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范文大全
  • 公文写作
  • 工作总结
  • 工作报告
  • 医院总结
  • 合同范文
  • 党团范文
  • 心得体会
  • 讲话稿
  • 安全管理
  • 广播稿
  • 条据书信
  • 优秀作文
  • 口号大全
  • 简历范文
  • 应急预案
  • 经典范文
  • 入党志愿书
  • 感恩演讲
  • 发言稿
  • 工作计划
  • 党建材料
  • 脱贫攻坚
  • 党课下载
  • 民主生活会
  • 不忘初心
  • 主题教育
  • 对照材料
  • 您现在的位置:雨月范文网 > 应急预案 > 正文

    新港码头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可研报告

    来源:雨月范文网 时间:2020-07-30 点击:

     新 港 码 头 工 程

     可研报告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资金申请报告项目建议书

     可 行 性 研 究 报 告

     目

     录

     第一章

     总

     论

     ................................ ..............................

     1 1

     第一节

      项目概述 ........................................................... 1

     第二节

      编制的依据和原则 ................................................... 1

     第三节

      可行性研究的过程与范围 ............................................. 3

     第四节

      研究工作概要 ....................................................... 4

     第五节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表 ................................................. 7

     第六节

      研究结论 ........................................................... 8

     第二章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及可行性

     ................................ .............

     9 9

     第一节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 9

     第二节

      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 10

     第三章

     项目区旅游资源分析

     ................................ ..................

     12

     第一节

      旅游资源现状 ...................................................... 12

     第二节

      旅游资源类型、分布与评价 .......................................... 16

     第四章

     市场需求分析

     ................................ ........................

     22

     第一节

      国内旅游基本特征 .................................................. 22

     第二节

      市场发展现状 ...................................................... 23

     第三节

      本地市场分析 ...................................................... 24

     第四节

      周边市场分析 ...................................................... 25

     第五节

      远程市场与机会市场 ................................................ 27

     第六节

      市场定位与预测 .................................................... 28

     第五章

     项目建设地点与建设条件

     ................................ ..............

     30

     第一节

     项目建设地点 ....................................................... 30

     第二节

      项目建设条件 ...................................................... 30

     第六章

     项目建设规划

     ................................ ........................

     35

     第七章

     建设规模及主要建设内容

     ................................ ..............

     38

     第一节

      项目设计的原则 .................................................... 38

     第二节

      建设规模及主要建设内容 ............................................ 39

     第八章

     项目建设方案

     ................................ ........................

     40

     第一节

      建筑工程 .......................................................... 40

     第二节

      道路工程 .......................................................... 45

     第三节

      沿湖护岸工程 ...................................................... 47

     第四节

      公用工程 .......................................................... 47

     第九章

     节能专篇

     ................................ ...........................

     51

     第一节

      编制的依据 ........................................................ 51

     第二节

      采取的措施 ........................................................ 52

     第三节

      节能效果 .......................................................... 53

     第十章

     环境保护工程

     ................................ ........................

     53

     第十一章

     劳动

     安全卫生

     消防

     ................................ ................

     57

     第一节

      职业安全卫生 ...................................................... 57

     第二节

      消

      防 ............................................................ 59

     第十二章

     项目管理

     ................................ .........................

     60

     第一节

      项目管理 .......................................................... 60

     第二节

      项目施工进度 ...................................................... 62

     第十三章

     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 ................

     63

     第一节

     投资估算 ......................................................... 63

     第二节

      资金筹措 .......................................................... 64

     第十四章

     财务评价

     ................................ .........................

     64

     第十五章

     结论与建议

     ................................ ........................

     68

     第一节

      结论 .............................................................. 68

     第二节

      建议 .............................................................. 68

     附件:

     1、专家评审意见;

     2、附图。

     1 1

      概

     述

     1.1 县域概况 **,秦代置县,建县前为淮夷之地。地处北纬 32°43′~33°13′,东经118°11′~118°54′。现位于淮河中下游,洪泽湖南岸,**省西北部,**市西南端。东与金湖县、安徽省天长市相邻,南、西与安徽省来安县、明光市交界,北与洪泽、泗洪两县接壤。总面积 2483.7km2 。有耕地 113 万亩,山地 64 万亩,宜林地 33 万亩,宜牧草山 25 万亩,水域 96 万亩。淮河流经境内,北部滨临洪泽湖,有低山、丘岗、平原、河湖圩区等多种地貌。境内东部平原良田,中部山区丘陵,西部湖滩水面。辖 14 镇 5 乡,总人口 74 万人。

     **,西连安徽,东临京杭大运河,北靠洪泽湖,南接**。**距**120多 km,境内有宁徐(**—徐州)、宁淮(**—**)两条高速公路及宁连(**—连云港)一级公路。到**、扬州、**等大中城市均在一小时左右。距离**龙潭港等港口 140km,距离连云港港口 160km。水路有淮河穿境而过。距明光火车站 60km。现在的**,距**只有 1 个多小时的车程,宁淮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后,只需 45 分钟,已融入**“一小时经济圈”。是**省**都市圈的重要组成部分。

     **历史文化悠久。境内有古遗址、古墓葬近百处,出土的当今世界最早的慧星运行图和战国时代的陈璋圆壶,堪称稀世珍宝。宋代四大家苏东坡、黄庭坚、米芾、蔡元长的手迹和不朽诗篇集于一处,有待开发的古泗洲城已沉睡水下 300 多年,可与意大利庞贝古城相媲美,世界罕见。**人居环境甚佳。全县森林覆盖率 21.2%,城区绿化率 76.6%,城区是**省唯一的山水兼备县城,山在城中立,水在城边绕,有“淮上明珠”之美称。

