容

    CEM模型的基本框架可以分成2个部分 (图2):一是在城市增长历史数据的基础上采用自适应Monte-Carlo方法确定各种影响因素的最佳权重并重建城市扩展过程,二是在CA模型和Tietenberg模型的基础上预测未来大都市区城市发展演变格局。

    2.2.1 城市单元自身平面扩展能力变化的影响。 Batty等人进行城市模拟工作时,引入城市土地单元活力值的概念,把城市单元划分为青年、中年和老年,认为城市土地单元有一个从产生到死亡的完整的生命周期过程,在不同的阶段具有不同的演化特征[10]。不过城市单元死亡后变成其它用地单元的情况尽管具有理论上的意义,但在实际的城市发展中,尤其是中国过去20多年的快速城市化过程中,还很少出现[2]。在CEM中,参考他们的工作,借用相关概念来反映城市单元平面扩展能力自身的衰减性。我们将城市土地单元划分为青年城市单元和非青年城市单元。认为城市单元的平面扩展能力随着年龄的变化而衰减,青年城市单元年龄的较小,平面扩展能力强,可以对周围的非城市单元产生影响。非青年的城市单元年龄较大,平面扩展能力弱,对周围的非城市单元则不产生影响。

    设一个城市土地单元j产生的时刻为tj,则在时刻ti时,该单元j的扩展衰减值 由下式给出,

    Pji (t) = Mexp-?姿 (ti - tj) (1)

    式中:M为一标准化常数, 表示土地单元平面扩展能力的的衰减速率。

    在得到该城市单元扩展衰减值后,就可以利用Monte-Carlo随机方法来确定该单元所处的城市发展阶段。具体的,设P1代表该单元的扩展衰减值,随机在[0,1]内产生一个实数a, 如果a∈[0, P1],则认为该单元属于青年,可以对周围的城市单元产生影响,如果a∈[P1, 1],则认为该单元属于非青年,对周围的非城市单元不产生影响。

    2.2.2 基于模糊关系函数的因素标准化。 对一般约束性因素,根据其对城市单元的作用特点,我们首先设计了各种模糊关系函数,将其因素标准化到 [0,100],然后再采用线性权重组合法得到最终的影响值。对强制性约束因素,则用0、1二值数据表示[4]。

    2.2.3 CA邻域的定义。 在城市模拟中,将有更多的邻域单元对中心单元发生影响,因此,有必要对一般的4单元诺依曼 (Neumann) 邻域和8单元 (Moore) 邻域进行扩展。参考有关研究[20],本模型采用一个以7为半径的标准圆形

    邻域。具体的,对中心单元j的邻域影响Nj可以表示为:N = A ×I (2)

    式中:drj 为邻域范围到中心单元距离,Ik为一个二值变量,如果邻域单元为青年城市单元,则值取1,否则取0,A是标准化因子。N也采用模糊关系函数进行标准化处理表示在[0,100]内。

    2.2.4 确定影响因素权重的自适应Monte-Carlo方法。 一般的,模拟结果总是希望尽可能的与实际的城市扩展相一致,因此各种影响因素权重的确定可以看成是一个在已知城市增长结果的情况下确定权重影响参数的优化问题。假设权重总和为100并且所有的权重是正数,则这个问题变成了约束性的求极值问题,可以表示如下:

    约束条件: Wk = 100 (3)

    目标函数: MaxF (w1, w2, ..., wm) (4) 式中:Wk为因素 k的权重,F 为表示模拟结果和实际结果之间拟合程度的函数值。我们的目标是寻找最佳的权重以使模拟结果和实际结果之间的拟合函数值F达到最大。这个函数可以利用Monte-Carlo方法进行求解,与AHP方法和Delphi方法相比,Monte-Carlo方法更客观并且可以避免寻找专家打分。基于自适应Monte-Carlo方法的城市扩展模拟具体流程如下:

    (1) 根据约束条件,在1到100 + m ?C 1之间随机产生产生正整数 (L1, L2,„,Lm-1),然后对 L1, L2,„, Lm-1 进行升序排列 (L(1) < L(2),„, L(m-1)), 接着,通过下面的转换得到相应权重。

    W1 = L (1)

    W2 = L (2) - L (1)

    „„„„„„.

