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范文大全
  • 公文写作
  • 工作总结
  • 工作报告
  • 医院总结
  • 合同范文
  • 党团范文
  • 心得体会
  • 讲话稿
  • 安全管理
  • 广播稿
  • 条据书信
  • 优秀作文
  • 口号大全
  • 简历范文
  • 应急预案
  • 经典范文
  • 入党志愿书
  • 感恩演讲
  • 发言稿
  • 工作计划
  • 党建材料
  • 脱贫攻坚
  • 党课下载
  • 民主生活会
  • 不忘初心
  • 主题教育
  • 对照材料
  • 您现在的位置:雨月范文网 > 工作报告 > 正文

    古中国的资料 古代启国的介绍

    来源:雨月范文网 时间:2019-10-04 点击:
    中国古代经济史复习资料

    一、生态环境的破坏

    1、黄河流域:

    第一次:秦汉——实关中政策

    第二次:唐宋——屯垦政策,抵御北方少数民族 农业区北移

    第三次:明清——明初“开中法”,进行商屯,清中后期“闯关东”、“走西口”

    2、长江流域:

    从魏晋南北朝北方人口进入江南开始,晚于黄河流域。

    唐中后期安史之乱,人口大量南迁

    二、人文环境

    重农抑商政策的演变:

    春秋战国——商君书模式(重农抑商);管子模式(农工商并重)

    秦汉——“农本”主义趋向成熟,重农模式

    唐宋——商人被另立市籍,受歧视、限制

    明代——职业等级制度化

    传统经济理论中的等级消费观念影响,古代工商业者的产权难以保障。

    三、古代社会的生产方式

    耕织结构为基础的小农经济一直居于传统经济生产方式的主导地位。

    小农经济定义:农业领域内与简陋的手工工具相联系的、以直接生产者小私有制为基础的、

    以个体家庭为单位进行的、以劳动的孤立性为特征的小生产。

    简言之,小农经济是农业中以个体家庭为基础的小生产和小私有的统一。特征之一:个体家

    庭为单位进行生产和消费。特征之二:私有化不断加深。

    精耕细作的出现背景:战国大规模耕地、砍伐森林导致水土流失,在全球的寒冷化环境下,

    西北屯田效率逐渐降低,在陕西发展大规模的引渠水灌溉。经济政策大转换,以“精耕细作”

    为内容的生产力向扩大内涵发展:作畎形态,代田法,旱地农法。儒家思想成为统治思想,

    “华夷思想”更趋精密,精耕细作出现。

    影响古代社会生产方式选择的因素:

     小农家庭的人口规模及其贫困

     农业“低投入—产出”的形成

     农业的高剥削率

     农桑之外的小农生活依赖

     国家针对小农副业所作的制度安排

    户调制(西晋、建安九年、公元204年)

    均田制(北魏485年)

    租庸调制(唐初)

    两税法(唐德宗780,杨炎)

    一条鞭(明张居正1581)

    摊丁入亩(清1712)

     隋朝前期和唐朝前期,在均田制的基础上,以轻徭薄赋的思想改革赋役制度,实行

    租庸调制。租庸调制规定:成年男子每年向官府缴纳一定量的谷物,叫作“租”;缴

    纳定量的绢或布,叫作“调”;服徭役的期限内,不去服役的可以纳绢或布代役,叫

    作“庸”。庸不再有年龄限制。租庸调制使农民的生产时间较有保证,赋役负担相对

    减轻,政府的赋税收入有了保障。

    一、中国农业经济发展历程:

    1、夏、商、西周、春秋精耕细作的萌芽期—以黄河流域“沟洫农业”为主要标志

    2、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精耕细作的成型期—以北方旱地精耕细作体系的形成和

    成熟为主要标志

    3、隋、唐、宋、辽、金、元精耕细作的扩展期—以南方水田精耕细作技术体系的形

    成和成熟为主要标志

    4、明清精耕细作深入发展期—适应人口激增、人地矛盾突出的情况,土地利用的广

    度和深度达到一个新的水平

    二、土地制度

    传统社会土地所有制形式:国家、地主、自耕农

    地主所有制的发展:最主要、发展最充分也最典型

    商鞅变法,废井田、开阡陌、土地私人合法化

    东汉、魏晋南北朝:门阀地主土地所有制

    隋唐五代:向纯粹的租佃关系为特征的地主制经济过渡

    宋元明清时期:纯粹的租佃关系为特征的地主制经济完全确定

    国家所有制:大量未开垦田、国家耕地(官田)以及屯田

    自耕农所有制:小规模,不稳定

    土地运行机制:土地兼并、买卖、离散。

    二、地租关系变动

    战国至隋以前,依附农为主体的依附农租佃制。

    唐宋至明中叶以前,分成租契约租佃制。唐宋两朝完成了

    从士族地主和依附农占优势向庶民地主和契约佃农占优势的转变,

    地主与佃农之间实现了从超经济强制关系到经济强制关系的转变,最重要的发展变化。

    土地所有权和经营权半分离状态。

    明代中叶至清代前期,定额租契约租佃制。

    地租形态:劳役地租、实物地租、货币地租。

    一、手工业发展特征:5点

    • 手工业部门不断增加

    • 手工业技术进步与劳动分工的发展

    • 手工业规模扩大和工场手工业的出现

    • 官营手工业与民营手工业并存

    • 经济中心南移与手工业分布

    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以及结果

    明代中后期,出现“机户出资,机工出力”形成了资本主义性质的雇佣关系。

    • 1、封建制度的阻碍;

    • 2、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

    • 3、重农抑商、闭关锁国的影响

    • 4、中国资本主义萌芽本身力量弱小;

    • 缺乏原始资本积累,劳动力、市场、技术设备、政策支持、思想观念的引导

    有学术界两种说法:

    一是:中国的资本主义萌芽在明清发展后被外国资本主义扼杀,中国近代后的资本主义

    是外国人带来的。二是:中国的资本主义萌芽没有被扼杀,在近代和外国资本主义一起发展,

    是中国近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手工业制度、商业制度

    匠籍制度:有技艺的手工业者必须世代为官府服役,或定期轮番服役,不得转业。分坐匠

    与轮班匠,对政府处于一种人身隶属的依附关系。且限制人身自由与婚姻。清代伴随官营手

    工业的瓦解,匠籍制度瓦解。

    专卖制度(禁榷制度):某些重要的工商部门(如盐、铁、酒、茶等)禁止私人经营,由政

    府垄断,或由政府特许的商人经营。在传统社会早期,在抑制奴隶主和豪强势力、增加国家

    财政收入、巩固统治政权等发挥了某种积极作用。垄断利润与税收相结合,寓价于税。不利

    方面:a为防止“犯私”机构,建立监管查私,加大专卖成本。b不适应社会生产的进步,导

    致生产萎缩,财政收入不断减少。c专卖机构管理水平低下,人浮于事。

    均输平准法:均输法是指汉武帝时期,在中央主管国家财政的大司农之下设立均输官,

    由均输官到各郡国收购物资,易地出售,辗转交换,最后把中央所需货物运回长安。平准法

    是在大司农之下设立平准官,用官物在市场上随物价涨落贵卖贱买以营利。实行均输和平准

    使得京师所掌握的物资大大增加,平抑了市场的物价,贩运商和投机商也无利可图。

    魏晋南北朝:和市法与和籴法,隋唐:常平制与和籴平粜制,明清:宫市制与岁办、采办制

    三、市镇经济发展特征

    战国秦代时期:城市扩大、数量增多、居民增加并发生结构变化工商业者成为城市经济的

    主角。城市不仅仅是政治、军事中心,也是工商业生产和贸易中心。城乡关系由原来政治国

    野对立转变为以生产生活方式为基础的官僚贵族工商业与农民的对立。

    魏晋南北朝隋唐时代:另立市籍,严格的坊市门禁制度。

    宋明时代:坊市制废除,镇、市及乡村集市贸易兴起。江南小工商市镇勃兴

    清代:不同层次的工商业市镇蓬勃兴起,主要分为手工业市镇和商业型市镇,其中又以商

    业型市镇为主。商业型市镇:产地市场性市镇、集散市场型市镇和零售市场型市镇。

    四、对外贸易制度的变化:

    市舶制度:唐代设立的专门管理海外贸易机构,完善于宋代的管理进出口贸易的制度。

    宋代《市舶法》进行完善,元代承袭宋制,颁布《市舶司法则》,颁发许可证、征收关税、

    禁榷(专卖)与博易(买卖)进出口业务——海关与外贸的结合是古代市舶制度的一个主要

    特征。

    明代:朝贡贸易制度,即外国对中国统治王朝的贡纳。市舶司负责接待事务。后期施行堪合

    制度,即对贡舶发给堪合,定期定额进行贸易,以示限制。

    清代:海禁政策。除一定贡期内的贡舶贸易外,正海的海上贸易几乎全部停止。1684年开

    禁,施行严格限制贸易的政策:限制贸易口岸(广州等,设立粤海关),限制商民出入、贸

    易物品,对外限制来华贸易的管理和限制(行商制度)等。

    工行制度、买办、海关

    五、重农抑商与工商业的发展:

    重农抑商是古代集权社会最基本的经济指导思想,其主张是重视农业,以农为本,限制工商

    业的发展。重农抑商是维护中央集权、维护经济秩序、以及文化传统的必然选择。但却不利

    商业发展。唐宋,商人被另立市籍,受歧视、限制,明代,职业等级制度化。传统经济理论

    中的等级消费观念影响,古代工商业者的产权难以保障。清代1684年开始海禁政策实行闭

    关锁国,限制贸易口岸,限制商民出入、贸易物品,对外限制来华贸易的管理和限制(行商

    制度)等。严重打击了海上贸易。

    一、财政收入制度

    1、人丁为本的阶段←以780年唐德宗两税法为分界→地产为本的阶段

    (二)财政支出制度

    1、财政支出:社会救济支出、军事支出、公共工程建设支出、文化教育支出、官俸支出、

    皇室支出;

    二、为何从人丁为本到地产为本

    1. 古代社会早期生产力低下,人丁为稀缺资源,且剩余产品有限、不稳定,国家需对劳动

    者人身进行直接控制,以人丁为本的赋税制度,反映了在物质财富不丰富的条件下,通

    过控制劳动者人身来控制社会资源。

    2. 后期由于农业生产力的进步和商品经济的发展,且唐中期均田制名存实亡,由于逃避赋

    役、土地兼并等原因,农民四处流散,无固定市籍,极大冲击了原有的赋税制度,租庸调制难以维持,相比于人口流动,土地较稳定。780年唐德宗杨炎两税法改革,以地产为本的赋税制度取代。。。

    三、货币形态的变迁

    1.战国秦汉—金钱并行(黄金、铜钱—五铢钱)

    2.魏晋南北朝隋唐—钱帛兼用,魏晋南北朝时期,商品经济严重低迷,铜钱除南方地区还在使用外,北方被长期排挤出流通领域,倒退到以物易物的原始状态。隋唐时期商品经济逐步回复,国家重视铜钱的铸造和统一,但绢帛充当货币的状况得到国家的维护:“绫、罗、绢、布、杂货,交易皆通用”

    3.宋至明初—钱钞共存:以铜钱为主,纸币产生并推行,绢帛退回日用品角色。(元朝忽必烈发行的中统元宝宝钞——最稳定、最完善的纸币。)

    明中期至清——银钱咸通:白银取代铜钱成为主要的流通手段,确立了中国古代后期白银为主,铜钱为辅的货币制度。

    金钱并行、钱帛并用、钱钞并存、银钱咸通。

    南宋钱币:四川“川引”b.淮南“淮交”c.湖北“湖会”d.其他地区为“行在会子”

    特征:1、货币形态多样,货币的只能不集中于一体。

    2、货币的铸造和流通具有明显的地域性。

    3、货币制度与政治、财政状况密切关联。

    三、古代社会的金融与信用

    源于私人经营借贷活动、国家借贷活动、信用机制为赊买赊卖。开宗法赊卖

    飞钱,合劵,明代会票,清代票号

    四、白银成为支付手段

    冶炼技术低,金银多作为财富象征,后随着冶炼技术进步,白银不像黄金价值高,作为货币。 商品化程度提高,钱钞无法满足,为了便于流通,方便购买,用白银。

    一、商品经济波动对经济发展。特征

    二、世界市场的形成、标志以及对中国的影响

    (外国商品、贸易逆差、棉纺倾销地,耕织结构自然经济解体、评价,商品结构的变化,商品市场和外贸商品结构,中国近代化的路径选择)

    一、中国经济近代化的初始条件

    (1)外部环境

    a.世界市场形成的条件(地理、产业、贸易组织、交通通信)

    b.世界市场形成的标志

    世界货币的产生(黄金,金本位制)

    世界性经济危机的发生(1857年第一次世界性经济危机)

    (2)内部条件

    a.人口状况(1850年前后突破4亿) b.自然资源状况(耕地、矿产)

    c.农业生产技术(耕作方法,新品种、新作物种植面积扩大)

    二、世界市场对近代中国经济的影响

    (一)、外国商品的输入(1865年贸易逆差)

    (二)耕织结构的逐步分解(自然经济被迫解体)

    1、纺与织的分离,即洋纱取代土纱的过程。

    2、耕与织的分离,即洋布取代土布过程。

    自然经济被动、不彻底的分解,,国内市场带有半殖民性质。客观上有利于近代工业

    的发展,但未能触动封建土地所有制,未能改变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

    (三)商品结构的变化

    1、市场性质的变化:传统社会实质是地租的各种转化形态,近代社会是西方大工业

    产品与中国农民、手工业者的产品交换。

    2、外贸商品结构的变化:进口贸易中,消费资料远大于生产资料,直接消费品的进口又较消费品原料的进口为巨。出口贸易中,农产品和矿产品不断增长,半制成品和制成品的比重趋向下降。

    三、中国经济近代化的路径选择 (英美德日法俄、中国路径、相比:主角、目的,顺序、方式、甲午,二元经济特征:是什么,城乡不协调,新掠夺旧,城乡差异与人口迁移,传统农产品技术与农产品发生分离,手工业优于农业)

    (一)、经济近代化的不同模式

    英美模式——市场经济基础上的内生模式

    德日模式——政府主导下的超赶模式

    法国——渐进式近代化道路

    俄国——非资本主义模式

    (二)中国近代化的路径选择

    a. 社会制度、生产方式的差异和西方入侵的影响导致中国近代化的路程艰难曲折。

    b. 中国的近代化不是社会内部现代性成熟和积累的结果,其最初的诱发和刺激因素

    主要来自外部世界的生存挑战和先进国家的示范效应。

    c. 洋务运动——启动了中国早期由政府主导的自上而下的工业化进程。

    中国近代化道路具有明显自身特色:(主角、目的,先后顺序,方式,甲午战争)

    a. 英法等国的近代化,其主角是资产阶级,内涵是资本主义化;在中国近代化的早期阶段,主角则是地主阶级开明派即洋务派,目的是巩固清王朝的统治。

    b. 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发展工业的先后顺序不同,洋务派创办近代工业,先是军事工业,然后是民用工业;先重工业后轻工业。

    c. 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通过“民办”方式发展工业不同,洋务派通过“官办”、“官督商办”、“官商合办”的方式创办近代工业。

    郑观应:“主以中学,辅以西学” 张之洞:“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d. 1894年甲午战争宣告洋务运动的失败。《 马关条约》后,国家政策的放宽和民众爱国主义思想下,中国出现兴办工业的热潮。推进社会变迁,民族自救运动向深层次发展。 中国近代化的中心目标:把以小农社会为主体的传统社会转变呈与国际接轨的现代社会。 中国近代社会变迁本质上是:完成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过渡或转型。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二元特征

    1.二元结构:现代部门与传统部门并存(现代的城市工业部门和传统的乡村农业部门)

    2.具体表现:

    a.城市与乡村的非协调发展。

    b.新经济部门一定程度上掠夺传统部门,并使传统部门在竞争中失败,从而导致失业人口人口大量增加。

    c.城乡生活水平差异拉大。这使得更多的农村人向城市流动,形成过度人口迁移。 d.传统农业部门中,技术与农产品结构发生分离,商品性农业的发展并没有促进农业技术的进步,农业部门的现代化远远滞后于工业的现代化。

    近代农业(发展状况3点,政府农业政策5点迟滞原因3+6)

    近代农业经济的发展状况

    农产品的商品化趋势2 资本主义经营方式的滋长3 农业技术的推广和进步3

    农产品的商品化趋势

    1、 看图三点

    2、 农产品商品化的区域特点a.东部地区农产品商品化程度较高;b.江南较之华北农产品商

    品化程度要高;c.沿江地区和铁路沿线农产品商品化程度较高;d.经济作物集中种植区

    比粮食作物集中种植区农产品商品化程度高

    资本主义经营方式的滋长

    1、经营地主(指地主购置牲畜、农具,雇工经营的生产方式)

    2、富农经济(旧式富农和新式富农)

    3、农牧垦殖公司(张謇开办通海垦牧公司)

    非生产性垦务公司 自垦和出租双重业务 主营园艺、果树以及饲养等业务的公司 农产品商品化不等于农产品经济的资本主义化

    农业技术的推广和进步

    1、农作物品种的改良(棉种、水稻、小麦等) 2、引进化肥

    3、生产工具的改进

    二、政府的农业政策

    1、建立农政机构:

    自上而下的新型农业行政机构愈来愈专门化、细密化和合理化,初显上下相系、分层负责的科层管理迹象。 1902,特派大臣“专办商务” 1903年,中央设立商部 戊戌变法期间,设立商务局或农工商分局

    2、创办各级农务学堂(农务学堂宗旨:“授农业所必需之知识艺能,使养成将来实能从事农业之人才”) 湖北农务学堂,1898年张之洞创办。1900年正式开学,聘请美国农学教习2人指导研究农桑畜牧之学。

    3、 设立农事试验场

    4、劝办农会

    5、制定农业政策和法规:《改良茶业章程》、《农会简明章程》、 《推广农林简明章程》、《奖励棉业章程》等; 对农业提供金融支持:农业信贷,农业银行等;

    三、农业近代化迟滞及其原因

    1、传统土地所有制及租佃关系的保持

    地权关系(地主土地所有制)

    租佃关系(以实物地租为主,货币地租增长趋势)

    赋役制度

    押租、预租、转租 永佃制和折租制

    2、农业生产的缓慢发展

    3、农村经济发展缓慢的原因 (1)缺乏现代的理性政府 (2)商品市场的不发达 (3)农业近代化的步伐缓慢 (4)缺乏资本主义性质的革命 (5)农业生产再投资的制约 (6)缺乏稳定的政局

    1840年后,国内手工业变异三条路:

    一部分沿着上行的路线发展,由传统手工业进化为近代机器大工业。

    一部分沿着平行的轨道运行,继承了传统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特点。

    一部分由于国际市场的挤压而消亡。

    先进机器工业和传统的手工生产并存,由此出现近代中国经济结构二元特征。

    (一)近代工业的产生与发展

    1、近代工业的产生: a. 外资b. 洋务运动中官办c. 民间投资。

    2、近代工业的发展:

    a. 清末民初近代工矿业的初步发展。

    特点:大小企业并举,其中以小企业为多,技术落后、竞争力低下;企业集团出现,大企业负债经营,最典型的如荣家企业集团。

    b.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近代工矿业。

    国家颁布一系列有利于工业发展的法规和措施;棉纺织业仍是国内最主要的行业,但医药业、化学工业得到进一步发展(北范南吴);机器工业企业迅速增加;外资急剧增长;华商企业出现集中和兼并,形成较大的资本集团。

    c. 战时工矿业的发展。战前,近代工业主要集中在东北和沿海地区,“九一八”后东北纳入日本战时经济体系,造成控制区内中国工业向军需方面畸形发展。战时,沿海工业一部分转入租界,一部分内迁, 西北、西南地区近代工业得到发展。官营资本扩大,民营工业开始走向衰落,仍未摆脱规模小、资本少、设备简陋的弱点。

    (二)近代工矿业的结构变化

    1、产业结构的变化:

    是指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生产要素在各产业部门间流动所引起的社会总体生产效率提

    高的过程,主要表现为农业部门实现的国民收入及农业劳动力站全部劳动力比重的相对下降,工业和服务业部门的国民收入及劳动力比重相对上升的过程。

    2、所有制结构的变化: 民族资本与外国资本 民族资本与官僚资本,

    近代中国各种经济成分中,先是外国资本占据优势地位,这种状况一直保持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民族资本从20世纪初以来发展迅速,其民营资本的国民生产中的地位不仅超过国家资本,也超过外国资本,到1936年时,在中国工业生产中一度居于主导地位,这种发展势头被抗日战争打断。战时,作为外国资本的日本资本与国名党的国家资本迅速膨胀。1945年,国家资本接受日本资本后在国民经济中居于明显的优势和垄断地位。新中国改造后,民营资本归国家资本。

    (三)工矿业内部结构的变化 重工业——轻工业

    (四)区域结构的变化 沿海、沿江通商口岸地区与内地工业发展不平衡

    商业组织和制度安排

    外贸制度 买办制度(中外双边贸易的中介)、近代海关制度(市帛制度,1900)公司制度 地方商业行会:会馆(乡源)→公所(业源)商会(商人的群众组织)

    海关与常关的不同:

    海关征洋税,由外国税务司、总理衙门掌管,实行外籍税务司制度;常关归户部管辖

    海关的最高行政官员是总税务司,统辖全国各口海关的税务司以及下署官员,通过“通令”统一个海关的运行;常关无统一的官员,由中央指派

    海关征洋船及洋式轮船,常关征中国民船,看船征税,非看人种

    海关按照统一的协定税则征税,征税税款除扣固定行政费用,一律报中央,常关五统

    一,根据地方要求征税。

    二、近代金融业

    (一)旧式金融机构的发展变化 (钱庄、票号日升昌、典当业)1940

    钱庄(银号、钱铺):基本业务是钱币兑换,逐渐发展出存放款、发行兑换券、票据结

    算与“汇划”等业务。

    票号(票庄、汇兑庄):19世纪60年代—清末是黄金时期 辛亥革命后票号急剧衰落,

    1940年结束历程。

    典当业 (抵押放款):山西、安徽、北京等地前近代典当业在1840年后衰落

    2、天津、汉口等商业城市在1840年后保持了较为稳定的发展

    3、上海为代表的新兴通商大埠,典当业作为金融

    机构的有机组成部分获得一定发展。

    (二)新式金融机构的产生与初步发展(新式银行、保险公司、证券交易所、信托公司)

    1918年第一家北平证券交易所成立。

    北四行:近代中国盐业银行、金城银行、中南银行和大陆银行四家

    南三行:浙江兴业银行、浙江实业银行和上海商业储蓄银行;

    1872年,轮船招商局成立标志着民族新式航运业的产生。

    1895清政府颁布准建铁路上谕,出现筑铁路第一次高潮。

    1932年后出现第二次筑特路高潮。

    1929年上海—南京航段是民用航空业的开端。

    邮政:清末民初,由海关代管邮政。1928年后,逐渐收回邮权。

    中国旅行社是1923年上海储蓄银行创办,1927独立旅行社

    商品经济波动对经济发展。特征

     1.试述中国古代资源禀赋与社会生产方式之间的关系。

     2.简析中西方古代社会结构的异同及原因

    中国古代文论复习资料

    第一编 先秦

    1.试析孔子“兴观群怨”说的内涵及其意义。

    (1)“诗可以兴”:孔子重视诗对人们的感兴、启发作用。(2)“诗可以观”:通过诗可以观察社会、了解社会,可以考察政治的好坏得失,可以懂得风俗的盛衰兴替。(3)“诗可以群”:学诗可以使人们互相启发、互相砥砺,和睦相处而又不至于放荡。(4)“诗可以怨”:诗可以用来批评政治,也就是肯定诗具有批评、讽刺的作用。孔子的“兴观群怨”说多方面地阐明了诗的社会作用,强调学诗的重要性。

    2.孟子谈读书的“以意逆志”,交友的“知人论世”,对文学批评有什么启发?

