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范文大全
  • 公文写作
  • 工作总结
  • 工作报告
  • 医院总结
  • 合同范文
  • 党团范文
  • 心得体会
  • 讲话稿
  • 安全管理
  • 广播稿
  • 条据书信
  • 优秀作文
  • 口号大全
  • 简历范文
  • 应急预案
  • 经典范文
  • 入党志愿书
  • 感恩演讲
  • 发言稿
  • 工作计划
  • 党建材料
  • 脱贫攻坚
  • 党课下载
  • 民主生活会
  • 不忘初心
  • 主题教育
  • 对照材料
  • 您现在的位置:雨月范文网 > 工作报告 > 正文

    基层公安机关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理性思考 基层公安机关的定义

    来源:雨月范文网 时间:2020-02-22 点击:

    基层公安机关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理性思考  

       

    社会管理创新,是从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的高度,为适应当前新形势、新任务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政法工作的“三项重点工作”之一,中央、省、市和上级政法公安机关多次就社会管理创新提出明确具体要求。基层公安机关如何着眼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顺应社会建设的进程,探索出一条公安机关社会管理工作的新路子,是当前必须面对和解决的一项重要课题。  

    一、社会管理创新是新形势下公安机关的时代抉择  

    公安机关社会管理工作涉及的内容很广,包括人口管理、治安管控、虚拟社会管理、公共安全管理等等。面对人民内部矛盾凸显、刑事案件高发、对敌斗争复杂期的新形势,面对人民群众对公安工作的新期待、新要求,面对公安队伍自身建设的诸多不适应,社会管理任务繁重艰巨,公安机关社会管理创新势在必行且刻不容缓。  

    (一)治安新形势要求公安机关必须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当前,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改革的深入,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社会结构也发生着深刻变化,日益复杂多样的人民内部矛盾,各种传统的、新型的社会治安问题,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主要因素,公安机关社会管理的难度不断加大。一是化解矛盾的难度加大。当前某某市正处于沿海开发的关键时期,大拆迁、大开发、大建设涉及的旧城改造、征地拆迁、环境污染等引发的矛盾集中释放,且因诉求复杂、利益交织而较难化解,有的甚至引发个人极端事件。二是人口管理的难度加大。大量的“单位人”变成“社会人”,大量的“社会人”变成“网络人”,过去依靠单位或组织进行管理的条件逐步丧失,政法机关对实有人口管理的难度不断增大。三是打击防范犯罪的难度加大。随着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加大,诱发、滋生违法犯罪的消极因素大量存在,甚至有进一步蔓延的趋势。同时,整个社会防范机制相对薄弱,为违法犯罪提供大量可乘之机。加之犯罪智能化、组织化明显提高,新型犯罪增多,犯罪问题日益复杂,防范控制、侦破难度大的问题突出。四是虚拟社会管理的难度加大。目前,网上“虚拟社区”、“虚拟组织”和“虚拟人”数量激增,网络违法犯罪大幅上升,网络安全管理问题日益突出。网上舆论环境日益复杂,舆情导控的压力不断增大,稍有不慎,极可能形成炒作热点,引发严重后果。存在的这些难题,决定了公安机关必须不断创新手段、创新方式、创新方法,努力提高公安机关社会管理的能力和水平。  

    (二)群众新意愿要求公安机关必须推进社会管理创新  

    公安机关是党委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人民群众对社会平安、公共服务、公平正义的需求日益迫切,对维护和保障自身合法权益的需求日益强烈,对公安机关的期待越来越高。公安机关只有积极改进现有管理模式、创新工作方式方法、不断推出便民利民新举措,才能更好地履行管理职责、承担社会责任、服务人民群众。另一方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安机关与人民群众的关系有所淡化,贯彻落实专门工作与群众路线相结合方针的力度有所减弱,群众对公安机关和公安队伍的认可度、信任度、支持度有所下降。公安机关只有不断创新群众工作机制,密切联系群众,充分发动群众,紧紧依靠群众,才能充分调动群众积极参与社会治安工作的热情。  

    (三)队伍新发展要求公安机关必须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当前,社会治安和公安工作任务繁重与警力不足的矛盾非常突出,广大民警长期处于超负荷工作状态,只有通过创新,才能进一步提高效率,节省警力,从而更好地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公安机关在推进社会管理创新过程中,要进一步准确定位,寻找差距,创新方法,更好地破解公安工作科学发展的难题。  

    二、公安机关社会管理创新的支撑和路径  

    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必须具备先进的管理理念、坚实的基层基础、高效的信息化应用水平和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管理格局,这是公安机关实现社会管理创新的强大支撑和最佳路径。各级公安机关必须紧紧围绕这些方面,下工夫,做文章,为推动社会管理创新奠定坚实基础、提供强大保障。  

