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范文大全
  • 公文写作
  • 工作总结
  • 工作报告
  • 医院总结
  • 合同范文
  • 党团范文
  • 心得体会
  • 讲话稿
  • 安全管理
  • 广播稿
  • 条据书信
  • 优秀作文
  • 口号大全
  • 简历范文
  • 应急预案
  • 经典范文
  • 入党志愿书
  • 感恩演讲
  • 发言稿
  • 工作计划
  • 党建材料
  • 脱贫攻坚
  • 党课下载
  • 民主生活会
  • 不忘初心
  • 主题教育
  • 对照材料
  • 您现在的位置:雨月范文网 > 合同范文 > 正文

    中国特种兵部队:中国哪个特种兵部队强

    来源:雨月范文网 时间:2019-11-02 点击:
    中国最后的骑兵部队

      中国人民解放军骑兵曾拥有10多个建制师,数十万匹战马奔腾如海洋,方圆数千公里的西部草原上都是人马营地。在“百万大裁军”中,骑兵作为一个兵种被取消,全军仅象征性地保留了两个骑兵营和几个骑兵连。目前,骑兵营作为机动性最强的兵力,一直参加巴彦淖尔军分区的战备值班。神秘的当代骑兵究竟生活得怎样呢?

      

      “雪枫刀”威名远扬

      

      骑兵在冲锋中显示威力。面对敌方机枪的扇面扫射,他们高举着马刀,马刀与身体成一条直线,同马背形成45°夹角。蒙古马在枪声中永远向前奔驰,他们的主人把马镫踏直,呐喊着往前冲,这是一种决死的状态。当遇到敌人时,骑兵把马刀向左晃一下,然后右劈,那个刀下鬼可能连头带肩膀全被劈下了……

      在骑兵营里,我们听到的不止一个版本的传说:1985年全军精简整编中,当撤消骑兵部队的命令下达后,一支骑兵连队的官兵联名给上级写信,要求保留一点骑兵的种子。请愿信逐级上递,终于赢得了一道来自总部的富于情感色彩的命令:保留骑兵连。

      现在我军骑兵使用的军刀叫做65式骑兵军刀,它是1965年由南京某军工厂生产的。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我军骑兵大部分沿用缴获侵华日军骑兵的32式骑兵军刀,也许是用得太顺手了,解放后我军惟一的制式骑兵军刀就是在对战利品进行借鉴的基础上设计的。

      但是,骑兵营的大部分官兵更愿意相信,他们手里的军刀,为抗日名将彭雪枫所设计。1941年新四军第四师组建骑兵团,战术、技术师法苏联红军骑兵,称之为“红色哥萨克”。但自幼习武、精通刀术的师长彭雪枫却没有采用苏军的高加索式马刀,而是博采众长亲自设计了一种马刀,刀身颀长,刀背轻薄,锋利异常。骑兵战士们爱不释手,称之为“雪枫刀”。在1942年洪泽湖地区沙山集一战中,骑兵团仅用9分钟即将300余名日军砍倒大半,80余名日军因恐惧而投降。

      现役的65式军刀刃长96厘米,精钢打造,刀身镀铬。重1.85公斤的马刀挥舞起来,缺少膂力是很容易伤着自己和军马的,所以只有那些资深骑兵的马刀才会开刃,新兵的马刀是不开刃的;但即使不开刃,借着军马的冲击惯性,在马上平置的一柄军刀仍然可以轻易地把敌人头颅削落。

      

      骑兵的看家本领

      

      这支最后的骑兵每天仍然操练着传统的骑兵科目:马上斩劈、乘马射击、马场马术、乘马越障、野外骑乘、骑兵阅兵式……

      雪亮的军刀,乌黑的钢枪,矫健的骏马,威武的骑士,马队在古阴山脚下纵横驰奔,卷起滚滚黄尘。午后的阳光下,刀光熠熠,马蹄生风,冲在最前面的一名骑手手擎一面红旗,旗上印着“骑兵第一营”五个金黄大字。骑兵最经典的斩劈技术表演开始了。

      在开阔地上,150米的距离内竖着高低不同7个人体目标,低的离地40厘米,模拟俯卧的敌兵;高的170厘米左右,仿佛站立的敌兵。随着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一位骑手策马袭步而来。在疾速奔驰中,骑手从刀鞘中掣出马刀举过头顶,在接近低姿人体目标时,身体倾向马体右侧,右臂挥刀砍下,瞬间,模拟的“人头”滚落尘埃。接着,骑手在马上左倾右斜,忽劈忽刺,高低人体目标接踵落地。“人头”在刀光里纷纷滚落。

      乘马射击,是骑兵远距离杀敌的基本技术。马刀入鞘,骑手在乘马疾驰中放开马缰,猿臂轻展,摘下背在身后的81式自动步枪,双腿裹紧马腹,从马镫上挺身直立据枪,在风驰电掣中,对准右侧一字排开的靶标扣动板机。营长介绍说:“乘马射击,军马袭步奔驰的速度在200米内可以超过汽车,而骑手仅靠双腿夹裹马腹进行立姿射击,稍有闪失就会从马上跌落。”

      

