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范文大全
  • 公文写作
  • 工作总结
  • 工作报告
  • 医院总结
  • 合同范文
  • 党团范文
  • 心得体会
  • 讲话稿
  • 安全管理
  • 广播稿
  • 条据书信
  • 优秀作文
  • 口号大全
  • 简历范文
  • 应急预案
  • 经典范文
  • 入党志愿书
  • 感恩演讲
  • 发言稿
  • 工作计划
  • 党建材料
  • 脱贫攻坚
  • 党课下载
  • 民主生活会
  • 不忘初心
  • 主题教育
  • 对照材料
  • 您现在的位置:雨月范文网 > 工作报告 > 正文

    齐桓公求管仲|齐桓公招贤

    来源:雨月范文网 时间:2018-09-24 点击:



    齐桓公求管仲《国语》
        娟子
    教学目标:1、通过诵读,加强理解,并能根据人物对话分析主要人物的形象。
              2、掌握归纳词类活用的类型、通假字、文言特殊句式等文言现象。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自读文言文的基本能力
    教学难点: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和概括能力
    课型:自读课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2/)
    “老马识途”这个成语,对同学们来说,可能并不陌生,据《韩非子。说林上》记载,齐国谋臣管仲跟随齐桓公攻伐孤竹,春往冬返,迷失途中,管仲献计,运用了老马的智慧,军队最终跟随老马找到出路。现在用来比喻富有经验的人对事物比较熟悉,在工作中起到指导作用。其实谋臣管仲也正是一匹擅长治理国家政事的“老马”,那么齐桓公怎样如此幸运求得这匹千里马的呢?对于这一问题,我们将在今天所学的内容中求得答案。(板书 课题)
    二、《国语》的相关知识(2/)
    三种体例:编年体(《春秋》《左传》《资治通鉴》)、国别体(《国语》《战国策》)、纪传体(《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等24史)
    《国语》是我国第一部国别史,比较善于选择历史人物的一些精彩言论,来反映和说明某些社会问题。那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欣赏一下鲍叔、齐桓公以及施伯等人的语言,并从中品味不同人物的不同性格和品质。
    三、整体感知,了解本文的内容及人物形象。(主要是学生自读自习,老师引导指导。)
    师:请同学用5分钟的时间结合文中注释及手中的助读材料自由诵读课文,理顺文意,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并试回答“略读导悟”中的两个问题。(教师巡视指导,解答疑难问题。)(5/)
    学生自学,并质疑互相交流讨论。
    师:时间到!同学们应该对这篇课文有了整体的了解,那么我们带着自己对课文的理解一起来朗读一遍,请注意一些生字词的读音,领略人物对话时的神情与语气。
    学生大声齐读。(3/)
    师:从文中第一句话我们得知,当齐桓公要让鲍叔做宰相的时候,鲍叔却推荐了管仲。鲍叔与管仲是怎样的关系呢?(学生可能齐答)对,原来他们是初为至交,曾经一起做生意,每每分金时,管仲总给自己多分点,但鲍叔牙从未有怨言,他只是说:管仲有老母,家境贫寒,这就是千载流传的管鲍分金的故事。因此,管仲常说:“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可见他们的交情不一般。鲍叔深知管仲之才,在他看来,他哪些方面不如管仲呢?
    学生个别作答。(5/)
    师明确:文中所提到的五个“弗若也”。
    师:由此可见,管仲的确是个能辅佐国君治国的奇才。那么我们能否用文中的一句话概括一下鲍叔谢绝太宰的官职而力荐管仲的原因?(教师可略作引导,方法:联系上下文)
    学生个别回答:“夫管子,天下之才也,所在之国则必得志于天下。”(2/   19/)
    师:回答完全正确,同学很聪明,借用了谁的话?(学生答:施伯)对,施伯何许人也?“施伯,鲁国之谋臣也。”原来,当齐桓公不计曾被管仲射中钩的前嫌,答应任用他的时候,管仲还身陷鲁国呢。迎回管仲的差事并不好做,因为鲁庄公身边有个施伯,他可是老谋深算的,他一语道破了齐桓公的用心“此非欲戮之也,欲用其政也”,又曰:“令彼在齐,则必长为鲁国忧矣。”既然施伯对鲁庄公已经晓之以利害,那么鲁庄公为什么在“将杀管仲”之后还“使束缚以予齐使”呢?(5/)
    学生自由发言。(老师可穿插引导:小白即位后,齐军击败鲁军,鲍子带兵入鲁国。)
    明确:“弱国无外交”,鲁国被迫妥协。齐使者的一番话旁敲侧击地警告鲁庄公不得违背齐桓公的意愿。迫于齐国的威力,鲁庄公不得不把管仲交给齐国使者。
    师:迎回管仲的工作终于划上了完美的句号,那么我们也来用自己的语言概括一下这个小短文讲述了什么故事?从中可以看出鲍叔牙和齐桓公怎样的品质?(2/)
    学生自由发言。
    明确:记叙了鲍叔牙深知管仲之才,向齐桓公推荐管仲,并设巧计迎回管仲的故事;也体现了鲍叔牙知人能让、举贤荐能的高风亮节和齐桓公重视人才、不计前嫌的博大胸怀。
    师:现在再读课文,必有另番风味,但这次诵读时,除了去领略君臣们的高尚品质外,可不要忘了注意一些文言现象,这些文言知识可是我们提高文言文阅读的基础。 
    学生齐读。(3)
    四、 读课文,学生找出自己认为重点的文言知识,并自由发言,然后老师归纳.总结(幻灯打出相应例句),最后试完成精读训练。
    师:读完课文,想毕同学们心中已有些字字句句,现在利用2分钟时间整理一下自己的思绪,然后告诉同学们,你所认为的知识点。
    学生自由发言。(3/)
    师:同学们集思广益,所供知识点已经很全面了。现在老师归纳.总结一下(看幻灯片):(5/)
    《齐桓公求管仲》文言知识