    Wm = 100 - L (m-1) (5)

    (2) 由式(6)计算出t时刻非城市单元ij向青年城市单元转化的概率。

    P = W ×S + W ×NC (6)

    式中:W ×S 表示各种一般约束性因素的影响,S 代表对于一般约束因素K 的标准化值,Wk 是该因素的权重;N 代表邻域影响,Wm 是其权重;C 是一系列二值变量的乘积,表示对城市扩展的各种强制性约束因素,如果C = 0,则该单元可能是海、河、湖或其它被保护土地,它们在模型中不能被用作城镇用地。

    (3) 在得到转移概率 P 后,就可以根据概率的高低对土地单元ij进行初次分配。

    (4) 在完成所有非城市单元的初次转化后,则采用上述定义和方法,计算出各种城市单元的平面扩展衰减值,完成城市单元的再次分配 (5) 重复第 (2) 到第 (4) 步,直到完成该模拟时段的土地利用变化总量为止。

    (6) 把第5步得到的模拟结果和检验数据进行比较,计算目标函数值F。在北京的模拟中,检验数据主要来自于由1984,1991和1997年的遥感数据得到的土地利用/覆盖图[21],F值的定义同遥感精度评价中常用的Kappa系数,如式(7)。 F = (7) 式中:xii表示错误矩阵主对角线上的元素,xi+表示错误矩阵i行的和,x+i示错误矩阵i列的和。

    第1到第6步之间需要重复多次以使模拟结果和实际结果尽可能接近,最高F值对应的权重就是各因素的最佳权重,而此时的模拟结果就是城市扩展的最佳模拟结果。这里,我们需要确定重复的次数。根据Miyatake and Wakimoto的工作,利用Monte-Carlo方法当重复次数达到500次时,模拟极值逼近实际极值的可能性可以达到0.99[24]。因此,我们在第1步到第6步之间重复500次以确保可以得到可靠的权重和模拟结果。

    2.2.5 未来城市最佳用地总量分配 对未来城市格局的预测,主要应该满足城市用地数量最优和位置最佳2个条件。参考有关工作,我们采用Tietenberg模型来确定未来各个时段的最佳城市用地土总量[19]。Tietenberg模型是一个不可再生资源的动态时间分配模型,该模型把涉及时间因素的贴现率放进了模型中,认为对于一定量的不可再生资源,问题是如何在时间上安排它的使用,以获得最大的收益。在n年内最有效地分配Q总量的资源应该满足如下的最大值条件:

    (aq - bq - cq)(1 + r)+ ?姿 (Q - q) (8)

    式中:Q是所提供的资源总量。a是边际收益曲线的截距,即边际收益曲线的最大理论值。b 是边际收益曲线的斜率,可以选为1,c为边际费用的常数,其值比a小,可以选为c = a/2,r是贴现率,t是时间,?姿是极值公式的常数。 Yeh等采用该模型来进行土地利用总量的分配,建立了下面的方程[19]:

    a - bqt / Pta - c ) / (1 + r)t-1 - ?姿 = 0

    t = 1, ..., n

    Q - qt = 0 (9)

    式中:Pta是t时期的增加人口,qt是所对应的用地量,Q是分配的土地总量,其它参数的意义同式(8)。

    3 北京地区的城市扩展模拟案例

    3.1 模拟区域和使用的数据

    具体模拟区域主要包括北京城区的东城、西城、宣武、崇文;近郊区的石景山、海淀、朝阳、丰台和远郊区的昌平、顺义、通县等11个区县级行政单元,范围为115o50′E~116059′E, 39036′N~40023′N。该区1998年人口919.4×104人,面积4649.9 km2,分别占北京市的74 %和28 %;地形上西北高东南低,由西北向东南呈现出低地-丘陵-山前洪积-平原区的有序排列;经济上具有从城市核心区、城乡过渡区到远郊区县的明显过渡,映射出人类活动由强到弱的梯度变化;空间上则呈现从中央大区、城市边缘区到外围地域的明显圈层变化并且整体上联系紧密,表现出大都市区的基本特征[1]。模型中使用的土地利用/覆盖数据主要是来自于编号为123/32的4期Landsat TM/MSS (1975年5月6日获取的MSS以及1984年10月2日,1991年5月6日和1997年5月16日分别获取的TM) 数据[21],由于遥感影响覆盖能力限制的原因,实际模拟区域总面积为4499.57 km2,像元大小为150m×150m。

    3.2 1975~1997城市发展过程重建和模拟

    结合北京地区实际情况,主要考虑了9个对区域城市发展演变过程起作用的外部约束因素,其中包括6个一般性约束因素 (对铁路、高速公路、一级公路、首都机场、城市中心的耗费距离和坡度) 和3个强制性约束因素 (河流洪泛区、城市规划中的保护绿地、各种面状水体 (水库、人工湖泊))。首先利用CEM模型对北京地区1975~1984年,1984~1991年,1991~1997年3个时段的城市发展过程进行了模拟重建(图3),并得到各个时期各种约束因素的最佳模拟权重(表1)。

    据表1可见:(1) 各种限制因素的影响能力随着城市的发展在不断发生变化的,现有的许多CA城市模型使用单一影响权重来进行城市模拟显然是不符合实际情况的。(2) 城市单元邻域作用影响的绝对值远远大于其它因素,分别达到了69,60和53,由此可见模拟时间内大都市区旧有城市格局对城市发展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3) 交通状况的影响总体上表现出上升趋势,从16上升到了27,其中尤以高速公路的影响上升明显,而同期邻域的影响作用则表现出比较大的下降趋势,可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单元自身扩展能力的下降,大都市区的城市格局也在一定程度上发生着变化。