    (一)创新社会管理理念  

    社会管理创新的关键是思想的解放和观念的创新。要进一步解放思想,破除“畏难”、“过得去”、“怕担风险”等错误认识,牢固树立“与时俱进”、“迎难而上”意识,跳出公安看公安,跳出本地看公安,不断深化改革,赢取主动,破解社会管理难题。坚持民本为先理念。牢固树立民生是第一警务的思想,让每一项社会管理创新举措最大限度地惠及民生,让每一项社会管理措施实实在在地便民利民。坚持稳定和谐的理念。公安机关参与社会管理的目的,是为更好地履行职责,促进社会稳定和谐。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社会管理工作,应该严格的要更加严格,应该放开的要更加宽松,应该转变管理方式的要更加便捷,一切为了打造社会平安,一切为了促进社会和谐,一切为了维护社会稳定。坚持公平正义理念。  

    (二)夯实公安基层基础  

    基层基础建设是社会管理创新的基石。首先,社会管理创新的难点在基层。底数不清、信息不灵、基础工作不扎实,基层力量薄弱分散,体制机制相对滞后,长期以来都是困扰基层基础建设的主要问题。如果没有坚固可靠的基层基础,社会管理创新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其次,社会管理创新的源泉在基层。基层有第一手的鲜活信息,有第一线的实践经验,只有尊重基层的首创精神,鼓励基层从实际出发,大胆探索,改革创新,才能为社会管理创新带来不竭动力。再次,社会管理创新的落脚点在基层。当前大量矛盾纠纷发生在基层,大量治安隐患滋生在基层,解决矛盾纠纷和治安隐患的力量也在基层。因此,必须面向基层、服务基层、建设基层,大力加强基层基础建设,切实发挥其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化解社会矛盾、维护和谐稳定的一线平台作用。  

    (三)推进公安科技建设  

    当前,信息化浪潮正席卷全球,社会呈现日益复杂的形态,单靠传统手段已难以实施有效的社会管理。掌握信息化、应用信息化,通过信息化提高社会管理水平,成为推进社会管理创新至为关键的一环。中央明确提出,“要推行电子政务,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公安机关必须顺应信息化时代的发展潮流,把信息化建设作为社会管理创新的契入点和突破口,推动公安科技创新。要坚持科学规划、高位布局,实现“集约化、少投入”。大力推进信息资源的互联共享,打破各警种之间、上下级之间、公安机关和政府相关职能部门之间的“信息壁垒”,推进社会管理信息数据的跨部门、跨警种、跨地区共享和综合利用,最大限度地发挥出信息资源的整体规模效益,真正实现信息主导警务的目标。我省警综平台即将全面上线使用,其将是包括某某市在内的全省公安工作的一次重大变革,直接影响和改变广大民警的工作理念、方式、效率,某某市公安局应紧紧抓住这一契机,全面提升全市公安机关信息化应用水平。  

    (四)构建全社会管理格局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在这一社会管理格局中,党委领导是根本,政府负责是前提,社会协同是依托,公众参与是基础。党委领导主要体现在把握好社会管理的大方向,支持政府依法行政、管理社会事务,引导人民群众和社会组织积极有序参与社会管理,及时研究社会管理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和新经验,推动各项社会事业不断向前发展。由此可见,只有坚持党的领导,充分发挥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才能确保社会管理的正确方向,才能有效地整合各种社会管理资源,团结和凝聚社会各方面的力量,科学、有序、高效地进行社会管理创新。公安机关要与政法各部门和其他社会管理职能部门协作配合、形成攻坚克难合力,着力解决关键性问题。  

    三、公安机关社会管理创新的内容和重点  

    社会管理创新的内涵极其丰富。公安机关应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立足本地,结合实际,以更大的决心、更实的举措、更多的投入,重点破解维护稳定、人口管理、治安管控、虚拟社会防控等管理难题,切实把社会管理创新工作抓紧抓实。  

    (一)创新人口管理,着力提升流动人口动态管控能力  

    一是创新常住人口管理。要结合人口普查工作,加大清查力度,确保常住人口“底数清、情况明”,同时积极加强人户分离管理工作,由市政府牵头,建立公安、计生、建设、房管等部门协作机制,切实实现“信息同采、资源共享”。二是创新重点人员分类管控。对涉稳、涉恐、涉毒、在逃、重大刑事犯罪前科、肇事肇祸精神病人、重点上访人员7 类重点人员实行分层次管理、预警管控。建议由综治部门牵头,统筹公安、司法和镇街力量,进一步加强对刑释解教人员帮扶工作,建立重点人员数据库,避免漏管失控现象。三是创新流动人口管理。树立管理与服务并重的理念,设立流动人口管理服务机构,落实专门经费,以分类分层次管理为手段,强力推行“以房管人、以业管人、以证管人”。  

