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范文大全
  • 公文写作
  • 工作总结
  • 工作报告
  • 医院总结
  • 合同范文
  • 党团范文
  • 心得体会
  • 讲话稿
  • 安全管理
  • 广播稿
  • 条据书信
  • 优秀作文
  • 口号大全
  • 简历范文
  • 应急预案
  • 经典范文
  • 入党志愿书
  • 感恩演讲
  • 发言稿
  • 工作计划
  • 党建材料
  • 脱贫攻坚
  • 党课下载
  • 民主生活会
  • 不忘初心
  • 主题教育
  • 对照材料
  • 您现在的位置:雨月范文网 > 工作总结 > 正文

    傅佩荣向孔子问道 傅佩荣

    来源:雨月范文网 时间:2019-09-23 点击:
    傅佩荣向老子问道笔记

    傅佩荣《向老子问道》

    一个人内在的空虚与茫然,主要原因是忘记与自己的灵魂互动,使生命碎裂而无法整合。

    ——傅佩荣

    学哲学、读经典、悟人生

    离开人生,哲学是空洞的,它没有内容;离开哲学,人生是盲目的,找不到方向,不知道该往哪里走。 哲学与人生配合起来,用很扼要地方式把人生做一个总结式的说明,然后对于自己未来才会有一些的参考价值。

    哲学是人生的经济学,你学会了哲学人生就会变得很有效率,不会花时间在那些细微末节的烦恼上,知道自己要什么,不要什么,这样的人生比较清爽,也是比较让人家羡慕的。

    入门须正,境界须高。

    开卷有益,做一个专通雅的人。30岁之前要读儒家,40岁之后读道家,50岁左右读《易经》。因为30岁以前你要投入社会,准备成家立业,一定要非常积极地面对人生,当然要学儒家。从40岁开始一定要学道家,因为到那个时候你已经对人间冷暖、人性善恶有了更全面的认识,应该用道家的智慧将人生看成一个整体,要逍遥一些。50岁左右则要读《易经》,学会把握生命的全局,提升生命的境界。

    主题一、面对天下大乱

    第一讲:虚无主义的危机

    第二讲:与儒家的三点差异

    第三讲:从认知提升到智慧

    主题二、“道”的深刻含义

    第四讲:“道”是什么?

    第五讲:“道”与“德”的配合

    第六讲:从“道”来看万物

    主题三、圣人无心而为

    第七讲:圣人的定位

    第八讲:圣人的表现

    第九讲:圣人的榜样

    主题四、三宝足以安身

    第十讲慈:慈爱对待人与物

    第十一讲俭:节俭珍惜万物

    第十二讲:不敢为天下先

    老子之道

    1、道是“始”,是万事万物本源;是自然、自在的存在,是那种无法描述,却可推动世界万物运转的混沌力量。

    2、道是“常”,是万物变化多端背后的“不变”。是规律,是所有的存在都必须依从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3、道是“无”,人的肉眼虽无法企及,但却真实的存在,是万事万物的灵魂。

    4、道是“一”,世间的一切存在的本质,始终如一,区别只在现象。

    万变幻象之本

    老子的道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道之质,即化生为万物的原物质。

    二是道之性,即这原物质化生的万物演化时所遵循的基本法则。

    老子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独立不改,周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

    无为无不为

    ”老子说“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道”营造了宜于万物生长的环境,万物顺应环境而形成的天性自然生长,“道”从不去干涉它束缚它,不替万物做主宰,“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这可谓是“无不为”。 虽然无为,可万物皆依赖她,故而万物之为皆为道之为。一切道的表象,皆因道之力量而存在! 道之处下守拙,不彰显。但是,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婵然而善谋。

    无为的三个要义

    1、无为而不敢为

    老子的无为并未不作为之意,更非一种无政府主义,而是要去掉人为的自作聪明,去掉各种不良欲望,是无“自己的为”,是依据规律去作为。所以,在想要达到“无为”的过程中,已经包含了“有为”的成分了。

    “不敢为”即是不敢强以人为而伤自然人性与天道,但也不是放任而以随波逐流的方式来服膺于自然;是人文化的自然,而非原始的自然。

    2、无为而无以为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老子于此提倡的是“大仁”、“大爱”,而非“私仁与偏仁”、“私爱与偏爱”。老子对于现实社会的真诚关爱,透过一种符合自然之道的无为方式,来展现他的“有为”、“有私”。

    领导者应处理好三对关系:“管向”与“管事”的关系,“管总”与“管分”的关系、“管帅”以及“管兵”的关系。

    3、无为而无不为

    老子的无为,是克制住自己的欲望,顺应自然而行,减少一切人为的一己私欲,服从于客观大道,因此又是功夫、境界。

    “是以为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他重视“为”的功夫,是“辅万物之自然”的不敢为,是“生而不有,为而不恃”的无以为,最后,藉此以完成其“无不为”的境界。因此,“无为”更是老子的一种谋略,其目的则在达成最低代价的有为。

    上善若水”语出《老子》第八章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他重视“为”的功夫,是“辅万物之自然”的不敢为,是“生而不有,为而不恃”的无以为,最后,藉此以完成其“无不为”的境界。因此,“无为”更是老子的一种谋略,其目的则在达成最低代价的有为。

    负阴抱阳

    老子说“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也就是说,阴阳是统一于事物内的两方面。冲气,就是对万物重要的调控作用。

    和,是阴阳消长平衡的结果。“冲气为和”,就是“高者仰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使之在新的层次上达到新的和谐。所以,不论是整个自然界或是细微的具体事物,都是运用着这条自然规律在这种动荡中维系着自身的平衡。而这种动荡调节的过程,也即是“反者道之动”。

    第一讲:面对天下大乱

    ? 哲学是对人生经验做全面的反省。 yīng

    ? 老子的著作《道德经》:第一章到第三十七章称作道经;第三十八章到第八十一章称作德经。

    ? 儒家用两个字描述“真诚”,道家用两个字描述“真实”。

    ? 人活下去有两个要求:1.仁爱;2.正义。

    ? 文学分三个层次:底层(器物层次);中间(制度层次);最上面(理念层次),国学处在理念的层次。

    ? 理念:怎样的人生才是合理的;什么样的观念才是正确的。

    ? 老子:强行者有志——勉强自己去走路的就是有志向,人生的理想不能离开勉强自己。 ? 老子:甚爱必大费——过度爱一样东西花费就很大。

    ? 两种虚无主义:1.在价值上认为没有真假、没有善恶、没有是非、没有美丑—价值上的虚无主义;2.存在上的虚无主义—生和死没有差别,死后一了百了什么都没有的。

    ? 五福临门:五福包括1.寿—长寿;2.富—有钱;3.康宁—健康平安; 4.攸好德—所爱好的是德行;5.考终命—安享天年。

    ? 生命只是一种偶然。

    ? 儒家:肯定传统、重视教育、关怀社会。

    ? 儒家看到的是人类世界的问题;老子看到整个存在的问题,包括自然界。

    ? 老子—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道可以用言语来说的,就不是永恒的道;名称可以用名称来说明的,就不是恒久的名称)

    ? 没有名称不是不存在,而是相对于你而言等于不存在。

    ?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 学道学会:第一:整体;第二:永恒—从整体看就没有得与失,

    研究国学:三十岁最好念儒家,四十岁最好念道家,五十岁最好学易经。

    第二讲:与儒家的三点差异

    ? 儒家以人为中心,孔子代表的话:人能弘(弘扬)道(人生的理想),非道弘人。——肯定人的价值,重视社会性。讲的最高境界是天人合德(德行修养,向善)。

    ? 道家以道为中心,重视自然性,讲的最高境界是与道冥合(了解完整体之后我是其中的一个局部)。

    ? 人的生命的特色在于他可以理解,理解使人的生命和万物区分开来。

    ? 庄子表述道家——以道观之,物无贵贱。

    ? 道是大自然的根源,是整体。

    ? 老子用道代替天,强调宇宙性。

    ? 天人合一源于庄子。

    ? 密契主义的特点:1.不可说,也说不清楚;2.暂现性—短暂出现;3.被动性,不能被操纵;4.一种生命力的再现。——感觉生活有无限的力量。

    ? 因为了解,而不受控制。

    第三讲:从认知提升到智慧

    ? 老子的道德经有三个阶段:1.把知当作区分;2. 把知当作灾难;3.把知当作启明。

    ? 反省的门槛:你跨过去之后就可以反省到自己,自己意识到自己(我的意识的出现) ? 老子: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猎令人心狂——五种颜色让人眼睛都快看瞎了,五种声音让我耳朵都快聋了,五种不同菜的味道让嘴巴吃到最后都

    快要麻痹了,骑马打猎让人心发狂。五代表多。

    ? 让自己生活单纯,可以保持心思不受干扰。

    ? 老子:天下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天下人都知道这样叫做善了,不善就出来了。 ? 老子: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推崇谁是杰出的人才,老百姓就不会争;不要去珍惜那些难得的东西,老百姓就不会当强盗。

    ? 老子:知足不辱,知止不殆,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知道满足就不会受到侮辱,知道停止就不会有危险,最大的灾祸就是不知足。

    ? 老子希望百姓无知无欲——无知(特别执着于名声),无欲就是不要执着于什么欲望。 ? 老子:知其雄,守其雌;知其荣,守其辱——我知道怎么样站在台面上的,但是我自己要隐藏在底下;我知道什么是光荣荣耀,但是我隐藏在屈辱里面(知其白—显现出来的,守其黑)。

    ? 老子:将欲取之,必先予之。——你要拿一样东西就要先给人家。

    ? 要活到平安快乐,就要懂得避难。

    ? 老子: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福底下藏着祸,祸旁边靠着幸福(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 老子看问题从正反两面看,具有整体观。

    ? 闭上肉眼,才会张开心眼。了解一个人,不能只看表面;要了解一个状况,不能只看表面。

    ? 启明

    ? 老子:知常(永恒)曰明——能了解永恒的、平常的、经常的东西叫做明

    ? 老子:见小曰明——能看见小地方,那才是真的清楚了,觉悟了。

    ? 老子:自知者明——了解自己叫做明。了解别人叫做智。

    ? 英国作家王尔德:人生只有两种悲剧,第一种是得不到我所要的,第二种是得到我所要的。(得到之后才知道不是自己想要的)

    ? 浮士德:我要的是我要帮助别人——老子:能够付出才代表自己拥有

    ? 老子:自知者明和不自见故明——两句意思一样,不要自己以为自己看的都是对的 ? 道家怎样使自己明:1.虚—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肚子尽量吃饱,但内心最好单纯美好;意愿志向(欲)不要太强,但是我的筋骨要强壮);2.静——心静才会看得透彻。

    ? 庄子:虚室生白——空虚的房间会显示亮光。

    ? 道家的思想:道就是让自己的内心常常感觉到跟道在一起,就是你没有什么欠缺的。 ? 孟子: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其诚,乐莫大焉——万物在我这里都我已经很满意了,我不用去得到它,反省自己发现自己真诚,那快乐是无法比拟的。

    ? 道家喜欢将道比喻为光明,光明代表智慧的觉悟。

    ? 老子:和其光,同其尘——缓和你的光芒,要能够混同尘垢。(了解外界的环境,尊重其他人的情况)

    ? 老子:善人是不善人的老师,不善人是善人的镜子。

    ? 任何事情的发生只要相关的都一定有某种程度的责任。

    ? 老子:上善若水——最高的善就像水一样。

    第四讲:道是什么?

    ? 《道德经》中与道有关的部分有六章。第一章、第四章、第十四章、第二十一章、第二十五章、第四十二章。最关键的是第二十五章。

    ? 古代的“道”就是路,代表途径,任何东西的存在跟发展都有它的途径,如花道、茶道。

    ? 《道德经》第二十五章: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廖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有一样浑然一体的东西(混代表还没有区分),在天地出现之前就已经存在了,寂静无声,空虚无形,它独立长存而不改变,循环运行而不止息,我不知道它的名字,就勉强说它是道。(万物来源于道,也回归于到,所有一切是平衡和谐的)

    ? 黑格尔:肯定就是否定。——当肯定了某一个东西的特性,就否定了是其它情况的可能。

    ? 现代心理学家描述现代人的困难:来自于离开母体子宫之后,他一生就在寻找重新回到母体合二为一,后面寻找的母体不是最初的母亲,而是找到一个归宿让他安定下来,感觉到在这里一切都很好,不再有任何需要、不再有任何欲望、不再有任何欠缺。

    ? 西方哲学“自因”:自己是自己的原因。自因的东西是永恒的。

    ? 老子: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代表自己如此)。——人的生存要取法于地理上的条件,地面上生长什么植物,有什么生态都要靠四时在决定,还有更高于天的一个层次在安排天的各种运行,道所取法的是自己如此的现象。

    ? 《道德经》第四十二章:道生(:展现)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道展现为统一的整体,统一的整体展现为阴阳二气,阴(受动力)阳(主动力)二气交流形成阴阳和(阴和阳结合的和谐状态)三气,阴阳和三种气就可以直接展示万物,万物它是背靠阴而面向阳,由阴阳激荡而成的和谐体。

    ? 道:1.整体:跟空间有关;2.永恒:跟时间有关。人的生命就是在时空里面架构开来。

    ? 如果用整体的眼光看个别事物,个别事物都变成不可或缺的,它是整体的一小部分,它也值得珍惜。

    ? 永恒:打破时间的限制,不要只看昨天、今天、明天,因为人的生命从开始到结束,在时间里面变化是非常危险(变化代表危险,因为不可预测),如果学会从永恒看的,变化就不是问题

    珍惜每一个刹那每一个片刻。

    第五讲:道与德的配合

    ? 万物得之于道者称之为“德”,万物的本性或秉性称之为“德”.

    ? 道具有两种性格:超越性和内存性(内在性)。

    ? 人需要面临三个危机和挑战:1.痛苦;2.罪恶;3.死亡。

    ? 意义就是理解的可能性。

    ? 一个人在一生的生命过程中难免都会有一次或至少一次绝对依赖的感受(感觉到生命完全没有基础,生命是一个落空)。

    ? 绝对依赖的感受:我的生命是相对的,我需要一个绝对着作为我的依赖,使我这个相对的生命,不至于迷失。

    ? 内在性强调道无所不在,老子用德来作为道的化身,来加持每一样东西。

    ? 儒家强调的是德行的修养。

    ? 如果你想表达某种意念的话就会带来压力。

    ? 老子: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

    ? 傅佩荣每天看书12小时。

    ? 老子: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 因为理解而自由。

    ? 《道德经》中的自然:自然如此的状态。

    ? 任何事情都有正确的方法。

    ? 不说话有时是最高的沟通艺术。

    ? 道家讲究真和美,儒家讲究善。

    第六讲:从”道” 来看万物

    ? 从整体、永恒的角度看每一样东西在整体里面都有它特定的价值。

    ? 西方:自然界不跳跃。——蝴蝶效应(牵一发而动全身)

    ? 每一个环节都会构成某种效果。

    ? 从永恒来看变化就是一个过程。

    ? 从整体的角度说一往平等,所有的事情都是平等的,进而欣赏每个事物的价值。 ? 佛教强调不再轮回:进入一种清凉(冷静)的圆满的境界。

    ? 叔本华:1.信仰宗教;2.产生一种审美的直观(就是你不再有任何意志,不带有任何目的的欣赏万物的美)。

    ? 我看神的眼光就是我看神的眼光,神是我生命的基础。

    ? 只要存在都值得欣赏。

    ? 培养智慧,看透这一切变化的规则,就可以顺它而行,达到顺其自然。

    ? 人到中年需要了解老庄的思想。

    ? 接纳自己的现状,并进行调整而让自己的生活。

    ? 学会自我调侃,让自己的生活有些趣味。

    ? 回到生命本来的状态、最原始的状态,它是一个圆满的状态。

    ? 人间的困扰常常是得失的问题。

    ? 印度教:你每一次为自己的考虑所做的事就好像多了一层外衣,使你跟梵(真正的自我)隔阂得更远。

    ? 道家的关键是在于你如何判断条件是否成熟。

    ? 布雷克:一朵花里面看到一个天堂,一粒沙里面看到一个世界。

    ? 苏东坡:凡物皆有可观,荀有可观,必有可乐,非必怪奇玮丽者也。——任何东西都值得欣赏,只要值得欣赏的都会给你带来快乐,不必一定要找那些怪奇瑰丽。

    ? 老子: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牗(窗户),见天道(天体运行);其出弥远,其知弥少(你走出去越远,你所了解的越少)。——可以不外出,在家里透过一片木头(小宇宙)的研究来了解整个宇宙。

    ? 英国:如果你不曾离开英国,你就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英国。

    ? 你自己怎么看待别人,你到任何地方去,你都不会改变这种心态,你的遭遇就会一样的。

    第七讲:圣人的定位

    ? 圣(聖)人:古人说聖是聪明到极点,聖人是悟道的统治者。

    ? 柏拉图的原则:1.落实在具体的生活处境里面;2.要抽象;称身体为灵魂的监狱。 ? 柏拉图人类真正的幸福:摆脱身体欲望的各种限制,让你得到真正的快乐。从身到心到灵。

    ? 道家是一个自己反思的心得。

    ? 老子的第十五章: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古代善于行道的人,精微奥妙而神奇通达,深刻的难以理解。

    ? 老子形容古代有道者如何修炼:小心谨慎啊,有如冬天涉水过河、提高警觉啊,有如害怕邻国攻击(这两点说明在世间不要沉迷);拘谨严肃啊,有如在外面做客;自在随意啊,有如冰雪消融;淳厚实在啊,有如未经雕琢的木头;空旷开阔啊,有如幽静的山谷;混同一切啊,有如混浊的河水,谁能在浑浊中安静下来,使它渐渐澄清;谁能安定中活动起来,使它出现生机,持守这种道的人不会要求圆满,正因为没有达到圆满,所有能够一直去旧存新。

    ? 一旦界定就失去了可能性.

    ? (老子的第二十章)老子形容古代有道者如何修炼:(绝学无忧)去除知识就没有了烦恼,奉承与斥责相差有多少,美丽与丑陋差别又有多少,众人所惧怕的,我也不能不害怕,遥远啊,差距好像是没有尽头;众人兴高采烈,有如参加丰盛宴席,有如春天登高远眺,唯独我淡薄啊,好像无动于衷,好像还不懂得嬉笑的婴儿,孤孤单单,好像无处可去,众人都绰绰有余,唯独我好像有所不足,我真是愚人的心思啊,混混沌沌啊,世人都炫耀光彩,唯独我暗暗昧昧,世人都精明灵巧,唯独我昏昏沉沉,辽阔啊,好像无边大海;飘荡啊,好像无所栖息,众人都有所施展,唯独我顽固有闭塞,我所要的就是我别人都不同,重视那养育万物的母体,根本就在这里。

    ? 老子的第三章:圣人在治理人民时,要简化他们的心思,填饱他们的肚子,消弱他们的意志,强化他们的筋骨,主要让人民没有知识也没有欲望,并且使明智的人不敢轻举妄动,只要依循无为的原则,就没有治理不好的地方。(圣人——统治者)

    ? 老子的第五章:天地不仁(没有偏爱),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圣人——统治者)

    ? 刍狗:代表任何东西都有它发达和衰老的时候

    第八讲:圣人的表现

    ? 老子的第五十七章: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治天下——用正规方法治国,用出奇谋略作战,用无所事事才可取得天下,我怎么知道是这样的,是根据以下的事实:天下的禁忌(与迷信有关)多了,人民就愈贫穷;民间的利器(刀枪)多了,国家就愈混乱;人们的技巧多了,怪事就会增加;法令定得愈细,盗贼反而变多;

    ? (圣人)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我无所作为,而人民自行发展;我爱好清净,而人民自己端正;我无所事事而人民自然富足;我没有欲望,而人民自己变得真朴;

    ? 亚里斯多德:生气谁都会,但是什么时候对什么人,生气到什么时候,这是很难的事情——情绪智商

    ? 老子的第十章: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神奇的德)。——养万物而不据为己有,做成一件事不要仗恃己力,能够引导万物而不加以控制,

    ? 孩子越小,我们希望越大,孩子越大,我们希望越小,孩子独立了,我们毫无希望了。 ? 以服务代替领导。

    ? 期许也有压力。

    ? 无为:无心(刻意的目的性)而为

    ? 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于心。

    ? 老子的第三十章:用道来辅佐国君的人,不会靠兵力在天下逞强,打仗这种事总会得到报应,军队所过之处,长满了荆棘,大战之后,必定出现荒年,善于用兵的人,只求达成目

    的,而不靠兵力而逞强,达成目的而不自负;达成目的而不自夸;达成目的而不骄傲;达成目的而不得已,事物壮大了,就会趋于衰老,这叫做不合乎道,不合乎道,很快就会消失。

    ? 老子的第三十一章:武力是不吉利的东西,所以人民厌恶它,所以悟道的人不接纳它,君子平时重视左方,使用武力时就重视右方,武力不是君子的工具,如果不得已要使用它,最好淡然处之,胜利的不要得意,如果得意,就是喜欢杀人,喜欢杀人的人,就不可能在天下得到成功,吉庆的事是以左方为上,凶丧的事以右方为上,副将军站在左边,上将军站在右边,这是说作战要以丧礼来处置,杀人众多,要以悲哀的心情来看待,战胜要以丧礼来处置。

    ? 老子的第八十一章:实在的话不动听,动听的话不实在;善良的人不巧辩,巧辩的人不善良;了解的人不卖弄广博,卖弄广博的人不了解

    第九讲:圣人的榜样

    ? 圣人的榜样的三点来看:1.为道日损(损:把你一生所得到的观念要设法减省去掉); ? 老子:去甚(极端)、去奢(奢侈)、去泰(过度)

    ? 老子的第二十二章(谈不争):弯曲才可保全,委屈才可伸展,低洼将可充满,敝旧将可更新,少取反而获得,多取反而迷惑。圣人持守的道来作为天下事物的准则,不局限于所见,所以看得明白,不以自己未对,所以真相彰显,你不夸耀自己所以才有功劳,不仗恃自己所以才能领导,正因为不与人争,所以天下人没有人能与他争。

    ? 成功:1、目标明确;2、全力以赴;3、自得其乐;4、提升心灵。

    ? 老子的第七十一章:知道而不自以为知道最好,不知道而自以为知道就是缺点,圣人没有缺点,因为他把缺点当作缺点。

    ? 了解自己的缺点,就不会被自己的缺点所限制。

    ? 老子的第七十九章:重大的仇和经过调节,一定还有余留的怨恨,这样怎么能算妥善的办法呢,因此圣人好像保存着借据的存根,而不向人索取偿还,有德行的人像掌管借据那样宽裕,无德行的人像掌管税收一样计较。

    第十讲:慈:慈爱对待人与物

    ? 老子的第四十五章:最大的圆满好像有缺陷,但它的作用不会衰竭,最大的作用好像很空虚,但它的作用好像不会穷尽,最大的正直好像是枉曲(受委屈),最大的灵巧好像是笨拙,最大的辩才好像是木讷,疾走可以克制寒冷,安静可以化解炎热,平淡无为(清净)是天下正道。 ? 老子的第六十七章:天下人都认为我的道太大了,似乎什么都不像,正因为它太大,所以什么都不像,如果它像什么东西,早就变得很渺小了,我有三种法宝,一直掌握及保存着:第一,慈爱;第二,俭约;第三,不敢居于天下人之先。

    ? 西方:陆地很大,海洋比陆地大,天空比海洋大,人的心比天空大。

    ? 慈爱:古代慈形容母亲的恩爱,代表完全的包容。

    ? 老子的第二十七章:善于行走的不会留下痕迹,善于说话的没有任何瑕疵,善于计算的不必使用筹码,善于关闭的不用栓锁别人也开不了,善于捆绑的不用绳索别人也不能解,因此圣人总是善于帮助别人,所以没有被遗弃的人,总是善于使用物,所以没有被丢弃的物,这叫做保持启明状态,善人是不善人的老师,不善人是善人的借镜,不尊敬老师,不珍惜借镜,即使再聪明,也免不了陷于困惑。

    ? 生命是不能替代的。

    ? 老子的第四十九章:圣人总是没有意念,而是以百姓的意念作为自己的意念,善良的人我善待他,不善良的人我也善待他,这样可使人人行善;守信的人我信任他,不守信的人我也信任他,这样可使人人守信,圣人立身于天下,谨慎收敛,使天下人的意念归于浑然一体,百姓都努力在听在看,圣人把他们都当作纯真的孩童。

    ? 老子的第六十七章:因为慈爱所以需要勇敢,因为俭约,所以能够推扩,因为不敢居天下人之先,所以能够成为众人的领袖,现在如果舍弃慈爱而求其勇敢舍弃俭约而力求推扩,舍弃退让而争取领先,结果只有死亡了。

    第十一讲:俭:节俭珍惜万物

    ? 人对自然界可以采取的四种态度:1.竞争;2.利用;3.保护;4.欣赏。

    ? 众生皆有佛性。

    ? 人的快乐有两种:1.得到你所要的,2.享受你所有的。

    ? 老子的五十九章:治人事天,莫若啬——治理人民侍奉上天,没有比省约更好的办法了。正因为省约可说是早有准备,早有准备也就是不断累积禀赋,你不断累积禀赋就没有不能克服的事,没有不能克服的事就无法知道他的极限,他才可以统治国家,掌握了统治国家的根本,才可以长治久安,这就是深植于稳固根底长生久存的原则。

    ? 天之道,是损有余而补不足。

    ? 老子的十九章:去除聪明与巧智,人民可以获得百倍的好处,去除仁德与义行,人民可以恢复孝慈的天性,去除机巧与利益,盗贼就不会出现。所以让人民有所归依,表现单纯,保持朴实,减少私心,降低欲望。

    ? 孔子谈俭:第一,就是不拥有不需要的东西;2.东西用到坏而止。

    第十二讲:不敢为天下先

    ? 老子对战争的看法:三十、三十一、四十六、五十七、六十七、六十八、六十九章。 ? 老子的第六十八章:善于担任将帅的人不崇尚武力,善于作战的人不轻易发怒,善于克敌克敌制胜的人不直接交战,善于用人的人对人的态度谦下。

    ? 老子的第六十九章:指挥军队的人说过,我不敢采取攻势而要采取守势,不敢前进一寸,而要后退一尺,陈列而没有阵势,奋举而没有臂膀,对抗而没有敌人,持握而没有兵器,祸患没有比轻敌更大的,轻敌将会丧失我的法宝,所以两军对抗而兵力相当时,慈悲的一方可以先获胜。

    ? 老子的第八十章(对理想国的规划):国土要少,领土要小,即使有各种器具也不使用,使人民爱惜生命而不远走他乡,虽然有船只车辆,却没有必要去乘坐,虽然有武器装备却没有机会去陈列,使人民再用古代结绳记事的办法,饮食香甜,服饰美好,居处安适,习俗欢乐,邻国彼此相望,鸡鸣狗叫的声音相互听得到,而人民活到老死却不互相往来。

    ? 生命的修行:1.静(安静);2.庆(欢庆);3.全(生命的完整)。

    ? 因为不敢居于天下人之先,所以能够成为众人的领袖(以服务代替领导)

    ? 学习老子的目的:让自己成为自己生命的统治者。

    究竟真实的智慧_傅佩荣

    老子的学说似乎深不可测,他的境界也高不可攀,那么他到底有什么样的思想?要回答这个问题,就须暂时抛开老子身分的争议,专就《老子》一书来研究了。以下皆以老子为《老子》一书的作者,藉此说明他的思想。

    老子年龄大约早孔子三十岁,时当春秋时代末期,那是个天子失德、诸侯争霸、礼坏乐崩,民不聊生的年代。如果担心这样的时代有何危机,则答案是「虚无主义」。

    虚无主义有两种:一是价值上的,一是存在上的。价值上的虚无主义是说:人们无法分辨善恶是非,也因为善恶并无适当报应而不知为何应该行善避恶。孔子所担心的是这种危机,所以想全力倡导「仁」的观念,希望人们由真诚而引发自我要求的力量,主动去行善避恶并且因而感受

    快乐以及人生的意义所在。

    存在上的虚无主义是说:人们发现人生注定要死,死后万事皆空,那么与其活着受苦,不如早些死去。这显然是个根本的危机。老子所担心的是这种虚无主义,所以他要描述:万物由道而来,最后也回归于道,所以只要觉悟「道」是什么,人生可以立即得到安顿,解脱一切痛苦与烦恼。简单说来,「道」是究竟真实。老子所开展的学派也就称为「道家」。

    我们与万物一样,常在变化之中,所以都是相对而有限的真实。即使有人贵为天子、富有天下,他最后依然必须放下一切,两手空空地离开。因此,人生首务在于觉悟「道」为究竟真实。 为了说明这个道理,老子的策略是:先找出天下混乱的原因,再设法对症下药。天下为何混乱?因为人有理智,既可以认知也可以选择,如果认知局限于「区分」,就难免由「物以稀为贵」的观点,选择巧取豪夺,与别人从事各种竞争、斗争,以致于战争。

    如果发现「区分」有所不当,并且从个人经验与历史故事得到教训之后,就可以设法把认知能力提升到「避难」的层次,选择避开灾难。老子说:「轻诺必寡信。」他又说:「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他的目标是「知足不辱,知止不殆」,是「长生久视」,可以安其天年。

    这种收敛隐忍的态度是出于勉强修练的吗?当然不是,所以老子还要进一步,把人的认知能力提升到「启明」的阶段。「启明」即是觉悟,觉悟只有一种,就是从「道」的角度来看待一切。用后来的庄子的话来说,就是「以道观之,物无贵贱。」万物皆来自于道,没有贵贱之分;人的生命也来自于道,没有得失成败的问题。

    孔子推崇老子「乘风云而上天」,因为老子超越了人间的相对价值观,达到究竟真实的领域,把一切问题从根本上化解了。庄子推崇老子为「古之博大真人」。博大,是因为他展现了无所不容的心胸,有如道之于万物;真人,是因为他与道结合为一,成为道的化身,从此没有陷于幻灭的可能性。

    当代德国哲学家海德格(M. Heidegger,1889-1976)在晚年时酷爱老子思想,认为老子的「道」有如西洋哲学家所向往的「存在本身」,但偏偏西方人忘记了它而只知追逐现象界的一切。海德格曾与中国学者萧师毅教授合作,计划再将《老子》译为德文,但只译了八章而合作破裂,殊为可惜。我们不妨省思:当许多中国学者推崇西洋哲学家(海德格本人也在其中)时,为何西方一直有些高明之士在欣羡道家的思想?理由很简单,因为老子所针对要化解的「存在上的虚无主义」,是人类心灵所面对的共同危机。

    道家要我们从减法开始,从「损之又损」世间一切相对的东西,让自己的心思回到原始的单纯,有如婴儿与朴木,不争亦无所争,结果在与道结合时,反而得到了保全并且未曾失去任何东西。看似平静的人生,其实充满了动力,可以随着「道」去历经千变万化而不离其宗。没有老子的启发,庄子又何从展现逍遥无待之乐?

    笔记:

    第二主题:道的深刻含义

    视频: 傅佩荣向老子问道04 【道是什么】

    道:路方法途径存在规律发展(时间里面有路可走)

    【老子二十五章有物混成翻译

    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日逝,逝曰远,远日反。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黑格尔:肯定就是否定说它是什么就不可能事其他没有肯定之前就是混沌无限的可能性 混:混沌原始的尚未分开

    现代心理学:回到母体合二为一【灵修】

    自因:自己是自己的原因永恒的道绝对究竟真实

    他因

    独立而不改:永远长存

    周行而不殆:普遍性

    天下:天地万物 ≠天地:自然界

    西方哲学科学(宇宙大爆炸)追问---回到道只有人才能离开道原因因为人的认知

    我们所讨论的道并不是道本身道可道非常道

    【马丁·海德格尔(Martin Heidegger 1889.09.26-1976.05.26),德国哲学家,20世纪存在主义哲学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之一。

    海德格尔是存在主义哲学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之一。《存在与时间》

    存在主义(Existentialism)存在主义又称生存主义,当代西方哲学主要流派之一。存在主义以人为中心、尊重人的个性和自由,认为人是在无意义的宇宙中生活,人的存在本身也没有意义,但人可以在存在的基础上自我造就,活得精彩。】

    存在与时间时间:只有人类才有时间意识

    存在:原因导致结果相对的

    万物都在改变万物(万物都在改变)≠道(独立而不改,)

    万物≠存在

    存在上的虚无主义

    选择成为自己的可能性我的生命有什么特色选择自己的独一无二要做你自己你了解你自己想要什么吗人的生命特质个别的存在具有启发性

    静动结合老子是两面的- 哲学孔子也是两面的

    【曾对虚无主义著书论述的著名哲学家有尼采和海德格尔(Martin Heidegger)。尼采将基督教称为虚无的宗教,因为它不关注现实生活,而在乎假设的死后生活。他认为虚无主义是人们意识到“上帝死了”所导致的,并强调人们应通过重新赋予生活意义来克服它。海德格尔将虚无主义称为“这样的存在什么都不剩”,并认为虚无主义基于将存在缩减至纯粹价值。】

    使水滴不干的方法是放回大海让生命回到道里面

    万物复原论:印度教佛教回到本体

    基督教上帝天堂地狱

    尼采:万物循环出现世间一切都是循环的轨道封闭的宇宙重复规律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地:地理条件周边环境天:生态道:自因永远存在 (他因永远变化)

    自然:不是指自然界道所展现出来的就是这个样子(自己如此)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生:展现,一:整体,二:阴和阳(受动力和主动力),三:结合成一种和谐的状态一种比例 万物都是阴和阳的结合体每种东西都有阴和阳的部分

    老子接着讲:“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道-德-万物德:媒介中介

    上帝说要有光于是便有了光超越界不能直接接触此处说:中间物 word ,jusus中世纪哲学基督教 整体眼光看得失空间上时间上 -庄子

    【他主张应该抛弃万物相对性的差异,而去把握道永恒性,绝对性的统一,“忘年忘义,振于无竟”。这些都是庄子对立统一观念的体现。】

    从道上来看一切从永恒上来看打破相对性没有开始和结束

    每一刻都是和永恒联系起来的珍惜每一个片刻每一个刹那

    ——————————————————————

    傅佩荣向老子问道07

    主题三圣人无心而为

    【第七讲:圣人的定位】

    圣人,我,吾,有道者(为道者)聖人:耳朵从耳生成听见耳聪聪明到极点

    柏拉图哲学家--当领导者训练:数学音乐。。。

    道:君王悟道政治领袖学哲学

    天子(天),道 -万物(圣人)

    禅宗曾经一个修行很深的和尚,请教一位大师:“我虽致力求道,但心总有不安,请大师为我安心。”大师答:“你把心拿来,我为你安。”和尚说:“我找不到我那颗不安的心。”大师答:“我已经把你的心安好了。”于是和尚大悟。这是禅宗初祖达摩大师传法二祖慧可的故事。

    玄而又玄(道)不可知之(道)不可测量(宗教)不可思议(佛)遮蔽的神(基督教) 道家动态发展不断进步积极意义

    庄子:真人神人至人天人

    物极必反(易经)易经--影响道家儒家

    绝学无忧了解越多欲望就越大

    The blue Monday 休闲-工作道家不提倡的休闲安排满档

    修炼过程天地对万物没有偏爱天地:圣人

    德国::没有陆军-法,没有海军-英,就靠思考了严谨

    法国:浪漫诗文学比喻象征诺贝尔文学奖

    英国:重视经验零碎的非抽象的休谟

    美国:新黑格尔-心理学家兼哲学家-正义论(伦理学政治哲学)

    【尼采说过,上帝独独只把天使的语言留给了法国人。法语柔情似水,爱语呢哝;恋它的浪漫情愫,朦胧慵懒。永远都是悠悠慢慢,缠缠绵绵,扯着时光的衣裙,点上丝丝意蕴。听着,唱着,在似梦似幻中舞乱了脚步身影~~~】

    【因为具有日耳曼血统的人非常善于思考,他们是思想者的民族。

    德国著名的哲学家都有谁?

    1康德Immanuel Kant 德国古典唯心主义的创始人

    2马克思

    3尼采 Friedrich W. Nietzsche

    4黑格尔Lvilhelm Friedrich Hegel

    5叔本华 Arthur Schopenhauer

    6莱布尼茨

    7海德格尔 Martin Heidegger 存在主义哲学技术哲学的创始人

    8雅斯培尔斯=卡尔-雅斯贝斯=雅斯贝尔斯=雅斯贝尔 Karl Jaspers !!!!!!教育问题存在主义哲学

    9维特根施坦 !!! 分析哲学

    10哈贝马斯=哈贝玛斯Habermas !!!!!法兰克福学派

    11阿多尔诺=阿多诺 Theodor W. Adorno !!!!!法兰克福学派哲学家、音乐理论家、社会学家二十世纪最重要的德国哲学家之一

    12谢林!!!!! 精神哲学

    13胡塞尔 !!!!!!创立现象学

    14狄尔泰 Wilhelm Dilthey !!!诠释学

    15费希特 Johann G. Fichte !!!!!行动

    16卡西尔=恩斯特·卡西尔=卡西勤符号形式哲学名著《人论》!!!!

    17伽达默尔 !!!! 节日

    18马尔库塞 !!! 法兰克福学派

    19华特.班雅明=本杰明=本雅明=沃尔特·本杰明 Walter Benjamin !!! 文化/艺术作品

    20费尔巴哈!!!

