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范文大全
  • 公文写作
  • 工作总结
  • 工作报告
  • 医院总结
  • 合同范文
  • 党团范文
  • 心得体会
  • 讲话稿
  • 安全管理
  • 广播稿
  • 条据书信
  • 优秀作文
  • 口号大全
  • 简历范文
  • 应急预案
  • 经典范文
  • 入党志愿书
  • 感恩演讲
  • 发言稿
  • 工作计划
  • 党建材料
  • 脱贫攻坚
  • 党课下载
  • 民主生活会
  • 不忘初心
  • 主题教育
  • 对照材料
  • 您现在的位置:雨月范文网 > 讲话稿 > 正文

    市长在全市旅游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来源:雨月范文网 时间:2023-06-12 点击:

    同志们:

    这次会议,是市委、市政府在全市旅游产业加速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全省旅游产业发展大会精神,总结成绩、研判形势、明晰思路,安排部署今后一段时期重点任务,奋力推动全市旅游产业向高质量发展迈进。刚才,会议书面传达了全省旅游产业发展大会精神,市旅游局、湟中县等5个部门、地区和企业负责同志分别作了发言。稍后,王晓书记还要作讲话,大家要认真学习领会,切实抓好贯彻落实。

    下面,我先讲四个方面的意见。

    一、强基础做品牌提服务,全市旅游业发展呈现蓬勃向上良好局面

    近年来,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安排部署,围绕打造绿色发展样板城市,建设新时代幸福西宁,坚持把旅游业作为产业和城市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及绿色发展的关键载体,成立旅游旺季服务保障工作指挥部,统一指挥调度,优化空间布局,突出项目带动,举全市之力塑造旅游品牌,“夏都西宁”吸引力和影响力日益提高,全市旅游发展环境日益改善,发展质量明显提升,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国际旅游名城、建设中国西部区域旅游集散中心、建成青藏高原特色旅游服务基地取得突破性进展,为全市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一是坚持量质并举,旅游综合效益不断提升。立足打造青海全域大旅游格局“第一站”,坚持走特色化、差异化、绿色化、高端化发展路子,先后建成a级旅游景区32处、星级饭店91家,全市专业旅行社规模达到343家,培育乡村旅游接待点464个,旅游有效供给和高质量供给实现“双提升”。2017年,全市共接待国内外游客2138.29万人次、增长15.43%,实现旅游收入xx亿元、增长28.17%,均超过全省总量的60%。旅游收入占全市gdp的比重达到19.53%,直接就业人数达8万余人,已成为拉动经济增长、扩大就业和促进群众增收的支柱产业。

    二是突出项目带动,旅游载体服务功能不断夯实。坚持把满足新时代人民群众的旅游美好生活需要作为主攻方向,狠抓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全力推进“畅通西宁”工程,内通外联的旅游交通网络初步形成,建成运营7座旅游集散中心和30处信息咨询中心,索菲特、万达嘉华等星级酒店相继入驻,极大提升了西宁旅游的通达度和服务品质。大力发展中高端旅游新业态,先后投资xx亿元实施青海藏医药文化博物院、新华联旅游综合体、鲁沙尔文化产业园等112个重点旅游项目,旅游供给总量进一步扩大,特别是熊猫馆、冰球馆、海洋馆等一批高层次旅游项目启动建设,将成为西宁高端旅游新“品牌”。打造力盟商业街、唐道637、新千丝路风情街等特色街区,建成中华枸杞养生苑、可可西里工业旅游景区等特色旅游购物场所,拓展了旅游消费新渠道、新空间。

    三是做强特色品牌,西宁城市知名度不断提高。牢牢把握自驾游新兴休闲旅游消费趋势,依托西宁区位优势,发起成立由全国26个城市300家自驾游组织参与的中国西部自驾车旅游联盟,连续两年成功举办自驾游高峰论坛、自驾车联盟年会,持续打造“旅游优先、友好西宁”新形象。两年来共接待自驾游团队近2300个,自驾车100余万台次,自驾游客355万人次。同时,依托青洽会、城洽会等平台,发挥全国文明城市、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和国家森林城市、世界凉爽城市等品牌效应,成功举办绿色发展论坛、夏都国际论坛、绿色金融投资峰会等国际性展会活动,面向世界推广宣传西宁,西宁城市的国际知名度和自驾游品牌影响力明显增强。