     **资源非常丰富。在矿产资源方面,凹凸棒粘土储量高达 5 亿吨,占全国总储量的 70%,为国内唯一具有开采价值的蕴藏地;石灰石、玄武岩总储量 173 亿吨,

     2 为**省**、扬州地带唯一矿区;初步探明的石油储量占**省的三分之一。在旅游方面,境内可供开发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和历史文化遗存多达 66 处,其中省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 4 处,国家森林公园 2 处,省级风景名胜区 2 处。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明代第一陵—明祖陵、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黄花塘新四军军部旧址、第一山摩崖石刻、秦汉东阳城遗址,有国家级第一山森林公园、省级铁山寺自然保护区、省级第一山风景名胜区等。农产品资源丰富,盛产龙虾,“中国龙虾节”享誉大江南北。劳动力资源充足。

     根据《**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在未来五年的发展重点和政策取向上,要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要加快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在航道建设方面,集中力量建设水系沟通、干支直达、区域成网的海江河联运的水运体系。“十一五”期间,整治内河航道 650 多公里,船闸 10 座,形成以京杭运河和苏南干线航道网为主体的高等级航道体系。

     清水坝河位于**县城南郊,盱城镇和古桑乡交界处,入口和淮河相连,末端位于石牛山脚下,盱明公路横跨引河,城东大沟从中部汇入引河。航道周围自然资源丰富,凹凸棒粘土储量居全国首位,石灰石为**唯一矿产区,矿水资源极为丰富。**县交通局结合本地实际情况,按照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的要求,加强交通工程建设,拆除部分现状码头,建设一个现代化程度较高的综合性新港区。

     2006 年 12 月 11 日,**省港口管理局在**组织召开了**港**港区新港码头工程岸线利用合理性评估会。与会专家认真审议了本报告,认为工程选址符合有关规划,岸线利用基本可行,港口平面布置基本合理,建设**新港码头工程是十分必要的。同时提出补充有关资料,优化总平面布置,采用先进的装卸工艺等意见(专家评审意见附后),本报告根据专家意见进行修改完善。

     1.2 编制主要依据 1 1.2.1 有关文件、资料

     3 1、**县交通局委托**市水利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的“**省**县新港码头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合同书”; 2、《**省**县新港码头工程平面图》(**省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察院,2006.3); 3、《**县淮河码头工程可行性研究阶段工程地质勘察报告》(****交通勘察设计研究院,2006.3); 4、《**市航道网规划研究》(**省交通规划设计院,2005.12); 5、《**市“十一五”航道发展规划》(**市航道管理处,2005.8)。

     2 1.2.2 主要规范标准

     1.《内河航运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办法》(88)交计字第 500 号); 2.《河港工程设计规范》(GB50192-93); 3.《港口工程荷载规范》(JTJ215-98); 4.《水运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225-98); 5.《港口及航道护岸工程设计与施工规范》(JTJ300-2000); 6.《重力式码头设计与施工规范》(JTJ290-98); 7.《港口道路、堆场铺面设计与施工规范》(JTJ296-96); 8.《港口工程地基规范》(JTJ250-98); 9.《港口工程环境保护设计规范》(JTJ231-94); 10.《内河通航标准》(GB50139-2004); 11.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

     1.3 主要结论 1 1.3.1 建设的必要性

     1 1 、建设 ** 省 ** 县新港码头工程是改变目前港口落后现状,适应淮河及清水坝河航道升级的需要。

     4 **县目前没有按标准建设的港口,只有沿淮河、清水坝河两岸工矿企业设置的小码头,多兴建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码头结构简陋,机械设备陈旧,大部分在自然岸坡上作业,劳动条件差,装卸工人劳动强度大,事故多;码头布置零乱,数量多,吨级小,多为 200 吨级以下泊位停靠,不能形成规模经营,效益较差;码头分属多家单位和个人,管理体制混乱,管理难度较大,有的码头占用主航道待港装卸,不但影响了航道的正常航运,而且污染了水质。根据《**市“十一五”航道发展规划》和《**市航道网规划研究》,“十一五”期间,淮河出海航道洪泽湖南线~苏北灌溉总渠的航道等级提高到Ⅲ级,清水坝河的航道等级由Ⅶ级提高到Ⅴ级,设计通行能力将大大提高,船型将由目前的 300 吨级左右提高到 500~800 级,沿线的小码头不能适应发展的需要。因此,为适应清水坝河航道的升级,迫切需要建设一座大型综合性港口。

     2 2 、建设 ** 省 ** 县新港码头工程是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加快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

     **素为鱼米之乡,农副产品充裕粮食以稻谷、小麦为主,油料以油菜、花生、芝麻为主,另有高蛋白豆类、高油玉米等 10 多个特色优良品种。林畜及水产品十分丰富,名、特、优居多。矿建材资源丰富。**已形成酿酒、建材、化工、机械、粮油加工等 10 大工业门类 90 多种产品。其中 40 多种工业产品获国优、部优、省优称号。近年来,**及其邻近地区房地产、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较多,投资很大,对块石、石子等矿产资源需求旺盛。因此,需建设较大规模的综合性港口来满足经济建设高速、稳定发展的要求。建设**县新港工程同时可以拓展城市发展空间,改善投资环境,提高城市品位,从而为招商引资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之一。

     3 3 、建设 ** 省 ** 县新港码头工程是实施城市总体规划,加快推进城市化进程的需要。

     港口码头是国民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交通基础设施,将给县域经济发展带来很

     5 大的促进作用。近年来,根据**县城区改造和城市发展规划的要求,沿淮河已经建成了淮河风光带,是旅游观光及全县人民休闲娱乐重要去处。清水坝河两岸小码头众多,据城区较近,根据有关规划需要拆除小码头,规划建设一个现代化的综合性码头。清水坝河附近小码头的拆除必将影响到全县经济发展和贸易往来,势必会给港务处的生产生活带来严重影响,因此有必要按照规划要求建设一个机械化程度较高的**新港码头,配备与吞吐量相适应的机械化装卸设备以及货场、仓库等,满足**港务处近期货物吞吐量增长的需要,增加港口自身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全县经济发展做出其应有的贡献。