    同时,1975~1984年,1984~1991年,1991~1997年模拟结果和实际遥感测量结果之间的kappa系数分别达到了0.59、0.65、0.67,这说明CEM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大都市区城市发展演变的基本特征和规律。

    模拟结果和实际结果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一是模拟结果的中央大区表现出放射状的星型趋势,而实际的中央大区主要还是一种“饼状”的圆形;二是模拟结果中次级中心如昌平,顺义和通县的发展明显高于实际的城市发展;三是模拟结果中对中心大区和次级中心之间的许多中小城镇没有很好的反映。其原因可能主要在于模拟时夸大了区域线状交通状况对旧有城市格局的影响,而CA自身模拟的局限性可能导致了模拟结果对许多点状的中小城镇没有很好的反映。实际上,基于局部自组织规则的CA模型对于许多宏观政策性因素难于有效的反映,如政府20世纪90年代对区域中小城镇发展的鼓励措施等。

    3.3 1998~2015年城市发展格局动态预测

    由于2-9式分配未来的城市用地总量需要未来的人口数量,考虑到历史资料的可靠性和有关政策背景,采用1980~1998年的区域人口统计资料,依据Logistic模型,从式(10)用最小二乘法拟合出式(11),并据此完成区域2001~2015年增加人口的预测 (表2)。

    X (t) = (10) 式中: X (t) 表示t时间的人口数量,Xm代表人口增长率为0时的人口总量,即人口承载力,r是当人口增量为0时的增长率,称为固有增长率,X0表示预测开始时的人口总量。

    y (t) = 1220.05419/(1 + 0.9019*exp(-0.0418*t)) (t = 0, 1, 2, 3 „) (11)

    式中:y (t) 表示总人口,它是常住人口和流动人口50 %折算后的总和[19],t = 0 代表1980年。

    以1997年遥感监测数据为基础,可知区域总面积为4499.57 km2,1997年城镇用地总量为1023.55 km2,占研究区域总面积的22.5 %[21]。由于区域城镇用地的增加一方面将导致耕地、园地,尤其是平原区耕地的大量减少,从而影响区域的粮食安全,另一方面将影响区域的生态调节功能,改变区域的生态安全格局,产生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所以会受到政府严格控制。假定政府实行不同的城市化政策,到2015年,区域城镇用地可以分别占到区域总面积的25 %,30 %和35 %,那么区域城市用地增加的总量将分别为101.34 km2, 326.32 km2和551.30 km2。以1997年城镇用地为基础,则城镇用地的年增加率将分别达到0.5 %,1.7 %和2.9 %。考虑1975~1984年,1984~1991年,1991~1997年区域城镇用地的年增加率曾分别达到13.6 %,4.4 %和5.0 %,可以认为这3种速度事实上都是一种严格限制下的城市发展,这也从另一个方面说明了由于1975~1997年的快速城市化过程,区域城市通过进一步占用耕地

    平面扩展的潜力事实上也是有限的。

    进一步采用Tietenberg模型,依据式2-9,可以首先得到未来各个时期的城镇用地最佳使用总量 (表2)。最后以表2为基础,采用CEM模型,从空间上进行未来城市用地的分配,从而完成对北京未来城市动态变化过程的预测 (图4)。 从2005~2015年的模拟结果可以发现: (1) 中心大区放射性星状格局基本形成,石景山、城区至通县一线,城区、首都机场和顺义一线基本上已经形成了城市廊道,城区至昌平一线也显示出了形成城市廊道的趋势。 (2) 通县,昌平和顺义等区域次级中心都得到了进一步的充分发展,尤其是昌平,发展十分迅速,在中心大区扩展能力减弱的情况下,与周围城镇连成一片,成为了区域的另一个发展中心。

    4 结论和讨论

    在分析大都市区城市扩展特征的基础上,从宏观外部约束性因素和局部城市单元自身扩展能力变化共同作用影响城市发展演变的角度,构建了一个模拟和预测大都市区城市发展演变过程的城市扩展模型 (CEM)。首先对北京地区1975~1997年的城市发展过程进行了模拟重建,然后在此基础上从城镇用地数量最优和位置最佳两个方面对其2005~2015年的城市发展格局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在对各种影响因素进行严格标准化并利用自适应Monte-Carlo方法多次模拟确定最佳影响权重的基础上,该模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城市发展,尤其是大都市区城市发展演变的特征和规律。