    四是推动融合发展,打造乡村旅游发展新模式。围绕“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乡村旅游文化内涵,结合美丽乡村、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乡村风貌提升,打造西纳川休闲农业、窎沟片区农俗文化等10条乡村旅游示范带,边麻沟、乡趣卡阳、汇丰景园等一批特色乡村旅游示范点建成开放,花海观光、民宿体验、户外休闲等旅游业态蓬勃发展,带动更多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致富奔小康。持续推进旅游与农林、教育、文化、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近郊依城、远郊靠景、沿路沿河、城乡互动”的发展格局初具雏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市旅游业还存在一些短板和不足,主要表现在:龙头产品缺乏,缺少知名度高、吸纳力强、带动力大的龙头景区;配套服务相对滞后,旅游集散、住宿餐饮、导游服务等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与游客需求还有较大差距;旅游与相关产业深度融合水平较低,引领作用尚未充分发挥;旅游创意、策划、营销、管理人才短缺等等,需要我们高度重视,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研究解决。

    二、把握新时代新要求,进一步明晰全市旅游业发展定位、目标和方向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群众生活水平的提升,旅游在发展趋势、发展理念、发展路径等诸多方面都呈现出新的变化,我们必须深刻认识、把握规律,积极顺应并引领发展的潮流。今后一段时期,全市旅游工作的整体思路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忠实践行“两个绝对”,深入实施“五四战略”,坚持党对旅游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认真贯彻落实全省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和省委王建军书记讲话精神,扎实推进“一个方向、两个定位、‘五三布局’、十一大关系”的青海旅游发展新思路新理念,围绕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国际旅游名城、建设中国西部区域旅游集散中心、建成青藏高原特色旅游服务基地的发展定位,把旅游业作为打造绿色发展样板城市,建设新时代幸福西宁的重要内容,大力发展全域、全季、全时旅游,奋力推进西宁旅游产业向高质量发展迈进。

    发展目标是:准确把握西宁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支点地位,加快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独具城市风格、自然生态、历史人文、清凉避暑、民俗文化、精细服务特色的国际旅游名城。充分发挥西宁中国西部和青藏高原重要门户作用,打造丝路游的始发地、高原游的集散地,努力建设中国西部区域旅游集散中心。依托西宁区域地位和服务要素齐全等优势,打造配套设施完善、行业要素齐全、服务优质全面、环境优美舒适的青藏高原特色旅游服务基地。力争到2020年,全市旅游接待人数3000万人次以上,旅游总收入xx亿元以上,国内过夜游客平均逗留天数4.5天以上,国内旅游人均消费1300元以上,不断提高旅游对经济和就业的综合贡献水平。自驾游营地达到20个,建设旅游集散中心10处以上,旅游公厕100座,建成具有较强吸引力的特色街区10处,建成乡村旅游示范带10个。

    要依托西宁独有的高原资源、文化底蕴、民族特色优势,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着力在三个方面创出特色,走在全省前列。一是全域游树标杆。从全省战略层面找准位置、扛起责任,推动旅游资源由同质化竞争向高质量发展转变,旅游产品由传统观光游览向商务会展休闲康养并重转变,从片面强调景点打造向提升区域旅游整体品质转变,实现旅游地域的全覆盖和产品的多样化,满足不同游客的个性化需求,争做全省推动新时代旅游高质量发展的排头兵。二是自驾游强引领。持续打造“西部自驾车旅游联盟”品牌,延伸和拓展“大美青海”“唐蕃古道”等特色自驾游产品,加快推进中国丝路自驾车营地为主的自驾车服务基地建设,形成以规模自驾车营地为中心,重点服务丝路沿线、青藏高原自驾车旅游者的复合性功能综合旅游区,着力打造丝绸之路最具国际影响力的自驾游始发地和目的地。三是乡村游作示范。把发展乡村旅游与乡村振兴、精准脱贫结合起来,完善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大力开发乡村旅游产品。引导各地借鉴经验,依托特色错位发展,深入推进旅游名镇和传统村落保护建设,让游客体验不同的乡村风情。大力实施旅游富民工程,通过旅游创业、旅游经营、旅游服务、资产收益等方式,促进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脱贫致富。