     2 1.3.2 建设的可行性

     **县新港码头拟建在清水坝河与城东大沟交汇处下游约 200m 处,港口紧挨盱明公路(即 331 省道),交通便利,石料基地遍布后方,货源充足。拟建港址位于盱城镇西南部,入口和淮河相连,符合城区总体规划。该段清水坝河基本顺直,水面宽在 50m 左右,港口及引航道经整治后即可满足航道内船舶航行及码头前船舶停泊要求,不影响清水坝引水渠的使用。港区陆域宽阔,便于港口的布局,港址基本具备“三通一平”条件,所选港址条件十分优越。

     3 1.3.3 建设规模及主要内容

     建设规模:**县新港码头为多用途综合性的港口码头,近期以装卸矿建材为主,年设计吞吐量 400 万吨,其中散货 316 万吨,件杂货等 84 万吨。泊位共 13 个,其中 500 吨级泊位 11 个,300 吨级泊位 2 个。

     建设内容:水域开挖、码头、护岸、陆域形成、港内道路堆场、装卸设备、进港道路、给排水、供电、消防、通信、环保、生产和辅助生产建筑物等。

     装卸工艺:煤炭卸船采用吊机配皮带机方案;件杂货等装卸船采用固定式吊机作业,水平运输采用平板车进行水平运输方案;矿建材装船采用装载机配皮带机作业。

     总平面布置:码头占用岸线长 656m,陆域面积 9.96 万 m2 ;码头前沿水域宽约

     6 100~300m,水域面积 8.86 万 m2 。港内混凝土道路及前方作业带 2.10 万 m 2 ,堆场6.87 万 m2 ,仓库 0.69 万 m 2 ,生产和生活辅助建筑物 0.33 万 m 2 。

     码头结构:设计考虑两个方案,即重力式浆砌石结构和钢筋砼扶壁式结构方案,推荐采用重力式浆砌石结构方案。

     4 1.3.4 经济评价

     工程总投资为 7489.98 万元。国民经济内部收益率为 17.6%,经济净现值为 6688万元(i=8%);所得税后财务内部收益率为 16.4%,财务净现值为 7455 万元,投资回收期为 7.5 年。本工程国民经济效益和财务效益均较好。

     1.4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推荐方案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见表 1-1。

     表 1-1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编号 项

     目 单位 经济指标 1 吞吐量 万吨 400 2 作业线数 条 13 3 设计船时 效率 矿建材 吨/小时 270 件杂货 40 4 泊位数 个 13 5 码头占用岸线长度 米 656 6 设计年通过能力 万吨 555 7 泊位利用率(平均)

     % 72.0 8 最大堆存期 天 13 9 储存量 万吨 30 10 堆场面积 平方米 68700 11 前方作业带及港区道路 平方米 21000 12 港区定员 人 60 13 陆域面积 平方米 99600 14 水域面积 平方米 88618 15 绿化面积 平方米 7000

     7 2

      港口现状及问题

     2.1 地理位置 **县位于淮河流域中下游,**西北部,洪泽湖南岸,面积 2483km2 ,是全国生态建设示范县。总人口 73.8 万人,其中县城常住人口 17 万人。人口密度为 298人/km2 ,人均土地面积为**省最多。

     **县新港码头位于**县城南郊,在清水坝河末端右岸,距淮河入口处约3.1km。盱明路横跨引河,城东大沟从中部汇入引河。是**县总体规划中确定的建港港区。

     2.2 河湖概况 淮河发源于河南省桐柏山,全长 1000km,流域面积 19 万 km2 。其中洪泽湖以上长 830km,流域面积 15.8 万 km2 。

     该河经安徽省五河县浮山北抵**市西境,呈“牛轭”形绕道泗洪县双沟镇西侧,复折向南流至**县花园嘴东,其下成散流状于**城北,再流经龟山西麓注入洪泽湖。我市境内河段长约 67km,宽约 400~1300m,河底高程 9~6m。由于淮河入湖口处河宽水缓以及洪泽湖水位顶托,沙洲发育,形成大量滩地。

     洪泽湖位于淮河中下游结合部,是承泄淮河上中游 15.8 万 km2 来水的巨型平原水库,是著名的“悬湖”。多年平均入湖洪量为 330.4 亿 m3 ,多年平均出湖洪量为342 亿 m3 ,设计洪水位 16.0m,校核洪水位 17.0m,分别受三河闸、高良涧进水闸、二河闸及二河新泄洪闸控制。当洪泽湖达汛限水位 12.5m(不破圩)时,湖区水域面积为 1575.5km2 ,库容为 22.31 亿 m 3 ,当湖平均水位 16.0m(破圩)时,总库容为123.68 亿 m3 (摘自《**省防汛防旱手册》,1999 年)。

     洪泽湖的主要进湖河道有淮河干流、怀洪新河、池河、濉河、汴河、徐洪河等

     8 多条河道;主要出湖河道有入江水道、入海水道、苏北灌溉总渠、废黄河及淮沭河(二河),分别入江、入海、入沂。

     清水坝河位于淮河进入洪泽湖的入湖口附近,河道对岸是淮河中著名三滩之一哈滩,下距淮河大桥约 6.2km,距洪泽湖约 25km。

     清水坝河开凿于 1968 年,是清水坝灌区的引水渠,也是**县港口连接淮河的通航河道,具有防洪、灌溉、航运三大功能。引河长 3.5km,平底河道,底高程9.0m,底宽 15m,边坡 1:3。设计流量 15m3 /s,清水坝一级电灌站提水能力为 12.6m 3 /s。

     拟建港区附近地面高程约 13.0m,清水坝河堤防高程约为 16.5m,盱明公路路面高程约 17.0m。清水坝河最高、最低通航水位分别为 15.5m 和 11.5m,河口宽约50m,通航水深 6.0~2.5m。

     2.3 交通概况 **县交通十分便利,主要干线公路有宁徐、宁淮两条高速公路及宁连一级公路。距**120 多 km,到**、扬州、**等大中城市均在一小时左右。距离**龙潭港等港口 140km,距离连云港港口 160km。水路有淮河穿境而过。距明光火车站 60km。