    21鲍姆嘉=亚历山大·鲍姆嘉滕=鲍姆加登=鲍姆伽通!! 哲学家、教育家美学之父

    22斯宾格勒=斯本格勒=施宾格勒《西方的没落》!! 哲学家、史学家

    23莱辛=勒辛!! 提出教育上亦有和谐原则

    24约瑟夫.狄兹根=约瑟·狄慈根!! 《论逻辑书简》

    25威尔什=沃夫冈·韦尔施! "审美人"

    26霍克海默尔=霍克海默 M. Max Horkheimer !法兰克福学派创始人之一

    27彼得?斯劳特戴克 !!Peter Sloterdijk在德国公众的眼中,是目前仅次于哈贝马斯的德国哲学家 28西美尔=息默尔=齐美尔Simmel !!

    29施普兰格=斯普兰格=!!!将社会的价值总结为六大类

    30马克斯-舍勒 !!!

    31文德尔班!!

    32恩斯特·布洛赫!

    33施莱尔马赫=施莱艾尔马赫 Friedrich Schleiermach ! 诠释学哲学家和神学家

    34塞巴斯蒂安.弗兰克!

    卡尔·克劳斯

    弗雷格分析哲学的先驱

    阿芬那留斯Avenarius经验批判主义的创始人之一

    布伦塔诺(1838~1917)Brentano,Franz 哲学家,心理学家意动心理学的创始人

    卡尔纳普

    迈因策尔 Klaus Mainzer哲学家、系统科学家

    诺瓦利斯

    鲍威尔(1809~1882)Bauer,Bruno

    亨利希·奥伯斯

    爱克哈特 Eckhart,Meister Johannes 神秘主义哲学家,神学家

    曼海姆 (1893-1947)哲学家和社会学家创知识社会学

    沃尔夫《理性心理学》提出本体论这一概念

    拉察鲁斯创民族心理学

    纳特尔

    鲁道尔夫·欧肯得诺贝尔奖人生哲学

    赫尔德

    包尔生《伦理学原理》

    鲁道夫斯坦纳 Rudolf Steiner 创Anthroposophy(人智学)

    席勒提出美育概念

    保尔逊

    冈斯·兰科

    伊曼纽尔

    欧根·卡尔·杜林

    马克斯·韦伯

    哲学家兼心理学家:

    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 !

    冯特(W.wundt) 哲学家,生理学,心理学家实验心理学的创始人!!

    弗洛姆哲学家和社会心理学家《爱的艺术》!!

    赫尔巴特Heerbate哲学家、心理学家和教育家 !!!联结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

    老子觉悟道圣人修炼损之又损很难做到人有欲望-多-复杂-没完没了

    菜系品酒味觉

    从易到难从细节到大事

    人生一切都值得观察道观 guan 四声观:观察不行动

    +++++++++++++++++++++++++++++++++++++++++++++++++++++++++++++++++++++++ 观《傅佩荣向老子问道》视频

    看这个视频源自于耿姐的一条短信:“向你推荐《傅佩荣向老子问道》视频。傅佩荣是耶鲁大学哲学博士,现任台湾大学教授,学贯中西,我最喜欢听他讲哲学,尤其是他讲的道家,我认为是最好的。他既温和又幽默,深入浅出,说话实在。”

    听了9、10、11、12四回,果然收获很大,感受颇深,总结一下我特别喜欢的。

    一、三去:

    去甚、去奢、去泰(去除极端,去除奢侈,去除过度。)

    二、正言若反:

    弯曲才可以保全,委曲才可以伸展,低洼才可以充满,敝旧才可以更新,不以自己为对,所以真理彰显。

    三、成功四要素:

    1、目标明确(知道自己目标何在)

    2、全力以赴(努力奋斗)

    3、自得其乐(快乐与成功不分)

    4、提升心灵(身体即使疲惫,心灵却得到满足。)

    四、尽量给予别人,自己反而更富足,因为物质有时而穷,精神愈用愈出。

    五、老子三宝:

    1、慈爱。如同母亲对孩子一样,对天下人完全包容,认为所有人都有用,而且人因为慈爱也必将变得更加勇敢。

    2、俭约。人必须节俭,珍惜万物。人与自然界有四种关系:竞争、利用、保护、欣赏。中年人应该少私寡欲,见素抱朴(即减少私心降低欲望,保持单纯朴实的心态。)

    3、不敢为天下先。不敢居于天下人之先,而要站在天下人之后,要懂得收敛。

    六、人生的快乐:取得你所要的,享受你所有的,要如陶渊明那样:勤靡余劳,心有常闲。要做到身忙心不忙,只有心静,方能快乐。

    七、两句忠告:

    1、不拥有不需要的东西。

    2、东西要用到坏为止。

    傅佩荣--中国经典之美之孔子篇

      傅佩荣在教学、研究、写作、演讲、翻译各方面皆有成就。近三十年都在研究哲学,近二十年都在研究国学。由于父母信教的原因,西方的传统从小对他影响很大,所以他先学习了西方哲学。二十三四岁开始学中国的哲学,进入台大哲学研究所,师从方东美先生,了解了中国的哲学有独特的价值,才真正开始对中国哲学的研究。40岁以前接触的都是儒家的思想,40岁以后开始专心研究道家思想,50岁以后就研究《易经》。五十岁以后,专心注解传统经典,已重新解读《论语》《孟子》《老子》《庄子》《易经》,在国学经典诠释方面有相当重要的影响。

      2006年九月首开大陆问道,先后在浙江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大学、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社科院开展了一系列国学演讲,引起了热烈反响。2007年夏秋,傅教授应大陆企业界邀请,为企业管理高层开展了几十场国学讲座,获得一致好评。

    第1集 孔子(1):学不厌教不倦

    孔子的一生其实相当不幸,三岁丧父,家境贫苦,但是他很孝顺,努力上进,虽然念书只能念到十五岁,之后他自己设法请益当时有学问的人,好学的态度,改变了他的一生。孔子认为,人皆有理性,若能善用理性的能力,学习古人的智慧和经验,走在自己人生的道路上,就多了许多有力的条件。

    第2集 孔子(2):让学习落实到生活里

    孔子没有兄弟姊妹,他专心学习,生活很充实,在过程中,丝毫不觉得单调或寂寞。重要的是,他准备自己,以便将来继续学习,对孔子而言,学习终究要落实到生活里,进而改善生活,让生命有明确的发展方向。

    第3集 孔子(3):学好五经六艺

    一个人学会五经和六艺之后,便不再是平凡的百姓,而有机会出来作官,因为古代教育不普及,能学会这两方面,就是个人才。孔子是个人才,他学会了五经和六艺,并且学得非常好。

    第4集 孔子(4):学习务求透彻

    孔子向一位音乐老师学习,他学了一支演奏曲,几天下来,已弹得非常好了,老师要他换一支曲子弹,孔子说,他熟悉了曲子的旋律,却尚未领略演奏的技巧;又过了几天,老师再度要他换一支曲子,孔子回答,他尚未领悟曲子的用意;过一阵子,老师认为可以了,孔子却说,他还没有体会出曲子描写的是谁。最后,等到孔子说出曲子描写的是什么人的时候,老师立刻离开座位,向孔子鞠躬。

    第5集 孔子(5):老子用话

    为孔子送行

    孔子问礼于老子,结束之后告辞返国,老子为孔子饯行。老子说:“富贵之家用钱为人送行,仁德之士用话为人送行。”老子送给孔子一段话,教导孔子要收敛自己。

    第6集 孔子(6):老子劝孔子消除骄气

    孔子是至圣先师,但是他可以向任何人学习。老子给孔子的临别赠言说,身为君子,生能逢时,出门可以乘马车,如果生不逢时,就像蓬草随风飘。老子还劝孔子,消除身上的骄气、欲望、装饰与妄想,因为这些都是无益的。老子以上这段话真是丰富而高明。

    第7集 孔子(7):用心纯正做好每件工作

    孔子做过什么行业?以什么维生?孔子二十岁结婚,为了养家活口,他至少做过两件公职,一是收缴田赋、管理仓库,因为表现优异,后来又改为管理牧场。他用心纯正,做该做的事,每件事都做得很好。接近三十岁时,开始当教师。

    第8集 孔子(8):正当而庄严的职业

    孔子有相当长的时间,为别人办丧事。古代社会讲究礼仪,最重要的就是丧礼,从人去世到入土为止,共有五十几道手续,一般人无法胜任,孔子成为专家后,很多人都请他帮忙主持丧礼。不管办了多少年,孔子的情感并不因此而麻木,他经常感同身受,与丧家共食,不曾吃饱过。

    第9集 孔子(9):教学活泼

    曾参跟同学说,父亲打他,他都不跑,一定要让父亲消了气,他才离开。孔子听到了,把曾参叫到面前说:“你这样做不对,你要看他拿的是粗的棍子还是细的棍子。”

    第10集 孔子(10):良才亦需学习

    子路以勇敢知名,碰到人,一言不和就要决斗。孔子主动要子路来跟他学习,子路回答说:“何必学习?”他自认生下来就是英雄,不需要特别学习就能有贡献。

    第11集 孔子(11):鼓励年轻人

    孔子有了学问之后,回馈社会,他说,男生满了十五岁,只要来学,他就会教。他特别欣赏谦逊好学的年轻人,因为人的可贵不是只会念书,到社会中仍有许多需要学习,唯有谦逊才能愤发上进。

    第12集 孔子(12):自我训练的秘诀

    孔子公开说:“我不是生来就有知识,我的知识是爱好古代文化,再勤奋敏捷去学习得来的。”这说出了自我训练的秘诀,一个人希望学习有心得,一定要勤快,不能浪费时间。

    第13集 孔子(13):真性情自然流露

    孔子情感真挚丰富,上课时谈到历史上的悲剧,很可能就掉下眼泪。学生在“论语”中留下一句话,颇值得玩味,学生说,老师在这天哭过,就不再唱歌了。而孔子不哭的时候,多半都会唱歌,自得其乐,若是与别人一起唱歌,唱得开心了,他会要人再唱一次。

    第14集 孔子(14):孔子的休闲活动

    孔子的驾车技术和射箭功夫都非常高明。“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是个假设语气,指,如果一定要与人争,那就射箭吧。孔子射箭时不射巢里休息的鸟,钓鱼时只用一根钓竿,而不用绳子绑着许多鱼钩。

    第15集 孔子(15):粗茶淡饭照样快乐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后人多以为孔子是美食主义者,但,这句话的意思其实是,食物不以做得精致为满足;肉类不以切得细巧为满足,因为饮食注重的不止是精致细巧,还要符合卫生与健康。聪明的人当然要懂得节制,有所约束,孔子自己说,他不挑剔,吃粗糙的食物,喝白开水,照样快乐。

    16集 孔子(16):绝对不喝醉

    喝酒不能避免,但再怎么喝,都不要因为喝酒造成困扰,孔子自己喝酒没有量的限制,但绝对不喝醉。与同乡人饮酒,年长的人离开了,孔子才离开,这代表不论自己具有什么社会地位和成就,仍要敬老尊贤。

    第17集 孔子(17):对自己要“约”

    如果要孔子送我们一个字,他一定会用“约”这个字,因为,他说过,能自我约束而在言行上有过错的,很少见,所谓言多必失,莽撞冲动容易后悔,其实,唯有懂得约束的人,才能享受生活中正常的休闲。

    第18集 孔子(18):不谈论怪力乱神

    子不语怪力乱神,因为讨论这些事不会有结果,不会增加见识,无助于社会安定。不谈论这件事,也就不浪费时间,才能多吸取有益于人的知识。

    第19集 孔子(19):不主动谈的三件事

    孔子上课很少主动谈及利,免得学生心存侥幸;他也不谈命,因为英雄人物创造自己的命运,选择自己的使命;仁是孔子的中心思想,但是他并非言必说仁,大部分是在回答学生的问题时才触及。

    第20集 孔子(30):你够杰出了吗?

    子贡口才好,但喜欢批评别人,孔子问子贡:“你自己很杰出了吗?若我是你,就没有这么空闲。”孔子的意思是,他连修养自己都来不及,那有时间去管人的好坏。

    第20集 孔子(20):最谨慎的三件事

    孔子有三件事最为谨慎:斋戒、战争、疾病。孔子饮食谨慎,是基于养生理由,防范疾病。孔子反战,想尽办法要避免战争。古人斋戒是为了祭祀祖先鬼神,这是标准的宗教活动,表示人有原有本,孔子定期祭祀祖先,最注重斋戒。

    第21集 孔子(21):不以自我为中心

    没有人生下来就是圣人,也没有人不能透过努力修养而成圣人,孔子被尊称为至圣先师,他是如何修炼的呢?孔子排除四种毛病:不平空猜测、不坚持己见、不顽固拘泥、不自我膨胀。要做到这四不,得经常自我反省,从反面想,看自己有没有错。

    第22集 孔子(22):去除忧虑的方法

    子也有忧虑吗?孔子经常忧虑四件事:德行未好好修养、学问未好好研究、听到该做的事未能及时去做、看到自己有缺点却不能立刻改正。我们若能把焦点放在进德修业上,自然会觉得时间不够用,而且也不会去想些其他复杂的事。

    第23集 孔子(23):如何调节情绪?

    孔子看起来温和而严肃,威严而不刚猛,谦恭而安适,这三句话代表两种情绪的调节。孔子有自信,又能观察与别人之间的关系,所以情绪收放自如,做到恰到好处。

    第24集 孔子(24):不错但是不够

    子路听到好的道理,总想立刻实践。他很豪爽,愿意把衣服和车子与朋友分享,即使坏了也无所谓。孔子教学生有个秘诀,在称赞之余,他还会提醒学生可以做得更好。孔子就曾经这样引导子路。

    第25集 孔子(25):有勇无谋

    子路有理想,很勇敢,热爱从政。但人生的事不能光靠勇敢和自信就可应付,有一次他问孔子,如果要派兵出征,会选谁常统帅呢?子路心中想的答案当然是自己。

    第26集 孔子(26):根据规范而行

    子路维护老师不遗余力。有一次子路指责孔子犯了错,孔子发誓说:“如果我做错了事,让天来厌弃我吧。”孔子自认根据礼的规范而行,他相信自己没有错。在论语中,这是孔子唯一一次发誓。

    第27集 孔子(27):所学用于生活中

    孔子最初认为颜回是个愚笨的学生,整天与颜回交谈,颜回都没有质疑,孔子留意颜回私下的言语行为,发现他能发挥不少心得,于是打破了先前的判断。孔子称赞颜回不迁怒,不二过,可惜颜回很早就去世了。

    第28集 孔子(28):老师一定比学生好?

    孔子很了不起,他对子贡说:“我跟你都比不上颜回。”老师一定要比学生好吗?其实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如果弟子总是不如老师,每下愈况,人类还有什么希望呢?

    第29集 孔子(29):名师出高徒

    颜回如此称赞孔子:愈是抬头看,愈觉得崇高;愈深入学,愈觉得难以透彻。他认为,老师无所不在,每一方面都有很好的见解。孔子与颜回相知相惜,溢于言表,能有这样的学生,孔子非常快乐,也充满希望。

    第30集 孔子(30):你够杰出了吗?

    子贡口才好,但喜欢批评别人,孔子问子贡:“你自己很杰出了吗?若我是你,就没有这么空闲。”孔子的意思是,他连修养自己都来不及,那有时间去管人的好坏。

    第31集 孔子(31):不必拘泥盟约

    子贡跟孔子出生入死,增长了许多见识。有一次,孔子和弟子们被胁迫,与一城邦订定盟约,答应不再回到卫国。他们一离开城邦,孔子却命令弟子立刻赶到卫国。子贡问孔子:“难道可以违反盟誓吗?

    ”孔子回答:“一个人被胁迫时订下的盟约,神明是不会听的。”

    第32集 孔子(32):不得其门而入

    孔子去世后,子贡在鲁国做了大官,别人奉承他:“你比孔子更好。”子贡不敢当,他以房屋的围墙做比喻说:“我家的围墙只有肩膀那么高,大家可以看见室内摆设美好的状况,老师的围墙却有几丈高,如果找不到大门进去,是无法看见里面宗庙的宏伟壮观,和连绵房舍的多采多姿。能找到大门的人,很少吧。”子贡知道自己的水准是有限的。

    第33集 孔子(33):任重而道远

    曾参反应迟钝,但非常用功。年轻的时候不太慎重,年纪大了觉悟到,读书人不能没有恢宏的气度和刚毅的性格,因为他承担重任而路途遥远,直到死才停下自己的脚步。这话正传达出孔子的中心思想,那就是在论语中出现一百零四次的“仁”。

    第34集 孔子(34):三省吾身

    为别人办事没有尽心竭力吗?与朋友来往没有信守承诺吗?传授学生道理自己没有印证练习吗?曾参从反面来思考自己,反省自己是否没有做好。我们现代人却老觉得自己做得很好,做不好的都是别人所害。

    第35集 孔子(35):朽木不可雕

    宰我好质疑,但缺乏诚心。有一次宰我白天睡觉,孔子知道了非常生气,严厉地批评宰我,有如腐朽的木头,没法用来雕刻。宰我口才好,但光是会讲话是没有用的。

    第36集 孔子(36):划地自限

    孔子不满意冉有的表现,他说:“冉有不是我的同道,各位同学可以敲着大鼓去批判他。”孔子如此划清界线,是因为他的理想非常清楚。冉有觉得委屈,向孔子说:“我不是不喜欢你的人生观,只是我的力量不够。”冉有承认自己懦弱,但孔子说:“力量不够的人,走到半路才会放弃,你根本是划地自限。”作官不是一切,人还是应该做到正人君子应有的本份。

    第37集 孔子(37):真诚的情感

    礼等于白色的衣服,原本没有色彩,有色彩的是内心真诚的情感,这是儒家非常重要的观点。一个人只要真诚,自然就有内在的美,他表现出来时,一定要配合礼仪。光是外表客套,要欺骗谁呢?

    第38集 孔子(38):注重德行表现

    行有余力才来念书,怎么可能念到书呢?认真做好并不代表每天每时每刻都在做,自己还是有许多空闲,可以学习。这句话只是强调本末先后。一个人能不能念得好书,牵涉许多因素,但每个人都得注重德行养成。

    第39集 孔子(39):如何好学?

    孔子以好学自诩,这代表谦虚,他总认为自己学得还不够,也相当清楚自己的目标。他建议一般人,不要把心放在吃和住上面,而要放在学习上面。平日说话要实在,做事要勤快。耶

    稣也说过,小事情做得好,才能给他做大事情。

    第40集 孔子(40):如何成为君子?

    人的品德不是一天造成的,人也不是一生下来就有品德的。想要成为君子,有没有立志才是关键所在,君子立恒志,只有个一目标,走向完美的人格;小人恒立志,志向换来换去,浪费时间而已。

    第41集 孔子(41):顺着性格的方向发展

    从一个人的过错中,可以看出他的性格属于那一类型。譬如有人急躁,有人温和,有的比较爽朗,有的比较深沉,这些都是先天性质,无所谓好坏,但展现为行动,就会出现偏差;在人际相处上,不同类型的人会有困难。孔子认为对此不必过于悲观,明白了各人的性格,就容易给出建议。

    第42集 孔子(42):学习和思考并用

    喜欢思考,代表人愿意运用理性去掌握生活经验中的教训,但若没有摊开书本,去了解别人的学习心得或古今中外的各种智慧,则永远只能想一些简单的事。孔子认为这样没有什么益处,还不如去学习。

    第43集 孔子(43):慎于言即走正道

    说话是人的本能,生下来到一个时候,自然就会说话。而孔子认为,文学作品读多了,说话才会文雅,恰到好处。要成为君子,说话要尽量谨慎迟钝,行动上则要敏捷有效。

    第44集 孔子(44):人人可为师

    几个人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我们可以取法的。每一个人都有优缺点,我们选择别人的优点学习,看到缺点就警愓自己不要学坏。优点是正面的老师,坏人也可以为师。

    第45集 孔子(45):学习要主动

    启发是开导与引发。学生想懂而懂不了,要去开导他;学生想要说而说不出,要去引发他,让他知道怎么说才对。孔子认为,学习一定要靠学生主动,学生若不参与,光靠老师,效果很差。再好的老师也不能代替学生学习。

    第46集 孔子(46):效法周公

    孔子也有崇拜的偶像,那就是周公。他从小就想效法周公,希望像周公一样,能照顾百姓。等到孔子年纪大了,发现没有什么机会了,所以说:“很久没有梦见周公了。”周公很有才华,但许多有才华的人既骄傲又吝啬,这种人的本事完全不能对他人有所贡献。

    第47集 孔子(47):堆土成山

    人的学习有两方面,一方面不断求知;一方面不断实践,知行要配合起来。孔子说,如果要堆土成山,只要多一筐土就成功了,如果停下来,那是我们自己停下来的。不论求知或实践,重要的是主动投入的精神。

    第48集 孔子(48):以直报怨

    孔子不主张以德报怨,而是以德报德,以直报怨。有人对我好,我也对人好,这合乎人的常情。至于有人对我不好,我则用真诚而正直的态度回应,不意气用事,也不

    姑息养奸。

    第49集 孔子(49):修己三招

    樊迟不是聪明的学生,但是有一天他提了三个问题,孔子听了很高兴。这三个问题是:如何增进德行?如何消除积怨?如何分辨迷惑?

    第50集 孔子(50):如何才算孝顺?

    父母有事,子女代劳;有好吃的,给父母吃,这样就叫孝顺了吗?还得注意脸色。子女千万不能摆脸色给父母看,要保持和颜悦色。

    第51集 孔子(51):犬马之劳

    孔子怎么忍心把犬马与父母并列呢?他的意思是强调,子女奉养父母,要好像狗跟马替人服务一样,但是狗跟马绝对不会尊敬人,子女孝养父母时,则一定要尊敬父母,如果不知尊敬,不是与犬马一样吗?

    第52集 孔子(52):尽量不让父母担心

    孔子说,让父母只为子女的疾病忧愁,就是孝顺,这句话听来简单,其实不然。人吃五谷杂粮,难免偶尔生病,除此之外,子女不论做任何事,都尽量不让父母担心,实在是非常孝顺。

    第53集 孔子(53):游必有方

    如果出远门,就必须有一定的去处,旅行、工作、游学,只要让父母知道你在那儿就没有问题了。父母不见得要把你留在身边,不让你离开半步。

    第54集 孔子(54):记得父母的年纪

    父母的年纪,做子女的不能不记得,一方面为父母得享高寿而欢喜,一方面为父母日渐老迈而忧虑,一则以喜,一则以惧。孔子的父母早逝,他一直引以为憾,想孝顺父母却可惜没有机会。有这个机会的人就千万不要错过,以免将来后悔。

    第55集 孔子(55):不盲目顺从

    服侍父母的时候,发现父母将有什么过错,要委婉劝阻。“天下无不是的父母”这句话,并非孔子的思想,亦非儒家思想。“孝经”中也写道,真正孝顺的人,是要能劝父母不做坏事,同时努力替父母弥补过失。儒家思想不主张盲目地顺从。

    第56集 孔子(56):孝行人人欣赏

    孔子曾说,闵子褰真是孝顺啊,谁都不会质疑他的父母和兄弟赞扬他的话。因为,有很多事实可以做为证据。闵子褰的父亲要赶早后母时,他不愿意,他说:“母亲在,只有我一人受寒,母亲一走,我们三个孩子都要孤单了。”

    第57集 孔子(57):真诚守丧

    孔子回答宰我:“如果你不守那么长的丧,就吃得很好,穿得很好,跟平常过日子一样,你心里安不安?”身为老师,孔子知道,社会上任何伦理规范都是相对的,重要的是要有真诚的内心感受,如果没有这份情感,守丧几年又有何用?

    第58集 孔子(58):不能孝顺,何以从政?

    有学生问孔子,为何不去作官,孔子回答:“书经上说,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再推广到政治上去。这就是参与政治,不然,如何才算参与政

    治呢?”一个国家的政治能够上轨道,绝对从每一个人在家里面尽好本份开始。

    第59集 孔子(59):勿使祖上蒙羞

    孔子非常肯定大禹,他说,大禹吃得很简单,祭拜祖先的祭品,却办得很丰盛;大禹穿得很粗糙,祭祀时穿戴的衣冠,却很华美;大禹住得很简陃,却把全部的力量花在整治水利沟渠上。

    第60集 孔子(60):志趣相投

    人活在世界上,要过得快乐,就必须有朋友。交朋友首先要注重忠信,其次就是得志趣相投。至于人生理想与自己不同的,就不必互相商量、互相干扰,不必勉强,不要判断,互相尊重即可。

    第61集 孔子(61):随时随处可学习

    看到负面的行为,正好可以提醒自己,不要堕入相同的情境,进而避开许多不良的作为。学习时,须知道那些事情不屑一作,不应该作,不断学习,不断深思,并身体力行。

    第62集 孔子(62):有益的朋友

    家人之中,以亲情为重,不能选择,交朋友却可以。有益的朋友有三种:正直的朋友像镜子,能指出你的错误;诚信的朋友,很能够体谅你;和见多识广的朋友在一起,就不会老是谈八卦。

    第63集 孔子(63):有害的朋友

    装腔作势的人,重视外在评价,喜欢以虚浮遮掩真相;刻意讨好的人,奉承巴结,欺上瞒下;巧言善辩的人,少有真诚的心意。同样的,我们自己也要避免成为这样的损友。

    第64集 孔子(64):交友四阶段

    交朋友不容易,孔子认为可分四个阶段:一起学习的人,未必可以一起走上人生正途;一起走上人生正途的人,未必可以一起立身处世;一起立身处世的人,未必可以一起权衡是非。

    第65集 孔子(65):找到好朋友

    孔子说,如果找不到中行的人做朋友,那就一定要找到狂狷的人做朋友,狂代表进取,具有高尚的理想;狷指的是有所不为的人。

    第66集 孔子(66):真诚与委婉

    孔子说,朋友有过错,要真诚相告,委婉劝导。儒家思想总是要求人真诚,而在说话时,不能心真口快,硬帮帮的,让人听起来太刺耳了。做到这个地步,朋友若不肯听从,就闭口不说,以免自取其辱。

    第67集 孔子(67):伟大来自长期坚持

    你跟别人交往久了,别人还能尊敬你,这就困难了。西方有句话谚语:“仆人眼中,没有伟人。”身边的人相处久了,大概就不会认为你有什么了不起了。明星或公众人物,万方瞩目,他犯了错之后,第一句话便是:“我也是平凡人啊。”这时我们不妨自问,为什么要把他当做很特别的人看待?

    第68集 孔子(68):罪恶感与羞耻感

    身为基督徒,与神之间有种合约关系,“罪”代表未符合合约的要求,因此西方比较强调,个人面对神

    的时候,内心觉得有所亏欠,这叫罪恶感。相对于此,中华文化比较强调羞耻感,即活在社会中,言行举止未达到社会要求。

    第69集 孔子(69):以文会友

    交朋友有许多方式,曾参所说的“以文会友”,文代表艺文活动,属于人的心智经过努力达到的成果,并非单纯的吃喝玩乐。身为人很可贵,可以累积传统,从传统中得到各种智慧启发,让生命突破当下时空的限制。

    第70集 孔子(70):有情有义

    子路的志向,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把朋友的交情放在个人的财产之上。这话听起来很豪爽,但是要做到不容易,现代社会中,我们顶多遇见半个子路。

    第71集 孔子(71):心意胜于礼物

    即使收到大礼,孔子也不作揖拜谢,只说:“那就谢谢你了。”然后接过来用。但若是收到祭肉,孔子一定作揖拜谢,非常恭敬地接受,因为那块肉具有宗教意涵。

    第72集 孔子(72):死生见真情

    朋友过世,没有人料理后事,孔子说:“我来负责丧葬吧。”这样的帮忙,多半是雪中送炭。一死一生乃见交情,未经过生死检验,许多交情只是说说而已。

    第73集 孔子(73):求仁得仁又何怨

    孔子有学问、有能力、有道德,他本来希望出来作官,造福百姓,但如果条件不能配合,何必勉强呢?这种精神和伯夷、叔齐一样。

    第74集 孔子(74):何必要有口才?

    孔子认为,何必需要口才善巧呢?以伶俐的口才与别人争论,常常引人厌恶。一个人口才好,说起话来很动听,容易取信于人,但是这只是一种策略、技巧,如果没有事实根据或真诚的心意,到头来好像在演讲比赛,那么索性由律师来治国算了。

    第75集 孔子(75):什么是直爽?

    所谓的“直爽”是,有就有,没有就没有,你向我借醋,我家里没有,很抱歉,我就无法借你。如果,我怕你怪我,或者我希望博得好名声,私底下向邻居借来,再转借给你,转了个弯,孔子认为是没有必要的。一转弯,动机就复杂了。

    第76集 孔子(76):投入职场的言行守则

    多听各种言论,有疑惑的放在一边,谨慎地去说自己有信心的,就会减少别人的责怪。多看各种行为,有不妥的放在一边,谨慎去做自己有把握的,就能减少自己的后悔。

    第77集 孔子(77):值得别人了解

    初出社会,得充实自己,站稳脚跟,不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只担心自己没有能力,要设法使自己值得别人了解。年纪渐长,只担心自己不了解别人,无法提拔人才。

    第78集 孔子(78):贫贱是个考验的机会

    谁不喜欢有钱、有地位呢?谁又喜欢贫穷和卑微呢?然而孔子说,如果用不正当的手段得到富贵,他宁可不要。如果不依正

    当的方式,贫贱落到自己身上,他不逃避。同样是不正当,为何孔子不排斥贫贱,却排斥富贵呢?

    第79集 孔子(79):把自己准备好

    子贡把老师比喻为一块美玉,是个理想人才,早就准备好要服务人群。然而谁了解孔子这样的人才呢?他是国家社会希望的所在,很可惜周游列国都没有机会,回到鲁国时已垂垂老矣,只能专心从事教育工作,把理想一代代传下去。

    第80集 孔子(80):富贵浮云

    孔子可以接受平淡的生活,他形容自己,吃的是粗食,喝的是冷水,弯起手臂做枕头,这样的生活也有乐趣。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他有如浮云一般。耶稣也说过,他没有放枕头的地方,这话代表他没有自己的住宅,他到处传教,以天地为家。

    第81集 孔子(81):不随便判断

    人云亦云,造成社会舆论,未必完全是真实的,有的时候,人在特殊情况下做的某些事,从局外人的观点去判断好坏,这是不容易的。耶稣告诫我们:“不要判断别人,免得你们自己受到判断。”这句话真正的关键是,正确判断是困难的,每个人都有盲点,容易选择性地去观察。

    第82集 孔子(82):文质彬彬

    身体和心智都长大了,整个人生的目标和志向还是跟小孩子一样。小人指没有立志的人,一个人没有志向,一生都在追求眼前的物质享受和欲望。儒家的目标是要人成为君子,人性原来并不完美,所以要努力成为君子。

    第83集 孔子(83):君子风度

    一个人为什么骄傲?因为他自我中心,喜欢与人比较,缺乏无私的精神。君子无私,因此从容不迫,光明开朗。反观小人,一味担心自己的利益不保,自然愁眉苦脸。

    第84集 孔子(84):孔子的志向

    让天下的老年人都得到安养,青少年都得到照顾,朋友之间互相信赖,这就是孔子的志向。历史上从来没有实现过,现在没有实现,将来恐怕也难以实现。孔子难道只是在讲些大话?其实孔子认为人性向善,所谓善是人与人之间实现适当的关系,这不是空话,每个人都该思考,并朝这个志向努力。

    第85集 孔子(85):为别人设想

    所谓行仁,即自己想要安稳立足时,也帮助别人安稳立足;自己想要进展通达时,也帮助别人进展通达。能就自己身边的情况,设想如何与人相处,这就是行仁的方法,也是儒家“仁学”的关键。

    第86集 孔子(86):入世情怀

    儒家是不可能出世的,儒家的哲学建立在实现人我之间适当的关系上,这种善如果忽略了,人性等于落空了。孔子说,我们无法与飞禽走兽一起生活,如果不跟人群相处,又要跟谁相处呢?

    第87集 孔子(87):知其不可而为之

    老人在山里面隐居,照样结

    婚生子,孩子照样要受教育,学习长幼礼节,子路来到老人的家,小孩子就出来拜见,这样的礼节都不能废弃,又怎能废弃君臣之礼呢?国家如果灭亡了,在乡下地方想要维持长幼之礼也是不可能的。

    第88集 孔子(88):心思放对地方

    人生最怕无聊,一旦无聊,可能就会想些不该做的事,或者无理取闹。孔子主张要让心思有地方可放,即使去掷骰子、下棋都好。

    第89集 孔子(89):如何认识一个人?

    看明白他现在正在做的事,看清楚他过去的所作所为,看仔细他的心安于什么情况。掌握了这三个时间向度,一个人怎么能隐藏他自己呢?

    第90集 孔子(90):品德与流弊

    把书本念完,就是好学吗?我们所称赞的品德,相对的有一些流弊,即后遗症。譬如,你只爱做好事,却不爱学习,流弊就是容易因愚昧而上当。如果你喜欢表现聪明,却不爱学习,流弊就是与人谈话都是表面的东西。

    第91集 孔子(91):适当的规范

    礼是适当的规范。一味谦恭,而无礼的节制,就会既疲劳又困倦;一味谨慎,而无礼的节制,就会显得畏缩。只知道勇敢行事,而无礼的节制,就会制造乱局;只知道直言无隐,而无礼的节制,就会尖刻伤人。

    第92集 孔子(92):化被动为主动

    一个人活在世界上,一定要把被动变成主动,能够自己作主,走在人生的路上,去实践礼的要求。这样的人生才积极进取,愿意为自己的言行负责,人的生命价值才能不断提升。

    第93集 孔子(93):四海之内皆兄弟

    态度认真,对人谦恭,又合乎礼节,能够这样处世待人,四海之内都是你的兄弟。古时候的人以为,中国就是天下,你不管走到什么地方,甚至到蛮陌之邦,只要做到以上几点,都不怕没有朋友。

    第94集 孔子(94):忠信与笃定

    每天思考,今天说话是否忠信,今天做事是否笃定,常常自我反省就不容易犯错,甚至当下就知道了。人与人之间有真诚,又有礼节,怎么会不和谐呢?

    第95集 孔子(95):行仁三部曲

    行仁的第一步是爱人,但爱人不简单,人有私心,要爱到什么程度呢?行仁的第二步是不要幻想不劳而获,不求侥幸。第三步是态度庄重、工作认真、对人真诚。

    第96集 孔子(96):君子三戒

    孔子绝不会说“人性本善”,他认为,要成为君子必须持三戒:年轻时戒色,壮年时戒斗,老年戒贪。身为哲学家,孔子对人性不会乐观地幻想,而是客观地去了解人的生命过程,之后对症下药。

    《论语》半部治天下傅佩荣讲孔子

    《论语》半部治天下 傅佩荣讲孔子.txt我爸说过的最让我感动的一句话:“孩子,好好学习吧,爸以前玩麻将都玩儿10块的,现在为了供你念书,改玩儿1块的了。”《论语》半部治天下 傅佩荣讲孔子.txt昨天是作废的支票;明天是尚未兑现的期票;只有今天才是现金,才能随时兑现一切。人总爱欺骗自己,因为那比欺骗别人更容易。 本文由轻浅漾贡献 《论语》半部治天下 傅佩荣讲孔子

    南方周末 2007-05-17 160503

    □本报记者 石岩 发自北京

    孔子的《论语》在汉学典籍中翻译最早,明万历二十二年(1594),利玛窦就把《四书》翻成拉丁文。

    西方人眼中的孔子,时好时坏,16-18世纪,狂热崇拜,19世纪坏话很多。 4月21日,北京大学第四届“华夏儒商论坛”。

    早上8点30分,来自全国各地的总裁们在领诵者的带领下齐声朗读《中庸》。这是他们的晨课。半小时之后,台湾大学哲学系教授傅佩荣走上讲台,他要用3个小时串讲一遍《论语》。

    这不是傅佩荣第一次带企业界人士读经。

    从1998年起,受飞碟电台和几家民间基金会邀请,傅佩荣开始给大众讲孔孟、老庄和易经。在台湾傅佩荣也赢得了大批听众。父母开车送小孩上学,电台里傅佩荣讲《论语》,小孩到了校门口不肯下车。

    傅佩荣认为自己的成功之道很简单。“老百姓希望能听懂,听懂之后他们对照原文,发现有根据,并且(所有的条目)连起来作为一个系统有道理,看完就可以实践。”

    凭这些原则,傅佩荣把脑子里商机无限的儒商们拴在讲台下,极少有人中途退场,间或有笑声。傅佩荣深谙演讲之道,被演讲技巧装饰过的孔子似乎显得更加自然、亲切。他的演讲从孔子“没有人能了解我呀(莫我知也夫)”喟叹开始。

    人们极容易把傅佩荣比附成“台湾的于丹”。

    事实上,去年和今年,傅佩荣曾两度和《百家讲坛》讨论合作。线装书局、国际文化出版公司等出版机构,已着手把傅佩荣讲古典文化的系列书籍在大陆翻新出版。这些书从书名到开本、装帧都和《于丹〈论语〉心得》有几分相像。《于丹〈论语〉心得》的封面上写“《论语》的真谛就是告诉大家,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傅佩荣〈论语〉心得》的封面上写“古人半部〈论语〉可以治天下,今人半篇〈论语〉可以护一生”。

    在大陆,傅佩荣不时遭到媒体这样的追问:你觉得于丹做得怎么样?(于丹)怎么能把“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的小人说成小孩呢?每次,傅佩荣都以台湾人特有的机智圆通把问题化解掉:“能引起这么大的注意,本来就是很大的贡献。至于她讲得好不好当然可以讨论。问题是如果让我讲《论语》恐怕照样也会有十个博士出来。学术和媒体不同,要两面兼顾,肯定两面不讨好。这点我同情于丹。至于说改善,谁不需要改善?已经做成的事情,我学孔子,既往不咎。”

    南方周末:读您书的时候,我有一个感觉,您企图在孔子的道德训诫和上天之间建立联系,为什么要这么做?是不是您觉得只有挖掘孔子思想里的宗教情怀,他的学说才更高级? 傅佩荣:孔子自己说,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很多人把天命讲成命运,这是不够的,因为命运只是你在现实世界的遭遇。孔子的生命在五十岁的时候起了重大的变化,他五十岁出来做官,做得很好,但是鲁国是扶不起来的阿斗,内部斗争一塌糊涂,三家大夫把鲁君赶走,鲁国根本没有国君。

    孔子六十的时候说六十“耳顺”,我不认为是“耳顺”。孔子周游列国是56岁到68岁,这个阶段是他顺天命的阶段。如果你不谈天,孔子后半段的生活完全不可理解。比如说,为什么他到了56岁不退休呢?要知道他周游列国很惨,有两次差点被杀,他毫不犹豫就把天抬

    出来。一个人在他最危险的时候才会表达他最根本的信心。如果你不把“天”理解为超越界的概念,孔子的一生根本没有办法理解。

    南方周末:我知道对“五十知天命”有另外一种解释,孔子五十岁的时候,通过《周易》算出自己将要当官。而孔子又强调圣人是有权力且生来聪明的人,也就是说,到了50岁的时候孔子作为知识分子的命运终于和权力挂起钩来了。您怎么看待这种解释?

