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范文大全
  • 公文写作
  • 工作总结
  • 工作报告
  • 医院总结
  • 合同范文
  • 党团范文
  • 心得体会
  • 讲话稿
  • 安全管理
  • 广播稿
  • 条据书信
  • 优秀作文
  • 口号大全
  • 简历范文
  • 应急预案
  • 经典范文
  • 入党志愿书
  • 感恩演讲
  • 发言稿
  • 工作计划
  • 党建材料
  • 脱贫攻坚
  • 党课下载
  • 民主生活会
  • 不忘初心
  • 主题教育
  • 对照材料
  • 您现在的位置:雨月范文网 > 感恩演讲 > 正文

    江南明珠展新姿——黄石市推进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发展调研报告:江南明珠怎么样

    来源:雨月范文网 时间:2020-03-07 点击:

    江南明珠展新姿——黄石市推进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发展调研报告  

    专题调研组  


    2011年第4期 ——本刊特稿  

    “百里黄金地、江南聚宝盆”。历史上,黄石因其丰富的煤、铁、铜、钴、金、锶、铅、锌、硅灰石等矿藏,成为中华民族青铜文化的发祥地。一个多世纪前,湖广总督张之洞在这里创办汉冶萍公司,一批钢铁、水泥、煤炭企业随之诞生,拉开了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序幕。新中国成立后,黄石成为我国重要的原材料工业基地,被誉为“江南明珠”。几千年生生不息的矿冶之火,铸造了黄石“矿冶文明之都”的辉煌,也使其走到了“矿竭城衰”的边缘。近几年来,黄石“背水一战”,积极探索转型发展之路,勇敢地承担起全国资源枯竭型转型试点城市、棚户区改造公共租赁房试点城市、创建创业型试点城市、3G电子政务应用试点城市、科技进步示范市、创建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等“国”字号试点任务。艰辛探索取得初步成效,2011年1月,黄石被“中国经济论坛”评为“2010中国十大经济转型示范城市”,此前还获得“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等国家级荣誉,这颗江南明珠再次绽放璀璨光芒。  

    繁华之后的困境  

    黄石因矿而生、因矿而兴,是一个典型的资源型城市。探明的矿产资源包括能源、金属、非金属3大类78种,品种占全国的28%、湖北的55%,是全国第六大铜矿基地和十大铁矿基地之一,硅灰石储量世界第一。上世纪50年代,黄石依靠丰富的资源宝藏,布局了一批大型冶钢、冶铁、水泥、有色金属企业,形成了以资源型产业为主导的经济格局,资源型产业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一度高达62%。上世纪90年代以前,黄石城市规模和工农业产值一直稳居湖北省第二位,一路书写着“黄老二”的辉煌。但是,由于矿产资源的不可再生性,使黄石逐渐成为典型的资源枯竭型城市,各种伴生问题陆续涌现,加上前几年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城市发展陷入困境。  

    困境之一:矿产资源告急。资源储量大幅下降。到2007年,黄石煤、铁、铜的保有储量分别只占累计探明储量的24.3%、23%、39.7%。保有储量占累计探明储量不低于30%的矿山,仅有大冶铁矿等14座。主体矿山进入衰退期,可开采资源严重不足,服务年限都在逐年缩短。大批矿山相继闭坑。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资源逐步枯竭,22座铜矿、10座煤矿和4座铁矿相继闭坑。同时,因推进环境治理、节能减排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关闭了一批石灰石矿。采掘行业日益萎缩。1950年,采掘业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比重曾达到23.19%,经过“一五”到“四五”,采掘业的比重上升到29.99%。1980年以后,采掘业的比重逐年下降,到2008年不足11%。我们在有色公司调研时获悉,目前该公司自产铜矿石只占铜矿石需求量的15%。  

    困境之二:产业结构告急。作为典型的资源型城市,黄石产业结构以生产原材料和资源型产品粗加工为主,呈现“三多三少”的特点:资源型企业多,高新技术企业少;
    初级产品多,终端产品少;
    关联度低的单体企业多,产业集群配套企业少。从三次产业占比看,“产业失衡”严重。以2007年为例,全市第二产业占GDP的比重达53.06%,高于全省平均水平近5个百分点;
    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为38.94%,与全省平均水平基本持平;
    第一产业占GDP的比重仅为8%,低于全省平均水平近7个百分点。从工业结构状况看,“重重轻轻”明显。就是重工业太重、轻工业太轻。2006、2007年,黄石轻重工业比分别为7.9∶92.1、12.9:87.1。传统工业因“三高三低”(高投入、高能耗、高污染,低产出、低质量、低效益)而渐失优势,资源型产业衰退萎缩。以大冶市为例,2009年该市156家规模企业中,有113家是资源型企业,占比高达72.5%;
    资源型企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高达80.8%。偏重的产业结构使得该市经济风险不断加大,每当宏观经济“转冷”时,该市的经济发展随之陷入“低谷”,企业生产经营难以为继。从产业内部结构看,产业集中度和关联度不高,竞争力不强。虽然黄石依托丰富的矿产资源,形成了以冶金、建材、能源、机电、纺织服装、化工医药等产业为支柱的工业体系,但下游产业、配套产业发展不够,没有形成集群效应和规模效应,而且创新能力较弱。  

