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范文大全
  • 公文写作
  • 工作总结
  • 工作报告
  • 医院总结
  • 合同范文
  • 党团范文
  • 心得体会
  • 讲话稿
  • 安全管理
  • 广播稿
  • 条据书信
  • 优秀作文
  • 口号大全
  • 简历范文
  • 应急预案
  • 经典范文
  • 入党志愿书
  • 感恩演讲
  • 发言稿
  • 工作计划
  • 党建材料
  • 脱贫攻坚
  • 党课下载
  • 民主生活会
  • 不忘初心
  • 主题教育
  • 对照材料
  • 您现在的位置:雨月范文网 > 入党志愿书 > 正文

    [社区再就业工作总结] 就业工作个人总结

    来源:雨月范文网 时间:2019-11-12 点击:
    社区再就业总结

    7月以来,全市“零就业家庭”就业援助及建立充分就业社区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按照“援助到位、岗位稳定、长期坚持,逐步消除„零就业家庭‟现象”的要求,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劳动保障部门与相关职能部门密切配合,充分依托组织领导,完善工作措施;依托基层工作平台,摸清“零就业家庭”底数;依托岗位开发,突出援助活动的针对性;依托政策落实,务求援助实效;依托长效机制建设,巩固并扩大活动成果。通过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全市“零就业家庭”就业援助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截止8月末,全市共援助“零就业家庭”1557户,去年底登记在册的1457户“零就业家庭”已全部实现就业,今年新增的103户“零就业家庭”,已援助100户,实现就业103人。现将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全市开展“零就业家庭”就业援助活动的主要作法

    全市“零就业家庭”就业援助活动,自去年7月以云岩、南明、小河三城区为试点,逐步向全市推开以来,始终立足实际,围绕重点、突出热点、攻克难点,以完善措施、加大力度为切入点,着眼长效管理机制建设,以“五个四”为总体思路,扎实推进“零就业家庭”就业援助活动深入开展。

    (一)“四个突出”强领导,完善工作措施。“零就业家庭”就业援助活动,是一项民心工程、实事工程。市委、市政府始终把关心困难群体特别是“零就业家庭”就业援助作为关注民生、执政为民的一项重要政治工作抓实抓好,各区(市、县)在活动推进中坚持做到“四个突出”:一是突出组织领导,建立了区(市、县)、街道(镇)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重点抓、劳动保障部门具体抓、相关部门配合抓的工作机制。二是突出计划落实,按照全市的总体部署,进一步明确工作目标,制定工作计划,实行按月调度,定期召开例会,督促落到实处。三是突出责任考核,将消除“零就业家庭”现象工作纳入政府年度劳动保障工作考核范围,实行目标层层分解、责任到人。南明区、息烽县建立了包保帮扶责任制,严格工作绩效考核;开阳县、白云区将消除“零就业家庭”现象列入党委、政府年度“十件实事”目标。四是突出岗位稳定,针对“零就业家庭”成员的具体情况,在充分考虑他们的文化程度、技能状况、身体条件的前提下,从岗位的开发、选择、帮扶上下功夫,抓好政策落实、技能培训和分类援助,确保岗位稳定、不反弹,切实做到帮扶稳定。

    (二)“四个坚持”夯基础,抓实就业援助。开展“零就业家庭”就业援助活动,摸清底数是基础。在推进中,各区(市、县)重点做到“四个坚持”:一是坚持依托基层,充分发挥街道(乡镇)劳动保障所和社区作用,实现就近、就快动态掌握“零就业家庭”情况。云岩区着力搭建社区工作平台,将建立60个社区劳动保障工作站列入今年政府的“十件实事”,现已投入资金80余万元建成16个社区劳动保障工作站,实现了工作平台“六个到位”,信息网络“四级联网”,办

    理职业介绍、培训报名、申领补贴、小贷申报“四不出社区”。二是坚持入户调查,全面掌握“零就业家庭”人员构成情况、就业意愿、专业技能等。小河区投入资金17万元组成劳动力资源入户调查组开展摸底工作。三是坚持动态管理,按照全市的统一部署,做到基础台账“零就业家庭”统一认定标准、统一统计项目、统一按月调整,使基础工作做到不重、不漏。乌当区、息烽县推行“零就业家庭”人员就业实名制,提供分类援助服务。四是坚持回访跟踪,对已实现就业的“零就业家庭”采取跟踪服务措施,确保援助活动效果。小河区建立了区劳动保障部门、劳动保障所、社区“三级”动态跟踪服务机制和“零就业家庭”定期回访制度。