     至 2000 年底全县所有乡镇已全部通上黑色路,所有行政村已全部通上砂石路。全县航道里程约 250km,可通过淮河、洪泽湖与京杭运河、苏北灌溉总渠等高等级航道联接。

     2.4 经济腹地 **自然资源丰富。全县拥有耕地 170 万亩,山地 64 万亩,水面 63 万亩,滩涂 62 万亩,林地 32 万亩,牧草地 29 万亩。矿产资源储量较多的有凹凸棒粘土、石灰石、矿泉水、石油等。其中粘土储量高达 5 亿吨,占全国首位,是目前国内唯一有开采价值的凹凸棒土矿,石灰石矿为**市唯一产区,总储量 173 亿吨。境内

     9 还有 1014km2优质矿泉水区。**还拥有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全县已查明的现存树种 234 种;鸟类 51 种;野生中药材多达 600 余种,收购量居全省之冠。**素为鱼米之乡,农副产品充裕,粮食以稻谷、小麦为主,油料以油菜、花生、芝麻为主,另有高蛋白豆类、高油玉米等 10 多个特色优良品种。林畜及水产品十分丰富,名、特、优居多。

     依靠丰富的资源,**形成了酿酒、建材、化工、机械、粮油加工等 10 大工业门类,生产 90 多种产品,主要有水泥、系列白酒、小磨麻油、香醋、铜芯铝胶线、凹凸棒粘土等。其中 40 多种工业产品荣获国优、部优、省优称号。**是全国商品粮油基地县,全国商品牛基地县、省林业基地县。全县粮食产量 70 多万吨,油料 5 万多吨,水产品年产量达 4 万吨。全县第三产业发展迅速,拥有各类市场 50多个,其中山城市场是苏北最大的农贸市场,获全国文明市场称号。

     农业:全县农业总产值 11.3 亿元,全年粮食产量为 67.2 万吨。全县各类专业户 17508 户,专业村达 166 个,基地乡镇达 14 个,全县蔬菜面积达 12.2 万亩,林果面积达 36 万亩,牛饲养量 13.1 万头,家禽饲养量达 1396.5 万羽,水产养殖面积达 19.05 万亩。

     工业:全县工业总产值 18.1 亿元(1990 年不变价),乡以上独立核算工业企业完成产值 13.4 亿元,实现销售收入 15 亿元,实现利税 6660 万元,全年完成技改投入 2.2 亿元,全年有 20 个新品投入生产,全县 226 名协会会员跨行业、跨企业销售地产品 5200 万元。第三产业:全县个体工商户新增 2048 户,私营企业新增 51户,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数分别达 12037 户和 247 户,全年个体私营企业入库税收 1019万元,全县各类集贸市场已达 57个,年成交额 6.5亿元,烟草局创利税 446.4万元。

     **县直接经济腹地除**市城区、楚州区、洪泽县外,可延伸到宿迁市、盐城市、扬州市的宝应、兴化、高邮等地,**市的六合区、安徽省的部分县、市。

     10 2.5 拟建港口码头集疏运概况 拟建港口码头附近主要矿区有:古桑的扬大山、小潭山、雷鼓山和桂五的吴大山部分石料。前三个矿区在新港码头的西南面,距离在 3~8km 左右;吴大山矿区运距在 15km 左右。

     拟建码头货运方向:煤炭主要从安徽和**徐州水运至码头,由码头吊机卸船装车运到县城各厂矿企业;黄砂主要从安徽船运到港,由吊机卸船上车运至各建筑工地。石料主要通过以上四个主要矿区陆路车运到港口码头,大部分通过皮带输送机装船,极少部分用自卸汽车在码头上直接装船,水运至苏北的徐、淮、盐、连、宿五市和苏中的扬州、泰州等地。

     2.6 港口现状及主要问题 **地处淮河下游,为河南、安徽两省船舶通往我省苏南、苏北运河的水上必经之路,有**市水上“南大门”之美称。淮河航道上起洪山头,下至洪泽湖入口,长约 40km。全县水上通航里程总长超过 245km。境内支流横生,水网密布,拥有渡口 15 道,登记渡船 23 艘,平均月客流量约 1 万人次。现有登记的农用自备船舶 104艘,分布在淮河、管镇、官滩、古桑、铁佛、鲍集等 6 个乡镇。登记注册的内河专业运输企业 3 家,运输服务企业 6 家。境内作业港口主要分布在淮河大桥、清水坝、河桥冯港、官滩及三河等处。

     清水坝河尾部靠近省道 331,是天然良港。目前共有大小码头 30 余座,近 40个泊位,占用沿河岸线长约 1.8km,涉及单位和个人 30 余家。陆域面积 8500m2 ,货场 5500m2 ,总吞吐量约 236 万吨。其中:进口煤炭 18 万吨,进口黄砂约 60 万吨;出口石料约 148 万吨,其它货物约 10 万吨。大部分为散货,只有少量的进口袋装化肥。

     目前,**县没有按标准建设的现代化港口,只有沿淮河两岸工矿企业设置的码头,存在诸多方面的问题。一是缺乏全面科学的规划设计,布局混乱、零散,不

     11 合理,严重影响市容市貌;二是码头违规建设,结构简陋,机械设备陈旧,劳动条件差,装卸工人劳动强度大,事故多,安全生产存在一定隐患;三是现有码头都是的小码头,数量多、吨级小,只能适应 200 吨以下泊位靠港,不能形成规模经营,效益较差;四是码头分属多家单位和个人,管理体制混乱,管理难度较大,有的码头占用主航道待港装卸,不但影响了航道的正常航运,而且污染了水质。因此,为适应新的经济形势,迫切需要建设一座大型综合性港区。