    困境之三:发展空间告急。城市发展无空间。黄石是由两个滨江小镇发展起来的“狭长”城市,到2008年市区仍仅有234平方公里,且山环水绕,真正可用建设面积只有63平方公里,其中建成区已有55平方公里,剩余建设用地不足10平方公里,且散布于市区。项目往哪里摆、增长点何处生,一度成为市委、市政府最棘手的问题。工业园区发展无空间。黄石同全国其他资源型城市一样,先有工厂,后有城市,形 成了 先生产、后生活的城市建设指导思想,整个城市以工矿和企业为中心来布局,城市形态和设施配套不完善,缺乏明确合理的功能分区,城市生活区与生产区混杂,加之受单一产业结构所限,老城区“退二进三”(二产业退城进园,三产业进主城区)的任务繁重。  

    困境之四:民生问题告急。矿产资源枯竭,带来相关企业关停,导致黄石涉及民生问题的“四个压力”加大:一是就业和再就业压力加大。20世纪90年代末期至今,全市隐性失业率一直居高不下。特别是黄石煤炭矿务局、大冶钢厂、大冶铁矿、大冶有色等一大批国有大中型企业改制重组,导致大批职工下岗。截止2008年,黄石市下岗职工人数累计达到10万多人。二是社会保障压力加大。黄石市现有离、退休职工13万多人,占市区人数的比重达到20%左右;
    社会保障资金收不抵支,2005年以来该市每年新增退休人员8000余人,市内本级企业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支缺口累计高达3.5亿元。三是职工脱贫压力加大。2008年,黄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2734元,比全省平均水平低3047元;
    市区享受城市最低生活保障的人数达到36174人,低保金月平均标准仅为230元。四是城市建设压力加大。长期以来,黄石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城市建设压力加大。据统计,全市实施城市道路改造和基本的配套设施改造所需资金高达300亿元以上,这是一笔不小的数目。  

    困境之五:生态环境告急。矿产资源的大量开采,给黄石生态留下了千疮百孔的矿山、灰尘弥漫的山道、伤痕累累的土地、长满荒草的坑口。一是地表植被破坏严重。需要治理的矿山植被面积约7平方公里,共有开山塘口400多处,工业尾砂库153座,占全省三分之二,大量的尾矿、尾砂堆积造成了严重的安全隐患。二是地质灾害严重。据不完全统计,2003—2008年,黄石塌陷面积59.1万平方米,地面沉降1.4万平方米,滑坡335.7万平方米,发生采空区塌陷的矿井有34处,泥石流、地裂等地质灾害也有不同程度的发生。三是环境污染严重。长期沿袭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低产出的“三高一低”的生产和消费模式,对大气、水等环境造成严重污染,黄石由此戴上了“光灰城市”的帽子。2007年,黄石万元GDP综合能耗为3.07吨标准煤,能耗水平位居全省第一,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
    二氧化硫排放量为7.08万吨,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为1.69万吨。2008年,全市万元GDP综合能耗为2.31吨标准煤,居全省第一位;
    二氧化硫排放量为6.74万吨,化学需氧量排放为1.65万吨,高于全省平均水平,节能减排任务十分艰巨。  

    困境之六:财力保障告急。随着资源型产业衰退,城市发展、民生改善、产业接续、生态补偿、环境修复等方面公共支出加大,黄石财政支付常常“捉襟见肘”。一是采掘业提供的税收增长乏力。近年来,采掘及初级产品加工业提供的税收占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逐年下降。2005—2008年,黄石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年均增长24.34%,资源开采及加工企业4年来上缴税收分别为10.7亿元、11.6亿元、12.7亿元、13.9亿元,年均增长仅9.02%,占地方财政总收入比重分别为54.1%、44.3%、38.9%、32.6%。二是可用财力非常有限。以2008年为例,黄石市本级地方一般预算收入仅为7.98亿元,根本无力承担资源枯竭带来的环境治理、企业搬迁、职工安置等巨大的资金需求。三是财政支出因素与日俱增。大量企业关闭破产,下岗职工人数剧增。从2000年起,黄石通过财政预算安排、土地出让金返还、国有股出售收益、借款以及上级补助等资金,安排下岗职工生活费、补充医疗保险、下岗职工出中心费用等累计达20多亿元,其中用于因资源枯竭关停破产企业的相关支出就达15亿元。  

    “背水一战”闯新路  

    如何从困境中突围?黄石的答案是“转型”。正如市委书记王建鸣所说:“面对资源枯竭,面对国际金融危机,我们别无选择。惟有转型,黄石发展才有出路;
    惟有转型,才能找到一条新路;
    惟有转型,才能杀出一条血路。”市委、市政府冷静分析、沉着应对,果断提出“发展大产业、打造大园区、建设大城市”的“三大战略”,迈开了转型发展的新步伐。  