    (三)“四个注重”挖岗位,提高援助效果。“零就业家庭”是就业弱势群体中的弱势,针对这一特殊困难群体的特点,各区(市、县)从“四个注重”入手提供就业援助:一是注重岗位开发,采取“三头并进”方式,积极从劳动力市场信息资源中寻找适合“零就业家庭”成员的就业岗位,发挥劳动力市场的主渠道作用,开展“零就业家庭”就业援助专场招聘会;从政策层面提供小额担保贷款和税费减免,鼓励和扶持“零就业家庭”成员自谋职业、自主创业;从开发公益性岗位上下大力,结合“整脏治乱”建立文明社区活动,开发各类公益性岗位,重点开发“四个三”岗位:“三保”,即保安、保绿、保洁;“三托”,即托老、托幼、托病;“三项服务”,即家政服务、配送服务、保健服务;“三项管理”,即物业管理、车辆管理、公共管理等岗位。云岩区、南明区注重资源整合,在就业较为充分的社区中通过组织辖区单位腾岗、开发公益性岗位等安置邻近社区的“零就业家庭”人员;修文县劳动保障部门与建设、公安、林业、供销等单位签订了公益性岗位开发协议书。二是注重岗位对应,在落实岗位帮扶时,重点选择劳动强度低、技能要求低、工作岗位稳、基本收入相对固定的就业岗位,以实现“零就业家庭”就业援助活动帮得上、稳得住。清镇市对难度大的29户“零就业家庭”采取由人劳局领导班子成员分片包干的办法开展有针对性的就业援助。三是注重技能培训,充分运用现有再就业扶持政策,对“零就业家庭”成员提供免费职业能力培训和创业培训,提升他们参与市场就业竞争的能力和适应公益性岗位的能力。四是注重对口帮扶,各区(市、县)采取“结对子”、“一帮一”等方式对口帮扶,将责任落实到人,将帮扶计划落实到户,对帮扶对象“扶一把,送一程”,使援助工作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南明区对新增“零就业家庭”制定了限时援助制度;小河区制作了“零就业家庭帮扶联系卡”,公布援助热线电话,设立援助窗口等。

    (四)“四个落实”用政策,促进就业援助。在推进“零就业家庭”就业援助活动中,全市各级政府加大财政投入力度,用足、用活现行就业政策,各区(市、县)注重抓好“四个落实”:一是落实《再就业优惠证》的办理,开通“零就业家庭”绿色通道,提供“一站式”免费服务,对符合条件的“零就业家庭”成员及时办理《再就业优惠证》。二是落实四项补贴,充分运用再就业资金,开展免费培训和免费职介,确保公益性岗位补贴和社会保险补贴落实到位。三是落实财政资金,各级财政筹集的再就业资金向“零就业家庭”就业援助倾斜,对具备创业条件的“零就

    业家庭”人员,落实一次性就业补助。四是落实小额担保贷款,积极鼓励“零就业家庭”成员自主创业、自谋职业。云岩区对“零就业家庭”实行“六优先”。通过抓落实,把新一轮就业再就业优惠政策扩大覆盖到全体“零就业家庭”成员。

