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范文大全
  • 公文写作
  • 工作总结
  • 工作报告
  • 医院总结
  • 合同范文
  • 党团范文
  • 心得体会
  • 讲话稿
  • 安全管理
  • 广播稿
  • 条据书信
  • 优秀作文
  • 口号大全
  • 简历范文
  • 应急预案
  • 经典范文
  • 入党志愿书
  • 感恩演讲
  • 发言稿
  • 工作计划
  • 党建材料
  • 脱贫攻坚
  • 党课下载
  • 民主生活会
  • 不忘初心
  • 主题教育
  • 对照材料
  • 您现在的位置:雨月范文网 > 党团范文 > 正文

    推动产业升级转型_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加快促进农业转型

    来源:雨月范文网 时间:2020-02-19 点击:

    大力发展生态农业  加快促进农业转型  

       

    一.我市发展生态农业条件得天独厚  

    1.气候条件适宜:我市属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四季分明,年均气温 16.6℃ ,有效光照时长1424.6小时,年有效积温 5139.4℃ ,年降雨量平均为 1392.8mm ,无霜期长达280天。  

    2.土地资源丰富:我市有适合开发土地面积30万亩,其中海拔为400一 800米 的宜茶宜果荒山20万亩,且大多数土层深厚、理化性状良好。  

    3.区位优势明显:我市毗邻广东,邻近港澳,京广线、107国道、京珠高速以及武广高铁从旁经过,到广州、深圳仅需3个小时,到长沙仅2个小时,交通便利,物流快捷。  

    4.人文历史底蕴厚重:我市主要生态农产品XX梨和XXX茶均发端于本市,有浓厚的人文历史底蕴和传统种植习惯,XX柑橘已历经三十余年开发,果农种植经验丰富、科技意识较强。  

    5.农业面源污染较少:我市有着蓄水量达81亿M3的XX湖,水质达国定一级饮用水标准。工业园则主要集中于高码一带,排放的“三废”远离我市东、南、北等大部分地区。  

        二.我市发展生态农业成效可圈可点  

    1.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不断优化。近几年来,我市紧紧抓住优质稻、水果、蔬菜、茶叶等农业主导产业,不断优化品质,扩大规模,延长产业链条。到2011年我市粮食播种面积26.62万亩,其中优质稻面积达到20万亩,粮食总产12.43万吨;
    柑桔种植面积11.5万亩,总产量20万吨;
    XX梨面积突破1.2万亩,产量1.5万吨;
    茶园面积4.3万亩,产量1031吨,其中XXX等名优茶310吨;
    蔬菜种植面积13万亩,总产量20.5万吨。  

    2.生态农业产业化进程不断加快。至2011年止,我市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达到23家,比上年增加5家,其中产能上亿元企业2家,上千万元企业12家。国家级重点农业龙头企业1家,省级2家,XXX市级9家,XXX市级10家。全市粮油、水果、蔬菜、茶叶等特色优势产业均培育了1-2个龙头企业带动发展。  

    3.生态农产品基地规模不断扩大。经过多年努力,我市已初步建成20万亩优质水稻、10万亩无公害蔬菜、10万亩XX湖水果、3万亩优质茶叶基地,并成为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项目市、国家级测土配方补贴项目、全国绿色食品(茶叶、柑桔)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  

    4.农业合作组织化程度不断提高。据统计我市依托水果、茶叶等优势产业,共成立各类专业合作组织89个,会员农户达8580户。通过项目带动试点示范,全市共有8家合作社入选湖南省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范围。  

    5.生态农业观光旅游方兴未艾。XXX市良好的生态环境,也吸引了一大批广东、香港等地的城市居民慕名来我市旅游,以“清江柑橘”、“万亩XXX茶基地”等为代表的农业生态观光游,带动了全市旅游业迅猛发展,全市经营农家游的农户达4000余户,床位18000余张,可年接待游客90余万人次。  

    三.我市发展生态农业问题不容忽视  

    1.产业基地建设水平不高。一是基地建设整体不平衡。由于资金投入不足、劳动力缺乏,加之从业人员文化程度低,接受和运用科技能力较差,导致产业农民“扩园积极,管理消极”的现象普遍存在。生产管理粗放,基地建设整体不平衡,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产业向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二是标准化生产程度较低。虽然近年来,我市陆续制定了一基地开发方面的技术规程,但在具体生产实践中,农民按有关规程严格操作的情况少,生态种养技术运用率较低,载培管理随意性较大,导致农产品质量水平总体不高。  

    2.整合资金投入减少。在产业开发初期,我市往往能够整合项目资金捆绑使用,随着产业开发的深入,各级政府和部门就只停留在一般号召上了,不会再像以前那样整合资金投入,成片开发。依靠乡镇政府投入基本不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产业的发展。  

    3.果农依赖思想严重。我市现有的生态农业产业基本是在在政府行政强力推动下开发起来的,部分农民对政府的依赖思想比较严重,基础设施建设、产品销售几乎是等政府、靠政府,农民自己严重缺乏投入意识、市场意识和品牌意识。在标准化建设和生产方面的投入就更少了,农户到外地设点销售产品的也是少之又少。  