    “以意逆志”即依据作品所包含的意义去推测作者的本意,只有这样才能确切地把握作品。

    “知人论世”,孟子原是谈交友修身的道理的。“知人论世”说具有文学批评的意义,即要求对作家作品的分析评论,必须联系作家的思想和生平,顾及作家全人、全部作品,并考察作家所处的时代社会环境。

    3.举庄子一则论技艺的寓言,谈谈庄子思想对后世文艺创作理论的启示作用。

    《庄子》中有不少善于技艺的寓言故事,本是用来比喻说明养生、修养的道理的,而从这些寓言中可以引申出关于文学创作的一些具体问题,关于文学理论批评的一些观点、方法。(1)如“庖丁解牛”、《达生篇》讲到孔子见到一丈夫“蹈水如履平地”。庄子指出庖丁之所以技艺通神是因为他“依乎天理”,“蹈水”丈夫之所以能如履平地是因为他“从水之道不为私焉”。所谓“天理”、“水之道”,即是客观事物的规律,人们掌握了这一规律就能使技艺达到得心应手、游刃有余、蹈水如履平地的化境。这一境界看似神秘,实质上很有道理可循,对文艺创作很有启发。(2)如“梓庆削 ”、“ 偻丈人承蜩”,强调要达到技艺的化境必须专心一致,全神贯注,郑重对待,严肃认真。这对文学创作本身、对文学创作心理的研究都是很有启示意义的。(3)如“解衣盘礴”这则寓言的内涵同样涉及到文艺创作心理学问题,对后世文艺创作也很有启发。

    第二编 两汉

    4.《毛诗序》怎样论述诗的情感特征及社会教化作用?

    (1)“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作者在此连用三个排比句,层层推进,揭示了人的言语、歌唱、手舞足蹈等外在行为动作与内在情绪情感的密切联系,揭示了情感在这种关系中的基础地位、主导作用。

    (2)论述诗的讽刺、教化作用:①作者认为诗歌反映一定社会的政治状况、民风民情,通过诗可以认识社会,了解民情;②“风以动之,教以化之”,诗能感动人,继而才能教育人、感化人。③“上以风化下,下以风刺上”的美刺精神。一方面明确《诗经》的颂美、教化作用,另一方面突出《诗经》的讽刺意识,确认下层民众批评上层当政者的权利。民众可以作风诗暴露社会的黑暗,指斥政治的无道,讽刺当政者的错误过失。

    5.浅谈《毛诗序》“诗有六义”说的内涵及其意义。

    《毛诗序》根据先秦旧说,进一步明确“六义”名目:“故诗有六义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又具体分析风、雅、颂的性质、内容、特点。如“风”,指出其“风以动之,教以化之”的情感教化作用,分析其“吟咏情性”的情感特征,揭示其“主义而谲谏”的艺术手法,又指明其“以一国之事,系一人之本”的地域特点,考察风诗的变体——“变风”出现的时代、政治、风俗因由。

    《毛诗序》继承儒家经典有关诗的观念,吸取荀子等先秦诸子的意见,阐说了《诗经》的特征、内容、分类、表现手法和社会作用等,论述全面而深入,可以看作是汉代儒家诗论的总结,代表着汉代诗论的水平。

    6.简述司马迁的“发愤著书”说,试举司马迁以后的例子加以说明。

    首先强调写作要有感而发,所谓“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作家内心有充实强烈的思想感情,不吐不快,外发为文章,文章才有真性情、真光彩,否则就是为文造情,无病呻吟,绝写不出好作品来。

    其次,说明封建社会某些进步文人,由于经受种种人生困厄而处于社会的下层,对社会生活有真实具体的认识,由黑暗现实激发的义愤更加强烈,由自身不幸遭遇而萌生的怨愤更为深沉,因而其创作的触发性更为敏锐,创作的内在推动力更为强大,作品的思想艺术性也就愈加丰富、深刻。

    7.司马迁的“发愤著书”说对后代文学理论批评有何影响?

    司马迁“发愤著书”说对后世文学理论极有影响,如东汉桓谭认为“贾谊不左迁失志,则文彩不发”、唐代韩愈“不平则鸣”说、宋代欧阳修“诗穷而后工”说,更与司马迁这一观念相承相续,其间密切的渊源关系是十分清楚的。

    8.简述王充《论衡》主要观点。

    (1)强调“实诚”,反对“虚妄”;(2)批评崇古、模拟,主张敢“作”、创新。

    9.分析王充“疾虚妄”的内涵。

    王充“疾虚妄”是针对“众书并失实,虚妄之言胜真美”的学术、文学风气而发的,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王充强调的“实诚”包括写作内容来自作者“能用”的真才、实智和作家真实表达思想感情这两个方面。他认为作品内容真实是最重要的,作文不能光从外在的“文”着手,而重要的是在内在的“实”上下功夫。他认为要精通“治道政务”,具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了这种实际的“才智”,才会使人内质充盈,使文章具备“实”——真实充足的内容,而避免浮夸空洞的“虚妄”。而内在的“实诚”还包含作家思想感情的真实和写作态度的真诚,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才会有真情实感,才是作家内心的真实表露。

    10.王逸评屈原“高其行义,玮其文采”,对文学批评标准的确立有什么意义?

    (1)王逸高度赞扬屈原的人格品德和在政治生涯中的忘我斗争精神。肯定、赞美屈原,也就反驳了班固等人认为屈原“露才扬已”、“数责怀王”、“强非其人”等种种误解和非议。(2)王逸对屈原作品的艺术特点和表现方法,作了具体、细致的分析,着重阐明与屈原讽谏精神互为表里的“美人香草”、“引喻托讽”的艺术手法。

    第三编 魏晋南北朝

    11.试阐述《典论·论文》“文以气为主”的内涵。

    曹丕指出:“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气”是指作家的个性气质。“文以气为主”,强调文学创作中居于主体地位、起主导作用的是作家独具的“气”,也就是说作家独特的气质决定了作家独特的创作个性,进而导致其形成独特的创作风格。“气之清浊有体”,“清”与“浊”,是作家气质明显相对的两大类型。“清”是清峻、阳刚之气,表现在文学创作中,是豪迈劲健一类的风格;“浊”是舒缓、阴柔之气,表现在文学创作中,是委婉凝重一类的风格。“体”是个体,曹丕认为“气”是与生俱来的禀赋,具有极强的个体性、独特性。“不可力强而致”个性气质具有先天性、个体性,不是强求所能获得的,勉力而能改变的。

    12.曹丕的“诗赋欲丽”作为文体论的观点与以前的文论观点有何区别?

    曹丕指出“诗赋欲丽”,将诗赋从“本同”的文章中独立出来,阐明它“丽”的特点,这有着更突出的意义。“欲丽”强调诗赋特征在于努力追求辞采缤纷、明丽动人,是一种美文,这一界定表明曹丕意识到了文学的形式美和形象描绘,是对传统观点的重大突破。他揭示诗赋的艺术特征,重视诗赋的形式美,正是文学走向自学的表征,因此对六朝诗赋的发展和陆机“缘情而绮靡”说的理出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13. 阐述《文赋》艺术想象的特点和作用。

    (1)“收视反听,耽思傍讯”,即结束与创作无关的视听心理活动,集中精神,专心一致于创作构思。这表明陆机认识到创作所必须具备的心理背景,有创作心理学的意义。他进而生动形象地描述了构思想象的情状:“精骛八极,心游万仞”,“观古今于须叟,抚四海于一瞬”。说明艺术想象不受作家身体和生理感官的局限,不受时空制约,它是可以自由驰骋,尽情展开的。

    (2)陆机指出构思想象时作家情感参与的特点:“情瞳眬而弥鲜”,这表明他对艺术想象的情感特征是有明确认识的。

    (3)指明了艺术想象必须与物象相结合,“物昭晰而互进”,构思想象始终不脱离物象,最后的成果也体现为形象。创作构思的最终目的是充分地、深入地表现形象:“期穷形而尽相。”

    (4)指出艺术想象要用文辞来体现落实,在实际写作中,有时非常艰难,有时相当顺畅。他认为这不仅反映作家语言文辞的功力,而且也是写作中必须解决的实际问题。

    14. 试述《文赋》的“诗缘情而绮靡”说的内涵及其意义。

    陆机《文赋》独标“情”字,表明他对诗歌作为艺术的情感特征的深刻认识,已涉及到了诗的本质问题;同时也说明他摆脱了先秦两汉以经书规范《诗经》的窠臼,真正将诗作为文学、作为艺术来面对、来考察,并论述其文体特征。而“绮靡”则将诗歌比作精工织造、纹样美丽的绮罗绸缎,以此强调诗讲究艺术的精致、文辞的华美,是一种美文。“缘情”与“绮靡”互相结合,相辅相成,显示出陆机对诗作为文学艺术的情感本质和美感特征的把握是完整而准确的。

    15.简述陆机创作的哪三个关键?

    陆机认为文学作品是内容与形式完美结合的有机体,因而着重指出文学创作应把握三个关键:“意”、“言”、“音声”。即:第一,“意”,“会意尚巧”,文意的构思酝酿应追求巧妙,富有新意。第二,“言”,“遣言贵妍”,语言文辞、遣字造句应以妍美为贵,强调文学作为语言艺术的文采辞藻的美感特征。第三,“音声”,“音声之迭代,若五色之相宣”,文学作品要调协声律、音韵,或复沓回环或更替变化,就像五色斑斓互相辉映一般,强调文学语言的声韵之美。

    16.如何理解陆机提出的“应”“和”“悲”“雅”“艳”这五个衡量作品思想艺术的标准?

    “应”,针对文学作品单调、贫乏的毛病,要求文章文辞内容充实丰富,同声应合,交相辉映;

    “和”,针对文学作品瑕瑜并存、良莠不齐的毛病,要求文章各部分、各因素之间相互协调和谐;

    “悲”,针对文学作品寻虚逐微、缺乏情感的弊病,要求文学作品具备真情实感,才能打动人、感染人; “雅”,针对文章流于轻俘鄙俗、繁杂散乱的毛病,要求文字创作避免片面追求声色之美,重视作品的格调,包含向善因素,归于雅正;

    “艳”,针对文章过于清简精朴而文采不足、缺乏意味的毛病,要求文学创作注重艺术美,与情感内容相映发,而丰富作品的意蕴,增加作品的艺术魅力。

    17.刘勰《文心雕龙·神思》从哪几个层次论述创作构思及想象的特点、作用?

    首先阐述构思酝酿中的想象的特点。他描绘想象飞驰、超越时空的情状:“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接着指出艺术想象始终与具体物象相结合,所谓“思理为妙,神与物游”,是描述想象展开时作家脑海中展现的生动、丰富的具体形象,作家的精神与外物相接触、相交融,有一种如见其状、如闻其声、身临其境的感觉。进而,阐明想象饱和着作家的情感,是一种情感思维;“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在整个创作构思中,作品的孕育也同样离不开作家的情感,即所谓“情变所孕”。可见刘勰对创作构思中艺术想象的三个特点即不受时空局限的自由广阔性、与具体物象相结合的形象性、饱和作家思想感情的

    情感性,阐发是相当全面、深入的。

    其次,想象受到“志气”即作家思想感情的统辖:“神居胸臆,而志气统其关键。”刘勰认为构思想象不是无目的地胡思乱想,它受作家思想感情的规范,围绕创作主题、内容而展开。

    第三、论述了进行想象时作家必须具备的心理背景:“陶钧文思,贵在虚静。”“虚”指内心空明澄净,不为旁思杂念所填塞,这为作家构思想象活动提供了充分的心理空间。“静”是宁静而不躁动,是写作构思时作家所应具备的心理状态。

    第四,论述了作家所具备的学养和学理方面的素质,强调培养作家的知识学养、思辨才能、观察研究能力、协调文思与文辞表达等诸方面的能力,这是作家进行创作的前提,也是构思获得成功的必要条件。

    第五,认为构思想象的成果最后要落实到语言文辞,因而“辞令”是创作构思的枢要。作家文辞表达能力强,就可以充分地、淋漓尽致地描绘形象。

    18.怎样理解《神思》篇中“视布于麻,虽云未贵,杼轴献功,焕然乃珍”的文学理论含义?

    麻布与麻料就其质地而言并无区别,但凌乱粗硬,色泽灰暗的麻料经过纺织加工就变成光洁细软、文采焕然的麻布了。这是刘勰对文学创作是对生活素材进行加工、提炼这样一种艺术创造的深刻明确的认识和生动形象的描绘,其中也包含着文学作品源自生活又高于生活的朴素认知。

    19.刘勰提出文学鉴赏批评的“六观”标准,包括哪六个方面?具体内容是什么?

    “六观”:“一观位体,二观置辞,三观通变,四观奇正,五观事义,六观宫商。”“位体”指文章体制的安排;“置辞”指文辞的布置;“通变”指借鉴前人与变化创新;“奇正”指奇与正这两种最主要的表现手法,兼含其他表现手法;“事义”指作品引用事类是否丰富切实;“宫商”指作品音节声调是否和谐,富于美感。

    20.钟嵘论诗歌创作的情感动因,有什么特点?他为什么要批评“事类诗”?

    《诗品序》开篇即说:“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阐明了自然外物随节令的变化引发人们精神、情感的变化,而丰富激荡的情感又是诗歌创作的内容和动因。进而揭示了社会生活对诗情具有更强的激发力量。最后总结自然景观和社会现实,强调“凡斯种种,感荡心灵,非陈诗何以展其义?非长歌何以骋其情?”

    作者批评了当时诗歌创作用典过多的弊病,指出其症结在于脱离生活,一味模仿抄引前人作品,所谓“拘挛补纳”。有鉴于此,钟嵘列举前人名句,标举“自然英旨”,倡导“直寻”,要求诗人直接从现实生活中获得丰富生动的诗情诗意,认为这是最自然最丰富的创作之源。

    21.简评钟嵘“滋味”说的基本内涵及理论价值。他怎样批评“玄言诗”?

    钟嵘在分析了四言诗体裁上的局限后,指出五言诗之所以居“文词之要”,是因为它“有滋味”。所谓“滋味”亦即诗味,诗的艺术魅力。他认为五言诗之所以最富于“滋味”,是由于诗人创作做到了“指事造形,穷情写物,最为详切”。这提示了“滋味”形成的两个重要因素,一是细致深刻的形象描绘,一是丰富深厚的诗人情感。要做到这两点,他认为必须运用赋、比、兴的写作手法,并对赋、比、兴这古老的《诗经》“六义”之“三义‘作了纯粹诗艺的阐述:“文已尽而意有余,兴也。”强调“兴”的实质是诗意的浓郁丰厚,以有限的诗句包含尽可能丰富的意蕴,诗美流溢于诗篇之外,诗句虽已写尽,而余意无穷。“因物喻志,比也”。“比”,是用形象描绘来表明诗人内在的思想感情。“直书其事,寓言写物,赋也”。“赋”是直接铺叙描写,在描绘事物的诗句中寓寄作者志意。可见,钟嵘释“三义”,重在阐明诗歌形象性、情感性的文学特征。另外,钟嵘又提出赋、比、兴必须“酌而用之”。最后指出“滋味”的形成,还有赖于“干之以风力,润之以丹彩”,即必须以充沛动人的情感内容作为诗的主干,以绚丽多彩的词藻作为润饰。

    钟嵘以“滋味”说评论“玄言诗”,指出玄言诗“理过其辞,淡乎寡味”。这类诗以玄学哲学为内容,违背诗歌的情感和形象特征,就必然成为没有诗味的哲学讲义。钟嵘的批评揭示了玄言诗弊病的根本所在,从而以创作失败的反面经验,深化了对“滋味”说的阐述。

    22.试评述钟嵘在《诗品序》中提出的“诗有三义”说的内涵。

    “滋味”形成的两个重要因素,一是细致深刻的形象描绘,一是丰富深厚的诗人情感。要做到这两点,他认为必须运用赋、比、兴的写作手法,并对赋、比、兴这古老的《诗经》“六义”之“三义‘作了纯粹诗艺的阐述:“文已尽而意有余,兴也。”强调“兴”的实质是诗意的浓郁丰厚,以有限的诗句包含尽可能丰富的意蕴,诗美流溢于诗篇之外,诗句虽已写尽,而余意无穷。“因物喻志,比也”。“比”,是用形象描绘来表明诗人内在的思想感情。“直书其事,寓言写物,赋也”。“赋”是直接铺叙描写,在描绘事物的诗句中寓寄作者志意。可见,钟嵘释“三义”,重在阐明诗歌形象性、情感性的文学特征。另外,钟嵘又提出赋、比、兴必须“酌而用之”。最后指出“滋味”的形成,还有赖于“干之以风力,润之以丹彩”,即必须以充沛动人的情感内容作为诗的主干,以绚丽多彩的词藻作为润饰。

    23.萧统怎样阐述他的文学发展观?他区分文学作品与非文学作品的标准是什么?

    《文选序》开篇即总论文学的起始、发展,他以“椎轮”发展为“大辂”,“积水”冷冻成“增冰”的生动比喻,说明文学由到简单到繁复,由本原到质朴到文华,是不断地发展、变化、演进的,得出“踵其事而增华,变其本而加厉”、“随时变改”的结论。

    区分文学作品与非文学作品的标准是“综辑辞采”、 “错此文华”、“事出于沉思,义归乎翰藻”。所谓“事”指题材,“义”指意义,这两方面属于作品内容。“沉思”意即深思,指文学创作的反复酝酿、精心构思;“辞采”、 “文华”、“翰藻”都指作品形式。

    第四编 隋唐五代

    24.简述他的“兴寄”和“风骨”的内涵。

    “兴寄”,即托物起兴,因物喻志,亦即比兴寄托,“兴寄”结合“风雅”,便是“风雅兴寄”,也就是指《诗经》抒情言志、美刺比兴的传统,重在通过对现实感受的咏唱,寄寓诗人或歌颂赞美或讽刺批评的思想态度,表达对国事民生的关切。陈子昂标举“风雅兴寄”,其精神实质是要求诗歌具有充实的现实内容和抒发诗人强烈的情感,包含鲜明的思想内容,发扬《诗经》美刺传统,很好地发挥诗歌的社会作用。

    “风”从思想感情而来,要求诗歌创作具备充沛强烈、鼓荡动人的情感气势,这总的是就内容而言的;“骨端”要求语言形式端直有力,结构严整,总的是就篇章语句而方的。“风骨”是风与骨二者的结合,也就是充沛丰富、激荡强烈的思想感情与结构严整、质朴有力的语言形式的协调配合,就是诗歌创作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的和谐统一。

    25.简析陈子昂“兴寄”和“风骨”说在诗学史上的意义。

    陈子昂继承前代文论家重视比兴、风骨的传统,针对齐梁、初唐的形式主义诗风,明确地标举“风雅兴寄”和“汉魏风骨”,旨在强调诗歌创作在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的统一,指出《诗经》和汉魏古诗的优秀传统精神所在,这就为唐诗的健康发展端正了方向,指明了所应遵循的原则。陈子昂的文学创作和诗歌理论,标志着唐诗革新序幕的揭开,对唐代文学理论批评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正如杜甫的赞语“有才继骚雅,哲匠不比肩”,亦如元好问《论诗三十首》“论功若准平吴例,合着黄金铸子昂”。

    26.简论杜甫“别裁伪体”、“转益多师”的文学思想。

    “别裁伪体亲风雅”,“伪体”即不正之体,偏离诗骚精神之作,因袭模拟之作,辩明后就应坚决删除、摒弃。杜甫主张“不薄今人爱古人,清辞丽句必为邻”。只要是正体,只要是“清辞丽句”的优秀作品,不论是古人或今人都应该喜爱它,亲近它,借鉴它,学习它。杜甫倡导“转益多师是汝师”,认为广泛学习,无所不师,辗转受益,这才是学诗者真正的老师,这才称得上是真正的学习。

    27.如何准确理解白居易在《与元九中》中提出的“诗者,要情,苗言,华声,实义”的理论?

    白居易在《与元九中》中以果树喻诗:“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莫切乎声,莫深乎义。诗者,要情,苗言,华声,实义。”强调的是感情的重要,看到了诗歌的抒情本质。这里的“情”既指作者本人的情志,更指国情、民情。在白居易看来,诗歌是有认识生活和鼓舞感染人的作用,认为好的诗歌要能“补察时政,泄导人情”。为了便作品发挥更广泛的社会作用,在强调思想内容第一的前提下,白居易也比较重视艺术形式的作用,力求内容和形式的统一,并不一概地排斥“苗言”和“华声”,而只是反对离开有补于世的内容,雕章镂句。他要求不拘泥于声律、词藻的束缚,做到通俗易懂。

    28.白居易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文学主张,试结合白居易的文学创作,论析其文学理论的意义。

    白居易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文学主张,强调文学创作与时代社会的密切关系;他倡导讽谕诗的创作,鼓吹“惟歌生民病”、“风雅比兴外,未尝著空文”,力主诗歌创作继续风雅比兴传统,富于切实的现实内容;要求诗歌“篇篇无空文,句句必尽规”,发挥“救济人病,裨补时阙”的批判现实、针砭时弊的社会作用。同时白居易也总结了新乐府诗“其辞质而径”、“其言直而切”、“其事核而实”、“其体顺而肆”等与思想内容相适应的语言文辞、声律体制上的艺术特色。

    29.结合白居易的诗歌创作实践,谈谈他的诗歌理论和诗歌创作的长处和缺憾。

    白居易诗歌理论的核心是重视诗歌的社会作用,要求诗歌创作为现实政治服务。他大力提倡讽谕诗,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要求文学创作和社会发生密切联系,强调诗歌应该“惟歌生民病”,反映广大人民的疾苦,语言形式应该“质而径”、“直而切”。这些主张,不但发扬了古代儒家的诗论传统,而且对后世现实主义的诗歌创作和诗歌理论影响深远。

    然而诗论也有其弊病,主要表现在:(1)过分强调诗歌针砭时弊的实用功能;(2)要求诗歌要“救济人病,裨补时阙”,因此,创作要用“实录”的方法,否定了诗歌要用想象、夸张的艺术手法;(3)在艺术表现上,忽视艺术要含蓄蕴藏,主张“其言直而切”,必然使诗歌直白浅露。

    30.韩愈的“不平则鸣”说揭示了文学创作的什么规律?在封建时代有什么意义?