    (五)“四个强化”齐推进,务求援助实效。开展“零就业家庭”就业援助活动涉及面宽、工作量大、难度较高,在整体推进过程中,以“四个强化”提供保证:一是强化总体部署。坚持全市一盘棋,统一下文,明确要求,以刚性指标下达到各区(县、市)。二是强化全力推动。在试点和全面铺开阶段,市劳动保障局组织工作组深入区县和社区,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4月26日召开了全市“零就业家庭”就业援助现场会,袁周市长亲自到会作指导,提出具体要求,进一步加大推进工作力度,督促目标任务的落实。三是强化机制建设。建立援助长效工作机制,把消除“零就业家庭”现象与开展各类就业援助活动、建立充分就业社区有机结合,确保“出现一户、帮扶一户、稳定一户”。南明区把消除“零就业家庭”与建设精品社区、平安社区、和谐社区相结合,积极探索辖区岗位优势互补,携手共创充分就业社区的路子;乌当区结合实际建立了“零就业家庭”服务承诺制、跟踪服务制、调查回访制;息烽县建立了“零就业家庭”定期通报、检查巡访制度等。四是强化氛围营造。各区(市、县)通过广播电视、电子政务网、办宣传栏黑板报、工作简报、印发宣传资料、依托自办网站、召开座谈会、举办专场招聘会等形式广泛宣传“零就业家庭”就业援助活动开展情况和援助政策,做到了报刊有文、广播有声、电视有影,让全社会都来关心和关注“零就业家庭”就业援助工作。

    二、正视存在问题,进一步增强做好“零就业家庭”就业援助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我市“零就业家庭”就业援助活动开展以来,开局良好,成效明显,今年初国务院联合检查组对我市就业再就业政策落实情况检查时,充分肯定了我市“零就业家庭”就业援助工作。但是,我们也必须清醒的认识到,我市就业再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就业再就业工作任重道远,就业难是群众关心和反映强烈的问题,也是关系全局的重大问题和影响民生的突出问题,特别是就业困难弱势群体,“零就业家庭”显得更为突出,就业援助工作和建立充分就业社区还存在一些差距和不足:一是“零就业家庭”人员大多年龄偏大,文化程度和技能偏低,就业竞争力较弱,技能结构与劳动力市场需求不相适应,有的还存在“等、靠、要”的依赖思想,造成就业难或就业不稳定,极易产生再次失业;二是开发适合“零就业家庭”的就业岗位思路还不宽、办法还不够多;三是各区(市、县)“零就业家庭”就业援助工作推进不平衡;四是“零就业家庭”就业援助的长效机制还需不断完善和落实;五是开展建立充分就业社区工作受客观条件限制,力度不够,推进缓慢,效果不明显。因此,我们要进一步树立忧患意识、公仆意识和务实意识,扎实推进“零就业家庭”就业援助活动,切实把这一民生工程、民心工作坚持不懈地抓实抓好。

    三、加大工作力度,进一步推动“零就业家庭”就业援助活动深入开展

    “零就业家庭”就业援助活动是一项动态的、长期的工作,全市“零就业家庭”就业援助活动要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进一步创新思路、完善措施、加大力度,狠抓落实,继续坚持好、巩固好、推进好全市“零就业家庭”就业援助活动。一是要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和协调指导,全市劳动保障系统要克服自满情绪、松劲情绪和浮躁情绪,自我加压找差距,采取切实有效措施,落实配套政策,加强与部门、企业的沟通联系,掌握用工信息,着力开发适合“零就业家庭”成员的公益性岗位和便民利民岗位。二是要抓好对已就业“零就业家庭”成员的动态管理和跟踪服务工作,防止出现反弹。对新增的“零就业家庭”,要及时发现,及时提供就业援助,做到“发现一户、援助一户、稳定一户”,实现动态“清零”,各区(市、县)要结合本地区实际提出明确的时限要求。三是要进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降低服务门槛,简化操作程序,解决政策落实中的盲点和难点,注重提高“零就业家庭”和就业困难人员的就业质量。通过落实社会保险补贴、鼓励各类用工单位优先安置“零就业家庭”成员就业等配套政策,提高“零就业家庭”就业的稳定性。四是要进一步加强基础管理工作,健全“零就业家庭”调查摸底、申报登记制度,完善就业援助和定期走访、跟踪服务制度,确保服务到位。五是进一步加强督促检查,要继续将“零就业家庭”就业援助工作纳入政府年度主要工作目标考核范围,坚持目标到位、措施到位、落实到位、督查到位。六是要把“零就业家庭”就业援助活动与创建充分就业社区有机结合,加大工作力度,创新工作思路,丰富工作载体,形成长效工作机制。七是要进一步巩固和扩大机关作风教育整顿活动成果,全市劳动保障系统广大干部职工要牢固树立为民服务意识,要带着感情去服务,带着真情去帮扶,带着热情去援助,全面提升开展“零就业家庭”就业援助活动的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

    开展“零就业家庭”就业援助是关注民生、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是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劳动保障事业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内容。全面消除“零就业家庭”现象,不能毕其功于一役。让我们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按照“做表率、走前列”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继续深入开展“零就业家庭”和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援助工作,全面推进创建“充分就业社区”,建立完善促进就业的长效机制,不断开创就业再就业工作新局面,为党的十七大胜利召开、为构建“和谐贵阳”做出新的贡献!