    (一)坚持以解放思想为先导,着力提升发展理念。思想是总开关。发展要转型,首先思想要转型,最难的是思想转型,最根本的也是思想转型。2008年以来,市委、市政府组织全市上下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深入调研市情民情,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在提升发展理念上取得了重大成果。一是增强了转型发展的紧迫感。通过对黄石市情和国内外发展形势的深入分析、对历史上资源型城市盛衰历程的比较研究,全市上下认识到:资源枯竭和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严峻形势,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只有危中寻机、转型发展,才能浴火重生、再创辉煌。“早转型,冲出重围、柳暗花明;
    不转型,坐吃山空、山穷水尽。严峻形势逼迫我们转型,国家政策有利于我们转型!”二是确立了超越资源的发展理念。产业转型是城市转型的核心。根据黄石的产业基础,市委、市政府提出:产业转型不是另起炉灶,那样无异于“釜底抽薪”;
    而要立足资源、超越资源,摆脱过分依赖资源型产业的现状,走“喜新不厌旧”的产业升级道路。按照这一思路,该市一方面注重改造提升传统资源型产业,着力延长产业链、提高资源附加值,推进传统资源型产业由“卖资源”向“深加工”转变,精吃“资源饭”;
    另一方面,努力降低产业发展对资源的依赖性,加快发展接续替代产业,壮大新材料、新能源、电子信息、节能环保、生物技术及医药等新兴产业,突破性发展现代物流、金融、商贸、旅游、文化等服务业,推进产业向多元化、集群化、高级化、低碳化方向发展。三是确立了区域功能化发展的理念。在区域竞争中,黄石市既树立武汉城市圈内“经济传动力越来越强,同城化步伐越来越快”的机遇意识,又强化“不能功能化,就会边缘化”的危机意识,按照省委、省政府“两圈一带”等重大战略对黄石的要求,结合黄石产业、区位、交通物流等优势,立足融入武汉城市圈、辐射鄂东南及赣北地区,千方百计确立黄石在国家和全省区域发展格局中的战略性功能地位。具体来讲,就是着力建设“三基地一中心”、发挥“三个作用”:打造全国重要的特钢和铜产品精深加工基地、中部地区先进制造业基地,充分发挥在产业发展上的引领作用;
    打造辐射鄂东、皖西、赣北现代物流中心,充分发挥在区域竞争中的辐射作用;
    争创全国资源型城市转型示范市,充分发挥在实施国家战略上的示范作用。四是确立了开放式发展的理念。黄石干部群众清醒认识到,转型发展的舞台在黄石,项目建设的平台在黄石,但发展的动力、资源、空间不能局限于黄石,必须增强“天下资源为我所用”的能力。他们跳出黄石谋发展,把扩大开放、招商引资作为转型发展的“第一引擎”,践行“产业第一、企业家老大、保姆式服务”的工作要求,仅2010年就引进项目260个,引进市外资金270亿元,极大地增强了发展活力。五是确立了统筹发展的理念。市委、市政府提出: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不单是城市发展的转型,更需要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也不单是经济转型,更需要推进经济、社会、生态建设全方位转型。他们围绕建设“双百”(人口过百万、建成区面积过百平方公里)大城市的目标,统筹兼顾市区与大冶、阳新共同发展,形成了以市区和大冶城区为龙头,以黄金山工业新区为基点,以阳新为副中心的大城市发展格局,并在公交、户籍、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探索城乡一体化路径;
    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将低碳理念植入工业园区,狠抓节能减排和生态建设,发展循环经济,改善人居环境。  

    (二)坚持以科学规划为抓手,着力明晰发展路径。规划是转型发展的先导和纲要。黄石市坚持把转型发展的目标任务和要求体现到科学规划上,进一步明晰发展路径。一是立足黄石长远发展,修编城市总体规划。通过修编城市总体规划,确立了“南向对接、东西开拓、环湖开发、沿江发展”的城市发展思路。“南向对接”,就是城市发展向磁湖、大冶湖之间的广阔地域推进,加快黄金山工业园区与大冶城区对接,力争在两湖区域再造一个新黄石;
    “东西开拓”,就是东面推进河西地区与中心城区、阳新沿江一体化发展,西面推进铁山区与市区、下陆区一体化发展;
    “环湖开发”,就是加快推进磁湖、大冶湖沿岸开发,建设生态、休闲、宜居的现代化城区;
    “沿江发展”,就是充分利用长江岸线资源,全力推进沿江经济带发展。二是立足破解土地瓶颈,修编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按照节约集约利用土地的原则,开展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于2009年7月正式获批,确立了“两减一增一扩”(调减全市耕地保有量、调减基本农田保护指标、新增建设用地、划定重点区域扩展区)的规划目标,可使未来黄石新增建设用地规模达到21.3万亩,平均每年可使用规划新增建设用地指标1.78万亩,制约城市发展的用地指标问题得到较大缓解。三是立足八大产业发展,制定产业集群发展规划。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升整体竞争力为目标,在现有八大产业的基础上,科学规划八大产业集群。即以新冶钢为龙头的特钢产业集群、以大冶有色为龙头的有色产业集群、以三环锻压为龙头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以劲牌公司为龙头的食品饮料化工产业集群、以华新为龙头的建材产业集群、以东贝为龙头的机械制造产业集群、以美尔雅为龙头的纺织服装产业集群、以西塞电厂为龙头的能源产业集群。四是立足优化产业布局,编制“三园一带”发展规划。按照“突出特色、错位发展、设施对接、政策共享、联动发展”的要求,编制完成了“三园”(黄金山工业园区、大冶城西北工业园、阳新工业园)主体功能定位和产业发展规划、黄石长江经济带开放开发规划。五是立足服务产业发展,谋划重大电源电网建设规划。“十二五”期间黄石将加快电源点和电网建设。电源点建设方面,着力发展光伏电能和生物质能,在建和进入规划的火电装机容量将达到486万千瓦,基本能满足地方电力需求;
    电网建设方面,将新建500千伏阳新梁公铺开关站、9座220千伏的变电站;
    天然气建设方面,将加快城区供气管网与西气东输及川气东送管线对接,使居民使用天然气从目前的35%提升到60%。  