    作家内心积聚了沉重深厚的郁闷,就必然要表露宣泄,不吐不快,这种宣泄就外发为歌哭,物化为文章。 封建时代大部分有抱负有才能的文人往往是遭受压抑、排挤的。他们沉沦下僚,处在社会的下层,因而能接触社会,面对现实,感受种种不平,而且是相当深刻、痛切的,发为不平之鸣,就成为优秀的文学作品,既“自鸣不平”,又反映了他那个时代的现实。其中“鸣其不幸”更尖锐地接触到封建时代作家对待社会、对待政治的态度问题,具有一定的批判现实的精神,突破了“温柔敦厚”诗教的樊笼,因而它本身的思想意义和理论价值及其所产生的深远影响,都是值得我们重视的。

    31.柳宗元论述文章写作的原则?

    (1)控制文思,以使文章旨意深远含蓄。(2)进行详尽阐扬,以使旨意明快。(3)必须疏通文思脉络,使全篇气贯意达。(4)精选意、词,使文章简洁精练。(5)前有所激,后有所发,联系紧密,使文章层次清楚。(6)文意凝重,语不轻浮。

    32.柳宗元如何阐述文学创作中作家应具备的良好心理心态?

    创作时不敢掉以轻心,不敢怠慢草率,不敢昏然命笔,不敢骄矜自是,总之是戒骄去傲,全神贯注,兢兢业业。

    33.简析司空图“韵味”说。

    司空图在《与李生论诗书》一文中指出“辨于味,而后可以言诗。”这个“味”就是诗味,是诗所具有的艺术魅力,亦即美感。见第34题。

    34.怎样理解司空图的论诗名言“近而不浮,远而不尽,然后可以言韵外之致”?

    “近而不浮”,是说诗的形象表现得真切生动、鲜明逼真,好似近在眼前般地呈现出来,而不流于浮泛、浅露,也不是概念化地表达。“远而不尽”,是说诗的意蕴丰富深永,可以触发想象、联想、给人以启发,使人觉得诗意悠远,余味无穷。“近而不浮”与“远而不尽”是相互联系的,诗人只有将他们所要表达的内容通过种种艺术手段,栩栩如生地呈现在读者面前,也就是做到了“近而不浮”,实现了诗的意象的真实性、形象性,才可能使诗获得丰富的意蕴,给人留下无尽的想象与回味的余地,也就是具备了“远而不尽”的艺术蕴涵,实现了诗歌意象的启示性。

    35.简述司空图《诗品》论析诗歌风格的基本方法。

    (1)形象描绘,寓抽象于形象;(2)以精练的语言作理论阐发,提示各风格的形成因素和内在本质。

    第五编 宋金元

    36.欧阳修指出“道胜者文不难而自至也”,阐发了什么文学观点?

    文与道的关系。主张重道以充文。所谓的“道”是作家身体力行,在实践中所获得、所验证的道。行道而有得,著书作文就有创见有内容。

    道的实践与作文的关系。强调不停留在经书典籍的学习上,而要在现实事务中去亲自履行、运用。这样自然思想深刻,内容充实,感受丰富,发而为文自然,成为好文章。

    文与道的联系,强调道是本,提倡在身体力行中学道。要求作家不能与现实世事隔绝,从作家修养、实践和作品思想内容密切相关的角度批判了西昆浮靡文风,倡导诗文革新,从而为树立新文风指明了方向。

    37.苏轼“了然于心”与“了然于口与手”的观点论述了文学创作中的什么理论问题?

    “了然于心”是说作家所要表达的艺术内容如文章、形象等已经在心中酝酿成熟,清晰明朗,呼之欲出。而要达到这一文学创作的临界状态,作家首先必须有丰富的生活感受和对客观现实的深刻观察。

    “了然于口与手”就是业已成熟艺术构思的内容确切地表现、充分地传达的过程,总的来说就是艺术表现阶段。作家构思酝酿而形成的作品的情感内容已居胸臆中涌动,行将舒泄流泻,艺术形象亦已鲜明活跃,呼之欲出,艺术上也有了好的创意,紧接着就是能不能清晰准确地表达出来的问题。“了然于口与手”,要求作家必须具备很强的艺术表达能力和高超的艺术技巧。

    “了然于心”和“了然于口与手”是苏轼对艺术创作过程的精当概括和精辟阐述,强调培养和提高作家的艺术能力,揭示文学创作的艺术规律。

    38.如何理解苏轼注重自然天成的文艺思想?

    苏轼崇尚自然,反对雕琢,力求艺术表达有充分的自由,尽可能摆脱形式框套的束缚。(1)“吾文如万斛泉源”,充分肯定文思丰富,内容充实,是作品的基础和激发创作的首要条件。(2)艺术表达上奔放瓷肆,挥洒自如,获得充分的自由,才能达到自然天成的境界。(3)写作时结构形态、语言文辞完全随文意文思的变化而变化,灵活多样,和谐一致,而没有固定的、一成不变的框套。(4)“行于所当行,止于不可不止”,强调自由抒写又必须遵循艺术规律和情感内容的逻辑,在规律法度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作家的艺术创造力。

    39.陆游结合自己创作历程和对他诗作的评价,强调“工夫在诗外”,揭示了什么文学观点?其意义何在?

    (1)“汝果欲学诗,工夫在诗外”,“诗外”就是客观世界、现实生活。在“诗外”多下工夫,就是要求作者多接触现实生活,在现实生活去历练,从而扩大眼界,增长才干,开阔胸襟,充实感情;就是在提高诗人素质和丰富创作感受这个诗歌创作的根本方面,去多下工夫,多作努力。

    (2)冲破黄庭坚、江西诗派就诗学诗、以法求诗的樊笼,指出诗法离不开诗情内容,不能忽视汲取、酝酿诗情,而只在揣摩诗法上下功夫,强调诗歌创作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这就摆正了诗歌创作内容与形式的关系,从而不仅以他的作品,也以他的诗论为诗歌创作端正了方向。

    40.简述严羽“妙悟”说。

    严羽“以禅喻诗”,认为“诗道亦在妙悟”,重在阐明诗歌创作之道也同样在于“妙悟”,即对于诗歌艺术特征和艺术规律这个“道”的心解、觉悟。所谓妙悟,就是要悟诗的本质,悟诗的真谛;就是要机敏地、灵活地悟,圆通地悟,以致一悟之后,诗人就会有一种一通百通的自由。

    41.简论严羽“诗有别材,非关书也;诗有别趣,非关理也”的诗学意义?

    “别材”之材,是指材料,也就是诗料,诗所表达的内容。“别材”是说诗别有一种构成材料,有其独有的表现内容,也就是下文所揭示的“诗者,吟咏情性也”,诗歌有它独特的所作所为,那就是咏唱诗人内心的思想情感。“非关书也”,是说诗歌内容与书本所包含、所表述的知识、学问、理论没有关系,联系下文批评宋人“以文字为诗,以议论为诗,以才学为诗”的弊病,可知严羽明确认识到理性阐述、理论学术、知识才学不属于诗的表达范围。“别趣”,“趣”有旨趣的意思,也有趣味的意思,融合起来,就是意趣情味。“别趣”,指诗歌有自己特殊的意趣情味,也就是艺术魅力、艺术美感。“非关理也”,强调诗的特殊旨趣,与逻辑思维、理性论述的以阐明观点、理论为宗旨为指归是迥然不同的。“诗有别趣,非关理也”,重在阐述诗歌应具有特殊的旨趣,表现诗人的审美感受,以情感人,以美动人,而不能像理论著作那样进行论证、推理、驳论、归纳,阐明观点、阐述理论,以理明人,以理服人。

    42.严羽的“别趣”从何而来呢?

    首先强调诗的抒情性,指出“别趣”离不出诗所蕴含的丰富充沛的情感。其次论述诗的艺术创造,“莹澈玲珑,不可凑泊”,是说诗的艺术形象是一个浑成完美的整体,而不是物象的机械组合和语句的简单连缀。

    43.元好问《论诗三十首》的观点?

    (1)注重诗歌作品与诗人内在人格、情怀的一致性;(2)强调“眼处心生”,反对“闭门觅字”;

    (3)崇尚天然、雄浑、醇雅的风格。

    第六编 明代

    44.李贽评《水浒》有什么特点?其文学理论的意义何在?

    李贽评《水浒》:“宇宙内有五部大文章:汉有司马长《史记》,唐有杜子美集,宋有苏子瞻集,元有施耐俺《水浒传》,明有李献吉集”。

    指出《水浒传》是发愤之作,其基本内容和中心思想标志为“忠义”。

    李贽突破封建阶级的偏见,高度评价《水浒传》的思想意义,赞扬水浒英雄人物,揭示水浒人物的忠勇正义精神,有力地评击封建势力对《水浒传》的种种诋毁、诬蔑,这对提高《水浒传》的社会地位,促进《水浒传》的广泛流传。

    45.结合汤显祖所说的“因情成梦,因梦成戏”“第云理之所必无,安知情之所必有耶”“人世之事,非人世所可尽”,简论其戏剧创作论的特色。

    “因情成梦,因梦成戏”可以视为汤显祖戏剧创作思想浪漫主义精神的简明概括。他揭示文学创作要表现“至情”,而这种情太强烈、太深厚了,超越了封建社会的理性常规,因而一般的形式、常用的写作手段不足以表现,也难以表现,因此就必须舍弃写实的手法,采用超常规的艺术方式、艺术手段,在汤显祖的艺术观念里,这就是“梦”。“因情成梦”高于深于普通情感的“至情”必须以不同寻常的艺术手段,借助于丰富的想象,大胆的幻想来构筑一个超现实的艺术世界——“梦”。“因梦成戏”指出由这个艺术境界进而构成剧本的主导性戏剧冲突、充满浪漫色彩的基本剧情;于是剧作家在“梦”之总体构架中,构思情节,塑造人物形象,表现天下至情和美好理想。

    46.简说王骥德《曲律》的戏剧理论内容要点。

    一、提倡戏曲“关风化” “关风化”是对明初正统教化说的继承,意在提倡戏曲创作有益于世道人心,重视戏曲的社会教育作用。

    二、论声调、音律 主张音律与词义兼顾、和谐,“法与词两擅其极”。

    三、本色论 “本色”二字,原指戏曲的固有特征,即指基本意义都与词雅藻丽相对应。

    四、创作论 主要有(1)立主意,抓头脑;(2)定间架,论情节结构;(3)贵剪裁,有针线。要求对素材加工取舍,力求详略合宜;(4)论宾白,即说白。(5)论读书,既强调作家文化素养的积累,读书博闻、广采精取,又要求创作时融化创新。

    47.袁宏道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主张,提倡什么?反对什么?对当时的文学创作有什么意义?

    所谓“性灵”就是人的性情与内心的聪慧颖悟,“格套”即种种陈规旧律、固定框套。“独抒性灵,不拘格套”,要求文学创作中作家必须张扬独立个性,反悔作家个人独有的真情实感、灵心颖悟,充分显示自己独特的精神面貌,打破各种固有的法式和框套,摆脱依傍,自由抒写。

    袁宏道的“性灵说”,突出作家独特的个性心灵,贵“真人”“真声”、本色独造,重见从己出、不事依傍,是对文学创作论和作家论的深刻阐述,从而尖锐深刻地批判了种种复古论调,显现出明末尊重个性、冲决传统的思想解放的精神,对文学创作产生了深刻影响。

    48.钟惺《诗归序》体现竟陵派诗论的基本宗旨:

    首先,主张“求古人真诗”。所谓“真诗”,也就是体现古人代代不同的“精神”的诗,也即包括“性灵之言”的诗。其次,对“古人真诗”内在的特性和创作要义作出的具体解释。

    第七编 清代

    49.金圣叹怎样评价《水浒传》塑造人物形象的艺术成就?如何分析《水浒》塑造人物形象所运用的艺术手法?

    金圣叹标举“性格”这一概念,并围绕这个小说艺术的核心问题作了大量具体细致的评点。“《水浒传》写一百八个人性格,真是一百八样”,揭示出《水浒传》最大的艺术成就,是塑造了众多的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赞美《水浒传》人物形象创造做到了充分的个性化,每个形象都有其独特的性情、气质和外貌、语言,是与众不同的,不可重复的。

    《水浒》塑造人物形象所运用的艺术手法最重要的有以下四种:

    (1)人物外形描写。如“黑凛凛”三字,不惟画出李逵形状,兼画出李逵顾盼,李逵性格,李逵心地来。

    (2)人物语言描写。通过人物语言描写,可以将人物内心或巨大强烈或细小奥妙的情感变化和情绪波动清晰地显现出来,从而深刻地凸现人物性格。

    (3)人物行为动作描写。如书中“武松血溅鸳鸯楼”情节,最后武松蘸血在墙壁上写下“杀人者,打虎武松也”。小说描绘武松写下这八个血字的行为动作,是充分个性化的,显示出英雄武松嫉恶如仇、有仇必报的性格,发泄了屡屡遭受张都督等贪官恶吏迫害的积怨宿怒,表达出险遭残害、拼死搏杀、怨仇终于偿报的痛快心情,也表现了大丈夫敢作也为,有事一个担当,不愿连累他人的英雄本色。

    (4)人物心理描写。

    50.李渔如何论述戏剧创作艺术构思及其作用?

    《审虚实》中,李渔论述道:“传奇所用之事,或古或今,有虚有实。”所谓“实”,就是写实;所谓“虚”,也就是虚构。“虚”与“实”的问题涉及到艺术真实与生活真实的区别和联系,体现着对艺术本质特征的理解。“实”,按照生活的真实,如实描写,“有根有据”,没有人工造作;“虚”,按照作者的艺术创作意图,借助想象虚构,结撰生活中不存在的故事情节、人物场景。同时,他认为戏曲艺术更偏重于虚构,“传奇无实,大半皆寓言耳”。

    51.简说王夫之的诗歌创作情景关系论。

    王夫之指出:“含情而能达”,“悲喜亦于物显,始贵乎诗”。“物”,即是景,客观外物,也即形象。作诗自然首先必须酝酿充沛的情感内容,而怀含诗情还应善于表达,就是说诗歌抒情须借助于“物”、“景”来表现。因而,“不能作景语,又何能作情语耶?”(《诗话》)另一方面,认为诗中之景不能脱离人,脱离诗人感情孤立地描绘:“撑开说景者,必无景也”。因此作为诗的表现对象而进入诗中的客观之物,只有蕴含了诗人的情感,才会具有艺术的生命和灵气。强调诗歌创作应该着力追求情与景的统一:“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离。神于诗者,妙合无垠。”

    52.试述叶燮“才、胆、识、力”的理论内涵。(2011年4月考题)

    “才”,通俗地讲便是作诗要有诗才,写文要有文才,而从理论层面去理解则既指用文辞表达“心思”的才能,也指掌握创作法则的才能。“胆”指胆气,敢于独立思想、敢于求新创新、敢于突破束缚的精神,有此胆略勇气,方能充分施展才华。“识”,是指识别能力,包括对客观事物理、事、情的认识、分析能力,对历代诗歌风格流派的鉴别能力,对创作经验与方法的识别能力。“力”指作家概括表现对象、展现独特风格的笔力。

    在四者“交相为济”中,“识”起着主导作用,处于为先的地位,因而“四者无缓急,而要在先之以识”。

    53.简说王士禛“神韵说”的基本理论内涵。

    (1)“神韵说”,论诗歌创作的艺术表现,注重兴象传神,显现诗人之性情感兴,传达对象之风神韵致。提倡诗歌艺术表现,得物之精神风采。

    (2)神韵说追求含蓄不尽、隽永秀逸的诗境。“不著一字,尽得风流”。

    54.评析袁枚“性灵说”的主要理论观点。

    (1)袁枚所称的“性灵”,多指“性情”或“情”。他揭示诗歌抒情特征,强调诗歌创作必须出自于真情,“提笔先须问性情”(《答曾南林论诗》);提倡真性灵,并非泛泛而谈,而是有其鲜明的针对性的,一是反对束缚真情的诗教,所谓“诗贵温柔,不可说尽”;二是针对“规唐模宋”的模拟之风;三是有激于堆砌典故、以考据为诗的不良风气。(2)与重真情相关联,袁枚尊重作家的主体精神,强调诗人的个性,诗中必须有我。要求作家有强烈的主体意识、独立自主的气概。(3)从作家主体因素来说,是注重天分才情。袁枚认为人的天赋不同,有的人“笔性灵”,有的人“笔性笨”。这一基于作家灵性天分的“笔性”直接显现于创作。(4)关于诗的艺术追求,指向“生气”、“生趣”,尤重“神韵”。

    55.周济“非寄托不入,专寄托不出”的词论主张,其文学理论内涵是什么?

    “非寄托不入”,强调作词必须有寄托,包含深厚丰富的思想内容。所谓“不入”是说词无寄托,内容空洞,也就不能进入艺术思维创造的心境之中,所作之词不会是佳作。

    “专寄托不出”,意在揭示词作为文学的艺术特征,要求作品的思想主题不直接地表达出来,不拘泥于创作意图、素材中的寄托内容,而应有所提升,即所谓“出”,实则就是运用比兴手法来表达“寄托”,实现“寄托”的艺术化。

    第八编 近代

    56.如何理解龚自珍论诗名言“皆诗与人为一,人外无诗,诗外无人,其面目也完”的理论含义?(联系其思想观念)

    “诗与人为一”是说诗歌创作与作者价格一致,真实无伪,不造作,不虚饰,不矫情,不作伪,以真人写真诗。“人外无诗”,强调诗歌创作充分体现“人”——人格个性,不出自诗人性情品格,不反映自我品性就宁可不写诗;写诗,就要包含“人”,包含作者的个性人格。“诗外无人”是说作者持“人外无诗”的作诗原则,每有创作,必写进自己的人格个性,这样,诗人的性情、品格、抱负全部都放进诗里,而无所保留,没有遗漏了,诗人的诗作就是诗人人格个性的全部。“完”,是指作者自然完整的个性人格,因没有被封建专制及其意识观念所扭曲所沾染,而没有被割裂分散,是真实、纯粹、完整的人格个性。龚自珍强调“完”,反对模拟,突出作家独立个性人格,闪耀着民主主义思想萌芽的光彩。

    57.试评述梁启超“小说界革命”理论之内涵。

    梁启超强调小说为政治服务。“欲新政治,必新小说”。意欲使小说成为变法运动的有力舆论工具,为政治维新作鼓吹,造声势,为维新变法服务,强调为“吾国前途”。“政治小说者,著者欲借以吐露其怀抱之政治理想也。”这一系列观点,包含着明确的政治目的和功利,是梁启超在引进西方政治理论的同时,所接受的近代西方文学观念。这既是时代变革的要求,也是文学及文学理论发展的趋势;既是对创作者提出的新任务、新课题,也是为读者提供阅读的新文本、新内容,向世人介绍的新观念、新意识。

    58.试说明梁启超小说理论中的“熏、浸、刺、提”说的内涵。

    梁启超以古今中外小说为例,揭示出小说有“熏”、“浸”、“刺”、“提”等四种“支配人道之力”,即强烈地感染人、左右人的心灵之巨大美感作用力。“熏”是指小说的熏陶作用;“浸”指小说使读者身入其境,其思想感情受到渗透控制而长时间沉浸于小说创造的情绪氛围之中。“刺”是小说对读者情感思想突然强烈的刺激,心灵为之震颤,在情不自禁中受感动、受教育。“提”,为梁氏自创语词,指小说人物形象塑造得鲜明生动,感人至深,读者仿佛自己将自己提起来,走进小说里去,化身为作品中人物完全融入小说之中。这四种力,正是小说产生社会作用、服务于社会政治的基础。

    59.概述王国维的“境界”说理论。

    “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境界”的内涵,王氏认为包括“真景物”、“真感情”。强调境界包括“真景物”、“真感情”,实则是要求诗词创作实现情与景的交融,鲜明生动,具备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他要求“真景物”达到“其写景也必豁人耳目”,也就是要求写景必须鲜明形象,生动真切,能迅捷地开启读者的视听感官,给人以强烈突出的印象;要求“真感情”达到“其言情也必沁人心脾”,也就是要求作者具备深厚丰富的情感,一经抒发就自然蕴含于作品之中,也就能深深地渗入读者心田,强烈地感染读者、打动人心。

    从诗人对景物的感受角度出发,王国维又将境界分为“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所谓“有我之境”,从物我关系及以我观物的方式来看,表现的感情色彩比较鲜明外露,诗人“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也就是景物中鲜明地呈现出作者的内心情感和体验。所谓“无我之境”,并非排除自我,不带感情,而是从物我关系以及以物观我的方式来看,作者感情多被溶化在景物之中,以隐约、含蓄的状态出现;作者的情与客观的景,交相融合,达到“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这样一种状态和心理。

    从境界表现的创作角度来说,王国维又提出“隔”与“不隔”。所谓“不隔”,便是“语语都在目前”;所谓“隔”,便是做不到“语语都在目前”。这既有感情的因素,也有而且主要是语言表达能力的因素。“池塘生春草”、“空梁落燕泥”,造词自然生动,鲜明形象,诗的境界便是“不隔”;而“桂华流瓦”,境界极妙,但以“桂华”二字代“月”,形象遮蔽不明,层次转折较多,于欣赏来说是费解,对创作来说就是“隔”。

    此外,王国维还论述境界不分大小,只有优劣之分;论述“常人之境界”和“诗人之境界”,涉及到诗人长于、善于对美的发现;论述“写境”、“造境”,境界创造的具体艺术表现手段,等等。