    傅佩荣:我对这种说法很难苟同。我理解孔子的天,是把《论语》所有提到天的地方都提取出来,放在一起比较,看我的解释有没有矛盾之处。

    孔子生命的精彩是从顺天命的六十岁开始的。我把孔子的天理解为超越的力量,这和古代把帝王称为天子的信念是吻合的,而孔子也说“获罪于天,无所祷也”。我对天命的理解是一个人的使命感,这种使命感既不是来自他人也不是来自自我。国家就好像一个天子开着游览车带大家去欣赏景点,开着开着天子心脏病发作倒了下来,我们就要问在这个车上,谁有使命继续开车,不是有权有钱凶悍的人,而是会开车的人。孔子就是会开车的人,他把古代的智慧完全了解消化,他了解国家的使命何在。

    南方周末:颇具讽刺意味的是,孔子一辈子也没当上这个司机。当时是弱肉强食的时代,生存是硬道理,他的道德训诫似乎终其一生也没有实践的机会。

    傅佩荣:这不代表他没有资格。秦始皇是强盗逻辑实践得最彻底的,消灭了六国,统一了天下,但是始皇帝到了第二代就结束了,说明他那套逻辑在古时候就不好。商朝消灭夏朝,周朝消灭商朝,到了周朝大家就问:难道我们还用强盗逻辑、成王败寇这套治理国家吗?还是应该思考怎么样让人类和平共存,走一条温和理性的路?

    孔子有资格开车,是因为孔子把古代经典完全学习消化了。他三十岁不到就有贵族请他当家教。孔子在鲁国做官,六年时间,从县长一路做到司寇、代理宰相。他做得太好,以至于齐国受不了了,派了16位美女,120匹好马送给鲁定公,鲁定公就定不下来了,一天到晚看美女宝马,就对孔子开始疏远。

    如果你给孔子机会,他一定可以成功———这是孟子的信念,孟子说,如果你让孔子来治理国家,他绝对可以做到小的国家天下尊重它,大的国家天下得太平。但孔子执天下的一个原则是“行一不义,杀一无罪而得天下,仁者不为也”———你让孔子做不该做的事,杀不该杀的人来治理天下,他不干的。这实际上是人文主义的最高理想。

    南方周末:这不是乌托邦吗?

    傅佩荣:如果没有乌托邦的理想,人根本没有方向。

    傅佩荣解读老子

    傅佩荣解读《老子》

      

      前言一

    老子其人其书

      我们手边这一本《老子》,又名《道德经》。司马迁在《史记》写到它的作者时,是列在《老子韩非列传》中。以上简单的两句话,就可能引起不少误解。

      首先,《老子》又名《道德经》,但是内容与世人所谓的"仁义道德"完全无关,亦即所论并非伦理学的题材。以王弼(公元226-249年)所注的版本为例,《老子》分为上下两篇,先论"道,可道,非常道",后论"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于是遂有《道经》(一至三十七章)与《德经》(三十八至八十一章)二篇,合称《道德经》。

      其次,《史记》卷六十三以"老子、韩非"并列为传,其实所述还包括庄子与申不害。韩非是法家代表,著作中有《解老》与《喻老》二篇,发挥老子的部分思想。司马迁认为韩非"喜刑名法术之学,而其归本于黄老",最后又总结说:"韩非引绳墨,切事情,明是非,其极惨礉少恩,皆原于道德之意。而老子深远矣。"老子的思想当然比韩非深远,但是韩非"自认为"并且"使别人认为"他在推广老子的学说,以致老子的真面目反而模糊难辨。这不能不说是老子的不幸啊!

      关于《老子》一书的作者,亦即"老子"此人,司马迁说:"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姓李氏,名耳,字聃,周守藏室之史也。"老子是周朝管理文书档案的官,学问与见解应该具有一定水平。根据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年)曾经向老子请教礼仪一事来看,老子应该是春秋时代的人,年龄比孔子稍长。孔子听了老子的一番训勉之后,对弟子说:"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所谓"龙"描写他是"乘风云而上天",并非年轻时孔子所能理解。老子眼见周朝衰颓,决定西出函谷关,准备隐居,守关的官员请他留下作品。"于是老子迺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莫知其所终。"

      事实上,老子是以《老子》一书而对后代产生重大影响,并且此书与老子的生平际遇并无密切关系。换言之,"老子为了什么"要比"老子是谁"更为重要。那么,老子为了什么呢?今日通行的是王弼注的版本,而王弼上距老子的年代也有七八百年,谁能担保这期间的传抄与刻印都没有问题呢?

      1973年,湖南长沙王王堆的"汉墓"出土了一大批帛书,其中就有《老子》的帛书甲本与乙本。这两个版本大同小异,都是《道经》在后,并且没有分章。1993年湖北荆门郭店村"战国楚墓"又出土了许多竹简,其中有三种《老子》的摘抄本,分为甲、乙、丙三组。摘抄本的字数只有通行本的三分之一,并且丙组中的文句较为接近帛书本与通行本。专家认为,甲组较为接近

    《老子》祖本,它的抄写年代距离老子逝世"可能"只有一百多年。换言之,目前所能抄到的断简残篇,离作者老子本人也有一百多年了。既然如此,我们在依据最新出土的资料修订《老子》通行本的同时,还是要把焦点置于老子学说的阐释上。

      在探讨老子学说时,会发现材料最多的是历代的注解与引申。从最早的庄子、韩非等人,经过河上公、王弼,甚至唐玄宗这位帝王以及宋朝的王安石、苏辙、朱熹等人,无不发表心得,增益老学。但是,《老子》似乎是一面镜子,人们总能借它照见自己的长相,而未必说得清楚它原来的用意是什么。老子是道家的创始者,他所谓的"道",是指"真实"(更好说是"究竟真实")而言,亦即要将人生依托在永恒不变的基础上,再由此观照人间,安排适当的言行方式。他在儒家之处,另外开辟了一条路,并且是更为宽广的路。奈何天下人却难以体认他的美意。他说:"动员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七十章)我们不妨钦然接受此一邀请与挑战,一起认真研读《老子》。

      

      

      前言二

    以智慧取胜的老子

      老子说:"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七十章)为什么老子认为自己的说法容易实践,但是天下人却没有办法了解,也没有办法实践呢?答案是:老子的智慧太高了。

      "智慧"其实无所谓高低,它像是一道门槛,只有跨过去与跨不过去的问题。一旦跨过去,就觉悟了,就豁然开朗,从此月白风清,无所滞碍,可以解脱自在,也可以逍遥自得。庄子的表现不正是如此吗?

      道家由老子开创,并由庄子发展,所形成的思想及影响可以同儒家分庭抗礼,在深度与广度上则更有过之,关于儒家与道家的差异,可以约为以下三点:

      一、儒家以人为中心,强调人之社会性。道家不以人为中心,重视人之自然性。

      二、儒家以无为至高存有,突显历史背景。道家以道为至高存有,展现宇宙视野。

      三、儒家企盼天人合德,人须行善以求至善。道家向往与道合一,人需智慧以求解脱。

      综合看来,这两大哲学系统的架构是相似的,都是肯定人生应该不断体现更高的价值。儒家的目标是"止于至善",但是行善要靠政治、社会、教育各方面的条件配合,而天下治少乱多,即使像孔子一样"知其不可而为之",依然难免于遗憾。道家采取釜底抽薪之计,突破人类中心的格局,从永恒的与无限的层面来观察,发现一切造作都是无谓的盲动与执著,不如点破而化解之,以无心的态度顺其自然。

      所谓"道",是指"究竟真实"而言,亦即万物的始源与归宿,万

    物的基础与动力来源。这样的道,当然超过人类认知的能力及表述的范围,所以说:"道,可道,非常道"(一章),又说:"知者不言,言者不知"(五十六章)。既然如此,那么老子又是如何知道的?他凭借的是:"致虚极,守静笃"(十六章),意思是:追求"虚",要达到极点;守住"静",要完全确实。靠着虚与静,无异于排除感官与认知的分辨作用,化解欲望与行动的具体作为,然后再觉悟那由道而来的"永恒的与无限的层面"。依此观之,万物的变化不再使人困扰,万物的有限也不再使人遗憾。从体验"真实"出发,可以抵达"审美"之境,因为心灵敞开,无所不容,天下又岂有不可欣赏之人,又岂有难以欣赏之物?

      《老子》向来是一本难解的书,而其关键即在于"道"字。一方面,道是无所不在的,而"德"是万物"得之于道者",所以说"道生之,德畜之"(五十一章);另一方面,道又与万物截然不同,因为它"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二十五章)。这两种性质可以分别称为"内存性"与"超越性",亦即:道是既超越又内存的。掌握了这一点,才可以进而发挥老子的无为观与自然观。譬如,何以无为?因为,"无为而无不为"(三十七章),人又何必自寻烦恼?又如,何谓自然?"自然"既是自己如此,一切本来就会走上正途,合乎道的运作模式。

      我在解读《老子》时主要的根据是自己研习中西哲学三十余年的心行。"哲学"的愿意是"爱好智慧",因而对于老子的智慧,自有相契。当然,我参考了许多专家的研究成果。历代的注家姑且不论,当代的学者即包括了朱谦之、严灵峰、张舜徽、任继愈、陈鼓应、刘笑敢等先生。有关原文词句的修订,参考陈鼓应先生的研究为尤多,特此致谢。白话译文,求其通顺畅达;解读部分,专就关键概念加以解析,并且把《庄子》书中引述的语句也附录于后,以兹对照。我在近年致力于解读儒家的经典著作,虽然辛苦但获益良多,并且更能深切体认固有文化之真、之善、之美。

      

      

      

      

      

      

    上篇

      

    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万物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白话】

      道,可以用言语表述的,就不是永恒的道。名,可以用名称界定的就不是恒久的名。名称未定之前,那是万物的起源;名称已定之后,那是万物的母体。因此,总是在消解欲望时,才可以看出起源的奥妙;总是在保存欲望时,才可看出母体的广大。起源与

    母体,这二者来自一处而名称不同,都可以称为神奇。神奇之中还有神奇,那是一切奥妙的由来。

      

      【解读】

    * "道"是老子的核心概念,所代表的是"究竟真实"。人的言语所能表述的,都是相对真实,亦即充满变化的事物。因此,永恒的道是不可说的。不可说,甚至不可思议,但是却"非存在不可",因为若无究竟真实,则这一切由何而来又往何而去,然后人生难免沦于幻象或梦境。老子揭示"道"的存在,是为了化解虚无主义,超越相对价值,使人的生命获得真正的安顿。

    * "名"是名称或概念,是言语及思想的基本单位。"名以指实",名称是用来指涉真实之物的,其作用为符号或象征,因此有调整及改变的空间。针对永恒的道,人的思想可以觉悟恒久的名,但是一经界定落实,就成为相对的名。以下所论之"名",皆指相对的名而言。

    * "无名"与"有名",在此是针对人的认识作用及过程而言。无名代表万物的始源,是思想无法企及的阶段;有名代表万物的母体。"母"字表示有母必有子,思想由此领悟了:万物如何配合名称一一呈现。在字句上,以"无名,万物之始"取代"无名,无地之始",这是依帛书本《老子》而改;并且王弼的注也说:"未形无名之时,则为万物之始。"

    * "无欲"与"有欲"是针对人的意志欲求而言。许多学者认为老子不可能主张"有欲",因而反对这种断句。事实上,"欲"随"知"而生,有正确的知,就有正确的欲,所以老子赞成大国与小国"各得其所欲"(六十一章),而圣人"欲上民"、"欲先民"也都是好事(六十六章)。其次,帛书本与王弼注亦皆如此断句。然后,"以观其妙"与"以观其徼",这里的两个"其"字,皆指万物而言,但分别指涉前面所说的"始"与"母"。人在"无欲"时,可以契合"无名"之境,进而观照始源的奥妙。人在"有欲"时,可以配合"有名"的状态,然后观照母体的广大无边。"徼"可以解为明白开显、空虚能受、归趋之处、所及边际等。

    * "此两者"是指"始"与"母",名虽不同而来源相同,亦即都来自神奇的"常名"。常名再往上推溯,亦即玄之又玄,则是作为众妙之门的"道"了。如此解读,则全章首尾呼应,层次井然。中间的"无名、有名"与"无欲、有欲",是就人的认知与欲望而言。《老子》全书的后续各章依此充分发挥其理。

    * 本章断句,不以"无"、"有"为专门术语,理由有二:一、无与有是相互对立的概念,如"有无相生"(二章),"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十一章);既然相互对立,就不能有先后的承启关系。二、涉及先后承启的,只有一章:"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四十章),但是有与无在此是指有形与无形

    而言,或指有名与无名而言。请参看相关部分的讨论。

      

      

    第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弗恃,功成而不居。

      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白话】

      天下的人都知道怎么样是美,这样就有了丑;都知道怎么样算是善,这样就有了不善。所以,有与无互相产生,难与易互相形成,长与短互相衬托,高与低互相依存,音与声互相配合,前与后互相跟随。因此之故,圣人以无为的态度来处事,以不言的方法来教导。任由万物成长而不加以干涉,生养万物而不据为己有,养育万物而不仗恃己力,成就万物而不自居有功。正是因为不居功,所以功绩不会离开他。

      

      【解读】

    * 人间的价值判断是相对的。一方面,没有美就没有丑;另一方面,美之上还有更美,丑之下还有更丑,永远比不完。圣人明白这个道理,于是无所作为,缄默不语,让一切自行发展。

    * "圣人"是指领悟了"道"的统治者,可以体现"道"的作为。"万物"则包括人类社会在内,所以才有居功不居功的问题。如果不居功,则功绩"无从"离开他,并且不必担心"有功就有过"这种相对价值观的干扰。

    * "有无相生"可以理解为:一、在概念上,说"有"时,知道它不是"无";说"无"时,知道它不是"有";两者若是分立,则两者都将不知所云。二、万物常在变化之中,所以现在"有"的,以前是"无";现在"无"的,曾经是"有";由将来看现在,亦复如此。换言之,有与无,在此并非西方哲学所谓的"存有"(Being)与"虚无"(Nothingness)。

    * 《庄子·应帝王》:"明王之治:功盖天下而似不自己,化贷万物而民弗恃;有莫举名,使物自喜;立乎不测,而游于无有者也。"其意为:"明王治理时,功劳广被天下,却好像与自己无关;教化普施万物,而百姓不觉得有所依赖;拥有一切但不能描述,使万物可以自得而喜;立足于神妙不测的地位,遨游于虚空无有之境。"这段话生动描绘了"圣人"之治。

      

      

    第三章

      不尚贤,使民不争;

      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

      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

      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知者不敢为也。

      为无为,则无不治。

      

      【白话】

      不推崇杰出的人才,人民就不会竞争较量;不重视稀有的商品,人民就不会沦为盗贼;不展示可欲的事物,人民的心思就不会被

    扰乱。因此之故,圣人在治理人民时,要简化他们的心思,填饱他们的肚子,削弱他们的意志,强化他们的筋骨。总是要让人民没有知识也没有欲望,并且使明智的人不敢轻举妄动。只要依循无为的原则,就没有治理不好的地方。

      

      【解读】

    * 有些学者认为本章鼓吹愚民政策。值得思考的是:愚民是手段还是目的?为了避免人民陷于"争、盗、乱"的困境,所以采取看似愚民的手段,而目的则是无为以及无不治。当然,这样的手段是"虚拟的",而这样的目的也只是空中楼阁。我们可以批评老子是过度的理想主义者,却不能说他主张愚民。

    * "无知无欲"一语,提醒我们"有知有欲",由此可能造成各种困扰。但是,人岂能完全无知?因此问题在于:如何获得正确的知?若有正确之知,则必有正确之行。《老子》一书的宗旨,不就是想要启发我们何谓正确之知吗?

    * "知者"一词在此译为"明知的人",其意是指善用智巧或自作聪明之辈。这一类人并未悟"道",因此所作所为难免治丝益棼。

      

      

    第四章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

      渊兮似万物之宗。

      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

      湛兮似或存。

      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白话】

      道,空虚而作用似乎没有极限。是那么渊深啊!像是万物的本源。它收敛锐气,排除纷杂,调和光芒,混同尘垢。是那么沉静啊!像是若有若无地存在着。我不知道它是由谁产生的,好像在上帝之前就已经存在了。

      

      【解读】

    * 本章对"道"的描述,用了"或、似、似或、象"这些疑似词。虽为疑似,但仍有迹可循,有助于我们理解"道"。亦即,经由"不盈"、"万物之宗"、"存"、"帝之先",可以觉察"道"的作用。

    * "挫其锐"等四句,亦见于五十六章,用以说明人生的修养。可见老子的目的是希望人效法"道"的作为。

    * "象帝之先"有二解:一是"似帝之先",而"帝"指"天帝"(三弼注);在"天帝"(合天与上帝而言,是古人所相信的造物者)之先,无物存在;所以"道"像上帝一样,也是最早存在的。不过,如此一来,道与上帝皆在最先,必须合而为一。然后,既已有道,就不再需要上帝了。二是主张道"好像在上帝之前"已经存在,因为上帝已是"有名",不足以与道(原是无形无名)相提并论。事实上,老子提出"道"的用意之一,就是想以它取代古人所信的"天"或"上帝",由此恢复其作为"至高存有"(亦即"究竟真实")的"超越性"。有关"超越性",请参看二十五章的讨论。

      

      

    第五章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天地之间,

    其犹橐龠乎?

      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白话】

      天地没有任何偏爱,把万物当成刍狗,让它们自行荣枯。圣人没有任何偏爱,把百姓当成刍狗,让他们自行兴衰。天地之间,正像一个风箱啊!虽空虚却不至匮乏,一鼓动就源源不绝。议论太多,很快就会走投无路,还不如守住虚静的原则。

      

      【解读】

    * "刍狗"是以草扎成的狗,为古人祭祀时的用品。当用之时,备受重视;已用之后,随即丢弃。《庄子·天运》有一段生动的描写:"夫刍狗之未陈也,盛以箧衍,巾以文绣,尸祝斋戒以将之。及其已陈也,行者践其首脊,苏者取而爨之而已。"(白话:刍狗还没有用来祭祀时,装在竹筐里,盖着锦绣手巾,主祭者还要先斋戒再接送它。等到祭祀过后,路上行人踩踏它的头与背,捡草的人把它拿去当柴烧了。)天地对万物,圣人对百姓,不正是任其荣枯及兴衰吗?因此,"不仁"是指没有偏爱,或者"无心于行仁"。

    * "橐龠"是古代冶铸铁器时,用以生风旺火的工具。里面虽是空的,但可鼓动气流;正如天地之间,万物流转,生生不息。

    * "多言"(或作"多闻"),是因为使用心思,卖弄智巧。如此很快(数,速也)就会疲于奔命而陷入困境。"守中"即是守虚。

      

      

    第六章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

      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

      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白话】

      虚谷之神不会死亡,可以称为神奇的生殖力。神奇的生殖力有个出口,可以称为天地的根源。它若隐若现好像存在,作用却是无穷无尽。

      

      【解读】

    * "谷":空虚开阔,无所不容。"谷神":用以描写那使谷成为谷的力量,亦即"道"。在此,永恒的"道"展现了神奇的生殖力,由此化生天地。

    * "道"作为天地万物的来源,但是并不随着天地万物而变化生灭。因此,"道"不是一般所谓的"存在",而是"若存";并且在作用上也异于天地万物,是无穷无尽的。

    * 老子的"道"特别强调化生天地与包容万物的这一面,值得稍作探讨。以思想背景而言,古人所信的"天",具有五种角色及作用:一、主宰者,二、造生者,三、载得者,四、启示者,五、审判者。随着时代演进(如天子失德,礼坏乐崩),人们对天的信念逐渐改变。这其中,主宰之天仍有一定的影响力(如本书六十七章所谓的"天将救之,以慈卫之");而造生与载行之天沦为具象的自然之天("天地"并称),启示之天与审判之天沦为固定的命运之天。孔子与老子都是危机时代的哲人,但是响应挑战的方式不同。孔子意图转"命运"为"使命",借由"承礼启仁"

    ,想要为人间安立新秩序。老子则以"道"代"天",指出自然界并非只是生灭变化而终归虚无,因为还有一个"道"长存。如此,老子的"道"特别显示造生与载行的作用,也就不难理解了。并且,"道"与自然界"若即若离"的关系也就深具启发性了。有关孔子的思想诠释,请参看《傅佩荣解读论语》。

      

      

    第七章

      天长地久。

      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白话】

      天延续着,地持久着。天地能够延续而持久的缘故,是因为它们不求自己的生存,所以能够持续生存下去。因此之故,圣人通居众人之后,结果反而站在众人之前,不在意自己的生命,结果反而保全了生命。不正是由于他没有私心吗?这样反而达成了他的私心。

      

      【解读】

    * "天长地久",是针对万物一直在生灭变化而言。天地有如容器,万物在其间活动。相对于万物,天地是不变的;但是,就天地自身而论,却不可说是永恒的,所以有"天地尚不能久"(二十三章)一语。真正永恒的,只有"道"(参考二十五章的解读)。

    * 天地"不自生",是说天地不为自己的生存打算,而让万物自行生灭,结果天地反而不受变化所困,可以长久生存下去。

    * 圣人是悟道之人,为何要效法天地呢?理由有二:一、圣人是人间的统治者,面对的是百姓;他可以取"天地面对万物"的模拟关系,来作为自己的示范。二、道是无形无象的,不像天地可以观察取法;天地不等于道,但却源自于道,足以提供圣人许多启示。

    * 圣人的"无私"表现于退让、不争、忘我、随顺上,但是由结果看起来却是十分积极的。在此,"成其私"不是"无私"的目的,而是"无私"的自然结果。老子是以智能觉悟最深刻的因果关系,而不是提供处世的手段或谋略。此外,这些字句的主词是"圣人",亦即代表了圣人的体验。我们对于类似的说法,可以存思也可以效法,但未必可以搬来就用,更不必期望立即达成同样的效果。

      

      

    第八章

      上善若水。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夫唯不争,故无尤。

      

      【白话】

      最高的善就像水一样。水善于帮助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停留在众人所厌恶的地方,所以很接近"道"。居处善于卑下,心思善于深沉,施与善于相爱,言谈善于检证,为政善于治理,处事善于生效,行动善于待时。正因为不与万物相争,所以不会引来责怪。

      

      【解读

    * 本章认为"水"的性质与作用,"几于道",值得我们省思。接着所说的,被称为"水之七善"。苏辙《道德真经注》的解说如下:"避高趋下,未尝有所逆,善地也;空虚静默,深不可测,善渊也;利泽万物,施而不求报,善仁也;圆必旋,方户折,塞必止,决必流,善信也;洗涤群秽,平准高下,善治也;遇物赋形,而不留于一,善能也;冬凝春冰,涸溢不失节,善时也。有善而不免于人非者,以其争也。水唯不争,故兼七善而无尤。"

    * 老子书中,以水比喻之处还有三十二章、三十六章、六十一章、六十六章、七十八章。不过,水只是"几于道",并不是等于"道"。譬如,水总是居于卑下之地,亦即"处众人之所恶";而"道"对万物则是无所不容,既没有高低之别,也没有好恶的问题。

      

      

    第九章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

      揣而锐之,不可长保。

      金玉满堂,莫之能守。

      富贵而骄,自遗其咎。

      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白话】

      累积到了满溢,不如及时停止。锤炼是了锐利,不能长久保持。金玉堆满家中,没有人能守住。富贵加上骄傲,自己招致祸患。成功了就退下,这才合乎天道。

      

      【解读】

    * 人有生老病死,物有成住坏空;季节有春夏秋冬,国家有兴盛衰亡。明白此一原则,我们的处世态度就会谦虚退让,适可而止;然后功成身退,长保平安。

    * 关于"天之道",在本书尚有多见,与本章类似的说法有:"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七十三章),"天之道,其犹张弓与?"(七十七章)"天之道,利而不害"(八十一章)。在此,"天"代表自然界的能动力量("地"则代表受动力量)。因此,"天"可以作为"天地"合称的自然界,而"天之道"即指"自然界的运作规则"。到了庄子,则明白以"天"代表自然界,请参考《傅佩荣解读庄子》,如《天地》、《天道》、《天运》各篇。

    * 由于"天"在古代原有崇高地位(如以"天子"指称帝王),亦即天扮演主宰者的角色。本书在谈到"天"时,仍未完全摆脱此一思想背景,所以会有"治人事天莫若啬"(五十九章)的说法。"事天"一词是最明确的证据。

      

      

    第十章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

      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

      涤除玄鉴,能无疵乎?

      爱国治民,能无为乎?

      天门开阖,能为雌乎?

      明白四达,能无知乎?

      生之,畜之。

      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为玄德。

      

      【白话】

      精神形体配合,持守住道,能够不离开吗?随顺气息以追求柔和,能够像婴儿一样吗?涤除杂念而深入观照,能够没有瑕疵吗?

    爱护人民与治理国家,能够无所作为吗?天赋的感官在接触外物时,能够安静保守吗?明白各种状况之后,能够不用智巧吗?生长万物,养育万物。生养万物而不据为己有,养育万物而不仗恃己力,引导万物不加以控制,这就是神奇的德。

      

      【解读】

    * "营魄"即是魂魄;"一"可以指魂魄合一的状态,也可以指道(究竟真实)。由于本章谈及"爱国治民",可知是针对圣人(理想的统治者)而言,然后参考"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二十二章)一语,可知在此所指为"道"。

    * 老子常以"婴儿"为喻,描写悟道者保存了原始的淳朴状态。参考二十章、二十八章、五十五章。

    * "玄览"一词,又写为"玄鉴",其意相似,都是要以直觉的心智作深入的观照。

    * "天门":自然之门。以人而言,即是天赋的感官,由此可与外界接触。

    * "玄德":神奇的德,意思近似"至德",用以描写"道"的作用,或圣人悟"道"的表现。"德"字与"得"相通,有予重意义:一、在万物方面,是指"得之于道者",所以在"道生之"之后,接着要说"德畜之"。在此可引申为一物的本性或禀赋。二、在道方面,"德"指"道"的作用或表现,所以有"道"为"体","德"为"用"之说。"玄德"即就此意而说。

    * "生有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一语,亦见于五十一章。《庄子·达生》亦以"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描写"至人之德"。

      

      

    第十一章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

      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

      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

      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白话】

      车轮上的三十根木条,聚集在一个车轴中,有了轴心空虚之处,才有车的作用。糅合陶土做成器皿,有了中间空虚之处,才有器皿的作用。开凿门窗建造房屋,有了室内空虚之处,才有房室的作用。所以,"有"带给人便利,"无"发挥了它的作用。

      

      【解读】

    * 古代车轮由三十根木条辐辏于轴心所构成,轴心必须是空的,才能由横木穿过,接连两边的车轮,然后车辆才可以使用。

    * 本章有三个比喻:车、器、室。"有"是指有一物,可以增加生活上的便利;但是这种便利若要真正发挥用处,则必须靠"无"。"无"是指无一物,空虚而已。有与无互相配合,一物之功用才可彰显。老子借此提醒我们,不宜重有而轻无。

    * 在经验世界或现象世界,有与无是相对的,两者配合才可产生利用之效。以人而言,"无"代表了创造发明之可能性,亦即在"有"的基础上,不自限于既定的模式,发挥创意与想象,由此推展文化的进步。譬如,车、器、室三者,都是人类发明之物,即

    是例证。不过,老子的重点不只在文化进展,而更在个人生命的安顿,因此"无"的用意在于不执著于有,亦即"非有",由此常保心灵的独立与自由。

      

      

    第十二章

      五色令人目盲;

      五音令人耳聋;

      五味令人口爽;

      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

      难得之货,令人行妨。

      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白话】

      五种颜色让人眼花缭乱;五种音调让人听觉失灵;五种滋味让人口不辨味;纵情于狩猎作乐,让人内心狂乱;稀有的货品让人行为不轨。因此,圣人只求饱腹而不求目眩,所以摒弃物欲的诱惑,重视内在的满足。

      

      【解读】

    * 五色:青、赤、黄、白、黑。五音:宫、商、角、徵、羽。五味:酸、苦、甘、辛、咸。感官欲望如果超过限度,变成求乐反苦。至于"心发狂"与"行妨",更使人陷入困境,甚至会受到礼的约束与法的惩罚。

    * 圣人"为腹不为目",应配合三章"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并观,可知其对象为百姓。换言之,圣人明白此一道理后,采取适当的策略来治理百姓。

    * 老子"去彼取此",但是社会发展却显然背道而驰,成了"去此取彼",然后人生的烦恼与痛苦层出不穷。其次,去与取之间,是否要以简单的二分法来互相排斥?透过教育而使人民懂得节制,是否可行?这些都是值得思索的问题。

      

      

    第十三章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何谓宠辱若惊?

      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

      何谓贵大患若身?

      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

      及吾无身,吾有何患?

      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

      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白话】

      得宠与受辱都好像受到惊吓,重视大祸患如同重视身体。什么叫做得宠与受辱都好像受到惊吓?得宠是卑下的,获得它时好像受到惊吓。失去它时也好像受到惊吓,这就叫做得宠与受辱都好像受到惊吓。什么叫做重视大祸患如同重视身体?月所以有大祸患,是因为我拥有这个身体,如果我没有这个身体,我还有什么祸患呢?所以重视身体超过天下的人,才可以把天下交付给他;爱惜身体超过天下的人,才可以把天下委托给他。

      

      【解读】

    * 得宠与受辱看似相反,但都是由别人发动而让我来接受。宠辱由外而来,使我失去自主性,无法维持人格尊严,所以"若惊"。所谓"宠为下",正是因为它非我所能控制,使我得失皆若惊。宠尚且如此,何况是辱?更何况宠与辱常有相关性。只有无宠无辱,才可长保平静安详。

    * "贵大患若身",因为

    身体是大祸患的来源。人有身体,由此产生无穷的欲望,要求各种物质享受以及世间的名利权位。这些东西的得与失,往往受制于外在条件,因而造成自己无尽的苦恼。在此,老子的建议是:与其等待大祸患降临,不如调整自己对身体的观念。对身体要"贵"要"爱",其目的是要提醒与警惕自己不要陷于"大患"。如此才可以在治理天下时,以清静无为的态度,使百姓不致陷于大患。

    * "故贵以身为天下"一语,可参考《庄子·天地》:"故贵以身于为天下,则可以托天下;爱以身于为天下,则可以寄天下。"其意为:"所以,重视看身超过天下的人,就可以把天下委托给他;珍惜自身超过天下的人,就可以把天下交付给他。"不过,庄子此语特别强调提:君子治理天下时的"无为"态度。

      

      

    第十四章

      视之不见,名曰夷;

      听之不闻,名曰希;

      搏之不得,名曰微。

      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

      其上不皦,其下不昧。

      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无物。

      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

      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

      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

      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白话】

      看它却看不见,称它为"夷";听它却听不到,称它为"希";摸它却摸不到,称它为"微";这三方面都无法穷究底细,所以它是浑然一体的。它外显的部分并不明亮,隐含的部分也不晦暗,绵绵不绝的样子无法为它定名,然后又回归于空无一物。这叫做没有形状的形状,没有物体的形象,这叫做若有若无的惚恍。迎向它,看不见它的源头;跟随它,看不见它的后续。把握早已存在的"道",可以用来驾驭当前的一切。能够了解最早的开始,这叫做"道"的规律。

      

      【解读】

    * 本章所论,有关道体(或"道"的本身)。人的感觉对此无能为力,只好承认"道"是"混而为一"的。道是未分之整体,若隐若现;"不可名"是指不受理性思考能力的限制,最后只能以"无物"来描述。所谓"无物",是说"道"并非世间任何一物,而不是说"道"是虚无的。

    * 以"惚恍"形容"道",可参看二十一章。"惚恍"是指若有若无,无状而又有状,无物却又有象。可知"道"并非虚无,而是无法加以描述。既不知它由何而来,也不知它往何而去。

    * "道"是"自古以固存",在一切之前既已存在。"以御今之有"一语,是老子的目标。人要如何面对、因应、处理当前一切具体事物?答案是"执古之道",如此将不会执著于现象世界的得失与变化。至于"道纪",则可以使人由此明白"古始"。详情请参看二十五章。

      

      

    第十五章

      古之善为道者,微

    妙玄通,深不可识。

      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

      豫兮若冬涉川;

      犹兮若畏四邻;

      俨兮其若客;

      涣兮其若凌释;

      敦兮其若朴;

      旷兮其若谷;

      混兮其若浊。

      孰能浊以静之徐清?

      孰能安以动之徐生?