    一、 实词、虚词(见助读指要)
    二、 一词多义
    加:君加惠于臣            夫:夫为其君动也              知:夫知吾将用  
    使百姓皆加勇焉          夫管夷吾射寡人中钩           共知越国之政
    三、古今异义
    于是:古:于是这样    今:连词,表后一事紧接着前一事
    四、 通假字
    桓公自莒反于齐(反通“返”);      执枹鼓立于军门(枹 通“桴”)   
    是以滨于死(滨通“濒”)
    五、词类活用
    制礼义可法于四方(法,效法。名作动)   欲用其政也(政,执政,治理。名作动)
    君若宥而反之(反,使……返。使动)     请生之(生,使……活下来。形容词的使动)
    宽惠柔民(宽,使……宽大;柔,使……感化。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六、 特殊句式
    1 判断句
    臣,君之庸臣也。          夫管子,天下之才也。
    2 所字结构
    则非臣之所能也。
    3 省略句
    (我)弗若(之)也。      庄公以(之)问施伯。
    4 介宾短语后置句
    执枹鼓立〖于军门〗        欲以戮之〖于群臣〗      所在之国则必得志〖于天下〗

    师:我们所要掌握的知识点主要是这些,最后来检测一下自己的掌握情况。请同学完成练习上的3—7题。
    3.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桓公自莒反于齐    反:逼返、返回。
        B。执袍鼓立于军门    鼓:击鼓。
        C。夫为其君动也    夫:句首发语词,无实义。
        D.寡君有不令之臣    令:善、好。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
        A.制礼义可法于四方    B.宽惠柔民
        C.君若宥而反之    D.犹未得请也,请生之
    l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
        ,  /①是以滨于死    ,,  (①投诸渤海之尾
        “·1②于是庄公使束缚以予齐使    u·1②鲍子对曰:“请诸鲁。,,
        。  /①对曰:“夫战,勇气也。”    ,、  /①若必治国家者,则其管夷吾乎
        L·1②夫管子,天下之才也    u 1②其所以阜财用衣食者也
    6.—厂列关于课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项是    [    ]
    A. 施伯一语道破寸’齐桓公的用心,并建议庄公杀死管仲。  
    B.  B.鲍子力荐管仲,表现了他知人能让、举贤荐能的高风亮节。,
        C.“夫为其君动也”一句中的千君”是指公孙无知的儿子公子纠。
        D.齐国使者对鲁庄公说齐桓公想亲眼看到管仲被杀死。    .
      7.把选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君若宥而反之,夫犹是也。
        (2)所在之国则必得志于天下。
        (3)于是庄公使束缚以予齐使。‘

    五、布置作业
    课后朗读成诵,并完成练习3—7题。
    教后感:

    [1]


    齐桓公求管仲由范文先生网教案频道https://www.fwsir.com搜集整理,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推荐访问:齐桓公求管仲 齐桓公求管仲翻译 齐桓公求管仲文学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