    {资料}中国古代官职

    古代官职简介——自秦至明代(简介)

    1、远古尧时期

    司空:掌管水利、建筑的官员

    后稷:掌管农业的官员

    工师:掌管制做器物的官员

    虞:掌管山泽的官员

    典乐:掌管教育、音乐的官员

    2、秦

    郎中令:掌管宫殿门户(秦)

    督道仓吏:管理官仓内粮食的官员(秦)

    御史大夫:制定保管法律、政令的司法官员(秦)

    3、汉、三国时期

    太史令:职掌文史、星历的官员

    大农丞:管领盐铁事务的官员

    中郎将:统领皇帝侍从的官员

    典属国:掌管少数民族各部的事务的官员

    大长秋皇后的近侍:用来宣达皇后的旨意以及管理宫中事务的官员

    武骑常侍:皇帝的侍从

    都尉即郡尉(武官名):掌握一郡的军事,官阶略低于太守,秩比二千石

    骑郎将:统帅骑兵的将官,秩比千石

    骁骑都尉:禁卫军将官

    未央卫尉:未央宫禁卫军长官

    长乐卫尉:长乐宫禁卫军长官

    前、后、左、右将军:职位仅次于上卿

    轻车将军:汉时杂号将军之一

    骠骑将军:官位仅低于大将军

    长史:大将军的秘书

    建章监:监督建章宫羽林军的长官

    骑都尉:羽林军长官,秩比二千石

    待中郎:在皇帝左右侍奉的官员,汉制,侍中是在原官职上特加的荣衔

    国相:相当于太守

    常侍:皇帝的侍从近臣,东汉光武帝后都用宦官充任

    典军校尉(武官名):统领皇帝宿卫兵的长官,汉灵帝中平五年,即公元188年,设置了西园八校尉,。典军校尉是其中之一

    御使中:丞汉代掌管宫廷藏书之处的官员

    兰台令史:在藏书之处典校图籍,管理劾奏等文书档案

    太守:专门治理一个郡,掌握生杀大权

    4、唐

    观察使:管理一道或几个州的地方行政、监察长官

    左(右)神策军护军中尉:中央禁卫军之神策军的最高将领

    礼部侍郎:掌贡举、礼仪的行政长官

    京兆尹:长安地区最高行政长官

    防御使:负责一州或数州军事的地方长官

    招讨草贼使:专为镇压农民起义或讨伐逆叛而设置的军事长官

    监军判官:监军使下的副职

    行营都统:为镇压和讨伐而设置的出征兵统帅

    侍御史:负责纠察的官员

    右卫将军:中央禁卫军军事长官之

    左神武大将军:中央禁卫军之军事长官

    校书郎:太子东宫所属学馆中校勘典籍的官员

    尚书右仆射:中央最高行政机构尚书省的长官

    率府率:太子东宫侍卫长官

    金吾大将军:中央禁卫军军事长官之一

    尚书左右仆射:全面负责行政事务的长官

    刺史:州的最高行政长官

    折冲都尉:一府之军事长官。统兵两千、一千、八百不等

    校尉:一团之军事长官。有兵三百

    队正:一队之军事长官。有兵五十

    车驾检校官:负责皇帝车驾并开路后保驾安全的安员

    转运租庸盐

    铁使:设置造船厂,保证漕运水上工具(唐,下同)

    光禄卿:主管膳食事务的长官

    将作大匠:负责营造建筑事务的长官

    兵部尚书:主管全国军事政务长官

    司农卿:主管农业事务的最高长官

    鸿胪卿:负责接待来宾事务的长官

    虞部郎中:负责山林绿化的官员

    民部尚书:主管财政的最高政务长官

    吏部尚书:主管人事的最高政务长官

    尚辇奉御:专管御用车辆的长官

    中郎将:正四品

    郎将:从五品,地方府兵将领

    子将:从五品下

    中书令:即内史,最高辅政官

    右拾遗:咨询建议官员

    宗正卿:主管皇族事务的官员

    右补阙:咨询建议官员

    前锋游弈使:前哨巡逻官

    左散骑常侍:议政官之一

    5、宋

    通直郎:随奉太子的侍从官

    承信郎:武职官最后一阶,宋武职共有52阶。

    成忠郎:武职官第48阶,充左班殿前侍卫官。

    秉义郎:武职官第45阶

    武翼郎:武职官第41阶

    宣抚使:负责督察军事的重任,职位高于安抚使。

    节级:弓手班头,统制弓手,听命于县尉。

    巡检:掌训治甲兵巡逻州邑、擒捕盗贼事务,属于较高一级官职。

    通判:由朝廷中央直接派遣,有权和知州(知府)共同处理事务,并监督行动。

    士曹参军州府:六曹之一,掌婚姻、田土、斗殴等诉讼案。

    司录参军书写:六曹公文的专职官员。

    局务官:掌监造盐、铁等业的官员。

    主簿:掌出纳官物、销注簿籍等事的县级官员,官阶次于县丞。

    县尉:掌管训练兵丁、防奸禁暴、查缉走私等治安事务的县级官员。

    兵曹:六曹之一,置参军一人掌兵事、缉捕等事

    兵马都监:马步军统制官。

    都监有两种,一种是路分都监,掌本路禁军的屯戍、训练和边防事。另一种是州府都监,掌本城军队的屯戍、训练、器甲、差使等事。

    监当官:州府所设掌管征收茶、盐、酒税事务的官员。

    典级:掌礼仪制度的官员。

    胥吏:办理文书的小吏。

    都统制:属于御营使,为监护诸军将领协同作战的军事长官。

    同都统制:官职相当于副都统制。

    御营使:统管全国军事。

    保义郎:右班殿前侍卫官。

    团练:使州府一级的常设武官,从五品。

    钤辖:重要州、郡或路屯禁兵统制官。有路分钤辖、州钤辖。

    武经郎:又称西京左藏库副使,即西京(洛阳)供备库副职武官

    朝奉郎:又称左、右司谏,即谏议官,位次于谏议大夫下。

    宣谕使、抚谕使:中央派往各地巡察民情,处理冤狱,措置营田的监时性官员,即所谓“钦差大臣”。

    忠训郎:又叫“左侍禁”即内宫侍卫官。

    镇抚使:由中央委派负责一个地区或几个州府军事防务的临时设官。负责辖区军事防务兼理民政、财政等事务。

    宜文字:简

    称“机宜”如同秘书或机要秘书。

    龙图阁学士:皇帝侍从的荣衔,掌管御书、御制文集、典籍、属籍、世谱等事。

    提举:原意主管专门事务,

    提举宫观:为安置罢退的大臣而设,光领俸禄不管事。

    枢密使:掌全国军机、边备、征战等事的最高军事长官。

    大理评事签书判官:掌管刑狱的京官。

    参政知事:宰相的辅助,通称“使相”。

    起居舍人:又称右使,皇帝的近臣,负责记载皇帝的言行。

    中书舍人:地位比起居舍人高,掌管起草诏书。

    翰林学士:皇帝最亲近的顾门兼秘书,权力极大,有“内相”之称,往往是“将相之储”。

    6、明

    尚书:六部(吏、户、礼、兵、刑、工)中各部正官。

    侍郎:六部中各部的副官。

    布政使:一省之民事财务总管。

    按察使:一省之司法掌握者。

    都指挥使:一省之兵权掌握者。

    殿阁大学士:皇帝的顾问人员。以后逐渐权重,成为实际的宰相。   

    我们在阅读古代传记和文学作品中,经常会见到一些文武百官的职位名称,他们有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丞相,也有小小的负责开闭城门的小门候(实际就是现在的负责看大门的门卫),古代官位门类、级别和现在相比,也是挺齐全和有趣的。

    1、太守。战国称郡守,汉改太守,为一郡的行政最高长官。秦分三十六郡,比县大。相当于现在的省辖市市长。

    2、刺史。汉武帝分全国为十三州,刺史掌管一州军政大权。相当于省(市)长兼省(市)军(分)区司令员。

    3、京兆尹。西汉京畿地方行政长官。相当于北京市市长。

    4、太尉。秦至汉均有设置,为全国军政首脑。相当于国防部长。

    5、越骑校尉。汉武帝时设置,禁军长官。相当于卫戍区司令员。

    6、廷尉。执掌法律、主审要案的大臣。相当于最高法院院长。

    7、史部尚书。掌管全国文武官吏考核赏罚。相当于人事部长。

    8、光禄大夫。皇帝身边顾问之臣。相当于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委。

    9、中书令。掌管皇帝命令发布。相当于“两办”秘书长。

    10、尚书令。参议大政,综管政务,百官之长。相当行政院长。

    11、车骑大将军。地位尊崇,多加重臣。相当于元帅军衎。

    12、行军总管。统领军队出征的主将。相当于前沿总指挥。

    13、都察院御史。古代最高监察机构。相当于监察部长。

    14、知府。地方行政长官,总管州、县事务。相当于省长(或省辖市长)。

    15、知州。地方行政长官。相当于省辖市市长。

    16、知县。地方行政长官。相当于县长。

    17、通判。府之副职。相当于副省长(或省辖市副市长)。

    18、兵马指挥。明清兵马司主官。相当于北京市公安局局长。

    19、推官。掌刑名,

    赞计典。相当于最高法院政策司处长。

    20、都事。掌出纳文移。国防部、监察部等部委内设机构局长。

    21、给事中。皇帝禁中寄禄官。相当于元首生活或政治秘书。

    22、经历。部委所属机构主官。相当于部委二级机构负责人。

    23、行人。供差遣出使。相当于外交部工作人员。

    24、典宝。协司宝掌玉玺。相当于两办负责印章的副处级干部。

    25、县丞。协助县令治理一县之事。相当于副县长。

    26、主薄。掌钱粮、户籍。相当于粮食局长或户籍局长。

    27、检校。代理官职。秘书级。

    28、教授。府掌训导考核学生。相当于省教育厅长。

    29、教谕。县掌教学。县教育局长。

    30、训导。掌协助同级学官教育所属生员。相当于教育厅局副职。

    31、税课大使。掌县税务事务。相当于税务局长。

    32、吏目。州之属官,掌刑狱及官属事务。市政府副处级干部。

    33、总镇。镇守地方的高级武官。相当于大军区司令员。

    34、参将。镇守地方的统兵官,分守各路。大军区所属各军军长。

    35、游击。位参将之下,掌率兵防御。负责防御工作的师级军官。

    36、都司。位游击之下,掌防汛军政。负责防汛工作的团职干部。

    37、州同。州之佐官。相当于副市长。

    38、巡检。掌地方治安之官。县公安局副局长,分管治安工作。

    39、侍郎。宿卫侍从皇帝的官员。中央警卫局官员(有朋友提出相当于现在的副部长)。

    40、典籍官。掌官府书录图籍事务。图书馆馆长。   

    中国古代玉器资料

    玉花斑弧刃斧 玉器-----新石器时代玉花斑弧刃斧,新石器时代含山文化,长23.7cm,宽8.7cm。

    此玉斧玉料呈青灰色并有较多的自然纹理而形成暗花。斧为长条形,略扁,刃部呈前凸的弧状,斧顶略窄,近顶部有一圆孔。

    此玉斧于1987年在安徽省含山县凌家滩新石器时代墓地的M4号墓葬出土。墓葬中有大量的随葬玉器,其中包含许多精品,如玉勺、玉龟甲、玉刻图板等,并有大量玉斧。由此推测,墓主人是地位显赫的人物,所葬玉斧既象征权力,又标志着财产的丰厚。此件玉斧是随葬玉斧中制作最精致的一件,斧的刃部锋利,有一定的厚度和重量,具有实用性。其玉材虽因埋葬时间久远而发生了颜色的变化,但仍不失华丽的本色。斧的表面光滑,磨制精细,顶部略糙,可知顶部原嵌于木柄中因而未将其磨光。此件作品显示出玉斧由实用工具向礼仪用器的转化。

    琢:治玉的一种方法。在玉的表面加沙与水,用工具带动砣头旋转,用砣头琢玉。

    玉刻图长方形板 玉器-----新石器时代

    玉立人 新石器时代 含山文化

    玉立人,高9.6cm,肩宽2.3cm,厚0.8cm。新石器时代含山文化。

    玉料因受沁呈鸡骨白色。玉人作立状,方头,以阴线方格纹刻划出冠,大眼,三角形鼻,大嘴,唇上有须,两耳垂处各有一圆形钻孔。双臂贴胸而抱,十指分开,腕部有阴刻衣纹。束腰上雕出斜纹带饰。双腿间有缝隙,雕出脚趾。

    此玉人比例匀称,雕刻刀法简练,展示出古人部分服饰的简貌,也反映了江淮地区史前时期匠人们的雕刻技能,为迄今所见新石器时代最完整的直立玉人。有人称此时期为含山文化时期。含山文化,1987年发现于安徽省含山县凌家滩,位于长江中下游地区,它晚于同一地域的河姆渡文化和马家浜文化,而应早于良渚文化,与同一地区的薛家岗文化相当,是中国早期玉文化发展的重要地区之一。

    鸡骨白:玉器长年埋于地下,受外界有害物质沁蚀后仍带少许光泽,色如水煮之鸡骨,故俗称鸡骨白。又因似石灰之色,也称石灰古。

    玉双虎首璜,长11.9cm,厚0.4cm。新石器时代含山文化。

    璜为较窄的弧形,近于半圆,中部厚,边缘略薄。璜两端呈虎首形,形似剪影,其上有阴线界出的五官,虎的獠牙极夸张,虎眼用穿孔表示,孔中可穿绳系挂。

    此玉璜虎形之表面特征明确,说明在新石器时代虎与人关系之密切,在社会生活中已出现对虎的崇拜,这对于了解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新石器时期人们的生活及普遍存在的动物崇拜非常重要。

    此璜为1987年安徽省含山县凌家滩墓葬出土。

    璜:璜是弧形的玉器,《说文》释璜“半璧也”。在古代,璜是杂佩之一种,可佩带,某些玉璜还是礼器。

    玉兽形玦,高15.4cm,宽10.5cm,厚4.5cm。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

    玦以青黄色玉料制,表面有多处色斑。整体为环形,一侧有一开口,未断开。开口一端为兽首,另一端为兽尾,兽身屈而成环,颈部有二小孔。

    目前,多处红山文化遗址中出土了这类器型,它表现的是一种神化了的动物,反映了较大范围的动物崇拜。颈部带有双孔的作品并不多见,此玦可能是制造时所穿之孔位置不理想,作品悬挂时倾斜度不合要求,于是又钻了第二孔。这件作品为清代宫廷遗玉,说明清代宫廷曾收藏红山文化玉器。

    玉鹰,高2.5cm,宽4.6cm,厚0.4cm。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

    玉鹰为青黄色玉材制,片状,腹部略厚,腹前用阴线界出鹰爪,头部凸起,嘴尖,双翅较薄,尾宽,尾及翅上有阴线羽纹。鹰背部有对穿的孔,可穿系绳。

    红山文化分布于我国东北地区,在其遗址中发现了较多的玉器,其中有一定数量的玉鸟,多为鹰类。常见的玉鹰有二类,一类近似方形,翅的边缘平直;另一类鹰的翅膀大且展开,似飞翔状。这件玉鹰属后一类,辽宁省阜新市胡头沟遗址出土有同样的作品。此玉鹰的造型较接近于现实,鹰的腹面加工精致而背部

    简练,系因人们仰望飞鹰所得的观察结果。

    大玉龙,曲长60cm,直径2.2-2.4cm。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

    其玉料为淡绿色老岫岩玉。龙体较粗大,卷曲,呈倒“C”形,长吻微翘起,有圆鼻孔二,双目橄榄形凸起,头顶至颈背有长鬣后披,末端翘起,额及颚下有阴刻棱形网纹。龙躯光素扁圆,背部有一钻孔,可系绳穿挂。

    此玉龙因其吻前伸,前端凸且翘,因此又有人称之为玉猪龙。这是早期氏族艺术的代表作,属红山文化。其造型夸张、奇特,兼具写实与抽象手法,结构虽简洁,却满盈着生命力,质朴而粗犷,可能是某部族的图腾。

    玉神人纹多节琮,高32.1cm,孔径6.3-7.2cm。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

    琮呈外方内圆的柱形,上宽下窄,中心有圆孔,上下相通。玉料深褐黄色,局部有黄白沁斑。

    玉琮图案以横线截成十一节,每节均以四琮角为人面部的中心线,以四面凹槽为隔界,雕刻出四个简化的神人面纹。神人的冠、鼻清晰可见,圆眼及嘴则模糊不清,只是象征性地刻出。在玉琮上端相对的两侧面中部,隐约可见各有一阴刻的带双翼纹的符号。

    《周礼·春官·大伯宗》载:“以黄琮礼地”,说明玉琮是古时人们礼地的祭器。从目前良渚文化墓葬出土情况看,玉琮多置于尸体周围

    玉镂雕龙形佩,战国,长21.4cm,宽10.9cm,厚0.9cm

    玉料呈青色,有深浅不同的灰白和褐色沁斑。佩体片状,龙形,两面镂雕相同纹饰。龙张口回首,龙身满饰谷纹,尾上雕一大鸟,龙头内外侧及尾部又各凸雕一小鸟。于龙身中部有一圆形钻孔。

    此器1977年于安徽长丰县杨公乡战国墓出土,墓为战国晚期的楚墓群,距楚国都城寿春仅20公里。同此形制的玉佩,该墓共出土两件,出土时分别置于人体盆骨的左右,显然是主人佩戴的成组玉佩之一。此种龙凤佩是战国时期特有的造型,手法夸张,图纹精美,线条卷曲相连,龙凤组合浑然一体,体现了制作者丰富的想象力。此器体大且完好精美,实属罕见,显示了墓主人的高贵身份。

    玉螭凤云纹璧,战国,宽14.2cm,璧径11.5cm

    此璧为新疆和田白玉制。璧两面各饰勾云纹6周,勾云略凸起,其上再刻阴线成形。璧孔内雕一螭龙,兽身,独角,身侧似有翼,尾长并饰绳纹。璧两侧各雕一凤,长身,头顶出长翎,身下长尾卷垂。

    此玉璧不仅螭龙、凤鸟造型生动,璧表面的纹饰也不同于一般作品,没有采用常见的谷纹、蒲纹、乳丁纹,而是采用了勾云纹,使其与螭龙、凤鸟的搭配更为和谐,且加工精致。目前所见的战国玉璧中此件玉璧最为精致。从样式上判断,此器应是佩挂于人身的大型组佩中部的主要饰件,佩带者应具有很高的社会地位。

    玉镂雕双龙首佩,战国晚期,长13.5cm,高7cm,厚0.3cm。1977年安徽省长丰县杨公乡战国晚期墓葬出土

    佩青玉制,有色变沁斑,薄片状,整体呈“弓”字形。佩以中线为对称轴,对接双龙,两端雕龙回首仰视,唇吻部位卷曲夸张。龙身短而宽,饰凸起的谷纹,谷纹以短阴线勾连。佩中部廓外上、下镂雕云纹,上部及两下角都有镂雕的孔洞,可穿绳。

    这件玉佩为成组玉佩中部的中心玉件。这类带有前肢的半身龙玉佩在战国玉佩中非常罕见。 玉蝉,汉,长2.9cm,宽2.1cm,厚0.8cm。清宫旧藏

    作品为白玉质,有褐色斑,薄片状。扁腹,腹下有纵向的直线纹。长翅,翅上无翼纹。小头,双目凸出于头两侧。

    玉蝉的使用历史较长,在新石器时代的红山文化、良渚文化、石家河文化遗址中都有发现,其后至汉代的各个时期,蝉都是玉质作品中的重要题材。玉蝉的用途主要有两项,一为佩饰,流行于商之前。汉代玉蝉多为逝者口中的含玉,称为“琀”。在逝者口中置玉是古代的一种入葬习俗。战国早期曾侯乙墓中出土的玉琀为一组小牲畜,汉代墓葬中出土了较多的玉蝉,其上多无穿绳挂系之孔,用蝉作琀有祝愿逝者蜕变再生之意

    玉饮酒胡人纹带板,唐,长4.5cm,宽4.1cm,厚0.8cm

    带板为白玉制,近似正方形,略厚,四边呈坡状。中部琢一胡人坐于毯上,项下缀饰物,左手扶膝,右手举杯,一长帛在脑后飘舞,两端从腋下穿过。带板背面无花纹,四角各有一对穿孔,并有阴镌“十一六”3字。

    此作品为成组玉带饰中的一件,所雕胡人大眼高鼻,卷发后披,窄衣细袖。唐时,中亚地区的波斯人大量进入内地,他们信奉祅教,把中亚的宗教及生活习俗带入我国。此件带板上的图案表现了当时大唐与异域文化的交融。

    白玉双立人耳礼乐杯,宋,高7.5cm,外口径11-11.4cm,足径4.5cm。清宫旧藏

    杯白玉制,圆形,口微外撇,壁较厚。内壁凸雕32朵云纹,外壁饰礼乐图,凸雕10人,或持笙、笛、排箫、琵琶等乐器演奏,或歌唱。杯两侧各雕一立人为耳,其人手扶杯口,足踏云朵。

    安徽的宋墓中曾出土过银质礼乐杯,与此杯类似。此杯之造型在宋、元时期极为流行。这件玉杯进入清代宫廷时间较早,深受乾隆皇帝的喜爱,在清宫遗存玉器中有乾隆时期的仿制品。

    玉孔雀衔花饰,宋,长7.6cm,宽3.8cm。清宫旧藏

    花饰玉色青白,有赭色斑,为半圆形玉片,其上透雕孔雀衔花图案。图案主体为孔雀,孔雀回首,拖尾,展翅,口衔花枝,枝上有花两朵,品种不同。

    花鸟类玉器在宋、辽、金的考古发掘中多有出土,其中不乏鸟翅一只伸开、另一只下折的造型,这种鸟衔花玉饰是宋代较流行的样式。北京房山石棺墓出土有孔雀形玉发饰,孔雀之尾端带有半月状透空孔洞,同此件作品孔雀尾部的表现相同。此件作品较一般宋代花鸟玉佩更为精致,据其形状,可能是一种嵌饰。 玉寿鹿山子,明,高14.8cm,宽9cm。清宫旧藏

    山子玉料青绿色,雕立体山林景致。作品下部为山石,其上高树成荫,并结有桃实,树下一老人当风而立,著长袍短褂,左手轻抚身旁小鹿,右手持如意,崖下又有一小鹿,口衔灵芝,仰首面向石上的老人。 玉山布局有致,以桃、鹿、如意、老人之造型表现吉祥长寿的主题。加工时采用了镂雕技法,作品中保留着较多的镂雕孔洞以表现山石的风化与穿孔,树木枝叶处精雕细琢,因势就形,边角处打磨圆润,具有典型的明代玉雕艺术的造型风格。这类玉雕作品主要用于室内陈设,今人称为“摆件”。