    (一) 强化领导,精心组织

    (二)摸清底数,实行动态管理

    为全面摸清城镇居民就业、参保基本情况,有针对性地做好就业困难对象、“零就业家庭”人员提供就业援助和帮扶,在全省范围内组织开展一次城镇居民家庭就业、社保信息入户采集活动,重点对去年“就业帮扶百日攻坚”主题实践活动中摸排出来的特殊困难人员进行回访,了解其目前的基本生活、就业状况、社会保险缴纳等情况,全面掌握辖区内就业困难人员的基本情况,以确定本次活动的重点援助对象。各级劳动保障部门干部和街道社区劳动保障专管员,深入社区,上门入户,集中开展专项调查摸底活动,再次逐一登记造册,分级建立起“再就业百日帮扶”活动援助对象的数据库,实行动态管理和服务。在调查摸底过程中,各地基本做到了区不漏栋、栋不漏户、户不漏人、人不漏项的要求。为确保摸底的准确性,安庆、黄山、宿州等市劳动保障局领导亲自带队督查调查摸底工作,到社区工作平台检查调查摸底质量情况,具体指导劳动保障专管员开展调查和帮扶等活动。铜陵市为调动基层工作人员的积极性,由街道自筹资金,专项用于信息采集工作人员的补贴。全省共有0.78万人参加了调查摸底活动,确定了3.42万就业困难人员为重点帮扶对象,其中“零就业家庭”0.36万户、涉及成员0.66万人。(四)落实扶持政策,切实开展“两送”活动

    安徽省把“就业岗位送上门”作为“再就业百日帮扶”活动的重要环节,通过清腾购买公益性岗位、鼓励企业吸纳、支持组织起来就业等多种途径,开发并掌握一批适合困难群体就业的岗位。宿州、六安、滁州、铜陵等市通过上门到企业解读政策、发放宣传手册和召开企业管理人员座谈会等多种形式,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鼓励社区内的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积极提供更多的岗位吸纳困难人员。亳州、巢湖、池州、黄山等市通过在社区组织招聘会、个别介绍、送岗位到家等有效形式,使有就业愿望的就业困难人员及时了解岗位信息,帮助他们中的一部分人实现了再就业。安庆市劳动力市场对就业困难人员实行定向帮扶,帮助100名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活动期间,重点帮扶对象中已经有2.14万人通过岗位援助实现了就业再就业。 落实好社会保险补贴,是帮助就业困难对象解决后顾之忧和提高生活水平的重要手段,是做好、做实再就业援助行动的关键举措。各地在调查摸底、确定帮扶对象的过程中,组织了“补贴送到人”活动,着重对社会保险补贴政策落实情况进行了跟踪和检查,了解在公益性岗位就业的困难人员和灵活就业困难人员享受社会保险补贴情况。对已经灵活就业的困难人员,向其讲明讲透享受社保补贴的主要内容、享受标准和办理途径,并主动帮助其申报就业,参加或接续社会保险,落实社会保险补贴。活动期间,新增落实社保补贴3.86万人,其中新增落实公益性岗位人员社保补贴0.32万人,新增灵活就业人员社保补贴3.54万人,为“零就业家庭”中实现就业的成员落实社保补贴0.23万人。