      保此道者不欲盈。

      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

      

      【白话】

      古代善于行"道"的人,精微奥妙而神奇通达,深刻得难以理解。正因为难以理解,所以勉强来形容他:小心谨慎啊,有如冬天涉水过河;提高警觉啊,有如害怕邻国攻击;拘谨严肃啊,有如在外做客;自在随意啊,有如冰雪消融;淳厚实在啊,有如未经雕琢的木头;空旷开阔啊,有如幽静的山谷;混同一切啊,有如浑浊的河水。谁能在浑浊中安静下来,使它渐渐澄清?谁能在安定中活动起来,使它出现生机?持守这种"道"的人,不会要求圆满。正因为没有达到圆满,所以能够一直去旧存新。

      

      【解读】

    * "古之善为道者",在此语中,"道"又作"士"。若参考类似语句(六十五章、六十八章),可知作"道"较为合适。并且,学者解说"士"时,多以"有道之士"或"行道之士"述之,可见仍以作"道"为宜。

    * 本章由七个角度描写行道的人,大意不外乎戒慎恐惧、谦虚退让、随顺自然、和光同尘。即使在动静转换之际,也要"徐"而为之。这代表他充满生命力,可静可动,便一定要配合各种条件,以渐进方式达成,毫无勉强之处。

    * "不欲盈",因为"盈必溢也"(王弼注),并且"盈则亏"。若要不溢不亏,就须在尚未达到圆满之前,自认为已经有所缺失(有如旧物),然后重新引发生命力。

      

      

    第十六章

      致虚极,守静笃。

      万物并作,吾以观复。

      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

      归根曰静,静曰复命。

      复命曰常,知常曰明。

      不知常,妄作凶。

      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白话】

      追求"虚",要达到极点;守住"静",要完全确实。万物蓬勃生长,我因此看出回归之理。一切事物变化纷纭,各自返回其根源。返回根源叫做寂静,寂静叫做回归本来状态,回归本来状态叫做常理,了解常理叫做启明。不了解常理,轻举妄动,就会招致凶险。了解常理才会包容一切,包容一切才会大公无私,大公无私才会普遍周全,普遍周全才会合乎自然,合乎自然才会与"道"同行,与"道"同行才会保持长久,终身免于危险。

      

      【解读】

    * 虚之后,能空能明;静之后,能安能观。由此可以看出万物的回归路线。了解此一常理,叫做启明。老子

    论"知",有三个层次。一是以知为"区分",造成相对的价值观,随之产生欲望与争斗;二是以知为"避难",采取预防措施,以免陷入不必要的困扰中;三是以知为"启明",亦即了解"道"的运作规律,能虚能静,无私无我,顺其自然,全身保真。本章所论,为启明之知。

    * "复命":回归本来状态。老子谈"命",当动词用的有"夫莫之命而常自然"(五十一章),当名词用的即在此处。"命"对人而言,是指既定的条件、无可奈何的发展以及最后的结局。但是在此是对"物"(一切事物)而言,就指本来状态或最后归宿了。老子认为,本来状态无异于最后归宿,亦即"静"。一切都归于寂静,这是恒常的道理。老子善于从结局来看万物,显示了解脱及超越的智能。"明"(启明)是老子对人的最高期许,由此建立了道家的修行目标。

    * "天乃道":合乎自然才会与道同行。何以如此?因为自然界的运作自成规律,不受人为因素所左右,显然更为接近本来的状态,因而也更能与道相契合。在此以"与道同行"一语来翻译"道",则是因为底下接着说"道乃久",亦即可以行之久远,并且没身不殆。

      

    第十七章

      太上,下知有之;

      其次,亲而誉之;

      其次,畏之;

      其次,侮之。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悠兮其贵言。

      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白话】

      最好的统治者,人民只知道有他的存在;次一等的,人民亲近他并且称赞他;再次一等的,人民害怕他;更次一等的,人民轻侮他。统治者的诚信不足,人民就不信任他。最好的统治者是那么悠闲啊,他很少发号施令。等到大功告成,百姓都认为:我们是自己如此的。

      

      【解读】

    * "下知有之"亦作"不知有之",如此则指"人民不知道有他的存在",但是由"不知"难以一跃而至"亲而誉之"。其次,"百姓皆谓:我自然"一语,正是因为"知道有他的存在",但不觉得受他统治。然后,统治者"贵言"而非"不言",表示仍有统治之事实。最后,有些学者由此联想到"帝力于我何有哉"一语,正好证明人民"知道"有帝力存在,只是不觉得自己受其摆布而已。因此,原文作"下知有之"较宜。

    * 由"太上"之下,连续三个"其次",所描述的是"每况愈下"。最理想的,是人民知道有统治者存在,但不觉得需要他来领导;第二等的,是统治者行仁政,人民"亲而誉之";第三等的,是统治者使用政令刑罚,人民"畏之";第四等的是统治者胡作非为、全无章法,人民"侮之",然后可能是天下大乱。

    * "自然"一词,所指的是"自己如此"的状态,而不是一般人所说的"自然界"。古人谈起自然界,常以"天

    地"(侧重其广大领域,如"天无不覆,地无不载")或"万物"(侧重其具体内容)来说。有时专以"天"字指称,则反映了古代思想演变的一项特色,请参考六章之解读。另外,老子本书谈及"自然"的,还有四处:二十三章、二十五章、五十一章、六十四章。

    * 关于"百姓皆谓:我自然"一语,可参考《庄子·天地》:"大圣之治天下也,摇荡民心,使之成教易俗,举灭其贼心而皆进其独志,若性之自为,而民不知其所由然。"其意为:"大圣人治理天下时,用的方法是放任人民,使他们成就教化、改变风俗,完全消除他们的害人念头,而促成他们自得的志趣,就像是本性自动要这么做,而他们并不知道何以如此。"

      

      

    第十八章

      大道废,有仁义;

      智慧出,有大伪;

      六亲不和,有孝慈;

      国家昏乱,有忠臣。

      

      【白话】

      大道毁坏之后,才有所谓的仁义;智巧聪明出现,才有严重的虚伪;家人之间失和,才有所谓的孝慈;国家陷于昏乱,才有所谓的忠臣。

      

      【解读】

    * "大道"是指究竟真实及其运作规律而言,"废"是指被人们遗忘、背弃与毁坏。人们建立自己的一套价值观,以"仁义"来互相期许及标榜。但是,仁义的行为耗费心力而不易持久,并且由此衍生出的假仁假义与不仁不义,更将造成世间的困扰。老子此说并不是为了批判或反对仁义,而是在陈述一个无可奈何的客观事实。以下各句亦有此意。

    * "智慧"一词在此是指智巧聪明,为了争奇斗艳而虚伪不实。现在我们使用"智慧"一词,则有肯定之义,如以哲学(Philosophy)为"爱好智慧"。在道家中,能体认"道"的要义,即是获得了启明的智慧。

    * "六亲"是指父、子、兄(姐)、弟(妹)、夫、妻。由于六亲不和,才能分辨出谁是"孝慈"。若是没有不和之事,则根本不需要所谓的孝慈。忠臣的情况亦是如此。换言之,老子并不是责怪孝慈与忠臣,而是在叙述客观事实。

    * 三弼注特别提及:"鱼相忘于江湖,相忘之道失,则相濡之德生也。"原文出于《庄子·大宗师》:"泉涸,鱼相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其意为"泉水干涸了,几条鱼一起困在陆地上,互相吹气来湿润对方,互相吐沫来润泽对方。这实在不如在江湖中互相忘记对方。""江湖"比拟大道,鱼当然希望在江湖中自在悠游,彼此相忘;但是,奈何"泉水干涸",连泉水都没有了,又奢谈什么江湖?

      

      

      

    第十九章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

      绝仁弃义,民复孝慈;

      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

      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思寡欲。

      

      【白话】

      去除聪明与才智,人民可以获得百倍的好处;去除仁德与义行,人民可以恢复孝慈的天性;去除机巧与利益,盗贼就不会出现。这三方面是用来文饰的,不足以治理天下。所以要让人民有所依归:表现单纯,保持朴实,减少私心,降低欲望。

      

      【解读】

    * 老子书中,"圣人"一词出现三十二次,代表悟道的理想统治者。但是,"圣"字单独使用,或与"智"字并用时,则指"聪明"而言。"绝圣弃智"之后,为什么"民利百倍"?因为人民不再需要学习与竞争,更不必勾心斗角,而可以活得自在快乐。

    * "绝仁弃义",因为仁义是相对的价值观,容易使人向外寻求肯定,而忘记了内在的天性。"民复孝慈"一语,表示人民原本就会实践孝慈。因此,"孝慈"有二解:一是"六亲不和"(十八章),才使我们"知道"何谓孝慈。二是我们本来就会"实践"孝慈。这二者,一为认知,一为行动,其间并无矛盾之处。

    * "文",文饰,意指在出现困难之后,想办法解决。这三方面所说的是绝与弃,不但"不大可能"做到,并且过于消极。因此要让人民从具体可行的地方去努力,就是见素抱朴与少私寡欲。

    * 关于"绝圣弃智"一语,可参考《庄子·胠箧》:"故绝圣弃知,大盗乃止;擿玉毁珠,小盗不起。"

      

      

    第二十章

      绝学无忧。

      唯之与阿,相去几何?

      美之与恶,相去若何?

      人之所畏,不可不畏。

      荒兮,其未央哉!

      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登春台。

      我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

      傫傫兮,若无所归。

      众人皆有馀,而我独若遗。

      我愚人之心也哉,沌沌兮!

      俗人昭昭,我独昏昏。

      俗人察察,我独闷闷。

      澹兮其若海,飂兮若无止。

      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且鄙。

      我欲独异于人,而贵食母。

      

      【白话】

      去除知识,就没有了烦恼。奉承与斥责,相差有多少?美丽与丑陋,差别又有多远?众人所畏惧的,我也不能不害怕。遥远啊,差距像是没有尽头!众人兴高采烈,有如参加丰盛筵席,有如春天登台远眺。唯独我淡泊啊,无动于衷,好像还不懂得嬉笑的婴儿,孤孤单单啊,好像无处可去。众人都绰绰有余,唯独我好像有所不足。我真是愚人的心思啊!混混沌沌啊!世人都炫耀光彩,唯独我暗暗昧昧。世人都精明灵巧,唯独我昏昏沉沉。辽阔啊!好像天边大海;飄荡啊,好像无所栖息。众人都有所施展,唯独我顽固又闭塞。我所要的,就是与别人不同,重现那养育万物的母体。

      

      【解读】

    * "绝学无忧",因为有知就有欲。世人的知在

    于"区分"各种价值,但是这样的区分往往带来烦恼。本章的"我",是指求道之人,在与众人相比之下,显得孤单、落寞、愚笨而顽固。表面看来,众人或俗人占尽一切优势,在世间如鱼得水;但是,他们脱离了"母体",下场终究是一场空。

    * "我欲独异于人"一语中的"欲"字,是据帛书甲、乙本及王弼注而加上的。由此可何老子并不反对"有欲"(参考第一章),只是这种"欲"必须加以正确的"知"为前提,然后所欲者是"贵食母"。"食母"的"母"字,应指"道"而言。

      

      

    第二十一章

      孔德之容,惟道是从。

      道之为物,惟恍惟惚。

      惚兮恍兮,其中有象;

      恍兮惚兮,其中有物。

      窈兮冥兮,其中有精;

      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阅众甫。

      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以此。

      

      【白话】

      大德的表现,完全跟随着道。道这种东西,是恍恍惚惚的。惚惚恍恍啊,其中却有某种形象;恍恍惚惚啊,其中却有某种物体。深远暗昧啊,其中却有精微之气;精微之气极为实在,其中竟有可靠验证。从现在上溯到古代,它的名字不会落空。根据它可以观察万物的本源。我怎么知道万物的本源是什么样子呢?根据就在这里。

      

      【解读】

    * "孔德",大德。"德"有二解:一是万物由道所"获得"的存在条件,如本性、禀赋。二是万物依此而有的"表现"或样态。因此,"孔德"是由全面观照所见的万物表现。但是,对人而言,在"表现"方面有思考、判断及选择的可能性,也因而产生有德、无德的问题(参考三十八章)。

    * 本章对"道"的描写,看似恍恍惚惚(若有若无、若隐若现的样子),但是其中又"有象、有物、有精、有信"。由此可知,道不但不是虚无,反而是最真实的"存有"(Being),与一般的存有物(beings,亦即万物)是截然不同的。简单说来,道是究竟真实,不随着万物的变化生灭而有任何改变。感觉无法捕捉道,理智也无法认识"道",因为"道"是统合一切的整体,从不显示为客观对象。

    * "其名不去",因为道一旦有了"道"的这个名称,虽然难以捉摸,但绝不会落空。不仅如此,根据这个名字,可以了解万物的本源(众甫,众父)。请参考二十五章。

    * 关于"惟恍惟惚"一语,可参考《庄子·天地》:"视乎冥冥,听乎无声。冥冥之中,独见晓焉;无声之中,独闻和焉。故深之又深而能物焉;神之又神而能精焉。"其意为:"看过去一片昏暗,听起来毫无声响。一片昏暗之中,只有他见到了光明;毫无声响之中,只有他听到了和音。所以,在无比深远之处,却有东西存在;在无比神妙之境,却有

    真实存在。"

      

      

    第二十二章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

      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

      不自见,故明;

      不自是,故彰;

      不自伐,故有功;

      不自矜,故能长。

      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

      

      【白话】

      弯曲才可保全,委屈才可伸展,低洼将可充满,敝旧将可更新,少取反而获得,多取反而迷惑。因此,圣人持守着"道",来作为天下事物的准则。不局限于所见,所以看得明白;不以自己为对,所以真相彰显;不夸耀自己,所以才有功劳;不仗恃自己,所以才能领导。正因为不与人争,所以天下没有人能与他相争。古人所说的,"弯曲才可保全"这些话,怎么会是空话呢!真的能让人得到保全,善度一生。

      

      【解读】

    * "曲则全"等六句,范围涵盖自然与人事,但由"多则惑"来看,应以人事为主。譬如刮风时,大树弯曲才可保全;下雨时,地上凹洞将可满溢。移用到人间,则例证更多。"少则得",可以解为:因为少,所以还有成长空间;也可以解为:因为少,所以完全吸收消化,有如"念书在精不在多"。"多则惑",是因为无法理出头绪。"则"这个字,有辩证法上的正反互动之意,也有经验界的正反对立或相反相生之意,如"物极必反"。

    * 圣人所抱之"一",是指统一的整体,亦即由整体来看变化,则一切都是相对的,因此不必执著,更无所排斥。"一"是对"道"的一种描述。"抱一"亦见于十章。

    * "不自见,故明"。老子谈到"明"的还有"知常曰明"(十六章)、"自知者明"(三十三章)、"见小曰明"(五十二章)等处。以各种方式肯定"明"(启明之境),其意在于提醒我们觉悟智慧的重要。

      

      

    第二十三章

      希言,自然。

      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孰为此者?天地。

      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

      故从事于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

      同于德者,道亦德之;

      同于失者,道亦失之。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白话】

      少说话,才合乎自己如此的状态。所以狂风不会持续吹一早上,暴雨不会持续下一整天。是谁造成这种现象呢?是天地。连天地的特殊运作都还不能持久,何况人呢?所以,积极求道的人,与道同行;修德的人,所认同的是有德;失德的人,所认同的是无德。认同有德的人,道也会获得他;认同无德的人,道也会失去他。统治者的诚信不足,人民就不信任他。

      

      【解读】

    * "希言",少说话。以统治者而言,是

    少颁政令,让一切自己如此。如果统治者力求有为,就会像"飄风"、"骤雨"一样,无法持久生效。类似的观点是"贵言"(十七章)。当然,最理想的是"不言"(二章)。

    * "天地尚不能久",是就其特殊运作(如飄风、骤雨)而言,所以与"天长地久"(七章)并无矛盾。事实上,从"天长地久"的角度来看,飄风、骤雨并未超出生态平衡的范围。老子借此比喻统治者的有心造作必定归于失败。

    * "同于德者"以下四语,在王弼本是"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王弼注曰:"言随其所行,同而应之",这似乎重复了前一句的意思,并且三者都是"乐得之",又有何"得失"之辨?因此,本文据帛书乙本改之。其次,"德"是指"万物得之于道者";"同于德者"是指顺着万物的本性与禀赋去行动。"同于失者",则是倒行逆施,成了失德或无德,结局当然是自取败亡了。

      

      

    第二十四章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

      自见者不明;

      自是者不彰;

      自伐者无功;

      自矜者不长。

      其在道也,曰:馀食赘形。

      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白话】

      踮起脚跟,无法站得久;跨步前进,无法走得远。局限于所见,就看不明白;以自己为对,就遮蔽真相;夸耀自己的人,没有功劳;仗恃自己的人,无法领导。从道的观点来看,这些可说是剩饭与赘瘤。人们都厌恶这样的作为,所以悟"道"的人不会如此。

      

      【解读】

    * 企者与跨者都是存着特定目的(立与行),因而有所作为,结果却适得其反。老子对于"顺其自然"的强调,亦由此可见。

    * "自见者不明"等四语,与二十二章相互呼应。由道看来,"立、行、明、彰、功、长",是常态现象,只须排除刻意造作以及自我中心,就会一一达成。但是,这并不是容易的事,世间之人少有不画蛇添足、自寻烦恼者。

    * "有道者"是指悟道的人,每一个人都有可能成为有道者。在老子书中,"圣人"、"吾"、"我",都是指有道者而言,言行表现也有异曲同工之妙。

    * "看伐者无功"一语,亦见于《庄子·山木》:"大成之人曰:自伐者无功。"

      

      

    第二十五章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

      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地母。

      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

      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

      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白话】

      有一个浑然一体的东西,在天地出现之前就存在了,寂静无声啊,空虚

    无形啊。它独立长存而不改变,循环运行而不止息,可以作为天下万物的母体。我不知道它的名字,勉强叫它做"道",再勉强命名为"大"。它广大无边而周流不息,周流不息而伸展遥远,伸展遥远而返回本源。所以,"道"是大的,天是大的,地是大的,人也是大的。存在界有四种大,而人是其中之一。人所取法的是地,地所取法的是天,天所取法的是"道","道"所取法的是自己如此的状态。

      

      【解读】

    * 本章是老子谈"道"的关键之作。"有物混成",意即"道"是一个混沌未分之整体。"先天地生",因为天地是已分的结果。道之先于天地,并非时间上的先后,因为天地之前无从计较时间久暂;而是逻辑上的先后,亦即天地非由自生,所以需要一"自生者"为其基础。"自生者"在西洋哲学中,称为"自因"(Causasui),而"自因"是上帝(God)或存有(Being)之首要条件。此外其他一切皆为"他因"。

    * "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一语表示:一、"道"是绝对的"一",不会因为任何缘故而变化,而这正是"超越界"(Transcendence)的基本界说。二、道是周行不殆,遍在一切之中的,亦即"道"不离内存界(Immanence)。内存界(或内在界)所指,为有形可见而充满变化的天地万物(自然界的一切);超越界所指,为自因而恒存的"道"。若无"道",则万物无从存在;若无万物,则"道"亦无由彰显。这就是"道"之既超越又内存的性格。

    * "道"这个名称是勉强取的。中西哲人在面对超越界时,都有勉强取名的情况。因此,我们对于"存有"或"上帝"也不必过于执著于名相。

    * "域中有四大",在此"域"不能指宇宙,因为宇宙是时间与空间所合成的整体,而"道"并非时空所能局限。或可能勉强译为"存在界",以与虚无区隔。其次,何以称为"四大"?因为由上文的"大",经过逝、远、反这三个步骤,可知这是由"道"而展现的四大领域。事实上,只有"道"是唯一的大。"人居其一",是为了提醒人:不可因为生命短暂脆弱而失去信心,而应该由"人法地",一步步提升,达成与"道"冥合的至高境界。

    * "人法地",地指地利或具体自然环境;由"人法地"可以保障人的生存,并学习合宜的生活法则。"地法天"是由人的观点,想要找到地的法则之缘由;天指天时或宇宙中的规律。"天法道",这也是由人的观点,向上追溯到天的依归,由此体悟了道(如不争、无为等)。最后,"道法自然","自然"是自己如此的状态,所以任何一物若是保存"自己如此的状态",就是"与道同行"。

    * 关于"有物混成"一语,可参考《庄子·天地》:"泰初有无,无有无名。一之所起,有一而未形。"其意为:"在最起始的时候,只是

    无存在,尚未出现有也尚未出现名。这就是一的由来,混同为一而尚未具体形成。"

      

    第二十六章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

      是以君子终日行不离辎重。

      虽有荣观,燕处超然。

      奈何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

      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白话】

      重是轻的根本,静是动的主宰。因此君子整天行路,都不离开载物的车辆,虽然享受尊荣,却不会沉溺其中。为什么万乘大国的君主,还以轻率态度治理天下呢?轻举将会失去根本,妄动将会失去主宰。

      

      【解读】

    * "重为轻根",重物可以承载轻物,若是头重脚轻,必然无法站稳。"静为躁君",静止可以主导躁动,因为躁动无法持久,必然回归静止。

    * "君子"一词,有作"圣人"者。"辎重":军中载运粮食装备的车。离开辎重,则无法远行,更不可能战胜。"君子"若指卿大夫,"万乘之主"则是各国诸侯。

    * "重"有厚重、稳重、沉着、谨慎之意。"静"有安静、静止、无为、超然之意。统治者有了权位之后,难免心浮气躁,轻举妄动,造成天下大乱。

    *

      

    第二十七章

      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善数不用筹策;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

      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

      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

      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

      【白话】

      善于行走的,不会留下痕迹;善于说话的,没有任何瑕疵;善于计算的,不必使用筹码;善于关闭的,不用栓锁别人也开不了;善于捆绑的,不用绳索别人也不能解。因此,圣人总是善于帮助人,所以没有被遗弃的人;总是善于使用物,所以没有被丢弃的物。这叫做保持启明状态。因此,善人是不善人的老师,不善人是善人的借鉴。不尊重老师,不珍惜借鉴,即使再聪明的也免不了陷于困惑。这是精微奥妙的道理。

      

      【解读】

    * 前面五善,可以经由熟能生巧或顺其自傅佩荣说孔孟论人生(精选)

    傅佩荣说孔孟论人生

    孔子卷1

    在考验中成长

    在许多人的心目中,孔子的形象是庄严而伟大的。西方学者谈论二十一世纪的文明冲突时,无法忽视孔子所创立的儒家,虽然儒家未必是这项冲突的起因。同样的,西方学者在推崇人类历史上的

    但是,孔子并非生下来就这么杰出的。他毫不讳言自己幼年的困境,甚至公开承认:

    年轻朋友眼前可以立刻打定主意的是:以孔子为师,与孔子为友。而出发之前的准备工作,就是概略认识孔子的生平与思想。我们需要了解的,不是他成名之后的卓越表现,也不是历代学者对他毫无保留地赞美与歌颂,而是他如何从一个平凡的孩子,一步步走出充实而有光辉的一生。圣贤所立的典范,不是要让大家顶礼膜拜的,而是要提振我们的心志,鼓励我们向他学习的。

    本篇文字力求清楚,说理务必明白,因为孔子本人也是不喜欢故作深奥、卖弄玄虚的。内容分为四辑:一、

    说到《论语》,这是中文经典的第一书,也是人类共有的精神资产。任何时代中,任何年龄的任何人,只要阅读《论语》,必然开卷有益。笔者有幸在台大讲授儒家哲学二十余年,又曾两度赴欧讲授孔子思想,深切体认《论语》的重要价值,因而特地参考历代四百多家注解,撰写适合现代人阅读的《论语解读》(立绪版)。本篇中有关《论语》引文的白话翻译,皆以此一解读本为准。

    年轻朋友在新世纪与孔子相遇,是为了返本开新,以丰富的传统为资源,创造个人有意义的一生。学习孔子,是无数前辈的愉快经验,也将是我们共同的珍贵回忆。这是笔者的信念与期望,愿能获得读者的回应。

    辑一 走在成长路上

    贫困的幼年

    原文

    大宰问于子贡曰:

    《论语·子罕篇》

    孔子的生平,约在公元前五五一年至公元前四七九年,正当春秋时代的末期。翻开古代中国的历史,三皇五帝之后,是夏、商、周三代;周代又分西周与东周。东周时,天子势力大衰,诸侯争雄称霸,形成纷乱动荡的局面,是为春秋时代与战国时代,最后则由秦始皇以武力统一中国。

    孔子的祖先,是商代后裔的宋国贵族,后来渐趋没落,迁徙到了鲁国。他的父亲叔梁纥在鲁国担任地方官,负责治理陬邑。传说中,叔梁纥六十多岁时结识了孔子的母亲颜徵在,在此之前他已育有九女一子。颜徵在曾去尼丘祈子,后来产下孔子。由于孔子的出生与尼丘有关,并且排行第二,所以取名为丘,字仲尼。

    不幸的是,孔子三岁时,父亲过世。母亲带着他迁居到娘家,就是鲁国都城曲阜的平民区,在那儿将他抚养成人。寡母孤儿必须自食其力,生活艰苦是难以想像的。孔子的幼年生活,无异于乡下农村的孩子,大多数时间都必须从事劳动,帮助母亲种菜、种田、照顾牲口以及各种琐碎的家务。

    环境的困厄,并未阻碍他上进的意志,反而使他积极地把握一切学习的机会,培养自己成为一个有用的人,进而对社会与国家有所贡献。

    白话

    大宰向子贡询问:

    么多才干吗?我想不需要的。

    初步的学习

    原文

    孔子为儿嬉戏,常陈俎豆,设礼容。

    《史记·孔子世家》

    子入大庙,每事问。或曰:

    《论语·八佾篇》农历冬至时,鲁国在曲阜南门外的沂水边,举行郊祭大典。这是祭祀天地的隆重礼节,官员们都穿上正式的朝服,在赞礼官的安排下,庄严肃穆地进行祭祀仪式。年幼的孔子挤在人群中,看到这一幕,不禁悠然神往。

    从此之后,孔子最喜爱的游戏,就是陈列祭祀用品的玩具,安排别的孩子随着他的口令,行礼如仪。这时他还没有上学,已经显示出对礼仪的兴趣。后来他经过长期的努力,成为大家口中

    当时的乡村教育,在每年农历十月秋收以后举办,由当地父老负责教育未成年的子弟。教学内容为文化知识与军事训练。对孔子来说,他由此得知夏、商、周三代的历史,鲁国是由周公的儿子伯禽所传,以及齐国、卫国、宋国、陈国、蔡国、晋国等各自的渊源。在军事训练方面,他学会了骑马、射箭、驾车以及基本的使刀弄枪、进攻防御的技巧。乡校的学习到十五岁为止。

    当时的社会,只有贵族子弟在十五岁以后可以进大学,学习专门而高深的知识,准备将来从政做官。孔子没有这样的机会,但是他不但不气馁,反而立志求学,突破时代的限制,开创了中国教育史上的新页。

    白话

    孔子进入周公庙,对每一项礼器与摆设都要发问。有人说:

    古代的教育

    原文

    达巷党人曰:

    《论语·子罕篇》

    在孔子的时代,教育的内容是五经与六艺。

    五经是指诗、书、礼、乐、易。诗是文学,书是历史,礼是社会规范,乐是音乐艺术,易是哲学。六艺是指礼、乐、射、御、书、数。礼与乐这两者,除了有经典的理论部分,还有实际操作的技能部分,可以说是最难学会的。射是射箭,御是驾车,书是古代造字及用字方法,数是计算方法。

    孔子的学习态度是积极而主动的。能够以自修与练习学会的,就全靠自己。必须请教老师的,则表现最高的诚意与尊敬,虚心受教。他以

    孔子成年后,身体健壮而魁梧,身高一百九十二厘米,有

    白话

    达巷地区有人说:

    向师襄习乐

    原文

    孔子学鼓琴师襄子。十日不进,师襄子曰:

    《史记·孔子世家》孔子十五岁时,立定学习的志向。以音乐来说,光知道理论是不够的,还须请教老师演奏的技巧。孔子来到鲁国乐官师襄的家中,请求教道。

    在师襄的指导下,孔子曾经弹奏一支名曲,一连弹了十天也不更换。师襄建议他换弹别的曲子,他说:

    过了些时,师襄再催他,他说:

    师襄听了十分赞佩,特地离开老师的座位,向孔子这个学生拱手行礼,说:

    学习演奏一首曲子,要把握它的旋律、技术、用意以及它所描写的人物样态,难怪后来孔子能以乐曲抒发内心感受,达到怡情养性的最大效果。任何一种学习,只要努力,必有心得,有了心得,就可以乐在其中。

    向老子问礼

    原文

    辞去,而老子送之曰:

    《史记·孔子世家》

    老子,原名老聃,在周代京都洛阳担任国家博物馆的负责人。孔子在三十岁左右,有机会前往洛阳参访,最大的收获就是向老子问礼。

    老子饱经世故,智慧过人,在有关礼制的背景故事、执行规则、具体考量等部分,无不详细回答孔子的询问。经过多日来往,他深知眼前这位年轻人充满理想又好学不倦,准备有朝一日可以大展抱负,服务社会。他也明白孔子还有自我提升的空间。

    终于,孔子必须告辞,返回鲁国了。老子为他饯行时,用心良苦地说:

    老子所担心的,是孔子对于世间的一切,太过积极进取,只知发展而不知收敛,结果可能让自己陷入困境。在评议及揭发别人时,也须思考效果与后果。采取合宜的手段,要配合客观的形势,因为许多问题并非一夕可解。这是身处乱世必须学会的道理。

    老子的教训

    原文

    老子曰:

    《史记·老子韩非列传》

    老子是礼仪方面的专家,很清楚礼仪有沦于繁文缛节的危险,甚至使人丧失淳厚朴实的本性。他看到孔子热衷于学习古礼以及古圣先贤的言论,忍不住要加以警惕。

    老子对孔子说:

    老子代表道家,从道家所推崇的

    在学习过程中,要认清自己的优点缺点,然后把握正确方向,朝着目标前进。

    早期的职业

    原文

    孟子曰:

    《孟子·万章篇下》孟僖子曰:

    《左传·昭公七年》

    古代男子二十岁时参加冠礼,代表已经成年,可以成家也必须立业了。孔子就在二十岁时,奉母命与来自宋国的丌(qí)

    官氏完婚。当时孔子在鲁国是知名的青年学者,开始受到鲁君与大夫的注意。他的儿子诞生时,鲁君特地派人送来两条鲤鱼祝贺。他就为儿子取名为鲤,字伯鱼。那么,事业方面呢?

    为了养家糊口,也为了磨练才干,孔子开始担任公职。他做过的公职有委吏与乘田。委吏负责收缴田赋、管理仓库。一年之后,他所经手的会计业务不但账目清楚,而且收益大幅增加。主管的贵族对他十分欣赏,改派他去担任乘田,负责管理牧场。又是一年下来,牧场上的牛羊骡马不但肥壮而且多产,再度印证了孔子在做事方面的才能与本事。

    当时鲁国由国君统治,同时还有三家掌握政治及经济实力的贵族,就是孟氏、叔氏、季氏。孟氏家族的孟僖子特别欣赏孔子的才学,在临终时交代两个儿子一定要去向孔子学礼。孔子所教的学生越来越多,其中少数是贵族子弟,大多数是普通平民与农民子弟。他曾经到处向前辈学者请教,现在自己有机会回馈社会,自然乐于从事了。关于他是否以教书来谋生的问题,值得另文再谈。

    长期的工作

    原文

    子曰:

    《论语·子罕篇》

    子食于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

    《论语·述而篇》

    子曰:

    《论语·述而篇》

    孔子精通各种礼仪,曾在洛阳跟随老子为人举办丧事。古代的丧礼活动既复杂又考究,从人死到下葬前的礼仪程序就多达五十余项。几乎每一个步骤,都得依靠丧祝(主持丧礼的人)的指导与安排。

    丧祝的工作是专业的,也是辛苦的,所以应当获取合理的报酬。孔子在五十岁正式从政担任大夫之前,主要的经济来源,就是丧祝的工作。他在自我反省时,也提及

    有些人以为孔子靠教书来谋生,因为他说过:

    的语句,皆指年龄而言,并无例外。当然,我们不会反对后代与今天的老师要靠学生的学费来维持生活。但是,为孔子说明他的实际情況,并且强调他有教无类的宏伟抱负,仍然是有必要的。

    白话

    孔子说:

    活泼的教学

    原文

    柴也愚,参也鲁,师也辟,由也喭。

    《论语·先进篇》

    孔子的学生中,有两对知名的父子档,就是颜路与颜渊,以及曾点与曾参。颜路与曾点二人,只比孔子小五六岁,却对他的学识与人品心悦诚服。等他们的孩子到了十五岁,可以行束脩之礼时,自然赶着拜在孔子门下了。

    曾参比孔子小了四十六岁,算是孔子晚期的学生。他认真听课,知道了孝顺的重要,一心想要实践。他的做法是:每当父亲生气,拿起棍子打他时,他都默默忍耐,不抗拒也不逃走,希望父亲可以早些消气。

    孔子听说了这件事,就叫曾参过来,对他说:

    换句话说,孝顺在于心意,同时要考虑实际的情況与可能的后果,而不是愚孝。

    有关曾参的故事,虽然出于传闻,但是从孔子说他

    白话

    高柴生性愚笨,曾参生性迟钝,子张生性偏激,子路生性鲁莽。

    耐心的开导

    原文

    仲由,字子路,卞人也。少孔子九岁。子路性鄙,好勇,志伉直,冠雄鸡佩瑕豚,陵暴孔子。孔子设礼,稍诱子路。子路后儒服委质,因门人请为弟子。

    《史记·仲尼弟子列传》

    孔子所收的学生中,子路是很有特色的一位。他比孔子小九岁,年轻时就逞强好勇,在乡里间闯出一些名声。依孔子看来,这是鲁莽有余而学问不足。

    子路的装扮很酷,只见他的头上插着公鸡羽毛,身上戴着公猪形饰物,腰间系着一把长剑,好像是个行走江湖的侠士。他初次遇到孔子时,言词无礼,态度粗野,但是孔子雍容大度,以礼相待,使他感觉惭愧。孔子问他喜欢什么,他说喜欢舞弄长剑。

    孔子说:

    原文

    互乡难与言,童子见,门人惑。子曰:

    《论语·述而篇》

    有一次,孔子带领弟子们来到互乡。互乡的民风较为保守,对外来的人不太友善,连说话沟通都不容易。这时有一个少年请见孔子,孔子居然接见了,弟子们觉得困惑。

    弟子们困惑的原因,可能有两点:一是当地百姓难以沟通,孔子没有必要接见这位少年;二是这位少年未满十五岁,没有到行束脩的年龄,而孔子不是说过

    孔子为弟子们解惑时,说:

    孔子自己年轻时,到处向人请教学习,由此获益良多。他总是希望看到别人努力上进,而不愿意有任何人,尤其是青少年,退步堕落,浪费了宝贵的生命,甚至构成社会的负担及灾难。至于

    在成长的路上,犯错是难免的。不论那是出于无知或由于冲动,都不必计较了。重要的是,给自己机会,重新开始。记取教训,走向未来。

    艰辛成长路

    原文

    子曰:

    《论语·述而篇》

    季氏飨士,孔子与往。阳虎绌曰:

    《史记·孔子世家》

    孔子成年后的表现,使许多人以为他是天纵英明。事实上,他的幼年遭遇比一般人不幸。三岁丧父,全靠慈爱的母亲含辛茹苦的抚养。母亲在他二十岁左右,也因病辞世。这中间还有一段挫折的故事。

    孔子从十五岁立志求学之后,很快就有了心得。他说:

    孔子以为自己的父亲既然担任过陬邑的大夫,自己又懂得不少五经六艺的道理与技能,应该有资格参加大会。想不到在季氏门前,他就被拦阻下来,并且听到了侮慢的话。

    这个挫折使他意志更为坚定,相信事在人为,一定要在未来成就一番大事业。十余年之后,当他三十岁时,已经才学兼备,声誉广传,可以在社会上立足了。早期生活的历练,使他更明白人生的路应该怎么走,也使他更具有同理心,可以在政治与教育上提出明确的目标与切实的方案,并且在思想上开创了承先启后的儒家哲学。

    辑二 生活中的修养

    情感要真挚

    原文

    子于是日哭,则不歌。

    《论语·述而篇》

    子曰:

    《论语·学而篇》

    在许多人的想像中,孔子表情严肃,道貌岸然,一开口就要教训别人。但是,真正的孔子其实是很有人情味的。他讨厌

    孔子上课时,谈到《书经》中令人感叹的历史事件,以及《诗经》中百姓哀哀无告的描述,不免触动内心的悲伤情绪,随之落下泪来。他为别人主持丧礼时,看到丧家哭泣悲号的画面,于心不忍,不但没有食欲,有时也会陪着流泪。

    学生们看到老师在许多场合都会哭,就注意观察老师情绪的变化以及日常生活的细节。长期下来,他们得到一个结论,就是:

    这一天哭过,就不再唱歌。何以如此?因为人的情绪是延续而有感染力的,怎能在一天之内又哭又笑?由此也可知道,孔子是有泪不轻弹的,只是看到人间悲惨的事太多,不由得悲从中来。但是,情绪不应该带到第二天。经过一夜的休息,随着朝阳升起,我们有新的工作要努力。人生的路虽然崎岖,还是值得我们去探索。

    白话

    孔子说:

    以唱歌自娱

    原文

    子与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后和之。

    《论语·述而篇》

    我们从孔子在某一天哭过就不再唱歌,可以推知:如果他在某一天没有哭过,那么就很可能以唱歌来调剂生活。换言之,孔子从小学习音乐,熟谙各种乐器,但是抒发情感最自然、最方便、最有效的方法,还是唱歌。

    学生们知道老师喜欢唱歌,也做了一番观察,并且写下一句有趣的资料,就是:

    志向高远的人,很容易忽略眼前的朋友与身边的琐事,然后错过了原本可以欢乐的时光。但是,如果沉迷或耽于一时的快乐,又很可能忘记了心中的理想。这时所需要的是长期的生涯规划与短期的生活设计。譬如,在中学阶段,只要随着课业及考试而进展,可以顺利毕业与升学,就不必挂念太过遥远的未来。

    情感需要抒发、调节、互动与交融。唱歌是一种方法。唱歌时,放下一切烦恼,人生遭遇的得意与失意不妨搁在一边,让真诚的情感自然流露。如果在今天不能活得快乐,谁又能保证会有美好的明天呢?

    正当的休闲

    原文

    子曰:

    《论语·八佾篇》

    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

    《论语·述而篇》

    在古代社会,一般男子的休闲活动,除了音乐以外,大概就是驾车、射箭以及钓鱼了。孔子的驾车技术十分高明,他的射箭技巧也不含糊。这大概与他得自父亲所遗传的体质有关。他的父亲是鲁国有名的勇士与力士,作战时的杰出表现,常为国人所称颂。

    孔子说:

    较为轻松的休闲方式,在《论语》中只有一句:

    今天的休闲活动,项目繁多而内容丰富,我们应当选择几样适合自己的。在年轻的时候,户外的运动特别具有吸引力。既可休闲又可强身,何乐而不为!