    三、依托优势抓全域,以更高标准更高要求推动全市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全市上下要深入分析我市旅游产业发展的现状和优势,深刻认识旅游产业在经济发展、产业转型升级、扩大对外开放、助推脱贫攻坚等方面的重要作用,紧紧抓住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及推进兰西城市群建设等重大战略机遇,依托全省丰富的人文自然旅游资源,把旅游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以“全域旅游”为抓手,以产业深度融合为支撑,在大众游上挖潜力、高端游上树品牌,把旅游业打造成现代服务业的龙头产业。

    (一)把握新方向,加速构建全域旅游新格局。创新体制机制,大力发展全域全季全时旅游,做好点线面的文章,以点连线带面推进旅游业提档升级。全领域规划,强化现有全市旅游业发展领导小组职能,推进全市旅游规划、产业升级、基础设施、资源整合的市级统筹,把城市作为最好的旅游产品、最美的旅游目的地来规划建设,把全市各个景点、城镇街区和特色乡村作为一个功能完整的目的地来规划建设,让全域全季旅游新理念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多产业联动,在大力发展“吃住行游购娱”传统旅游要素的基础上,加快向“商养学闲情奇”新业态迈进,促进旅游业与文化创意、生态农业、特色工业、关联服务业融合发展,为旅游业发展拓展新空间。全方位服务,主动适应大众旅游时代消费需要,精准对接省内大众游和省外高端游两个重点客源消费需求,持续完善旅游基础设施,提升酒店住宿、餐饮服务、购物消费档次,提供更加人性化服务。

    (二)锚定新目标,争当新时代建设旅游名省排头兵。围绕“持续打造大美青海,努力建设旅游名省”的全省旅游发展目标,倾力打造青海全域大旅游格局“第一站”。精心打造精品旅游线路,注重资源整合,合理规划旅游线路,把雪域高原、黄金旅游区、丝路沿线的景点“串连成珠”,积极打造西宁—乌鲁木齐—伊斯坦布尔、西宁—迪拜等一批精品旅游线路,重点推出丝路探访、“第三极”探秘等特色旅游产品,促进西宁旅游与国际接轨、联动发展,打造成丝路游的始发地、高原游的集散地。打造精品景区,持续提升鲁沙尔大景区品质内涵,建成王牌民族文化旅游区;加快丹噶尔古城二期建设,把握好历史与现代的契合点、外旧与内新的融合度,打造临羌古城、唐蕃商都、茶马互市、盛景再现的特色古镇;依托藏医药文化博物馆、昆仑玉文化博物馆,创建青海博物馆群5a级景区。发展高端旅游,依托青藏高原雄奇险峻特色资源,开展科考探险游、高原养生游、摄影采风游、文化体验游、户外运动游等高端特色游。拓展商务旅游新业态,加强与丝路沿线城市合作交流,提升丝绸之路沿线城市合作峰会、绿色发展论坛办会规格,打造中西亚国家在华采购中心、中国企业走向丝路沿线国家的前进基地。推进全域旅游示范区和产业改革创新区创建,借鉴省内外全域旅游先进地区经验,扎实推进西宁市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和大通县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着力推进“湟中鲁沙尔”“博物馆群”“大通—互助”三个旅游产业改革创新区建设。

    (三)抢抓新机遇,推进旅游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把握和处理好旅游与生态、文化等若干关系,突出特色、推动创新,全面促进旅游与相关产业深度融合。推进工旅融合,依托园区产业优势和工业资源,重点推进旅游与光伏锂电、汽车装备制造、生物医药、食品加工等特色工业融合,打造集参观游览、体验研学等为一体的工业旅游景区。推进文旅融合,注重从历史文化底蕴、地域文化特色、民族民俗风情等方面提高旅游、文化、产品融合度,突出和彰显旅游产品的文化元素、文化内涵,重点打造丹噶尔民俗文化、日月山历史文化、大通花儿文化等文旅融合型旅游产品;积极打造符合西宁城市特质的文化演艺产品和场所,举办以避暑休闲、自驾骑行赛事等为主题的特色文化旅游节庆活动。完善提升唐道637、新千丝路风情街等特色街区旅游服务功能,举办青海地方特色小吃大赛暨西宁美食节,打造青海地方特色美食街区。推进商旅融合,推进陈家滩文化旅游产业园、城南文化产业集聚区、青海高原文化创意产业园等重点园区建设,培育扶持一批旅游商品研发、生产、销售企业,在唐卡、堆绣、藏毯等领域包装推出旅游购物特色精品,将西宁打造成为全省乃至西部主要的旅游商品集散和研发中心。着力开发冬春旅游产品,优化青藏高原冰雪大世界、康乐滑雪场等冰雪项目品质和服务,积极举办冰雪旅游活动及赛事。加快上新庄温泉开发、城南温泉项目建设,打造西宁周边冬季冰雪及温泉休闲度假区。提升丹噶尔民俗旅游节、大通及城北果蔬采摘节等活动知名度和影响力,推进旅游全季均衡发展。

