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范文大全
  • 公文写作
  • 工作总结
  • 工作报告
  • 医院总结
  • 合同范文
  • 党团范文
  • 心得体会
  • 讲话稿
  • 安全管理
  • 广播稿
  • 条据书信
  • 优秀作文
  • 口号大全
  • 简历范文
  • 应急预案
  • 经典范文
  • 入党志愿书
  • 感恩演讲
  • 发言稿
  • 工作计划
  • 党建材料
  • 脱贫攻坚
  • 党课下载
  • 民主生活会
  • 不忘初心
  • 主题教育
  • 对照材料
  • 您现在的位置:雨月范文网 > 广播稿 > 正文

    [读书心得体会:读"清史"有感]读什么有感心得体会

    来源:雨月范文网 时间:2020-03-10 点击:

    读书心得体会:读"清史"有感

      “我换了一个台,又换了一个台,却始终逃不出清代”,歌手郑钧在《怪现象》中,唱出了近年《雍正王朝》、《康熙大帝》、《戏说乾隆》、《还珠格格》、《铁齿铜牙纪晓岚》、《孝庄秘史》等“清宫戏”充斥荧屏的局面。清朝是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殷鉴不远,在夏后氏之世”。要认识中国的国情,许多问题追本溯源,都与清代的社会存在和历史有关。我们现在面临的许多重大问题,如经济建设、政治改革、文化发展、外交、人口、宗教、边疆、生态、城市化、地区发展不平衡等问题,都要追溯到清代才能了解根由。笔者对清史的兴趣,则想了解清朝泱泱大国,究竟是什么原因致使其迅速没落衰败。谈“清史”这样的大题目,笔者只能管中窥豹,谈谈自己感受最深的部分。
      
      清朝的发祥地在辽宁。明朝万历初年,努尔哈赤统一东北各地女真,一六一六年在辽宁新宾建立“大金”(史称“后金”)政权,一六二二年占领了除辽河以西地区以外的全部东北地区,并建都沈阳。一六二六年努尔哈赤兵败宁远(兴城),随后去世,由其子皇太极继位,一六三六年改国号为“大清”,自称皇帝,改族称为“满洲”。一六四四年春天,李自成兵进北京,明朝崇祯皇帝上吊自杀。皇太极病逝沈阳,其六岁之子福临即位,摄政王多尔衮执政,率八旗兵南下,在山海关大败李自成,攻入北京。从一六四四年起到一九一一年,清朝成为中国历史上统治时间最长的朝代,也是中国历史上经历时代变迁最激烈、世界地位由强盛走向衰落的朝代。从一六四四年到一八四〇年近两百年的时间,清王朝经历了战争、恢复、发展、繁荣、鼎盛和中衰的过程。顺治十八年和康熙前二十二年经历了战争和动荡:抗清斗争、平定三藩之乱、统一台湾,最后控制了全国。这是清朝建立和政权稳定的时期。从康熙二十二年开始,和平建设成为社会的主流,这是康雍乾盛世的起点。从此开始,中经雍正十三年到乾隆六十年,历时一百一十多年。那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太平盛世。嘉庆二十五年和道光前二十年,清朝进入中衰时期,各种矛盾:阶级的和民族的;
    国内的和国外的;
    边疆的和内地的;
    政治的和经济的,都不同程度地表现出来,有些开始尖锐和激化。乾隆三十九年(一七七四)山东王伦起义最早发生,然后是嘉庆元年(一七九六)川楚陕白莲教大起义,随后其他局部的起义和造反几乎在全国各地此起彼伏。外国势力在中国的周边加大了侵略扩张的强度和速度。一八四〇年,来自于海上的威胁终于成为现实。清王朝反击英吉利侵略的战争失败,《中英南京条约》中清朝不得不接受割地、通商、赔款的现实。从此以后清朝的历史,是中国人民的灾难史、伤心史。晚清七十年,中国社会演变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一九一一年辛亥革命发生,清王朝被推翻,帝制时代成为历史。