    可食可不食

    原文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食而,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肉虽然,不使胜食气。唯酒无量,不及乱。沽酒市脯,不食。不撤姜食,不多食。

    《论语·乡党篇》

    孔子对食物的态度,让许多人觉得惊讶。一方面,他认为自己经常在吃粗糙的食物,并且不以为苦;另一方面,又有

    我们先看看

    我们常说

    喝酒有节制

    原文

    乡人饮酒,杖者出,斯出矣。

    《论语·乡党篇》

    古人生活较为单纯,遇到节庆典礼、群聚欢乐的场合,总是以喝酒助兴。譬如,孔子谈到君子不妨以射箭来竞争时,也提及饮酒一事。翻阅古代的历史,书经中有《酒诰篇》,苦心劝诫商代遗民不要再喝酒误事。

    我们以前介绍孔子以祝丧为业时,说他经常提醒自己

    一般人在喝酒时,总以为自己具备一定的酒量,而忽略了自己的身心状况未必稳定。譬如,在劳累、心烦时,很容易一杯就醉,后果也不堪设想。孔子的秘诀很实际,是简单的七个字

    像孔子这样的人,自然可以享受饮酒之乐。他与乡里中的亲友一起聚会饮酒时,要等年长的人都离席了,他才走出去。平时就调理好情绪,喝酒时就不会造成情绪失控的后果。酒能助兴,也能败兴,全看自己能否把握分寸。孔子在这方面也立下了示范作用。

    对自己要约

    原文

    子曰:

    《论语·里仁篇》

    子曰:

    《论语·颜渊篇》

    青少年如果需要座右铭,并且规定只能用一个字来说的话,那么孔子的建议大概就是

    因为无法约束自己,我们搬弄各种八卦,增添许多是非。我们一上网游戏,一上场打球,就忘了时间,使父母操心不已。

    万一迷上了明星歌星,更是

    也许有人宣称

    比较困难的,是在内心里面主动约束自己。收敛心思、控制欲望、把握时间,然后把全副精力投注于自己选定的目标上。能够做到这一点,长期下来就会发现自己成为生命的主人,可以自由挥洒才华。少了约,就像树木未经修剪,也许枝叶繁盛,但是不可能长得高而壮。

    不与人谈论

    原文

    子不语:怪、力、乱、神。

    《论语·述而篇》

    古人对

    不谈论,并不表示这些事情不存在。这一类的现象不但存在,而且吸引大家的注意。但是,由于这些都不是常态的、合理的与正确的,我们多谈又有何益?简单分析起来,反常的事使人迷惑,勇力的事使人忘德,悖乱的事使人不安,神异的事使人妄想。

    气候如果反常,变成冬热夏冷,连专家都说不清楚是怎么回事,则我们的谈论只是猜测而已。靠勇力征服别人的是霸主,靠品德统一天下的才是君王;我们希望统治者善待百姓,又何必多谈勇力?春秋时代,悖乱造反的事件很多,越谈论人心不是越不安吗?然后,神异或灵异的传闻,总是绘声绘影,但是又找不到确实的证据,徒然让人产生稀奇古怪的妄想,甚至忽略了自己的本分。

    我们现在每天看到及听到的新闻,充满了

    不主动谈起

    原文

    子罕言利与命与仁。

    《论语·子罕篇》

    子夏为莒父宰,问政。子曰:

    《论语·子路篇》

    孔子很少主动谈起有关

    以利益来说,这是人之所欲,谁不想要?但是,利益必须配合道义来考量,亦即见到利益时,要问该不该得,如果只顾眼前的利益,很可能

    再以命运来说,其中涉及许多难解的谜,无法做合理的说明。重要的是:人在面对无奈而盲目的命运时,能否领悟自己的天赋使命。孔子本人在五十岁时,才达到

    然后,以行仁来说。《论语》中,孔子都是针对弟子的询问来回答,而从来不曾以定义的方式,说明什么是

    孔子是一位老师,遇到弟子询问这三类问题时,还是会提供适当建议。我们也将在后文介绍相关的想法。

    白话

    子夏担任莒父的县长,请教政治的做法。孔子说:

    最谨慎的事

    原文

    子之所慎:斋、战、疾。

    《论语·述而篇》

    子曰:

    《论语·宪问篇》

    子曰:

    《论语·宪问篇》

    日常生活中,我们不妨顺着既定的轨道行动,在习惯的带领下,过得轻松些。但是,对某些特定的状況,一定要以谨慎的态度因应。以孔子为例,他以慎重态度对待的三件事,依序是:斋戒、战争、疾病。

    首先,斋戒最重要,因为那是祭祀之前的准备工作。祭祀是我们对祖先及鬼神所举行的礼仪,必须以虔诚、恭敬的心态来进行,否则就有忘本之嫌。人如果忘本,失去了根源,就不可能找到此生的意义。这是古人信仰的内涵,在今天看来仍有参考价值。

    其次,对战争务必谨慎,因为战败之后难免国破家亡,而即使战胜了也会有惨重的死伤。只要有任何一线化解战争的希望,都要努力把握。孔子对管仲的推崇,主要的理由就是他辅佐齐桓公,以外交手段避免了战争,由此造福了天下百姓。

    至于对疾病要谨慎,则是由于古代医药水平不高,人一旦生病,不仅痛苦而且不易治好。预防重于治疗,所以在平日就须注意饮食卫生,并安排适当的运动与休闲。

    孔子所关心的,是人类生命的意义,国家的存在与和平发展,以及个人的健康与追求幸福的自由。这些不也都是我们大家的愿望吗?

    自我的修炼

    原文

    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论语·子罕篇》

    一个人越是聪明、能干而有学识,就越容易以自我为中心来衡量一切。他可能就此养成先入为主的思考模式,无法客观认清事实,也很难对别人的遭遇产生同情和理解。因此,孔子特别注意约束自我的偏差欲望。

    长期下来,孔子完全戒除了四种毛病。我们看到的是:他不凭空猜测,他不固执己见,他不顽固拘泥,他不自我膨胀。 我们对于许多事情,在得到充分而明确的资讯之前,总是喜欢自作聪明,妄加猜测,制造各种是非与不必要的困扰。一旦表明了意见,就想尽办法寻找有利的理由与借口,来支持自己的主张,甚至以为这是择善固执,而事实上只是为了顾全面子。

    形成特定的作风之后,产生保守心态,认定自己年龄、辈分、地位都比别人高,顽固些也是应该的。这种不知变通的想法,最后演变为自我膨胀,以为在群体中自己最聪明、最能干,也最有学识。这样的人不但难以相处,而且总是给别人带来压力。即使他真的偶有高明见解,恐怕也不易获得大家的欣赏。

    成熟的麦穗,总是低垂着头。成熟的人格,就要能敞开心胸,乐意与别人一起在人生路上努力成长。

    每日的忧虑

    原文

    子曰:

    《论语·述而篇》

    我们每天忧虑的是什么?是食衣住行的匮乏,还是人际关系的恶化?是考试成绩不好,还是知识能力不足?担心,就会用心,然后想办法加以改善。人活在世间,除了幼稚时期之外,不可能每天无忧无虑。

    那么,孔子所忧虑的是什么?他说:

    这里提到的四件事中,前两者是德与学,他用的是

    而后面两件事所用的是

    孔子以这四件事为忧,表示他念兹在兹,总是提醒自己要变得更好。时光匆匆,岁月悠悠,五年十年一晃就过去了。孔子每隔几年就体会人生的更高境界,秘诀应该就是:他有正确的忧虑。他担心的不是什么发财,而是对自我的提升。

    情绪的调节

    原文

    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

    《论语·泰伯篇》

    最近几年,大家开始注意情绪智商的重要。一个人如果情绪不稳,喜怒哀乐无法适度控制,又不能关心别人情绪上的变化,那么他在做人处世方面一定动辄得咎,陷于失败的困境。

    这个道理其实在古代已经验证了。《论语》中有一句话描写孔子的形象,内容是:

    譬如,有些人态度温和,就很难严肃起来,于是在承担重大责任时显得缺乏魄力;反之,如果太严肃,又少了温和的气氛,让人不敢亲近。其次,有些人不苟言笑,看起来相当威严,随之流露刚猛之气,对周围的人造成压力。然后,在遇到长辈或长官时,我们自然表现谦恭的态度,这时难免显得局促不安。以上三种状況,都好像钟摆一样,不是偏向这一端,就是靠向那一端,很难保持中庸。

    孔子的表现,是一个成功的例子。这是因为他具有自信,又能体察他与别人之间的适当关系,并且在情绪的调节上可以收放自如,做得恰到好处。他从幼年时代就不断学习,认真思索,在修养自我的路上前进。若非如此,又怎能拥有这么杰出的情绪智商呢!

    辑三 师生相得之乐

    豪爽的性格

    原文

    子路有闻,未之能行,惟恐有闻。

    《论语·公冶长篇》

    子路曰:

    《论语·公冶长篇》

    子曰:

    《论语·子罕篇》

    子路年轻时,好勇斗狠,粗野无礼。跟随孔子之后,进步迅速。他听了做人处世的道理,还未抵达能够实践的程度以前,就只怕自己又听到新的道理。他希望可以知行合一,不过,在性格上毕竟是比较豪爽而冲动的。

    他对朋友很讲义气。孔子问他有何志向时,他说:

    孔子看了很感动,就说:

    一个人重视朋友超过财物,是有情有义的表现。不仅如此,他虽然生活穷困,在看到有钱的人时,不会有任何局促不安或惭愧的样子,因为他知道人的价值在于人格尊严,而不在于财富。我们年轻的时候,比较容易欣赏像子路这种豪爽的性格。但是别忘了,要进一步学习子路的有情有义,以及对人格尊严的信心。

    有勇与有谋

    原文

    子路率尔而对曰:

    子路曰:

    《论语·述而篇》

    子曰:

    《论语·公冶长篇》

    子路的抱负是从政,想要借此服务百姓、贡献国家。他对自己深具信心,他说:

    子路勇敢而果决,从政自然没有问题。但是,人间的事情不是光靠勇敢就可以应付的。有一次,子路主动请教老师说:

    结果呢,孔子这样回答他:

    是面对任务戒慎恐惧,仔细筹划以求成功的人。

    有一次,孔子感叹:

    忠诚的朋友

    原文

    故孔子曰:

    《史记·仲尼弟子列传》

    子见南子,子路不说。夫子矢之曰:

    《论语·雍也篇》

    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子路愠见曰:

    《论语·卫灵公篇》

    孔子说:

    子路比孔子小九岁,是同学中年纪较大的。他的个性豪爽,有话直说,如果觉得老师的作为有问题,也会表现出不满。有一次,孔子到了卫国,应邀与卫灵公的夫人南子相见,子路对此很不高兴,因为南子的名声很差。孔子因而发誓说:

    孔子带领弟子周游列国时,曾在陈国没有粮食充饥,跟随他的人都病倒了,没有办法起床。子路带着怒气来见孔子,说:

    不幸的是,子路后来在卫国从政,参加内战,不幸惨死。子路临死前,系在头上的帽缨也被砍断了,他把断落的帽缨系好,以保持

    原文

    子曰:

    《论语·先进篇》

    子曰:

    《论语·为政篇》

    子曰:

    《论语·子罕篇》

    子谓颜渊,曰:

    《论语·子罕篇》

    哀公问:

    颜回的年纪比孔子小了三十岁。最初,孔子对他的评价不高,认为

    孔子说:

    鲁哀公知道孔子教过许多学生,就问他谁最好学。孔子回答说:

    原文

    子谓子贡曰:

    《论语·公冶长篇》

    曾子曰:

    《论语·泰伯篇》

    颜渊曰:

    《论语·公冶长篇》

    子曰:

    《论语·雍也篇》

    颜回天资聪颖又好学不倦,在知识方面的成就,远超过一般的同学。有一次,孔子问子贡:

    颜回的谦虚也是有目共睹的。曾参后来回忆一段往事,谈到颜回,说他是

    如果询问颜回的志向,那么答案还是德行修养。他说:

    原文

    子谓颜渊曰:

    《论语·述而篇》

    颜渊喟然叹曰:

    《论语·子罕篇》

    颜回曰:

    《史记·孔子世家》

    孔子与颜回之间,有着深刻的默契。孔子不但认为颜回达到

    不过,颜回丝毫不曾自满,他对老师的感念与推崇,更是发自内心的真情。他赞叹一声,说:

    颜回很能体会老师的心情。在周游列国的受困期间,同学们有的抱怨,有的喊冤,颜回则认为:老师的理想远大,而不能受到重用,那是各国国君的问题。不被重用,有什么关系?这样正好看出老师是一位君子啊!孔子听了很开心,就说:

    原文

    子贡方人。子曰:

    《论语·宪问篇》

    子贡问:

    《论语·先进篇》

    子曰:

    《论语·先进篇》

    子贡曰:

    《论语·公冶长篇》

    子贡比孔子小三十一岁,机智过人,口才甚佳。春秋时代各国之间的外交关系十分复杂,许多问题要靠口才来解决。但是,口才不只是伶牙俐齿,卖弄小聪明而已,它的条件是丰富的知识与敏锐的反应。

    在求学期间,子贡喜欢批评别人的思想与行为。孔子听到了传言,就说:

    他一时改不了喜欢比较的习惯,就请教老师:

    经过几年的努力,子贡对事情的看法与判断,既合理又通达,如果要从政,一定可以胜任。不仅如此,他还有商业头脑。孔子这样说他:

    人才的表现

    原文

    子贡问曰:

    《论语·公冶长篇》

    蒲人惧,谓孔子曰:

    《史记·孔子世家》

    故子贡一出,存鲁,乱齐,破吴,强晋而霸越。子贡一使,使势相破,十年之中,五国各有变。

    《史记·仲尼弟子列传》

    子贡学诗时,懂得举一反三,进行推理联想,得到孔子的赞许。他对礼制很下工夫,引用古代资料也能得心应手。有一次,他主动询问老师:

    子贡跟随孔子出生入死,增长了许多见识。有一次,孔子与弟子被胁迫与蒲人订下盟誓,答应不再回到卫国。但是他们一离开蒲城,孔子就命大家立刻赶去卫国。子贡好奇地问:

    鲁哀公时,齐国有意攻打鲁国,情势十分危急。孔子特地派子贡游说各国,成绩斐然。他居然做到了

    得其门而入

    原文

    子曰:

    《论语·卫灵公篇》

    子禽问于子贡曰:

    《论语·学而篇》

    子贡曰:

    或寡矣。夫子之云,不亦宜乎!

    《论语·子张篇》

    要想了解孔子,并不是容易的事。子贡开始时,也做了错误的判断。孔子说:

    有一次,一位同学子禽请教子贡说:

    孔子死后,子贡在鲁国当过大官。有些人奉承他,说他比孔子更了不起。子贡的回答是:

    我们今天学习孔子思想,不能只看几句简单的教训,还应该找到大门,像子贡一样亦步亦趋,认真研究,才能领悟及欣赏孔子思想的高明内容。

    人生的目标

    原文

    ◆子曰:

    ◆曾子曰:

    《论语·泰伯篇》

    曾参比孔子小了四十六岁,是孔子的晚期弟子。孔子发现这个学生虽然反应迟钝,但是非常用功,并且努力知行合一。有一次,孔子在上课时,主动说起:

    孔子的用意,是希望他接着请教具体的内容。古代的老师,在解说教材之外,采取问答法,由学生发问、老师回答,这样才可以因材施教。曾参年纪轻,又不够聪明,照理说应该会追问

    误,只好下课走出教室。这时,别的学生就问曾参:

    阅读上述资料,认真思考就知道:忠恕是曾参个人的体会,而未必是孔子的中心思想。等到曾参自己年纪大了,终于体认了什么才是老师的思想主轴。请听他的说法:

    既然

    百善孝为先

    原文

    曾子曰:

    《论语·学而篇》

    曾子有疾,召门弟子曰:

    曾子曰:

    《论语·学而篇》

    曾参在进德修业时,把握住

    他在说这段话时,显然已经在社会上工作,并且担任老师的职务,教育下一代了。他的示范是:从自己

    他生病时,把学生召集到家中,说:

    个人如此,社会亦然。曾参说:

    诚心最重要

    原文

    宰我问曰:

    宰予昼寝。子曰:

    《论语·公冶长篇》

    宰予是一位反应机敏、口才出众的学生。他喜欢质疑老师的说法,有时逾越了分寸。譬如,他听到老师推崇仁者,就贸然请教说:

    孔子说:

    宰予他很会说话,使孔子相信他在认真修德。后来大家都知道他在白天也找机会睡觉。古人的生活习惯是

    我们后来常说的

    原文

    季氏富于周公,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子曰:

    《论语·先进篇》

    冉求曰:

    《论语·雍也篇》

    季氏旅于泰山。子谓冉有曰:

    《论语·八佾篇》

    子曰:

    《论语·季氏篇》

    孔子有一位多才多艺的学生,名叫冉求。冉求的行政能力很强,得到长官的重用。他担任鲁国执政大夫季氏的家臣时,努力为他聚集收敛财富,孔子对此非常不满,公开声明:

    冉求也许自觉委屈,特地向老师说明:

    这一次,孔子教训他了。孔子说:

    教学的快乐

    原文

    子夏问曰:

    子曰:

    《论语·八佾篇》

    《论语》中,有一则

    他的问题关键在于:为什么

    古代才可理解。古人所用的绘画材料,作为底布的并非白色。于是,在绘画时使用各种色彩,最后才上白色。白色看来是没有色彩,但是它可以使原有的色彩清晰展现,显得光彩耀目。

    子夏听老师这么说,立刻领悟了一个道理,他接着问:

    孔子为什么如此称赞子夏?因为子夏能联想到:礼其实就像白色,本身没有色彩,但却可以把原先所上的色彩全部凸显出来。意思是:人的真实情感本是美好的,但是经由礼的调节,才可以充分显示其光彩。

    换言之,人要以真实情感为主,再以礼仪为辅。不可本末倒置,在学会礼仪之后,忘记了内在的真情。

    辑四 论语生活示范

    从小所学的

    原文

    子曰:

    《论语·学而篇》

    《论语》有些资料,是针对青少年阶段的教育。这些资料会不会过时了呢?如果配合今日的时空条件,加以适当诠释,应该还有参考价值。

    孔子说:

    谈到孝顺父母与敬重兄长,至少有两个理由:一是父母生养照顾我们,兄长提携指导我们;二是我们自己将来也会成为父母与兄长。所以,这个原则是可以成立的。

    其次,现在身为青少年,将来就是社会的中坚力量。如果行为不谨慎、说话不信实,如何能够立身处世?如果不能普遍关怀别人,难免局限在自己的狭隘世界中,忘记了整个社会是生命共同体。亲近有善行芳表的人,自己也会受到感染与鼓励,容易走在正确的路上。

    以上各种建议是希望我们认真去做的,那么这些会不会占据所有的时间,以致没空学习书本上的知识呢?不会的,因为时间可以规划及安排。譬如,固定的上学阶段,以及自由利用的空闲时间,并且,大家都会期许年轻人把握学习的可贵机会。孔子的意思,是要我们明白:念书的目的还是为了更充实、更美好的人生。

    好学的表现

    原文

    子曰:

    《论语·学而篇》

    孔子认为自己要比一般人更好学,他也认为学生里面只有颜回称得上是好学的。那么,怎样才算好学呢?

    孔子说:

    为什么首先要谈到饮食与居住呢?因为这两者代表日常生活,是每天都会发生的需求。如果脑中想的都是这一类生活条件,甚至拿来与别人互相比较,又怎么可能集中心思于学习上呢?反之,如果立志求学,感觉到自己每天都在知识及能力上有些长进,就不会在乎物质生活的需求了。

    其次,办事勤快而说话谨慎。这是为了

    最后,要主动向志行高尚的人请求教导及指正。没有良师益友,人生少了一面镜子,可能陷于错误而不自知。其实,我们在学校里,就可以找到志行高尚的老师与同学。

    原文

    子曰:

    《论语·学而篇》

    孔子时常谈到的

    意的是:人的品德不是一天造成的,所以

    孔子说:

    言行庄重,自然就有威严,也将赢得别人的尊敬。多方学习,明白各种道理,在判断事情时就不会拘泥褊狭。忠是以真诚态度与人交往,信是答应的事一定做到。君子是一个值得信赖的朋友。

    说到交友,首重志趣相近。譬如,志向相似,才会走在共同的人生之路上;兴趣相投,才容易找到共同的话题,参与共同的活动。换言之,交友不必比较谁优谁劣,而要考虑在忠信的原则下,彼此是否志趣相近。

    最后,每个人都难免有过错,甚至形成习惯,连自己也无法察觉。这时,君子要善于反省,发现过错之后,不但要勇于改正,还要积极修养品德。去恶与向善,必须双管齐下,才能真正成为君子。

    性格与过失

    原文

    子曰:

    《论语·里仁篇》

    人的性格可以分类,就像星座可以分组一样。任何一种性格,都有它的优点与缺点。有时,优点与缺点是相互为用的,就看自己如何去调适了。

    孔子说:

    以性格类别来说,有的急躁,有的温和,有的爽朗,有的深沉等等。这是天生的气质,无所谓好坏,但是,由此展现为行动,就难免有流于偏差的结果。急躁的人缺乏耐心,温和的人难以决断,爽朗的人不拘小节,深沉的人有话不说,然后,在人际相处的过程中,不同性格的人互动时就会出现困难了。

    孔子对此不但不悲观,反而建议我们要从一个人的过错,去了解他的性格属于何种类型,然后再找出他的人生正途。在此,所谓的

    我们要学习从一个人的过错,看出他的潜在性格以及其中所蕴藏的优点与潜能。有了过错,知道往什么方向去改正及努力。

    这不正是我们的真实人生体验吗?

    学与思并用

    原文

    子曰:

    《论语·为政篇》

    子曰:

    《论语·卫灵公篇》

    子曰:

    《论语·季氏篇》

    学习与思考必须配合,这是大家都知道的原则。孔子说得很清楚:

    先谈迷惑的方面。如果光靠思考,所把握的对象只是个人的生活经验以及从新闻中获得的资讯。经验与资讯都是局部的、片断的,很难展现完整的面貌,结果使人越想越迷惑。孔子也曾做过实验,他说:

    学习的内容主要是老师的教导以及对经典的研究。其中以系统理论较多,如果学生缺少自己的省思,则结果不但容易忘记,并且领悟有限,然后也将谈不上应用了。关于思考,其实是人生一切作为所必须具备的。少了思考,生命陷于盲目的困境;把握住思考,人生的主动性必然随之提升。

    孔子说:

    言与行之间

    原文

    《论语·季氏篇》

    子曰:

    《论语·里仁篇》

    子曰:

    《论语·里仁篇》

    司马牛问仁。子曰:

    《论语·颜渊篇》

    说话是人的本能,本能如果未经训练,就无法达成高尚的目的。训练包括正式受教育在内,使人知道在什么场合说什么样的话,以及如何说得恰到好处。孔子说过:

    至于日常生活中与人交往,也须注意说话吗?孔子先以古人为例,说:

    当司马牛请教老师如何行仁时,孔子知道他有

    子曰:

    《论语·述而篇》

    子曰:

    《论语·里仁篇》

    子曰:

    《论语·公冶长篇》

    我们羡慕孔子说话有道理,做事有分寸时,也想知道他是怎么培养这些能力的。换句话说,孔子在这方面有没有老师呢?有的,他说:

    所谓优点与缺点,是指善行与恶行,将对个人及群体产生正面或负面的影响。我们平常处于中间地带,行为可善可恶,在看到别人的具体表现之后,就不必自己再去一一实验了。我们可以立即下定决心,要行善避恶。

    除就近向身边的人学习之外,还要扩大范围。孔子说:

    看别人是一回事,看自己呢?孔子对此相当感叹,他说:

    原文

    子曰:

    《论语·述而篇》

    如果把教学分为启发式与灌输式两种,那么伟大的老师都是采用启发式的,孔子也不例外。但是,怎样才算做到启发式呢? 孔子说:

    由此可知,启发并不是老师单方面的责任。学生没有先

    至于一与三,是就房间有四个角落而言。老师介绍了其中之一的情况,另外三者大同小异,就要靠学生自己去观察与理解,然后再向老师汇报心得。如果做不到这项要求,显然太被动也太缺乏联想力了。人生要学的东西太多了,我们受教育的目的之一,是培养自我学习的能力,以便终身都可以不断地学习。别忘记,再伟大的老师,也需要学生主动的努力来配合。

    才华与修养

    原文

    子曰:

    《论语·述而篇》

    子曰:

    《论语·泰伯篇》

    孔子所崇拜的人物是周公,因为周公制礼作乐,奠定了周朝宏伟的基业。他在年老时,还曾感叹:

    在孔子看来,周公的才华是世间最杰出的代表。但是,光有才华而没有修养,会得到什么评价呢?孔子说:

    骄傲的人,才华成为炫耀的天赋,不但不能促成群体的和谐,反而引起别人的嫉妒与批评。不仅如此,骄傲的人以自我为中心,很容易表现为吝啬,即使自己有多余的能力,也不愿对别人伸出援手。或者,即使勉强帮助了别人,也会念念不忘,要求别人感激与回报。

    人有了才华,可以在社会上追求成就,这是大家所接受的游戏规则。但是,如果

    主动的精神

    原文

    子曰:

    《论语·子罕篇》

    尚书有

    多了。

    孔子借用这句古语,改成一句鼓励学生的话。他说:

    孔子所强调的是主动精神。以学习来说,如果出于被动的态度,没有父母或老师在旁督促,就心猿意马,那么成绩会好吗?在学期间,有考试与毕业的关卡,所以不得不用功,那么离开学校之后呢?人生大多数时日都是没有人在旁叮咛要念书的,如果缺乏主动上进之心,那么以前堆成的高山也将形同虚设。反之,如果具备主动的意志,即使环境再恶劣,从平地上也可以逐渐堆土成山。

    山是个比喻,登上越高的山,可以望得越远。求知就像登山,上山固然辛苦,但是在登到山顶望见宽阔的天地时,会觉得辛苦很值得。在求知上是如此,在德行修养上也是如此。成败在于是否主动。

    待人要真诚

    原文

    或曰:

    《论语·宪问篇》

    孔子曾经向老子请教礼仪方面的知识。老子不但精通礼仪,并且发展出道家思想,想要让一切事物回归于原始的和谐状态。当时,许多人知道老子主张

    有人说:

    譬如,张三对我不好,而我对他很好;那么,李四对我好的话,我要怎么对待他呢?如果我对二者都很好,那么李四何必对我好呢?这里的问题是:不公平。你对我好,我也对你好,这是公平,并且合乎人性的要求。但是,是否可以

    孔子认为,应该

    上进的青年

    原文

    樊迟从游于舞雩之下,曰:

    《论语·颜渊篇》

    樊迟有一次请教老师三个问题,可以代表一个有心上进的青年所面对的挑战。

    樊迟陪同孔子在舞雩台下游憩时,说:

    要增进德行,就须

    因此,不做会使自己后悔的事,多批判自己的过错,主动尽好自己的职责,然后人生之路将会越走越宽。这是孔子对樊迟的建议,也可以作为我们的借镜。

    孔子卷2

    展现人文之美

    细心的读者可以在《论语》的字里行间,看出孔子对学生的期许是全方位的,用今天流行的话来说,就是孔子一向所推展的正是

    人的生命潜能无穷,而教育的目的是要使这些潜能得以实现。实现的过程中,必须分辨本末轻重,否则无法安顿个人的身

    心,也不易维持社会的和谐。简单区分,

    如果只谈人才,则人生只是工作及成就而已,不仅偏颇而且容易陷入物欲的深渊。如果重视人格,固然可以在品德上日新又新,但是相对地也有恒常的压力,加上人格修养难以抵达完美之境,又有多少人能够坚持一生?由此可见,

    有了人文教育,无异于获得审美的秘诀,然后处在困厄的环境中,依然可以自得其乐。我们无法选择自己生存的时代与社会,但是却有能力也有权利安排审美的机缘,在艺文天地中享受优游的趣味。不仅如此,人文教育使我们觉悟生命中无可避免的弱点与限制,因而能以谦卑敬畏之心,在宗教信仰中,依适当的方式化解各种执著,让心灵可以向上超越。简而言之,人文教育使人充实休闲活动的内涵,恢复生命的完整性,进而领悟人生的根本意义,如果忽略孔子思想中的这一环,将是无可弥补的损失。

    本篇专就《论语》中的人文思想来进行阐述。共分四辑:首先,

    孔子是一个人,但是他把人的潜能发挥到极致,因而成为我们景仰及学习的典范,我们只要亦步亦趋,必有丰盛收获。 辑三 人生需要信仰

    理想的天子

    原文

    子曰:

    《论语·泰伯篇》

    古人用

    孔子说:

    事实上,周朝以后的历代帝王也以

    孔子对尧的称赞,可以说是推崇备至,因为尧做到了

    原文

    子曰:

    《论语·为政篇》

    子曰:

    《论语·季氏篇》

    子路宿于石门。晨门曰:

    《论语·宪问篇》

    孔子自述生平的成长阶段时,从五十岁以后的体验就不易让人理解了。这是因为其中涉及了信仰的因素。

    他说:

    配合孔子的言行来研究,可以知道他所谓的

    命感。

    孔子说:

    孔子对于天命,在了解与敬畏之后,自然努力奉行了,所以他的从政做官与周游列国,都是五十到七十岁之间的事。由于顺天命而行,最后才可以

    天赋的使命

    原文

    仪封人请见,曰:

    《论语·八佾篇》

    孔子五十岁时所领悟的天命,究竟有何具体内容?我们从他的生平事迹可以看出一些端倪。孔子五十一岁时正式出来从政,先是担任中都宰(县长);一年之后,因为政绩优异而升任小司空(建筑部门副长官);不久又升任司寇(治安部门长官);然后再摄行相事(代理相国)。他五十六岁时,鲁定公无心治国,对他也不再礼遇,于是他带着弟子周游列国,前后在外奔波十三年。

    他们有一次经过卫国西北角的边境仪城时,守城的封疆官员请求与孔子相见,说:

    仪城的封疆官员是个见多识广的人,他在与孔子晤谈之后,立即清楚肯定孔子确实获得天赋使命,就是要担任教化百姓的木铎。木铎是金口木舌(铜铃以木为其舌),所敲的声音温和洪亮,是古代提醒百姓修德行善的教化方法。这位官员

    只有天了解

    原文

    子曰:

    《论语·宪问篇》

    自古以来,许多有学问又有抱负的人,常会觉得自己怀才不遇。这时是要抱怨天下没有正义,还是要继续努力进德修业,或者按照既定计划奉行天赋使命?如果以孔子为例,可以获得什么启示?

    孔子说:

    首先,孔子这番话不是在抱怨,因为他清楚表示自己是

    幸好,孔子相信自己具有天赋使命,认为至少天会了解他的所作所为。肯定了这一点,心情自然平和宁静,无法争一时,不妨争千秋吧!

    由天来决定

    原文

    子曰:

    《论语·述而篇》

    子畏于匡,曰:

    孔子周游列国期间,两度陷入危难之中,甚至面临杀身之祸,这时他毫不犹豫地表白他的信仰,就是把一切归之于天。 孔子经过宋国时,宋国将军桓魋因为曾被他批评而怀恨在心,想要加害于他。孔子说:

    离开了宋国,桓魋竟把孔子讲学时遮阴的大树给砍掉,以示泄愤。这真是一个粗暴的莽夫。

    另外一次,是孔子在匡国时,群众误以为他是阳虎,就将他与学生们团团包围。孔子说:

    读到这样的资料,我们自然明白孔子的天赋使命是传承文化,并且他把自己的生死都交付天的手中,由天来决定。他所能做的只是知天命、畏天命、顺天命,进而则要乐天命。人生自古谁无死,若是奉行天命而牺牲自己,又有什么遗憾呢? 不可得罪天

    原文

    王孙贾问曰:

    《论语·八佾篇》

    孔子抵达卫国之后,发现卫国有两派势力互相倾轧,都在想办法争取他的加入。这两派势力中,一派是地位尊贵的国君与夫人;另一派则是握有实权的几位大夫。王孙贾代表后者来游说孔子。

    王孙贾说:

    王孙贾以流行的成语请教孔子,暗示孔子

    孔子的回答并未表明态度,而是把层次提升到

    在此,

    孔子的誓言

    原文

    子见南子,子路不说。夫子矢之曰:

    《论语·雍也篇》

    像孔子这样一位明白事理,并且言行都有分寸的人,应该是不会轻易发誓的。

    孔子应邀与南子相见,子路对此很不高兴。孔子发誓说:

    子路是疾恶如仇的人,对于老师的妥协态度不以为然,气愤难平。孔子的辩白特别强调他是依礼而行,因为客人没有理由拒绝国君夫人的正式约见,至于这位夫人的存心与名声,则不在考虑之列。彼此依礼而行,但并不表示孔子妥协或顺服。

    孔子发誓时,以天为其诉求对象,正好表明了他所信仰的是天。他要负责的,是自己的言行必须符合天命的要求。只要做到这一点,别人的误会其实是不难化解的。

    不可欺瞒天

    原文

    子疾病,子路使门人为臣。病间,曰:

    《论语·子罕篇》

    孔子病得很重,子路安排学生们组织治丧处。后来病情缓和些,孔子说:

    按照古代礼制,诸侯以上的君主过世,才可以组织治丧处;春秋时代的卿大夫仿效这种做法。以孔子当时的身份来说,是不能这么做的,但是,子路大概是敬爱老师又推崇老师,所以也想让老师的丧礼办得庄严堂皇。他忽略了一点,就是孔子一生恪守礼教,根本不能接受不合礼数的安排。孔子在责怪子路时,特别提到了

    即使可以欺瞒世人,但是孔子接着说:

    原文

    樊迟问知。子曰:

    《论语·雍也篇》

    在古人的信仰系统中,位居最高地位的是

    樊迟请教什么是明智。孔子说:

    孔子在此所谓的明智,似乎是针对即将从政的学生而说的。政治人物的首要职责是为百姓服务,千万要避免

    事实上,

    白话

    此句话的后半段是:他又请教什么是行仁。孔子说:

    不谄媚鬼神

    原文

    子曰:

    《论语·为政篇》

    一般人在遭遇困难的时候,总是希望得到支援。如果在世间走投无路,自然会向鬼神祷告,期待获得来自灵界的助佑。鬼神在古代人心目中,代表拥有特殊力量的领域。譬如,

    子孙定期向祖先举行祭祀,则是礼制的规定,用以表现孝思,并且保持淳厚的风俗。现在,问题来了。有些人大概是担心自己的祖先力量不够,于是转而祭拜别人(如富贵之家)的祖先。

    孔子说:

    孔子谈到鬼神时,总是不忘提醒人们:要有勇气面对现实的挑战,努力做好自己该做的事。一个怯懦无勇的人,再怎么向鬼神祭祀,也无法解决眼前的难题。与其谄媚鬼神,不如鼓起勇气,接受考验。

    祭祀要虔诚

    原文

    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

    《论语·八佾篇》

    古代的礼制,规定人们定期祭祀祖先与神明。在遵守这一类规定时,许多人可能行礼如仪,却心不在焉或态度散漫。《论语》中有一段相关的资料。

    这一段文字的前半段,应该是描写学生们观察孔子祭祀时的表现。他们看到老师在祭礼中的一举一动,虔诚得好像眼前真有受祭者存在一样。

    接着,孔子大概觉察学生们的好奇,于是把握此一时机来开导他们。他说的话,原文是:

    因此,孔子所说的应是:

    诚,鬼神也不会赞同的。

    先珍惜此生

    原文

    季路问事鬼神。子曰:

    《论语·先进篇》

    子路请教如何服侍鬼神。孔子说:

    许多人读到这一段资料,就轻率作出两点结论:一是孔子重人不重鬼,二是孔子居然不了解死的道理。事实上并非如此。 孔子回答学生的问题时,向来都会考虑因材施教,这一次也不例外。子路是勇敢豪爽,乐于行动的学生,对于神秘或抽象之事较无兴趣。孔子希望他先认真学会

    其次,他希望子路先学会

    贵在一念间

    原文

    子曰:

    《论语·里仁篇》

    孔子说:

    首先,死是何等重大的事,为什么孔子说起来那么轻松呢?好像在这种情况下死亡,完全没有遗憾似的?为什么

    人生在世,全看志向。志向若有偏差,譬如以为争取名利权位是人生目标,那么不论成就再大,也是一场空,因为所有外在的成就都是可以量化及比较的,况且一旦生命结束,什么都带不走。

    正确的志向并不会排斥或漠视成就,但是一定会把焦点转向内在自我的修养,期许自己由平凡人转化为君子,从真诚出发,一生择善固执,最后止于至善。只有做到这一点,人的生命才有自主性,人格也才能挺立起来,并且真正彰显了人的尊严。

    孔子在此谈到朝夕(早晨、晚上),意思是:只要一念之转,转对了方向,就算只能再活一段很短暂的时间,也不会觉得惋惜。何以如此?因为一念之间,顿觉昨非而今是,体认生命充满无限的希望,能在这种希望状态中活着,一刹那无异于永恒,又怎么会在乎死亡的威胁呢?