    (四)培育新业态,不断扩大自驾车旅游品牌影响力。着眼打造西部自驾游品牌目标,以中国西部自驾车旅游联盟为龙头,推动旅游业由低端观光向高端体验升级。善于谋势借势造势,在丝绸之路经济带、西部地区和青藏高原等大空间大范围内,以国际视野结合本土优势谋划西宁旅游业发展大格局。依托学界、业界、自驾相关产业、金融、自媒体等智力资源和优势,联合途牛网、携程网、318自驾营地等知名品牌,深化旅游产业链合作,加强政策扶持,完善自驾游全过程网络化服务,构建出入境快捷通道,开发面向中西亚的特色自驾游产品,推出唐蕃古道、丝绸之路精品自驾线路。引领和满足市场多元化需求,加快推进汽车租赁、自驾营地、餐饮住宿等自驾游服务体系建设,实现“落地自驾,异地还车,全程服务”。依托国道227、109线及省道101线,完善和提升沿线旅游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重点打造3条生态旅游观光风景道,形成串联景区、特色多样的自驾车旅游线路产品,努力建成广大自驾游爱好者、组织者高原神秘之旅、丝绸之路缅古之行和“一带一路”异域风情游加加油、歇歇脚、供补给、再出发的休整地、大本营。

    (五)开辟新途径,加快推进乡村旅游示范带建设。坚持以游兴村、以游强镇、以游富民,做好续建项目跟进、乡村旅游产品深度研发,持续巩固提升已建成的西纳川、日月山、景阳、窎沟4条乡村旅游示范带,强化游客中心、标识系统、安全救援等公共服务配套,完善餐饮、住宿、购物、娱乐等配套设施,建成环境优美、设施完善、服务规范的乡村旅游精品示范带。今年高起点、高标准推进湟中小南川、拉脊山、鲁沙尔,大通东峡、塔尔和环西宁城郊6条乡村旅游示范带建设,突出“一带一品、一地一景、一村一貌、一户一韵”特色,增强休闲度假功能,实施乡村风貌提升、精品民宿、创客基地建设,积极开发农耕体验、民俗节庆、传统技艺等互动型、参与型旅游产品,积极培育开发绿色农牧产品和特色手工艺品,持续推进“后备箱”工程,延伸旅游消费链条。不断加强医药康养、体育健身、科普教育等产业同乡村旅游的有机融合,全力打造产业融合推进、业态互补互促的乡村旅游示范带。

    (六)谋划新思路,全面提升旅游公共服务水平。加快建设满足大众旅游时代人民群众消费需求、与国际接轨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着力解决旅游公共服务不充分、不均衡问题。推动城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强化承东启西、连接南北枢纽地位,完善互联互通设施,加密开通与丝路沿线国家、全国重点省会城市航班,加快主干线道路建设,着力打通“进藏达疆通川到滇”大通道,构建内通外联的旅游交通网络。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布局,协调推进g6高速北移等“三环七射”高速公路网建设,全面完成“畅通西宁”三年行动计划,打造“畅通西宁”绿色交通升级版;实施“四好农村路”三年攻坚行动,改造升级县乡道路、连村道路,构建方便快捷的城乡路网体系。推进旅游重大项目建设,以建设西部区域旅游集散中心为目标,以标准化建设为抓手,推进西堡生态森林公园和园博园等重大生态项目,加快南川文化旅游商贸会展聚集区建设,高标准建设会展中心、市民中心等设施,打造西部国际展示平台。实施新华联国际旅游城等项目,重点推进海洋馆、熊猫馆、冰球馆等项目建设。深入推进“厕所革命”,围绕全域旅游发展,加快交通沿线、乡村旅游示范带、景区、城市公园等重要旅游活动场所厕所建设,优化布局,强化管理,全面完成三年改造提升100座旅游厕所目标。强化环境建设,全面推广旅行社服务质量等级、绿色饭店、金牌餐馆等评定标准,抓好城市街景、标识标牌、餐饮单位等整治工作。扎实开展“放心厨房”创建,推动餐饮卫生状况分类定级挂牌公示全覆盖,营造放心舒心的消费环境。巩固旅游标准化建设成果。进一步探索和完善旅游标准化工作责任制,努力实现旅游标准化工作由突击性管理向经常性管理、由制约性管理向服务性管理、由经验性管理向制度性管理的转变。