    (五)开展结对帮助,健全帮扶零就业家庭制度

    各地在开展帮扶活动中,把消除零就业家庭作为重要内容,结合实际积极探索建立健全帮扶零就业家庭长效机制。各级劳动保障部门普遍建立结对帮扶制度,包干到人,帮扶到人,责

    任到人,领导干部带头深入就业困难人员和“零就业家庭”,实行“一对一”帮扶。在结对帮扶过程中,根据困难人员的实际情况和要求,分类制定可行的帮扶措施。对符合条件的及时核发《再就业优惠证》;有培训需求的提供免费培训;有就业愿望和就业能力的及时提供岗位援助、实行托底安置;有自谋职业意向的协助办理有关手续;在公益性岗位就业或灵活就业的困难对象,帮其办理社会保险接续等劳动保障事务代理服务,及时给予社会保险补贴。安庆市太湖县开展了“访千人、听反映、问需求、定措施”活动,将县直31个部门与31户“零就业家庭”和就业困难人员结成帮扶对子,进行对接帮扶,在全市率先实现了“零就业家庭”脱零。六安市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对“零就业家庭”就业服务提出了“热情服务零距离、特殊服务零障碍、精品服务零差错、诚信服务零投诉”的要求。活动期间,全省劳动保障系统和街道社区1.07万名干部职工参加了结对帮扶,通过“一对一”的帮扶使近万名困难人员实现了就业再就业。

    学习杨善洲同志的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当前,南湖社区党总支把学习杨善洲同志的先进事迹与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建设学习型党组织、践行“三个一”主题实践活动结合作为目标,深入开展学榜样、做榜样等活动。上周南湖社区党总支组织辖区党员、社区干部40余人观看学习杨善洲同志的先进事迹的电教片,通过学习观看让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第一、学习榜样、爱岗敬业、尽职尽责、鞠躬尽瘁的精神。

    杨善洲同志一生爱国爱党,无私奉献,事迹感人。学习杨善洲同志,就要学习他永葆本色、矢志不移的坚定信念。向杨善洲同志学习,就是要像他那样,树立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的理念,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党的宗旨,始终对党的事业无限忠诚,以坚定的信念展示共产党员的风采。学习杨善洲同志,就要学习他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革命精神。要求我们每位社区干部以杨善洲同志为榜样,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利益观,以更加昂扬的精神状态、更加扎实的工作作风,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第二、恪守信念、清正廉洁、一心为民、忘我工作的精神。

    “始终如一地坚守着共产党员的高尚情操,始终如一地践行了执政为民的根本宗旨”——这是杨善洲老书记最本质的精神所在,学习老书记就要进一步加强党性修养,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努力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不计名利得失,不计荣辱进退,做一名无私奉献、一身正气的好党员。社区的职业注定安于平凡,淡泊名利,讲究职业良心,它的平凡才能创造出不平凡的事迹,如果把平凡而神圣的社区岗位看作个人谋生的手段,那它永远也得不到成功。

    第三、 全心全意、勇于实践、敢于挑战的求是精神。

    在社区岗位上,没有悠闲自在的舒适和安逸,只有默默无闻的奉献,认真负责的工作精神,必须像杨善洲一样,在一行,爱一行,千万不能坐在这儿,这山望着那山高。一个优秀的社区工作者要习惯寂寞,习惯清贫,用坦然的心理面对生活,以豁达的思想憧憬未来,始终把为人民服务当作自己不可推卸的责任,能经常自我反

    思工作中的得与失,使自己真正能从为民服务的高度中去审视自己的行为,领悟为民服务的真谛,这样的社区干部就做到了“淡泊名利、志存高远”。

    做社区工作者,就是要默默无闻、甘于奉献,真心诚意为老百姓解决后顾之忧而努力服务——这是我学习杨善洲事迹的最大心得。社区工作,是一份常做常新、永无止境的工作。一份春华,一份秋实,在为民服务的道路上我付出的是辛勤的汗水和真挚的泪水,但同时我也收获了充实与快乐。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将一如既往用心去服务居民,和谐社区,从我做起。相信今日含苞欲放的花蕾,明日一定能盛开绚丽的花朵。希望在以后的工作中能发扬优点,克服不足,总结经验教训,使社区工作更上一层楼。

    南湖社区 都红

    2011年5月

    就业再就业工作总结

      一、全面完成各项就业再就业目标任务

      (一)从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出发,扎扎实实推进就业再就业工作。

      今年以来城镇新增就业5610人,完成市下达任务的118%;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2500人,完成市下达任务的113.6%,其中4050人员再就业377人,完成市下达任务的125%,登记失业率为3.17%。均超额完成了市政府下达我县的各项任务。在就业再就业工作中,我们主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认真学习中央、省、市、县有关新的再就业优惠政策。