    牺牲与成全

    原文

    子曰:

    《论语·卫灵公篇》

    子曰:

    《论语·卫灵公篇》

    孔子是教育家,也是哲学家。他明白人生终究难免一死,并且死有重于泰山,也有轻于鸿毛。在他看来,如果为了

    孔子说:

    孔子说:

    水与火,代表谋生的条件。人要活下去,就需要水与火,进而延伸到世间的名利权位,最后变成无休无止地追逐物欲,甚至牺牲了宝贵的生命。这样的牺牲是不值得的。孔子认为,如果走在人生正途上,坚持追求人生理想之实现,那么即使因此牺牲了生命,也是死得其所。明白这个道理,人生将会豁然开朗。

    辑四 论语生活示范

    自信而从容

    原文

    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

    《论语·述而篇》

    孔子于乡党,恂(xún)恂如也,似不能言者。其在宗庙朝廷,便(piàn)便言,唯谨尔。

    《论语·乡党篇》

    孔子是春秋时代的人,当时各国诸侯互相争战,他在周游列国时,也曾历经艰难险阻。那么,他平日的生活状况如何呢?《论语》有一段资料说:

    这是充满自信而心胸开阔的人所应有的表现。天下虽然大乱,但是他内心自有一股安定的力量。还有一段更完整的资料,就是:

    在乡里之间,所接触的是亲戚朋友以及平凡百姓,这时孔子显得温和友善,连说话也随俗从众,既不用注意修辞技巧,也不必考虑理论是否周延。在乡亲眼中,孔子像是热诚的邻居,在口才方面并无过人之处。然而,一旦到了公开场合,孔子具有特定的身份与职责时,他说起话来就明白流畅,没有任何含糊的地方。

    像孔子这样的人,在生活及工作上,都能从容应对,恰到好处,并不是偶然的。除了学问与能力之外,还须有一颗善体人意的心以及乐天知命的情怀。

    发而皆中节

    原文

    见齐衰(zī cuī)者,虽狎必变。见冕者与瞽者,虽亵必以貌。凶服者式之,式负版者。有盛馔,必变色而作。迅雷风烈必变。

    《论语·乡党篇》

    孔子是感情丰富而能以礼制来调节的人。《论语》有一段资料,短短几句话就记录了孔子的五种神色。

    一、

    二、

    三、

    四、

    五、

    由上述记载来看,孔子是一位情感真挚,并且表现得非常适宜的人。

    动静皆有时

    原文

    色斯举矣,翔而后集。曰:

    《论语·乡党篇》

    一件事情该不该做,或者该如何做,往往要依时机而定。孔子教导学生,特别强调对时机的考量。《论语》中提到一则小故事如下:

    欧洲都市有一些广场,经常聚集数百只鸽子,在游客脚边啄食,好像无所畏惧,但是,如果有人想抓这些鸽子时,又往往无法得手。这种情况近似山鸡的表现,就是一旦察觉

    孔子看了这一幕,就联想到对时机的判断太重要了,认为这些山鸡

    傅佩荣解读孟子读后感

    品味孟子

    也许每日走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你已看不清生命的意义,也许在一次次灰心面前,你失去了往日的快乐和自信。当你感到一切事情仿佛都变得浮躁,变得急功近利起来的时候,何不沿着历史的长河回溯,到往哲先贤哪里去寻找答案?或许一切都已经距离我们太过遥远,但是那句“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那句“君子不怨天,不尤人”,那句“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依然如此振聋发聩,仿佛是带着千年的历史兴衰,带着清明纯净的人心之美,带给我们发自内心的感动。

    最近读了傅佩荣先生的《傅佩荣解读孟子》,远远千年前的孟子被先生搬到了现代,他以现代白话译解传统的儒家经典《孟子》,并综合与融会历代注家与当代学者的研究成果,引领读者跨越文字的隔阂,去探究盂子的政治理想与人生价值。那样对于如我一般底蕴并不深厚人而言样高高在上、触不可及的国学经典,或多或少带着些深奥、博大的感觉。而当我不断深入去品读这本书时发现,傅先生以他渊博的学识,褪去长久以来国学被人们批上的厚重外衣,用易懂的语言让读者领会到中国博大精深的国学内涵,让读者在欣赏国学美妙之处的同时,也改变着自己的人生观。傅佩荣一直有“台湾版于丹”之称,他在《国学的天空》一书中为我们很好地阐释了孔子的真诚、孟子的向善、老子的智慧以及庄子的逍遥。他还用这四位圣人的理论,以最朴实生动的语言为我们指明了正确的方向。 通读本书,我对关于孟子这一章的内容感慨颇深。他将教育、修养、仁政等孟子的观点融合在故事里面,颇有深入浅出的效果,为我们阐释了做人,做学问,做事的最终目的。让人回味无穷,意味深远……

    “吾善养吾浩然之气”。在这个物欲横流、急功近利的时代,提高能力降低欲望,人才能快乐。要有修养,修养是成就自己。到达某种程度之后,快乐就会由内而发,自然随之而来。关照各人的内心,在快乐中成就立体的生命。在这一点上,孔孟是一致的。孔子说:“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又说,“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做君子就是做一个内心完善的最好的自己。当内心强大,开阔而坦然时,当内心真正有了一种从容淡定时,才能不被人生的起伏得失所左右。生命的境界也不断得到提升。

    傅佩荣教授笔下的孟子,是一个真诚的人,快乐的人----他的内心有一种自我要求的力量,提醒和督促自己去做该做的事。这样的人他的人生也是自信而快乐的。傅教授重新解读了孟子的快乐人生,他所展现的孟子,是全方位的孟子:教育,人伦,修养,人生等。并以他的朴素主义哲学观点为依据对现今人们的困惑一一做了点拨,古事寓今,启发人深思。

    《孟子》继承发扬孔子思想,是一部记载孟子周游列国与君主论政的对话录,也是儒家思想的代表性经典。孟子身处乱世,当时天下七国争雄,盛行合纵连横之权谋,而孟子却知其不可而为之,与君主对谈仁者王道,论辩滔滔,宏大深刻。 我眼前出现了一个至真至善,大智大勇的孟子,他拥有一身浩然正气,他是最优秀的辩手和演说家,他相信人性本善,总是用最高的道德标准去要求自己,他拥有一个天下大同的梦想,并终其一生都在孜孜不倦地去坚持。我仿佛正看着他奔波在周游列国的路途上,仿佛听到那鸿畅的声音坚定地诉说着他的信仰,感染了一个又一个野心勃勃的君主,为黎民百姓带来了美好生活的希望。

    孟子是如此的豁达,孟子和孔子一样周游列国而不得志,没有机会来实现自己的“仁政”思想,但却非常自信洒脱。孟子说,“夫天未欲平治天下也,如欲

    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虽然孟子宣扬的“仁政”思想在他生活的年代是不可能实现的,但孟子从未言弃。他有那份自信,“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儒家不在乎结局是否圆满,只在乎是否继续再做。这些话两千年来鼓舞了多少仁人志士。对于我们凡人来说,工作学习中也要做好每一件小事,即使是最微末的细节也要全力以赴,在工作中成长,等到时机成熟,自然水到渠成,“天降大任”,有承担大任的一天,发挥自己的人生价值。而现在我们是不是太过脆弱了呢,一则是不相信自己,二则是太急于求成。也许根本就没有心情静下来先改变自己,再改变世界,也许只是为了超越别人争取利益而努力,忽略了对集体,对国家的责任。我想,像孟子那样拥有崇高动机的人是幸福的,像孟子那样骄傲自信,不畏惧一切困难的人,是最值得仰视的。我们现在缺乏的,不正是这样一种沉静之感,这种浩然之气吗?

    孟子是善良的,他认为人做善事不是不是为了回报,而是尽自己的责任。真城引发力量,因为道德的价值,在内不在外。心是人区别于动物最可贵的部分。顺着人心真实的感觉,就可以做到善。善人是做好事让大家称赞,而仁者是发自内心主动做好事。反观当代,人们感慨着道德沦丧,凡事都追求一个回报,我不禁在想,他们真的能够得到快乐吗?而我相信,善良的人是快乐的,像孟子一样,拥有一颗赤子之心的人是快乐的。我开始想,人如果丢掉本心,去追求那些表面的东西,那么他的人生也将是空虚的。现在的人又有多少走入了死胡同,失去了最初的那份本真呢?

    这是我读过傅佩荣先生的解读后对于孟子思想的一点思考,我们真的不应该忘记这些,孟子所言,对于现代人来说是提醒,是鞭策,更是智慧。而也正是因为有了像傅先生这样愿意将古代哲人的智慧以明白晓畅的形式娓娓道来讲给现在的人,我们才能够了解他们并乐于学习国学,我们的传统文化才得以继续传扬下去。不过我想,这也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责任吧。

    傅佩荣简介

    爱智讲堂(人才、人格、人文)

    主讲人:傅佩荣教授

    影响全球华人的国学大师、心身灵整合导师

    凤凰卫视“国学天空”主讲专家

    山东卫视“新杏坛”首席主讲专家

    新浪、搜狐2007年度杰出文化人物

    卓越演讲家(海内外演讲2000场以上)

    演讲风格:儒雅睿智、中西贯通、态度诚恳、理融辞畅

    回归经典重塑心灵

    中国传统文化中仁、义、礼、智、信、道、德以及其他种种观念,究竟是怎么回事?对我们有什么意义呢?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但由于历史的原因,很多经典被破坏、被曲解,已失本来面目。学术界对许多议题并没有共识,学者各自在极小的领域中孤芳自赏,既不能开发经典中的微言大义,也无法贴近现实人生的具体需求,长此以往,经典难免被束诸高阁,而国人阅读的材料与品质也不易提升。

    我们知道,人的特色首先即是认知能力,认知若有偏差,立即引发层出不穷的欲望,以致追逐外物而无法回头,终身劳苦而难以快乐,就像与自己的影子赛跑一样,没有得胜的机会。再者,人的心智在交往互动的过程中,通常称为勾心斗角,再配合世俗的价值观,形成一个天罗地网,很少有人可以幸免于难。因此,我们要学会把自身认知能力由外在收摄回来,同时还要了解人的心智是怎么回事。

    我们有幸请来台湾著名哲学家、国学大师、身心灵整合导师傅佩荣教授,推出“全人(人才、人格、人文)爱智讲堂”一系列经典培训课程。傅教授的演讲是站在中西文化的至高点上来诠释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意义,以及如何改善自己当下的困境。我们期望通过这一系列训练课题,让所有崇尚智慧、关注心灵生活的人士能够读懂先哲经典、启明内在智慧,让每一个热爱生活、爱好智慧的朋友,活出生命的精彩,享受安顿的喜悦。

    人生态度有二:一是取得你所要的,二是珍惜你所有的。前者常在压力之中,后者则可自得其乐。

    ——傅佩荣

    傅佩荣教授简介:

    傅佩荣,公元1950 年生,祖籍上海。台湾辅仁大学哲学系毕业,台湾大学哲学研究所硕士,美国耶鲁大学哲学博士,专攻宗教哲学。

    傅佩荣在教学、研究、写作、演讲、翻译各方面皆有卓越的成就。曾获台湾地区教育部门“教学特优奖”,被《民生报》评选为“校园最热门教授”,其《成功人生》获台湾地区“最高文艺奖”,《儒道天论发微》获“中正文化奖”。傅教授著述繁多,范围涵盖哲学、宗教、神话、教育、文化、心理励志等。

    学术论著如《儒家哲学新论》、《儒家与基督教的会通》,融贯古今与中西,结构谨严,迭出创见,是当代新士林学派的重要代表。傅教授还是一位杰出的演讲家,近年来,每年演讲达两百多场,态度真诚,声调感人,条理清晰,理融辞畅,使听者不倦,相悦以解。外文造诣深厚,译笔畅达传神。

    2006年九月傅教授首开大陆问道,先后在浙江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大学、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社科院等单位开展了一系列国学演讲,引起了热烈反响。2007年夏秋,傅教授应大陆企业界邀请,为企业管理高层开展了几十场国学讲座,获得一致好评。

    人性有缺陷,人生不完美。承认这种缺陷,同时努力寻求其完美,是一个人“活出自我”的首要条件。

    ——傅佩荣

    我的中西哲学之路--傅佩荣

    我为什么会读哲学系?其实答案并不复杂。因为我家数代信仰天主教,所以我一出生就受了洗礼成为教友,然后从孩提到青少年阶段,每逢星期日必定随着父母亲去教堂望弥撒,十数年不曾间断。

    弥撒中,神父会讲道理,阐述《圣经》中的教训,谈得较多的是“死亡,审判,天堂,地狱”。小孩子听到这些,感觉上是害怕多于相信,久而久之,也养成了深思的习惯,想的是:人生是一条苦路,死亡则是解脱,但是死后的世界是天堂还是地狱,就关系到永恒了。因此,对人生感到困惑,对罪恶感到恐怖,对来世觉得茫然,就构成了我比较早熟的心情基调。因此,我念哲学系,并不使人觉得意外。

    进了辅大之后,所学的以士林哲学为主。所谓士林哲学是指中世纪以来占有主流地位的天主教哲学。往好的方面讲,它扮演承先启后的角色,上承希腊哲学,下启近代哲学。往坏的方面讲,它有过时的嫌疑,并且很容易混淆信仰与哲理;老师教到最后,总是希望可以证明存在。不过,哲学家口中的上帝,与信徒心中的上帝,从来就不能轻易画上等号。我能顺利念完西洋哲学的相关课程,主要就是在辅大奠下的基础。事实上,如果没有先辨明士林哲学的这一段历史与思想,甚至,如果没有先深入认识天主教的经典与教义,就不太容易准确掌握西洋哲学的核心问题。如果一个人的学习要靠合宜的机缘,那么我读哲学正是个人的一大幸事。

    西洋哲学有了基础,那么,中国哲学呢?教我中国哲学史的是南怀瑾先生。南先生上课,既无教材也无讲义,而是随性所致自由发挥,谈了许多他个人的奇闻轶事。有一次上课上到一半,忽然说要教我们打坐,就跃上大讲桌盘腿而做,状如老僧入定。我们学生看待前辈哲学家,确实是“可望而不可及”,因为他们经历过大时代,所读的是线装书,随便引述几段经典,就足以让我们瞠目结舌。有一位老师介绍了方东美先生的《科学哲学与人生》,这是我念到方先生的第一本书。

    辅大毕业后,我去台大念研究所,有缘听到方先生的课,他讲的是“中国大乘佛学”。对我来说,正是天马行空,大部分的内容不知所云;但是方先生上课神情专注认真,不时搬出厚重的佛经,念上几段,就算听不太懂,也会被他的声音容貌所感动,而我的中国哲学也在不知不觉中,奠下了基础。

    方先生讲中国哲学,从一开头就与许多学者不同。譬如,有关中国哲学的起源,

    不能直接谈孔子或老子,而要回朔到《尚书》与《易经》,因为先有“经”,才有“子”,“经”是古代长期发展的智慧,“子”是个别哲学家的杰出心得。就在《尚书》所界定的永恒理想(要求绝对正义)与《易经》所阐明的生生之德(要求在变迁中持续存在)这双轨之上,古人才得以立国治民,并且影响了后代像孔子与老子等哲学家,起而继志述事。

    我在台大读哲学研究所时,正是“台大哲学系事件”激烈爆发的前后。因缘凑巧,我受聘为助教,有了固定工作及待遇。我向生活学习,也向生活挑战,最后汇聚为个人的生活态度,接着,我束装前往耶鲁大学。耶鲁大学位于美国康州的纽黑文市。在一路上与当地百姓的接触过程中,我清楚感觉了美国百姓对“哲学”除了不太了解外,还有一份敬畏之心。我也再度提醒自己要好好把握这次的学习机会。

    英文比不上同学,只有寄望于“勤能补拙”。我必须每天读书十二小时以上,才跟得上教授上课的进度。事实上,能够如此专心求学,也是一种幸运。每天念一百多页的书,完全印证了“日起有功”这句成语。同学们为我取的绰号是“最不可见的人”。这实在是无可奈何,因为我的指导教授有个绰号,是“最不可预测的人”。他“不可预测”,我只好“不可见”——拼命读书了。

    真正读了四年书,不但懂得“宗教哲学”这门学科的必备知识,也逐渐产生了对自己的信心。“含泪播种的,必欢呼收割!”真是说得有理。我的另一位指导教授是余英时先生。他比我年长十二岁,不但学问好,尤其聪明过人。他对我的用功也相当肯定,有关中国思想史的背景资料,我主要是在这个阶段学习的。

    方先生以哲学智慧“博”我,余先生以历史考据“约”我。经过这一博一约,我才敢谨慎地跨进中国哲学的门坎。我的博士论文以中国古代哲学为主题,因为我很清楚:在研究方面,我只有在中国哲学的领域可以做出原创的贡献;而在西洋哲学,我只求忠实客观地向国人介绍。回国之后,我的教学科目包括形上学、宗学哲学、哲学英文;但是我的研究仍然以儒家及道家为主。

    不同的是,现在我所谈的儒家,是经过完整的哲学训练之后,所展现的儒家。这样的儒家,具有古典的原始意义,也显示了高度的哲学思辨,合乎西方专业哲学所要求的条件,更能响应现代人生的具体挑战。“重振儒家的生命力”,这句话听起来像是口号,其实是一生的志业。人生苦短,我庆幸自己在念哲学这条路上,没有浪费太多时间。

    如果爱一个人,就会宁可让自己辛苦一点,来让所爱的人开心。

    ——傅佩荣

    对傅佩荣教授的评价

    专家、学者评价

    傅佩荣先生对于国学真有心得,而且善于简捷清晰的表达。我很欣赏傅先生眼界和心胸的开阔,他在讲课中做到了两个打通:其一,打通各个领域,其二,打通中西哲学。

    —周国平<著名哲学学者,散文家>

    傅先生对于国学研究是很有功力的学者,他的学术成就非常高,尤其是把国学

    讲得那么生动而又贴近人心,实属难得。

    —李存山<中国社科院中国哲学研究所主任/中华孔子学会副会长>

    傅教授是我所听过课的中国所有的国学专家中,讲得最好的一位讲师。尤其是他能站在中西文化的至高点上来诠释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意义,视野绝对不一样。

    —邹先生<北大历史系国学培训班学员、上海某民办大学董事长>

    读者、观众评价

    傅先生是让哲学走下“神坛”的人,他对传统文化之研究堪称正源!远远超过了大陆的那些所谓的“明星”!尤其是看了傅先生的作品,深受教益,先生能化腐朽为神奇,释古奥为浅显,为迷茫的人打开了一扇通往光明的窗户。

    非常喜欢、欣赏傅教授!我几乎把您的书买全了,每天都会翻阅读。我从来不欣赏什么偶像,但傅教授就是我唯一的偶像!

    我用心去读了傅先生的文章,感触很深,并使我在人生问题的思考上认识得到了提高。文章说的每个人在他的潜意识中都有特殊遭遇,若只就自己的处境来考虑,很容易产生自怜的情绪,若想减轻自怜的程度,最好放眼四顾,看看世间无数不幸的人。那么看来灵性修养,使自己提升到人类层次,由此化解潜意识的情结的最好的处方了。

    看过傅先生在凤凰卫视《世纪大讲堂》讲的“道家智慧的当代价值”,妙语连珠,态度真诚,声调感人,条理清晰,真是如沐春风,相悦以解。或许这就是学者风范,包容大度、温文尔雅,希望能多听您的讲座。

    人生需要一个引路人,很多人都有同感。我们需要像傅老师告诉我们分析思考的方法,我们不需要去复制别人的人生。

    偶然听到傅老师的讲座,感觉很好,他对于文化的阐述,真的是做到了有“文”有“化”,特别是在“化”的方面,真的是高见,我们身边很多人有“文”,但能“化”的人实在太少,能文又能化的人更少,先生实在是高见,能化腐朽为神奇。

    每次来到傅老师您的博客总有一种无限的感动,让在物欲横流的都市失去了自己的那个我又回到了小时侯那种平静美丽的生活中,又找回了自我,在这感恩的岁月里,我只想真诚地对老师说一声谢谢!

    师生论道

    学生问:生命中该不该有执著,若有,该如何去取舍?

    傅佩荣:生命中一定会有执著,否则无法凝聚生命的力量,譬如,我现在从事教育工作,我对教育非常执著,这教育的执著有时会形成我的压力。看到有学生自杀,看到有校长贪污,心里都非常痛苦。这是因为执著而带来的压力。但在另一方面,你要设法从这里再超越出去,也就是说,从永恒来看,哪个社会没有困难呢?哪个社会的教育是完全理想的呢?没有的,所以你要多看好的一面。我对教育的原则是,尽量鼓励好的一面,所谓“嘉善而矜不能”,好的要鼓励他,不好的要同情他。那么我的执著一方面坚持我的立场,一方面化解面对环境不理想的可能性,两者配合起来我想比较适合。

    学生问:当今社会上各种问题、矛盾非常多,譬如战争、贫富分化,还有未来面临的各种严重的挑战。汤恩比说世界统一是人类避免自杀的唯一出路,这种统一必须涉及思想统一。傅教授对儒家的发展是怎么看的?是不是可以统一世界的思想,是不是可以给我们带来永久的和平呢?

    傅佩荣:这是很大的问题。儒家思想能不能统一全世界,给我们带来和平呢?如果就思想论思想来说的话,儒家思想确实比别的宗教更少先决条件,更少属于信仰的成分,儒家思想是合理的,对人生经验做了一种客观的了解和主观的体验,比起别的宗教更容易让一般人接受。但是我们不必幻想这个事情,说儒家思想能统一全世界。因为一个人生下来,他按照自己祖先的方式去生活,就可以维持某种平衡。譬如印度人,他信印度教,他接受了不合理的制度,叫做种姓制度,生下来如果一辈子是贱民,他也不会想去挣扎改变。你说应该改变,他自己不改变,你有什么办法呢?所以基本上我们尊重每一种文化的差异性,但是每一种文化里的知识分子都有责任,像我们这样的人,要负责把自己传统里面有价值有力量的理念加以重新诠释,然后跟经验结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把儒家思想重新讲清楚,把道家思想讲清楚,再跟经验结合一样的做法。我相信别的文化里他们的学者也在做类似的工作。

    学生问:您说无心而为,那只做该做的事情,在无心的情况下,什么是该做的事?什么是不该做的事?

    傅佩荣:无心而为,要做该做的事,什么是该做的事呢?这正好碰到庄子所要发挥的思想,我受庄子的影响最主要十三个字,“不得已”。什么是“不得已”?不得已不是被迫无奈,而是当你发现一件事情的条件成熟的时候,你就顺势而行。所以“不得已”的关键在于你如何判断条件是否成熟,所以道家需要智慧。你对人情世故了解越多,就知道今天应该说什么话,做什么事,这叫做顺势而行,叫做水到渠成。真正的道家智慧表现出来,做任何事情都是很自然的,你根本看不出来他刻意做什么事情,这就是我学到的心得。譬如这次我来内地也是无心而为,条件成熟了我就来了,如果早几年来的话,条件不成熟,即使我来了也没有什么用处。现在内地也出版我的书了,大家想说这本书在讲什么,看书比较麻烦,今天我用两个小时介绍老子的主要思想,另外也有《老子解读》可以参考。现在条件成熟了,各位朋友来这边听讲,如果没有特别的目的,那也是无心而为,听到多少就算多少。

    学生问:你个人认为庄子自得之乐和阿Q的自得之乐有什么区别,阿Q是精神上的自得之乐,他们之间有什么区别?

    傅佩荣:这是非常好的一个问题。有些人确实把阿Q先生当作学庄子的一种表现,我们也不能否认两者有相关性,但是基本上差别很大。阿Q是采用精神胜利法,我心里有防护的机制,在受委屈时,设法让自己觉得没有吃亏,反而是占了便宜。庄子活在乱世,他可以避开人群,深居简出,预先知道不好的结果就可以避开。第二点,真正碰到问题时,庄子还能做到外化而内不化,表面上从来没有严重的冲突,内心里面则有道作为基础,亦即我永远不离开道。怎么样才是不离开道?就是永远从整体看问题。譬如我今天被人家欺负,我不会抱怨,因为我把它当作磨练的机会。对庄子来说,总是努力掌握生命的主动性,增加本身的理解能力和化解能力,使各

    种外在的情况出现时,可以很自然、很自由地找到一条出路。

    学生问:古代儒家认为善为易者不占,你对这个说法有没有看法?

    傅佩荣:儒家对《易经》的态度可以用两句话来说,第一句话是孔子说“不占而已矣”,意思是说不必占卦也知道,因为你可以用理性了解人情世故的发展,但是一般人没有那么精巧的理性,不像孔子可以面面俱到。真正懂得《易经》的人不去占卦,因为道理已经想通了,重要的是修德,占卦需要参考很多别的东西,如果把握到自己的主客观条件,看清楚自己的形势,你做任何选择的时候本来就有它的合理性,后果你还是要负责的。我们都知道,孟子虽然没有谈《易经》,很多人都认为孟子的思想和《易经》很有关系。一个人做什么事要审时度势,要看自己的位置如何,相关的关系如何,在中间就比较好,代表你有所依靠,不至于说走到危险的地方。所以,在儒家来说会特别强调你在理性上的思维,它也怕很多人走入迷信的陷阱。孔子和孟子都强调理性这方面。至于“善为易者不占”,则是荀子的话。

    如何做一个好老师(傅佩荣)

    如何做一个好老师——《孔子的为师之道》——傅佩荣 如何做一个好老师——《孔子的为师之道》——傅佩荣 —— 各位朋友,我们今天谈的主题是孔子的为师之道。我在一位朋友家里面,看 到他挂了一幅对联,上联写着: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下联呢?心如脱缰野 马,易放难收。那么,这两句话,就提醒我们,学习是一辈子都要努力的事情, 我们今天谈到为师之道,并不是只有在学校里面教书的老师才需要了解。长辈对 于晚辈, 父母对于子女, 甚至官员对于百姓, 上级对于下级, 他都有引导的责任。 也就是担任某种形态的老师,所以我们今天谈的这个主题也是一样,从孔子本身 的经验说起, 孔子被后代尊为至圣先师。 所以他在这方面, 显然是有丰富的见解。 他本身是最好的学生,一个人只有先做好的学生,将来才有可能做好的老师,这 是很自然的事情。我们上次提过,孔子 15 岁的时候就没有机会上大学了,他就 自己找老师,很多地方都有些学者,比如最有名的就是他问礼于老子。也就是老 子在周朝担任守藏室之史,也就是说,国家档案图书馆的负责人,这样的工作使 老子对古代的学问和古代历史的发展,非常了解。了解的时候就看得很透彻,所 以他才提出道家的想法。 那么如果说你再问,孔子学礼之外呢,他还学音乐。他学音乐的故事可以 说是我们津津乐道的, 他找到师襄学习音乐。 师襄是古代的乐师, 他是一个瞎子, 古代人说,瞎子看不到,所以他会注意去听,所以他的音感就比较好,但是也未 必如此。但是不管怎么样,孔子向师襄学习,演奏音乐,他演奏一首曲子,演奏 得很好了, 老师都主动给他说你弹得不错了, 你可以换一首曲子了, 孔子说不行, 我只会弹这首曲子的旋律,还没有掌握到他的技巧。老师一听,也有道理,就让 他弹吧。他又弹了好几天,技巧实在是太成熟了,可以表演了,老师说你换一首 曲子吧,我教你别的。孔子说不行,我只知道它的技巧还不知道它的心意,他作 这首曲子有什么用意呢?老师只好让他继续练习了,到后来,孔子主动说了,我 现在知道他的心意了, 但是还不够, 我还不知道这首曲子所描写的人长什么样子, 因为老师是瞎子,也没见过人长什么样子,就有点惊讶了,最后孔子说,我终于 知道这个人长什么样子了, 这个人长得瘦瘦的, 高高的, 黑黑的, 眼睛望得很远, 好像在牧羊一样,除了是周文王,还会是谁呢?老师说这首曲子叫《文王操》, 《文王操》就是用曲子来歌颂周文王。老师就避开他的座位,古代的老师坐在东 首,东面,学生面向老师,师

    襄就避开自己的座位向孔子鞠躬,老师立刻发现这 个学生是后生可畏。孔子学什么像什么,学到后来,连老师们都认为他可以提早 毕业了,他很短的时间就把古代的知识和技能全部学会,并且能够温故而知新, 自己担任老师。 他担任老师以后,教学的趣味就很多了,其中最有名的就是他怎么收子路这 个学生。孔子自己开始了平民教育,就是对一般百姓的教育,他有时候也希望多 教些好学生,他有天走在街头,曲阜附近的街头,看到一个年轻人,一看就有点 像不良少年,头上插着公鸡毛,身上披着野猪皮,带把剑,随时都可以和别人决

    斗,那就是子路。孔子就主动跟他说,你看起来还蛮直爽的,怎么不来跟我学习 呢?子路说, 何必学习呢?南山有竹, 资质非常好, 砍下来当箭可以射穿犀牛皮。 子路认为自己就是南山的竹子,天生资质很好。我不用学习,就是一个人才,这 时你碰到这样的年轻人,他实际上比孔子小九岁而已,也不是说距离差得很远, 那怎么办呢?换成是我们就算了,反正是你自己选择。结果孔子就对他说,那么 你把南山的竹子前面削尖, 前面装上箭头, 后面插上羽毛, 不是可以射得更深吗? 子路立刻懂了,他说就算我资质很好,丽质天生吧,稍微加上后天的磨练,那可 以有更杰出的表现。立刻拜师。但是子路拜师之后,孔子增加了烦恼,这个学生 除了所谓的作战,基本的政治之外,对于艺术方面不太有兴趣,孔子教学生是全 方位的。子路弹瑟,孔子都听不下去,说怎么会有这种学生呢?我收这种学生真 是倒霉,居然讲这样的话,害得门人不敬子路。由这段话知道,门人本来很尊敬 子路,一方面他是老大哥,另一方面,他很凶。门人不敬子路,孔子一看,同学 之间还是要维持伦理,所以就说子路不错了。门人不敬子路。子曰:“由也升堂 矣,未入于室也。”(《先进》)登堂,尚未入室,我们现在说的登堂入室就是 从这里来的,孔子收了子路作学生之后,在很多方面对他不是很满意,但是至少 有一点孔子非常开心,觉得自从子路当孔子学生之后,没有人敢公开批评孔子, 因为子路非常敬爱老师,谁要批评孔子,子路就过来问你,你说什么?所以孔子 教学生的时候能够因材施教,从这个例子看得出来。但是你收了这么多学生,你 到底要怎么教,这不是一两个个案就行了,你需要整套理论的。否则的话,你每 天应付个别的同学,那是非常辛苦的事。 所以这个地方,我们就可以看一下,孔子的“学”到底指的是什么,所有的 人都知道《论语》里的第一句话《学而篇》,“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这是一 句,我们很喜欢谈的一句“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今天我们就是很多朋友 聚在一起。第三句话也很好,“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一开头 的三句话,就涵盖了人生的三个阶段,第一个我不断地学习,第二个有了心得我 不断和朋友沟通,交换意见,大家互相请益,第三个是修养有成就之后,如果别 人不了解我,我会生气吗?或者我所学的不是为了别人,而是对自己产生好的效 果,那么孔子所谓的学,虽然很尴尬,很多人都把“学而时习之”翻译为,孔子 说学了之后时常去复习,不也是高兴的事吗?有时候教授很多学生,我就会说, 谁可以把这句话说清楚,用白话来说,他们就这样说。说完之后,我就说从小学 学到大学,有谁是学到之后时常复习而觉得高兴的,请举手。没有人举手,大家 都觉得时常复习很辛苦啊。这就说明,学而时习之的“时”,并不是时常,而是 适当的时候,古人讲时这个字的时候,特别重视时机,比如你讲《易经》,就要 注意到时跟位,时机跟位置。孟子推崇孔子,认为他是圣人里最讲究时机的。孟 子把圣人分为四种,有的是清高,有的是随和,有的是责任感,只有孔子是“圣 之时者也”,最讲究时机,该清高就清高,该随和就随和,该有责任感就有责任

    感,这需要智慧。智慧正好就是我们学了之后希望能够孕发出来的。所以你学了 之后,要在适当的时候加以印证练习,就有一种成长的快乐。 那么他的学习,我们来把它具体来说,有三个特色。第一个,学习五经六艺 叫做传统,没有人可以离开传统,对于传统,不管你喜欢还是不喜欢,它已经存 在了,我们任何人讲一句话,你学中文,他学英文,文字里面就有传统。只有把 这些都学会之后,你才能把传统转出新的力量,再面对新的时代的挑战,所以第 一个就是要把传统的知识和能力学好。 第二个,就是要设法和思考配合,我自己在学习儒家的过程,有少数有趣的 经验,提醒我要珍惜这个传统,其中之一就是我在美国念书的时候,我在耶鲁大 学,同寝室有个日本人,东京大学法律系毕业,平常,我们在美国念书,我们都 是从亚洲去到美国的一个学校,放假的时候也没有人找我们,我们当然自己聊天 哦。我很喜欢和日本人聊天,因为我的英文是遇弱则强,遇强则弱,所以和日本 人讲英文的时候我的英文特别好,有一次我们聊着聊着,就聊到什么呢?聊到孔 子。他听到孔子居然很兴奋,我觉得很奇怪,这个世界上居然还有人,听到孔子 会很兴奋,我就问他为什么他忽然变得那么开心,他说我知道孔子,我说你知道 什么

    呢?他就讲一句日文,那时候我还没学日文,我听不懂,我说,我们用英文 讲得好好的,你怎么突然讲日文呢?他说我在讲孔子的话,我说孔子也不懂日文 啊,他就拿一张纸,就老老实实的写上我们的文言文,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 而不学则殆(《为政》),就这句话。所以我每次念到这句话,我就想到我的日 本朋友,当时我心里很震撼,好像我们家的宝贝被人家偷走了,我说你怎么会这 句话呢?他就很骄傲的跟我说,他说我们日本人,在中学时代就要背论语,我这 一生第一次看到有人公开这样说,居然是以很自豪的神情说,我们中学时代就要 背论语。当时,我实在是难以想象,在台湾,他们把论语放在教科书,要考试, 只要是要考试, 没有人会喜欢。 一面念, 一面批评。 我记得我女儿念高一的时候, 开学一个星期给我抱怨说,说那个孟子怎么那么喜欢讲话呢,他一讲话我们就要 背了。所以我当时看到一个外国人,对我们的儒家这么珍惜,对孔子这么样的推 崇。我就想说,我们这一生,我们要特别珍惜自己的传统,那是二十几年前的事 了。 第二个,就是要设法和思考配合,我自己在学习儒家的过程,有少数有趣的 经验,提醒我要珍惜这个传统,其中之一就是我在美国念书的时候,我在耶鲁大 学,同寝室有个日本人,东京大学法律系毕业,平常,我们在美国念书,我们都 是从亚洲去到美国的一个学校,放假的时候也没有人找我们,我们当然自己聊天 哦。我很喜欢和日本人聊天,因为我的英文是遇弱则强,遇强则弱,所以和日本 人讲英文的时候我的英文特别好,有一次我们聊着聊着,就聊到什么呢?聊到孔

    子。他听到孔子居然很兴奋,我觉得很奇怪,这个世界上居然还有人,听到孔子 会很兴奋,我就问他为什么他忽然变得那么开心,他说我知道孔子,我说你知道 什么呢?他就讲一句日文,那时候我还没学日文,我听不懂,我说,我们用英文 讲得好好的,你怎么突然讲日文呢?他说我在讲孔子的话,我说孔子也不懂日文 啊,他就拿一张纸,就老老实实的写上我们的文言文,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 而不学则殆(《为政》),就这句话。所以我每次念到这句话,我就想到我的日 本朋友,当时我心里很震撼,好像我们家的宝贝被人家偷走了,我说你怎么会这 句话呢?他就很骄傲的跟我说,他说我们日本人,在中学时代就要背论语,我这 一生第一次看到有人公开这样说,居然是以很自豪的神情说,我们中学时代就要 背论语。当时,我实在是难以想象,在台湾,他们把论语放在教科书,要考试, 只要是要考试, 没有

    人会喜欢。 一面念, 一面批评。 我记得我女儿念高一的时候, 开学一个星期给我抱怨说,说那个孟子怎么那么喜欢讲话呢,他一讲话我们就要 背了。所以我当时看到一个外国人,对我们的儒家这么珍惜,对孔子这么样的推 崇。我就想说,我们这一生,我们要特别珍惜自己的传统,那是二十几年前的事 了。 所以孔子这几句话,学习跟思考,要同时注意,学习而不思考,学了半天就 忘记了,也不能实践。光思考而不学习也不行,(孔子有过一句话,我曾经整天 不说话,整夜不睡觉,专心思考,没用,不如打开书本学习。古人的智慧,你打 开书本就可以看到, 子曰: “吾尝终日不食, 终夜不寝, 以思, 无益, 不如学也。 ” 《卫灵公》你不一定有这样的经验,你必须学习,人生的事情全部靠自己经验的 话,哪里来得及呢?你能跑几个地方?能做几件事?所以孔子说,他曾经整天思 考, 如果你整天思考每天发生的事, 今天有什么八卦, 每天有什么新闻, 看这些, 看这些想的事情,没有什么系统。我们学习一定要讲究知识的系统,所以学习和 思考配合的话,就有一种主观的觉悟。了解了以后,你才愿意去实践,所以学跟 思,可以使古人的生活可以和我们今天重新结合。 还有第三个特色,除了学传统之外,把古代的知识和技能学会,学的时候要 去思考,反省之后有一种自觉的觉悟,第三个就是学了之后,还要改变自己的行 为,所以孔子教学的时候向我们提到,鲁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鲁哀公是鲁国的 国君,他问孔子,你学生那么多,谁最好学? 孔子说只有个颜渊,但是孔子特别加了一句话,说颜渊怎么叫好学呢?六个 字:不迁怒,不贰过。好学和不迁怒,不贰过;一个是知,一个是行,一定要配 合。(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 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雍也》)我自己学儒家很久 了,到现在只能做到半个颜渊,我可以不迁怒,但是我很难做到不贰过。不迁怒

    就是说, 我今天赶时间, 坐个计程车去上课, 在路上跟司机吵架, 到了教室以后, 先把学生骂一顿,这就叫做迁怒。学生很冤枉,你心情不好,怎么怪到我们身上 来了。我去把学生骂一顿,学生回家,哥哥就骂妹妹,妹妹就踢小猫,弄得天下 大乱。 很多时候我们就是不停地迁怒造成很多复杂的情况。 但是不贰过我做不到, 因为人的过失来自于他的性格,这也是孔子的话,(他说人之过也,各于其党, 党不是政党,是性格类别,(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 《

    里仁》))每一个人的过失都来自于他的性格类别,所以看到一个人的过失就 知道他的这一生该往哪里走,观过斯知仁矣。所以不要怕看到孩子的过失,孩子 如果没有过失,你反而要担心,因为这个不知道该从何教起,有的孩子看起来好 好的,忽然之间就有一种可怕的举动。为什么呢,因为你平常没有注意到他有什 么过失,他的过失正好显示出来,他的生命有什么特质,你才可以去帮他的忙, 所以孔子教学生的时候希望他们把知跟德行配合。就是,颜渊作为好学的代表, 他能做到不迁怒,不贰过,这六个字完全是德行方面的修养,所以作为孔子的学 生就一定要记得这些观念,学习的三个重点,这三个掌握住了以后,就看孔子怎 么做老师了。 他做老师也是让我崇拜的理由,学不厌,教不倦。能够学不厌,教不倦,他 本身就是最好的学生,也是最好的老师。活到老,学到老,这些常听的话,在孔 子身上完全实践,并且他的学习很广泛的,比如,他有一句话:三人行,必有我 师焉, 两三个人以上, 三代表多数, 在一起走路, 一定可以让我效法, 怎么做呢?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看到别人有优点,我就跟他学,别人有缺点 就要提醒自己不要跟他一样, 叫做见贤思齐, 见不贤内自省, 要避免跟他一样 (子 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所以我们平常说,两三个人在一起,他们都比我差怎么办呢?都比我差,我就要 想将来不要和他们一样,这也是一种学习。所以孔子学不厌,教不倦是他自己作 为一个老师,是绝对有资格带学生一辈子的。我们说经师易得,人师难求,孔子 就是双方面都可以兼顾的。所以这是第一步,所以孔子本身对于怎么学,怎么当 老师都有很好的心得。 所以我们谈到孔子教学,第一个,因材施教。因材施教的例子,也很有趣, 比如孔子有很多学生会常比来比去。老师,那个同学好不好。他有两个学生,都 是在政治方面有成就的。子路的个性非常的刚健进取,非常的直爽,做事情,该 做就做, 毫不考虑后果。 因为冉有就比较内向, 很多事情都要想, 有点畏缩不前。 结果,有一次子路就问他,老师,听到该做的事是否立刻就做?孔子说:不行, 有父兄在,有父亲,有哥哥在,听到该做的事不能立刻做,考虑家庭的情况,父 亲跟哥哥是不是同意。后来冉有就问:老师,听到该做的事是不是立刻就做?孔 子说,立刻就做。旁边有个学生公西华在旁边听,听到过后,该怎么写答案呢?