    通过对北京城市发展变化过程进行重建,我们发现各种限制因素的影响能力随着城市的发展在不断发生变化,目前许多的城市发展CA模型对各种影响因素仅仅分配单一权重的作法明显是不符合实际情况的。同时我们也发现,模拟时间内大都市区旧有城市格局对城市的发展的影响非常巨大,表现出明显不同于新兴城市的发展变化特征。

    模型对北京地区未来的城市发展预测,实际上提供了一种相对比较理想的城市发展格局。从模拟结果上看,加强中心大区城市内部改造,鼓励城市立体发展,提高城市容积率;加强区域线状交通体系建设,鼓励远郊区域次级中心城市发展,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目前北京地区人口与产业过分集中于市区,中心城区膨胀,摊大饼外延发展的城市发展局面。

    城市空间扩展与城市土地利用扩展的研究进展

    第27卷第2期经“改革”的一般规律和认识

    改革的一般规律和认识

    一、变法或改革的含义

    改革或变法,是指统治者运用国家政治力量,对生产关系或上层建筑进行全部或部分的变革与调整,以适应新形势下统治的需要。

    二、改革或变法的主要类型

    1、按性质分:

    奴隶社会的改革:如管仲改革、鲁国“初税亩”、梭伦改革等;

    封建性质的改革:1、确立封建制度的改革,如魏文侯变法、商鞅变法、日本大化改新;2、挽救统治危机和自我完善的改革,如彼得一世改革、阿里改革、王安石变法、张居正改革、洋务运动等;3、少数民族学习先进制度的改革,如北魏孝文帝改革、忽必烈改革。

    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1、确立资本主义制度的改革,如俄国农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维新、清末戊戌变法;2、巩固资产阶级统治的改革,如美国罗斯福新政;3、思想文化领域的改革,如欧洲的宗教改革。

    社会主义性质的改革:苏联、东欧社会主义改革,中国改革开放。

    2、按结果分:成功的改革,如管仲改革、李悝变法、商鞅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周世宗改革、日本明治维新等。

    完全失败的改革,如王莽改制、戊戌变法(但戊戌变法仍有积极影响)

    取得一些成效但最终失败的改革,如庆历新政、王安石变法、张居正改革、洋务运动、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等。

    说明:判断改革成败的依据,不是看改革者本人的命运,而是看改革的作用是否得以维持。 新建王朝的改革比较容易成功,因为王朝初期,有强大的皇权作保障,统治者吸取前代灭亡教训,政策调整一般符合各阶层的共同要求,旧势力受到巨大冲击。

    王朝中后期的改革多失败,因为统治阶级内部的派系复杂,政策调整涉及利益再分配,必然遭到旧势力的反对。

    3、从改革内容看:有政治改革、经济改革、军事改革和文化改革等,有的兼而有之。

    三、改革与革命的区别

    1、背景:改革时社会背景相对平和;革命时社会背景相对动荡。从原因上看,都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矛盾的结果。

    2、手段:革命是用暴力打碎旧的上层建筑,往往伴随着国家政权的更替;改革是在旧制度的基础上,在旧有的政治体制之内,对其中某些环节进行局部的改造,实现某种制度的自我完善,使其获得更好的发展,一般采用和平方式进行。

    3、目的:革命的目的是推翻旧的社会制度,夺取国家政权,建立新的社会制度;改革的目的是解放生产力,更好地维护自身的统治。

    4、领导力量:革命一般由下层群众发动,采用自下而上方式;改革一般是国家和政府的行为,是统治者主动自上而下进行的。

    5、对生产力影响:革命采取的是暴力、流血的手段,革命之后对国家机器、生产力等进行重建,要花费一定的人力、物力和时间;改革是对以外社会制度的完善与改进,对生产力的破坏较小,更有利于社会的发展。改革与革命和战争一样,都是人类社会演进的重要方式,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之一。

    四、改革的一般原因

    1、旧生产关系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顺应社会发展趋势、建立新的生产关系的需要。如商鞅变法,俄国农奴制改革,日本大化改新、明治维新等。

    2、缓解社会危机,巩固统治的需要(抑制土地兼并,增加政府收入,实现富国强兵,缓和阶级矛盾,缓和民族关系等)。如雅典梭伦改革,埃及阿里改革,王安石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

    3、吸收其他民族的特长。少数民族为吸收汉族的先进制度和文化,加速本民族封建化进程的需要,如北魏孝文帝改革。也有汉族吸收少数民族特长的改革,如赵武灵王“胡服骑射”。

    4、达到特定目的的改革。如管仲改革(实现富国强兵),欧洲宗教改革(适应新兴资产阶级的需要),罗斯福新政(应对经济危机的需要)。

    五、决定改革成败的主要因素

    1、是否顺应历史发展趋势,遵循社会发展规律。

    2、改革派和反对派力量对比。

    3、最高统治者的态度及改革者的素质。

    4、是否讲究改革的策略和技巧。

    5、用人是否得当。

    6、改革措施是否切实可行。

    7、是否触犯人民的利益,增加人民负担。等

    六、改革的一般启示

    1、改革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

    2、改革是革除弊政,促进国家富强的重要手段。

    3、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符合社会发展规律,顺应人民愿望的改革,推动着社会进步和历史发展。

