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范文大全
  • 公文写作
  • 工作总结
  • 工作报告
  • 医院总结
  • 合同范文
  • 党团范文
  • 心得体会
  • 讲话稿
  • 安全管理
  • 广播稿
  • 条据书信
  • 优秀作文
  • 口号大全
  • 简历范文
  • 应急预案
  • 经典范文
  • 入党志愿书
  • 感恩演讲
  • 发言稿
  • 工作计划
  • 党建材料
  • 脱贫攻坚
  • 党课下载
  • 民主生活会
  • 不忘初心
  • 主题教育
  • 对照材料
  • 您现在的位置:雨月范文网 > 安全管理 > 正文

    农村工作会议2018讲话 [在2008全市年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来源:雨月范文网 时间:2018-09-12 点击:

            文章标题:在2008全市年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中国共产党**市委书记 ***
    2008年2月
    今年我市农村工作的方向是: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继续把发展壮大县域经济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载体和推动全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突破口,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各项工作,努力做到农业稳步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农村和谐稳定。要做好今年的“三农工作”,就要深刻领会和贯彻中央一号文件及全国、全区农村工作会议的四个方面精神,正确处理六个关系、落实五个保障措施。
    一、吃透四个精神,将思想统一到中央、自治区决策上来
    吃透中央一号文件和全国、全区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是我们能否抓住工作重点,突破瓶颈,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我认为主要包含四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对形势的正确判断。一号文件和两个农村工作会议都准确的分析了当前农业农村的形势,即取得的成果和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出为什么要建设现代农业,它的必要性、紧迫性,还明确了在中国推进现代农业的基本思路和一些原则性的要求。
    二是出台一些新政策、新举措。在支农投入方面,明确把支持现代农业建设作为今年中央支农惠农政策的重点,并提出了相应的刚性要求。在统筹城乡发展方面,明确提出了“两保”,即积极发展农业保险,在全国范围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这是今年政策的最大亮点。在清理化解乡村债务方面,明确提出对历年农业税尾欠该减免的要坚决减免,能豁免的应予以豁免,中央和省级财政要安排一定奖励资金,鼓励地方主动化解乡村债务。在加强党对农村工的领导方面,明确提出省市县党委在换届后要有负责同志分管“三农”工作,并充实和加强“三农”工作综合机构;明确提出积极探索从优秀村干部中考录乡镇公务员、选任乡镇领导干部的有效途径,建立基层干部激励保障制度。各级各有关部门要认真吃透中央的新政策、新举措,结合本地本部门实际,创造性的落实,确保各项工作扎实有效推进。
    三是在中国怎么建立现代农业。提出了结合中国各地的实际,推进现代农业,着力要抓好五个大的方面:一是加强农业的设施建设,提高物质装备水平;二是促进农业的科技进步,加快现代农业科技普及速度;三是发挥农业的多种功能,健全现代农业的产业体系;四是完善农业的市场体系,发展现代物流;五是加强对现代农民的培养,建立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人才队伍。这是从中国实际出发,把农业从传统农业进一步推向现代农业的一些基本的要求。
    四是明确建立现代农业三个最必要的保障。其一是建立其资金投入的保障机制,提出从政府到集体经济组织到社会,都必须不断地增加对农业农村的投入,促进现代农业的发展。其二是完善体制保障,明确要通过深化改革来创新体制,对现代农业的建设提供机制、体制方面的保障。其三是强化组织领导保障,强调各级党组织要加强对现代农业建设的领导,要加强农村的基层组织建设,为现代农业发展、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出坚强的组织保障。
    二、明确六个关系,扎实发展现代农业、推进社会主义农村新建设
    2006、2008年两的中央一号文件相继对新农村建设提出明确的目标任务、建设原则、实施步骤等要求,因此,我们必须明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整体推进解决我市“三农”问题的总抓手,必须坚定不移的抓。在我市新农村建设中,我们必须正确处理好六个关系。
    (一)正确处理发展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的关系。
    发展现代农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先手,是首要任务。一是为了确保中央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能够沿着正确的、健康的轨道向前推进。中央提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之后,各地都在积极地向前推进,总体上比较健康发展。但也存在偏差,一些县区、乡镇过多地关注村庄、房子的建设,没有把主要的精力放在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上。如果经济不发展,农民收入没有增加,就简单地把新农村建设看作是新村庄、新房子的建设,不仅可能使新农村建设脱离中央指出的正确轨道,而且还可能给农民增加新的负担,甚至给农村带来新的债务。所以,强调新农村建设,要把发展现代农业放在首位,实际上就是表明了中央的政策导向,明确地提出要把经济发展,把现代农业的建设、把农民收入的提高放在新农村建设的首位,这样有利于各地认真地贯彻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精神,把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扎实、健康地向前推进。二是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农业的必然要求。从目前农业、农村的发展情况看,农业要想进一步发展,在越来越少的自然资源上当然难度会越来越大,要想按照科学发展观,就是按照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来促进农业发展的话,就必须要求农业转变增长方式,也就是要通过经营理念、经营手段等等方面的现代化,来改变这种传统的主要依靠外延扩张、增加资源投入来发展农业的道路;通过按照科学发展观指导农业、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来实现农业能够又好又快地