    (三)坚持以项目建设为载体,着力强化转型支撑。黄石市注重把战略、规划细化为具体的项目,围绕“三大战略”,实施了“四个一批”重大项目,策划储备了计划总投资达8795亿元的项目库,其中投资5亿元以上的重大项目有362个。一是实施了一批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十一五”期间,黄石市交通发展实现五个突破:即交通固定资产投资实现了历史性突破,完成交通固定资产投资115亿元,是“十五”期间的9倍,相当于建国后55年交通投资总和的4.5倍,首次实现一个五年计划完成投资突破百亿元大关;
    高速公路建设实现了历史性突破,鄂东长江公路大桥建成通车,大广、杭瑞两条高速在该市境内同步建设,全市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实现了零的突破;
    国省干线公路惠民畅通实现了历史性突破,全市范围内二级公路收费站全部撤除,结束了该市普通公路长达十余年“过路收费”的历史;
    水运振兴工程实现了历史性突破,谋划了近二十年的棋盘洲港区在“十一五”期间动工建设,并建成2个5000吨级泊位,老城区码头将逐步关停,市区内港城混为一体的旧格局将成为历史;
    农村交通发展实现了历史性突破,全市实现了100%的行政村通沥青水泥路、100%的行政村通客车、100%的农村渡口安全达标,人民群众行路难、乘车难、过渡难的问题得到显著改善。二是实施了一批产业优化升级项目。先后实施新冶钢460和273、新兴铸管、中铝铜板带、有色铜冶炼改造、西塞电厂二期等一大批投资过10亿元的重大升级改造和延伸发展项目,推进黑色、有色金属、建材、能源四大传统支柱产业的改造升级和延伸发展。2010年,黄石累计实施过千万元的工业技改及投资项目400多项、完成投资200多亿元。着眼于优化三产结构,重点实施新兴管业投资建设的沿江重工物流园、中粮集团投资建设的棋盘洲粮食物流园和已经形成规模的花湖综合物流园以及罗桥物流园等现代物流项目;
    着眼于农业产业化,先后引进中粮、雨润、永大等农业龙头企业,着力打造生猪、肉鸡、肉鸭畜禽产业集群,配套发展畜禽养殖繁育、饲料生产、肉制品加工等相关产业,形成年产值达百亿元的畜禽产业;
    以劲牌、富川油脂等企业为龙头,形成产值过百亿元的食品加工产业。三是实施了一批城市功能提升项目。2009年底以来,以举办“双迎”活动(迎中国·黄石首届国际矿冶文化旅游节、迎黄石建市60周年)为契机,全市共实施了场馆建设、道路改造、环湖沿山景观建设等6大类、62个重点建设项目,整合“山、水、湖、堤、岛、城”等景观要素,形成了以文化半岛为中心,环磁湖、青山湖和十条景观路的“一中心两圈十带”的亮化带,城市面貌和环境明显改善。四是实施了一批生态环境项目。以建设“生态黄石”为目标,启动总投资近100亿元的生态环境项目,实施“四湖”(磁湖、青山湖、青港湖、大冶湖)水环境保护、2.8万公顷开山塘口生态修复、5.56万公顷石漠化荒地修复治理等项目;
    实施八大节能工程,推进有色反射炉改造等29个、总投资达60多亿元的重大节能减排项目;
    关停1000多家“五小”企业,淘汰落后产能、推进产业改造升级;
    引进香港创冠集团采用BOT方式建设黄金山垃圾焚烧发电厂,全市建成污水处理厂7座、总处理能力达29.5万吨/日。五是实施了一批改善民生项目。为了解决老百姓急需急盼的就业、住房、医疗、养老、上学等重点难点问题,黄石市加快体制机制创新,充分发挥政府投入的引导作用,近三年先后融资10多亿元投入到民生项目,社会保障水平显著提高。特别是去年增加公共租赁房近10000套,这样大的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在全国也不多见,群众赞不绝口。黄石市市长杨晓波说,我们要通过转型发展,甩掉“光灰城市”的帽子,把黄石建成“美的空间、人的乐园”,重新焕发“江南明珠”的光彩。  

