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范文大全
  • 公文写作
  • 工作总结
  • 工作报告
  • 医院总结
  • 合同范文
  • 党团范文
  • 心得体会
  • 讲话稿
  • 安全管理
  • 广播稿
  • 条据书信
  • 优秀作文
  • 口号大全
  • 简历范文
  • 应急预案
  • 经典范文
  • 入党志愿书
  • 感恩演讲
  • 发言稿
  • 工作计划
  • 党建材料
  • 脱贫攻坚
  • 党课下载
  • 民主生活会
  • 不忘初心
  • 主题教育
  • 对照材料
  • 您现在的位置:雨月范文网 > 党团范文 > 正文

    [浅谈老子的无为-读书笔记]怎样理解老子的无为

    来源:雨月范文网 时间:2019-07-12 点击:
    浅谈老子的无为-读书笔记

    “无为”思想是老子思想中的精髓,是老子“道”的本质属性,它包含着对人与自然相互关系的深刻理解,包含着对社会的有益启示。本文通过“无为”的含义,现实意义以及如何做到“无为”三方面对老子的《道德经》中的“无为”进行探究。

    一、“无为”的含义

    老子《道德经》以“道”为核心,论述了关于“无为”的观点,提倡遵循自然规律,顺应自然,无为而治。对于道,则是“道法自然”,天、地、人应处于没有意志、没有目的的状态中,都要效法 “自然”,遵从自然本性,任其本来状态。对于人,则表现为“无为”。

    “无为”是为了达到老子的“道”的路径和方法,通过“无为”,才能实现“无不为”,才能持续地发展。老子的“为”是进行不必要、不恰当的作为,因此“无为”并不是不进行任何的生产劳动,也不是消极的人生观,而是在顺应自然规律、自然法则的基础上去追求个人目的。文中第二章讲到:“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道的伟大在于生万物而不是主宰万物,人们应该以淡泊宁静的心态去对待世间的万事万物,养育万物而不邀其功。如若对自然当以妄动,则会引起扰攘纷乱,而这种“无为”的行为不会破坏事物的自然秩序,而是有利于自然的发展。

    个人追求应秉持着“无为”的态度, 甘于处下,为而不争,“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这样的“无为”思想同样也适用于统治者。老子认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朴”,统治者治理国家应该像水一样,不争权势,使国家和人民自由不受约束,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一切都维持着自然有序的状态。

    二、“无为”思想的现实意义

    1、对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启示

    老子讲“道法自然”,万事万物都要效法“自然”,效法则以“无为”为途径,以“自然”为准则,“道”是最终目的。老子的“自然”和现实的“自然界”其实也大不相同,老子的“自然”和“无为”包含着生活处事态度,万事万物自身如果不受外力干扰,常常能发挥出自己的最佳状态,能与其他事物保持着良好关系,整个世界就能达到和谐平衡,持续发展。

    这种对待万事万物的态度对于我们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也有启示意义。从某种意义来说,现代社会是建立在牺牲自然资源和自然条件下的,这打破了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的和谐关系,这不仅不利于自然世界的持续发展,而且使得人类面临着巨大的潜在危险。人类应该建立一种“无为”的世界观,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应遵循自然规律,维持自然的平衡状态。

    2、对处理人与社会关系的启示

    随着人类社会的高度发展,个人在飞速发展的现代文明中容易迷失,失去自我,甚至缺乏原则做出老子所谓的“有为”的事情,争权夺势,便会产生更多的社会矛盾。如若人人秉着“无为”的处事态度,所及之处,脚踏实地,“贵柔守弱”“谦下不争”,对难以达到的目标,也要以豁达的胸襟包容所有的挫折与失败。

    只有人类不妄为,不胡作非为,人与社会才能朝着更良性的方向发展。

    三、如何达到“无为”

    “无名之朴,夫亦将无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死矣!”老子通过寡欲、无欲、以天下为先来表现“无为”,对于个人,不将一己之欲、一己之私放于首位,对于为政者,要坚持“不敢为天下先”的基本立场和观点,不争名誉,不谋私欲。圣人之道,就是以“无为”处事,以“无为”治国。

    老子的“无为”思想是贯穿整个《道德经》文本的核心思想,通过道之“无以为”的“无为”,人的“无为而治”,才能达到“无不为”。“无为”并不是为人处事的消极态度,而是老子对于如何消除社会纷争、如何促进自然宇宙的可续持发展所做的思考,具有对今天仍起着启示作用的现实意义。要追寻到“道”,达到“无为”,不仅要“无以为”,也要融入自然和社会中去体验真正的“道”。

    推荐访问:无为 浅谈 老子 浅谈老子的无为-读书笔记 老子读书笔记 老子的读书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