     新港码头位置详见“**省**新港码头工程位置示意图”。

     12 3

     吞吐量发展预测及建设规模

     3.1 预测对象、依据及年限 1 3.1.1 预测对象

     本报告依据有关基础数据和预测方法,对拟建的**县新港码头规划水平年的吞吐量进行科学合理的预测,以满足**县国民经济社会发展需求。

     3.1.2 2 预测依据

     1、《**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2006.1; 2、《**新港规划》,**县交通局,2002.12; 3、《**县统计年鉴》,2001 年~2005 年; 4、《**县土地志》,2001.10; 5、《**新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2001.3; 6、《**新港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2001.12; 7、《**县矿产资源及矿业发展规划》,1999.6。

     3 3.1.3 预测年限

     选取 2005 年为基准年,2010 年为规划水平年。

     3.2 ** 县新港吞吐量预测 1 3.2.1 预测分析

     根据《**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十五”期间,*

     13 *县主要经济指标保持快速增长势头,地区生产总值年均递增 15.5%;对外交通大格局已经形成;2010 年,地区生产总值比“十五”末翻一番,达 136 亿元以上,年均递增 14.9%。

     港口的发展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评价港口发展状况的一个重要指标是港口的吞吐量,而衡量经济发展水平的经济指标如国内生产总值、工农业生产总值等,与港口吞吐量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内在联系。

     **县 2000~2005 年新港辖区范围水运吞吐量统计见表 3-1,地区生产总值统计见表 3-2,新港范围近几年港口吞吐量与地区生产总值的时间序列曲线见图 3-1,近几年港口吞吐量~地区生产总值关系曲线见图 3-2。

     表 3-1

      新港辖区范围近几年水运吞吐量统计表 年份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吞吐量 (万吨)

     116 135 165 190 215 236

      表 3-2

      ** 县近几年地区生产总值统计表

     年份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10 地区生产 总值(亿元)

     30.81 34.87 39.89 44.72 53.62 63.27 136.00

     分析图 3-1 和图 3-2,可以看出 2000~2005 年**县地区生产总值和新港吞吐量增速平稳,地区生产总值增速与新港吞吐量增速基本一致,说明地区生产总值与新港吞吐量之间关系比较密切,存在内在联系。

     14 050100150200250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年份地区生产总值(亿元)历年吞吐量(万吨)

     图 3-1

     ** 县近几年地区生产总值、新港吞吐量趋势图

      11013015017019021023030 35 40 45 50 55 60 65盱眙县地区生产总值(亿元)新港吞吐量(万吨)

     图 3-2

     ** 县地区生产总值~新港吞吐量关系图

     15 2 3.2.2 预测方法选定

     港口吞吐量预测方法目前常用的有时间序列预测法、回归分析预测法和弹性系数法等,其中时间序列预测法又分为直线预测模型、指数曲线预测模型和指数平滑预测模型。每种预测法都有其特点和适用范围,在具体应用时应加以选择。

     由于港口吞吐量时间序列曲线呈现二次曲线趋势,因此选择布朗二次多项式(三次)指数平滑法、成长曲线模型和弹性系数法进行吞吐量预测。应用弹性理论的基本方法,来考察港口吞吐量与经济发展指标之间的弹性系数,依据国民经济发展规划来分析预测港口吞吐量。结合实际情况,经专家、业主对预测值分析、评价,确定出较合理、可行的预测结果。

     1 1 、布朗二次多项式(三次)指数平滑法

     由于时间序列(如港口吞吐量指标)要受到经济发展、进出口贸易政策等因素的影响,指数平滑法认为,数据的重要性按时间上的近远成非线性递减,近期数据影响价值大,权数也大;远期数据影响价值小,权数也小。根据平滑次数的不同,有一次、二次、三次和高次平滑。港口吞吐量时间序列曲线比较呈现二次曲线趋势时,采用三次指数平滑比较合适。其模型为:

     221m c m b a Ft t t m t    11    t t tS x S  

      11       t t tS S S  

      11          t t tS S S  

     t t t tS S S a          3 3

             t t tttS S S b              3 4 8 10 5 61 22   t t tttS S S c         212

     16 式中:

      ——平滑系数,取 0.3; tx ——历史数据序列 x 在 t 时的观测值; tS、tS  、tS   ——t 时的一次、二次、三次平滑值; m tF  ——t+m 时的预测值。

     2 2 、成长曲线模型

     该模型反映了时间序列呈现 S 型增长曲线,即初期增长缓慢,接着以较大幅度增长,随后趋于稳定水平。该方法将时间序列等分为三段,每段包括数据 n 个。其模型为:

      tab kte Y

     nt tt ty yy yb  2 13 2ln lnln ln    2 12ln ln11t tny yb bba

               1 3 222 3 1ln 2 ln lnln ln ln1t t tt t ty y yy y ynk

     式中:ty ——年吞吐量; t ——预测年份的序列号,2010 年取 11。

     3 3 、弹性系数法

     弹性系数法是以弹性经济学为理论基础,以各种经济变量为考察对象,利用数学方法,在各变量之间建立函数关系,研究经济变量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及其变动规律性,为人们作出合理的经济决策和制定合理的经济政策提供较精确的理论依据。又称为发展速度法,是根据运量增长速度与某种影响运量的相关因素的增长速度比值,确定弹性系数,对未来进行预测。其模型为:

       nnc Y Y    10

     17 式中:nY ——预测年度港口吞吐量; 0Y ——基准年度港口吞吐量; c ——弹性系数;  ——经济指标(GDP)预测增速; n ——规划期年数。

     3 3.2.3 新港吞吐量发展水平预测

     1 1 、布朗二次多项式(三次)指数平滑法

     根据三次指数平滑计算结果,推算出ta =259.40、tb =42.10、tc =4.78,得出2010 年**新港吞吐量预测值11F =427.8 万吨。三次指数平滑计算过程见表 3-3。

     表 3-3

      新港吞吐量预测指数平滑表 序号 年份 吞吐量 (万吨)

     一次平滑 指数预测值 (万吨)

     二次平滑 指数预测值 (万吨)

     三次平滑 指数预测值 (万吨)