            发展。
    (二)充分认识新农村建设的长期性和渐进性的关系。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既是一项重大的历史任务,也是一个长期的奋斗过程,需要打一场“持久战”,需要付出不懈的艰苦努力。这里需要解决两个极端的认识问题:一个是“速胜论”,还有一个是“悲观论”。“速战速决论”认为建设新农村就是建几排漂亮的新房,修几条标准高的道路,这是对新农村建设内涵的片面的理解,肤浅的认识,党中央提出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20字总要求,是新农村建设的纲领,强调的是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党的建设的全面推进,是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可持续、和谐发展。这些任务都不可能一蹴而就,而必须经过长期的艰苦奋斗才能实现。而与“速胜论”相反的“悲观论”则认为我们的资源缺乏,新农村建设的指标太高,不可能实现。这个观点同样也是极端片面的,我们的资源缺乏不假,从耕地来说,农民人均一亩左右,而且耕地质量较低,但是我们从这些年来的实践中已经探索出许多的路子,例如:我市“生态富民小康”项目的发源地**村,从建设入手,发展“猪—沼—果—渔 灯”模式,一年增收2000元,使这个屯从2000年的农民人均收入1800元增加到2005年的近5000元,三年三大步,它给我们的启示是:只要产业选择对路,同时又不断增加科技含量,即使是很小的生产空间,也可以产业极大的经济效益。
    我市农村的相对落后和发展不平衡决定了新农村建设的渐进性。农业农村发展面临许多困难和问题,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农民生活水平较低;城乡之间、工农之间、不同县区之间的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等等。因此,我们要正确理论党中央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这一历史性任务,包含着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在工作中,我们不能搞运动式,不能乱点火,乱刮风;不要搞工程式,不能大干快上,只有科学规划、重点突出,因地制宜,量力而行,稳定开展,扎实推进,经过十五年到二十年,甚至更长时间的不懈努力,焕然一新、形神兼备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才能在**这片土地上屹立起来。
    (三)正确处理长期性与紧迫性的关系。
    新农村建设虽然是一项长期任务,但当前具有紧迫性。因为**的主要差距在市县(区),在广大的农村。“十五”期间实现了二、三产业对第一产业的超越,工业、城市建设、服务业、旅游业迅速发展,中心城镇群的变化越发迅速,相比之下,农业和农村工作就显得更急迫了。从**发展全局来讲,必须把“三农”问题解决好,尽快实现农村的大变样,要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让农民收入较快增长,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加快农村科学文化教育发展,提高农村人口的科学文化素质、民主法制意识等。如果我们只是强调长期性,而忽视了当前具体工作的扎实、快速、高质量推进,这是对新农村建设工作浅尝辄止的具体表现。因此,市县乡的同志们一定要有紧迫感,确保新农村建设在较短时间内收到实效。
    (四)正确处理试点建设与面上推进的关系。
    各县(区)在试点时,一定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量力而行,绝不能把试点建设为形象工程,确保建设一个,成功一个。要加强对非试点地区的指导,积极引导和支持农民自主自愿地开展新农村建设,为今后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打基础。**是全区乃至全国的一个缩影,既有条件相对较好、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又有基础条件较差、发展任务艰巨的两翼山区,同时各地干部群众的思想解放程度和能力素质也有很大差异,这就决定了新农村建设不可能是一个标准、一个模式。为此,市里从各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农民群众的真实愿望和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出发,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确定了符合全市农村现实状况的“四基五型”建设类型。但是,“四基五型”绝非**新农村建设的全部,我们既不能仅仅把全部精力放在这些类型的建设上,又不能将其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唯一模式和标准,而应该运用这些类型建设的成功经验,坚持先易后难、分步实施,务求整体推进、取得实效,特别是县(区)书记、县长一定要对此保持高度清醒。
    (五)正确处理政府主导、工业反哺与农村内发的关系。