      军马全接触

      

      尽管全军的骑兵已少到不足一个团,但中国仍保留着甘肃山丹、内蒙古红山两个军马场。每年八、九月份,有数十匹新马从那里被征入伍,补入骑兵部队。这些马可能是蒙古马、伊犁马或者山河马;最多的是蒙古马,虽然体形不甚高大,但是奔跑如飞,且耐力极好。

      军马的待遇并不比主人们低。马的口粮标准为每天10.27元,而士兵伙食标准也只有10.30元,调整前才9元多。而医疗保健费的标准,军马还高于人呢。在军马诊所,我们看到给军马准备的药品都挺高级,你的马胃动力不足吗?来瓶“玛丁啉”吧,这可不是开玩笑。

      饲喂军马是个繁琐而辛苦的工作。每天上午10时、下午4时、凌晨3时,军马开三顿饭,讲究定时、定量、定槽。俗话说“马无夜草不肥”,凌晨3时这顿饭对马意义非凡,但“马值日”下半夜起来打着手电筒喂马就不是个好差使,尤其是在寒风凛冽的冬天。军马用餐讲究慢:早槽2.5小时,午槽2小时,晚槽3小时,真正是细嚼慢咽;而且喂马时人不能离槽,讲究的是“把草把料”,少给勤添。

      骑兵们把军马称做“无言的战友”。每匹军马都有一个名字,都是主人起的。马聪明到什么程度呢?你把它拴在系马场铁丝上,一转身他就用嘴巴把缰绳解开了,它记得你打的是什么扣;要是他正解时让你给撞上了,它居然会左顾右盼地掩饰尴尬!

      马原来是最喜欢吃胡萝卜,自从骑兵拿鸡蛋和巧克力讨好它,军马们的口味又上了档次。

      骑兵营的军马,不让穿便服的人靠近,生人只有换上军装才可以骑。马也欺负新兵。新手上了身,它不会老老实实让你骑。一匹刚入伍的马,没有4个月也压不出来。

      马也会摆架子。干部的马,不爱入列,喜欢跟干部一样站在队列外面,有的还会配合干部组织训练,比如越障的时候,干部站在障碍一端,他的马就会站在另一端,看别人的马跳。马有突出事迹,同样可以立功,记入军马档案,一样戴大红花,加餐。

      马最有感情。每年退伍时,老兵来马厩跟马告别,流着泪为马刷最后一次毛,马看老兵军衔没有了,知道老兵要走了,跟着主人流泪,用嘴巴咬着主人的衣服不放。

      

      影视圈里的骑兵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骑兵营先后拍摄过《大决战》、《吉鸿昌》、《巍巍昆仑》、《文成公主》、《大漠风云》、《红河谷》、《白马飞飞》等50多部影视片,骑兵第一营在中国影视圈建立了很高的声誉。

      在骑兵营营盘后面的阴山脚下,有9座成一列排开的坟包,里面安葬着骑兵营的9位官兵。他们之中职务最高的是骑兵连长,其他是班长和战士。坟包里的烈士,有的是训马时不幸被马踢死的,有的是骑马时坠落“套镫”被马拖死的,还有的是抢险救灾和执行任务时不幸牺牲的。

    奥地利山地特种部队:第6猎兵旅

      阿尔卑斯山上壮观一幕

      8架贝尔212直升机正准备在目标点降落,高速转动的螺旋桨发出巨大的声响,直升机螺旋浆转动产生的气流将雪花吹得四散飞溅。当直升机缓缓地触及地面时,特殊的降落架保护着直升机不至陷入到厚厚的积雪中。士兵们跳下直升机,他们都身穿伪装服,头戴护目镜,以免强烈的太阳光灼伤皮肤或眼睛。

      士兵们迅速从直升机上卸下滑雪用具、帆布背包和其他用于在阿尔卑斯山区作战的装备。在这种伴随着低温、大雪和强风的山地地区,天气经常会骤然起变,此时看起来好像很适合滑雪渡假,但下一刻可能就会出现雪崩。所以,即使行动只持续几个小时,部队也要携带上所有用得上的救生装备。

      直升机飞走后,士兵们很快就穿上滑雪用具向山下机动,他们要执行的任务是占领一个村庄周围的高地,这个村庄已经在早些时候被“敌军”所占领。若能占领“敌军”周围的高地,也就有了一个能够对作战全局产生重要影响的指挥位置,在高地上可以控制山谷,进而控制通信线和整个地区。

      上面描绘的场景发生在海拔2350m的阿尔卑斯山上,行动主角即是奥地利第6猎兵旅的山地战士兵们,他们是阿尔卑斯山区作战的专家,也是奥地利担负山地战任务的主力部队。

      第6猎兵旅编制组成

      奥地利部队中共有3个猎兵旅,分别是第1、第6和第7猎兵旅。这3个猎兵旅在轻步兵技能方面训练有素,同时每个旅又有自己的专长。其中,第1猎兵旅是机械化轻型步兵旅,装备有潘德轮式装甲输送车;第7猎兵旅是奥地利部队中的一支空中机动力量,其装备和训练主要是由直升机运送的大规模行动任务;第6猎兵旅的专长则是在山区和极寒条件下执行任务。