     1 2000 116 138.7 134.4 134.9 2 2001 135 131.9 135.7 134.8 3 2002 165 132.8 134.6 135.1 4 2003 190 142.5 134.0 134.9 5 2004 215 156.7 136.6 134.6 6 2005 236 174.2 142.6 135.2 7 2006

     192.7 152.1 137.4

      2 2 、成长曲线模型

     将 2000~2005 年吞吐量实际数据分为三段,每段包含数据 2 个,即 n =2。计算成长曲线参数:

     a =-1.48、 b =0.83、 k =5.96,得出 2010 年新港吞吐量11Y =318.6 万吨。成长曲线计算过程见表 3-4。

     18 表 3-4

      成长曲线计算过程表 序号 年份 吞吐量 y t (万吨)

     lny t

     ∑lny t

     1 2000 116 4.8 9.7 2 2001 135 4.9 3 2002 165 5.1 10.4 4 2003 190 5.2 5 2004 215 5.4 10.8 6 2005 236 5.5 3 3 、弹性系数法

     利用弹性系数法计算出相应年份的吞吐量需求弹性系数,取 2000~2005 年吞吐量需求弹性系数均值作为 2010 年新港吞吐量需求弹性系数。吞吐量需求弹性系数见表 3-5。

     表 3-5

     新港吞吐量需求弹性系数表 年份 地区生产总值 (亿元)

     地区生产总值较上年增长 吞吐量 (万吨)

     吞吐量 较上年增长 需求 弹性系数 2000 30.81

     116

      2001 34.87 13.2% 135 16.4% 1.24 2002 39.89 14.4% 165 22.2% 1.54 2003 44.72 12.1% 190 15.2% 1.25 2004 53.62 19.9% 215 13.2% 0.66 2005 63.27 18.0% 236 9.8% 0.54 根据表 3-5,计算出需求弹性系数均值为 1.05,因此 2010 年运输量需求弹性系数取 1.05。根据弹性系数法,若**县 2010 年地区生产总值较 2005 年增长 115.0%,则**县新港 2010 年吞吐量较 2005 年增长 120.5%。已知 2005 年货物运输量为 158万吨,预测**新港 2010 年港口吞吐量为 520.4 万吨。

     根据以上三种方法分析,预测 2010 年**县新港的港口吞吐量分别为 427.8 万吨、318.6 万吨、520.4 万吨,确定 2010 年吞吐量为 400 万吨。

     19 3.3 建设规模的确定 根据上述三种方法的计算结果和分析,以 2010 年预测值来确定**新港码头建设规模为 400 万吨。码头以装卸矿建材为主,煤炭等其它材料为辅,拟设 500t 级泊位 11 个,300t 级泊位 2 个,设计年吞吐能力 400 万吨。

     根据《**市港口总体规划》,清水坝河港区右岸岸线利用长度为 2km,为淮河岸边到拟定港口码头位置段。但据《洪泽湖周边滞洪区建设规划》,港区上游岸线位于洪泽湖周边滞洪区范围内,不宜再安排港口建设。今后如需要扩大港口规模,满足**县经济社会远景发展要求,需另选场址进行建设。

     3.4 设计船型 根据《**市“十一五”航道发展规划》,在“十一五”期间,计划整治淮河航道及清水坝河,增强水运能力,使得淮河达到三级航道、清水坝河达到五级航道标准,确保 500~800 吨级船只畅行。

     根据淮河航道现状及规划发展要求,本港口拟采用的设计船型以 500 吨级为主。500 吨级船队的设计船型主要尺度见表 3-6。

     表 3-6

     设计船型采用表 序号 船舶吨级 (T)

     拖(推)轮 长×宽×吃水 (m) 驳

     船 长×宽×吃水 (m) 船

     队 长×宽×吃水 (m) 备

     注 1 500 - 42.0×9.2×1.8 108×9.2×1.9 GB50139-04 2 500 22.0×8.0×1.9 45.0×10.8×1.6 109×10.8×1.9 现

     有 3 300

     30.0×8.0×1.8 210×8.0×1.9 GB50139-04 4 300 25.0×6.8×2.55 36.3×8.04×1.8 245×8.04×1.8 现

     有

     20 4

     港址选择和自然条件

     4.1 港址选择 为了发展县域经济需要,充分利用淮河航道及清水坝河航运功能,拟在清水坝河距淮河入口约 3.1km 处修建**县新港码头。拟建码头位于**县古桑乡磨涧村李家岗组境内,清水坝河右(南)岸。该港址符合**市港口总体规划要求,与水利、交通等相关规划没有矛盾,港口具有以下特点:

     1 1 、工程位置适宜。港址位于**县城西南部,距城区中心约 4.5km,港口的建成有利于城区经济发展。该港紧邻省道 331(即**——明光二级公路),与周边现有和规划建设的主要公路干道直接沟通,集疏运条件十分优越,运输成本低。**县主导风向为东风、东北风,拟建港区对城区环境、居民生活等方面影响较小。区域地势较平坦,便于工程施工。

     2 2 、港区货源充足。拟建港口码头附近主要矿区有:古桑的扬大山、小潭山、雷鼓山和桂五的吴大山部分石料。前三个矿区在新港码头的西南面,距离在 3~8km左右;吴大山矿区运距在 15km 左右。是城区、古桑、桂五、水冲港、穆店等乡镇石料、粘土矿等出口物资的较佳装卸点。

     3 3 、符合水利规划要求。码头工程位于洪泽湖周边滞洪区的边缘,对洪泽湖防洪等工程建设不会产生不利影响,不影响清水坝河河势稳定;该港所在河段较为顺直,水流平稳,无严重的淤积及冲刷现象,是天然良港;通过开挖港池,有足够的水域面积、岸线及便利的进港航道,便于船舶的航行、锚泊、系靠、避风、装卸等作业。

     4 4 、有利于陆域布置及水电配套。港口陆域面积约 10 万 m2 ,满足码头、堆场、辅助建筑物等布置,且不占用耕地,对陆上生态环境影响较小;港区码头迎水面为清水坝灌区一级站引水渠,港区引供水比较便利;港区南沿省道 331 有城市 10KV电网,可用电缆引入港口变电所; 综合考虑以上特征,本港符合相关规划要求,地理位置优越,节省投资,对环境影响小,具有良好的岸线和集疏运条件,是一个较为理想的建港之地。