    扎实稳步地推进新农村建设一靠政府统筹,它是新农村建设的主导因素;二靠工业(城市)反哺,它是新农村建设的外促因素;三靠农村内发,它是新农村建设的内生因素。外因是条件,内因是根本,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农村内发是新农村建设的根本,离开了农村内发,政府统筹的主导作用将事倍功半,工业反哺也会得不偿失。而实现农村内发要在两个方面下功夫:一是以提高农村领导权威为主线,一个好的主要领导人和好的领导班子,是农村内发的核心力量。我们市就是有了像吴天来、莫文珍等这样的典型,他们的权威性质和水平,使得他们领导的村屯发展速度快,效益好,后劲足。因此,要加快培养和培育吴天来或莫文珍式的支书(村长),要有计划地分批选派村级主要领导到区内外挂职跟班学习。二是以改善农村权力结构为关键。要切实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和村民自治组织的建设,建立村、屯一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推进机构和监督机构,更好地听取农民意见,接受农民监督。三是以提高农民素质为根本。不断提高农村个体素质,优化群体结构,才能同心同德,合力建设。我们在提高农民素质方面作了许多不懈的努力,取得了一些效果,特别是去年以来,我们创新了“**”这一培训模式,充分利用了农村能人的资源,让那些即使是文化水平较低的农民也能很快地学到先进的种养技术技能,接受到了现代理念,树立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思想和克服“等靠要拿”的消极思想,激发他们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取得了显著的效果。我们今后在全面推广铺开“**”培训的同时,还要不断地完善和提升这种培训形式的水平,使之正常化、规范化,为建设新农村提供较高素质的人力保障。
    (六)正确处理鼓励创新与务求实效的关系。
    新农村建设要鼓励创新,但切忌搞“花架子”。要更多在生产发展、农民增收的途径上去创新,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思路上去创新、在提高农民的素质上去创新、在研究新机制上去创新,而不是在表面上、形式上去创新。同时要坚持从实际出发,量力而行,不能搞盲目攀比,要各有各的民族、地方特色,各有各的典型,不搞一刀切,不搞一哄而起,更不能强迫命令,特别是不能借新农村建设之名,轻易动农民承包经营的土地和宅基地。
    三、落实5个措施,又好又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各级各部门特别是各县(区)、乡镇,务必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工作紧迫感,从各个方面、各个环节加强领导,狠抓落实,确保我市新农村建设顺利推进。
    1、加强领导。各级各部门要把发展现代农业、推进新农村建设工作放在突出位置,摆上重要日程,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县乡党委都要落实专人分管“三农”工作,实现一把手负责制下分管领导责任制。市县乡都要恢复、加强“三农”综合工作机构,有条件的可以恢复农办,没有条件的可以在农业局增加编制、经费,赋予相应的职权,加强“三农”工作的协调和服务职能。市县都要成立新农村建设办公室,落实专门工作人员、经费,独立办公,市里已经成立完善,各县(区)也要成立相应机构,搞好工作对接。市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要会同县(区)扎实推进“四基五型”类型新农村建设,市级各部门要加强对结对帮扶试点的支持帮扶。要对全市各级领导干部的包村联系点进行全面整合,继续深化联系乡镇包村帮户活动。各级领导干部要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带头深入农村调查研究,努力掌握新情况,研究新问题,探索新办法,及时解决存在的实际困难和问题。
    2、落实责任。各级党政一把手是抓发展现代农业、推进新农村建设的第一责任人,负领导责任;党委、政府的分管领导是直接责任人,负直接责任。各县(区)抓新农村建设工作的责任主体,所在镇村是具体项目的建设主体,市级各部门是指导和帮助主体。市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要把阶段任务进行详细分解、明确进度要求,对每项具体工作、每个具体环节都要落实到人头,一件事一件事抓落实。特别是市级部门和各区市县要整合资源,找好项目,搞好对接,努力向上争取更大的支持。
    3、加大投入。农业是弱质产业,对农业进行支持和保护是政府的重要责任。制定更加有力的财政支农政策,建立稳定长效的农业和农村投入机制。一是加大对农业投入和支持力度,新增的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经费重点向农村倾斜。二是建立直接补贴农民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让农民直接增收。三是逐步实行城乡平等的公共财政制度,加快把农村基础设施、社会事业和社会保障纳入公共财政覆盖范围。
    4、形成合力。建设新农

    [1] [2] 下一页

    推荐访问:在2008全市年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全市教育工作会议讲话