    “子冈”款茶晶梅花花插,明,高11.4,口径4.2cm,底径3.8cm。清宫旧藏

    花插筒状,茶色,梅树干形。器身有白斑,巧做俯仰白梅二枝,花蕾并茂。一面琢隐起两行行书“疎影横斜,暗香浮动”八字。末署圆形“子”、方形“冈”阴文二印。充满了文人画韵味,格调高雅,技艺不凡。原藏清宫南库。

    水晶依质色不同称紫晶、绿晶、茶晶、墨晶、蓝晶、发晶、鬃晶、黄晶等。出于矽卡岩、伟晶及热液脉状矿床中(砂矿)。茶晶产于我国内蒙、甘肃等地。此茶晶有白斑,玉工因材施琢白梅,是冰晶器中难得的俏色之作。

    和阗白玉错金嵌宝石碗,清乾隆,高4.8cm,口径14.1cm,足径7cm。清宫旧藏

    碗玉质莹白。器壁薄,横截面为圆形,由口及腹斜收,桃形双耳,花瓣式圈足。腹外壁饰花叶纹,独具特色的是枝叶由金片嵌饰而成,花朵则以108颗精琢的红宝石组成。腹内壁有阴文楷书乾隆帝御制诗一首,全文为:

    酪浆煮牛乳,玉碗拟羊脂。

    御殿威仪赞,赐茶恩惠施。

    子雍曾有誉,鸿渐未容知。

    论彼虽清矣,方斯不中之。

    巨材实艰致,良匠命精追。

    读史浮大白,戒甘我弗为。

    并有“乾隆丙午新正月”、“御题”款识及“比德”印。碗内底正中有隶书“乾隆御用”四字。

    艺术作品的风格与制作者的审美取向相关,在白如凝脂的玉上错以黄金,镶嵌红色宝石,显得格外豪华富丽。本器具有典型的痕都斯坦风格,通过器物外在的华美体现出西部民族特有的热情奔放的性格特色。

    正因此碗具有独特的艺术神韵且仿制功力精湛,所以自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制成后始终为乾隆皇帝所珍爱,甚至在庆典活动时还被当作御殿赐茶的用具。

    大禹治水图玉山,清乾隆,高224cm,宽96cm,座高60cm,重5000kg

    玉山用料产自我国新疆和田密勒塔山,为致密坚硬的青玉。玉上雕成峻岭叠嶂,瀑布急流,遍山古木苍松,洞穴深秘。在山崖峭壁上,成群结队的劳动者在开山治水,此景即用夏禹治水之故事。玉山正面中部山石处,刻乾隆帝阴文篆书“五福五代堂古稀天子宝”十字方玺。玉山背面上部阴刻乾隆皇帝《题密勒塔山玉大禹治水图》御制诗,下部刻篆书“八徵耄念之宝”六字方玺。玉山底座为嵌金丝山形褐色铜铸座。 此玉山由当时两淮盐政所辖的扬州工匠雕凿制成。大块玉料从新疆和田密勒塔山运到北京后,乾隆皇帝钦定用内府藏宋人《大禹治水图》画轴为稿本,由清宫造办处画出大禹治水纸样,由画匠贾全在大玉上临画,再做成木样发往扬州雕刻。大玉于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发往扬州,至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玉山雕成,共用6年时间。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乾隆帝又命宫中造办处如意馆刻玉匠朱泰将乾隆御制诗和两方宝玺印文刻制在玉山上。最后由乾隆帝钦定,案放在宁寿宫乐寿堂内,至今已有二百余年的历史。 战国玉器特点由于战国时期社会的变革、生产力的发展以及儒家赋予玉的种种道德文化内涵,所以使得战国时期的王公贵族,皆以佩玉为时尚。从目前考古资料可知,战国玉器较之春秋玉器品种更加丰富,它突破了春秋时期多以小件为主的装饰玉、葬玉等,出现了大型的玉磺、出廓玉壁、龙形佩、带钩等;工艺更加精细,玲咙剔透,并多以楼空、浅浮雕的技法、巧妙的构思和独特的造型见长;装饰更加多变,不但有谷纹、云纹等几何纹,还出现了螺璃纹、花叶纹及描写自然生活的图纹。同时战国玉器作品中的神兽造型,均饱含着一种紧张的气势,大大增强了内在的精神韵律,充分显示了战国时期各路诸侯躇踌满志、意欲争霸的凌云气概。

    战国早期玉器以山东鲁国故城和湖北曾侯乙墓出土的玉器为代表。其工艺较前复杂,造型亦渐舒展,器体边角尖锐利落,特别是回首挺胸的龙凤形象也开始展示出了一定的动感。装饰图纹则多为较密集的去地隐起的谷纹、卷云纹等。有的谷纹周缘还刻划出一条阴线,甚至使之勾连。此时浅浮雕玉器去地并不彻底,多沿图纹而碾磨,因此产生了一种时隐时现、变化多佯的艺术效果。其中举世瞩目的曾侯乙墓出土的多节龙凤纹佩,更是战国早期玉器中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该佩玉料细润,工艺精湛,通体长达48厘米,用5块玉料琢制而成。器面分别雕琢有龙、凤、璃等,并间饰几何纹。同时集阴刻、浮雕、镂空、接榫、碾磨于一器,工艺复杂,难度极大,体现了战国早期高度的治玉水平。

    战国中晚期,玉器工艺经过不断地发展,越发呈现出一派辉煌的景象。此时玉料选择更加严格,洁白温润的和田玉比供较前增多。治玉工艺更加成熟,而且由于普近采用了金属类工具,所以战国玉器较之早期造型规矩整洁,器物边角犀利见锋,纹饰线条干净利落,决无拖泥带水之处。无论是浅浮雕、透雕,还是阴线刻划,均琢制得精益求精。特别是那张口挺胸、大幅度地扭动躯体的龙凤造型,明显地表现出一种刚健遭劲、勇往直前的气势和力度。如我们常见的镂空龙形佩、出廓玉壁和各式玉佩等,那细润的质地、新颖的造型设计、滴水不漏细致入微的雕工以及巧妙灵透的镂空、充满活力的线条和通体生辉的光泽,无不让人拍手叫绝,叹为观止。可以说战国玉器工艺的精细程度,在中国玉器史上达到了空前的高峰。

    中国古代文论复习资料

    二、名词解释题 1.(司马迁的)“发愤著书”说.

    司马迁在《报任安书》历述韩

    非、屈原等人的事迹后,总结

    说:"《诗》三百,大氐贤圣发

    愤之所作也。"提出了"发愤著书

    "说。司马迁通过分析历史上许

    多伟大人物的事迹和作品揭示

    了一个真理:在中国古代文学史

    上,真正伟大的作品,大都是作

    家坚持自己的进步理想或正确

    的政治主张,在遭到反动势力迫

    害后,为了抗争迫害而坚持斗

    争、发愤著书的产物。值得注意的是,司马迁的《史记》对汉武帝刘彻并没有发泄私愤,而是既写了他残忍、好大喜功和追求长生不老等可笑事迹,也写了他的雄才大略和文治武功的伟大之处,有着公正的"实录"精神。 "发愤著书"说对后来韩愈的"不平则鸣"说、欧阳修的"诗穷而后工"说都有很大的影响

    2、(司马迁的) 实录说.司马迁

    提倡并在《史记》写作中实践

    “不虚美,不隐恶”的“实录”

    精神。即不虚假地对统治者歌功

    颂德,不隐讳他们的凶狠残暴的

    恶行,一切都照历史的实际情况

    真实地予以记录。司马迁《史记》

    在记录刘邦(汉高祖)、刘彻(汉

    武帝)以及许多酷吏时,正是实

    践了他的“实录”精神。这种"

    实录"精神,对后世的史学产生

    过巨大影响,也对后世文学创作

    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杜甫的诗被成为"诗史",就说明了这一点。

    3.(《毛诗大序》的)“讽谏”

    说."讽谏"就是讽刺的意思,

    “讽谏"是讽而谏,就是在讽刺

    之中包含着"谏(劝说)"的意思。《毛诗大序》提出了 "讽谏

    "说:"上以风化下,下以风刺上

    ","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

    戒。"这就充分肯定了文艺批判

    现实的意义和作用。老百姓可以

    用用文艺的形式对上层统治者

    进行批判,而且"言之者无罪,

    闻之者足以戒",这就包含着一

    定的民主因素。它为后来进步的

    文学家用文学创作干预现实,批

    判社会黑暗政治提供了理论依

    据,对文艺与现实的关系作了比

    较明确的论述。

    4.(《毛诗大序》的)诗“六

    义”说.《毛诗大序》说:“故

    诗有六义焉:一曰风,二曰赋,

    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本来风雅颂是《诗经》的分类,赋比兴是《诗经》表现方法,《毛诗大序》赋予“六义”的新说法。根据上下文的意思,风,指诗有教化臣民,并有表达臣民心声、讥刺上政的作用;

    赋,指铺叙直说的写作方法;

    比,是比喻;兴,起的意思,“先

    言他物一引起所咏之辞也”,有

    一种“感发志意”的作用;雅是

    正的意思,“言王政之所由废兴

    也”;颂是赞美神明的歌舞曲。

    它在解释风、雅的意义时,接触

    到了文艺创作中个别表现一般

    的概括性以及典型性的特征。

    “六义”说在经学史上的影响

    大于它在文学批评史上的影响。

    5.(《毛诗大序》的)情志统一

    说."情志统一"说是《毛诗大序》提出来的一个诗论观点,文章里

    说:"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

    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

    于言。"从这里可以看出《毛诗大序》是承认诗歌是抒情言志的,情与志是统一的。情,是感情,志,是志意怀抱,但具体所指,根据文中的论述,当多指对人伦教化、政教礼义得失的观点和看法。感情受到激发,就会发言成诗,而诗歌抒发这种感情,表达心中的志意。《毛诗大序》强调诗歌"吟咏情性",但在情志关系上,它更重在志。这基本上是继承先秦"诗言志"的观点,但它正确地阐明了诗抒情言志的特点,说明对文学本质的认识已较先秦时代进一步深化了。情志

    说对后来文学批评的影响很

    大,后世对诗歌思想内容的评价

    多集中在情和志上。

    6.(王充的)“疾虚妄”说.王充提倡真实,反对“虚妄”。他认为一切文章和著作必须是真实的,坚决反对荒诞不经的虚妄之作。王充自述他写作《论衡》的主旨是“疾虚妄”,他坚决反对

    “奇怪之语”、“虚妄之文”,

    批判“好谈论者增益事实,为美

    盛之语;用笔墨者,造生空文,

    为虚妄之传”(《论衡?对作》)。

    王充认为有“真”才有美,而

    “真美”又是和“善”分不开

    的。只有高度真实的文章和著作

    才是有益于世的。而虚妄之作是

    必然毫无实用价值的。王充强调

    文章的内容和形式必须统一,做

    到表里如一,内外相符,这就为

    文章的内容形式提出了标准,为

    文章做到文质彬彬指明了方向。

    二、名词解释题

    1. (曹丕的)“文气”说《典

    论· 论文》提出了"文以气为主"的著名论断,他说:"文以气为家的气质个性。学和习则指作家主,气之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的学识和修养。这四个因素又可致。„„虽在父兄,不能以移子以分为先天禀赋和后天培养两弟。"可以看出,这里的"气",类。才和气是先天的,各人因禀是由作家的不同个性所形成赋不同而各异;学和习则是后天的,指的是作家在禀性、气度、的,是和作家的努力与他所生活感情等方面的特点所构成的一的环境影响不可分割地联系着种特殊精神状态在文章中的体的。作家的才气虽然有先天好坏现。"文以气为主"就是强调作品的差别,但是又受到后天学和习应当体现作家的特殊个性。要求状况的影响而有所发展并逐渐文章必须有鲜明的个性,而这种定型。刘勰对作家才性分析之重个性只能为作家个人所独有,"视后天作用的思想,是和他重视虽在父兄,不能以移子弟。"这社会生活实践对作家作品影响就说明了文章风格的多样性的分不开的。刘勰比曹丕之只强调原因。后世许多文论家、诗论家先天作用大大前进了一步。

    常以气论诗、论文,当或多或少

    4。(《文心雕龙》的)“风骨”

    是受到了曹丕"文以气为主"说

    说.刘勰在《风骨》篇中提出他的影响。

    著名的风骨论。“风骨”的内2。(《文赋》的)“诗缘情而绮涵,说法纷纭,现代著名学者黄靡”说所谓"诗缘情"就是说诗侃在《文心雕龙札记·风骨》篇歌是因情而发的,是为了抒发作中说:“风即文意,骨即文辞。”者的感情的,这比先秦和汉代的教材认为:风当是一种表现得鲜"情志"说又前进了一步,更加强明爽朗的思想感情;而骨则当是调了情的成分。这是魏晋时代文一种精要劲健的语言表达。但仔

    学自觉的重要表现。陆机讲"诗

    细体会刘勰所论,并联系到以前

    缘情"而不讲"言志",使诗从"止

    所学的知识对于“风”的解

    乎礼义"的束缚中解脱出来。又

    释,“风”应该是抒发情志的作

    讲"赋体物而浏亮","体物"就是

    品所具有的能化感人的艺术感

    要描绘事物的形象。"体物"就是

    染力,而 “骨”则应该是指能

    要描绘事物的形象。“缘情”、

    确切表达情志的精要劲健、刚正

    “体物”就是要诗赋的文学作

    有力的文辞。“风”和“骨”是

    品注重感情与形象,说明陆机对

    相辅相成的,无“风”则无

    文学的艺术特征的了解又在前

    “骨”,“风”和“骨”不可能

    人基础上大大深入了步。

    单独存在。从某种意义上看,风

    骨可以看作是文学作品的某种

    3。(《文心雕龙》的)“才、

    艺术风格,但不同于体现作家个气、学、习”说.刘勰说:“才

    性的一般意义上的艺术风格,如

    有庸俊,气有刚柔,学有浅深,

    典雅、远奥等,它具有普遍性,

    习有雅郑”,指的就是作家个性

    是文学创作中作家普遍追求的

    形成的四个方面:才、气、学、

    审美特征,也是文学作品在内容

    习。才,指作家才能;气,指作

    与形式上应具有的风貌。

    5。(钟嵘的)“自然英旨”说(“直寻”说).钟嵘主张诗歌创作以自然为最高美学原则,提出“自然英旨”说。“自然英旨”说主要包括下面的内涵:(1)强调感情真挚。诗歌既然主要是以抒情为主的,就应该感情真挚,不能有虚假的感情表现。(2)诗歌是抒发感情的,为了抒发真挚的感情,就应该反对掉书袋(用典故)派和声律派,直以抒情为主,他说:“观古今胜语,多非补假,皆由直寻。”“直寻”就是不假借用典用事,而是直接写景抒情。“直寻”说是钟嵘文学思想的核心。“直寻”与“自然英旨”在钟嵘的理论范畴里基本是一个意思。

    6.(钟嵘的)“滋味”论.钟嵘

    《诗品》认为诗歌必须有使人产

    生美感的滋味,只有“使味之者

    无极,闻之者动心的作品,才是

    “诗之至也”。钟嵘是中国古代

    文论家中最早提出以“滋味”

    论诗的文艺理论批评家。要做到作品有深厚的“滋味”,钟嵘提出“诗有三义”说,认为要使诗有“滋味”,关键在于综合运用好“赋、比、兴”的写作方法。怎样综合运用“三义”呢?“三义”中,他又将“兴”放在第一位,并使“三义”综合运用,这就突出了诗歌的艺术思维特征。并且说:“宏斯三义,酌而用之,干之以风力,润之以丹彩,使味之者无极,闻之者动心,是诗之至也。”只有这样,才能写出有“滋味”的作品。

    二、问答题

    1. 结合陈子昂的诗歌创作实践,说明他的“兴寄”和“风骨”的内涵。陈子昂的兴寄说是说诗歌要有充实的内容,言之有物,寄怀深远,因物喻志,托物寄情。他自己的《感遇诗》三十八首就借咏物叙事抒发自己壮志情怀和以物喻人,托物喻志,寄托自己对社会政治的主张和见解,是他对自己的“兴寄”主张的最好的实践和最明确的注解。陈子昂的风骨说,继承了前人的风骨论。他的风骨内涵,根据他在《修竹篇序》对齐梁诗歌“汉魏风骨,晋宋莫传”的批评,应该就是指建安风力。即是指具有鲜明爽朗的思想感情和精要劲健的语言表达的艺术风格,具有风清骨峻的特点。亦即

    是“骨气端翔,音情顿挫,光英

    朗练,有金石声”的具有强烈的

    艺术感染力和震撼力。陈子昂的

    《登幽州台歌》可以说正是具有

    这种风格的作品。

    2。结合文学史的实际情况,谈

    谈你如何理解陈子昂在《与东方

    左史虬修竹篇序》中对齐梁诗歌

    的批评?陈子昂对齐梁文风提出了两点批评:一是“彩丽竞繁而兴寄都绝”,二是“汉魏风骨,晋宋莫传”。前者是说齐梁文学只讲究华丽的辞藻,而缺少深微的情志寄托,缺少诗人真实情感的抒发。后者是说晋宋之后的诗歌缺少汉魏诗歌有充实内容的强烈的艺术感染力量。缺少那种“骨气端翔,音情顿挫,光英朗练,有金石声”的风骨强劲的作品。这两点批评,概括了六朝,

    特别是齐梁诗的弊端,击中了要害。

    3。简析陈子昂“兴寄”和“风骨”说在诗学史上的意义。陈子昂的诗歌,以其进步、充实的思想内容,质朴、刚健的语言风格,对整个唐代诗歌产生了巨大影响。其后张九龄的《感遇》诗、李白的《古风》,都以他的《感遇》诗为学习对象。杜甫对他评价极高:“公生扬马后,名与日

    月悬。„„终古立忠义,《感遇》

    有遗篇。”(《陈拾遗故宅》)杜

    甫不少关心国事民生的诗篇,可

    明显地看出是受了他的影响。白

    居易《与元九书》、元稹《叙诗

    寄乐天书》都谈到他们努力写作

    讽谕诗,是受到陈子昂《感遇》

    诗的启发。白居易还把陈子昂与

    杜甫相提并论,说:“杜甫陈子

    昂,才名括天地。”(《初授拾

    遗》) 。陈子昂的诗歌理论,加

    上他的创作实践,终于廓清了初

    唐半个时纪齐梁余风的影响,迎

    来了以“风骨”、“气象”著称

    的盛唐诗歌创作高潮。他的“兴

    寄”、“风骨”说理论为后人继

    承,成为他们反对形式主义柔靡

    诗风的理论武器。

    4。简述皎然诗论中“意”与

    “境”的关系,并分析他的“取

    境”有易、难两种情况的论述。

    皎然论诗歌创作的“取境”有

    易、难两种情况,这是诗歌创造

    中存在的实际情形。有时灵感开

    通,就会“佳句纵横”、“宛如

    神助”,创作顺畅,就是“取

    境”之“易”的表现。有时“取

    境”艰难:“取境之时,须至难

    至险,始见奇句”。这是“取

    境”之“难”的情况。前者,陆

    机等已有相关论述,后者是却少

    有人触及,这是符合创作实情。

    有时灵感不能畅开,构思当然艰了,就能创造出“言宜”的文苦,只有继之以苦思冥想,才能章,把“养气”与作文统一起来深入采掘,遴选意境。他还认为了。特别要说明的是,韩愈强调“取境”时“至难至险”的作“气盛言宜”并不忽视文章的品:写成之后,如果又能不露凿写作技巧,而是力主在语言上要斧痕迹,“观其气貌,有似等创新,对古人要“师其意,不师闲,不思而得”,这才是文章其辞”,要“惟陈言之务去”。

    “高手”。

    7.试比较韩愈“不平则鸣”说

    5.如何理解皎然“两重意以

    和司马迁“发愤著书”说的异

    上,皆文外之旨”的诗论观点?

