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范文大全
  • 公文写作
  • 工作总结
  • 工作报告
  • 医院总结
  • 合同范文
  • 党团范文
  • 心得体会
  • 讲话稿
  • 安全管理
  • 广播稿
  • 条据书信
  • 优秀作文
  • 口号大全
  • 简历范文
  • 应急预案
  • 经典范文
  • 入党志愿书
  • 感恩演讲
  • 发言稿
  • 工作计划
  • 党建材料
  • 脱贫攻坚
  • 党课下载
  • 民主生活会
  • 不忘初心
  • 主题教育
  • 对照材料
  • 您现在的位置:雨月范文网 > 范文大全 > 正文

    统筹城乡科学发展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

    来源:雨月范文网 时间:2020-02-13 点击:

    建设和谐新农村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建设没有现有的经验和模式可借鉴,必须要进行大胆地探索和创新。作为乡镇一级党委和政府就是强化加快发展意识,以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加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现实条件下,要想实现加快发展,就要坚定不移地推进农村城镇化、工业化,统筹城乡一体化;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切实提高农民收入;
    高度关注民生,大力发展社会事业;
    努力提高基层执行力,不断提高服务效率、质量和水平,促进社会和谐,使广大农民共享发展改革成果。

    一、   加快发展夯实建设和谐新农村物质基础  

    建设农村和谐社会,关键在于加快农村经济发展。贫困是产生社会不和谐的重要原因,发展则是消除贫困的根本途径。因此,必须坚持发展为第一要务,围绕农民群众的利益谋发展,更好地促进农村经济全面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生活需求。  

    (一)加快发展镇村工业。当前省、市经济社会发展,已进入了工业化转型、城市化带动、市场化完善和国际化提升的新阶段,因此必须把发展工业作为基层工作的重心,坚持走现代化工业道路,奋力推进工业经济的扩张、优化和提升。

    一是要借力求发展。简单的说,就是全方位促进招商引资,为发展工业提供资金、技术、人力资源等必要要素,借助外力实现率先发展。今后很长一段时期内,招商引资仍将是解决农村发展问题的重要途径,落实和完善一切行之有效的措施,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更大规模、更大力度、更高水平地招商引资,以此促进经济大发展,为发展农村经济注入强大动力。昌乐县鄌郚镇地处沂蒙山区边缘,是典型的山区镇,但区位优势明显,有着发展工业得天独厚的条件。上世纪90年代初,该镇沿省道大沂路规划建设了占地5000多亩的工业园,投资5000多万元,完善了道路、电力、通讯、供排水、医疗卫生等基础设施建设,初步实现了“硬化、绿化、净化、美化”,打造了良好的经济发展平台,到目前,园内企业总数达到了70多家,成为昌乐县南部的重要工业聚集区。2006年,全镇工业上交税金1400万元,今年全镇上交税金可突破3000万元。通过大力发展工业,鄌郚镇从传统农业镇转变为工业强镇,为建设和谐新农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是强化财税意识。培植一批财税拉动力强的大企业,是解决农村财政紧张的快捷途径。进一步搞好产业规划、优化资源配置,努力壮大骨干企业,形成一批主业突出、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鄌郚镇的龙海民爆公司原是一家规模较小的乡镇企业,近年来,利用国家整合民爆资源的有利时机,加大投入和科技创新力度,研发了先进的乳化粉状炸药生产线,兼并重组了外地企业,企业规模迅速膨胀,2006年上交税金居昌乐县前15强,成为全省同行业排头兵。全镇规模以上企业发展到19家,上交税金达到100万元以上有5家,成为当地财政的支柱力量,较好解决了新农村建设投入不足的问题。

    三是要大力发展民营经济。不断加大全民创业力度,转移农村劳动力,加快富民强镇步伐。民营经济是地方经济中最具活力的因素。江浙地区之所以发达,最根本的是这些地区民营企业数量多、规模化、产业化、集约化优势明显,造就了这些地区旺盛的市场竞争力,抢先一步赢得发展先机。实践证明发展民营经济对于一个地方来说具有决定性的意义,而发展民营经济的最快捷、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全民创业,引导鼓励农民办企业、当老板,减少农民,富裕农民。今年以来,鄌郚镇规划建设了5个全民创业小区,由镇村干部和群众新创办、领办各类项目220多个,转移农村劳动力1400多名,增加了农民的非农收入。