    4、改革总会触及一些既得利益者,因而改革不可能一帆风顺,具有复杂性和艰巨性。

    5、改革的措施必修行之有效,用人要得当。

    6、改革家敢于斗争的精神值得学习。

    7、改革不能一蹴而就,要循序渐进;等。

    认识过程的基本规律

    在选调生考试中,公共基础知识也是尤为重要的,今天,中公选调生考试网就来为大家系统讲解认识过程的基本规律的相关知识,以帮助大家更好的掌握知识点。

    (一)认识的辩证过程

    认识的发展是在实践基础上的充满矛盾的辩证发展。认识的辩证过程就是在实践基础上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又由理性认识到实践的能动飞跃。

    1.认识过程的第一次飞跃

    认识过程的第一次飞跃是指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

    (1)感性认识

    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是主体对客体表面现象的反映。它包括感觉、知觉和表象三种形式。

    (2)理性认识

    理性认识属于认识的高级形式、高级阶段,是人们关于事物的本质、全体和内部联系的认识。它包括概念、判断、推理三种形式。

    (3)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既相互区别又相互依赖。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感性认识需上升到理性认识;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理性认识以感性认识为基础;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感性认识是认识活动的起点,达到理性认识是认识的任务。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辩证统一的基础是实践。

    (4)实现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飞跃的条件

    在实践中获取丰富而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是实现由感性认识飞跃到理性认识的基础和前提。

    运用抽象和综合的思维方法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是实现由感性认识飞跃到理性认识的正确途径。

    2.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

    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是指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

    理性认识回到实践中去,实现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认识要发挥对实践的能动的指导作用,使认识得到检验、完善、丰富和发展。

    (二)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无限性

    1.认识过程的反复性

    认识过程的反复性是指对一个复杂事物的认识,往往是要经过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2.认识过程的无限性

    认识过程的无限性是指客观世界是不断发展的,人的认识运动也必然随之不断发展。

    3.认识运动的规律

    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每一循环都进入高一级的程度。这是人类认识发展的道路和规律。

    第二章认识的本质及规律

    第二章 认识的本质及规律

    第一节 认识的产生及本质

    一、认识的产生(同意识的产生相一致,意识是潜能,认识是意识的体现和发展。)

    1、认识的产生是长期的历史过程

    2、认识论和本体论

    3、认识和认识论

    二、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意识是人的属性,而物质是客观存在的,认识作为主体对客体的反映,只有主体与客体相互接触、相互作用的情况下才能发生。实践是使主体与客体相互接触、相互作用的唯一途径。

    人的认识能力和作为认识结果的知识,都只能来源于实践。实践锻炼了人的体力和思维能力,也不断丰富个人的知识。

    实践是认识和知识的唯一源泉,但并不否认从他人或书本上获得知识的方式。

    2、实践是认识的发展动力

    社会实践不断开拓新领域,涌现出新的问题、新的需要。

    社会实践为认识不断提供新的经验和观察、研究的物质手段。

    社会实践推动人的思维能力的发展。人们在实践的过程中,一方面积累了丰富的思想材料和经验,另一方面也不断接触新领域,遇到各种各样复杂的问题和矛盾。

    3、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人们在实践中获得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是否与客观对象相符合、相一致,是否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必须通过实践的检验。

    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人们认识世界的目的在于改造世界,实践校正认识,再以正确的认识指导实践。(同“理性认识到实践飞跃的必要性”一起理解)

    三、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1、认识主体

    a、含义:认识和实践活动的承担者,是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从事实践活动的具体的人。 b、性质和特点:

    具有自然的物质基础(人的肉体、大脑都是自然分化的物质的事物)

    社会历史性(个体是生活于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的认识受到所处社会条件的制约) 能动性(突出表现:目的性和计划性)

    c、结构:个体、群体和整体人类

    2、认识客体

    a、含义:认识和实践所指的对象

    b、性质:客观实在性、对象性

    (对“对象性”的理解:只有那些与主体活动发生关系、成为主体活动对象的外部事物,才能构成认识客体。)

    c、结构:自然客体、社会客体、精神客体

    3、主体与客体的关系

    实践关系(基本关系):改造和被改造的关系。

    认识关系:反映和被反映的关系。

    相互作用:主体对客体具有认识、改造的作用,客体对主体能动性有制约的作用。主体必须认识和遵循客观规律,实践才会成功。

    客体主体化:主体把客体变为观念和思想。

    主体客体化:观念和思想通过实践变为新的客体。

    4、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认识论——唯物论的反映论同其它哲学观点的对立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认识论观点:认识的真正本质是在实践中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a、唯物论的反映论与唯心论的认识论的对立