      第6猎兵旅隶属于奥地利第2军,该军军部驻地在萨尔茨堡,负责奥地利西部地区的安全。在和平时期,第6猎兵旅共有约3300人,其中约830人为职业军人;在危机时期,通过征召预备役人员,该旅的人数可增至4600人。在危机发生时或作战期间,第6猎兵旅的所有作战单位都将得到军队直属部队的支援,如奥地利空军能够为第6猎兵旅提供运输和战斗直升机以及空中防护。

      第6猎兵旅的旅部设在奥地利西部的阿巴森市,全旅由旅部营、第15猎兵营、第23猎兵营、第24猎兵营等4个营组成,共有20多个连队,分布在11个驻防区。

      旅部营

      旅部营包括该旅的司令部和后勤营,其驻地在因斯布鲁克。后勤营下辖旅部连、通信连、工兵连和运输维修连。除了这些后勤单位外,旅部营还包括旅侦察连和山地连。

      第15猎兵营

      第15猎兵营营部和后勤单位的驻地在奥地利北部的基希多夫,其下辖3个战斗连,其中第1连驻扎在基希多夫,第2连和第3连驻扎在接近捷克边境的福瑞斯塔德。除战斗连外,该营还包含1个重装连,该连下属1个工兵排、1个迫击炮排、1个机关炮排和1个反坦克排,驻扎在安波尔贝格。第15猎兵营除了在山区行动外,还是第6猎兵旅的空中机动力量。

      第23猎兵营

      第23猎兵营主要在山地行动。营部和后勤单位驻扎在奥地利西部的布卢登茨,除此之外,该营还下辖2个战斗连、1个重装连和1个畜力运输排。重装连与第15猎兵营重装连编制相同。第1战斗连和重装连驻扎在布卢登茨,第2战斗连和畜力运输排驻扎在兰旦克。

      第24猎兵营

      第24猎兵营的任务与第23猎兵营相同,结构组成也基本一样,只是多了1个第3步兵连。营部、后勤单位、第1战斗连、重装连和畜力运输排都驻扎在利恩茨。第2战斗连驻扎在塔姆斯韦格,第3步兵连驻扎在圣·约翰市。

      作战任务遍及阿尔卑斯山脉

      作为一个阿尔卑斯山区国家,奥地利62%的地区为阿尔卑斯山脉所覆盖,很多山峰海拔都达3500m以上。在国防方面,奥地利奉行防御战略,时刻准备阻挡侵略者的进攻,其具体设想是:当侵略者试图进入奥地利时,首先阻止其利用贯穿阿尔卑斯山脉的交通线,降低其进攻速度,并直接将其阻挡在边境线上。如果奥地利军队被敌人所打败,那么就在阿尔卑斯山区组织游击战,使侵略者难以立足。

      本土防御是奥地利各部队的首要任务,第6猎兵旅也不例外,时刻做好在阿尔卑斯山区应对各种类型战争的准备。该旅士兵训练有素,擅长山地作战。分散的乡村,陡峭的山崖,耸立的山峰,以及断续的交通线,都是他们进行山地战的自然条件。

      对于第6猎兵旅的营级单位来说,防守区域是很大的,他们经常独立散开在宽大的正面上,防守一个区域的几条通路。各营在阿尔卑斯山区部署时,要控制一个阿尔卑斯山隘,方法是要么集中控制十字路口,要么分散控制50km2的区域。

      猎兵营的重装人员既可在山谷作战,也可在山坡上作战,一般被称为“山谷部队”。而配有轻型装备,通常在有积雪和冰川覆盖的高山地区作战的部队被称为“山地部队”。山地部队士兵们装备有滑雪橇和雪地车辆,经常以连或排为单位,在某些情况下甚至以班为单位独立行动。

      直升机在阿尔卑斯山区作战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有了直升机的支援,可以快速输送部队,使侦察巡逻兵快速机动到预定地点,伤员也可被及时送回后方治疗,后勤物资空运到前线保障供给,重型武器也可以通过直升机运送,另外直升机上的火力还可以为战斗中的部队提供支援。

      除了战时任务外,第6猎兵旅还负责边境秩序工作,如他们要沿着奥地利东部边境进行不规则部署,以阻止越境的非法移民、毒贩和走私人员等。该旅的另一项任务是在灾难时提供人道主义救援,如在2000年发生于盖欧特的雪崩事件中,第6猎兵旅发挥了突出作用。他们的救援地点不仅限于奥地利境内,如果有需要,可以利用飞机快速部署到世界任何地方。

      同时,第6猎兵旅还随时准备在联合国和欧安组织框架内执行国际安全援助任务。他们多与科索沃多国部队、波斯尼亚维和部队、塞浦路斯联塞部队以及戈兰高地联合国脱离接触观察员部队等一起行动。

      种类齐全的武器和车辆

      第6猎兵旅装备的武器种类和数量都很多,除4900套轻武器外,还有30套反坦克导弹系统、44门迫击炮和18门机关炮。

    推荐访问:特种兵 中国 部队 中国特种部队有哪些 中国十大特种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