      清朝著名学者于右任先生在清末的《民立报》上发表了《亡国三恶因》,文章虽然只有百余字,却深刻地剖析了清朝灭亡的原因。“民穷财尽,社会破产,国家破产。国有金,吝不与人,为他人藏。此其一。善不能举,恶不能退,利不能兴,害不能除。化善而作贪,使学而为盗。此其二。宫中、府中、梦中,此哭中、彼笑中,外人窥伺中、霄小拨弄中,国际侦探金钱运动中,一举一动,一黜一陟,堕其术中。此其三。”这篇文章发表后不到一年,貌似强大无比,繁荣昌盛的清王朝就轰然倒下了。温家宝总理在新加坡国立大学演讲《只有开放兼容,国家才能富强》时也谈到,中国当时的统治者对这一历史性大变革(笔者注:近代资产阶级革命和产业革命)却茫然无知,仍沉迷于盲目自大之中,视西方科学技术为“奇技淫巧”。“康乾盛世”之后的100多年,中国的发展大大落后了,国际地位急剧衰落,沦为半殖民地,备受外强欺侮。

      或许我们觉得历史太沉重了。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辉煌的朝代之一,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屈辱的朝代之一。60年代初毛泽东主席说过,对于中国,满族的到来是阔姑娘下嫁;
    我们现在吃的是乾隆的饭。这是从国家现有疆域出发的认识,感到清朝有奠定国家版图之功。清朝,中国对边疆的管理达到了历史上的最高水平。康熙帝成功地击败了沙皇俄国在中国黑龙江地区的侵略活动,成功地抑制了荷兰、英国等对中国沿海岛屿的图谋。中国第一次在国际关系中以法律条约形式与俄罗斯固定了中俄东段和北段边界。对边疆的叛乱活动,用兵一个多世纪。实施行之有效的“一国多制”的统治政策:在西藏采取驻藏大臣制和金瓶掣签制;
    在新疆采取将军制与伯克制度;
    在云南、贵州采取流官和改土归流制度;
    在内外蒙古采取黄教及盟旗制度;
    在东北采取三大将军制度等,以多种制度因地制宜实施了有效的统治。清朝的边疆治理许多政策,直到今天仍然是我国边疆管理可以借鉴的重要经验。

      此外,清朝的许多制度仍然可以给我们以启示,如惩贪治赇、治吏养廉的管理方法;
    官员的考核(四格八法)、回避、致仕制度;
    对整个官僚系统的监察与弹劾制度等。当然,清朝的皇帝,都是“事无小大皆决于上”的。有些经济制度在今天也有进步意义:黄河的治理;
    南粮北调;
    运河的管理和使用;
    水利设施的修建与管理;
    农牧副渔的协调发展、“盛世滋丁,永不加赋”等等。当然,传统政治制度中的许多东西都已经是历史的陈迹。在乾隆和嘉庆间形成的乾嘉学派,更是将中国古代文化的研究推向了极至。从康熙帝开始,编纂了数十部堪称是创纪录的大书,如《康熙字典》、《古今图书集成》、《明史》、《续文献通考》、《续通典》、《续通志》、《皇朝文献通考》、《皇朝通典》、《皇朝通志》、《四库全书》等等。当然,清王朝对文化实施专制政策,也造成了文化的重大损失。

      特别是从鸦片战争之后,清朝陆续推进了改革。首先是自觉的洋务运动,然后是光绪皇帝维新运动,再次是慈禧太后的宪政改革。慈禧太后的最后几年,确定了要搞君主立宪制,只是时间安排在六年以后。而到了宣统皇帝时,依旧是把立宪时间再往后面拖,直到丢了爱新觉罗氏的江山。在英国公使马戛尔尼带领庞大的通商船队来到中国,希望与清朝进行友好往来时,乾隆皇帝拒绝开放,“天朝物产丰富,无所不有,原不借外夷货物互通有无,特因天朝所产茶叶、磁器、丝筋,为西洋各国及尔国必需之物,是以加恩体恤……”,清朝统治者对世界大势的新变化毫无认识,使中国失去了转轨并与西方对接的历史机遇。

      以古为鉴,可知兴替。“久道化成,风移俗易,天下合乐,克致太平。其雍熙景象,使后世想望流连。”世界潮流,浩浩荡荡。民族复兴大业,吾辈当共思之,并为之奋斗。

     

    推荐访问:清史 心得体会 有感 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