    反映论:是指确认认识的本质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的认识论原则,坚持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认识路线。

    先验论:人的认识和认识能力是先于感觉经验、先于实践的东西,是先天就有的。它坚持从“思想和感觉到物”的认识路线。

    b、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

    c、辩证唯物论的能动的反映论与旧唯物论的机械的反映论的对立

    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根本缺陷

    (1)脱离实践考察认识

    (2)不了解认识的辩证本性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特点 (1)把实践引入认识论 (2)把辩证法运用于认识

    第二节 认识的辩证运动

    一、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

    1、两种认识形式产生的原因

    客体方面:认识客体是现象和本质的统一,感性反映事物的现象,理性反映事物的本质。 主体方面:人有感觉器官和思维器官,感觉器官是感性的载体,思维器官是理性的载体。

    2、感性认识:认识的初级阶段,它是对事物的各个片面、现象和外部联系的反映。

    特点:具体、丰富、生动,表面、个别、不深刻

    表现形式:

    感觉:是在实践中反映事物的开始,是对认识对象最直接的反映。

    知觉:感觉的综合,对认识对象各方面外部特征的整体的认识。

    表象:对感觉和知觉的重新组合,即记忆回放。

    3、理性认识:人们借助抽象思维,在概括整理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达到关于事物的本质、全体、内部联系和事物自身规律性的认识。

    特点:间接性、抽象性、稳定而深刻

    表现形式:

    概念:对事物本质的、全体的反映,它包含同类事物共同的、一般的特性。

    判断:概念的展开,即对事物某种性质的判定。

    推理:在事物的联系中由已知合乎规律地推出未知的认识形式。

    4、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a、相互区别(分别说明含义和特点便可)

    b、相互联系

    (1)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必须以感性认识为基础。(本质由现象表现,只有通过对感性材料的整理才能形成理性认识,这坚持了唯物论。)

    (2)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和深化为理性认识。(认识的真正任务在于经过感性认识达到理性认识,从而揭示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这坚持了辩证法。)

    (3)两者相互渗透,相互包含。(感性认识少不了理性的指导,并用概念、判断等理性形式表达;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没有大量的感性材料,理性认识就无法进行抽象和概

    括。)

    c、经验论和唯理论:片面强调感性经验的重要性,认为理性认识是不可靠的。唯理论正好相反,他们都是片面的认识。

    5、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

    必要性:理性认识是感性认识的自然结果;再者,我们若要解决本质问题,必须达到理性的认识。

    必需条件:

    第一,要勇于实践,深入调查,获取十分丰富和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

    第二,必须经过理性思考的作用,将丰富的感性材料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制作加工,才能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二、从理性认识到实践——认识运动的第二次飞跃

    必要性(意义):

    第一,理论只有回到实践中去,为群众所掌握,才会变成巨大的物质力量,真正实现对客观世界的改造,显示出理论的成就来。

    第二,理性认识只有回到实践中去,才能得到检验和发展。

    理论向实践飞跃的条件:

    第一,必须从实际出发,坚持一般理论和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第二,理论要回到实践中去,还必须为群众所掌握。

    第三,理论要回到实践,需要经过路线、方针、政策等中介。

    第四,要有正确的实践方法即工作方法。

    三、认识过程的多次反复和有限与无限的辩证统一

    1、认识反复性的产生原因

    客体方面:

    a、客观事物是矛盾的统一体,每一个矛盾的双方以及各个矛盾的相互作用,都是各有特点,这也决定了事物的复杂性。

    b、事物的矛盾有个展开和发展的过程,事物的本质是渐渐外露的。

    c、具体的事物存在于特定的社会历史环境中,而特定的历史条件所提供的科学技术条件有限,从而使认识有了局限。

    主体方面:

    人的认识受到其生理因素、知识水平、生活经验、认识能力及立场、观点、方法的限制。

    2、认识是有限和无限的统一

    有限性是指每个时代的人每一次具体的认识是有限的,认识的无限性是指整个人类无止境的世代更替的认识是无限的。

    认识运动发展的总规律是:从实践到认识,再实践,再认识,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

    3、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统一是具体的:特定的主体在具体的实践中的主观认识与特定的客观实际相一致、相符合。

    认识与实践的具体统一性原理要求我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

    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统一是历史的:认识与实践的统一是变动的,认识跟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坚持与时俱进,力求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达到新的认识与实践的统一。

    第三节 真理与价值

    一、真理及其属性

    1、真理和谬误

    含义:认识和对象相一致、相符合,便是真理,否则为谬误。(相一致、相符合是指既与事物的现象、外部联系相一致、相符合,又与事物内部联系和本质相一致、相符合。)