    就问孔子说,两位同学问老师,同样的问题,老师的答案正

    好相反,这怎么回事 呢?孔子说,子路的个性太过于胜过别人,就要“由也兼人,故退之” 。(子 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 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 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 由也兼人,故退之。”《先进》) 他说子路个性太强就要让他缓慢一下, 至于那个冉有, 就是求, 他太懦弱了, 故进之,就要推他走快一点。这就是因材施教具体的例子。学生当然是有他性格 上的特质。(有的学生像子张,理想很高,叫做过,子夏比较保守,叫做不及。 那学生就问他,那子张比较好了,因为他过,孔子说过犹不及。这也是一句很好 的成语。过度和不够都不好,(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 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先进》)如果说过 度好的话,每个人都矫枉过正,那也不是办法。如果说不及好的话,每个人都退 缩保守,所以过跟不及都不够理想。最好是中庸之道。所以他教学生的时候按照 学生各自的条件去设法提出指导。 所以这个地方,我们就可以看一下,孔子的“学”到底指的是什么,所有的 人都知道《论语》里的第一句话《学而篇》,“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是一 句,我们很喜欢谈的一句“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今天我们就是很多朋友 聚在一起。第三句话也很好,“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一开头 的三句话,就涵盖了人生的三个阶段,第一个我不断地学习,第二个有了心得我 不断和朋友沟通,交换意见,大家互相请益,第三个是修养有成就之后,如果别 人不了解我,我会生气吗?或者我所学的不是为了别人,而是对自己产生好的效 果,那么孔子所谓的学,虽然很尴尬,很多人都把“学而时习之”翻译为,孔子 说学了之后时常去复习,不也是高兴的事吗?有时候教授很多学生,我就会说, 谁可以把这句话说清楚,用白话来说,他们就这样说。说完之后,我就说从小学 学到大学,有谁是学到之后时常复习而觉得高兴的,请举手。没有人举手,大家 都觉得时常复习很辛苦啊。这就说明,学而时习之的“时”,并不是时常,而是 适当的时候,古人讲时这个字的时候,特别重视时机,比如你讲《易经》,就要 注意到时跟位,时机跟位置。孟子推崇孔子,认为他是圣人里最讲究时机的。孟 子把圣人分为四种,有的是清高,有的是随和,有的是责任感,只有孔子是“圣 之时者也”,最讲

    究时机,该清高就清高,该随和就随和,该有责任感就有责任 感,这需要智慧。智慧正好就是我们学了之后希望能够孕发出来的。所以你学了 之后,要在适当的时候加以印证练习,就有一种成长的快乐。

    那么他的学习,我们来把它具体来说,有三个特色。第一个,学习五经六艺 叫做传统,没有人可以离开传统,对于传统,不管你喜欢还是不喜欢,它已经存 在了,我们任何人讲一句话,你学中文,他学英文,文字里面就有传统。只有把 这些都学会之后,你才能把传统转出新的力量,再面对新的时代的挑战,所以第 一个就是要把传统的知识和能力学好。 第二个,就是要设法和思考配合,我自己在学习儒家的过程,有少数有趣的 经验,提醒我要珍惜这个传统,其中之一就是我在美国念书的时候,我在耶鲁大 学,同寝室有个日本人,东京大学法律系毕业,平常,我们在美国念书,我们都 是从亚洲去到美国的一个学校,放假的时候也没有人找我们,我们当然自己聊天 哦。我很喜欢和日本人聊天,因为我的英文是遇弱则强,遇强则弱,所以和日本 人讲英文的时候我的英文特别好,有一次我们聊着聊着,就聊到什么呢?聊到孔 子。他听到孔子居然很兴奋,我觉得很奇怪,这个世界上居然还有人,听到孔子 会很兴奋,我就问他为什么他忽然变得那么开心,他说我知道孔子,我说你知道 什么呢?他就讲一句日文,那时候我还没学日文,我听不懂,我说,我们用英文 讲得好好的,你怎么突然讲日文呢?他说我在讲孔子的话,我说孔子也不懂日文 啊,他就拿一张纸,就老老实实的写上我们的文言文,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 而不学则殆(《为政》),就这句话。所以我每次念到这句话,我就想到我的日 本朋友,当时我心里很震撼,好像我们家的宝贝被人家偷走了,我说你怎么会这 句话呢?他就很骄傲的跟我说,他说我们日本人,在中学时代就要背论语,我这 一生第一次看到有人公开这样说,居然是以很自豪的神情说,我们中学时代就要 背论语。当时,我实在是难以想象,在台湾,他们把论语放在教科书,要考试, 只要是要考试, 没有人会喜欢。 一面念, 一面批评。 我记得我女儿念高一的时候, 开学一个星期给我抱怨说,说那个孟子怎么那么喜欢讲话呢,他一讲话我们就要 背了。所以我当时看到一个外国人,对我们的儒家这么珍惜,对孔子这么样的推 崇。我就想说,我们这一生,我们要特别珍惜自己的传统,那是二十几年前的事 了。 所以孔子这几句话,学习跟思考,要同时注意,学习而不思考,学了半天就 忘记了,也不能实践。

    光思考而不学习也不行,(孔子有过一句话,我曾经整天 不说话,整夜不睡觉,专心思考,没用,不如打开书本学习。古人的智慧,你打 开书本就可以看到, 子曰: “吾尝终日不食, 终夜不寝, 以思, 无益, 不如学也。 ” 《卫灵公》你不一定有这样的经验,你必须学习,人生的事情全部靠自己经验的 话,哪里来得及呢?你能跑几个地方?能做几件事?所以孔子说,他曾经整天思 考, 如果你整天思考每天发生的事, 今天有什么八卦, 每天有什么新闻, 看这些, 看这些想的事情,没有什么系统。我们学习一定要讲究知识的系统,所以学习和

    思考配合的话,就有一种主观的觉悟。了解了以后,你才愿意去实践,所以学跟 思,可以使古人的生活可以和我们今天重新结合。 还有第三个特色,除了学传统之外,把古代的知识和技能学会,学的时候要 去思考,反省之后有一种自觉的觉悟,第三个就是学了之后,还要改变自己的行 为,所以孔子教学的时候向我们提到,鲁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鲁哀公是鲁国的 国君,他问孔子,你学生那么多,谁最好学? 孔子说只有个颜渊,但是孔子特别加了一句话,说颜渊怎么叫好学呢?六个 字:不迁怒,不贰过。好学和不迁怒,不贰过;一个是知,一个是行,一定要配 合。(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 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雍也》)我自己学儒家很久 了,到现在只能做到半个颜渊,我可以不迁怒,但是我很难做到不贰过。不迁怒 就是说, 我今天赶时间, 坐个计程车去上课, 在路上跟司机吵架, 到了教室以后, 先把学生骂一顿,这就叫做迁怒。学生很冤枉,你心情不好,怎么怪到我们身上 来了。我去把学生骂一顿,学生回家,哥哥就骂妹妹,妹妹就踢小猫,弄得天下 大乱。 很多时候我们就是不停地迁怒造成很多复杂的情况。 但是不贰过我做不到, 因为人的过失来自于他的性格,这也是孔子的话,(他说人之过也,各于其党, 党不是政党,是性格类别,(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 《里仁》))每一个人的过失都来自于他的性格类别,所以看到一个人的过失就 知道他的这一生该往哪里走,观过斯知仁矣。所以不要怕看到孩子的过失,孩子 如果没有过失,你反而要担心,因为这个不知道该从何教起,有的孩子看起来好 好的,忽然之间就有一种可怕的举动。为什么呢,因为你平常没有注意到他有什 么过失,他的过失正好显示出来,他的生命有什么特质,你才可以去帮他的忙, 所以孔子教

    学生的时候希望他们把知跟德行配合。就是,颜渊作为好学的代表, 他能做到不迁怒,不贰过,这六个字完全是德行方面的修养,所以作为孔子的学 生就一定要记得这些观念,学习的三个重点,这三个掌握住了以后,就看孔子怎 么做老师了。 他做老师也是让我崇拜的理由,学不厌,教不倦。能够学不厌,教不倦,他 本身就是最好的学生,也是最好的老师。活到老,学到老,这些常听的话,在孔 子身上完全实践,并且他的学习很广泛的,比如,他有一句话:三人行,必有我 师焉, 两三个人以上, 三代表多数, 在一起走路, 一定可以让我效法, 怎么做呢?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看到别人有优点,我就跟他学,别人有缺点 就要提醒自己不要跟他一样, 叫做见贤思齐, 见不贤内自省, 要避免跟他一样 (子 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所以我们平常说,两三个人在一起,他们都比我差怎么办呢?都比我差,我就要

    想将来不要和他们一样,这也是一种学习。所以孔子学不厌,教不倦是他自己作 为一个老师,是绝对有资格带学生一辈子的。我们说经师易得,人师难求,孔子 就是双方面都可以兼顾的。所以这是第一步,所以孔子本身对于怎么学,怎么当 老师都有很好的心得。 所以我们谈到孔子教学,第一个,因材施教。因材施教的例子,也很有趣, 比如孔子有很多学生会常比来比去。老师,那个同学好不好。他有两个学生,都 是在政治方面有成就的。子路的个性非常的刚健进取,非常的直爽,做事情,该 做就做, 毫不考虑后果。 因为冉有就比较内向, 很多事情都要想, 有点畏缩不前。 结果,有一次子路就问他,老师,听到该做的事是否立刻就做?孔子说:不行, 有父兄在,有父亲,有哥哥在,听到该做的事不能立刻做,考虑家庭的情况,父 亲跟哥哥是不是同意。后来冉有就问:老师,听到该做的事是不是立刻就做?孔 子说,立刻就做。旁边有个学生公西华在旁边听,听到过后,该怎么写答案呢? 就问孔子说,两位同学问老师,同样的问题,老师的答案正好相反,这怎么回事 呢?孔子说,子路的个性太过于胜过别人,就要“由也兼人,故退之” 。(子 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 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 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 由也兼人,故退之。”《先进》) 他说子路个性太强就要让他缓慢一

    下, 至于那个冉有, 就是求, 他太懦弱了, 故进之,就要推他走快一点。这就是因材施教具体的例子。学生当然是有他性格 上的特质。(有的学生像子张,理想很高,叫做过,子夏比较保守,叫做不及。 那学生就问他,那子张比较好了,因为他过,孔子说过犹不及。这也是一句很好 的成语。过度和不够都不好,(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 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先进》)如果说过 度好的话,每个人都矫枉过正,那也不是办法。如果说不及好的话,每个人都退 缩保守,所以过跟不及都不够理想。最好是中庸之道。所以他教学生的时候按照 学生各自的条件去设法提出指导。 当然我们也知道,学生来自于各个地方,那么他们的生活背景,生活倾向, 都有差异。我们看孔子有四个学生,特别被提出来作为介绍。 这四个学生,个性差别很大,第一位柴,孔子说柴也愚, (柴也愚,参也鲁, 师也辟,由也喭。《先进》)愚笨,高柴为什么愚笨?因为他是很孝顺的学生。 妈妈过世以后,他哭得眼睛流血。所以孔子说这样是愚笨的行为。孝顺归孝顺, 身体还是要保重。你还要照顾下一代。所以孔子教学生,孝顺很好,但是你任何

    情感都要“发而皆中节”,你为了一个情感过度的话,那你不要忘了生命还有其 他方面要照顾。这是第一个,高柴。 有些人开玩笑说,曾参也是鲁国人。不是这个意思,“参也鲁”的“鲁”代 表他反应比较慢,人比较老实,称为鲁钝,所以曾参他年纪很轻就去上课。我们 有时候教书, 很希望碰到曾参这样的学生, 越聪明的学生, 越容易有自己的花样。 把老师教的那一套都忘记了。 越是老实的学生, 就把他全部学会, 后来传 《大学》 传《孝经》的,都是曾参,所以曾参这个学生开始的出发点是比较吃亏的,因为 参也鲁。 还有第三个由也喭,由就是子路,是位勇士,喭就是粗野。任何事情都比较 大而化之,比较粗糙,这个学生当然有他可爱的地方,孔子到处讲学,很多时候 都觉得找不到合适的机会来帮助百姓。他也很感叹,他曾经两度想移民,有一次 他就说了“道不行,乘桴浮于海” (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 由与!”子路闻之喜。子曰:“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为了理想不能实 现,干脆做个木筏到海外算了。他接着说,跟我去的大概就是子路了吧,子路第 一次听到,老师要出国,只选他一个,高兴得不得了。子路闻之喜,喜形于色, 高兴得别人都看到了,同学们也都嫉妒了,孔子就提醒他,(子路,你爱好勇敢

    超过了我, 但是我们找不到适用的木材。 原文字幕背景板) 这个地方就有意思了, 很多人研究《论语》就把这句话翻译成什么呢?无所取材说明子路这个人莫名其 妙, 根本就不能判断我是在开玩笑。 我是在感叹, 说子路, 你爱好勇敢超过了我, 但是你根本不明事理,不能判断是非。这样的老师太凶了吧?前面木筏做比喻, 后面就是找不到适用的木材,因为一般的木材你无法去度过大海,这样讲的话, 就比喻推到比喻,这对子路这个学生来说也是非常的宽容。 孔子很有幽默感的,(第四个叫做子张,子张的特色是特别年轻,背景板人 物像)在《论语》里面,至少就我知道,上场的这些学生里面,最年轻就是子张, 曾参比孔子小 46 岁,子张比孔子小了 48 岁。但是他虽然年轻但是志气高,年纪 小,志气高,就是子张作代表。动不动,我们要好好学习,要好好奋斗,他人又 长得高大漂亮,所以同学们都对他不是很满意,他人缘比较差,像这些学生,孔 子说,(子张,太高傲了。) 这四个学生,孔子用四个字描写他们的性格。你知道性格的缺点,正是一个 教他们的开始。 所以像孔子这样的老师, 他教学生的态度, 深刻了解学生的需求, 跟他性格的倾向。第二个,给他一个明确的指导。人活在世界上,往往需要几个 字做座右铭,你只要有好的老师,因材施教,一点就通。这一生就不会绕圈子, 走冤枉路。孔子就是这样的老师。

    孔子的学生分为四科, 第一科德行, 第二科言语, 第三科政事, 第四科文学。 德行有四个人上榜,闵子骞的孝顺不用再介绍了吧,他父亲娶了一个后母,生了 两个弟弟,后母叫他拉车,冬天到了,给他穿的棉袍里是稻草。拉不动,爸爸就 打他,一打,棉袍破了,露出稻草,爸爸就要把他的后母给休掉。他说爸爸你不 要休,为什么?“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单”。所以闵子骞作为孝顺的代表,没 有话说。 颜渊第一闵子骞第二,冉伯牛第三,仲弓第四。言语科就是两个,宰予、子 贡。说子贡的言语特别的好。我们再举个例子,怎么把老师教的用在生活上。有 一次,孔子有个学生想了解孔子到了卫国会不会做官。孔子是鲁国人,他周游列 国到了卫国,卫国刚好发生内乱,非常复杂的情况,等于简单来说,就是爸爸逃 出国外,儿子当了国君,爸爸再回来抢国君,这很难看吧。这卫国我们就不要管 他,(因为他有个南子,就是子见南子。就造成了很多复杂的情况。历史画面背 景板)在卫国的时候,学生说老师会不会做官呢,就问子贡。子贡说,好,我去 请教老师,走进教室,他并没有直接说,老师

    你会不会做官,他居然问什么呢。 (老师你认为古代的伯夷, 叔齐这两个人怎么样?背景板人物像) 因为这两个人, 有原则,最后饿死了,很惨的。结果孔子说“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冉有曰: “夫子为卫君乎?”子贡曰:“诺,吾将问之。”入曰:“伯夷叔齐,何人也?” 曰: “古之贤人也。”曰: “怨乎?”曰: “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出曰: “夫 子不为也。”)他们两个不会抱怨,因为他们两个求仁而得仁。我要坚持原则, 为这个而死,没有什么好抱怨的。就这样的问答,子贡走出去对同学说,老师不 会帮卫君做事,不会帮卫国的国君做事。子贡这么聪明,他知道老师有原则。他 就不直接问,讲一个古代的故事,看老师的态度如何。这就是子贡。 有一次子贡,这也是聪明的学生,他看到老师最欣赏颜渊,忍不住说,常常 给他加以比较。有一次,孔子知道他的意思,他就问:子贡,你跟颜渊,谁比较 杰出?听到这种话,我们都知道这是一个陷阱。老师问你跟颜渊比,任何人跟颜 渊比都要小心,那子贡有自知之明,说老师,我怎么比得上颜渊呢?颜渊闻一知 十,我闻一知二(子谓子贡曰:“汝与回也孰逾?”对曰:“赐也何敢望回也。 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公冶长》),差了 5 倍。这当然是一个 很谦虚的比喻。古人算术,十代表圆满,二代表一、二,才刚刚开始。所以子贡 很聪明,各位如果对说话有兴趣的话,就专门学子贡。你把《论语》里面子贡说 的话,全部放在一起,仔细去看,就知道这口才的表达,言语的微妙,在子贡身 上表现得最好。

    根据颜渊,我们举他最好的学生做例子吧。颜渊就认为老师做到四个字,孔 子的教学方法:循循善诱。循循善诱就是慢慢来,一步步我带你,颜渊对孔子的 描述真是像武侠小说, 他说我跟了老师这么久, 真是 “仰之弥高, 钻之弥坚” “瞻 之在前,忽焉在后” 《子罕》。这不是武林高手吗?忽然在前面就跑到后面去了。 我当学生在当时,找不到路可以跟啦,所以颜渊是一个很好的学生。好到什么程 度呢?老师上课的时候说,有问题的请举手,颜渊从来没有问题。孔子对于这种 情况不是很满意。他说,颜渊对于我上课教的东西,“不违如愚《为政》”从来 没有违背过我的意思,好像很笨一样。但是下课之后,发现把老师讲的东西全部 消化了。消化了之后实践,并且每天都在进步。 他说颜渊一点都不笨。所以你碰到颜渊这样的学生的话,我们就好像特别注 意他是怎么说的,正好在道家的《庄子》里面有一段话,说颜渊怎么描写孔子, 也很生

    动。颜渊就说,老师,你慢走,我跟着慢走,你快跑,我跟着快跑,但是 你奔逸绝尘,跑到最后,灰尘停下来看不见,因为有灰尘的话还可以跟着跑,但 是,灰尘都停下来了,说明孔子跑得太快了,颜渊说我还是跟不上了。我们现在 叫做亦步亦趋。老师慢走,我就慢走,老师快走,我就快快走。最后还是跟不上。 所以颜渊这样一个人,他对孔子的推崇是值得我们信赖的。因为他是很老实的一 个学生。 他说夫子循循然, 善诱人。 用一句话来说, 博我以文, 约我以礼 《子罕》 。 博代表广博,要我增广见识,用文化,用文学,用文艺,文这个字。约我以礼, 就是要我做人处事要用礼来规范。 两个字, 一个是文, 让你增广见闻, 文化的文, 一个是礼,让你的言行合乎礼的规范。 孔子发现颜渊这个学生很好,他就说了: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只有我跟颜 渊做得到。 (子谓颜渊曰: “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唯我与尔有是夫。”子路曰: “子行三军,则谁与?”子曰:“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 而惧,好谋而成者也。”《述而》)有人用我们出来做官,没有人用我们,就藏 起来,只有我跟颜渊做得到。孔子唯一跟学生何(和)自己列为平等的就是一个 颜渊。只有我跟颜渊做得到。这时候,可惜,子路在旁边,子路听到这个当然心 里很难过。立刻上前去说,老师,如果让你统率三军,你要带谁去?当然就是我, 当时孔子说什么呢,(孔子说“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述而》) “暴虎”就是空手打老虎,后来有武松打虎就是从这里学来的。他空手打老虎, 徒步就要过河,很凶悍,这样就要过河,不用坐船的,这样死了都不后悔,我才 不跟你去呢。他就是说你子路太过于莽撞了。底下如果真的要找人跟我去的话, 孔子说了八个字。 这八个字也是我长期的座右铭,必也,一定要找到人的话,一定要“必也临 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 《述而》。遇到任何事情都要非常的谨慎,好好去谋划,

    把他做成。 你不要事情没做好, 你不要说早知道, 我就要怎样去准备了。 来不及, 所以临事而惧,好谋而成,是我们一般的年轻的朋友,很值得拿来当座右铭的。 遇到任何事都要谨慎,因为人生不能重来。你说我这次没做好,下次再来,下一 次又是另外的机会, 不一样的情况了。 所以你好好把它谋划, 好好把它一次搞定, 不是很好吗。所以这是孔子对子路,当头棒喝。 孔子教学生的方法很多, 孟子后来归纳出来说孔子的教学方法: 以不教为教。 就是我不教你就是教你。这话怎么说呢? 孔子有个学生叫

    孺悲,孺悲去找孔子,孔子不见,因为他犯了一些错,(孺 悲欲见孔子,孔子辞以疾,将命者出户,取瑟而歌,使之闻之。《阳货》)现在 还有一些争论犯了什么错,孔子不见。为什么不见呢,因为很多人犯错之后,跑 去找老师,然后出去对别人说,我见过某某老师啦,等于某某老师给他背书,他 就是某某老师,那应该是某某老师原谅他,支持他,这样混淆视听。所以孺悲想 见老师,老师不见,说我生病了。传话的人,刚刚走出房间,孔子立刻把瑟拿出 来,立刻弹瑟,还唱歌,他还怕孺悲不知道他可以唱歌,他身体好得很。有时候, 我们觉得这种老师太过分了吧。 你跟我说生病不见, 怎么立刻在房间里弹瑟唱歌, 怕我不知道你在唱歌呢。他就是让你知道,我不教你就是教你。因为你犯的错, 自己去改,你也知道错就改,你不要找借口,那你改了之后不就没事了?现在没 有人帮得上忙。很多事情都是这样。你找老师,找上级,找朋友都没有用,重要 的是应该怎么去改,怎么去改善,而不是找很多人支持我,把坏的变好的。错的 变对的,这不可能的。 但是有一点是特别要提出来的,就是启发式教学。 很多人常常讲孔子很喜欢讲启发式教学,因为“启发”两个字确实来自于论 语, 但是我们全文把它看完比较公平。 (子曰: 不愤, 不启; 不悱, 《述而》 ) 不发 。 这八个字。什么意思呢,不到学生想懂而懂不了,快生气了,愤就是生气了,我 愤怒了,生气了。不到学生想懂而懂不了,快生气了,我不去开导他,因为很多 学生,上课就坐在那边,老师你给点启发吧,事实上他根本就不用心。什么都没 有准备。你启发也启发不了。第二句话呢,不悱,不发。不到你想说而说不通, 脸都涨红了,悱就是脸红的意思。比如我现在想表达我的心得,急得要命,讲不 出来, 脸都涨红了。 不到这种情况, 我不来给你一些引发。 所以启发是有条件的。 学生想学,不太会,拼命学,老师来启,学生想把心得说出来,说不出,很痛苦 很难过,老师来开导,这样一来,他的学习效果,立刻出现了,告诉你,屋子有 四个角,告诉你一个角落是什么样子,另外三个你自己要去联想。

    老师怎么可能全部教完呢?这叫举一反三。你不能举一反三,我就不教的, 孔子也有学生不教的。第一种就是这个,太不用功的。跟你说这个角落是这个样 子,另外的呢?也是这个样子。每个都这样子,还要每个都讲一遍吗?另外还有 一种学生孔子是真的不教的。就是乡愿,就是孟子说的,孟子说,孔子说过,经 过门前,不进来跟我讨论,我不觉得遗憾的就是

    乡愿。为什么,这是儒家思想的 重点,因为孔子不教乡愿,说明乡愿的作为跟儒家思想是完全矛盾的。乡愿就是 不真诚。 一个人不真诚, 孔子毫无办法。 因为你可以虚伪作秀, 孔子也可能上当。 那不是浪费时间,浪费生命吗?所以儒家对于真诚不真诚是决不妥协的。你要是 不真诚,我就不要这个学生了。那顺便再提一句,孟子也有一种学生不教,孟子 是什么学生不教呢,自暴自弃者,就是我不行了,我不能行善,不能长进。自暴 自弃的话,谁能帮忙呢?这一段说明,儒家作为教育的重要学派,他决不是说我 有什么本事来教你,而是以先知觉后知,以先觉觉后觉。就是我先学会了,我再 来教你,因为我也是别人教我的,就是慢慢一代一代传下去,但是一定要你自己 愿意学,这种学习的动力,要由内而发。学习的动力来自于动机,孔子只能告诉 你,学习之后是一种多么美好的情况。他说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古代 的学者是为自己,我学了之后,改变我的生命,让我的生命产生意义。现在的学 者是为别人,学了之后出来演讲作秀,我在讲我自己,不好意思。其实我们还是 注意在修养上,所有的,我们努力在做,虽然不一定做得到,一直在努力!孔子 讲古之,今之,今之就是春秋时代。那现在,隔了好久了。孔子被我们当作古代 人,在孔子的时候还有古代人,代表世风日下,也值得我们警惕的。 所以孔子的教学方法,大概是我前面说的这几点。 接着我们就要谈一下,现代人很重视的全人教育。全人教育这里有一句话就 是德智体美劳,每一方面都要注意。事实上,真正要注意的还是在智育上,因为 你升学,也要考试,所谓的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一个人当学生的时候 呢,他有考试,他要升学,很自然就把焦点放在智育,数理化怎么样,英文,国 文怎么样,但是我们也知道,这只是一部分。现在很多人强调除了智商之外还有 情商,情绪的调和更重要,接下来还有什么,逆境智商,你碰到困境,失败了该 怎么办,这三种智商都可以受到强调。 所以在这里特别要说明,孔子在当时就已经提出,全人教育的理想,全人教 育的理想,就是完全的人,完整的人,第一个人才教育,第二个人格教育,第三 个人文教育。人才,人格,人文,三个和起来叫做全人。每一个人都知道自己的 生命,首先要安顿,安顿生命,你需要成为人才,人才就是,用之于外。我毕业 之后在社会上有用。找到一个正当的工作,得到工资,可以让我自己有尊严的生

    活,自力更生。所以,受教育首先要培养人才,这样社会才能够永续发展,

    越来 越繁荣。 但是光讲人才是不够的,因为有很多人他有知识有能力,但是他没有德行, 后来对社会反而造成灾难,所以就要强调:第二个人格教育。人格教育的特色, 是求之于内,前面的“人才”是用之于外。人格是求之于内,所以人格一定不能 忽略, 自我要求。 是我自己愿意做, 所以我一直在强调, 我们要从被动变成主动, 人活在世界上,做任何事,只要是被动的,都只剩下工具价值,如果是主动的, 他才有道德的尊严,否则的话,你是被动的话,你不会改变内在。被动的条件, 外在的压力一旦取消,你就恢复原状了。所以人活在世界上最需要的就是被动, 主动,这样的转移。我有个朋友他半夜开车,到了一点多还在路上奔驰,远远看 到前面红灯亮了,他心里想说半夜一点多怎么会还有人呢,他就开过去,开过去 之后,后面警车,追过来。那个警察藏在树后面,他没有看到,警察过来就问他 了,你刚刚没看到红灯吗?我看到了。你不知道红灯要停车吗?我知道。那你为 什么没有停呢?我没有看到你。这样的例子很多,说明什么,我们守规矩都是被 动的。有人看着我们就注意到,但是一旦约束的力量消失,就胡作非为,这样的 人生实在是很可惜。我们不要说他的好坏,太浪费了,所以人格教育就是希望你 由内而发。能够由被动变为主动,去遵守规范,到最后变成是,我自己愿意这样 做。 第三个是人文教育,如果想了解孔子的人文教育,就要从他对诗和乐的教导 开始,孔子的思想里,讲到诗讲到乐,太多了。他直接说,各位同学,你怎么不 学诗呢,二三子,何不学诗,学了诗之后,可以怎么样。诗可以兴,可以观,可 以群,可以怨(《阳货》)。这四个字很重要,兴观群怨这四个字都和情感有关。 因为《诗经》本身是真诚情感的表达,孔子也说过, “诗三百,一言以蔽之, 曰思无邪”(《为政》)。“思无邪”三个字千万不要把它讲成思想纯正无邪。 “思无邪”三个字本身出自于《诗经·鲁颂·駉》,它形容鲁君的马向前奔跑, 不会转弯。因为马跑快了,一转弯就摔了。所以孔子的意思,我再说一遍,《诗 经》三百篇用一句话来说,就是一切都出于真诚的情感。《诗经》就是情感,真 诚情感的表露。跟思想没有关系。要研究思想请看《易经》。所以,在孔子观念 里面,《诗经》是人活在世界上久了之后,就会忘记真诚的情感。这是最大的问 题。我们常常说这个人很世故,你人情世故懂多了,真诚的情感就压抑下来了。 所以这就念 《诗经》 念了之后发现古人的情感这么真诚, 。 我的情感也被他引发。 兴,

    就是真诚的情感引发出来了。什么叫“观”呢?观就是真的了解自己, 我们年轻的时候都很有理想, 有抱负, 经过社会几年的磨练之后, 就心狠手辣了,

    好像不太有什么丰富的情感,损失的不是别人,是我们自己。所以“观”是观察 自己的志节。群,跟别人情感可以沟通,讲“礼”,只能区分,讲“乐”的话, 大家情感打成一片,叫做群。最后是怨,不要忽略“怨”这个字。“怨”这个字 我们将来讲修养的时候会特别谈。《论语》里谈到情感的字眼,只有“怨”这个 字出现了 20 次,最多。所以我们不要说,孔子教学生说不要抱怨,人谁不抱怨, 每个人都怪, 他怎么有贵人相助, 我怎么就命犯小人。 其实别人对你已经很好了, 你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了。那你往往只看到自己所没有的,只看到别人比你好的 部分,所以抱怨是很正常的一种情况。读读诗以后才发现,谁不抱怨,你比起别 人来已经幸运多了。别人当兵几年都回不来,最后不见了,你还活得那么好,有 什么好抱怨的。这样的人才都做不了官,你算是人才吗?你想做就没什么好怨恨 的。怨恨需要抒解,不能压抑,压抑久了之后就会有精神官能的问题。 所以我们谈到孔子教学生的时候, “诗”跟“乐”是不能忽略的,常常读《诗 经》情感就会很真诚,“乐”,“乐”让你生命产生一种和谐,愉快。“乐”是 音乐的“乐”。孔子本身很喜欢唱歌。他也很喜欢演奏。所以唱歌是表达自己的 情感,演奏是把古人的乐曲演奏出来,也可以表达自己的情感。它的作用是不太 一样的,在论语里边,我们可以看到孔子的生活,充满着审美的情操。他一个人 在家没事就弹弹琴,唱唱歌。 《论语》里面有一句话: “子于是日哭,则不歌。” (《述而》)老师这天没有哭过,他可能就会唱歌。原文是说,老师这天哭过, 他就不唱歌。他不哭就可能唱歌。所以我刚才的逻辑并没有错。就是,我今天没 哭,那我就有可能去唱歌了。第二句话,老师跟别人唱歌唱得快乐,一定坚持别 人再唱一遍。然后孔子和他唱和声。(子与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后和之《论 语·述而》)这种画面可以想象吗?孔子唱歌唱得非常开心的。那么,他平常的 生活,(在《论语》里面就是说,申申如也,夭夭如也《述而》。)申申夭夭就 是很自在很轻松,好像没什么事一样。春秋时代天下大乱,是一个危机时代,孔 子每天照样安顿在自己的生活里面,不要做杞人忧天。 我们把这三个全人教育再简单的说一下,人才教育让你成为人才,在社会上 有用,可以自食其力。人格教育,让你自我要求,不管别人

    怎么说,我会主动去 做该做的事,这样一来,本身也可以符合人性的要求。人性向善,行善就是符合 人生最根本的愿望。第三个是人文教育,人文教育是要让你活得快乐,我们有时 候觉得奇怪,孔子跟颜渊活得这么穷困,为什么会活得快乐呢?因为有人文教育 来配合。 孔子教学生,他自己也一样,这个目标是成为君子。君子在这里是指人格完 美的程度了。文质彬彬,然后君子(《雍也》)彬彬,就是我们说的斑马线,一 条黑一条白,这个是彬彬。就是要调节得适当,孔子说人的生命,有它原始的力

    量,叫做淳朴的本质。这个淳朴的本质,很直爽,但是也可能比较粗糙,而另一 方面你要受文化的熏陶。跟别人来往,如果你要用礼用乐,来互动。看起来很文 雅, 人如果不能文雅, 见面不能礼让, 客气的话, 那人跟其他动物有什么差别呢。 所以,这个文质彬彬形成的君子,孔子跟他形成共同的理想。这种君子不是只为 自己,他是希望为天下人服务的,这种替为天下人服务呢,除了说你本身有能力 之外,有这个机会之外,你还有这样的思想,所以我一直在儒家的研究里面,儒 家主张的不是人性本善,是人性向善。 “向”这个字,我再简单界说一下, “向” 就是真诚引发力量,由内而发,让你自己去做该做的事,这就是“向”,善就是 该做的事。 我们在最后,可以把孔子一贯之道做个说明。两千多年以来,孔子的一贯之 道是什么。 我为什么提这一段呢, 因为孔子他作为一个老师, 他有许多委屈。 《论 语》里有一句话是孔子自己说的,他说,没有人了解我,“莫我知也夫”(《宪 问》),两千多年前很少有人注意这句话,孔子跟这么多学生,讲这么多话,难 道没有人了解他吗?他为什么说,没有人了解我,难道他还有什么秘密没有说 吗?我们可以看到一个老师可以这样子发出他的感慨, 孔子跟这么多学生讲这么 多话,难道没有人了解他吗。并且不是他一个人这么讲哦,孔子在卫国做过一段 时间的官,子击磬于卫,磬是一种石头做的乐器,他在卫国一个人在旁边击磬。 学生也不知道老师在弹的是什么,结果呢有“荷蒉而过孔氏之门者”曰:“有心 哉,击磬乎” (《宪问》)孔子真正的知音,居然是一位隐士,挑着竹篓子经 过的人。这种人就是,你跑去找他交换名片,他不理你的。这孔子没办法跟他进 一步沟通,但他智慧奇高,这种叫做世外高手,他听孔子击磬,说有心哉,击磬 乎。然后又说没有人了解你就算了。看见没有,没有人了解你就算了,代表他听 出孔子的磬声是抱怨没有人了解他。没有人了解我。这就

    是两个证据了,一个是 孔子自己说没有人了解我,一个是荷蒉者听出来的,所以,当然是因为时间的关 系,我们只好在这边留一个伏笔,将来再说,什么是孔子的一贯之道,因为这实 在是太精彩的想法。我先提醒朋友,不要简单的把他当作一个填充题。孔子一贯 之道就引用曾参的话,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这是曾子的想法,曾子 比孔子小 46 岁,曾子又特别的反应稍微慢了一点。所以,如果说曾参说的是标 准答案的话,对孔子来说,并不见得公平,这是我们谈到孔子的为师之道,把他 的思想将来再做进一步的发挥吧,我们今天就谈到这里,谢谢各位!