    (四)坚持以政策机遇为引领,着力聚集发展合力。作为全国资源枯竭转型试点城市,要解决转型发展中面临的困难和制约,仅靠自身努力是不够的。黄石立足自身努力,同时积极争取更多的政策“帽子”,创造机遇、用好机遇,形成了上下联动、内外合力推进转型发展的局面。一是抢抓大冶、黄石获批全国资源枯竭转型试点城市的机遇,全方位推进资源型城市转型。2008—2009年,大冶和黄石相继争取到国家列入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试点。他们抓住这一重大政策机遇,加大跑办力度,积极争取国家有关部委支持。2008—2010年,黄石、大冶共获得中央财力性转移支付9.02亿元,有力促进了转型项目的实施。二是抢抓黄石经济开发区成功升级国家级开发区的机遇,着力打造新的经济增长极。2010年3月21日,国务院批准黄石经济开发区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黄石市抓住这一历史机遇,统筹推进“三园一带”开发建设,按照功能区分、互补发展的原则,实施了黄金山工业园区东贝工业园、有色工业园、华中科技园、宝成工业园、低碳工业园等特色产业园建设。我们在黄石开发区调研时看到,这里的建设正如火如荼、大干快上。三是抢抓全国城乡建设用地和工矿废弃地与建设用地增减两挂钩试点的机遇,努力破解发展用地的瓶颈制约。近年来全市共实施工矿废弃地复垦项目115个,复垦规模2.7万余亩,新增耕地面积1.6万亩,既保证了项目建设占用耕地的占补平衡,又改善了矿山生态环境。倡导矿山企业“变废为宝”,成功申报了黄石国家矿山公园,并获批为4A景区。2010年又实施了投资2.57亿元的铜绿山铜铁矿矿山地质灾害治理项目,正式启动铜绿山古矿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四是抢抓“两型”社会建设试验区的机遇,努力推进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黄石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计划总投资8.7亿元,共争取中央财政扶持7.56亿元。其中黄石市级治理项目投资总额4.72亿元,主要用于327个开山塘口治理工程;
    大冶治理项目投资总额3.98亿元,主要用于以铜绿山古铜矿遗址保护为主的矿区治理。加快改善矿山生态环境,筹集资金4600万元实施全国十大地质灾害治理项目——板岩山地质灾害治理;
    正在开展大冶铁矿“城市矿产”示范基地的项目选址工作。五是抢抓3G电子政务应用国家级试点城市的机遇,加快“数字黄石”建设。运用3G试点,通过电子政务这个平台,结合大部制改革,推进审批流程再造,从而规范行政行为,提高行政效能。目前,他们正在着手建立矿业安全监控、环保在线监控、移动行政服务大厅、移动警务和数字城管系统,力争3年时间使电子政务建设和“数字黄石”建设走在全国中等城市前列。此外,黄石还抢抓全国科技进步示范市、全国创建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和全省科技金融结合试点城市等机遇,加快创新型城市建设。2010年,该市争取国家、省科技立项40项,落实资金4645万元,获得省级重大科技成果44项、省级科技奖励17项,在全省市州中名列前茅。  

    (五)坚持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着力破除体制机制障碍。资源型城市转型的过程实质就是改革创新的过程。黄石市受过去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较深,体制僵化、机制不活的问题一度比较严重。为推进转型发展,他们打开思想之门、思变之门,以“先行一步”的进取姿态,奋力推进改革创新。一是改革行政审批制度。从2008年开始,全面推行“两集中一代办”,就是具有审批职能的部门将审批(服务)事项向部门内部一个科室集中,该科室业务骨干向行政服务中心窗口集中,并授予服务窗口收发权、初审权、组织协调权和相对审批权,全程代办所有行政审批(服务)事项。简言之就是:“一科(窗口)对外,协调相关,全程服务,限时办结”。“两集中一代办”体现了“服务老百姓、方便纳税人、促进大发展”的工作内涵和“宁可麻烦自己百次,不可麻烦群众一次”的服务理念。全市已有23个职能部门设立了行政审批服务科,并严格实施收办件登记、限时办结、集中收费、联合审批和首审负责、全程代办等制度。2010年,工商部门在市行政服务中心率先开展创建“一流服务窗口”活动,推行用心用情服务、注重细致入微服务、强调换位思考服务、讲求规范高效服务,严格执行“班前准备、热情服务、高效登记、班后检评”工作流程,做到受理“零推诿”、服务方式“零距离”、服务事项“零积压”、服务质量“零差错”,使企业对工商窗口的满意度空前提高。二是创新市区管理体制。在铁山区进行“大部制”和“扁平化”管理改革试点,将铁山区37个区直部门精简为25个,取消街道办事处、整合社区,全区16个社区精简为9个,市一级经济社会管理7大类33小项审批权限下放到铁山区,降低了行政成本,提高了行政效率。三是推进金融领域创新。目前已成功开发出“采矿权质押贷款”、“铜单质押贷款”、“专利权质押贷款”等多种新型信贷品种,有力地支持了中小企业发展。积极加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先后引进了中信、广发、兴业等多家银行到黄石设立分支机构,组建了国开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市中小企业担保公司。全市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达9家,其中市担保公司资本金由2008年的1亿元扩充到2010年的3亿元,累计为中小企业提供担保贷款38亿元。四是整合行政服务资源。合并了市委、市政府办公室的总值班室,整合了市委“民情快车”、“书记信箱”、“市长热线”、“市长信箱”等信访网络资源,建立了全市网络信访中心;
    组建了城市管理局,进一步加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
    调整了东方山风景区管理体制,促进东方山旅游开发;
    建立了棋盘洲新港物流园市、县共建共享的联合开发体制;
    将市直机关工委(牌子保留)合并到市委组织部,另加挂社会工作委员会的牌子;
    整合城区(含市、区两级)党校和大冶市委党校,成立市委联合党校。五是探索建立资源开发补偿和衰退产业援助机制。率先在全省建立了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备用金制度,累计缴存备用金6000多万元;
    建立产业援助机制和可持续发展准备金制度,对矿务局等30个特困企业进行了援助。  