     21 4.2 自然条件 1 4.2.1 水文

     1 1 、水位

     **县新港位于清水坝河南侧。清水坝河是清水坝灌区的引水渠,长 3.5km,清水坝灌区通过清水坝一、二、三级站从淮河引水提水灌溉。清水坝灌区一级站引水渠取水口位于洪山头与高良涧区间,该段淮河航道长 78km,为Ⅲ级航道,最高通航水位为 15.5m,最低通航水位为 11.5m。码头河底高程约 9m,河口宽为 41~44m,通航水深 2.5~6m。**水文观测站位于第一山处,距新港码头约 8km。

     由于港址处于淮河中游,属河网地区,进出口大宗货物为砂石料和煤炭,码头按三类建筑物标准设计,取年最高水位设计频率 5%的水位为设计高水位。码头设计低水位按现行国家标准《内河通航标准》(GB50139-2004)规定的航道设计最低通航水位确定。

     **站 1951~2005 年实测高水位、低水位资料见表 4-1,经分析,年最高水位设计频率 5%的水位(即设计高水位)为 15.4m。

     根据《内河航道与港口水文规范》(JTJ214-2000),Ⅰ~Ⅲ级航道最高通航水位的洪水重现期为 20 年。按照《河港工程设计规范》有关规定及苏交航[1994]7 号文附件 3(2)《**省 2 至 4 级航道通航水位表》,该段航道特征水位值为:最高通航水位 15.5m;最低通航水位 11.5m。经分析,并参照上述有关资料,确定**新港码头特征水位值如下:

     设计高水位为 15.5m;设计低水位为 11.5m;多年平均水位 12.67m;最高通航水位 15.5m;最低通航水位 11.5m。

     22 表 4-1

     ** 站历年特征水位表 年份 最低水位(m) 最高水位(m) 备注 1951 10.60

     12.68

     多年平均水位为12.67m 1952 10.60

     13.43

     1953 10.83

     12.87

     1954 11.40

     15.75

     1955 11.06

     13.46

     1956 11.96

     14.49

     1957 11.60

     13.95

     1958 11.96

     13.87

     1959 10.96

     13.82

     1960 12.10

     13.51

     1961 11.38

     12.98

     1962 11.03

     13.39

     1963 12.36

     14.56

     1964 12.20

     13.81

     1965 11.03

     14.30

     1966 10.34

     12.96

     1967 10.48

     13.26

     1968 10.88

     14.54

     1969 11.60

     14.33

     1970 11.95

     13.48

     1971 12.25

     13.84

     1972 11.53

     14.30

     1973 11.91

     13.54

     1974 11.71

     13.77

     1975 11.81

     14.90

     1976 11.52

     13.26

     1977 11.38

     13.28

     1978 10.60

     13.30

     1979 10.88

     13.93

     1980 12.48

     14.40

     1981 11.33

     13.48

     1982 11.28

     14.86

     1983 11.90

     14.42

     1984 12.20

     14.57

     1985 12.30

     13.67

     1986 11.84

     13.88

     23 续表 4-1

      ** 站历年特征水位表

     年份 最低水位(m) 最高水位(m) 备注 1987 12.43

     14.43

     多年平均水位为12.67m 1988 11.22

     13.54

     1989 12.45

     14.00

     1990 12.20

     13.75

     1991 12.33

     15.59

     1992 10.96

     13.76

     1993 12.65

     13.67

     1994 10.95

     13.50

     1995 12.10

     13.71

     1996 12.35

     14.85

     1997 11.27

     13.85

     1998 12.52 14.84

     1999 10.92 13.02

     2000 11.25 14.45

     2001 10.67 12.87

     2002 12.10 14.41

     2003 12.50 15.85

     2004 11.83 13.88 2005 11.47 15.01 2 4.2.2 气

     象

     **县地处亚热带北缘,属湿润气候区,季风影响显著。其主要特点:四季分明,温度适宜,雨量丰沛,日照充足,无霜期长,农业气候资源丰富,对农林牧副渔各业生产具有许多有利条件。同时,兼有北亚热带和暖温带气候特色,冬季的寒潮,春秋季的低温连阴雨和夏季的冰雹、暴风、台风等灾害性天气,时有发生。

     据统计,多年平均气温为 14.7℃,年平均最高气温为 19.8℃,年平均最低气温为-10.4℃。

     年平均降雨量为 935.7mm,一日最大降雨量为 233.2mm(1970 年 7 月 27 日),多年月平均最大降雨量为 246mm(7 月份)。

     年平均风速 3.3m/s,最大风速 19.4m/s;全年常风向为东风、东南风,次常风向为东北风、东北偏东风、东南偏东风。

     24 最大积雪深度为 23cm,多年平均湿度 75.8%,历年平均雾日 4 天。

     3 4.2.3 地形、地质

     参照《**县新港码头工程地质勘察报告》,摘要如下:

     1、区域地质概况 (1)

     地层岩性 根据区域地质资料,场区上部为第四系全新统湖沼积物,岩性以粉质粘土、淤泥质粉质粘土为主,中部为第四系上更新统冲积物,岩性以粉质粘土为主,下部为震旦系上统陡山沱组大理石化灰岩和弱变质泥岩。

     (2)地质构造 场区在地质构造上属中国东部新华夏系第二隆起带与秦岭纬向构造带重迭复合形成的苏北凹陷西部边缘,南邻淮阳“山”字型构造东翼反射弧外缘,郯庐断裂带西距码头区约 45km。近场区断裂构造发育,主要方向为北东、北北东和北西三种,形成“纵横交错”、“北东成条”、“北北东分带”和“北西划块”的断块构造格局, (3)地震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并结合《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拟建码头区抗震设防烈度为 7 度,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 0.10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 0.40s。