    4.农户种植热情下降。农户种植热情下降的原因主要是因为比较效益降低,以脐橙为例,在产业开发初期,产业基地面积较少,产量不大,农产品甚至不能满足本地市场,基本上是处于“坐地待客,惜物待售”,“皇帝女儿不愁嫁”的状况,产品价格长期居高。那时产品供不应求,脐橙价格一般都达到3-5元/斤。但是近几年,随着基地规模的扩大,产量增加,脐橙果品的价格一直不高,价格每斤在1.5元左右,现实的经济效益与果农期望值落差较大,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果农发展脐橙的积极性。  

    5.品牌开发保护不力一是同一产业多个品牌,没有形成合力。二是地理标志产品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大有潜力可挖。三是管理混乱,套用、冒用现象大量存在。
        四.我市发展生态农业前景大有可为
        1.要坚持区域特色和发展优势产业相结合。要根据我市地形、地貌、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技术条件,加快构建各具特色的高效生态农业功能区。一是充分利用东乡片人文历史底蕴厚重,自然温光资源独特,无工业污染,有传统种植习惯和技术等有利条件,加快构建以汤溪镇和州门司镇为代表的东乡片山区生态农业区,主打生态农产品分别是XXX茶、XX梨。二是充分利用库区片的“湖泊效应”和历经30余年开发所形成的技术优势及果农较强的科技意识,加快构建以清江乡、白廊乡为代表的库区生态农业区,主打生态农产品是早熟蜜桔和脐橙。三是充分利用北乡片
    交通方便,地势相对平坦,水利基础设施条件较好的优势,加快构建蓼江镇、七里镇为代表的现代农业示范区,主打产品是优质稻和油菜四是围绕确保城镇蔬菜供应,加快构建以兴宁镇心田村为代表的环城厢片蔬菜专业基地。  

    2.要坚持环境保护与农业开发相结合。一是大力实施农业标准化工程。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和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加快制定茶叶、蔬菜、粮油、干鲜果等可执行的地方标准或行业标准,在重点农产品生产基地建立速测点,完善生产档案,建立健全重大植物疫情应急防控机制和生态环境动态监测网络。二是加快创建绿色农产品品牌工程。打造一个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品牌开发运作体系,充分利用我市生态资源优势和特色产业优势,加快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品牌创建,加强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三是全面实施生态公益林工程。为保持自然资源优势,全面开展封山育林和绿化造林活动,实施生态公益林工程,确实提高公益林补助标准,加大XX湖保护力度,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态农业发展环境。  

    3.要坚持农业环境治理与现代技术应用相结合。一是要大力推广先进的病虫草鼠害综合防治技术。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积极引进推广病虫无害化治理技术,大力提倡农业防治、生物防治和统防统治,杜绝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二是要大力推广先进实用的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充分利用我市被列为国家级测土配方施肥补贴项目县的契机,进一步加快加大测土配方施肥力度,实现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三是要大力推广水旱轮作技术。按照有利于提升地力,有利于提高双季稻区产出水平、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的原则,充分发挥蓼江镇创建万亩“油-稻-稻”模式生产示范片的成功经验和示范效应,全面提高我市耕地复种面积和复种指数,提高土地质量和产出效率。四是要大力推广生态农业技术。要积极开展以清洁工程为主体的循环农业试点工作,大力推广应用“猪-沼-果”循环农业模式、秸秆粉碎还田等技术,实现农业面源污染减少,农产品产出增加。  

    4.坚持生态农业建设与发展农业经济相结合。一是要以市场为导向,不断延长种植业—加工业—营销业产业链,巩固和完善公司+(中介组织)+基地+农户的生态经济产业化发展模式,鼓励和发展订单农业。二是积极组建各类农业专业合作组织和营销队伍。重视发挥农民购销大户、农民经纪人队伍在农产品流通中的作用,按照“民有、民营、民管、民享”原则,大力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组织,鼓励农村各类专业大户、贩销大户、技术能手等,组建各种专业合作社或专业协会,帮助解决一些农户解决不好、政府不好解决的问题。三是积极发展生态农业观光。生态农业建设为全市开发休闲观光型农业提供了无污染的安全保障和优美的环境条件,要进一步利用我市丰富的柑橘园、茶园和油菜花资源,积极发展以“农家乐”为主要形式的农业生态游,也可使一些农民直接从土地上解放出来从事第二、三产业。  

    5.坚持项目带动和政策配套扶持相结合。高效生态农业建设是一项长期工程,涉及面广,需要投入资金多,一方面我们要积极争取上级部门支持,跑项目要资金。另一方面我市也应出台相应扶持政策,每年安排一定规模资金用于高效生态农业建设。通过国家和省级项目实施,带动地方财政配套和农户自筹资金投入,从而推动我市生态农业建设向纵深发展。  

    二○ 一三年二月十五日   

    推荐访问:生态农业 大力发展 转型 加快 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