    同。韩愈在《送孟东野序》中还皎然诗论关注到了这意境作品

    提出了“不平则鸣”论。他说:完成之后,便具有了一种特殊的

    “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人审美品格,即超越于表层文字和

    之于言也亦然,有不得已者而后形象之外的多层的、乃到不尽的

    言,其歌也有思,其哭也有怀。”审美意味:“两重意以上,皆文

    所谓“不平则鸣”从文学理论外之旨。”“但见性情,不睹文

    批评上看,就是认为作家、诗人字,盖诗道之极也。”“情在言

    在不得志时,就会用创作的方法外,旨冥句中。”这些论述,实

    抒写自己的思想感,情表达自己际上已经提示出了诗歌单的本

    的内心情志。这与司马迁的“发

    质特征,即在意、境契合的基础

    愤著书”说是一脉相承的。但他上,具有超出表层文字、形象的

    更指出,只有那些胸有块垒的不

    审美包容量,能激发读者产生多

    得志的文人爱“鸣”,也善

    层次乃至无穷无尽的审美情思。

    “鸣”,他说:“和平之音淡

    薄,而愁思之声要妙;欢愉之辞

    6。试比较韩愈的“气盛言宜”

    难工,而穷苦之言易好。”这可

    说和孟子“养气”说之异同。韩

    以说其对司马迁“发愤著书”

    愈在《答李翊书》中,提出了“气

    说的发展了。

    盛言宜”之论。他说:“气盛则

    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者皆宜

    8结合韩愈的诗歌作品,谈谈他

    也。”“气盛”,是指作家的仁

    对“横空盘硬语”式审美风格义道德修养造诣很高而体现出

    的追求。在诗论上,韩愈主要提来的一种精神气质,一种人格境

    倡追求雄健怪奇的审美风格,崇界,与孟子的“配义与道”而修

    尚气势美、险怪美。他在《调张养成的“浩然之气”含义相

    籍》诗里,先是对李白、杜甫的同。但孟子说的“养气”是为了

    创作风格作了主观色彩颇为浓“知言”即考察他人的言论,并

    厚的评价,然后说自己追随李、不是创作理论,而韩愈则将“养

    杜的诗魂一起遨游,并与李、杜气”与作文统一起来,阐发的是

    二公进行了神交,“精诚忽交创作的原理。先道德而后文章,

    通,百怪入我肠”,头脑里充满人品与文品统一,这本是传统儒

    了各种怪怪奇奇的意象,这更多家的重要文学思想。“气盛”

    地反映了韩愈自己的审美理

    想,可见其对“怪”之美的钟爱,其中包括敢于破格、敢于出奇的构思怪、想象怪以及用语怪。他评孟郊诗说他“横空盘硬语,妥贴力排奡”,其实这些都说明他自己提倡和追求的是雄奇怪伟的诗歌风格。韩愈的这些诗美追求,在他自己的创作实践中得到了实现:他的一些诗,的确怪怪奇奇,如《陆浑山火和皇甫湜用其韵诗》用同一偏傍的字(中有“水龙鼍龟鱼与鼋,鸦鸱雕鹰雉鹄鵾,燖炰煨爊孰飞奔,祝融告休酌卑尊”等句),读来要翻字典,但《山石》诗虽也追求矫健怪奇风格,却是一首风格雄健的好诗,受到元好问《论诗》绝句的称赞(“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晚枝。拈出退之

    山石句,始知渠是女郎诗”)。

    总之,韩愈的创作是在实践他的

    诗歌理论主张,其风格也基本上

    是雄健怪奇一路。正如晚唐司空

    图在《题柳柳州后记》中对他的

    批评:“尝观韩吏部歌诗累百

    篇,其驱驾气势,掀协揭电,奔

    腾于天地之间,物状奇变,不得

    不鼓舞而徇其呼吸也。”此外,

    韩愈还大胆创新,或以散文的章

    法结构诗篇,或在诗中大量运用

    长短错落的散文句法,尽力销融

    诗与文的界限,呈现出“以文为

    诗”的特点,对宋诗影响深远。

    9。如何准确理解白居易在《与元九书》中提出的“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的理论?白居易在《与元九书》中以植物来喻诗:“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莫切乎声,莫深乎义。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强调的是感情的重要,

    看到了诗歌的抒情本质。“情”、“义”指的是内容,“苗”、“华”指的是形式。白居易诗歌理论的核心是强调创作要有为而作,不为艺术而艺术。在白居易看来,诗歌是有认识生活和鼓舞感染人的作用的,认为好的诗歌要能“补察时政,泄导人情”。为了使作品发挥更广泛的社会作用,在强调思想内容第一的前提下,白居易又十分重视艺术形式的作用,力求内容和形式的统一,并不一概地排斥“苗言”和“华声”,而只是反对离开有补于世的内容,雕章镂句。他要求不拘泥于声律、词藻的束缚,做到通俗易懂,为更广大的读者所接受。

    10。结合白居易的诗歌创作实

    践,谈谈他的诗歌理论的长处与

    缺憾。白居易诗歌理论的核心是

    强调创作要有为而作,他提出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

    而作”(《与元九书》),提出

    了“为时”、“为事”而作的观

    点,明显继承传统儒家的诗文论

    思想。所谓“为时”“为事”就

    是主张用同情的笔触来抒写反

    映下层劳动者生活的苦难,揭示

    时政的弊端。它鲜明地指出了文

    学应当积极地干预现实,为实现

    进步的政治理想,为改善百姓的

    生活状况,发挥其应有的功效。

    他主张讽刺诗要写得激切、直率,要大声疾乎揭露弊政,为民请命。这种观点主张文学创作要干预现实,批判黑暗社会,加强了我国古典诗歌的现实主义传统,对后代有极大影响。白居易诗论也有其弊病,主要表现在:(1)过分强调了诗歌的针砭时

    弊的实用功能,而忽视了,甚或有意排斥和否定的审美娱乐功能,否定诗歌的艺术性,对历史上一些优秀诗人的名篇名句,如谢兆的“馀霞散成绮,澄江静如

    练”这样千古名句,也斥之为

    “嘲风月、弄花草而已”,实在

    太偏激了。(2)他要求诗歌要

    “救济人病,裨补时缺”,因

    此,创作要用“实录”的方法,

    否定了诗歌要用想像、夸张的艺

    术手法,这样,诗歌岂能不枯涩

    干瘪,缺乏丰满的艺术形象,他

    自己的少数诗歌就不能不说有

    这种缺点。(3)在艺术表现上,

    忽视艺术要含蓄蕴籍,主张“其

    言直而切”,“首句标其目,卒

    章显其志”,必然诗歌直白浅

    露,他的少数诗歌就正有这种缺

    憾,不能不说这是与他的诗歌理

    论有关。

    11.如何理解司空图提出的诗歌

    创作中“思与境偕”的思想。

    “思与境偕”说是司空图在《与

    王驾评诗书》中提出的:“长于

    思与境偕,乃诗家之所尚者。”

    就是说诗歌艺术的最高境界在

    于作者的情思、感兴应该与客观

    的境遇和景物和谐一致,也就是

    “造意之妙与造物之妙相表

    里”(《诗人玉屑》卷十五引《后

    湖集》),这实际上是在讲创作

    时如何构思形成作品的意境,是对刘勰“神与物游”思想的进

    一步发展。“思”,可理解为创作中的神思,即艺术思维活动,侧重于创作主体的情志意趣活动;“境”,是激发诗意趣并且表现之的创作客体境象。“思与境偕”说明艺术思维是与具体物象相结合的,“境”与“思”

    偕往,相互融会,这就构成了作品的意境世界。这种意境论表述很清楚,并用“思与境偕”概言之,应是司空图独特的体会。

    12.什么是司空图的韵味说?简

    析司空图“韵味”说对钟嵘《诗

    品》“滋味”说的继承、发展和

    深化。钟嵘《诗品》认为诗歌必

    须有使人产生美感的滋味,只有

    “使味之者无极,闻之者动心的

    作品”,才是“诗之至也”。对

    于诗歌意境的特殊性质,司空图

    从鉴赏角度,把“味”作为诗歌

    审美的第一要义提了出来,就是

    “韵味”说。他在《与李生论诗

    书》中强调诗歌要有“咸酸”之

    外的“醇美”之味。他的“韵

    味”说本于钟嵘“滋味”说,但

    有发展和深化。第一,司空图比

    钟嵘更加自觉地把“味”作为论诗的原则和衡量诗歌的标

    准。钟嵘说最好的诗是具有隽永

    味道的 作品:“使味之者无

    极,闻之者动心”。而司空图则

    更为明确地表述为“辨于味而

    后可以言诗”,也就是说,若是

    不会或不去辨味,就不配来谈

    诗。第二,司空图并没有停留在

    提出这一醇美的韵味理论,而是

    深入探讨了这种韵味的具体丰

    富的内容。所谓“四外”都是论

    述意境的特殊性质,笼统说都是

    指丰富的醇美韵味。

    初一中国古代史复习资料

    初一中国古代史复习资料 第一主题:中华文明的起源

    1、我国境内的原始居民先后有:①元谋人 ②北京人 ③山顶洞人 ②写出北京人的主要活动(如:如何采集、狩猎、使用自然火) ③北京人的生活特征(如:群居生活、共同劳动、共同消费) 6、约6000年至4000年前的大汶口人时开始出现了贫富分化。其根本④河姆渡人 ⑤半坡人 ⑥大汶口人

    2、距今约170万年的元谋人,一般认为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的居民,他们的活动揭开了中国历史的第一页。

    3、距今约70万年——20万年的北京人是我国最早会使用自然火的原始居民。约1800年的山顶洞人是我国最早懂得人工取火的原始居民。两者的共同点是①都生活在黄河流域,②都会用火,③主要活动是采集、狩猎。两者的不同点是北京人属于猿人;山顶洞人属现代人,已掌握了磨制和钻孔技术,会缝制衣服,有爱美意识。

    4、①我国生活在长江流域的河姆渡原始居民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原始居民。②生活在黄河流域的半坡原始居民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③自然条件是决定他们种植水稻和粟的根本原因。④河姆渡人和半坡人过定居生活的直接原因是会建造房屋。河姆渡人居住的房屋是木架结构,半坡人居住的是半地穴式房屋。⑤他们的共同点是a、都是原始农耕文化;b建房定居、都生活在母系氏族时期。c、都进入了新石器时代。

    5、从体质特征看,元谋人和北京人属于猿人。 *北京人的一天

    ①写出北京人生活的自然环境

    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

    7、生活在黄河流域的炎帝(神农氏:教民耕种、尝百草)和黄帝(轩辕氏,创制历法、发明加工工具、铜器、车船等),为了争夺土地和财富,终于爆发了阪泉之战,黄帝取得最后胜利,黄帝成为华夏族的奠基者,被后世尊称“人文初祖”。华夏族是汉族的前身,华夏族共同尊奉炎帝和黄帝为祖先,今天我 国境内生活着56个民族。

    8、从猿到人是揭开人类起源的科学论断。会不会制造工具是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劳动创造了人本身。

    9、使用打制石器的时代叫旧石器时代,元谋人、北京人处于此时代。使用磨制石器的时代叫新石器时代,山顶洞人,河姆渡人、半坡人、大汶口人处于此时代。

    10、材料:“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过家门而不入” ⑴此材料讲述的是禹的治水的传说。

    ⑵他在历史上的主要贡献是:①禹治水有功。②禹建立夏王朝。 ⑶他值得我们学习的是:①吸取经验教训,用疏导的办法治水。②身负治水重任,敬业奉献的精神。

    ⑷尧、舜、禹时期用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是禅让制,其基本原

    则是“选贤与能”。

    11、材料:“神家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耕。” ⑴此材料叙述了炎帝的教民农耕

    ⑵他在传说中的作用是:炎帝利用天时、地利、制作农业工具,教民耕种,和黄帝联盟,形成华夏族,被华夏族尊奉为祖先之一。

    第二主题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本主题讲述夏朝至战国时期的历史,即(约公元前2070年一公元前221年)。主要讲述中华大地上国家的产生和早期发展,说明夏、商、周(西周和东周)的兴亡更替。也讲述此时期我国社会的发展变化,强调春秋战国的社会剧烈变革,此社会大变革指奴隶制的瓦解和封建制的形成。重点突出了影响深远的商鞅变法。

    1、夏、商和周建立时间,建立者、都城、暴君、亡国者、灭亡时间。 夏→约公元前2070年→禹→阳城→桀→桀→约公元前1600年

    商→约公元前1600年→汤→安阳(殷)→纣→纣→约公元前1046年 西周→约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镐京→周历王→周幽王→约公元前771年

    2、禹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王朝是夏朝,禹时期开始了我国奴隶制文明时代。夏朝的建立标志我国早期国家的产生。“禹传启,家天下”,开始了我国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3、商汤于公元前1600年灭夏桀建立商朝约公元前1300年盘庚迁殷商

    朝国力开始日渐昌盛。

    4、约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领导灭亡商朝的牧野大战,周武王取得伐纣的胜利,牧野之战标志周武王推翻商纣的统治,建立周朝,定都镐京,史称西周。分封制是西周重要的政治制度,分封的目的是为了控制全国广大地区。根本目的是巩固统治。

    5、我国有确切纪年开始于公元前841年,史称共和元年。此年发生了国人暴动,赶走了周历王,标志西周由盛到衰的转折点。

    6、公元前771年犬戎族攻破镐京,杀死西周的统治者周幽王,西周灭亡,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史称东周,我国进入春秋时期。

    7、春秋时期是指公元前770年一公元前476年,是我国奴隶社会瓦解时期,其特点是“乱”“变”。春秋五霸依次为:①齐桓公,②晋文公,③楚庄王,④吴王阖闾、⑤越王勾践。他们的霸主地位确立的标志依次是:①葵丘会盟、②城濮之战(晋、楚)③必阝之战④郢之战、⑤北上会盟。

    8、齐国的管仲改革,帮助齐桓公成为春秋首霸,标志是葵丘会盟。 成语“问鼎中原”表现了楚庄王企图称霸中原,越王勾践的“卧薪尝胆”立志发愤图强,北上会盟标志勾践成为春秋最后一个霸主。

    9、春秋战国时,同晋 国争霸中原的诸侯国是楚,即晋楚争霸。 10、西周的等级制度中,统治阶级内地位最低的是士,被统治阶级地位最低的是奴隶。

    11、与成语相关的人和事件。

    退避三舍一一晋文公一一城濮之战(晋、楚) 一鸣惊人一一楚庄王一一必阝之战(楚、晋) 卧薪尝胆一一勾践一一北上会盟

    12、战国时期是指公元前475年一公元前221年。是我国封建社会形成时期,其特点是“乱”“变”。战国七雄依次有:齐、楚、燕、韩、赵、魏、秦。

    春秋战国时期的主要特点是:奴隶社会的瓦解和封建社会的形成。社会即:“变”“乱”。春秋战国我国古代历史上的变革时期。我国封了制度逐步实现主要通过变法或改革来实现的。

    13、战国时期生产力发展的主要标志是铁器的普遍使用和牛耕的推广。 14、春秋末期齐国的军事家孙武的《孙子兵法》是我国现存的年代最早的兵书,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兵书。军事格言“知已知彼,百战不殆”,出自此书,所以后世尊称孙武为“兵圣”。

    战国时的孙膑的《孙膑兵法》,他指挥的“围魏救赵”取得胜利。军事家白起指挥秦军取得长平之战胜利。公元前260年的长平之战标志着东方六国再也无力抵御秦军的进攻。

    15、战国中后期,秦的政治家张仪主张“事一强以攻众弱”的“连横”的策略。齐的政治家苏秦主张“合众势以攻一强”的“合纵”策略。

    16、战国后期,秦国修筑的水利工程是都江堰和郑国渠。

    17、见P45“苟可以强国,不法其古,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治世

    不一遁,便国不消”。

    ①讲述的是公元前356年的商鞅变法。②支持的最高统治者是秦孝公;③有利于废除奴隶制经济基础的是土地私有。废除奴隶制经济基础措施是国家承认私人的土地所有权。(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可以买卖。)④有利于调动生产者和将士积极性的措施是重农抑商和奖励军功。(奖励耕战)。⑤有利于中央集权的措施是推行县制,它对当代行政理制度有重要影响。⑥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一次重要的政治改革和社会改革,是我国古代史上最成功的改革。(评价)⑦“治世一道,便国不法古”的含义是:治理国家不止一种方法,只要有利于国家人民,就不必效法古代。

    18、“齐桓公和管仲是冤家对头,„„鲍叔牙着重的对齐桓公说:“„„君若要称霸天下,没有管仲不行,„„。”这段话,深深打动了齐桓公,打消了杀死管仲的念头,并委以重任。

    此材料讲述了管仲与齐桓公称霸的关系是:化干戈为玉帛,辅佐齐桓公成就霸业。

    ②我们应学习齐桓公的善于人谏,知人善任。

    19、简述商鞅变法的原因(背景)目的、主要内容、作用和成功的原因? (1)原因:①生产力的发展;②私田大量出现;③形成了封建地主和农民;④秦国落后挨打,秦孝公求贤。⑤秦孝公主张改革废法图强。

    (2)目的:通过变法改变落后挨打局面,使泰国富强起来。 (3)主要内容:①改革土地制度,废除奴隶制的土地国有制,国家承

    认私人土地所有权。②重农抑商。③奖励军功。④迁都咸阳,推行县制。⑤严明法令。

    (4)作用(影响):①通过变法,废除了旧制度,建立新制度,秦发生了根本变化。②秦军的战斗力大大提高了。③秦的社会经济得到发展。④逐步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为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5)成功原因:①变法适应了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顺应历史发展方向,代表了新兴地方阶级的利益。②秦孝公的支持。③广大人民的支持。④变法内容适宜,策略正确,人民支持。

    商鞅变法时间:于“前356年”。商鞅:名鞅,姓:公孙,又叫卫鞅。 20、“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礼乐征伐自诸候出”

    该材料反映出的社会情况是:①西周王权至高无上。②西周王权衰落,诸候实力强大起来。

    21、(讨论题)国家怎样形成的?国家的实质和特点是什么? (1)形成: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出现了贫富分化,产生了私有制,产生了阶级,到了夏朝,逐步建立了军队,制定了刑法,设置了监狱,修筑了城堡和宫殿,具有这些要素的社会组织形式就是国家夏朝建立标志我国早期国家的产生。

    (2)实质:一个阶级压迫、剥削、统治另一个阶级的工具。 (3)特点: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压迫与被压迫的关系。 22、春秋战国时期的四大战役。

    (1)城濮之战;(2)必阝之战(3)桂陵之战(4)长平之战(围魏救赵)

    第三主题 统一国家的建立

    本主题讲述秦汉史即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共440年的历史,秦灭六国后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汉武帝实现了“大一统”,统一国家更加稳固。在统一的局面下,国家各地区各民族的联系 更加密切,对外经济文化交流逐步加强。从秦汉时期起,统一成为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

    1、秦大规模统一战争)秦王扫六合)的起上年是公元前230年-公元前221年,先后灭亡的诸候是韩→赵→魏→楚→燕→齐。诸子百家中韩家的韩非子最早提出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韩非子主张改革和实行法制,此主张首先被秦王赢政所采纳。公元前221年,秦(赢政)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2、秦始皇在文化思想领域专制的集中表现是焚书坑儒,焚书坑儒钳制思想、摧残了文化,给我国古代文化造成极大损失。秦始皇批阅秦使用的字体是小篆,秦统一文字后简化的标准字体是小篆。秦统一后的郡县制为历代封建王朝长期沿用。

    【课题要求】

    一、了解秦朝统一中国的意义及巩固统一的各项措施和作用;思考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内容及影响;了解秦朝的暴政;分析秦末农民战争爆发的原因;理解陈胜、吴广起义的意义,能举出汉武帝“大统一”的主要史实,能

    理解“独尊儒术”的颁布“推恩令”的作用,了解西域的地理范围,理解汉设西域都护的意义,了解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的史实和意义,认识丝绸之路在中外交流的作用,理解“汉委奴国王”金印的价值。

    二、认识统一对历史发展的影响,对比分析汉武帝和秦始皇的功过,说明秦朝为何短命,西汉为何出现较长时间的繁荣,认识国家统一是国家强盛的重要原因。

    [基础知识]

    1、秦朝的统一与建立

    (1)统一时间:公元前221年 (2)、统一国顺序:韩→赵→魏→楚→燕→齐

    (3)秦朝建立者:秦始皇(赢政) (4)、都城:咸阳

    (5)统一的意义:秦的统一,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的分裂局面,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2、秦朝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附:示意图) (1

    (2

    加强专制 军事和监察。 (3(4加强中央集权 34、秦的暴政表现

    (1)实行文化专制“焚书坑儒” (2)、赋税、兵役、徭役繁重 (3)刑罚严酷 (4)、秦二世(胡亥)的暴政 5、大泽乡起义(陈胜、吴广起义)

    (1)爆发时间:公元前209年(2)主要原因:秦的暴政(3)领导人:陈胜、吴广

    (4)历史地位: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5)在陈建立张楚政权

    6、秦朝的灭亡

    (1)时间:公元前207年(2)根本原因:秦的暴政

    (3)经过:陈胜、吴广牺牲后,由他们发动的农民起义又继续发展,公元前207年,项羽领导的起义军在巨鹿之战中以少胜多,打败了秦军主力,同年刘邦的起义军逼近咸阳,赵高杀死秦二世,立子婴为王,后来子婴出城投降,秦朝灭亡,刘邦和项羽为争夺皇位,相互征战,史称楚汉之争,刘邦取得了胜利,建立西汉。

    7、西汉的建立和鼎盛

    (1)建立时间:公元前202年(2)建立者:刘邦(汉高祖)(3)都城:长安(今陕西西安市)(4)西汉鼎盛时期的最高统治者:汉武帝(刘彻)

    8、西汉汉武帝巩固“大一统”局面的措施、作用才影响。(汉武帝的“文治”)

    9、汉武帝加强边疆开发:(汉武帝的“武功”) (1)目的:巩固边防,巩固统治。 (2)开拓疆域的主要方向:

    ①西北:打败匈奴,设“河西四郡”,管辖今甘肃河西走廊至玉门关一带。

    ②南方:平定“南越”叛乱,重新设郡,管理五岭以南包括海南岛地区。 ③西南:征服“西南夷”,直接纳入汉王朝统治之下。 (3)作用:使西汉成为疆域辽阔的多民族的大帝国。 10、汉代时西域的地理位置

    汉代时:玉门关(今甘肃敦煌西北)和阳关(今甘肃敦煌西南)以西葱岭以东的广大地区被称为西域,说广一点,西域也包括葱岭以西更广阔的地区。

    12、西域都护的设置

    (1)条件: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后,使西域与内地的联系日益密切。(具

    体表现在:①内地的丝绸的铁器产品,先进的铁器制作和打井技术传到西域。

    ②西域的物产、舞蹈等传入内地。)

    (2)设立时间:公元前60年(3)职能:管理西域的军事、政治、保护往来商旅。

    (4)标志着西域(今新疆天山南北)正式归属中央政权管辖。 13、丝绸之路(注:结合地图掌握)

    (1)北方丝绸之路路线:长安→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葱岭→西亚→欧洲。

    (2)南方丝绸之路的起点是成都,大致北南走向。

    (3)丝绸之路开通的历史意义:丝绸之路是联系中外的纽带,是沟通东方和西方的桥梁。

    14、列举两汉时期中外交往的事例。

    (1)朝鲜平壤古墓中出了汉代文物,其中蜀郡制造的漆器,证明秦汉经济和文化对朝鲜的重要影响。

    (2)西汉时,中日交往有了文字记载,东汉时(公元57年),日本倭奴国派使臣来到洛阳,汉光武帝赠给“汉委奴国王”金印一枚。

    (3)东汉(公元97年)班超派甘英出使大秦(古罗马帝国),最远到达了条支海(今波斯湾),了解了沿途以及欧洲的一些情况。

    (4)166年,大秦使者以大秦安敦尼王朝皇帝的名义向东汉皇帝赠送礼品,这是中国与欧洲第一次直接交往。

    【综合理解与分析】

    1、试分析秦统一全国的原因。

    分析(1)主观原因:①商鞅变法奠定了基础;②战国后期,特别是长平之战后,秦国的优势进一步确立;③秦王赢政的才能和正确的统一政策。

    (2)客观原因:①战国经济和社会进步为统一创造了条件;②人民渴望统一;

    ③东方六国不团结;④六国统治集团被秦的策略所瓦解。 2、有人说秦始皇是“千古一帝”,有人说秦始皇是一个暴君。结合史实谈谈你的看法。

    (1)秦始皇是“千古一帝”,:①顺应历史潮流统一中国,结束长期以来诸侯割据的局面,符合各族人民的愿望;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封建国家。②建立了皇帝制度,建立起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对