    (二)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它不仅是解决“三农”问题,改善农村面貌的根本措施,也是实现国民经济平衡较快发展的重要支撑,更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和重要基础,但需要明确的是,新农村建设必须因村制宜、科学规划、生产先行、各有作为,稳步推进,确保新农村建设取得实效。  

    第一是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产出效益。重点解决好群众的思想观念问题,坚定群众发展现代农业的信心与决心。可根据本地实际,引导扶持农民发展适合本地的瓜菜、林果、养殖业、制种等产业,提高非粮收入比例。通过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等形式,进一步提高农业标准化、产业化和市场化水平。鄌郚镇农业具有非常鲜明的地方特色,产业化程度比较高,笤帚、无籽西瓜、畜禽养殖、制种等农产品市场占有率高,该镇以农业合作经济组织为龙头,进一步整合产业资源,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为传统产业发展壮大注入了新鲜活力,目前,已成立了15个专业合作组织,以市场+基地+农户模式运作,传统产业效益明显提高,市场竞争力更强,进一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和致富空间。  

    第二是进一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以“财政出一点、群众筹一点、社会捐一点”的筹资方式,加快“村村通”道路硬化、自来水进程,切实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方便群众生产生活,发展地方经济。2007年,鄌郚镇多措并举筹资300多万元,开工硬化10条共计 28公里 的通村道路,运作了镇区联村供水,全部工程结束后,全镇农村道路硬化率达到91%,通自来水率达到98%。在充分利用国家相关扶持政策的同时,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投入,通过承包、租赁、入股等多种形式,加大农田水利等设施建设,切实改善当地的农业生产条件。  

    第三是搞好镇村规划建设,加强环境综合整治。进一步加快镇区镇建设,不断加大城镇基础设施投入,增强发展要素和集聚功能,突出重点、打造亮点。引导产业、项目、资金、先进技术和管理人才向镇区转移,增强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和全面带动农业农村发展的能力,逐步改善镇村经济结构。在抓紧推进镇区总体规划建设的同时,快速展开村庄规划建设。把农村列入城镇总体发展规划,完善农村路网衔接,使城镇公共设施向农村延伸,改善农业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下大力气进行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并建立切实有效的管理和维护机制,使农村面貌有较大改观。  

    (三)加快发展商贸服务业。“无工不富,无商不活”,在发达国家,服务业已成为增长最快的部门,成为新的增长点。而在我国,服务业产业发展的滞后,制约了资本积累速度和资本利用效率的提高,制约了人力资本的增长,制约了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也制约了市场的有效开拓,成为制约经济增长的“瓶颈”。要实现可持续发展,要扩大就业和增加税收,相当程度上要靠服务业来拉动。鄌郚镇春秋战国时就是商贸重镇,近年来,该镇先后建设商贸小区5个,商住楼300多栋,建设大型农产品交易市场2个,进一步规范了镇区经营秩序,工商业达到1000多家。镇区总面积达到4.8平方公里,总人口达到12000多人,中心镇聚集辐射效应日益凸现。     

    二、高度关注民生是建设和谐新农村的根本任务  

    坚持以人为本,高度关注民生,以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突破口,以发展社会事业、强化社会管理为工作重点,努力促进社会和谐。  