    (二)创新治安防控机制,着力提高社会治安动态管控能力  

    以“平安创建”活动为载体,以建立健全覆盖全社会的治安防控网络为手段,着力构建内涵科学、层次分明、横向贯通、监督有力的治安防控新机制。一是大力构建社区、街面、单位内部三张治安防控网,强化社区、农村安全防范和基层基础工作。整合、发展和壮大社区治保会、社区保安、内保组织、护村(厂、校)队及义务、专职群防群治队伍,机关民警巡逻组、交警、巡防、派出所等巡逻勤务模式,最大限度地把警力和群防群治力量摆上街面、投入到高风险部位和时段,有效提高见警率和管事率,及时预防、发现和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二是突出治安乱点地区整治。由党委政府统一组织实施,围绕治安乱点、重点要害单位、娱乐场所、新建居民小区等重点场所安装视频监控系统及社区自动报警、防盗系统建设工作,并将各个建好的监控系统与110 指挥中心及属地派出所联网,实现社区复杂区域、公共场所、重要部位的24 小时实时监控,最大限度地实现预知、预警、预防。三是加强与教育、交通、学校之间的协作配合,开展校园周边出租屋、娱乐场所、网吧、电玩室等场所的清理整治,坚决防止“黄赌毒”等丑恶现象滋生蔓延。  

    (三)创新行业场所管理,着力提升行业场所动态管控能力  

    一是明晰管理重点。针对中小旅馆、出租房屋等流动人口落脚场所,重点掌控流动人口实际动向;
    针对歌舞娱乐、洗浴按摩、美容美发等场所,重点清除“黄赌毒”等丑恶现象,预防各类违法犯罪;
    针对城乡结合部、城中村等重点部位,重点整治治安突出问题,构建“一体化”城市治安防控网络。二是创新管理机制。对出租房屋推行“放心类、关注类、严管类和禁租类”四类管理机制,对娱乐场所建立公安、工商、城管、卫生等执法联动机制,最大限度地将各类违法犯罪遏止在萌芽状态。三是创新管理手段。坚持以行业场所信息化建设支撑“大情报”系统,逐步建立包括文化娱乐、保安服务、废旧收购、典当拍卖、汽车维修以及二手手机、电脑、车辆交易市场等重点行业场所的基础信息资源库,以海量、鲜活的动态信息提升信息碰撞率,切实提高服务实战能力。  

    (四)创新社会组织管理,着力提升社会组织动态管控能力  

    一是创新部门合作管理机制。积极主动地加强与外事、统战、民族、宗教、民政、卫生、社科等部门的信息互通和交流协作,统筹各方面资源,从源头上掌握各类社会组织的情况,从管理上完善工作措施,从处置上优化工作方案。二是创新管理服务。搭建与社会组织的合作平台,拓宽沟通渠道,积极为社会组织的发展提供优质服务,保护合法、遏制非法,坚决取缔开展非法活动的敏感性社会组织,充分利用合法社会组织的正确导向和社会影响力,协助公安机关和有关政府部门调和社会转型期产生的各种矛盾和问题,使其成为社会矛盾的“减震器”和社会和谐发展的“助推器”。三是创新保安服务。积极推行《保安服务管理条例》,进一步规范保安服务业,建立保安管理机构,实行保安人员等级注册制度,不断充实和加强保安队伍力量。同时,借助市场的力量,将保安服务作为产业推向市场,最大限度地拓展保安队伍服务范围。  

    (五)创新公安行政管理,着力提升安全监管能力  

    一是创新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大力开展智能化城市交通管理,逐步建立完善交通信号诱导、智能交通指挥等系统;
    运用科技化创新重点车辆管理,对客运车辆、校车、危化品车统一安装GPS 定位系统,实施重点管理。二是创新消防安全管理。通过定期发布消防信息、开展消防宣传培训服务等形式,不断强化安全宣传,全面推行消防重点单位标准化管理模式,引导单位规范自身消防安全管理行为,建立“安全自查、隐患自除、责任自负”的自我管理与约束机制。三是创新危险物品安全管理。完善并落实安全管理措施,防止枪支弹药、危险、爆炸物品流失社会。  

    (六)创新互联网管理,着力提升虚拟社会动态管控能力  

    一是加强网上信息监控。进一步加强对网上社区、论坛、QQ 群和手机信息的监控,开展网上巡查处置,防止有害信息传播蔓延,及时查处网上各类违法犯罪活动,维护网上公共秩序,保护公民合法利益不受侵害。二是加强网上舆情引导。建立专、兼职舆情导控人员和网评队伍,全面加强互联网舆情导控,不断提高公安机关网上应急处置和舆情引导能力。三是加强网上舆情监测。建立完善网上舆情监测预警机制,统一划分网上重点阵地,合理分配监测任务和监控专题,分级、分地区实行网上舆情实时动态监测,力争对网上各类负面舆情做到提前预警、及时研判、迅速处置。

    推荐访问:公安机关 基层 管理创新 理性 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