    后世影响深远;③统一了全国的货币、度量衡和文字,促进了各地的经济文化交流,巩固了国家的统一;④通过统一战争,开发边疆,扩大了疆域,使秦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2)秦始皇又是一个暴君:①沉重的赋税,繁重的兵役和徭役,严酷的法律,给人民带来了灾难和痛苦;②“焚书坑儒”钳制了思想,摧毁了文化,造成了祖国文化的重大损失,阻碍了社会进步;③他的暴政是导致秦朝灭亡的原因之一。

    (3)总的来说秦始皇功过相比,功大于过。

    3、分析陈胜、吴广、项羽、刘邦在推翻秦朝统治斗争的作用

    ①陈胜、吴广:发动大泽乡起义,掀起了农民起义;②项羽:在巨鹿之战中,消灭秦军主力,加速了秦朝灭亡;③:直接结束了秦朝统治。

    4、根据史实,你如何评价汉武帝 分析:(1)汉武帝是一位具有雄才大略的政治家和军事家;①汉武帝在西汉初年经济繁荣与政治巩固基础上,使西汉进入了全盛时期;②政治方面颁布了“推恩令”,实现了高度的中央集权;③经济上整顿财政,统一铸币和盐铁专营,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控制;④军事方面,打败了匈奴,解除了匈奴的威胁;⑤命张骞通西域,开辟通往西方的商路;⑥在西南地区设郡县,扩展了疆域;⑦文化上,采纳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主张,设太学,使儒家思想成为封建正统思想,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巩固。

    (2)汉武帝也有过错,如为出击匈奴,大肆征兵征税,迷信,妄想长生不老,迫害司马迁等。

    【阅读与思考】

    (教材P59页)1、读材料回答:陈县人对陈胜说:“将军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功宜为王”。

    (1)“诛暴秦”的根本原因是秦的暴政,爆发的地点是大泽乡,时间是公元前209年。

    (2)“诛暴秦”的领导有陈胜、吴广、刘邦、项羽,他们各自所起的作用(参见“理解与分析”3)

    (3)陈胜为王了吗,是怎样为王的?回答:为王了,在陈称王,建张楚政权。

    2、武帝施主父之策,下推恩之令,使诸侯得分邑,以封子弟。——教材P63页

    (1)材料中的武帝指的是汉武帝(刘彻);“下推恩令”指的是颁布推恩令,目的为了削弱王国势力,巩固统治,汉武帝在历史上的主要作用(功绩)是使西汉进入鼎盛时期。

    第四主题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一、【基础知识】

    1、东汉末年至隋朝统一的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我国出现了长期的政权分立的分裂局面,而分裂又具有南北对峙的特点。一般说来,分裂不利于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但历史是复杂的,这一时期,我国南方地区得到开发,北方形成民族融合的高潮。

    2、三国的起止时间是220年一280年(即魏国的建立至吴国的灭亡)。三国鼎立局面正式形成的时间是229年(孙权称帝)。

    3、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基础的战役是官渡之战,为三国鼎立局面形成奠定基础的战役是赤壁之战,这两次战争的特点是以少胜多,随着魏、蜀、吴的建立,三国鼎立形成。

    4、官渡之战曹操取胜的原因:政汉谋略得当,重视人才,重视经济,军事才能出众,战略战术得当。

    赤壁之战曹操失败的原因:孙、刘组成联军,战略得当;曹军官兵不习水战;曹操组成连环战船给对方以可乘之机;黄盖、周瑜采用火攻战术得当;曹操轻信黄盖投降、轻敌;恰到好处的东南风,有利的地理条件。

    赤壁之战后,三分天下实际形成;229年,吴建立,三国鼎立局面正式形成。

    4、诸葛亮的外交政策是:联吴制魏保蜀。

    5、三国两晋南北朝江南经济发展的根本原因是北方人民大量南迁,为南方开发作出贡献的有:北方移民和南方各族人民,即江南经济的发展是南方和北方人民共同开发的结果。

    6、在江南的手工艺中最重要的是织造麻布。越布和青瓷是吴国的特产,侯官(今福建福州)临海(今浙江临海东)和番禺(今广东广州)是造船中心,蜀绵是蜀国的特产。

    7、230年,吴国的卫温,诸葛直率万人船队到达夷洲(今台湾)。说明台湾自古以来都是中国的神圣的领土。

    8、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我国民族的分布,形成了汉族主要居住在中原地区,少数民族散居边地的格局。从东汉末年起,匈奴、鲜卑、氐、羯、羌等少数民族纷纷内迁,北朝时内迁的少数民族中,以鲜卑族拓拔部的影响最大。

    9、北魏统一北方是在439年,494年,孝文帝把都城从平城迁至洛阳。孝文帝改革中促进了民族融合的是汉化政策。

    二、【综合与总结】

    1、列举三国名称、建立时间及都城。 魏:① 建立时间:220年 ② 都城洛阳 蜀:① 建立时间:221年 ② 都城成都

    吴:① 建立时间:229年 ② 都城建业(今江苏南京) 2、列举春秋至三国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及交战双方。 ① 城濮之战 晋一楚 ② 巨鹿之战 项羽一秦军

    ③ 官渡之战 曹操一袁绍 ④ 赤壁之战 曹操一孙、刘联军 三、【综合理解与分析】 1、材料:“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 (1)这里的“壮心”是指什么?举出他实现“壮心”的措施。 答:“壮心”指的是统一大业。实现“壮心”措施有:¨①挟天子以令诸侯,取得政治上的主动权;②唯才是举,得而用之;③实施屯田,发展生产,为统一奠定物质基础;④官渡之战后统一北方;⑤发动赤壁之战,希望统一全国;⑥赤壁之战后经营北方。

    (2)曹操是三国时期的人吗?我们应向他学习什么?

    答:曹操是东汉末年人,应学习他为统一大业不懈奋斗的精神,重视人才,重用人才的精神等。

    2、请分析三国鼎立局面出现的原因是什么,三国鼎立局面是历史的进步吗?为什么?

    分析:出现原因:①东汉末年,经过黄巾起义打击,众多军阀各据一方,互相兼并,东汉政权名存实亡;②曹操在官渡之战打败袁绍之后,统一北方;③在赤壁之战中却败给了孙刘联军,三分天下的局面实际形成;④220年,曹丕称帝建魏,后刘备、孙权先后称帝,建立蜀、吴,三国鼎立局面正式形成。

    三国鼎立局面是历史的进步的原因:①表面上看来,“三国”是东汉分

    裂而成,是由统一走向分裂,不具有历史进步性,但在东汉中后期,统治黑

    暗,阶级斗争尖锐。黄巾起义以来,东汉政权名存实亡,军阀割据混战,人民灾难深重,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结束了东汉末年军阀割据混战的局面,形成三个相对稳定的政权,采取了一些稳定社会,恢复和发展生产的措施,有利于人民安居乐业,符合人民的愿望;②三国鼎立局面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国家的局部统一,有利于统一局面的重新出现,最终为西晋的统一创造了条件。

    3、简要回答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历史背景、目的、改革措施及其影响,如何评价孝文帝改革?

    答:背景:北方民族大融合趋势的出现,北魏落后的统治方式激化了社会矛盾,使其统治局面面临危机。

    根本目的:缓和社会危机,维护北魏政权的统治。

    改革措施:①实行新制度,采用或借鉴汉族的政治,经济制度,加强对经济和官吏管理②迁都:494年把都城由平城迁至洛阳。

    ③学习汉族先进经济文化,改汉姓,穿汉服,与汉族通婚,说汉话等汉化政策。

    影响:北魏孝文帝的改革加速了黄河流域民族大融合的过程,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同时,也促进了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加速了北方少数民族封建化的进程,为隋朝的统一创造了条件。

    评价孝文帝:孝文帝(拓拔宏)是我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少数民族政治家,通过他的改革和实行汉化政策,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促进了以鲜卑族为中心的北方各族封建化和以汉族为主体的民族大融合发展,对我国历史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我们应充分肯定孝文帝敢于放弃民族旧俗,冲破各种阻碍,勇于改革的精神。

    第五主题 中国古代文化(上)

    1、人类最先利用的金属是铜,人类最早练成的合金是青铜,约4000年前,我国掌握了青铜冶炼和铸造技术,青铜时代是指夏、商、西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进入了铁器时代。

    2、商朝青铜器典型风格的代表是司母戊鼎,堪称青铜器中的精品是四羊方尊,四川广汉三星堆出土的青铜树是中国乃至世界已发现的最高的青铜器。

    3、青铜器中雄伟端庄的是司母戊鼎,结构巧妙的是四羊方尊,造型奇异的是三星堆青铜立人,青铜人头像,人面像和青铜树。

    4、战国后期,秦国的两大水利工程是都江堰和郑国渠。都江堰是秦国蜀守李冰组织,在成都附近岷江上游修建的,具有灌溉、防洪、运输作用的大型水利工程。它的建成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郑国渠是战国后期在秦都咸阳附近修建的水利工程,灌溉了关中平原。

    5、秦长城:①时间:秦朝;②主持者:蒙恬;③目的:防御匈奴,巩固北方边防;④起止点:西起临,东至辽东;⑤认识(或评价):A秦修长城巩固了边防,在一定程度上抵御了匈奴;B秦修长城,滥用民力,使人民徭役加重;C秦长城是中国古代文明的象征,是世界伟大工程之一,是劳动人民智慧和汗水的结晶。

    灵渠:①时间:秦朝;②主持者:史禄;③目的:为征服越族,保障粮食等供应;④作用:联通了长江、珠江两大流域。

    7、中国最早发明造纸术,西汉时用麻造纸,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被称为“蔡候纸”,为文化交流和保存提供了重要条件。

    8、《九章算术》成书于东汉,书中有关于负数的概念,正负数加减运算法则以及联立一次方程组的解法,在世界上都是最早的。

    9、祖冲之是南朝时杰出的数学家,世界上最早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7位,比欧洲早1100年。

    10、请参见教材P113页医学家,农学家、地理学家及其成就简表。重点“医圣”张仲景。

    11、商朝时,人们把字刻写在龟甲兽骨上,这种文字叫甲骨文,我国历史有可靠文字记载开始于商朝,甲骨文是我国较成熟和完备的文字,汉字就是从甲骨文发展起来的。

    12、铸在青铜器上的文字叫金文,商朝已有,西周增多。

    13、秦朝把小篆作为通用的标准字体,隶书逐渐流行,汉代时,隶书广泛应用,到了汉代后期,草书、楷书形成,出现了行书,三国两晋时,草书、楷书、行书趋向成熟。

    14、汉字字体出现的顺序: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草书→楷书→行书。

    15、孔子:①春秋时期鲁国人;②是我国古代影响最大的思想家:A提出了“仁”的学说;B创立了儒家学派,儒家思想成为封建时代的正统思想,

    对中国思想的发展影响深远。③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A创办私学,扩大教育对象;B教学中提出启发诱导,因材施教等教育教学思想;C、提出了一些学习方法,如“知之为知之, 不知为不知”等。D编订《诗》《书》《春秋》等书作为教材,保存和发展了我国古代文化。④孔子的言论被编成《论语》⑤与孔子有关的名胜古迹有孔庙、孔府、孔林,合称“三孔”,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这些名胜在孔子的故乡山东曲阜。

    16、百家争鸣:①出现时间:战国时期;②出现原因:社会经历着深刻变化,即奴隶制瓦解,封建制逐渐形成;③主要学派: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兵家。

    17、各家学派的创始人及主要思想

    18、百家争鸣的启示:竞争促进发展。

    19、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人,我国古代著名的爱国诗人,代表作有《离骚》《天问》,创造的新诗歌体裁称为“楚辞体”。

    20、司马迁,西汉时我国伟大的史学家,名著《史记》,记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历史,是我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体裁的通史著作,鲁迅评价《史记》“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意思是既是一部优秀的史学专著,又是一部文学巨著,《史记》由“本纪”“世家”“列传”三部份组成。

    21、佛教产生于古印度,西汉末年至东汉初年传入我国内地,因统治阶级提倡而流行。

    22、道教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 ,东汉时创立,尊奉老子为教主。 23、战国编钟出土于湖北随州,大大小小60多件,可以演奏各种乐曲。 24、秦始皇陵兵马俑,是秦汉雕塑的杰作,堪称中国古代雕塑艺术和大型陈列馆,座落在陕西临潼,秦始皇陵东侧,被誉为世界第八奇迹。

    25、王羲之,东晋杰出书法家,人称“书圣”,代表作《兰亭序》,称为“天下第一行书”。

    26、顾恺之,东晋著名画家,擅长人物画,代表作有《女史箴图》,《洛神赋图》。

    27、秦汉时期艺术中,雕刻成就最突出。

    中国古代茶史参考资料

    “中国古代茶史”参考资料

    历史文化学院 缪元朗 编

    谁谓荼苦,其甘如荠。(《诗经〃邶风〃谷风》)

    槚,苦荼。(《尔雅》)

    树小如栀子,冬生,叶可煮作羹饮,今呼早采为茶,晚取者为茗,或一曰荈,蜀人名之苦荼。(郭璞《尔雅注》)

    荼,苦荼也。(许慎《说文解字》一篇下,北宋徐铉注云:“此即今之茶字。”)

    其字,或从草,或从木,或草木并。从草,当作茶,其字出《开元文字音义》;从木,当作 ,其字出《本草》;草木并,作荼,其字出《尔雅》。(陆羽《茶经〃一之源》)

    (神农)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当此之时,一日而遇七十毒。(刘安《淮南子〃修务训》)

    园有芳蒻、香茗。(常璩《华阳国志》卷1《巴志》)

    自秦人取蜀以后,始有茗饮之事。(顾炎武《日知录》卷7《茶》)

    烹茶尽具,„„武阳买茶。(王褒《僮约》)

    皓每飨宴,无不竟日,坐席无能否率以七升为限,虽不悉入口,皆浇灌取尽。曜素饮酒不过二升,初见礼异日,常为裁减,或密赐茶荈以当酒,至于宠衰,更见偪强,辙以为罪。(陈寿《三国志》卷65《韦曜传》)

    祭敬之典,本在因心,我灵上慎勿以牲为祭,唯设饼、茶饮、干饭、酒脯而已。天下贵贱,咸同此制。(萧子显《南齐书》卷3《武帝纪》)

    惠帝蒙尘,还洛阳,黄门以瓦盂盛茶上至尊。(《茶经〃七之事》引《晋四王起事》)

    山谦之《吴兴记》:“乌程县西二十里有温山,出御荈。”(李昉《太平御览》卷867)

    温性俭,每讌惟下七奠柈茶果而已。(房玄龄《晋书》卷98《桓

    温传》)

    安既至,纳所设唯茶果而已。(房玄龄《晋书》卷77《陆晔传附陆纳传》)

    俭,约也。(许慎《说文解字》八篇上《人部》,段玉裁注:“约者,缠束也。俭者不敢放侈之意。”)

    传诏李孟孙宣教旨,垂赐米、酒、瓜、笋、菹、脯、鮓、茗八种。(陆羽《茶经〃七之事》引梁刘孝绰《谢晋安王饷米等启》)

    闻南市有蜀妪,作茶粥卖之,廉事打破其器物,使无为。卖饼于市,而禁茶粥,以困老姥,独何哉?” (严可均《全晋文》卷52傅咸《司隶校尉教》)

    晋元帝时,有老姥每旦擎一器茗,往市鬻之,市人竟买,自旦至暮,其器不减。茗所得钱散路旁孤贫乞人,人或异之。州法曹絷之于狱,夜擎所卖茗器自牖飞去。(李昉《太平广记》卷867引《广陵耆老传》)

    顾彦先曰:“有味如臛(无菜的肉羹),饮而不醉;无味如茶,饮而醒焉,醉人何用也?”(虞世南《北堂书钞》卷144引《秦子》,从

    《玉函山房》辑本)

    心为荼荈苦,吹嘘对鼎 。(左思《娇女诗》)

    任育长年少时,甚有令名。„„自过江,便失志。王丞相请先度时贤共至石头迎之,犹作畴日相待,一见便觉有异。坐席竟,下饮,便问人云:“此为茶?为茗?”觉有异色,乃自申明云:“向问饮为热,为冷耳。”(刘义庆《世说新语〃纰漏第三十四》)

    (王肃)不食牛羊肉及酪浆等物,常饭鲫鱼羹,渴饮茗汁。京师士子道肃一饮一斗,号为漏卮。(杨衔之《洛阳伽蓝记》卷3《城南》)

    时给事中刘缟慕肃之风,专习茗饮。彭城王谓缟曰:“卿不慕王侯八珍,好苍头水厄。海上有逐臭之夫,里内有学颦之妇。以卿言之,即是也。”„„自是朝贵讌会虽设茗饮,皆耻不复食,惟江表残民远来降者好之。(杨衔之《洛阳伽蓝记》卷3《城南》)

    经数年已后,肃与高祖殿会,食羊肉酪粥甚多。高祖怪之,谓肃曰:‘卿中国之味也,羊肉何如鱼羹?茗饮何如酪浆?’肃对曰:‘羊者是陆产之最,鱼者乃水族之长。所好不同,并各称珍。以味言之,甚是优劣。羊比齐鲁大邦,鱼比邾莒小国,惟茗不中,与酪作奴。’高祖大笑。„„彭城王重谓曰:‘卿明日顾我,为卿设邾莒之食,亦

    有酪奴。’因此复号茗饮为酪奴。” (杨衔之《洛阳伽蓝记》卷3《城南》)

    萧衍子西丰侯萧正德归降,时元乂欲为设茗,先问卿水厄多少。正德不晓乂意,答曰:“下官虽生于水乡,而立身以来,未遇阳侯之难。”元乂与举坐之客皆笑焉。(杨衔之《洛阳伽蓝记》卷3《城南》)

    晋司徒长史王濛好饮茶,人至辄命饮之,士大夫皆患之,每欲往候,必云今日有水厄。(李昉《太平御览》卷867《饮食部二五〃茗》)

    晋孝武世,宣城人秦精,常入武昌山中采茗,忽遇一人,身长丈馀,遍体皆毛,从山北来。精见之,大怖,自谓必死。毛人径牵其臂,将至山曲,入大丛茗处,放之便去。精因采茗。须臾复来,乃探怀中二十枚桔与精,甘美异常。精甚怪,负茗而归。(陶潜《续搜神记》卷7)

    余姚人虞洪入山采茗,遇一道士,牵三青牛,引洪瀑布山,曰:“予,丹丘子也。闻子善具饮,常思见惠。山中有大茗,可以相给,祈子他日有瓯牺之馀,乞相遗也。”因立奠祀。后常令家人入山,获大茗焉。(陆羽《茶经〃七之事》引《神异记》)

    芳茶冠六清,溢味播九区。(张载《登成都白菟楼诗》)

    姜桂茶荈出巴蜀。(孙楚《出歌》)

    (刘宋泰始初年刘善明)出为海陵太守。郡境边海,无树木,善明课民种榆、檟、杂果,遂获其利。(萧子显《南齐书》卷28《刘善明传》)

    灵山惟嶽,奇产所钟。„„厥生荈草,弥谷被冈。(杜育《荈赋》)

    荆巴间采茶作饼,叶老者,饼成以米膏出之。欲煮茗饮,先炙令赤色,捣末置瓷器中,以汤浇覆之,用葱、姜、桔子芼之。其饮醒酒,令人不眠。(陆羽《茶经〃七之事》引《广雅》)

    茶古不闻食之,近晋宋以降,吴人采其叶煮,是为茗粥;至开元、天宝之间,稍稍有茶,至德、大历遂多,建中以后盛矣。(杨晔《膳夫经》)

    茶早采者为茶,晚采者为茗。《本草》云:“止渴,令人不眠。”南人好饮之,北人初不多饮。开元中,泰山灵岩寺有降魔禅师大兴禅教,学禅,务于不寐,又不夕食,皆许其饮茶,人自怀挟,到处煮饮,从此转相仿效,遂成风俗。自邹、齐、沧、棣,渐至京师,城市多开店铺煎茶卖之,不问道俗,投钱取饮。其茶自江、淮而来,舟车相继,

    所在山积,色额甚多。楚人陆鸿渐为《茶论》,说茶之功效并煎茶、炙茶之法,造茶具二十四事以都统笼贮之。远近倾慕,好事者家藏一副。有常伯熊者,又因鸿渐之论广润色之,于是茶道大行,王公朝士无不饮者。(封演《封氏闻见记》卷6《饮茶》)

    古人亦饮茶耳,但不如今人溺之甚。穷日尽夜,殆成风俗。始自中地,流于塞外。往年回鹘入朝,大驱名马市茶而归,亦足怪焉。”(封演《封氏闻见记》卷6《饮茶》)

    常鲁公使西蕃,烹茶帐中,赞普问曰:“此为何物?”鲁公曰:“涤烦疗渴,所谓茶也。”赞普曰:“我此亦有。”遂命出之。以指曰:“此寿州者,此舒州者,此顾渚者,此蕲门者,此昌明者,此 湖者。”(李肇《唐国史补》卷下)

    九陇人张守珪,仙君山有茶园。每岁召采茶人力百馀人,男女傭工者杂处园中。(李昉《太平广记》卷37引《仙传拾遗》)

    蜀茶南走百越,北临五湖,„„自谷雨已后,岁取数百万斤,散落东下。(杨晔《膳夫经》)

    祁门山多而田少,水清而地沃,山且植茗,高下无遗土,千里之内,业于茶者七八矣。由是给衣食、供赋役悉恃此。„„每岁二三月,

    赍银缗缯素求市将货他郡者,摩肩接跡而至。(张途《祁门县新修阊门溪记》)

    剑南,以彭州(今彭州一带)上,绵州(今江油、绵阳一带)、蜀州(今崇州、都江堰一带)次,邛州(今邛崃、大邑、蒲江一带)次,雅州(今雅安、名山、荥经、天全、芦山、小金一带)、泸州(今泸州、泸县、纳溪一带)下。眉州(今眉山、彭山、丹棱、洪雅、青神一带)、汉州(今广汉、绵竹一带)又下。(陆羽《茶经〃八之出》)

    风俗贵茶,茶之名品益众。剑南有蒙顶石花,或小方,或散牙,号为第一。湖州有顾渚之紫笋,东川有神泉、小团、昌明、兽目,峡州有碧涧、明月、芳蕊、茱萸簝,福州有方山之露牙,夔州有香山,江陵有南木,湖南有衡山,岳州有 湖之含膏,常州有义兴之紫笋,婺州有东白,睦州有鸠坈(坑),洪州有西山之白露,寿州有霍山之黄牙。蕲州有蕲门团黄。(李肇《唐国史补》卷下)