    (一)全面发展农村社会事业。一要大力开展农村劳动力培训。建立健全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机制,制定具体措施,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加大投入广泛开展农村劳动力培训。为促进培训后的农民就业,还应建立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服务机制和激励机制,形成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就业服务网络。二要建立健全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不断加大投入,将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扩展到广大农村地区。切实解决村级负担的低保金问题,使符合低保条件的困难村民都纳入救济范围,做到应保尽保。三要不断完善农村医疗卫生。加大对镇村尤其是山区镇村卫生机构建设的投入,用于村卫生站建设以及购置医疗、检验设备等。同时,应加大城市卫生支援农村的力度,开展对口帮扶,如送医疗设备和药品,免费进修人员和定期派出专家到镇村开设专家门诊、举办专题讲座等等,增强镇村卫的卫生服务能力。大力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不断提高农民参合率,鄌郚镇农民新医保参合率连续多年均保持在98%以上,较好的解决了群人“看病难、看病贵”的难题。四要大力发展农村教育事业。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突出教育创新,深化教学、人事制度、办学体制三项改革,实现教育规范化、均衡化、现代化、多元化发展。鄌郚镇通过整合优化教育资源,中小学教育始终走在昌乐县前列,综合评估连续3年居于全县前2名。  

    (二)加强农村三个文明建设。一是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深入开展公民道德建设和各层次的精神文明创建评选活动。修订完善《文明村及文明村标兵评选条件》等一系列规范性文件。在农村居民中深入开展自律承诺活动。二是不断强化农村社会综合治理,维护安定团结局面。建立农村社会稳定和治安目标责任制,逐级签订责任书;
    逐步完善农村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形成调处工作网络;
    健全农村治安联防组织,建立治安联防队伍。三是全面实施村民自治,发展农村政治文明。加强领导,成立镇村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该项工作的组织领导。各村委会建章立制,制定《村规民约》和村委会工作制度等。以财务公开作为重点,逐步规范集体财务收支的审批程序,全面推行农村财务“双代管”制度。在遇到重大村务或需民主评议时,坚持召开党员、村民代表或村民会议,把监督机制落实到基层。将农村财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工作纳入镇、村干部岗位目标责任制考核,做到镇级每季度检查一次,村级每月检查一次。形成工作制度,推进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维护稳定,促进发展。  

    三、切实提高执行力为建设和谐新农村提供政治保障  

    新形势、新任务,对党委、政府自身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进一步加强党的基层建设,转变干部工作作风,积极推进政府管理创新,不断提高服务效率、质量和水平,加快建设法治政府、服务政府和效能政府,努力提高政府执行力,为构建和谐新农村提供政治保障。

    (一)加强法制政府建设。继续把行政行为纳入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轨道。进一步提高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水平,自觉接受镇人大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民主监督,虚心听取人民团体的意见和建议,提高工作透明度。认真实施《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深入贯彻执行《行政许可法》,努力做到依法行政、程序正当、高效便民、诚实守信、权责统一,健全行政执法责任制,全面做好行政复议工作,推进法制政府建设进程。  

    (二)大力推进“政府提速”。建设效能政府,尽快由控制型管理向服务型管理转变,把政府职能转变到经济调控、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来。加快建立健全各种突发事件应急机制,提高应对公共危机的能力。继续深化“政府提速”工作,做到每项工作都有目标、有部署、有措施、有调度、有成果,杜绝出勤不出力、有权不作为,确保政令畅通、落实有效。  

    (三)加强基层干部队伍建设  

    努力打造高效务实的基层干部队伍。建立权责明确的领导分工负责制,并将各项任务目标细化分解,严格考核奖惩,合力推进各项工作。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反对弄虚作假,反对哗众取宠,坚决杜绝“政绩工程”、“形象工程”。大力弘扬调查研究之风,深入基层,摸清实情,察清民意,扎扎实实为企业和群众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完善决策目标、执行责任、考核监督“三个体系”,强化督查监管,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鄌郚镇把2007年作为“作风整顿年”,以“三强化一转变”活动为抓手,狠抓镇村干部工作作风转变,收到了良好成效,促进了各项工作的开展。  

    (四)进一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认真履行廉政承诺,注重从源头上预防腐败。深入开展行风整顿和评议活动,促进部门和行业作风的进一步好转。加强对政府部门运用权力、履行职责的监督检查。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增强为民服务的意识,树立廉洁、高效的良好机关工作形象,营造和谐发展氛围。  

    推荐访问:新农村 统筹 城乡 社会主义和谐 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