    对立方面:相互排斥、相互否定。

    统一方面:相互依存,即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相互转化,真理是具体的,有特定的对象、时间和范围。离开这个对象,超出这个时间和范围,真理就变成谬误。

    2.真理的属性

    a.客观性

    第一是指真理内容的客观性,即真理作为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本身包含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

    第二是指真理检验标准的客观性,即真理之所以是真理并不是因为某位天才人物决断,而是实践检验的结果,而实践本身是一种客观的物质性活动。

    b、绝对性和相对性

    绝对真理:

    第一,真理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它是客观的,这是无条件的;

    第二,无限发展的物质世界是绝对的,而真理性的认识都是向着这个无限发展的物质世界的接近,这也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相对真理:

    第一,任何真理只能是对客观世界某一部分的某些方面的正确认识从广度上看,在广度上是有限的;

    第二,任何真理只能是对客观世界某一部分一定程度、一定层次近似正确的反映,在深度上是有限的。

    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

    相互依存

    互相包含、互相渗透(绝对真理由相对真理表现)

    相对真理向绝对真理的转化

    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1、唯心主义的两种真理标准:

    a、把伟人、圣人之言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 b、“有用即真理”

    2、实践标准的唯一性:是不是真理,就是要判明认识与认识对象是否相一致、相符合。

    第一,实践是人的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它能把主观认识与客观实际联系起来加以对照。

    第二,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可以把思想、理论变成现实的东西,以便人们同原观点、理论对照。

    实践标准并不否认逻辑证明在认识中的作用,它是用已知的真理性认识去证实另一种认识,但它不具最终性(依赖的前提,证实的东西,最终都要靠实践检验)。

    3、实践标准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

    确定性: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与认识都是有限与无限的统一,实践最终能检验人类的一切认识。

    相对性:任何实践都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都有局限性,它不可能完全证实现有的一切认识;实践对真理的检验具有反复性。

    三、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

    1、真理与价值的对立和统一

    对立方面:真理体现的是认识和认识对象的关系,而价值是指外物对人需求的满足,表示事物的有用性。

    统一方面:真理指导正确的实践,以便成功地改造世界,满足人们的需求,这是真理的价值属性;真理与正确的价值观相一致,正确的价值观是以真理为基础的,它对人的存在和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2、真理的价值表现在真理的功能上

    真理具有指导实践的功能

    真理具有再认识的功能(真理为以后的认识提供思想资料和理论指导)

    真理具有教育和激励的功能

    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国家层面:“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社会层面:“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个人行为层面:“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第四节 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统一

    一、认识的目的在于运用

    人的认识是一个完整的过程,在实践的基础上,先是由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回到实践。因此,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的内在本质和要求。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相互促进的。认识得越深刻,改造越容易成功;改造得越好,越能加深和扩大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注意:改造世界包括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

    对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过程的理解:

    (1)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是认识和改造主、客观世界的过程

    (2)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是一个充满矛盾的过程

    (3)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是从必然走向自由的过程

    马克思主义的自由观: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这种自由观既尊

    重客观规律,又重视人的能动性发挥,追求无产阶级的利益和人类的解放,正确指明了社会发展的方向。

    二、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1、一切从实际出发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要求

    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把客观事物作为观察和处理问题的根本出发点,按客观规律办事,做到实事求是。

    2、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与党的思想路线

    《中国共产党章程》规定:“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这条思想路线的理论基础;而党的思想路线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在实际中的具体运用,他们是统一的,表现如下:

    第一,党的思想路线坚持了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

    相关思考: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前提。 注意:“实际”是指客观事物的整体,指各种现象的综合。“坚持从实际出发”,就是要从事物的内部联系、事物的本质出发。

    第二,党的思想路线坚持了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脱离实际(实践)的理论是空洞的,也是没有价值的;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不能取得改造世界的积极成果。

    第三,“实事求是”是党思想路线的核心,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它充分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根本原则。

    要保证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的正确性和科学性,就必须做到实事求是。

    第四,党的思想路线坚持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3、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与党的群众路线

    党的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从群众中来”就是从实践到认识的过程,“到群众中去”就是从认识到实践的过程。

    认识运动把握规律

    【教学设计】

    第四课 探索世界的本质

    第二框《认识运动 把握规律》

    一、教材分析

    《认识运动 把握规律》是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第4章第2框的教学内容,主要学习运动和规律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运动的含义、相对静止的含义、规律的含义、物质和运动的辨证关系、运动和静止的辨证关系

    2.能力目标:

    锻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培养学生正确认识世界本质,并能够自觉按照客观规律办事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运动和静止的辨证关系,使学生懂得辨证唯物主义在承认运动绝对性的同时还承认相对静止的重要作用,从而承认世界是可知的,在生活、学习和工作中增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勇气和信心,反对离开相对静止谈运动,避免形而上学的相对主义和诡辩论的错误