    顾渚与宜兴接,唐代宗以其(宜兴)岁造数多,遂命长兴均贡。自大历五年(770年)始分山折造。岁有定额,鬻有禁令,诸乡茶芽,置焙于顾渚,以刺史主之,观察使总之。(嘉泰《吴兴志〃 食用故事》,转引自朱自振《中国茶叶历史资料续辑》,东南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唐茶惟湖州紫笋入贡,每岁以清明日贡到,先荐宗庙,然后分赐

    近臣。紫笋生顾渚,在湖、常二境之间,当采茶时,两郡守毕至,最为盛集。(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11《玉川子》)

    《唐义兴县重修茶舍记》云:“义兴贡茶非旧也。前此故御史大夫李栖筠实典是邦,山僧有献佳茗者,会客尝之,野人陆羽以为芬香甘辣,冠于他境,可荐于上。栖筠从之,始进万两,此其滥觞也。厥后因之,征献浸广,遂为任土之贡。”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11《玉川子》)

    形为内变,„„如虾眼、蟹眼、鱼眼连珠,皆为萌汤,直至涌沸如腾波鼓浪,水气全消,方是纯熟。(张源《茶录》)

    羽嗜茶,著经三篇,言茶之原、之法、之具尤备,天下益知饮茶矣。(欧阳修《新唐书〃隐逸陆羽传》)

    夫茶之著书自羽始,其用于世亦自羽始,羽诚有功于茶者。(陈师道《茶经序》)

    羽嗜茶,造妙理,著《茶经》三卷,言茶之原、之法、之具,时号“茶仙”,天下益知茶矣。鬻茶家以瓷陶羽形,祀为神,买十茶具,得一“鸿渐”。(辛文房《唐才子传》卷3《陆羽》)

    羽有文学,多意思,耻一物不尽其妙,茶术尤著。巩县陶者多为瓷偶人,号陆鸿渐,买数十茶器得一鸿渐,市人沽茗不利,辄灌注之。(李肇《唐国史补》卷中)

    年年春自东南来,建溪先暖水微开。(范仲淹《和章岷从事斗茶歌》)

    建安三千里,京师三月尝新茶。(欧阳修《尝新茶呈圣俞诗》)

    五代闽国通文二年(937),“国人贡建州茶膏,制以异味,膠以金缕,名曰‘耐重儿’,凡八枚。”(吴任臣《十国春秋〃闽康宗本纪》)

    南唐保大四年(946年)春,“命建州制的乳茶,号曰京挺腊茶之贡,„„始罢贡阳羡茶。”(吴任臣《十国春秋〃南唐元宗本纪》)

    爱惜不尝惟恐尽,除将供养白头亲。(王禹偁《恩赐龙凤茶》)

    庆历中,蔡君谟将漕,创造小龙团以进,被旨仍岁贡之。自小团出,而龙凤遂为次矣。(熊蕃《宣和北苑贡茶录》)

    仁宗尤所珍惜,虽辅相之臣,未尝辄赐。惟南郊大礼致斋之日,中书、枢密院四人共赐一饼。宫人剪金纸为龙凤花草贴其上,两府八

    家分别以归,不敢碾试。但家藏以为宝,时有佳客,出而传玩尔。至嘉祐七年亲享明堂斋夕,始人赐一饼。余亦添预,至今藏之。余自以谏供奉帐内,至登二府,二十馀年才获一赐。(欧阳修《龙茶录后序》)

    密云龙者,其云文细密,更精绝于小龙团也。(蔡絛《铁围山丛谈》卷6)

    至大观初,今上亲制《茶论》二十篇,以白茶与常茶不同,偶然生出,非人力所致,于是白茶(政和三年)遂为第一。既又制三色细芽,及试新銙、贡新銙。自三色细芽出,而瑞云翔龙顾居下也。(熊蕃《宣和北苑贡茶录》)

    盖将已拣熟芽再剔去,只取其心一缕,用珍器贮清泉渍之,光明莹洁,若银线然。其制方寸新銙,有小龙蜿蜒其上。(熊蕃《宣和北苑贡茶录》)

    仲春三月,福建漕司进第一纲蜡茶,名‘北苑试新’,皆方寸小銙。进御止百銙,护以黄罗软盝,籍以青箬,裹以黄罗夹复,臣封朱印,外用朱漆小匣,镀金锁,又以细竹丝织笈贮之,凡数重。(周宓《武林旧事》二卷)

    茶之尚,盖自唐人始,至本朝又至祐陵(即宋徽宗赵佶)时益穷

    极新出,而无以加矣。(蔡絛《铁围山丛谈》卷6)

    近岁以来,采择之精,制作之工,品第之胜,烹点之妙,莫不咸造其极。(赵佶《大观茶论〃序》)

    罗欲细而面紧,则绢不泥而常透。(赵佶《大观茶论〃罗碾》)

    惟再罗则入汤轻浮,粥面光莹,尽茶之色。(赵佶《大观茶论〃罗碾》)

    注汤利害,独缾之口嘴而已。嘴之口差大而宛直,则注汤力紧而不散;嘴之末欲圆小而峻削,则用汤有节而不滴沥。盖汤力紧则发速有节,不滴沥则汤面不破。(赵佶《大观茶论〃缾》)

    建盏“其坯微厚,熁之久热难冷,最为要用。”(蔡襄《茶录》)

    盏惟热,则茶发立耐久。(赵佶《大观茶论〃盏》)

    鹧鸪椀转云萦宇,兔褐瓯心雪作泓。(杨万里《送新茶李圣俞郎中》)

    茶筅,以箸竹老者为之,身欲厚重,筅欲疏劲,本欲壮而末必眇,

    当如剑脊之状。(赵佶《大观茶论〃筅》)

    宣和二年十二月癸巳,召宰执亲王等曲宴于延福宫。„„上命近侍取茶具,亲手注汤击拂,少顷,白乳浮盏面,如疏星淡月。顾诸臣曰:“此自布茶。”饮毕,皆顿首谢。(蔡京《延福宫曲宴记》)

    (完颜亮)“好读书,学弈象戏,点茶,延接儒生,谈论有成人器。”(《大金国志》卷13《海陵炀王传》)

    闽中茶品天下高,倾身事茶不知劳。(苏辙《和子瞻煎茶》)

    银粟翻光解破颜。(黄庭坚《以小龙团及半挺赠无咎并诗用前韵为戏》)

    沙谿北苑强分别,水脚一线谁争先。(苏轼《和蒋夔寄茶》)

    视其面色鲜白,着盏无水痕为绝佳,建安斗试,以水痕先者为负,耐久者为胜。(蔡襄《茶录》)

    盖建茶之味远而力厚,非江茶可比。江茶畏流其膏,建茶惟恐其膏之不尽,则色味重浊矣。(赵汝砺《北苑别录》)

    茶至唐始盛,近世有下汤匕,别施妙诀,使汤纹水脉成物象者,禽兽鱼虫花草之属,纤巧如画,但须臾即就散灭,此茶之变也,时人谓之“茶百戏”。(《清异录〃茗荈门〃茶百戏》)

    (福全和尚)能注汤幻茶,成一句诗,并点四瓯,共一绝句,泛乎汤表。小小物类,唾手办耳。(《清异录〃茗荈门〃茶百戏》)

    赵总怜以扇头来乞词,戏有此赠。赵能著棋、写字、分茶、弹琴。 艳赵倾燕花里鲜。乌丝阑写永和年。有时闲弄醒心絃。 茗盌分云微醉后,纹楸斜倚髻鬟偏。风流模样总堪怜。(向子諲《浣溪沙》)

    天下之士,励志清白,竟为闲暇修索之玩,莫不碎玉锵金,啜英咀华,较筐箧之精,争鉴裁之别。(赵佶《大观茶论〃序》)

    声为外辩,„„如初声、转声、振声、骤声,皆为萌汤;直到无声,方是纯熟。(张源《茶录》)

    松风桧雨到来初,急引铜瓶离竹炉。待得声闻俱寂后,一瓯春雪胜醍醐。(罗大经《鹤林玉露》卷3“茶瓶汤候”条)

    任道时兴物,须以古法煎。(徐铉《和门下殷侍郎新茶二十韵》)

    腊茶出于剑、建,草茶盛于两浙,两浙之品,日注(即铸)为第一,自景祐以后,洪州双井白芽渐盛,近岁制作尤精,囊以红纱,不过一二两,以常茶十数斤养之,用辟暑湿之气。其品远出日注之上,遂为草茶第一。(欧阳修《归田录》卷1)

    贺客称觞铁冠霞,悬知酒渴正思茶。尚书八饼分闽焙,主簿二瓶拣茶芽。(周必大《胡邦衡生日以诗送北苑八銙、日注二瓶》)

    “双井”在分宁县,其地属黄氏鲁直家也。元祐间,鲁直力推赏于京师,族人交致之,然岁得一、二斤。(叶梦得《避暑录话》卷下)

    洪之双井,越之日注,„„莫能相先后。而强为之第者,皆胜心耳。(陈师道《后山谈丛》卷2《茶》)

    闽、浙、蜀、荆、江、湖、淮南皆有之,惟建溪北苑为胜。(王祯《农书〃百谷谱集十〃茶》)

    建宁北苑武夷茶坊提举所,提领一员,受宣徽院札,掌岁贡茶芽,直隶宣徽。(宋濂《元史》卷87《百官志三》)

    茶出慈溪县民山,在资国寺冈山者为第一,开寿寺侧次之。每取化安寺水蒸造,精择如雀舌细者入贡。(《至正四明续志》卷5《草木》,

    转引自史卫民《元代社会生活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51页)

    造茶局,宋殿帅范文虎贡茶,元因之,就开寿寺置局。(《天启慈溪县志》卷1《县治》,转引自史卫民《元代社会生活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51页)

    蜡茶最贵,而制作亦不凡。择上等嫩芽,细碾入罗,杂脑子诸香膏油,调剂如法,印作饼子,制样精巧。候干,仍以香膏油润饰之。其制有大小龙团带胯之异。此品惟充贡献,民间罕见之。(王祯《农书〃百谷谱集十〃茶》)

    御茶则建宁茶山别造以贡。„„比之宋朝蔡京所制龙凤团,费则约矣。民间止用江西末茶、各处叶茶。(叶子奇《草木子》卷之三下)

    采之宜早,率以清明、谷雨前者为佳。„„采讫,以甑微蒸,生熟得所。蒸已,用筐箔薄摊,乘湿略揉之,入焙,匀布火令干,勿使焦。编竹为焙,裹箬覆之,以收火气。(王祯《农书〃百谷谱集十〃茶》)

    国初建宁所进,必碾而揉之,压以银板,为大小龙团,如蔡君谟所贡茶例。太祖以重劳民力,罢造龙团,移诏各处,采芽以进。(何孟春《馀冬序录摘抄内外篇》卷5,转引自朱自振《中国茶酒文化史》,

    文津出版社1995年版,第76页)

    诸名茶,法多用炒,惟罗岕宜于蒸焙。(闻龙《茶笺》)

    山僧后院茶数丛,春来映竹发新茸。宛然为客振衣起,自傍芳丛摘鹰嘴。斯须炒得满室香,便酌砌下金沙水。„„新芽连泉半未舒,自摘至煎俄顷余。(刘禹锡《西山兰若试茶歌》)

    茶无蒸法,惟岕茶用蒸。(罗廪《茶解》)

    气为捷辩„„如气浮一缕、二缕、三四缕,及缕乱不分,氤氲乱绕,皆为萌汤,直至气直冲贯,方是纯熟。(张源《茶录》)

    无事 佳客 幽坐 呤咏 挥翰 徜徉 睡起 宿酲 清供 精舍 会心 赏鉴 文僮 (冯可宾《岕茶笺〃茶宜》

    不如法 恶具 主客不韵 冠裳苛礼 荤肴杂陈 忙冗 壁间案头多恶趣 (冯可宾《岕茶笺〃茶忌》

    附件1:参考书目

    陈椽编著.《茶业通史》.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9年版.(1984年初版)

    刘昭瑞.《中国古代饮茶艺术》.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吴觉农主编.《茶经述评》.北京:农业出版社 ,1989年版. 贾大泉等.《四川茶业史》.成都:巴蜀书社,1989年版.

    姚国坤等.《中国茶文化》.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 ,1991年版. 陈宗懋主编.《中国茶经》.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 ,1992年版. 钱剑华.《紫砂茶壶的造型与鉴赏》.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1992年版.

    滕军.《日本茶道文化概论》.上海:东方出版社,1995年版

    朱自振等. 《中国茶酒文化史》.台北:文津出版社,1995年版. 阮浩耕等释注校点.《中国古代茶叶全书》.杭州:浙江摄影出版社 ,1999年版.

    刘汝醴.《宜兴紫砂文化史》.杭州:浙江摄影出版社,2000年版. 高 英 姿 选 注 .《 宜 兴 名 陶 典 籍 》.杭州:浙江摄影出版社,2000年版.

    孙 洪 升 .《 唐 宋 茶 业 经 济 》 .北京:社 会 科 学 文 献 出 版 社 ,2001年版.

    关剑平.《茶与中国文化》.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蔡镇楚等.《中国名家茶诗》.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年版. 程启坤等.《陆羽 ——解读与点校》.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3年版.

    姚国坤等.《中国茶文化遗迹》.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 ,2004年版. 滕军.《中日茶文化交流史》.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陈文华.《长江流域茶文化》.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沈冬梅.《茶与宋代社会生活》.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7年版.

    关剑平.《文化传播视野下的茶文化研究》.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9年版.

    潘 向 黎 .《 茶 可 道》 .北 京 :三 联 书 店 ,2011年 版 .

    附件2:有关课程论文的说明

    1.选题:自选一个与中国古代茶史有关的题目。(基本要求:选题具体、主题明确。较高标准:选题新颖。题目不宜过大。)

    2.正确理解史料,准确引用史料。凡引文皆需出注。

    3.写作要求:论点鲜明。论述清晰。文字通畅,无错句错字。标点符号规范。

    4.字数:4000(四千)字以上。(字数须足额。)

    5.严禁全文下载、组合下载,如发现,成绩为零分。原文下载内容占全文总字数一半者,成绩为不及格。

    6.论文交手写本、打印本均可。

    7.交稿时间:行课时间的最后一周(上课时间、地点),本人凭学生证签名交稿。

    8.结构完整。格式规范。

    文章正文前须有“内容摘要”、“关键词”(以3-5个为宜)。 正文第一部分应为“研究综述”。

    子标题的层级:

    一、

    (一)

    1.

    (1)

    正文后须有“参考文献”。

    注释采用“脚注”形式。

    编号方式:每页重新编号。

    关于脚注的问题:

    (1)脚注的作用:用以注明直接引语、间接引语、资料、史实、数据、图表、观点等的出处;或者用于解释、说明问题;或者出处、解释兼顾。

    (2)脚注的形式:插入→引用→脚注与尾注→脚注〔F〕:页面底端、编号格式〔N〕:1,2,3,„、起始编号〔S〕:1、编号方式〔M〕:每页重新编号→插入

    (3)直接引语、间接引语、资料、史实、数据、图表、观点等出处脚注的写法:

    专著

    作者姓名.书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例:

    李蕾蕾.《旅游目的地形象策划:理论与实务》.广州:广东旅游出版社,1999:58-59.(在版权页上,凡作者署名后写有“著”字者,不需特别写出,只写作者姓名即可。但如写有“编著”、“编”、“主编”等字样者,则需特别写出。)

    〔美〕马文·哈里斯著,李培茱等译.《文化人类学》.北京:东方出版社,1988:6-7 .(译著要写明作者的国籍,然后分别写明何人著、何人译。)

    〔唐〕房玄龄.《晋书》卷98《桓温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2576.(史籍要写明作者时代,用方括号。同时写明卷数。下同。)

    〔唐〕封演撰,赵贞信校注.《封氏见闻记校注》卷6《饮茶》.北京:中华书局,1958:46.(如用校注本史籍,则要写明由何人撰写,由何人校注。)

    〔宋〕苏轼.《诸葛盐井》.〔清〕王文诰辑注.《苏轼诗集》卷1.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29.

    〔宋〕连文凤.《四望亭记》.曾枣庄、刘琳主编.《全宋文》第8327卷.第359册,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336-337.(使用诗文别集、总集时,要注意写明别集或总集编者的姓名。)

    论文

    论文有期刊论文、报纸论文、论文集论文、集刊论文四种,写法如下:

    ①期刊论文

    作者姓名.论文名.期刊名称,出版年份(期数):起止页码.例: 陈永华.《清末以来杭州茶馆的发展及其特点分析》.《农业考古》,2004(2):33.

    ②报纸论文

    作者姓名.论文名.报纸名称,出版年—月—日(版次).例: 金善宝.《情报信息是建设现代文明的一大支柱》.《光明日报》,1993—02—05(3).(如果月或日到达两位数,则前面不加“0”,直接标明月数或日数。)

    ③论文集论文

    论文作者姓名.论文名.论文集主要责任者姓名.论文集名称,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份:起止页码.例:

    辛德勇.《文化遗址与文化人类学》.见徐嵩龄、张晓明、章建刚编.《文化遗产的保护与经营——中国实践与理论进展》.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35-44.(多人合撰、合编、合译,可以只写第一署名人,后加“等”字代替其他人„如前例译著所示‟。但如要全写,各位作者姓名之间用顿号隔断。论文同此。)

    ④集刊论文

    集刊是指不定期出版的杂志,通常以第X辑为序,不标作XXXX年第

    X期。

    作者姓名.论文名.集刊名称,辑数.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份:起止页码.例:

    邓晓.《重庆涂山与大禹文化》.《长江文明》.第4辑.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10:93

    学位论文

    论文作者姓名.论文名.学校名称及学位论文层次,提交年份:起止页码.例:

    陈婷婷.《环渤海地区区域旅游整合研究》.中国海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12-13.

    何小东.《中国区域旅游合作研究——以中部地区为例》.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9.

    网络文献

    文献作者姓名.文献名.该网页的IP地址(中文网名).检索时间.例: 《中国民歌资源》.http://www.china.com.cn/chinese/minge/435499.htm(中国民歌网).2010-03-10检索.(无作者姓名,可以不写。如果月或日到达两位数,则前面不加“0”,直接标明月数或日数。)

    其他资料(主要指未正式出版、发表的成果,如规划、调查报告等) 成果主要负责者名称(姓名).成果名称.撰写或公布年代:页码.例:

    湖南省旅游局.《“十一五”湖南省旅游业发展专项规划》.2005:15.

    以上脚注属于直接引用的写法。

    如是概述内容在其前加“参见”二字。

    如是从一本书或一篇文章中引用作者所引用的文献,在其前加“转引自”三字,但这种写法只限于在的确无法找到原书、原文的情况下才能使用。

    上述三种写法均只写明直接引用、参见、转引内容所在的页码。 在他人的文章和专著里发现对自己写作论文有用的材料,必须根据其提供的线索,核对原文以后才能使用,避免出现差错。

    关于“研究综述”的问题

    “研究综述”中的成果(以出版、发表的时间先后为序),以“作者姓名(发表年份)”书写,并在当页出注(分页重新编码),尽管仍要列入参考文献。出注符号标在介绍文字末句的标点符号之后。例:

    卞显红(2005)认为,旅游目的地形象是目的地经营者应予特别关注的目的地发展的关键要素,旅游目的地形象是旅游者感知质量、满意度与购后行为的一种直接因源,也是影响旅游者目的地选择的一种关键因素。旅游目的地管理者应着力提高或改善旅游目的地形象,通过着力改善旅游者所感知的目的地旅游体验的质量来取得与顾客之间建立一种持久关系的目标。¹

    “研究综述”部分对五种类型的成果介绍,脚注的写法,与其他

    正文部分的脚注写法一致。对专著,如介绍的是全书,不需注明页码。如介绍的只是部分章节,则需注明这些章节的起止页码。例:

    汪宁生.《文化人类学调查——正确认识社会的方法》.北京:文物出版社,1996:17-48.

    期刊论文要注明起止页码。例:

    翟辅东.《环洞庭湖旅游区空间结构探析》.《常德师范学院学报》,2001(3):12-15.

    与脚注不同者,在于一律不注明页码。(脚注和参考文献中,出版社、期刊名、报纸名、学校名后面应用逗号,不用实心点。一条脚注和一篇参考文献结束处用实心点。)

    脚注和参考文献中的英文文献,书名、期刊名一律为斜体。文章名不用斜体,但文章名中的书名、期刊名仍用斜体。其馀内容不用斜体。

    参考文献与脚注写法的不同之处,仅在于不标明页码。

    中国古代史大一复习资料

    三海渔〔2009〕49号

    关于建立三门县海域使用论证报告专家

    评审委员会的通知

    各有关单位:

    为规范海域使用论证报告评审工作,进一步提高海域使用论证报告质量,根据国家海洋局《关于进一步规范地方海域使用论证报告评审工作的若干意见》(国海管字〔2009〕210号)和浙江省海洋与渔业局浙海渔管〔2009〕20号文的要求,决定建立三门县海域使用论证报告专家评审委员会。经商相关专家,特聘请孙志林、陈国森、施青松、李伯根、尤仲杰、周占平、杨和福、周景森、江于忠等9位专家组成第一届三门县海域使用论证报告专家评审委员会(各专家简况见附件),任期一年(2009年7月1日至2010年6月30日),并聘请孙志林教授为主任委员。评审委员会的主要职责是对三门县人民政府审批的用海项目海域使用论证报告进行评审,实行技术把关,为我局审核用海项目提供重要依据。

    特此通知!

    附件:第一届三门县海域使用论证报告专家评审委员会专家简况。

    二〇〇九年六月二十六日

    主题词:机构 海域 论证评审 通知    

    抄送:浙江省海洋与渔业局海域处,台州市海洋与渔业局,

    各有关专家、吴善灵副县长。 

    附件:

    第一届三门县海域使用论证报告专家评审委员会专家简况

    序号姓 名单 位职 称专业或专长1孙志林浙江大学教授港口海岸

    与近海工程2陈国森浙江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教授级高工港口航道

    与海岸工程3施青松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高级工程师海洋环境

    监测与评价4李伯根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教授海岸动力

    沉积地貌5尤仲杰宁波市海洋与渔业研究院研究员海水养殖、海洋生物、海洋生态6周占平宁波市海洋环境监测中心高级工程师海洋环境监测与工程勘察管理7杨和福宁波海洋开发研究院研究员海洋生态8周景森台州市港航管理局工程师港口工程9江于忠台州市海洋与渔业局工程师经济管理、

    海洋管理

    ***[JimiSoft: Unregistered Software ONLY Convert Part Of File! Read Help To Know How To Register.]***

    推荐访问:中国 资料 古中国文明简介 古中国的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