      按照市局统一部署,我们制定了我县就业再就业政策落实工作意见,根据我县的实际情况不断开拓进取,更新思想观念,改进工作作风,更好地为政府服务,为弱势群体服务,为全县人民服务。

      2、认真做好平台建设和创建充分就业社区活动。

      根据省市要求和考核目标,我县16个镇和经济开发区均成立了劳动保障所,城区15个社区成立了劳动保障站。我们积极争取政府支持,为15个社区劳动保障站分别配备了两名劳动保障协理员,并为各劳动保障所又增配了一名工作人员以充实力量,这些人员工资及社会保险费全部纳入财政预算。同时财政出资为各社区劳动保障站配备了电脑、打印机、传真机等办公设施,真正做到了机构、人员、场地、制度、经费、工作六到位,镇劳动保障事务所和社区劳动保障站不断完善工作职能,切实做到下岗职工有人管、有人问。

      3、认真做好政策落实,加大就业扶持和援助力度。

      加大小额担保贷款财政贴息力度,扩大范围,降低门槛,使再就业优惠政策切实落到实处。切实利用国家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吸纳下岗失业人员特别是4050人员实现再就业,按照企业实际招用持《再就业优惠证》职工人数,县财政给于一定的社保补贴。同时对从事个体经营和灵活就业的4050人员给予社保补贴并给予小额贷款贴息。今年以来,共给予4050等就业困难人员补贴社会保险费160万元,发放小额贴息贷款近100万元。我县在资金十分困难的情况下,从财政预算中安排就业再就业资金240万元,全部纳入专户。

      4、继续援助困难群体就业。

      政府加大资金投入,扩大社区岗位开发,援助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援助对象重点是4050人员、享受城市低保人员、就业确有困难的长期失业人员、夫妻双下岗失业人员、单亲家庭下岗失业人员、特困职工家庭有就业能力和再就业愿望人员、有就业能力和就业愿望的残疾人员、零就业家庭的人员。

      (二)保障失业人员基本生活,维护社会稳定。

      1、充分发挥失业保险保障生活、促进就业的功能。

      今年以来,我们共为2638名失业人员发放了失业救济金403万元,保障了他们的基本生活。同时按照失业人员进入失业保障工作程序,对今年新进入失业保险程序的失业人员计 1030人全部给予免费就业与再就业指导培训,使这部分弱势群体了解当前的就业形势,学习求职技能和相关的劳动法规,提高了就业与维权意识。

      2、认真做好失业保险费征缴工作。

      在国有、县属集体企业已基本倒闭的情况下,我们积极主动配合地税部门想方设法,采取措施扩大征缴范围;保持重点、克服难点抓好征缴工作;通过发送通知、上门催收提高工作力度;召开调度会,对重点欠缴企业进行调度。截至目前为止,失业保险参保人数达4.2万人,已征收失业保险费428万元,预计全年可征收失业保险费500万元,全面完成市下达我县的失业保险费征收任务,征收额为历年之最。

      3、积极宣传失业保险方针、政策。

      为了提高失业保险的知名度,增强人们的参保意识,我们以两个条例为依据印制了失业保险宣传材料。通过劳动保障部门相关科室及地税部门征管员广泛发送。同时通过举办失业人员、企业负责人培训班学习有关政策,让参保单位及职工增强了缴费意识,让全社会都了解参加失业保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4、加强失业保险财务管理,严格执行失业保险会计制度。

      会计科目的使用,财务账簿的设置,报表的填制比较规范,做到了客观、真实准确、完整地反映核算期间的会计资料。今年以来,该项工作多次得到了上级业务部门的肯定和好评。

      (三)强化措施,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内转外输。

      xx年末全县在外务工人数达35.3万人,净增2.6万人,其中培训后农村劳动力转移15163人,完成任务的108%;新增农村劳动力有组织输出21675人,完成任务的108%。收入达20.5亿元,农民人均劳务输出收入比去年人均增加105元。