    三、教学重点难点

    规律的客观性

    四、学情分析

        本框题的内容比较抽象,不易理解,所以讲解时需要详细。教师指导学生借助生活中的一些常识来学习本课内容

    五、教学方法

    1.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思考,讨论、交流学习成果。

    2.学案导学:见后面的学案。

    3.新授课教学基本环节: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情境导入、展示目标→合作探究、精讲点→反思总结、当堂检测→发导学案、布置预习

    六、课前准备

    1.学生的学习准备:课前预习

    2.教师的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课后延伸拓展学案。3.教学环境的设计和布置:全班分为四组,教室内教学。

    七、课时安排:1课时

    八、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

    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

    (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

    教师: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世界的本质是物质,那么物质的存在方式是什么呢?带着这个疑问,我们来开始今天的学习:认识运动 把握规律。

    多媒体展示学习目标,强调重难点,明确学习目标。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探究一: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第31页探究框题内容,并思考所提问题。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分组讨论问题。

    教师点评:哲学是行所讲的运动和我们平常理解的运动是不一样的,它指的是宇宙见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物质和运动不能分离,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多媒体展示知识要点)

    1、运动与静止的辨证关系

    (1)物质是运动的物质,人和具体物质形态只有在运动中才能保持自己的存在,世界上没有脱离运动的物质。

    (2)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脱离物质的运动根本不存在。

    2、运动和静止的辨证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第32页内容,并思考运动和静止的辨证关系。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分组讨论问题,代表发言。

    教师点评:运动是绝对性的,静止是相对性的,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是形而上学的不变论,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则导致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探究二:运动是有规律的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第33页探究框题内容,并思考所提问题。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讨论问题。

    教师点评:人类之所以能发现并制造出新的元素,关键就在于元素的排列是有规律的,另外就是人类认识并掌握了元素排列的规律。(多媒体展示知识要点)

    改革的规律性认识

    改革的规律性认识

    1、改革的实质:

    改革是统治者对旧有的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作局部或根本性的调整变动。它与社会革命不同,并不否定现存制度,而是对现存制度加以改良,使之尽量适应不断变化的时代。 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因此,也可以说人类的文明史就是一部改革史。

    改革的特点:平稳、渐进

    2、改革的分类

    (1)从程度看:一种是在不触动根本制度的前提下,进行局部的调整;一种是对旧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进行彻底的改革,导致社会制度发生根本性变化。

    (2)从内容看:政治改革、经济改革、军事改革和文化改革。

    (3)从性质看:奴隶制度的改革、封建主义的改革、资本主义的改革和社会主义的改革。

    3、归纳“改革的时代背景”的一般方法:

    (1)社会发展趋势:经济条件——根本原因

    (2)旧的生产关系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主要原因

    (2)社会危机:内忧(财政危机、三大矛盾导致政治危机)外患(民族危机)——必要条件

    (3)改革力量:阶级条件——组织条件

    (4)改革及支持者的革新意识:思想条件——主观条件

    (5)外部因素:催化剂、导火线——直接原因

    4、如何评定“改革的结果”:

    一场改革的成败与否,不能看改革者个人的结局如何,而要看这一改革所产生的积极作用是否得到维持。【注意】改革的成功与否有两个主要标志:一是改革是否达到了预期目标。二是改革是否被中断。即改革达到了预期目标,有利于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同时不管改革者处境怎样,改革都能继续下去的改革才是成功的改革。

    (1)成功的改革:梭伦改革、宗教改革、农奴制改革、商鞅变法

    (2)失败的改革:王安石变法、戊戌变法

    5、分析“改革成败的原因”要五看:

    (1)看是否适合当时历史发展的潮流;

    (2)看当时力量对比:要从改革的阻力和支持改革的力量两方面去分析,改革的阻力可以从内外两方面,政治、经济、文化等多角度去分析;

    (3)看改革的政策措施是否行之有效;

    (4)看改革者的素质是否有远见卓识和坚定的政治魄力;

    (5)看内外环境是否有利于改革的开展和执行。

    6、从“改革成败”中得到的启示:

    ①改革是革除弊政、促进国家富强的重要手段,要敢于改革。 ②改革具艰巨性和复杂性:改革必然会因损害某些人或集团的利益而遭到其反对,因而具有艰巨性和复杂性,要有斗争精神、必胜信心。

    ③改革的措施须行之有效,用人要得当,改革者要有远见卓识和政治魄力。 ④改革具有多样性必须实事求是:改革没有固定的模式,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走有自己特色的改革之路。

    ⑤善于获取中外历史重大改革的经验教训。

    ⑥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我们要积极支持并投身改革,推进我国的改革开放。

    推荐访问:扩展 规律 城市 扩展现象的基本规律 扩散现象的基本规律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