    转型发展见成效  

    经过近几年转型发展的探索,黄石经济社会发展有了新变化,确立了科学发展的新路径,增创了区域发展的新优势。  

    (一)增强了综合实力。近年来,黄石在矿产资源保有量大幅下降和主体矿山进入衰退期的情况下,成功抵御了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十一五”期间,主要经济指标保持两位数增长。2010年全市生产总值690.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5.7%;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53.8亿元,增长23.5%;
    财政总收入71.5亿元,增长19.5%;
    地方一般预算收入34.1亿元,增长30.9%;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74.06亿元,增长38.19%;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00亿元,增长20.6%;
    实际直接利用外资3亿美元,增长8%;
    外贸出口6亿美元,增长26.8%;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665元,增长11.8%;
    农民人均纯收入5524元,增长14.84%。黄石市市长杨晓波充满信心地说:“2010年,我们超额完成了年初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相当于黄石推进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通过了期中考试。”  

    (二)重构了产业优势。通过产业转型,黄石产业竞争力显著提高。华新水泥经技术改造,综合能耗和综合电耗低于国际标准,顺利通过ISO14001国际环境标准认证。新冶钢连续新上460和273两条特种钢管生产线,“神六”、“神七”、“嫦娥”工程用的高温合金钢为新冶钢公司独家生产。刚刚竣工投产的大冶有色年产20万吨粗铜的澳斯麦特炉,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澳斯麦特炉,也是我省打造千亿元有色金属支柱产业的重点项目,项目投产后可减少能源消耗50%以上。美尔雅“高效短流程嵌入式复合纺纱技术”获得200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劲牌公司被列为国家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基地,其小曲白酒生产基地是目前国内最大的小曲白酒生产基地。中铝华中铜业的高精度优质3G射频电缆铜带创国内行业记录。黄石逐步走出了一条“资源型企业渐少、高新技术企业渐多,初级产品渐少、终端产品渐多,关联度低的单体企业渐少、产业集群配套企业渐多”的跨越式发展之路,形成科技含量高、带动力强、辐射面广的多元化产业集群,成功摆脱了资源依赖,产业发展发生了显著转变:正在从“地下”转到“地上”,从开发资源转到开发资产和资本,从固守传统产业转到发展现代产业,从“一业独大”转到“多业并举”。  

    (三)优化了经济结构。一是传统支柱产业改造步伐加快。以改造、延伸、配套发展为方向,着力推进钢铁、有色、建材产业做强做大,新冶钢特钢升级改造、中铝华中铜业高精度铜板带、有色铜冶炼节能减排、山力盛冶薄板等一批总投资过10亿元的重大项目加快实施,传统支柱产业的技术装备水平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到2010年11月,黑色金属、有色金属、机械制造等八大产业共完成产值近千亿元,新冶钢(不含新化能)、有色公司、东贝公司分别完成产值120.52亿元、185.84亿元、43.27亿元,分别同比增长37.15%、39.07%、30.83%。二是接续替代产业不断发展壮大。以培优、培特、培精为重点,着力扶持装备制造、纺织服装、食品饮料、医药化工等具备一定优势和潜力的产业发展壮大。东贝工业园、三环锻压工业园、美尔雅工业园、合兴纺织工业园、劲牌工业园等一批总投资过5亿元的重大接续替代产业项目加快推进。三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积极培育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电子信息、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引进实施了特种电线电缆、黄金山太阳能光伏发电、朗昕原料药及医药中间体、世嘉液晶电子等一批投资过亿元的重点项目。围绕打造长江中游的区域性综合物流中心和中国矿冶文化旅游城市,大力发展商贸物流、文化旅游等现代服务业,大冶雨润生活广场、黄石红星美凯龙全球家居广场等一批商贸服务业项目建成开业,成功举办“中国·黄石首届国际矿冶文化旅游节”,黄石国家矿山公园、铜绿山古矿冶遗址等“五大矿冶遗址”和东方山、西塞山、磁湖、仙岛湖等“五山两湖”景区实现了提档升级。  