    傅佩荣北川演讲

    傅佩荣北川演讲.txt看一个人的的心术,要看他的眼神;看一个人的身价,要看他的对手;看一个人的底牌,要看他的朋友。明天是世上增值最快的一块土地,因它充满了希望。 本文由彼岸苏安贡献

    doc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

    缘起: 缘起: 5.12 地震不仅牵动大陆 13 亿同胞的心,也牵动了全球华人的心。我经历过台湾 9.21 地震, 并做过系列灾后心灵抚慰的公益演讲。 我深知重大灾难会给人们带来持久的心理创伤, 他们不仅需要医疗和物质上的救援, 同时也需要有心灵抚慰的援助。 在北京大学曾经听过我 演讲的学生,即此次公益演讲的主要发起人和组织者,与我在北京的助理联系后,得知我的 愿望,不畏艰辛,与各级政府部门进行沟通,得以成行。 5 月 26 日在北川中学开展的“热爱生命超越苦难”公益演讲终于在成都志愿者的全力 协助下顺利完成。我只是一个平凡的读书人,能够有机会为灾区同胞做些事情,看到北川中 学师生的脸上露出灾后久违的笑容,我感到很欣慰。 在此,非常感谢成都的志愿者们背后的辛勤付出,让我有机会为灾区的老师和同学们 做点儿力所能及的事情。他们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正是中华传统文化中儒家“人性向善”的 具体体现。

    热爱生命 超越苦难

    ——北川中学公益演讲 ——北川中学公益演讲

    从地震发生开始,到现在已经两周了,全世界的华人,还有许多各国人,都在为死伤 的朋友们哀悼、哭泣。很多人都希望,能够在各方面给各位所有的帮助。但是我们知道,再 多的抚慰、再多的鼓励也无法改变既成的悲剧。所以我们就要思考,在这么大的灾难发生的 时候, 到底人生的意义在哪里?很多人一辈子的苦难的总和加起来, 各位同学在一天之中都 碰上了, 恐怕很难在短期内加以化解。 我们也不要着急, 可以利用这段时间好好去了解一下, 到底人类的生命是怎么一回事,每一个人的自我这一生,应该如何去设法安排。 这个地球上自有人类来到现在,据估计,有九百多亿人活过了,他们来到这个世界上, 过完一生就走了,每个人都有不同的遭遇、不同的生命故事,但是很少有人可以完全随心所 欲地照自己的想法来过他的一生, 也就是说命运在每一个人的身上都加上了枷锁, 加上了锁 链,那种无形的锁链,各位同学今天所碰到的,是无形变成有形,这个锁链太大了,来得太 快,完全没有办法预测,也不可能准备好。可它就是发生了,所以在这个时候,痛苦越深, 思考得也要越深,有英国一位作家叫做王尔德,他说过一

    句话:“如果你有敌人,记得活得 快乐就是最好的报复。” 各位今天都知道,我们受到命运的挑战,命运就是我们的敌人,命运要我怎么走,我 偏偏不照着走。它要我低头,要我认输,我偏偏就不要。所以有命运这样的敌人在对付你, 你特别要记得,你活得快乐就是对它最好的报复,直到让你的敌人诧异不解:为什么中国人 这么坚强?为什么各位年轻的同学能够坚持下去?

    我们接着就要说明一下:到底人生的意义何在?在座各位同学的年龄,是我们都曾经 有过的阶段,就是中学阶段。我们要思考说,什么样的人生是有意义的人生?我们都希望这 一生可以成功, 但是什么是成功?它难道是社会上所谓的成就吗?或者它有不同的思考的方 面?

    我愿意把有意义的人生分成四方面来看: 第一, 要有明确的目标; 第一, 要有明确的目标; 第二, 要能够朝着目标全力以赴; 第二, 要能够朝着目标全力以赴; 第三, 要设法在过程里面自得其乐; 第三, 要设法在过程里面自得其乐; 第四, 第四, 要不断随着年龄而 提升心灵的境界。 提升心灵的境界。

    这四个都是一个动态的过 程,也就是说,有意义的人生, 并不是一个人在人生里面找到一 个安全的避风港,或者是让自己 觉得我这样已经够了。真正有意 义的成功的人生是一个过程,在 过程里面有上述四点,我们先做 一个完整的介绍说明。 第一,要有明确的目标。 第一,要有明确的目标。一个人活在世界上,他从小开始会问,我为什么活着?但是 你还要问另外一个问题——更重要的问题,就是:我活着是为了什么?“为什么”是问过去 有什么原因造成现在的结果,但是你问再多的“为什么”,现在的事情已经成为定局,没有 人可以改变。你可以追究:为什么会有地震?到最后得研究整个地球的结构了,那恐怕不是 我们可以胜任的,你应该进一步会问,我们活着是为了什么?就是我们将来要如何去设计、 去安排,让我们可以不愧此生,所以我们说:你活着是为了什么?人生有目标吗?有的同学 在学校念书目标就是求学,将来要继续升学或者进入社会工作,但这个目标是短程的目标。 人活在世界上不能只有短程的目标, 他应该有一个全程的整体的目标。 我们现在听到有人获 得诺贝尔奖都会很羡慕、 很崇拜, 但是各位知道诺贝尔奖是怎么设的吗?瑞典的化学家诺贝 尔他发明了无烟火药,获得专利赚了很多钱,从此过着有钱人的生活,一直到有一天,他早 上起床看到报纸吓一跳,为什么?因为报纸的头版上登着:发明火药的诺贝尔死了。他想他 还活着,为什么别人

    说他死了呢?因为他的哥哥死了。外国人的家族名字是一样的,他叫做 阿尔福莱德诺贝尔,他的哥哥叫做弗兰克诺贝尔。记者为了赶新闻,抢消息,听到有诺 贝尔死了,就以为是那个发明家兼有钱人死了,就赶快写报道,所以诺贝尔是在历史上极少 数人在活着的时候,就可以看到别人对他死后加以进行评价的人.。他就认真地看,结果发 现很失望,因为别人都描写他一方面有贡献,发明了炸药,但是另一方面又有罪过,因为炸

    药发明之后适用于战争,又很残酷,会导致将来很多人会死于非命。于是他想,我作为科学 家,本来是想要造福人类的,现在是毁誉参半, 这可不是我的目标。 因此, 他做出一个决定, 立刻捐出九百万美金,成立诺贝尔基金会。一百多年来,有能力捐出九百万美金的人很多, 能够让人类怀念一百多年的却很少, 诺贝尔是其中之一, 为什么?因为他找到人生整体的目 标,他知道一个人活在世界上,不可能只是为了自己。从小我们受到父母的养育照顾,老师 的教导启发,社会上各方面的支持鼓励才能活下来,我们怎能不回馈社会呢? 第二, 第二,有了目标之后就要全力以 赴。说到全力以赴,同学们在学校念书 大概都感觉到压力很大,尤其像高考的 压力是非常重的, 那怎么办?不要着急, 要有计划,我一个朋友第一次到了山西 五台山下,一看台阶一千多个,他想, 算了吧, 这么多的台阶怎么上呢?这时候 看到几个卖东西的,做买卖的小贩从山 上下来,肩膀上还挑着篮子。他就问, 你们怎么可以走这么多台阶?这些小贩 怎么回答呢?他说, 我没有走很多台阶, 我每一次只走一格,这就是秘诀。每一 次走一格,只要你一直走,你就可以达 到目标。你不要希望一步登天,天下没 有这么简单的事;但是只要你有恒心, 我们的道家老子也说过,“千里之行, 始于足下”,你要走一千里这么远,要 从你脚下一步一步去走。所以有目标之 后,还要全力以赴。要有恒心,慢慢走, 不要急,人生的路很长。另一方面,全力以赴确实需要义无反顾的决心,我现在只要看到一 些年轻的同学,就想到几十年前我还是学生的时候,也是一样,选择目标之后就全力以赴, 虽然代价很高,但是值得。我记得我在美国念书四年,是我这一生最苦的阶段,我跟各位分 享一下我的经验,目的是希望各位能了解,每一个人都经过类似的挑战。我到美国念书是去 了一所很好的学校——耶鲁大学,这种学校很好,但是很难念,凭良心说,我到耶鲁大学一 个星期我就想放弃了,因为根本念不完,老师叫我们念的书,平均每天一百多

    页英文,我们 平常很少看英文,怎么办呢?拿出英汉字典一查,结果第一页念完念懂,就要两小时。当时 我心里想,念一页两小时,一百多页要两百多个小时,一天只有二十四小时,同学念一天我 要念十天,他们念四年我要年四十年,这有什么希望呢?但是我们那个年代留学是很难的, 我记得我坐飞机去美国时, 我心里只有一个念头, “风萧萧兮易水寒, 不拿博士兮誓不回”, 这么悲壮。所以我到了美国以后不能放弃,我要观察,为什么美国同学可以把书念完呢?结 果发现美国人读英文有个秘诀,他不查字典,这对我一个很大的启发。我开始读英文不查字 典只看重点,什么是重点呢?我看得懂的就是重点,所以我念英文的速度越来越快,从两小 时念一页到一小时念十页,每天念十二小时以后才能把书念完,不念完不敢上课。但是这样 子有用吗?也没什么用。因为在美国念研究生的时候,都是讨论课,要讲话的,讲话谁不会 啊?讲中文谁怕谁, 讲英文谁都怕, 因为你是学来的语言, 别人是母语, 别人生下来讲英文, 你跟他竞争很不公平。所以我上课三个星期,一句话都没有说,“是不能也,非不为也”, 同学们慢慢把我当旁听生,我觉得我自己有点像智障生,老师看我的眼神越来越怀疑,我的

    压力很大, 从小到大碰到这种情况, 我只有一个办法, 就是更加用功, 结果到了第四个星期, 终于出现了奇迹。什么叫奇迹?当你准备好的时候,所出现的机会就叫奇迹。各位同学,我 们这一生里面会碰到很多机会,但是就看你准备好了没有,你准备好了的话,一次机会把握 住,就可以改变你的这一生。我非常幸运,在美国念书碰到这样的机会,怎么回事呢?第四 星期上课的时候,老师进来坐下,他第一句话就,我们今天要讨论的材料,里面有一本书叫 什么名字?这本书有谁看过?这么简单的问题, 我立刻举手, 举手之后发现全班只有我一个 举手,同学们一个个瞪着我,有的脸色好像还不大好看,有点生气,我心想干吗生气呢?我 念书有错了吗?后来我才知道同学们为什么生气, 因为这本书在图书馆里只有一本, 被我借 走了。 我记得当时我念小学,老师讲放大镜,就是说他叫我们做实验,拿一个放大镜到外面 去,阳光本来很柔和,通过放大镜的焦距作用,可以把木头烧起来,请问阳光很柔和,虽然 有时候有点热, 但绝不至于把木头烧起来, 那它为什么会把木头烧起来?因为放大镜有一个 焦点, 人也是一样, 每一个人的能力都差不多, 如果你有目标, 就可以像放大镜有一个焦点, 你就可以发挥很强的力量,

    产生光和热。人活在世界上,要记得不要有太多的目标,有一个 完整的目标,有一个阶段的目标然后全力以赴。 (待续) (接上篇)自得其乐 自得其乐 听到全力以赴很多人都觉得很辛苦,压力很大,所以一个有意义的人生,要到第三点 第三点 叫做自得其乐。 叫做自得其乐。今天在这里跟各位谈自得其乐,我觉得应该再思考一下,因为各位才经过人 生里面最重大的痛苦,所以我底下就说明,怎么样让自己过得快乐。以各位同学来说,快乐 有两个方法,第一个你每天都在念书,都在学习,你就要把读书当成快乐的来源,很多同学 都会觉得很难想象,读书明明是带给我压力,带给我烦恼的,考试考不好怎么办呢?怎么反 而读书会给我快乐呢?但是你不要忘记,你稍微想想,自己念小学、初中的时候是多么样的 幼稚, 很多东西都不懂,年纪往上走, 年级往上升,懂得多了,看到比你低一班的同学就说, 你看我比你懂得多,一些数学、物理、语文、英语,这些我懂得很多。这种年轻的时候学习 的快乐,有时候自己没有察觉,但它确实是一种快乐。我记得我女儿念初中的时候,很崇拜 一个明星, 我们能看到孩子崇拜明星都很担心, 我们常劝孩子, 劝了也没有用, 她还是崇拜。 一直到上初三的时候,有一天看电视,看到这个明星上一个节目,主持人问他一个问题,说 你知不知道恒河在哪个国。这个明星在念初中的时候,地理肯定念得不好,就说恒河在泰国 吧。我女儿看了以后就很生气,说恒河在印度都不知道,恒河是印度的圣河,连这个都不知 道,怎么可以成为我崇拜的对象呢?我听了很高兴,为什么?我太多虑了,学校教育就足以 让你在学习知识各方面不断地成长,这里面就有快乐。因为知识就是能力,你学习越多的知 识,感觉到自己能力越强,越有办法面对一切的天灾人祸,这就是你们学习的快乐。我相信 各位将来进入高校或者进入社会,不要忘记要终身学习。 我作为一个老师教书已经三十年了, 我说我崇拜孔子, 很多人一定说你是不是赶时髦? 现在国学热,你崇拜孔子?你错了,我崇拜孔子已经十几年了,国学热才这两年。好,我接 着说为什么崇拜孔子?因为我念 《论语》的时候, 发现有一段话,孔子是学不厌,教不倦的, 我就佩服他。我教书教了二三十年,学就厌,教就倦,各位同学不要崇拜我们这些老师,我 们这些老师也跟脆弱,在台湾常常会有台风这样的天灾,台风来的时候临时放假,老师们内 心都很兴奋,比学生还要激动;但是表面上还要装得很镇静,很可惜,要放假了,少上一天

    课,所以我看

    到孔子学不厌,教不倦, 佩服他。我们要练习佩服别人做得到的事,你做不到, 才要跟他学习,所以我们如果把孔子当作学习的对象,就很容易得到快乐。孔子的快乐,他 自己说有三点,叫做“三忘主义”。有一次别人问他的学生子路,你描写一下你的老师。子 路没有回答,因为子路口才不太好,他怕讲错了。结果孔子听到之后对子路说,下次有人问 你,你这样回答,说我这个人三点:第一个“发愤忘食”,第二个“乐以忘忧”,第三个“不 知老之将至云尔”。 “忘食”、 “忘忧”、 “忘老”这三点我学不到,我到现在只能学到“忘 老”,不知道自己老了;“忘食”我学不到,孔子发愤就忘记吃饭,我一发愤,就想起来没 吃饭,所以我差得很远。 没关系,知道自己不够可以继续学习,所以第一种快乐是把你的工作、你的读书上学 当作快乐,我这一辈子念书,只有一门课让我不快乐。这就是数学,我数学一向不好,但是 别的学科都很快乐。那怎么办呢?第二个方法在读书之外,另外培养一些快乐,这一点我可 以做到, 我记得初中的时候数学不好, 有一天我上街看到路边有下象棋的, 我看得很有意思, 就开始买几本棋谱开始研究。一个学期之后,在班上就没有比我象棋下得好的了。我专门找 数学比我好的人挑战,我心里面可以保持平衡了。你数学比我好,我象棋比你好。到了初三 的时候,有一天我听一张唱片,那时候还没有 CD,都是黑胶唱片,听到有一个歌星唱意大 利的民谣,我听得真开心,从此每天唱歌,歌词一句话都听不懂,但是唱得跟他一样好,在 当时来说真的很快乐,尤其是洗澡的时候唱歌特别好听,所以我就设法自得其乐了。到了高 中的时候, 我在同学们这个年龄时天天打篮球, 所以我很诚恳地奉劝各位同学, 要每天运动, 年轻时候每天运动,你将来一辈子才有力量,才有体力。我到现在每天还是工作量很大,每 天念书、上课、写作,还可以撑下去。每个人见到我就说,你会不会太累?很辛苦的。我倒 是很感谢我高中时候天天打篮球,那时候培养的体力,我在美国念书四年,差点垮掉,也都 是靠以前的体力,所以每天唱歌,每天打篮球是很快乐的。到大学时代,我念哲学,各位知 道什么叫哲学吗?哲学不好念的,很多人把哲学说成是,把简单的说得很复杂,把懂得的说 成你不懂得,就是哲学。所以我们以前念大学的时候,念哲学系经常全班打瞌睡,老教授在 前面翻一本十几年的讲义,同学们听不懂,教授也不管你,教授知道你反正也听不懂,毕竟 你听懂了之后,毕业以后也失业,所以他也不要求你

    。我还记得有一次,有一个同学上课的 时候没有睡着,下课的时候老师还问他,你今天怎么没睡着啊?他站起来想一想说,前面两 节睡太多了。所以我在念大学的时候,就设法自得其乐,跟同学们组织一个合唱团,我念大 学四年,同学们都跟着我一起唱合唱,唱了四年,很开心。 接着我就要说,我在美国怎么撑下去。我在美国四年很苦,像我刚才说的,全力以赴, 每天读书十二小时以上,要念四年,不是四个月,是四年,我就养成一个习惯,找到一个方 法。我买一个小收音机,锁定一个音乐电台,一打开就是音乐,我每天读书十二小时,我的 睡觉常常可以昏倒,倒下就昏过去了,昏倒前也要把音乐打开,在音乐声中昏倒,音乐就有 治疗的效果,让你压力可以减轻,情绪可以疏解。第二天早上起来恢复到八成,再念十二小 时,一到周末下午,我一定逛书店。我想同学们一定常常逛书店,还记得这种感觉,一脚跨 进书店,就觉得自己是一个有为的青年,因为书店的气氛非常高雅,每一次买书的时候,就 觉得这里面的观点太好了,可以给我启发。人一定要活在希望里面,如果别的地方或者是其 他人没有给你希望, 你要给自己希望最好的方法之一就是阅读, 打开书本就觉得这句话我可 以多想想,我不用自己走过才可以了解,别人的经验、别人的智慧可以给我参考。所以我就 靠这两个方法,有一天晚上睡觉的时候,还没睡着,听到一首老歌,那一刹那内心的感受非 常特别,只能用一句话来描写,就是只要能让我听到这么美好的歌曲,人生再苦也值得了。

    各位同学人不怕受苦,就怕受苦不值得,有一次我跟一个朋友聊到这个问题,他听了 很高兴他想学,但是我最后一句话没有讲完,他就跑掉了。他在一所中学教书,就跑回那所 中学找音乐老师, 说你教音乐你是专家, 能不介绍些歌曲, 让我听了觉得很感动又很幸福的, 音乐老师就给他看了一堆名单,包括什么贝多芬、柴可夫斯基、肖邦、莫扎特一大堆,这个 朋友就买了好多 CD 回家听,听了一个多月以后,心情显然不太好,跑来跟我抱怨。他说, 我到现在才知道什么叫交响乐。我就问他说,怎么回事,你解释一下吧。他就说,所谓交响 乐,就是用各种乐器发生各种不同的声音,想尽办法让你睡着,最后把你吓醒。他当然是故 意那么讲的了,我就跟他说,上次我跟你讲这个问题,最后一句话没讲完你就跑掉了。他说 什么话。我说,在美的世界没有专家,也不需要权威,在美的世界只有一个标准,就是你自 己的感觉。在古代希腊文里面,美跟感觉是同一个字的字根,换句话

    说,美不能离开感觉的 作用, 所以当你想判断哪一首歌曲最美的时候, 不要问专家不要听权威, 要相信自己的感觉。 譬如说你最近听到一首歌曲,听到就觉得很感动,也很幸福,觉得自己别无所求,觉得自己 经过再大的苦难跟考验都没有问题,都可以撑下去,都感觉到生命有它美好的一面,那么这 首歌曲就成为你的最爱了。你找一片 CD 放到身边,将来碰到任何问题、情绪烦恼,你就听 这首歌曲,听了就觉得感动和幸福,人活在世界上是要活得快乐的,但是活得快乐不容易, 要有些方法。我所建议的是我个人的经验,同学们当然也可以喜欢看一些好的美术作品,看 一些好的电影。我自己喜欢看电影,只要我喜欢的电影,都看五六遍以上。有的时候我在等 飞机的时候,一等等两三个小时,怎么办?很无聊,我就在心里面放电影给自己看,连里面 的对白我都知道,这就是一种趣味,让自己活得快乐。快乐不能让别人给你,你要让别人来 给你快乐的话, 你要等待, 等别人有时间, 别人有空。 不行, 同学们要练习让自己活得快乐, 生活里面到处都有欢乐,这次同学们经历这么大的灾难,这么多同学一天之内就走了,但是 你是不是还记得从前大家一起上学,在校园里面的快乐,中学念书是人生最美好的阶段,这 时候所交的朋友是最单纯的,也最长远的,每一个人都是以自己的本性、真诚的性格、理想 来互相沟通,这是多么美好的经验。今后还是一样,在任何地方都要结缘、惜缘、随缘。 (待续) (接上篇)提升心灵 接上篇) 所以我们所说的从第一步要有明确的目标,然后全力以赴,接着要自得其乐,还有最 最 后一步,一个人要过有意义的人生,必须不断地提升心灵。 后一步,一个人要过有意义的人生,必须不断地提升心灵。什么叫提升心灵?我先讲一个 英国伯爵的故事,英国有一个伯爵,他有一天写回忆录,就问自己一个问题,我这一生什么 一 时候觉得最得意?他想了好久,他是伯爵,是一个贵族,有一座城堡,在社会上很受尊敬, 他说这些都不能算得意,为什么?因为伯爵是我祖先给我的,是继承来的,财产也是继承来 的。他真正得意的是源自一个小故事,有一天他站在伦敦的街头准备过马路,这个时候,忽 然一个小女孩才六七岁,抬头对他说,先生,请你带我过马路,好吗?这个时候伯爵觉得非 常的得意,非常的兴奋?为什么,因为这个小女孩想过马路而不敢,很危险,她就开始找哪 一位叔叔、阿姨,看起来面貌慈祥,一定是好人,愿意帮助小孩,带她过马路的。她找了好 久,选中了这位伯爵,她不知道这是

    伯爵,伯爵上街也是跟我们一样,穿着很平常的服装, 所以伯爵觉得自己很有成就,能够让一个天真的小女孩信赖,他觉得这一生没有白活。他写 的这个故事,我看了以后也很感动,感动就要学习,我到现在站在街头,也没有碰到小女孩 请我带她过马路的, 代表还差得很远, 还需要努力。 所以这个伯爵的故事, 需要我们去思考。 美国有位总统叫做林肯,林肯说一个人过了四十岁,就应该为自己的相貌负责。同学们现在 还不到二十岁,你长什么样子,你不用负责,谁负责啊?你父母负责。你对着镜子一看,好 像不太满足,你只能怪父母了;但是你不要怪,我是反对整形的,整形整了半天,父母都不

    认识,那是很不孝顺的。所以你要了解,我们长什么样子是祖先代代相传的,如果每个人都 变成俊男美女,那这世界多么乏味啊!讲到这里我就想到庄子的故事,当然庄子的故事是古 代的,战国时代。庄子说有一个人去旅馆里面投宿,就觉得跟奇怪,因为旅馆老板有两个老 婆,这个不要想太多,这是古代的事情,我为什么要讲这一段?因为这个老板一个老婆很漂 亮,一个老婆长得很丑,大家都跟奇怪,旅馆老板对那个漂亮的理都不理,对那个丑的特别 宠爱。大家都觉得莫名其妙,为什么这个样子呢?说你为什么对美的都不理不睬,对丑的特 别宠爱呢?他就说,长得美的我不觉得她美,长得丑的以为自己长得丑,我不觉得她丑。为 什么这样回答呢?我们都知道人和人相处, 是要长期以性格来互相来往, 一个人觉得自己美, 她就有一种骄气、骄傲,这个骄气让人受不了。我常常想到当代的一件事,英国有一位查尔 斯王子,他原来的太太是戴安娜王妃,我们从外面看的时候会觉得很奇怪,他为什么不喜欢 戴安娜, 却喜欢卡米拉呢?对不对?我们都觉得戴安娜很漂亮, 但是为什么查尔斯王子反而 喜欢那位需要化妆才能够看的卡米拉呢?当然我这样讲我们的判断, 希望不要影响国际关系 了,就是很多人都会这样觉得。如果你问他的话,他恐怕念过庄子了,他会说,美的以为自 己美,我不觉得她美,因为她有一种骄气,相反的,丑的以为自己丑,我不觉得她丑。为什 么?以为自己丑的人,她特别的谦虚、特别的温柔,每一个人都喜欢自己的朋友,自己的伴 侣很温柔。这是庄子的故事,所以我们千万不要认为古人都过去了,古人所说的话,很多时 候不受时空限制的, 在今天在别的地方都可以适用的。 我们今天说你要不断提升心灵的境界 就需要什么,两个字,叫做“修养”。什么叫修养?修养是从勉强自己得来的,我勉强我自

    己,生气的时候不要生气,骄傲的时候要收敛,能够替别人着想,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这是孔子的说法。修养确实是一件很大的挑战,说到孔子的思想,全世界现在都深感兴趣, 一方面是因为中国的崛起, 而另一方面是因为这个文化确实源远流长。 有一段故事我跟各位 介绍一下,在 1982 年,有一群各界的诺贝尔奖得主在巴黎开会,这些人都是人类里面的精 英分子, 他们开会的时候讨论一个问题, 就是二十一世纪的人类和平共存需要靠什么思想? 这些人开会的时候首先提出来是基督教, 因为在西方社会基督教是一个优势的文化, 很多诺 贝尔奖得主都是基督徒,所以提出来以后立刻有人反对,谁反对?伊斯兰教徒说不行,你们 基督教带给世界很多压力,我们不能接受,还是伊斯兰教比较好。为什么?因为“伊斯兰” 三个字就是和平的意思,但是你说和平,事实上还需要再检验一下。所以两边吵不完,然后 第三个人提出来说,我们需要佛教,佛教提出来之后呢?前面两个教一起反对,后来有个人 提需要孔子,孔子提出来之后,居然没有人反对了,为什么?因为他们都不太知道孔子说什 么,所以无从反对,但他们真的不知道吗?不见得,还是知道一些。这个地球上面,只要是 受过教育的人都知道, 地球上有个亚洲, 亚洲有个中国, 中国有个孔子, 孔子说过一句话“己 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说得太好了,我不希望别人对我怎么做,我就不要这样对别人 做。我不希望别人在背后批评我,我就不要在背后批评别人,这一来的话不是互相尊重,不 是互相关怀?如果人类以这八个字作为座右铭, 人类不是和平共存吗?所以这是一个有趣的 故事,说明儒家的哲学对人类来说,都是一个重要的资产,我们今天遇上国学热,我希望它 不是一时的现象, 希望能够长长久久, 把两千多年儒家思想里面精华的部分、 好的部分学会, 学会了之后,在自己身上加以实践。 如果我们再进一步问,孔子他怎么样提升心灵?那么答案很清楚,我相信各位同学都 可以背。子曰: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 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孔子这样的人,照样每隔十年都不断提升他的心灵的境界。同学 们说我现在很年轻,离三十都很远,那怎么办?立志求学吧,跟孔子一样。我们有时候听到 孔子说,十五岁才立志求学,我们会说太晚了,我们六岁就求学,但是我们是被迫的,孔子 是自愿的,差别在这里。所以你要把它改成你自己愿意去求学,将来三十而立,在社会上可

    以立足,站稳脚步,

    可以成为社会的栋梁。现在很多人谈国学,将来一定很多人谈佛教,因 为佛教也是我们的国学范围之一,佛家里面有一副图画,它描写的是什么叫天堂,什么叫地 狱,它说人死了之后到了天堂,每个人吃饭的时候筷子都很长,你用筷子吃饭,你不可能自 己吃,天堂上的人都是习惯替别人服务,所以他喂别人吃,别人也喂他吃,每个人都吃得很 饱。地狱里面的人是从来不替别人考虑,拿个筷子就拼命自己吃,又吃不到,结果地狱里面 每个人都饿死, 饿得要命。 这个比喻告诉我们, 你现在活着的时候替别人设想, 替别人服务, 别人也一样回报你, 结果每个人都很快乐, 快乐有相乘的效果, 而一个人如果自私自利的话, 那恐怕就只顾自己,结果反而顾不了自己。古代有很多类似的教训。 所以我们谈到这四点:有明确的目标要全力以赴;只要朝目标全力以赴,感觉到生命 有重心,每个人活着都很踏实;接着你要设法自得其乐,把工作变成快乐,或者另外培养一 些乐趣,让生活保持平衡,让自己有更高的情商(情趣智商),要每天调节好;最后要能够 提升心灵,每隔几年问自己有没有成长,是不是合乎人的最高的理想。这样的人生是一个动 态的、不断发展的人生,这才是一个有意义的人生。 同学们,我们还是要回到现实的生活,很多朋友问我,说你怎么样可以让遭遇到这么 大灾难的朋友们,恢复内心的平静,提起勇气面对生活的挑战?我说我没有办法,时间是最 好的医生,你给自己多一点时间,当你悲哀的时候痛哭,历史上有多少人,跟你们有或大或 小类似的苦难。哭吧,没有关系,哭泣比欢笑更为深刻,一个人哭泣的时候,才会想到人生 的意义问题。 知道说, 我这一生我这样哭泣, 我要思考为什么发生在我身上?接下来就要问: 发生在我身上是为了什么?如果我已经遭遇到这样的苦难, 而不能学会人生的意义, 那不是 双重损失吗?如果我在年轻的时候, 有这么大的灾难, 这么大的考验在人类历史上都是很少 见的,那么我现在活着是为了什么?我就应该更清楚,提醒我自己说现在我要重新站起来, 让时间疗治我的创伤。但是我需要有观念,人的伟大在于他有理性可以思考,西方近代法国 一位哲学家,叫做帕斯卡,他说过一句话,他说:人是大自然里面最柔弱的芦苇,芦苇长在 水边,长在山边,随风摇曳,风一强它就折了,但是人是会思想的芦苇。就是人的可贵不在 于他有身体,身体是脆弱的,人的可贵在于他有思考的能力,所以同学们遭遇到这么大的灾 难,就要想得更深刻,想得更完整。什么叫做哲学?哲学叫

    做爱好智慧。什么叫智慧?智慧 就是对人生做完整而根本的理解。你今天有这样的考验这样的苦难,正是一个机缘,要想得 深想得完整,对人生产生一种智慧,相信你们有这样的一种体验,上天给你们这样的考验, “天将降大任于中国”这样的一句话,这句话原来出自《孟子》:孟子曰:“故天将降大任 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 曾益其所不能。”我们就用这段话互相勉励,希望各位同学早点走出心灵上的创伤,通过这 些观念,通过我们古代圣贤的智慧,让自己振作起来,把握住人生的意义,走向真正成功的 人生。我们今天就谈到这里,谢谢各位,谢谢。

    (以上讲稿由参加此次活动的志愿者通过现场录音整理,纯系口语化,如有不系统处,敬请 谅解。文中照片由志愿者“驼峰越野俱乐部”现场拍摄。)

    傅佩荣《解读易经》8-比卦

    8、比卦(下坤上坎,水地比,五为阳)

    【8.1】

    比。吉。 原筮,元永贞,无咎。 不宁方来,后夫凶。

    【白话】

    比卦。吉祥。考察占筮,开始而长久正固,没有灾难。从不安定中刚刚转变过来,后到的会有凶祸。

    【解读】

    【8.2】

    《彖》曰:比,吉也,比,辅也,下顺从也。 原筮,元永贞,无咎,以刚中也。 不宁方来,上下应也。 后夫凶,其道穷也。

    【白话】

    《彖传》说:比卦,吉祥。比是辅助的意思,在下的人都能顺从。考察占筮,开始而长久正固,没有灾难,是因为刚强者居中。从不安定中刚刚转变过来,是因为居上位者有底下的人来应和。后到的会有凶祸,是因为他的路走到尽头了。

    【解读】

    【8.3】

    《象》曰:地上有水,比。先王以建万国,亲诸侯。 “比”有亲近、互助之意。下卦坤为顺,表示“下顺从也”,百姓都来相辅。上是指九五,占天子之位,并且刚爻居中,有刚健中正之德。 九五刚中,六二阴爻居柔位,也居下卦之中,所以上下相应无间,天下开始太平。“后夫”则指后到者,迟疑不肯亲比,最后无路可走,所以“凶”。 比卦是下坤上坎,亦即“水地比”。《序卦》说:“众必有所比,故受之以比。”《杂卦》则说:“比乐师忧。”师卦忧虑而比卦喜乐。 “比”是要辨明实情,以免有序位的人蒙混过关。如此才可以开始“比”,并使之长久、正固。此事大为不易,但是“无咎”。 到了比卦,天下才从“不宁”中转变过来。“后夫”的“夫”是语气词,凡是后到的(包括众人与小国家),由于亲比不上,所以“凶”。 【白话】 《象传》说:大地上有水,这就是比卦。先王由此领悟,要封建万国,亲近诸侯。

    【解读】

     比卦下坤上坎,坎为水,坤为地,是“地上有水”。地承载水,水滋润地,两者相互依

    存。

    【8.4】

    初六。有孚比之,无咎。 有孚盈缶,终来有它,吉。

    《象》曰:比之初六,有它吉也。

    【白话】

    初六。有诚信,去亲近依靠,没有灾难。有诚信如同瓦罐盈满,会有另外的吉祥最后到《象传》说:比卦的初六,将有另外的吉祥。 来。 先王是指古代天子,在安定天下之后广建诸侯之国。夏朝有万国之说,商汤时有七千七百七十三国,周初仍有一千八百多国。小国多,有如众星拱月,共同来辅佐天子。

    【解读】

     比卦须以诚信为先,所以初六“有孚”。而初六所比的对象,自然是全卦唯一的阳爻九 五了。愿意去“比”,就“无咎”。 “盈缶”,下坤为釜(锅),借为“缶”(瓦罐),上坎为水,瓦罐水满,有如诚信无比。

    那么,先是“无咎”,而最终会有其他的吉祥来到。“终来”是因为初六离九五最远,不过最后还是受享吉祥。

    【8.5】

    六二。比之自内,贞吉。

    《象》曰:比之自内,不自失也。

    【白话】

    六二。从内部去亲近依靠,正固吉祥。 《象传》说:从内部去亲近倚靠,是一因为没有失去自己的立场。

    【解读】

     六二在下卦(又称内卦)之中,阴爻居柔位,又与九五正应,所以说“比之自内”。 

    【8.6】

    六三。比之匪人。 《象》曰:比之匪人,不亦伤乎? 六二本身也是居中得正,所以“贞吉”。虽然是向九五亲近倚靠,但是并未失去自身的立场。

    【白话】

    六三。亲近依靠的都是不适当的人。 《象传》说:亲近倚靠的都是不适当的人,不也让人感伤么?

    【解读】

     比卦以九五为主爻,六三可以亲近依靠谁呢?六三在互艮(六三、六四、九五)中,艮

    为止,无路可走。六二与九五正应,六四也上乘九五,六三与上六又敌而不应,结果变成无依无靠,想比也没有着落,是为“比之匪人”,“匪”为“非”,不适当也。 “伤”字可以指感伤,也可以指伤害。总之,不是好的情况。 

    【8.7】

    六四。外比之,贞吉。

    《象》曰:外比于贤,以从上也。

    【白话】

    六四。向外去亲近依靠,正固吉祥。 《象传》说:向外去亲近依靠贤者,是要顺从上面的九五。

    【解读】

    【8.8】

    九五,显比,王用三驱,失前禽。 邑人不诫,吉。

    《象》曰:显比之吉,位正中也。舍逆取顺,失前禽也。 邑人不诫,上使中也。

    【白话】

    九五,发扬亲近依靠的作风,君王用三驱之礼狩猎,失去往前跑的禽兽。国中的人没有戒惧,吉祥。

    《象传》说:发扬亲近依靠的作风,是吉祥的,因为处在端正守中的位置上。舍去叛离的,容纳归顺的,所以失去往前跑的禽兽。国中的人没有戒惧,因为上位的人所行使的是中道。

    【解读】

     九五为全卦主爻,充分发挥比卦的精神,是为“显比”。下坤为田,可供狩猎,所以用 田猎来比拟。 “三驱”,古代君王狩猎时,从后、左、右三面包抄,但是不阻绝正前方。如此,会失

    去往前跑的禽兽,等于留一条生路而不一网打尽。在此,“前禽”是指上六,以致上六 会陷于“比之无首”的困境。 就官方狩猎而言,由于猎物要供祭祀、招待宾客或献给君王享用,所以必须不损伤猎物

    的颜面与外观,因此“舍逆取顺”,亦即不射杀逆向而来(面朝我)的禽兽,而射杀顺着我的方向(背向我)的禽兽。但是这句话用在比卦,意思变成:要舍弃叛离我的人(舍 逆)而容纳顺从我的人(取顺)。 下坤为地,为众,可称为“邑人”。“诫”同“戒”,有警惕恐惧之意。何以“邑人不诫”?

    因为九五居中守正,不会胡作非为。 六四与初六敌营,不过在比卦中各阴爻皆须归附九五,所以六四要“外比之”,向外去找九五了。六四阴爻居柔位,得正,所以“贞吉”。 九五为刚正贤明之君,又在六四之上,六四就是“以从上也”。

    【8.9】

    上六。比之无首,凶。

    《象》曰:比之无首,无所终也。

    【白话】

    【解读】

    比卦重心在九五,到九五已大告功成,容纳了初六、六二、六四。上六之应在六三,两者又相敌,等于找不到开始的机会(无首),何况六三已经“比之匪人”了。 上六对九五是乘刚,注定是不顺,而自己走到了全卦尽头,要结束也是无处可去,所以说“凶”。 上六。要亲近依靠却没有开始的机会,凶祸。 《象传》说:要亲近依靠却没有开始的机会,也没有任何好的结局。

    推荐访问:孔子 问道 傅佩荣 傅佩荣向老子问道mp3 孔子问道于老子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