      1、实施镇镇通工程,推进有组织劳务输出。

      我们在去年实施镇镇通工程的基础上,及时对数据库进行更新,确保各项数据的真实性、有效性。

      2、加强南北交流,促进区域优势互补。

      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南北劳动力交流会议精神,我们紧紧抓住与江阴对口交流与合作,积极营造区域互补,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发展格局,实现了互利双赢。

      3、加大宣传力度,鼓励外出人员反乡创业。

      近年来,在做好劳务输出工作的同时,我们还把外出农民返乡创业作为招商引资、发展民营经济的一个重要方面来抓,把返乡创业农民与外商投资同等重视,同等对待,同等服务,为他们创业兴业提供及时、周到、高效的服务。现在全县打工返乡创业人员和经济能人利用资金、技术、信息优势,外引内联,创办塑料制品、木材加工、铸造、餐饮服务、纺织等涉及几十类企业600多家,其中投资额在50万元以上的有200多家,既活跃了当地经济,又吸纳了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转移,也加快了我县农民致富奔小康步伐。

      4、搞好星级劳动保障所创建工作。

      按市劳动保障局要求,在今年全市六个县(市)星级劳动保障所创建工作中,我们从机构建设、场所建设、队伍建设、制度建设等方面入手,认真制定方案,精心组织施工,积极争取资金,做到了领导到位,责任到位,资金到位,实现了镇劳动保障所市场化窗口化,于今年7月份全面完成星级劳动保障所创建工作,其中三星级标准达标率在50%以上。

      5、进一步加强对职业介绍机构的管理。

      全县26个职业介绍中介机构,我们从职业介绍资质,职业介绍行为等方面入手,按照《劳动力市场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规定,来保护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发展和规范劳动力市场,做到了我县职业中介机构健康有序地发展。经各职业中介机构介绍,全年共向县外输出6979人,有5548人实现了就地转移。

      (四)大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和下岗失业人员技能水平。

      1、强化对培训机构的管理。

      今年以来,我们不断加大对培训学校管理力度,扶持培育上规模,规范管理上台阶,并按市场化的需求,实行优胜劣汰。对于培训场地大、师资力量强、设备先进、信誉良好的学校,我们大力扶持;对于教学不规范或就业无保障的学校坚决进行整顿取缔。我们通过在省确立的二十一家培训机构中好中选优,确立了14家扶贫定点培训机构和7家阳光工程定点培训机构,承担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享受政府补贴。对培训机构制定的相关工种(专业)培训大纲和计划,认真审核把关,规范统一教材,指导培训机构认真实施教学,对培训学校的教师进行专门的业务素质培训。要求培训学校定期上报《农村劳动力培训学员录取、结业、就业花名册》等基础台账,培训学校每期学期结束向局培训科申报实践操作和理论知识考核、鉴定。考核合格者颁发《职业资格证书》和《就业培训结业证书》,确保培训质量。

      2、大力推行培训卡制度。

      我们在总结去年做法的基础上,新推出了培训卡制度,通过以卡换券的形式,确保培训券的安全,使农民直接受益。

      3、培训补助向品牌培训和技术含量高的工种倾斜。

      我们大力发展和扶持车工、焊工、缝纫工等专业,贫困劳动力基本实现了免费培训,一般农户学习数控车工补助600元、普通车工补助500元、焊工补助400元。贫困劳动力学习数控车工补助1200元、普通车工补助800元、焊工补助500元。

      4、加大培训券管理使用办法的宣传力度。

      除了通过电视、报纸等宣传外,还印制了1万条份宣传材料,张贴到村组,力求做到家喻户晓;对贫困农户专门安排扶贫队员逐户宣传的统计;各培训机构统一制作宣传培训券制度,补贴标准和收费标准的公示牌,目前已为3760名农村劳动力发放培训券12509张,兑付培训券补助资金86.57万元。

      截至目前已培训农村剩余劳动力11040人,完成市下达任务的92%。培训下岗失业人员4140人,完成市下达任务的92%。创业培训90人,完成市下达任务的95%。预计到年底可全部完成市下达的任务。

      二、存在问题

      1、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就业困难依然存在。

      下岗失业人员普遍年龄偏大、技能偏低,给他们再就业带来了很大困难,即使已经实现再就业的下岗失业人员,也还存在着就业岗位不稳定,劳动报酬偏低甚至低于我县最低工资标准的现象。