    (四)提升了城市功能。一是城市发展空间不断拓展。随着“南向对接、东西开拓、环湖开发、沿江发展”四大工程深入实施,规划面积150平方公里的黄金山工业新区20平方公里起步区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完成,大冶市区与黄石市区一体化发展进程加快,现代化大城市发展格局初步形成。二是城市辐射力显著增强。随着鄂东长江大桥、大广高速、杭瑞高速、武黄城际铁路黄石段、黄咸高速黄石段、棋盘洲港区一期工程等一批重大交通基础设施项目相继建成和开工,大交通的骨架全面拉开。三是城市承载力明显提升。随着33项城市主次干道黑、绿、亮、洁、美“五化”改造整治建设工程、11项景区景点建设工程、8项环湖沿山景观建设整治工程、10项宾馆升级改造工程、3项城市文化包装工程全面完成,城市文化、体育、交通基础设施得到明显改善,城市环境面貌明显改观,山水园林宜居城市的形象得到进一步彰显。铁山区以生态旅游的理念来定位城市发展方向,致力打造最具幸福感城区,以全覆盖环卫“洁化铁山”、以全方位亮化“美化铁山”、以全天候整治“优化铁山”,城市品位、人居环境、居民幸福指数得到进一步提升。  

    (五)增进了民生福祉。城市转型过程中长期积累下来的群众住房难、就业难、就医难等问题逐步得到统筹解决。“十一五”期间,黄石市累计新增就业25.38万人,帮助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4.1万人,转移农村劳动力31.41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始终控制在4.3%以内,“4050”人员和独立工矿区困难人员基本实现了再就业,“零就业”家庭基本消除。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覆盖面不断扩大,全市“五项社保”参保人数达234.3万人(次)。老百姓安居要求得到了相对保障,全市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达31.48㎡,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6㎡。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2.3%,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4%。  

    (六)改善了生态环境。长江黄石段、磁湖、大冶湖、保安湖、网湖“一江四湖”重点江河湖泊得到综合治理,环磁湖、青山湖等145处排污口污水截流基本完成,板岩山地质灾害、铜绿山铜铁矿地质灾害、黄荆山开山塘口实现了有效治理和修复。通过近年来大力度的综合整治和生态修复,使一批百年老矿“旧貌换新颜”,黄石城市面貌更加山清水秀。2009年,黄石市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320天,2010年达到318天,符合二级年均值标准,质量指标已达到宜居标准。黄石也由此终结了“三个历史”:结束了近半个世纪“光灰城市”的历史,结束了能耗持续攀升的历史,结束了水资源严重污染的历史。“半城山色半城湖,碧水蓝天入画图”,一个崭新的黄石正悄然而立。  

    几点重要启示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黄石通过艰辛探索,成为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发展的成功范例。他们的宝贵经验,不仅对资源型城市发展具有示范意义,而且对我省各地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推进跨越式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启示意义。  

    (一)人总是要有点精神的,“精神资源不枯竭”是事业发展的首要前提。精神资源是奋斗者不甘平庸的情怀、战胜困难的勇气、敢于超越的境界。精神资源是一个地方最重要的发展资源,没有精神资源的地方就会像荒漠一样没有生命力;
    只有具备丰富、旺盛的精神资源,才有事业发展的希望。黄石在严重困难面前,之所以没有停滞衰退、之所以能够发展,用市委书记王建鸣的话说就是:“尽管我们的矿产资源取之日竭,但我们的精神力量与日俱增,这种精神概括起来就是体现矿冶文化内涵的铜斧熔炉精神,就是不畏艰难、敢于创新、追求卓越、兼容开放的精神。”这种精神体现在工作态度上,就是事不避难、知难而进。这种精神反映在奋斗取向上,就是切近谋远、急而不躁,有危机感和紧迫感,但不浮躁、不急功近利、不简单地追求数据指标,而是多做打基础、利长远的工作,追求累积效应。这种精神集中到工作追求上,就是不等不靠、奋勇争先、坚韧不拔、追求卓越。这种精神落实到作风上,就是忘我拼搏、奋发有为,把“不可能”的事情变成现实。“十二五”时期是我省发展黄金期,也是矛盾凸显期,各种困难和问题比过去更多、更大、更复杂。我们要实现跨越式发展,要解决各种困难和问题,资金、项目等物质资源固然重要,但更重要、最重要的是干部的精神状态、思想观念、作风能力等精神资源。精神资源不枯竭,工作能力才不会枯竭。只有精神上跨越,才会有事业发展上的跨越。  