    四、统筹协调形成合力,着力构建完善高效的旅游保障体系

    (一)完善机制措施,构建更加安全有序的旅游服务保障。完善旅游旺季服务保障机制,主动适应全域旅游发展新要求,不断强化旅游旺季保障指挥部统筹指挥作用,建立完善多部门联动的执法管理督查机制。持续开展“清凉夏都,友好交警”活动,坚持旅游车辆、外地车辆优先。加大旅游市场秩序整治,集中打击强迫或变相强迫消费、利用互联网和户外俱乐部非法经营旅行社业务等违法行为,持续整治“黑车”“黑社”“黑导”“黑店”,抓好窗口单位、出租车、导游队伍管理和服务提升,营造安心舒心放心的旅游环境。切实保障旅游安全,坚持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全面落实县区属地责任和职能部门监管责任,督促旅游企业全面落实主体责任,严防涉旅安全事故发生。

    (二)强化政策支持,营造旅游业高质量发展良好环境。建立健全全域旅游发展激励机制,加大对旅游业发展财政资金支持力度,建立全域旅游发展资金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加大重大旅游项目、重点旅游人才、重大课题研究等领域的支持力度。引导和支持西宁文化旅游投资公司通过合资合作、兼并重组等方式,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统筹全市旅游市场开拓和资源开发,为做大做强文化旅游产业提供平台。提供全域旅游发展用地保障,加大乡村旅游扶贫、自驾车营地、旅游厕所、旅游咨询服务、康养项目用地保障力度。引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发展乡村旅游。加强全域旅游发展人才支撑,积极引进旅游规划、旅游电子商务、旅游商品设计、旅游策划及营销等人才,建立西宁全域绿色旅游发展专家咨询库和专家咨询制度。加强与国内外知名旅游管理企业合作,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西宁旅游管理人才团队。

    (三)强化市场营销,全面提升“中国夏都”品牌影响力。不断丰富“夏都西宁”旅游品牌内涵,策划推出符合城市特质、创意独特新颖、具有时代气息的旅游宣传品,进一步升华西宁旅游形象定位和标识符号。深化区域合作,巩固原有客源市场,开辟新兴客源市场,以“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南京—西宁对口协作、友好城市互动交流等为载体,做好与丝绸之路沿线地区和城市间联动,不断拓展丝路沿线国家、高铁沿线城市等新兴客源地市场。抓好“智慧旅游”建设,将“互联网+”充分融入旅游产品、服务、营销、运营等各个环节,加快建设西宁旅游云服务平台,开发应用智慧旅游新产品,提升旅游在线服务和网上支付等信息化水平,强化线上线下联动,为游客提供更加人性化、差异化的旅游体验。深化与途牛网等知名网络平台的合作,精品包装推介西宁旅游资源、旅游线路和旅游产品,不断提升西宁旅游的知名度和吸引力。开展全域旅游宣传教育,强化广大群众的旅游参与意识、旅游形象意识和旅游责任意识,积极宣传全域旅游工作的新举措、新进展、新成效,实现“人人都是形象大使,处处都是旅游环境”,营造合力推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良好社会氛围。

    同志们,发展壮大旅游业,是推进产业和城市转型升级,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发力点和突破口。全市上下要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按照全省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和全市旅游工作推进会的安排部署,进一步解放思想,抢抓机遇,主动作为,创新发展,奋力推进西宁旅游业向高质量发展迈进,为打造绿色发展样板城市,建设新时代幸福西宁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推荐访问:工作会议上 市长 讲话 旅游 在全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