      2、失业保险承受能力不强。

      由于企业改制,具备享受失业救济条件的人员数量大幅度增长而失业保险缴费人数减少,同时我县失业保险基金节余少,承受能力弱,远不能满足实际发放的需要。同时我县失业保险费发放仍采用十余年的标准,远远低于规定水平,极大地损害了失业人员的利益。

      3、县内企业用工荒问题日益凸现。

      近年来,由于我县招商引资工作力度的不断加大,县经济开发区内许多企业纷纷投产,用工需求量很大。但从今年以来为南通新福达电子厂(厂址在王集镇)等企业招工情况来看,结果不太令人满意。随着一些新企业不断落户睢宁,用工荒问题还将进一步加大。

      三、xx年工作思路

      xx年,我们将以落实《就业促进法》为契机,认真总结实施积极就业政策的经验,切实把扩大就业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努力开创就业再就业工作新局面。

      (一)对城乡新增长劳动力和经济薄弱村贫困劳动力充分培训。

      对城乡两后新成长劳动力就业前培训基本实现全覆盖,促进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的顺畅连接。根据市场需求和培训对象的特点,不断更新培训内容,改进培训方法,有针对性地开展实用、有效的技能培训,全面提高他们的就业能力。同时积极开展创业培训,对有创业能力的生活困难的下岗失业人员开展创业培训及信息咨询,提高其创业能力。

      在做好自身培训工作的同时,要大力发挥社会力量办学,鼓励兴办民营职业培训机构,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不断扩大培训规模。多渠道、多从次地提供职业技能和创业能力培训。

      (二)努力提高失业保障水平。

      在继续做好失业保险宣传工作的同时,加强与地税部门的衔接,充分利用现有的征缴手段,包括限期征缴、冻结缴费单位银行帐户等措施,确保重点缴费单位定期缴纳失业保险金。对拒不缴纳失业保险费的单位通过法律程序解决问题,对直接负责人实行罚款措施。

      全面推进失业保险扩面工作,对有一定规模、人员相对稳定的企业纳入失业保险覆盖范围,严格按照省市文件,将农村劳动力和城镇劳动力一样纳入失业保障。同时继续为失业人员提供优质服务。积极争取政府支持,将失业金发放标准提高到相对合理水平。

      (三)认真做好就业再就业工作,促进城镇社区和失地农民充分就业。

      继续做好政策宣传,使每个下岗、失业人员都能了解到国家优惠政策,都能够享受到相关优惠政策。大力开发就业岗位,出台一些针对吸纳下岗失业人员的企业的优惠待遇,鼓励企业大量吸纳下岗职工,缓解失业人员就业压力,减轻政府压力。充分利用社区平台抓好社区充分就业创建工作,利用23年时间使创建率达90%以上,大力开发小型加工性企业和各类服务型企业,以大企业带动小企业的模式,来促进失业人员再就业。在鼓励失业人员创业上树立典型,宣传典型;在就业援助上找出亮点,以点带面;调整就业格局,扩大就业范围和再就业渠道,提高就业质量。在工作实践中,要总结和继续运用科学的方法,坚持做到认识到位、政策到位、帮扶到位、服务到位,指导和推动就业再就业工作不断取得新进展。

      对失地农民的就业状况进行普查登记,全面摸清底数,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努力使广大失地农民通过社会援助和自谋职业实现安居乐业。

      (四)做好农村适龄劳动力充分转移。

      大力开展农村有组织劳务输出,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坚持扩大数量与提高质量并重,异地输出与就地转移并举,进一步贯彻政府推动,多方参与,市场运作,规范管理的工作方针,抓出实效。同时积极鼓励外出民工返乡创业,促进农民收入的快速增长。

      (五)加强自身队伍建设,努力提高服务水平。

      我们将组织单位干部职工认真学习就业再就业的有关法律法规,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同时要增强对本职工作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更加积极主动地开展工作,善于探索适合睢宁实际劳动就业工作新思路、新方法,为我县就业再就业工作筑辉煌。

    推荐访问:再就业 工作总结 社区 社区再就业活动信息 就业再就业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