    (二)转型发展无现成的路可走,改革创新是克难攻坚、解决问题的“金钥匙”。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有好多问题不能用老办法去解决,新问题就得用新办法。转型发展,没有现成的路可走,面临许多新问题、难问题。既有发展路径、发展方式的问题,又有利益调整、社会管理的问题;
    既有经济建设、社会建设的问题,又有政治建设、生态建设的问题;
    既有破陈规、革旧弊的问题,又有创新规、辟新径的问题。黄石解决这些新问题、难问题,最根本的经验就是改革创新。他们全方位地推进产业创新、技术创新、文化创新、社会管理创新,特别是体制机制创新,破除了发展束缚,凝聚了发展力量,增强了发展活力,杀出了一条血路。很多改革创新措施在全省乃至全国具有突破性意义,比如:以改革创新的办法改善民生,在全国首创公共租赁住房新模式,采取“五个一”(一个篮子归并、一个口子保障、一个通道转换、一个平台引导、一个杠杆调节)的办法,实现“居者有其屋”。“一个篮子归并”,做大了房源蛋糕;
    “一个口子保障”,解决了夹心层居民住房问题,扩大了保障覆盖范围,真正实现市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一个通道转换”,打通了由“租”到“有”的产权通道,满足了产权要求;
    “一个平台引导”,通过市政府建立的众邦公司,把政府资源、社会资源集中起来,拓宽了公租房建设融资渠道,强化了投入支撑;
    “一个杠杆调节”,通过市场租金这个杠杆,兼顾了住房保障工作中的效率和公平。以改革创新的办法优化环境,采取“横向推进‘大部制’,纵向推进‘扁平化’,全局推进资源整合”的方法,在职能部门率先设立审批科、在部分城区撤销街道办事处,在市、区(市)两级进行党校整合联办,在党政系统组建联合值班室,都是全省首创。以改革创新的办法拓展发展平台,探索“托管带动”、“飞地发展”、“县市共建”模式,建成省级以上园区8个,实现了国家级金字招牌效用的充分发挥。以改革创新的办法驱动经济转型,建立衰退产业援助机制和可持续发展准备金制度,推进科技体制、土地管理制度、投融资体制等多项改革,创建国家级创业促就业城市和创新型城市,特别是根据自身特色设计城乡建设用地和工矿废弃用地增减两挂钩政策,争取到国家政策支持,开了“政策跟着地方走”的先河。改革创新出活力、改革创新出奇迹。“十一五”期间,黄石在经历金融危机“冰火两重天”的冲击下,几项主要经济指标仍实现翻番。黄石经验再次证明:改革创新是最大的发展动力,是最深的资源“矿井”,是解决问题最有效的“金钥匙”,是化问题为机遇、化危机为良机的必由之路。开创湖北跨越式发展新局面,首先要开创改革创新的新局面,要拿出“壮士断腕”的勇气,最大限度地打开思变之门,最大限度地解放生产力,最大限度地增强发展动力,最大限度地激发创造活力。  

    (三)人民群众是胜利之本,高度重视、切实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是事业成功的根本保证。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上强调指出:世界上没有任何力量可以代替人民的力量,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群众观点都不能丢、不能忘;
    做好群众工作,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我们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不断取得事业成功的根本保证。黄石市是老工业基地,历史遗留问题较多,特别是拆迁、改造的任务重,能够顺利走上转型发展轨道,一条重要经验是找准改善民生与转型发展的结合点,群众工作做得好,保持了社会和谐稳定。一是全力推进创业、就业。以创建全国创业型城市为抓手,完善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健全创业培训、项目选择、工商注册、税务登记、信贷支持、政策落实、跟踪服务等“七个接力棒”的全过程帮扶机制,为创业者提供全方位、多元化、专业性、环环相扣的服务。围绕解决创业就业贷款难问题,出台了“一放、二贷、三减免、四补贴”创业扶持政策;
    建立了3亿元的中小企业担保基金,将小额贷款基金由2200万元扩充到5000万元;
    与国开行、省工行在社区联合开展信用无抵押贷款试点工作,有效解决了“草根”创业融资难题。二是着力解决老百姓住房难问题。积极抢抓全国棚户区改造公共租赁房试点城市的机遇,探索建立了以公共租赁住房为核心的保障性住房建设模式,实行保障对象全覆盖,实现从“住有所居”向“居有其屋”的转变。加快廉租房、公共租赁房建设和棚户区、城中村、危旧房改造步伐,计划投入75亿元,用三年完成改造任务。三是积极完善社会保障体系。2010年筹资3000多万元,重点解决关停破产企业和困难企业退休人员门诊医疗费问题。与省发行、省教育厅、省卫生厅合作,全面启动了乡镇医院升级改造工程。这些措施既解决了民生方面的难题,又增强了发展活力,提高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性。省委、省政府提出“十二五”时期要实现跨越式发展,民生关系发展,民生连着民心,民生凝聚民力。推进跨越式发展,必须时刻不忘、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在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唯有以更加鲜明的群众观点增强群众观念,以更加坚定的群众立场维护群众利益,以更加丰富的工作方法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才能从群众中获得取之不尽的力量源泉。做好群众工作,必须牢记“民评民说是标准、民心民力是依靠、民意民声是依据、民愿民盼是方向、民惠民富是目标、民苦民痛是失职”的要求,从解决群众的利益问题入手,像黄石那样真心实意地保障群众的吃穿住行,真金白银地解决群众创业就业、住房、社会保障等方面的难题,让群众共享转型发展成果。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深入实际、深入群众,把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宗旨体现到工作部署、工作措施、工作作风等各方面,提高做群众工作的本事。  

    (四

    推荐访问:黄石市 新姿 江南 枯竭 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