     2、工程地质条件 (1)工程地质分区 勘察揭露的地层成因较复杂,浅部地层有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堆积物( Q ml4 )、第四系全新统湖沼积物( Q lk4 ),和第四系上更新统冲积物( Q al 3 ),底部为震旦系上统陡山沱组( Z Z2d )中等风化大理石化灰岩和弱变质泥岩。为了直观地反映场地地质条件,对场地进行了工程地质分区,分区界线根据场地开挖中形成的人工剖面确定,详见工程地质平面图,各区的工程地质特征详见表 4-2。

     25 表 4-2

      工程地质分区及其特征表 区号 地形地貌 地质特征 Ⅰ 本区地势较高,地面标高 15.0~18.0m,主要包括场地东南侧的民房及清水坝货场。

     上部为杂填土,局部分布少量软土,勘探深度内,基岩岩性为大理石化灰岩和弱变质泥岩夹层。

     Ⅱ 本区地势较低,原为藕塘,自然地面标高 12.5~13.0m。

     上部覆盖淤泥质粘土,局部地表分布小范围的素填土,勘探深度内基岩岩性为弱变质泥岩。

     Ⅲ

     本区地势相对Ⅱ区略高,原为稻田,自然地面标高 13.0~14.0,向场地西侧渐高。

     上部为可塑状粉质粘土,勘探深度内基岩岩性为大理石化灰岩。

     (2)土层划分及其工程地质特征 根据地层时代、成因类型、岩性、基岩风化程度及物理力学性质将其划分为 5个工程地质层,其中②层细分为 2 个亚层,④层弱变质泥岩和⑤层大理石化灰岩根据风化程度又各细分为 4 个亚层,本次勘察虽未揭露全风化、中等风化和微风化弱变质泥岩以及全风化、强风化和微风化大理石化灰岩,但其亚层号仍予以保留,各层的主要工程地质特征简述如下:

     ①层 素填土:灰黄色,松散,以粉质粘土为主,含灰岩质碎石,浅部含植物根系,顶板标高 12.95~16.20m(平均 14.65m),层厚 0.60~2.30m(平均 1.22m),主要分布于Ⅰ区。

     ②1 层 淤泥质粘土:灰色,流塑,摇振反应无,稍有光滑,韧性及干强度较高,有机质含量较高,顶板埋深 0.00~0.75m(平均 0.45m),顶板标高 12.35~14.04m(平均 13.36m),层厚 0.80~9.20m(平均 6.50m),主要分布于Ⅱ区。

     ②2 层 粉质粘土:绿灰色,软塑,摇振反应无,稍有光滑,韧性及干强度中等,土质不均匀,含较多角砾及砾砂颗粒。顶板埋深 9.50~9.80m(平均 9.65m),顶板标高 3.15~4.20m(平均 3.68m),层厚 1.10m,分布于Ⅱ区。

     ③层 粉质粘土:灰黄色杂蓝灰色条纹,可塑,摇振反应无,稍有光滑,韧性及干强度中等,地表含植物根系,底部含强风化灰岩质碎石。顶板埋深 0.00m,顶板标高 12.99~14.53m(平均 13.41m),层厚 3.30~7.10m(平均 4.70m),分布于Ⅲ区。

     26 ④2 层 强风化弱变质泥岩:灰黄色、锈黄色,变余泥状结构,层状构造,岩芯呈碎石状、泥状,刀易切割,手掰易碎。顶板埋深 1.55~10.90m(6.91m),顶板标高 2.05~13.24m(平均 7.50m),揭露厚度 2.70~14.70m(平均 7.48m),主要分布于Ⅱ区,在Ⅰ区呈层状分布。

     ⑤3 层 弱风化大理石化灰岩:灰色、灰白色,晶粒结构,块状构造,岩芯呈柱状,锤击声脆,不易碎,裂隙发育,裂隙多为方解石脉充填。顶板埋深 2.30~7.10m(平均 4.26m),顶板标高 6.34~13.90m(平均 9.74m),揭露厚度 2.45~6.55m(平均4.33m),主要分布于Ⅲ区,在Ⅰ区呈层状分布。

     (3)岩土参数及容许承载力 各地层的岩土参数值主要根据场区物理力学性质指标统计结果进行推荐,容许承载力根据各地层的物理力学指标和标准贯入试验击数,依据《港口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J 240-97)附录 C 综合推荐容许承载力,详见表 4-3。

     (4)水文地质特征 本次勘察在**县古桑乡磨涧村李岗村民井采集地下水样一组进行水质分析,水质分析资料表明,水质类型为 HCO 3 ·SO 4 -Ca 型水,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附录 G,场地水环境类型为Ⅱ类,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判定,结果为: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不具腐蚀性、对钢结构具弱腐蚀性。

     表 4-3

      岩土参数及容许承载力表 层

      号 含水 量 天然 重度 孔隙 比 塑性 指数 液性 指数 压缩 系数 压缩 模量 直剪快剪 固结快剪 岩石天 然抗压 强

     度 标准 贯入 试验

     圆锥动 力触探 试

     验 容

     许

     承载力 内聚 力 内摩 擦角 内聚 力 内摩 擦角 W γ e

     I p I L

     a 0.1-0.2

     E s 0.1-0.2

     C q φ q C cq φ cq R c

     N

     N’ f

     % kN/m3

     / / / MPa-1

     MPa kPa ° kPa ° Mpa 击 击 kPa ①

      5.0

      ② 1

     40.2 18.0 1.188 20.8 1.04 0.97 2.27 13 3.4 26 12.3

     3.0

     90 ② 2

     12.0

     130 ③ 27.2 19.8 0.758 15.6 0.49 0.36 5.02 34 14.4 52 18.8

     8.0

     190 ④ 2

      18.9 300 ⑤ 3

      21.5

     30.8 1500

     27 4.3 河势分析 根据《**省**新港工程防洪影响评价报告》,码头工程建设没有违背水利规划的总...

    推荐访问:新港 码头 可行性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